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与研究
牙龈炎是口腔科牙周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而儿童则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 而牙菌斑则是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因素[1]。由于牙菌斑是牙齿表面一层粘附的细菌性薄膜, 能够通过细菌的抗原成分破坏牙周组织, 从而导致牙周疾病的发生。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儿童牙龈健康情况与口腔卫生保健具有密切的关系[2], 所以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临床对7~12岁儿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分析儿童对菌斑以及牙龈炎控制的效果, 现将具体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研究主要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前来我院口腔科接受常规检查的儿童60例, 年龄在7~1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9.5岁。将60例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 对照组儿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观察组儿童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分析2组儿童对菌斑以及牙龈炎的控制情况, 同时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在儿童口腔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2 干预措施
1.2.1 健康教育
儿童前来医院接受常规的口腔检查时对其进行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 可以制定一些宣传册进行健康教育, 对其讲解口腔疾病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 提高儿童正确的口腔卫生认知能力, 纠正儿童不良的口腔习惯, 使儿童能够积极接受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并有效的实施, 增强口腔卫生保健的意识[3]。
1.2.2 口腔常规卫生保健措施
指导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 每天2次, 牙刷每3个月更换1次, 如果牙刷变性应及时更换, 牙刷的选择为儿童牙刷或者儿童含氟牙刷。减少食用富含多糖的食物, 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 保护口腔内的卫生, 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行为习惯, 纠正以前不正确的口腔习惯, 减少零食, 培养口腔健康意识[4]。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儿童的调查资料进行详细记录与整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儿童菌斑以及牙龈炎控制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且对于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要明显提高, 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儿童年纪比较小, 所以对口腔相关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不高, 所以会出现各种口腔问题。但是儿童正处于接受教育的阶段, 此阶段接受能力强, 正确的口腔卫生知识教育能够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并且还具有广泛的传播性, 能够渗透到家庭以及学校中,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 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手段, 在临床口腔科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促进儿童养成正确的口腔行为习惯, 减少牙周疾病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对7~12岁儿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分析儿童对菌斑以及牙龈炎控制的效果。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前来我院口腔科接受常规检查的儿童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儿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观察组儿童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分析2组儿童对菌斑以及牙龈炎的控制情况, 同时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在儿童口腔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儿童菌斑以及牙龈炎控制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且对于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要明显提高, 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儿童年龄比较小, 所以对口腔卫生保健的掌握能力并不高,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儿童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 有效的控制菌斑以及牙龈炎的发生, 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效果观察
参考文献
[1] Sharma NC, Lyle DM, Qagish JG, et a1.Effect of dental water jet with orthodontic tip on plaque and bleeding in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8, 133 (4) :565~571.
[2] Ram seier C, Leiggener I, Lang NP, et a1.Short2term effects of hygiene education for preschool (kindergarten) children:a clinical study[J].Oral Health Prev Dent, 2007, 5 (1) :19224.
[3] 武剑, 阮世红, 彭绩, 等.深圳市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 (8) :604~605.
[4] 马燕, 韩晓兰, 冯大军, 等.有效刷牙对12岁儿童口腔卫生状况的干预效果研究[J].预防与社会医学, 2008, 16 (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