范文网 论文资料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初探(大全)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初探(大全)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初探第一篇: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情感作文教学初探摘要:情感的研究是人类根本而永恒的课题。然而到具体的写作教学中,对情感的运用和培养却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可见,如何让现行写作教学摆脱其旧有格局的束缚,针对学生不同的心。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初探

第一篇: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情感作文教学初探

摘要:情感的研究是人类根本而永恒的课题。然而到具体的写作教学中,对情感的运用和培养却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可见,如何让现行写作教学摆脱其旧有格局的束缚,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深入研究情感因素,并将情感因素调到最佳境地,使之畅然成文,则是目前写作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情感因素

作文教学

策略

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纳知、传情、张理和达意的双边精神活动,而学生的作品恰恰是知、情、理、意四要素融为一体的集合体。所以,不断调控和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是作文教学之本。著名心理学家达菲指出: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而情绪就代表着极端的动机能量。为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先进行充沛的情感孕育,再寻找合理的渠道,以自我的情感触须,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使之全身心地进行心理能量的释放。

由此可知,情感在写作教学中有以下三个重要作用:

一、 动力性。学生是写作过程的主体,主体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整个写作活动的核心。一般说,整个写作过程由感知信息、萌发动机、冶化质料及物化成型等几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阶段组成。而感知则是整个活动过程的基础,是写作者的感官受到外界物(如:形象、色彩、气味)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唤起经验的记忆,从而诱发写作活动,即所谓的“文因情生,情因物感。”所以,对教师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想法设法打开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 调控性。写作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双边精神活动,而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流程又不是同步的,学生由于受信息容量、认识水平及写作技法的限制,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趋于一种破碎状态。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尽可能为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联想、想象天地,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引导他们紧紧围绕足以表现中心意旨的场景中进行奇思异想。为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写作目的,先将自己的情感作一番梳理、调整,而后借助于语言、表情、动作等外化手段,把学生的心理流向调控到通情达理的正常轨道。

三、 创造性。学生写作不是被动地感知外物,教师指导写作亦非强化外物,而是启发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深化认识和准确表达。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较少凭借逻辑手段而大多诉诸情感,凭借直观和形象来进行形象思维。思维虽然活跃,联想也较丰富,但思维往往不正确,想象也不尽合理。因此,教师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既要保障学生的思路宽广无限、畅通无限,又要使其始终循着情感天地的正常轨道进行而不致旁逸斜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即希望我们在习作中能自然的表达真情实感,摒弃虚情假意或“无情无意”,让习作打上“我”的鲜活感情印记,有“事”更有“情”,并基于情感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从三个情感因素出发:

一、 觅情。

作文要以情作为基础,而情由景生、情由人生、情由境生。因此,认真细致地对人、事、景物进行观察、感悟思考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若没这一基础,就谈不上有感想、感情和认识。写作文时,自然是空泛地议论和凭空想象,写出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很难吸引人和打动人。生活是最生动的课堂,有生活处便有情,我们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从中获得社会认同感,尝试成功的体验。因此,在实际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循情。让学生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从认真观察发现中捕捉真情,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有效方式。“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观察、感悟、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动、悲伤、忧愁、快乐、苦涩、无奈,生活的多姿多彩也让我们的作文丰富起来。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使文之情与生活之美和谐一致,合乎情又合乎理。

二、 悟情。

“悟”是主观的一个感受、感知的过程。悟情便是人们在心里提炼、加工情感并使之转化成自我情感的一部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对人间真情的感悟能力。如:在写《我最敬佩的人》时,先让写生列出五个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人,接着让学生在衡量之后,从五人中找出一个最值得写、最敬佩的人来写。“情到真时总动人”,朱自清的《背影》非字字珠玑,却句句动人。那“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早已成为永久的画面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如果你自己还未掀起感情的波澜,又如何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呢?充分利用教材中文情并茂的美文,激励学生移情入境,也是悟情的一个途径。让学生体验情同时也就是在间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体验出来的情趣。

