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精选)

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精选)

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无论是我们生活还是工作中,计划总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我们认清前进的方向,能让我们更顺利的实现目标,那么你会拟写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

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无论是我们生活还是工作中,计划总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我们认清前进的方向,能让我们更顺利的实现目标,那么你会拟写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2012急内科医院感染工作总结

2012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来,在医院感染科的领导下,本科室各级护理人员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本的工作计划及目标,现总结如下:

1.科内工作人员每季度学习院感相关知识,每季度进行院感总结,每周进行自查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积极参加院内感染知识讲座和培训。院内感染知识考核合格,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加强无菌观念,限制参观人数,规范着装。

2.加强各种用物,各项消毒灭菌效果及卫生学监测等质量工作。 ⑴灭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并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

⑵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管,吸引管用后毁形处理,毁形率达100%. ⑶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注明时间,超过2h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液体不得超过24h。

⑷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感染护理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在消毒灭菌。

⑸止血带等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每周2次以上监测各种消毒液浓度,合格并有记录。

⑹无菌持物钳使用干包,并注明开启时间,使用不超过4h。

⑺无菌包包布干净,无洞,内放化学指示卡,外贴3M带,使用前检查消毒无菌合格方可使用。

⑻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及时。

做的相对不足之处有:①部分工作人员戴口罩不够规范,有露出鼻子现象,②紫外线消毒时间累计错误,③小包布有时较脏,未能做到及时更换,清洗。以上这些希望本科室人员认清不足,共同努力,在今后的日子里争取做好相关工作,降低护理切口感染率,确保护理能在一个安全,无菌状态下进行。

第二篇:2013年肾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2013年内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1.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体计划,结合实际,制定本科室相关制度,并落实到位。规范内科工作流程及管理。

2. 组织科内医务人员每月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学习,并进行考核。巩固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3.按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的监测计划进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4. 监控小组监督科内医师进行床位医师负责填写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实施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掌握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5.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爆发及医药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上报与控制制度。

6.要求本科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

7.新进人员上岗前接受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培训。

8. 保持病房整洁,做好病人,陪客及探索视人员的管理工作。

第三篇:2017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为提高呼吸内科院感工作质量,进一步搞好院感工作,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特制定2017年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一、重新调整科室感染监控小组成员,掌握监督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充分发挥监控小组作用,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落实24小时报告制度。

二、组织科内医务人员每月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学习,并记录进行考核,要求本科室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施,巩固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三、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工作,监控小组成员不定期检查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并每月计算洗手的正确率及依从性,统计每月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的消耗量,易被忽略的感染环节应重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

四、科室使用的消毒液根据性能及时更换,器械按规定及时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使用中的各种导管按规定进行消毒更换。监控成员不定期对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监测,每半年对使用中紫外线灯管进行监测,并执行照射小时数登记并统计,及时更换,以确保消毒质量。

五、科室医务人员应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并登记,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科,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六、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杜绝泄漏、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包装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并保存存根备查。 根据呼吸科病人的特点,重点对医院内获得性肺炎采取防控措施。

七、每月监控小组成员对科室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提出整改措施,并每月组织会议讨论并记录,提高科室医务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和业务水平。

第四篇:基层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状况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状况。方法:对2009年收治的201 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率为8.0%,感染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等;≥60岁患者为高危人群,主要基础病为脑出血、脑梗死;住院天数≥20 d感染者占85.08%。结论:神经内科病房为医院感染的重点区域,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病、侵入性操作等为影响因素,防治关键是减少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做好消毒隔离。

【关键词】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防护对策

神经内科患者以年龄大、瘫痪多、意识障碍多、病情危重等为特点,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1]。因此,探讨基层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确切了解我院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率和病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本院神经内科2009年收治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危险因素,提出防治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神经内科收治的所有出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2方法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对医院感染病历进行登记,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2结 果

2.1一般情况

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出院患者201 例,其中男142 例,女59例,年龄40-85 岁。发生医院感染人数16 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约为8.0%。

2.2医院感染部位

在16 例医院感染病例中,以呼吸道感染为最多见,占72.3%;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0.24%;胃肠道和口腔感染分别占9.16%和8.25%;其他部位感染占0.05%。

2.3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7~90 d,统计表明,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住院天数≥20 d者16例(80%)。

