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集锦)

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集锦)

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第一篇: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分析报告产业分类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雷达工业行业、通信设备工业行业、广播电视设备工业行业、电子计算机工业行业、软件产业、家用视听设备工业行业、电子测量仪器工业行业、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工业。

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

第一篇: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分析报告

产业分类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雷达工业行业、通信设备工业行业、广播电视设备工业行业、电子计算机工业行业、软件产业、家用视听设备工业行业、电子测量仪器工业行业、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工业行业、电子元件工业行业、电子器件工业行业、电子信息机电产品工业行业、电子信息产品专用材料工业行业,12个行业、产业,共46个门类。

兴趣领域及其技术现状

我最感兴趣的领域是通信设备工业行业,其技术现状具体如下:

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来看,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任务已经达成,而现阶段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时代,今后十年将会是3G移动通信系统正兴的时期,或许到了十年以后将会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天下。但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均会有重复性的时间点,大约每十年就有一项技术更新,不过随着通信科技的日新月异,或许转变会更快、时间也会更短。对于移动通信服务业者、系统设备供货商或其他相关产业来说,必须随时注意移动通信技术的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

产品情况

通信传输设备

一、通信发射机

二、通信接收机

三、微波通信设备

四、卫星应用产品

五、散射通信设备

六、通信导航定向设备

七、载波通信设备

八、光通信设备

通信交换设备

一、交换机

二、用户接入设备

通信终端设备

一、收发合一中小型电台

二、电话单机

三、数据通信设备

四、通信电子对抗设备

五、通信导航车辆

六、通信配套产品

移动通信设备

一、数字蜂窝无线电话系统设备

二、无线寻呼系统设备

三、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设备

四、中小自动无线电电话系统设备

五、无中心选址通信系统设备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一、移动通信终端

二、其他移动通信终端

通信设备修理其他通信设备

主要企业

阿尔卡特朗讯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 爱立信 思科 富士通 华为 NEC 烽火科技 中兴 大唐电信 中国普天 艾克赛尔 三星 烽火通信 国人通信 京信通信 OKI UT斯达康 NEC 烽火网络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北电网络 上海贝尔 高新兴通信

经济效益

我国已经拥有通信制造业企业1500多家,199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47亿元,销售收入1274亿元,实现利润88亿元。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上看,我国通信制造业的总体经济效益水平明显高于我国制造业的平均水平。此外,我国的通信产品还出口到亚洲、欧洲、非洲、美从各项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96年开始,通信系统设备的出口量和出口企业逐年增加。当年交换机出口约27万线,金额6300万美元,是1995年以前出口量的总和。1997年,除交换机、传输设备外,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开始出口,出口企业增 加到6家。

1998年,出口方式开始转变,由单一交换机出口转为交换机、传输、线路等 成套设备的出口。中国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企业开始承担国外通信网建设的交钥匙 工程,并与当地企业合资成立电信运营公司,开始进入国外电信服务市场。

1999年,通信系统设备出口出现强劲增长势头,且成套设备出口、承担交钥 匙工程增多。交换机、光通信设备、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和国内开发的IP系列设备 、会议电视设备、接入网设备等都有出口业绩。据信息产业部统计,1999年我国 通信设备出口总额突破40亿美元;同比增长48%,成为我国出口产品中增幅最大 的产品大类之一。

但是,由于我国通信制造业企业分散,大多数企业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再加上技术和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总体经济效益水平较差。世界著名通信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多

在20万美元/人·年以上,而我国通信制造业平均只有1.5万美元/人·年。 发展走向

 通信技术向宽带化、个性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通信技术包括卫星、光纤传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微波技术、有线与无线接入技术等。

⑴低轨道卫星通信目前已经实用化;

⑵光纤传输技术使传输速度每3-4个月翻一番

⑶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GSM、CDMA 、GPRS 和3G走向商用。

⑷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由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全面转向同步数字系列(SDH) 。

⑸宽带接入技术发展迅速,光纤主干网站接入带宽已超过G级,Internet无线接入技术和蓝牙技术日臻成熟,现已广泛使用。

⑹ IP电话向电信业务的渗透,使传统电信技术与IP技术融合速度进一步加快 。这里再重点说一下3G技术:

国内外发展预测,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市场发展可能经历至少如下三个阶段:

初期,2001-2005年。其特点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继续发展和扩大,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在局部地区(城市等用户集中地区)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数据业务速率限制在384kbps及以下,地区或国际漫游依赖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

中期,2004-2010年。它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高速成长期,其特点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和系统停止发展,建设成功全国或全球覆盖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全面达到IMT2000的各项要求。

后期,2010年以后,全球25%以上人口使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四代移动通信设备开始进入市场,提供更高速率的多媒体业务。

结束语

随着电信市场逐渐开放,国外电信运营商将允许经营国内电信市场,新的通信技术如潮水般涌入中国,给国内运营商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带来了更多机遇。在这个背景下获利最大的就是中端和终端经营者,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也是投资人百年难遇的大好时机。