三、 抒情。

倘若说觅情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悟情是对真实情感的加工转化,那么抒情则是作文中对真实感情的抒发,是表达个人情感创造的形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由抒情、大胆抒情,最终形成文、情的水乳交融。第一,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局限,建立多维空间,自由抒情。第二,鼓励学生做到言由心生、大胆抒情。第三,引导学生合理选择抒情方式,巧妙抒情。

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曾这样写过,“在寒风中,惨淡的月光平添了几分凄冷。我到了村口,远远的看到家门口的灯光中那个拉长的身影,飘动的衣襟却又看不分明。走近,迎着母亲那张熟悉的笑脸,我看到了却不熟悉的一双手,粗糙、干裂、布满血痕。我摘下手套,紧紧握住了那双冰冷的手……学生用心写出了母亲等候的情景,真是景中生情,情中有景,我相信这个作文写得很成功。

因为有了情感,作文才有了灵气。作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动情,使之在觅情、悟情、抒情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真情实感的理解与把握,并将其穿插运用于写作之中,才能真正获得作文言情言志的效果。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下笔就能将真情流露于笔端也不是件容易事。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1、紧抓情感主线,拓展课堂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断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将是课堂中的主要目标,这样能唤起学生对景、对物、对人的深刻感悟。如:《父母的爱》写作目标是唤起学生对父母的爱。在教学开始时,以一些温馨的家庭照片,伴着音乐,教师简单的描述照片的情景,这样的设计,以情为纽带,通过图画、音乐及教师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的情绪,叩开记忆之门,搜索、回忆爸爸妈妈爱自己的事。在教完《难忘的启蒙》后,我让学生写一篇《我尊敬的一位老师》的作文。学生能通过描述生活中老师关心自己的事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克服以往选材不典型,事例不生动的毛病。这样,学生依葫芦画瓢,通过模仿和自己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做到了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为这是学生现实中的老师,对他非常的熟悉,这培养了学生说真话的习惯,写出的文章有真情实感。教学《小抄写员》一文,有这样一个情景:“父亲发现了叙利奥的抄写后,叙利奥忽然觉得有人用两只发抖的手抱住了他的头……这时睡得真香哩!”让学生扮演他的父亲,使他们全身心融入课文,感受“父亲”当时懊悔之情,从而体会他们之间浓浓的父子情。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在联想自己去写与爸爸之间、与亲人之间的生活经历,一定有着很真实感人的情感流露。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仅注意每一个孩子的课堂表现,更多的注意孩子的课外表现。我经常看到课间休息的时候,几个男孩子聚在一起,兴致勃勃的玩游戏,谈论谁的游戏玩得好,好在哪里;有些孩子在谈到自己出去玩的时候更是神采飞扬;女孩子们在一起比较谁的玩具、笔袋更好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十分充足的理由证明自己的东西是世界上最好的。这时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包括平时你觉得作文写得不好的孩子,说出的话如果把它记录下来,都是一片很好的作文。

2、强化情感渗透,创新课堂写作

语文学科应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敢于当众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如《放弃射门》一文时,我说出“你认为福勒应不应该射门?”这个辩题,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结合个人的观点展开辩论,正反方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自由辩论。学生不但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对课文也有了深入的领会,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福勒高尚的道德风范的感染,再挥笔写下自己的观点,一定是一些震撼人心的文字。学生喜欢生动、活跃、有趣的课堂,我们可在学期中,不断开设“优秀作文朗读竞赛”“口头作文竞赛”“精彩片段背诵比赛”等等。以相互比较、评价、欣赏、学习为形式,建班级作文园地、成立文学社、出版作文集,为学生的写作搭建交流的平台。学生对这些方式、方法相当欢迎,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3、及时反馈,深化情感