2.4年龄与医院感染关系

年龄40~50 岁感染人数为5 例(23.8%),50~60 岁为7例(33.3%),>60 岁者9 例(42.8%)。

2.5病种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 例(57.14%),脑梗死患者6 例(28.58%),其他3 例(14.28%)。

2.6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

21 例医院感染的患者有7例进行了吸痰;15例进行了导尿;14例进行了静脉置管。

3讨论

3.1危险因素分析

本组资料表明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肠道、皮肤及软组织。与牛桂林等[2]报道相近,均显示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道,说明神经内科感染部位有其共性。主要原因是高血压、脑出血伴神志昏迷者这类患者正常的生理反射如吞咽、咳嗽反射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失,痰、呕吐物等不易排出,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的反复实施使黏膜损伤。这种整体和局部的抵抗力下降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3]。

研究显示院内感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成正比。住院天数≥20 d者约占80%。研究显示10~30 d为感染高发时间段。

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在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许多因素中,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的抵抗力不能忽略。本次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差异显著。其中以60 岁以上发病率最高,与老年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抵抗力差有关。这部分人构成了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控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时,应把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作为重点。

医院感染发病率与患者基础病密切相关。本次调查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前3种基础病为脑出血、脑梗死,这些患者大多数病情较重,偏瘫、意识障碍,患者多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此外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表明基础病合并感染对老年患者生命构成极大威胁。

侵入性操作是引发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因为侵入性操作会导致局部黏膜或上皮损伤,为细菌的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增加感染机会。故而提示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严格按程序正规操作,以控制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3.2预防及控制措施

3.2.1减少宿主的自身危险性

宿主自身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史、慢性肺病史、脑卒中史、起病时意识障碍、脑出血的量及部位等,这些因素虽不可干预,但如积极控制血糖、尽早清除血肿,恢复患者意识,对减少感染的发生将起重要作用。

3.2.2调整医源性因素

如医疗操作、治疗方法及用药情况,根据病情尽量少用或不用。医护人员接触每位患者及操作前后要进行手的清洁、消毒,防止各种医源性感染。进行侵入性操作要严格规范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技术,定期对吸氧、吸痰等装置消毒,对留置尿管者每天用含有效碘1 000 mg/l碘伏溶液清洗尿道口2~3次,保持会阴部清洁。留置导尿应保持密闭系统,每天更换无菌引流袋。

3.2.3加强基础护理

对清醒患者鼓励其有效咳嗽和排痰,对意识障碍或危重患者要取正确卧位协助排痰防止误吸,同时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房内每日通风2~4次,每次30~60 min,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应定期对病房内空气、物体表面进行细菌监测等。

3.2.4合理使用抗生素

盲目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容易干扰人体的正常菌群,导致患者易感染性增高。有研究得出结论应对重要的抗生素保护性使用,如果滥用将对感染的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并严重影响原发病的治疗效果[4]。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度易感人群。神经内科应列为医院感染管理科重点监控部门。针对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医院要采取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医护人员要有较强的感染意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去除易感染因素,尽量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第五篇:神经内科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估与控制对策

强神经内科病区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对病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病区的空气、医疗和非医疗用品、医务人员的手、医疗废物等加强消毒管理,同时做好职业防护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论:医院感染伴随医疗护理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引起重视,人人有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做好基础预防工作。

一、神经内科病区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

1、病房内空气的污染

由于患者怕着凉,门窗密闭,病房内空气不流通,冬季尤为明显,空气质量严重超标,易受人流或治疗车来回运动的影响;未进行空气消毒;陪护、探视人员多,带来更多的细菌污染空气;特别是病区内的监护病房,由于其医护人员多、各种操作多、人员走动多、患者的治疗管道也多等特点,再加上通风不良,造成人多菌株杂的严重空气污染。

2、医院感染意识淡薄

医护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认识不足,无菌观念不强,少数医务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不戴帽子、口罩和手套,忽视了无菌操作,或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污染了用于患者的药品及器械,造成感染。如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感染、输液反应都与护理操作不当有关。护理操作所用的一些器械被污染,也可引起伤口及穿刺部位的感染。

3、护理操作用品消毒不严格

浸泡用消毒液有的是临床护士自己配制,浓度达不到稳定标准;或在进行消毒时,消毒的物品未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未达到消毒效果,就使用于临床;护理用品消毒后没有按规定进行检测,反复使用造成的污染机会也多,如床单元的床单、被子、褥子、枕头芯等在临床上反复使用,又做不到一用一消毒,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

