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辅导员影响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 关于高校辅导员影响力的研究逐渐增多, 研究结果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 就是辅导员的影响力在逐渐弱化, 如有研究认为辅导员影响力面临着关系弱化和权威解构的危机, 这主要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对辅导员工作的冲击有关;还有研究指出辅导员影响力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权威性影响力下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事务性工作繁重等方面。构成辅导员影响力的因素很复杂, 诸如个人素养、学历水平、工作能力、关系亲疏等等都会对辅导员的影响力造成影响, 由于辅导员的岗位带有明确的思想政治任务, 所以了解和掌控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 从一个角度来看, 影响力的大小也是辅导员学生工作成效的反映。所以, 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效果依靠影响力, 影响力提升是工作成效的一种体现, 或者说, 影响本身是一种育人方式。
一、方法
(一) 参测率与被试分布
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式面向绍兴地区某高校的大一和大二的在校生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了网络施测, 在限定时间内共收到5118条数据, 被试的分布情况如表1。
此次数据的收集, 研究者引入参测率指标, 因为学生是否愿意参与本身即可反映积极影响力的情况, 所以, 在施测方式上进行了处理, 首先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调查, 降低学生评价教师时的心理压力, 同时让数据无法追踪到个体, 不给单独谈话强迫测试的机会, 也避免了利用搜集账号密码进行简单全测操作, 反映真实影响力情况;其次, 限制重复测试, 利用手机限制、账号限制、IP限制等措施预防学生重复提交数据, 也避免教师组织专人完成全测。最终得到的参测情况如表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总体参测率接近70%, 说明大多数学生接到通知后在限定时间内都能完成测试,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辅导员在学生中的积极影响力。但是学校之间参测率情况差异较大, 以护理学院为例, 其参测率超过了100%, 但这并不代表学生一定是全员参与了测试, 反而反映了辅导员的一种担忧, 因为无法确定未测对象, 所以利用多部手机换IP来达到全测, 由于无法精确控制数量, 于是出现了超员现象, 当然,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辅导员对此次调查的重视以及对数据向好的期望。另外, 我们也发现有个别班级的参测率很低, 甚至无人参测, 这可能反映了学校及辅导员对此次调查的重视程度差异, 以及工作布置中的失误。
(二)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自编的《高校辅导员影响力问卷》, 该问卷由三个维度组成, 包括师生关系、业务能力、话语权, 采用四级记分 (以0.5分为级差) , 得分越高表明影响力越大;共36个项目, 其中9项反向记分, 信效度检验结果:内部一致性信度0.95, 分半信度0.93, 稳定性信度0.94, 效标关联效度0.89, 结构效度的项目解释率50%, 表明信效度均较好。
二、研究结果
(一) 作答态度
由于采用网络调查, 选项也进行了随机排列, 所以有效地避免了漏答、多选、同一反应等出现无效问卷的可能, 但通过学生完成测试的所用时间可以筛选有效数据, 同时也是学生答题态度的反映。根据问卷耗时测算, 平均用时为232秒左右, 理论上最低用时需86秒, 所以对于测验用时低于87秒的数据做无效处理, 结果如表3。
从统计结果来看, 无效数据243条, 占总数据量的4.75%, 有效率达到95%以上, 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完成调查时是比较认真的, 对题目有理解、思考、反应的过程。从各个学院的差异情况来看, 信息学院和护理学院的无效率超过平均水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辅导员在学生中的积极影响力弱化, 导致学生应付了事, 同时护理学院的无效数据可能与超员现象有关, 为达到全测目的而增加了无效数据量。
(二) 辅导员影响力的总体情况
在去除无效数据后, 对有效数据进行问卷总分统计, 并结合参测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如表4。
从上表可以看出, 辅导员影响力的总均分为1.987, 由于对4级选项采用1、1.5、2、2.5来计分, 所以总均分1.987反映了有接近80%的题目, 绝大多数学生在作答中给出了积极反应, 也说明了辅导员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是很明显的。结合参测率的情况来看, 总均分与参测率的趋势相反, 存在比较明显的反比关系, 有可能反映了首先参测的学生评分向好的倾向, 随后陆续参加测试的学生拉低了平均分, 这是真实反映了辅导员影响力在不同学生上的差异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护理学院, 样本量最小, 但均分反而最低, 这可能与护理学院辅导员的现状和工作模式有关, 但依然表现出对学生绝对地积极影响。
(三) 辅导员影响力各个维度的情况
对师生关系、业务能力和话语权三个构成辅导员影响力的因素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如表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业务能力的均分在三个维度中最高, 超过了2分, 达到2.11分, 表明了在工作中, 辅导员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辅导员的存在及对自己的影响, 即使均分最低的话语权, 也有1.90分, 超过了1.75的中间值, 同样反映了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依然有较强的话语权, 有基础、有条件、有途径去影响学生。
但从三个维度的均分情况来看, 师生关系和话语权的均分低于问卷总均分,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师生关系有弱化趋势和话语权有缺失风险, 也正是师生关系的弱化和话语权的缺失减弱了辅导员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力。换句话说, 当前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总体上是得到学生认可的, 但是走近学生、走进学生是不够的。
三、辅导员影响力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情况
(一) 学院差异
将影响力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在不同学院上进行差异检验, 结果得到总分的F值为28.329, 师生关系的F值为25.778, 业务能力的F值为17.524, 话语权的F值为23.905, P值均小于0.01, 差异非常显著, 通过多重比较, 发现机电学院的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其他学院, 护理学院的各项得分均明显低于其他学院, 建艺学院的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除机电学院外的其他三个学院, 信息学院和范蠡商学院的各项得分之间没有差异。这说明机电学院和建艺学院参测的学生有明显的评分向好倾向, 也说明辅导员对这些学生的影响力是值得肯定的。而护理学院在全员参测后, 分数明显走低, 这说明辅导员对部分学生影响力较弱的现象比较明显。