实践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习进步。因此,作文批改 首先要及时,以满足学生尽快了解自己写作结果的情感需要。一要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恰当的评语能使学生明确方向,逐步找到作文的门径,又能很好的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如:有同学在写《校园的春天》从校园的绿化写起,说明春天来到了,校园很美丽,表达热爱春天校园的感情,但还可以从学生的校园活动、校园的天空等方面入手这样内容会更丰富,更全面一些,所以我在评语中这样写道:“你笔下的校园很美,如果再仔细观察,想象再大胆,校园会更加美上加美。”这既指出了这篇文章的优点,又很婉转地指出了不足之处,让学生容易接受。二是褒贬要适度,注重鼓励。感动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作文的批改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如“有意思”“妙极了”“这个比喻真贴切”“这句话真有水平”,这样的批语,学生看了肯定喜上眉梢,笑在心里,并暗暗发誓写好下次作文,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看了评语后,都能享受成功的乐趣。三是评语要有亲切感。我经常这样想:若老师的评语内容空泛,不评不导,或不痛不痒,草草了事,就会使学生从感情上拒绝它,讨厌它,甚至产生消极情绪。所以,老师亲切的口吻,提示性的磋商语气,有利于创造和谐、轻松地氛围。

4、作文选材要贴近学生生活

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喜欢作文、主动作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达。所以在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如老师可提供一些诸如《误会》《争吵》《这件事不该发生》一类的题目进行训练。观察生活,不能只注重大的事件,应留心身边小事,一个自然景物,一件细小的事,一个小的微笑,都值得观察,都值得去写。有些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较小,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教室里上课,与周围的接触较少,写作文时就缺少生活中活生生的事情学生缺乏对情感的感悟和思索,这是学生作文时不知写什么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让学生有一颗“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从平常人中平常事中感受到不平常,从习以为常的人和事中找到让自己心动的东西来。记得一位学生作文中写到:春天万物吐绿,他便对母亲说,“柳树发芽了”,“是,柳树爆青了。”母亲的一句话令他惊叹不已。“爆青”形象地再现那种冲破冬的禁锢迎来春天的蓬勃的生命力。所以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才能有更多的写作素材。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要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并将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所以我们教师在布置学生写生写作的时候要注意作文的题目要贴近生活,从生活中选材。

5、课外体验,升华写作

谈学生的童年趣事,品生活甘甜,畅愉悦之情。童年用无邪的眼睛观察世界,用稚嫩的双手触摸世界,用天真的话语笑谈世界,用纯净的心灵感受世界。童年就像七彩虹:赤、橙、黄、绿、青、蓝 、紫,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颜色,童年又像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每一次经历都有一种味道。在童年的岁月里写一则成长的日记,叙一件有趣的小事,编一个美丽的童话,都是童年难忘的记忆。在一篇《风筝》的课文里,小作者就把发生在童年时有关风筝的事写得淋漓尽致。分别写了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三部分,在做风筝时的憧憬和希望,放风筝时的奔跑和呼喊,找风筝时的千呼万唤和垂头丧气等等都写出了作者童年时的童心、童趣。所以在单元口语交际里,我们就以“童年的快乐”为主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和小伙伴去捉蛐蛐、放风筝、游泳,和爸爸妈妈去摘果子、看日出,和老师去春游、动物园……然后再把自己讲的童年趣事写下来。

总之,作文就是情感的体现,有什么样的情感,就有什么样的作文,而精彩的课堂、广阔的童年生活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努力开拓,定能找到写作的活水,使学生的写作呈现出盎然的生机。

6、训练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除了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外,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并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成为日记。这是一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方法,也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一种情感的真实流露。所以,我总结写日记的好处是: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②是可作为自己的那份美好的回忆。如:“今天我和xx同学吵架了„„”“今天开学第一天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以后在回头再看时就觉得非常的有趣。日记的内容可以很广泛,表达方式自由,可以抄几则格言,写一段妙语,写一件趣事,可以洋洋千行,也可寥寥几语,做到每天检查,慢慢地改为每周检查一次。通过写日记发现,有记流水账的,有马虎应付的,也有不少佳句,但不管怎样,只要鼓励,能写、勤写就是一个进步。通过尝试,我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断增强,习作中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也多了起来。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久而久之学生们就由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自觉写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写作活动中的催化剂。一个没有写作热情,对客观事物毫无情感体验的人,是写不出什么好作文的。”由此看来,只有将情感渗透在写作的各个环节,才能使写作充满生机 ,使文章鲜活灵动。