4、医务人员的手污染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最为常见,其中手是最容易被污染,也是最容易被忽视,是医院感染最重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医护人员没有重视手也是污染的重要环节,故在做各种治疗及护理中,清洗、消毒不彻底,特别是在大查房时不进行手的消毒,手上的致病微生物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一个方面。

5、医疗废物的污染

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意识差,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放置、有效的初步消毒,防止污染物的扩散以及安全防护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管理不到位。

6、医护人员的针刺伤

多数情况下是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差。

7、滥用广谱抗生素

抗生素用量大、疗程长、种类繁多,抗生素联用时多以二联为主,甚至达到三联。使用抗菌药物起点高,一开始就选用抗菌谱较广的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等。

二、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防控对策

1、 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利用网络规范作用,保证各项操作与规范标准同步及时落实。加强学习,健全各项制度,并及时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使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更加得力,持续处于良好的惯性运行状态,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2、 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侵入性诊疗手段的增多,使医院感染明显增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时刻提高护士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抓好医院感染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安排各类人员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开展医疗安全警示教育,认真组织各项常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专(兼)职感染监控人员素质;加强诊疗护理行为中法律知识的应用,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常规化、管理科学化。同时,对非医护人员如病房内的清洁员、护工也要进行教育,都要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真正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3、病房的空气消毒

做好病房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临床监护室、抢救室一般用三氧消毒机定时消毒,而普通病房应不定时的进行消毒;在夏、冬季要注意开窗通风,2次/d,0.5 h/次;物体表面、桌椅、门窗、墙壁及地面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试,1次/周;平时每日用清水擦试;病区拖布实行分区使用,有分区标记;减少或控制陪侍、陪护人员。另外,病室内禁止吸烟以改善空气污浊的状况,防止病区环境的污染。

4、严格掌握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技术,做到凡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医疗器械一用一消毒。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

5、非医疗用品的消毒

其主要是床单元的消毒。病床单位晨间护理采取湿式清扫,一人一巾,定期更换床单,出现污染的时候要及时更换,更换下来的床上用物如床单、被罩、枕套等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床头桌、床、地面等用0.5%有效氯溶液擦试,彻底清除感染源,通风换气使空气新鲜,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6、保证物品的灭菌效果

对消毒液进行严格检测,坚持更换前,配置后均检测有效浓度,如所有的含氯消毒液做到每天更换1次,并保持容器的清洁,消毒液浓度配置准确,碘酒、乙醇消毒瓶保持密闭,每周更换灭菌2次;坚持无菌物品能高压消毒的尽量高压消毒灭菌。还有一些医疗护理用具也必须严格消毒,如氧气湿化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的消毒要落实到位。湿化瓶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1次/d,清洗凉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在每个患者使用后用乙醇擦试;体温表应每人专用,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洗后擦干备用。

7、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手消毒的目的是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用流动水清洗,双手充分浸湿,将消毒肥皂液或洗手消毒液均匀涂抹手掌、手背、手指、指缝,按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的情况发生,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从而避免因洗手不彻底而造成的医源性感染。

8、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由供应室统一管理发放,护士长和总务领取保管;在使用时严格检查包装、生产日期及有效日,如有包装破损、受潮、不配套、字迹模糊不清及过期的一律不准使用;分类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注射器,应将针头取下放人防刺、防漏的容器中,其余均分别装入黄色垃圾带内,由专职人员收集后进行处理;使用后的污物分类收集、集中消毒和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开处置,防止污染扩大。

9、加强职业防护,防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护士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和在处理患者用后物品器械的清洁、消毒过程中极容易遭受感染。据统计,护理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占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的1/2以上。被锐器刺伤发生频率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个人职业防护,发生锐器刺伤时应紧急处理,预防发生医院感染,减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

10、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中抗生素占首位,使用不当与滥用广谱抗生素,可造成正常菌群失调,破坏人体生态平衡,还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所以护士在使用抗生素前,如必须做到及时采样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合理用药,正确并及时执行医嘱,根据患者病情提醒医生及时停用抗菌药物,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过量使用抗菌素的危害,只有医生、护士、患者同时意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工作中密切配合,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率。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