第二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对策分析

摘要: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本文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并制定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矛盾;对策性;

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第一位,这其中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效益,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壮大,产品的在结构形式、涉及范围、商品种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并且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条进行了有效调整,在此状态下,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进入了集群型生产阶段。

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虽然起步很晚,但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就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逐步形成了一个以电子信息、科学研究、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网络,并且保证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增长保持至今,在2008年以后这种增长速度更是高达每年25%的增长率。在这期间我国的GDP比重贡献率明显高于其它产业的增长值,并且成为了第三产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不断改变而发生了优化。并且形成了十分完整的产业链,所有的产品在研发、销售等发面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对全球的行业开发呈现出十分强大的支撑作用。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集中,电子信息企业也出现了一种“扎堆”,的现状,这种现状变现为产业升级、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同步增长,并且形成了良好的配套性产业形势。同时伴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素质整体提高使国民经济增长的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针对电子信息产业大发展一直采取鼓励进口技术、出口产品的政策。这样不仅缩短了关键技术的研发时间,同时使我国的电子产品能够追赶上国际上的信息产品,使电子信息产业增长不断加快。在出口范围上我们将产品定位面向非洲、南美等国家,这使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了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

目前我国的电子产业的外贸发展程度超过60%,产品在出口和进口的同时能够具有十分良好的经济带动作用。

二.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具有十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高科技研究人才奇缺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导致很多技术长期依靠进口,虽然提高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率,但是却造成了电子科技人才培养的断档。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高密度型产业,它的核心竞争就是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另外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很多小型的电子信息产业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完成人才的自我培养,这使很多人才外流到了外企,这是我国电子信息人才流失的主要问题之一。

2.技术进口引发的矛盾

我国的电子信息起步很晚,这与国际上发达的欧美、日韩等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并且在电子信息产品上来看在世界范围内还处于一个中下游的水平。所以为了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性含量,就需要在国家电子和信息技术中使用大量的资金,进行先进技术的引进,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含量,但是也使我国的电子信息处于一个长期波动的范围内。同时因为技术引进风险小,极易诱导国家和企业往往只注重“引入”,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投入则相对较少,从而偏离技术引进的初衷;此外,外资企业的逐利性决定了它只可能着眼于短期经济利益,不会关心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长期技术进步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核心技术,他们更是严格控制流出国门,所以国内大多数电子信息企业无一例外地缺乏核心技术,只能靠代加工别人的产品赚取辛苦的劳务费,技术进步则越来越成为了这些电子信息企业的“神话”。

3.企业缺少良好的创新意识

我国的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都是相对薄弱的环境,这一点充电子信息产品的关键技术依赖进口就可以看出,同时很多产品缺少合理的自主品牌和知识性技术产权,使很多科技成果不能被实际性的转换,这使很多核心技术缺少专利性,导致电子信息企业在国际竞争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策略

要想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迎合机遇和挑战,就必须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占率作为基础,所以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中进行加强。

1.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创造能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企业可以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现有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和潜在人才的开发,努力保持适当的人才流动性,争取达到人才流动“溢出效应”最大化。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研究制定有利于造就领军人才和技术带头人的分配政策和激励措施,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通过高等学校、民办机构、企业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力度,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电子信息产业需要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信息产业的强大支撑力量,在自主创新的同时要保证科技进步和市场的激烈竞争,要将自主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基础要素。首先我国要为电子信息产业创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并且在科技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要保证有针对性的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的优惠政策,将产品提高速度,和产品附加值同步提高,并且使企业的应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在提高产业优化的同时,使企业最大程度的获取效益。

结束语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不仅在产品制造上逐步细化,并且形成了很多我国特有的电子信息技术,这使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性竞争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电子信息技术也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所转变,同时电子信息种类中的界限被逐渐消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就必须对自身的产业结构组成进行调整,并且在科学发展观的带领下,将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和我国实际科学技术能力相互结合。电子信息产品在生产、组装、销售等环节加强整合性,使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适合国际形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希军.我国光电子产业的技术选择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吴江.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3]宁钟,郭熙保.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J].软科学;.2001年01期

[4]杨礼茂,王玉玲.武汉光电子企业品牌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10期

第三篇:2010年安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高技术处

(2011.1.20)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省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将其列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加大了投入力度。各市对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视程度也大大提高,纷纷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安排配套资金。目前,我省已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此背景下,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振兴成效突出,发展形势喜人。