第二篇:初探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谭朝霞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以情感为基础的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一旦把老师当作了朋友,课堂上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就敢于独立思考,敢于交流思想,而情感的产生与发展变化,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经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的投入显得特别重要。

一、师生情感的建立。

(一)首先老师必须热爱学生。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正在成长着的青少年更需要爱。为师者不可不爱学生,这种爱既体现出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又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只有教师的爱心为学生所感受,学生心灵的琴弦才会为教师所拨动。学生对教师的爱心感受越深,对教师也就越加信任,对教师的教导越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教师的爱就会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内容上,课堂上师生才能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用情感潮水将知识的浪花冲向学生思维的岸边,师生亲密无间才能提高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动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采取挖苦、训斥,恶语侮辱学生,不尊重学生人格的教育方法,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挫伤学生自尊心,师生情感水火不相 容,即使是课堂表面平静,可学生渴求知识的心却变得冷漠,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对完成教学任务造成障碍。

(二)以情感人,对学生要用真情浇灌,拥有一颗关爱的心。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情”的重要了。这里的“情”一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语文学科要充满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饱满的精神,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与欲望。二是教师要创造条件多接触学生。作为语文教师,仅靠每周的几节课和学生接触太少,很难达到了解学生、关切学生的目的。特别是对文科班的学生,由于他们基础相对较差,学习习惯不太好,就更需要情感的投入,要利用一切场合与学生打成一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急学生 之所急,想学生 之所想。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语文课的学习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对我的启发颇大。一个小学生因学习成绩差,且特别调皮,被班主任长期安排在教室

第一排靠门的特殊位置上,该学生从此更加自卑和厌学,成绩也更差。后来换了一个教数学的班主任,这位老师与众不同,他对这个众人不屑一顾的小毛头特别关爱,每次上课总喜欢摸摸这个学生的头。这一摸对老师来说也许是不经意的,不过对该学生来讲带来却是极大的幸福和满足,呵护了该学生的自尊心,也激发了该学生的上进心。从此这个学生每天都盼望这位老师来上课,听课也极其认真,且逐渐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该学生成了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功成名就的他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无不深情怀念当年数学老师那温柔的手和欣赏的目光。因为那手,那目光带着对他的鼓励和赞赏,成为他找回自我的无穷力量,使他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学习与成长,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这个教师把这顽童带进神秘的数学殿堂的法宝,不是他把数学课讲得多么完美,而是他不怀成见的给该学生的鼓励和用真情浇灌。

二、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

(一)如果说理科的教学,在课堂上主要偏于“说理”,那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动之以情则不容忽视,它是教学具有感染力的重要条件,通过“传情”而授知,说理,达意。语文教学的知、理,意都是寄寓在“情”字上的——情发于心。因此,要“传情”,教师就必须有情,而表情达意所需要的首要方式就是语言。

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使用的主要的教学工具就是他自己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同数理化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是大不相同的。从语言的具体运用来说,“言为心声”,任何人说的话都反映他内心的某种情感。从文章学上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章从来都是“有情物”,现行通用教材可以说涉及了过去和现在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从教学的主体和客体来说,师生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中,面对充满情感涟漪和波涛的教材,面对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不可能不产生情感体验。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听,说,读,写教学时,应该遵循语文教学“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统一”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入强烈的情感,并把它与语言、思维的教学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课本身的特点——“理想的语文课应该是美的享受”这一特点,决定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必须是一种随文体而变化的特殊的意境语言。这种意境语言的临场创造,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心理动态的主要表现。

这种语言,既不是教材语言的单纯重复,也不是脱离教材的另铸新造,它是统领教材之后的一种艺术创造。这种创造,会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剖析文艺作品时,就必须使用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感染力强的语言;在分析理论文章时,就必须用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生动有力,旗帜鲜明的语言;在讲解其它一些知识小品时,就必须用生动活泼,凝练简明的语言。即使是提问,教师也要设计一种恰当的语言,才会使学生感到这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样,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在神游于教师用语言编织的理趣交融的境界中,在得到美的滋润的同时,不知不觉记住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产生创造性。