(二) 年级差异
将影响力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在两个年级上进行差异检验, 结果得到总分的T值为6.254, P值为0.012, 师生关系的T值为7.807, P值为0.005, 业务能力的T值为13.617, P值为0.000, 话语权的T值为0.010, P值为0.920, 除了话语权外, 其他P值均小于0.05, 差异显著, 其中业务能力的P值小于0.01, 达到非常显著水平, 而话语权的P值大于0.05, 没有差异。比较平均数发现, 除话语权外, 2018级的所有得分均高于2017级, 这也验证了我们的假设, 18级学生进校半年多以来, 相较17级学生更多地感受到了辅导员对自己的影响, 也说明我们辅导员的工作重心放在了18级学生身上。另外, 虽然话语权的得分上17级高于18级, 但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可以认为没有差异, 出现这种情况, 可能是因为17级学生在校时间的长度为辅导员提供了更多了解学生的机会, 这个差异恰好与辅导员将工作中心放在18级学生身上相互抵消了, 所以在17级和18级学生看来, 辅导员在了解自己方面没有差异。
(三) 性别差异
将影响力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在不同性别上进行差异检验, 结果得到总分的T值为80.159, 师生关系的T值为120.562, 业务能力的T值为37.056, 话语权的T值为16.415, P值均小于0.01, 差异非常显著。从比较平均数的结果来看, 男生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女生, 这和学院差异形成对应 (机电学院主要以男生为主, 护理学院主要以女生为主) , 学院差异和性别差异可能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女生施加积极影响的难度更大,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辅导员在女生群体中的积极影响发挥。
(四) 学生干部差异
将影响力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在不同性别上进行差异检验, 结果得到总分的T值为160.574, 师生关系的T值为131.495, 业务能力的T值为105.709, 话语权的T值为140.328, P值均小于0.01, 差异非常显著。比较平均数的结果显示, 学生干部的各项得分均高于非学生干部, 这也验证了我们的假设, 反映了辅导员在生活和工作中与学生干部的接触频率、了解程度影响了调查结果, 说明我们的工作差别性对影响力结果的影响。
四、讨论
按照问卷得分统计方法来看, 辅导员影响力的均分都在1.9分以上, 这很明显地反映了辅导员在学生中产生的积极影响, 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了辅导员的存在与影响。但是从维度之间的比较, 以及单题得分来看, 确实存在薄弱环节, 辅导员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度是不够的, 与学生关系的亲密度也是欠缺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效果, 在学生自评反应上也表现出来, 学生的切身感受在调查中还是有所体现的。
然而, 我们应该看到我校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模式和队伍建设的情况, 这对影响力的调查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 我们设置了班主任岗位,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生活中, 更多的是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和指导, 学生以自然班级划分群体, 班主任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群体的引路人, 学生首先应该是受到班主任的影响, 这通过对比辅导员自己所带班级的结果和联系班级的结果不难发现, 而辅导员主要是通过寝室建设与个别谈话以及联系班级的学生发生关系, 在当前的工作模式和工作要求下, 辅导员走进班级的程度是有限的。再如, 目前辅导员的队伍结构存在一定问题, 长期从事辅导员岗位工作的还有不少, 随着年龄的增加、家庭事务的增多、职业倦怠的增强, 他们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的鸿沟开始扩大, 利用从众影响来改变学生行为和态度的机会、时间、动力都在减少, 而单以遵从和权威来要求学生又会造成逆反心理, 产生消极影响。因此, 对于辅导员影响力的调研结果应该客观看待,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的问题, 但并不能据此结果断言当前辅导员的影响力强或者弱。
五、结论
(1) 高校辅导员的影响力水平总体来看是比较理想的。
(2) 高校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是被学生认可的, 但是走近学生和走进学生是不够的。
(3) 辅导员在大一学生中的影响力高于大二的学生。
(4) 男生感受到的辅导员影响力高于女生。
(5) 学生干部较非学生干部感受到更强的辅导员影响力。
摘要:该研究在绍兴某高校面向5118名学生采用自编的《高校辅导员影响力问卷》进行了高校辅导员影响力的测量, 并在5个比较变量上进行了差异检验和多重比较, 得出以下结论:1.高校辅导员的影响力水平总体来看是比较理想的;2.高校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是被学生认可的, 但是走近学生和走进学生是不够的;3.辅导员在大一学生中的影响力高于大二的学生;4.男生感受到的辅导员影响力高于女生;5.学生干部较非学生干部感受到更强的辅导员影响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影响力,师生关系,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毛帅.新形势下辅导员影响力危机及升级再造[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 (32) :19-20.
[2] 张吉玉.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影响力的路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8 (6) :38-41.
[3] 路杰, 吴庆远.谈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养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 (2) :79-81.
[4] 蔡太芝.高校辅导员话语权的境遇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7 (8) :117-119.
[5] 温健琳.基于质化内容分析法的师生关系与高校辅导员影响力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 (6) :14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