(二) 当然,真正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之与教师讲授的内容产生共鸣,语言因素固然重要,而教师把握课文内容的基调也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材是美的丰富矿藏,里面有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深邃缜密的科学美,准确生动的语言美,高尚感人的行为美······,这些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意境,都需要我们去体验和挖掘。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他的心理活动,如果不和课文的情感基调“同步运动”,要想很好地完成预定计划,是根本不可能的。如当课文的基调是清新爽朗的时候,教师的讲授心情应该是愉悦欢快的!当课文的基调是哀怨悱恻时,教师的讲授心情就必须是沉郁凄凉。而议论文的思维逻辑严密,政论性强,或深沉,或激昂。因此教师的讲授心情也应该随之或严肃,或振奋。说明文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清晰的条理,教师的讲授心情就应该是平正的感受。教师的这些情绪,通过教材和形象的意境语言传给学生,使之能深刻地理解课文。

教师的这种随课文内容变化的课堂心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对学生自我实现欲的产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这种缘情而变的心态,就不可能叩开学生的心扉,让知识进入他们的头脑和思想里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心态不论怎样变化,都被一个字贯穿,那就是“情”。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

(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调的运用也是情感投入的一种重要方式,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个因素。从心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语句伴随着

精美的语调,能给人以愉悦,轻松,悦耳的感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灵活多变,启发式的语调可以促使学生成为“作品的真正完成者”。只有进入这样的境界,启迪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有保证。

如学习《语言与文学》、《谈中国诗》、《琵琶行》之类的作品,如果 教学语调本身枯涩无情,或是虚腔假调,那么 教学效果,艺术鉴赏就无从说起,缺乏真情,有声语言即刻黯然失色。只有在语调中融注情感,以神至声,以情主调,才能使多种感受,多层体验升华,飞动。

教学语调还应追求美感效应。如品味讲授《荷塘月色》一开腔语调就要造成一种特定旋律,把教师内心视觉,作品潜在的情愫转化为声音造型,使学生亲临其境,亲睹其果,亲染其情,从而领悟作品以淡雅,朦胧为特质的优美情调。

教学语调还应错落多变,如表达情感,“爱”应气徐声柔,“悲”应气沉声缓,“喜”应气满声高,“惧”应气提声凝,“急”应气短声促。语调这样因“情”而异,教师的情感才能真正进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之中。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总之,“人情炼达即文章“,文章中的”人情“是十分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中的“情”的构成,除了取决于教材的内容,教师缘情而发的言词之外,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自身修养也是“情”的一个因素。教师的内在情操,教师眼神的顾盼表情变化,手势的挥舞,声调的抑扬顿挫,更是“情动于衷,而形之于外”的风采,这种风采给学生以无形的濡染,使之终身得益。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应该是一位高超的艺术家。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重视情感投入,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带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语文教学就会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

第三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摘 要】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是: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框架 作者意图

一、框架阅读法

这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的阅读方法,即根据某一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性,经过分析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结构“框架”。在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时,便可按已有的“框架”去归纳和对比,迅速找到相应的内容,更好地把握记忆。如学习议论文《谈骨气》、《反对自由主义》、《开动机器》等时即可采用此法。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那么这三个要素就可以构成议论文的阅读框架。按照这一框架,我们在读以上几篇文章时,就要看它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怎样提出来的,用了哪些内容作论据,是怎样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也就是使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边读边考虑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读完以后就会对这一类文体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得更清楚全面。当然,框架阅读法的关键在于制定出适合的“框架”,而且该“框架”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二、逆向阅读法

“逆向”是与“一般”、“习惯”相悖的。即阅读时不先阅读文章内容,而是看到文章标题或文章论点时,先考虑这样的标题,这样的论点让自己来写该如何写。

如在阅读《驳“实惠”论》一文之前,可以让同学们先对“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有的说“学雷锋,做好事,不收钱不留名可谓‘名利双失’,对自己来说不是太吃亏了吗?”有的说“倘若当‘张亚奇’在路边苦苦挣扎时,有一位雷锋式的好人,热心地把他送进医院,对亚奇来说,难道仅仅用‘实惠’二字能概括吗?不,因为‘雷锋’为她挽回的是用金钱所无法换回的性命……”在大量的个人观点发表后,再去阅读课文,审查作者的论证思路,发现他正是从逻辑上、从人生观上,揭示“实惠”论的本质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来层层驳斥“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与刚才同学们自己的想法比较,其差别是明显的。这样的阅读对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留下的印象也更强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逆向阅读法一般遵循的顺序:问题──思考──求证──对照──彻底理解。同时也可以看出,这种阅读方法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只有强调独立思考,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立体交叉式综合阅读法

如在阅读《大明湖》一文时,有些同学认为这是作者通过对大明湖美景的描写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而有些同学则认为除了热爱之情外,还有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某种揭露和不满。两种意见其实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理解方法。确实,《大明湖》全文写了济南的优越地理位置,优美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赞美热爱之情似乎溢于言表。但实际上《大明湖》一文又只是《老残游记》这一小说的节选,就小说的总体而言,则主要是通过老残游程中的见闻和活动对当时某些官吏的残暴昏庸、社会的黑暗有所揭露。况且《大明湖》一文中还有一句值得玩味的话“如此佳景,为何没有什么游人?”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五月的青岛》中老舍的感慨,“那时的青岛将不再属于青岛的人”、“且让我们欣赏这五月的青岛吧!”其间透露出的复杂的情感是不言而喻的。而《大明湖》一文所蕴含的作者情感也是复杂的、多重的。

四、比较阅读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阅读过程中对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发现矛盾,从而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具体有同中求异比较法和异中求同比较法两种。

1.同中求异比较法

在看似相同的内容中,仔细寻找细微差别,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大家注意到:在描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奚落后,孔乙己死爱面子,自欺欺人的情境时,文中前后两处的描写却极不相同。(1)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2)“取笑?要是不偷,怎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其中(1)处虽不可辩却硬要辩,故意混淆“偷”和“窃”的概念,实在迂腐可笑、自欺欺人。而(2)处无法辩而不得辩。虽已写服辩书但还是遭闷打,无可奈何,只能自欺欺人,谎称“跌断”。如果说(1)处的“自欺欺人”还能为孔乙己争回一点所谓“读书人的清高”的话,那么(2)处的“自欺欺人”已完全体现一种弱者的可怜的“哀求”。从(1)到(2)处的变化,正显示了孔乙己从窘迫到穷途末路的生活轨迹,透露出悲剧的色彩。

2.异中求同比较法

所谓异中求同就是从个别中寻找一般,在个性中寻找共性。如对《故乡》中闰土人物形象的分析,除了可以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前后变化来分析,还可结合其它的人物加以比较来分析:如本文中的杨二嫂、《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阿Q。这些人,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身份各异,但他们都是旧社会下层人民群众的代表,他们同样热爱生活,向往自由,但又同样愚昧麻木,最终被封建制度无声无息地吞噬,却又对自己的命运百思不得其解。找到这些共同特点,我们就会对鲁迅以“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出发”来揭示痛苦,引起救疗的注意和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写作动机有新的认识。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快乐学习者,我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五环节:预习---感知---赏析---反思---练习。

一、 预习:预习是上课的前奏,是为了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预习可放在课下,也可放在课堂上。预习的要求,不要过高,学生只需在预习过程中扫除文字障碍,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可。

二、 感知:感知是在预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做进一步的了解、感知。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读文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知的内容,不同体裁的文章也不一样。如阅读小说,需感知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具体设计:

1、

2、

3、 文章都写到哪些人?在这些人中,谁是作者着意刻画的? 故事发生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文章的故事情节怎样?故事的高潮在什么地方?

总之,这一环节内容的设计不要太难了。

三、 赏析:赏析是对文章内容作深层研析,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赏析内容的设计也因文章的体裁、内容而定。如:说明文一般赏析文章的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小说,赏析的重点应放在人物的刻画、环境的环境的描写上。总之,这一环节的内容难度稍大,学生需进行探索交流。

四、 反思。反思是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对文章进行反思,而且反思尽量要全面。通过反思,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五、 练习。练习是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练习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而定。练习的内容大体包括:字音、字形、词义、文学常识、片断阅读或片断写作等。

总之,对于语文教学的这五步,应灵活运用,适当取舍。

第五篇: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拓展学生的精神自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充满灵性和人性的语文课堂,教师应根据实际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进行多维对话,从而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加工和重建,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储备与情感体验,使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 情境 协作 学生个体

【正 文】我们在小学学过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更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就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就说:“大象像根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体,就说:“大象像一堵厚厚的墙。”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腿,就说到:“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五个人之所以对大象的形态说出了五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结果,主要是认知心里的原因,是这五个人根据自身已有经验和认识对“大象”这一信息进行对比、分析、重建,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理解和判断。

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讲,知识是认知者主动建构形成的,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所内化的。所以,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摒弃过去那种机械地灌输方式,教师必须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前的知识经验主动学习。为了最大有效的使学生获得更准确的知识,切实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创建理解掌握的情境,语文教学更应体现这一理念。只有让学生在语文中深入去体验、感悟,才能拉近他们与教材、与作者乃至作品中的人物的距离,让学生通过与教材,与作者、作品的多方对话,才能使他们不断地开拓视野、储备知识,培养能力,提升人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多为学生搭建主动建构的平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在体验生活中学习语文。

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切实做到有效,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重视“情境”的创设

语文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相联系的,如果能把学生引入预设的情境,学生就会与课文作者一起喜怒哀乐,会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情感,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在身临其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储备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达到对新知识的准确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开课”是创设情境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活泼清新的导入语、课文的一些背景资料、与课文相关的一组图片、展示课文情景的背景音乐等,把学生的思维定位在课文所展示的特殊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谛听,去触摸,去体验。如在导入李煜的《相见欢》时,投影展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历过这种极端的悲乐,生活体验很深刻,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泪之痕。用这样的导入语把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一个帝王、一个亡国君主的情感世界,让学生首次看见李煜那张孤寂、凄楚、哀情无限的脸,这样就紧紧锁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牵引”到课文中了,学生也就真正理解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内涵了。

成都市某中学的王保兵老师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先把学生带到杜甫的浣花溪故居去实地考查了一番,让学生真实了解了那个茅草屋的构造,调动学生的想象,感受到了这样的茅草屋在八月的狂风暴雨中飘摇的惨况,体会到了杜老的辛酸与无奈。通过实景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已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样教学起来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互相协作中对话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情感积淀,基于自己的情感和经验,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式进入同样的阅读材料,就会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要善于架设师生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这个桥梁中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会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阅读材料产生新的洞察和理解,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两首诗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为什么同为贬谪诗而刘诗积极明朗而韩诗语意凄切?学生讨论时,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去寻找答案。有的从文本本身入手,有的追根溯源,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入手等等,最终明确了答案。又如鲁迅的《故乡》,在教学时,要探讨小说的主题,经过老师的简单提示,然后把问题交个学生,学生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通过与文本、与他人的多方对话,提出多个能够自圆其说的观点。

三、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

生活中,同一件事情对每一个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当学生接受了普遍的信息后,把这些普遍化的信息理解、加工、赋予个人的意义。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知识才能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一方面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在解读过程中,由于原有生活经验与阅读体验的参照,同样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这一“个体化”的知识,不能简单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作是与非的评价,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作出相应的肯定与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如在解读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对菲利普夫妇就有不同的评价:有学生认为他们是见钱眼开的拜金主义者,因为他们的眼睛始终盯着于勒的穷与富,于勒富了,他们满怀期盼,于勒穷了,他们诅咒躲避。有学生认为他们也是值得同情的人,他们身处社会最底层,追求丰衣足食的生活也无可厚非,于勒叔叔本身也有诸多不是,所以菲利普夫妇也有自己的许多无奈。这些标新立异的解读一改以往教参对人物形象的定位,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也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拓展学生的精神自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充满灵性和人性的语文课堂,它所观照的是学生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关注的是他们内在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和文化涵养的深浅。因此,为了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我们语文老师应把语文学习化入学生的生命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广泛参与其中,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并由此而焕发生命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