一、产业基本情况

(一)产业发展情况

2010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发展基础日益夯实,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全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13.69亿元,比2009年增长20.45%。主要形成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服务业两大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733.68亿元,同比增长21.2%;软件服务业80亿元,同比增长13.96%;工业增加值202.9亿元,同比增长23.58%。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从行业分布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11个子行业中,除电子器件、广播电视、雷达产品同比下降外,其余8个子行业都呈增长态势,其中电子材料、电子元件、半导体分立器件等6个子行业增幅超过30%。软件服务业异军突起,2010年,全省软件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33%,大大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语音、电力、电信、交通、医疗、教育、自动控制、汽车、节能和公共安全领域应用软件已成特色,涌现出科大讯飞、工大高科、美亚光电、皖通科技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企业。

从区域分布看,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合芜蚌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且区域特色鲜明。皖江城市带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超过90%,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合肥平板显示产业、芜湖LED产业都已初具规模,滁州信息家电、铜陵、天长、庐江、宁国的电子材料及新型元器件等各具特色。

(二)新的产业增长点正在形成

2010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新项目总投资规模创历史最好水平,突破了500亿元。

新型平板显示产业迅速崛起,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大提升,国内乃至国际比较优势显现。随着京东方TFT-LCD六代线、鑫昊PDP、彩虹(合肥)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友达液晶显示模组、乐凯TFT-LCD用光学薄膜、

住友化学、法液空等相继建成投产,合肥已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液晶面板和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的城市。投资280亿元的京东方八代线即将开工建设,预计到2015年,合肥市平板显示产业累计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年产值达1500亿元。

LED产业蓄势待发,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性强、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芜湖三安光电LED项目,计划投资120亿元,现已开始购置设备,今年一季度投产;德豪润达LED项目,总投资60亿元,预计2011年年底竣工; 合肥彩虹蓝光LED产业化项目投资20亿元,正加紧施工建设。

此外,我省的量子通信、智能交通、汽车电子以及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等领域自主创新成果突出,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正在加快产业化步伐。

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快,但总体上规模偏小、技术薄弱,与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一是产业总体规模小。产值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中所占比重仅为1%;工业增加值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偏低,占全省GDP比重不足2%,距支柱产业地位存在差距。

二是产业结构偏向低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规模效应显著的高端产品数量有限,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及网络设备等领域发展薄弱。

三是产业链核心环节缺失,集聚度不高。除平板显示和LED产业外,其他领域缺少规模上十亿、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引领,产业规模化发展受到制约。

四是技术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步伐慢。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电集团的一批国家级大院大所的技术创新优势未能很好的转化为产业优势,部分技术创新性强的产品产业化发展不快。

第四篇:一季度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是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战略方针,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的重要一年,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广大电子企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克服伊拉克战争和非典型肺炎对经济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去年平稳发展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出现了快速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调控目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工业生产强劲增长主要产品产销两旺

在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电子产品产销衔接较好,全行业产销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我部重点产品监测情况,大部分产品产销两旺,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手机、台式及笔记本电脑、背投彩电、打印机等,彩电、显示器、集成电路等产品也保持两位数增长幅度。

经济运行呈现四大特点

一、通信及计算机类产品发展速度加快,家用视听产品增幅有所回落。

由于电信运营商加大网络扩容力度、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出口形势持续看好以及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开局以来,通信及计算机类产品一改去年以来的低迷势头,发展速度出现强力反弹,一季度增幅为42.2%,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63.8%,拉动全行业生产增长19.4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类产品增幅达到50.8%,拉动全行业生产增长30.3个百分点中的11.8个百分点,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电子元器件行业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一季度电子元器件类产品生产增长23.6%,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4.2%,拉动行业增长7.3个百分点。一季度电子元器件产销量、出口均保持较大增幅,其中光电线缆行业增幅较大,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50%;电声器件产量增长约为30%;在阻容元件方面,片式瓷介电容器产量增长约30%;另外,磁性材料、印制电路板、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等产品的销售收入也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幅度。

一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受国内市场需求稳定、出口增长较快等因素影响,计算机类产品和家用视听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两个行业一季度实现利润分别为24.9亿元和13.6亿元,同比增长57.1%、46.4%,对全行业利润增长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

三是自去年以来,不少外向型企业所接出口订单增长较多,如深圳赛格由于出口订单猛增,一季度彩管出口额增长37%,集成电路增长22%。加之不少跨国企业将生产基地转入我国,国内合资或独资加工企业出口订单大增,如dell将生产基地转入我国福建后,接单大幅增长,一季度微机出口增长68%,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四是一些企业转制初见成效,如无锡华晶在港资控股后,生产经营策略发生重大调整,目前已扭亏为盈。

五是高附加值产品发展迅速,如背投彩电、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产品产量不断增长,占全部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这些产品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因此也使企业利润有所增长。

当前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手机、计算机、集成电路等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成为拉动全行业出口的主要力量;二是外商来华投资持续增长,一些跨国公司调整发展战略,如dell公司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将其设在马来西亚的加工点关闭,陆续转移到我国福建生产,目前生产状态已经十分稳定,产量不断提高,客观上也促进了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增长;三是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进口过快,手机散件和自动贴片机等产品表现得尤为突出,造成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减少。

四、各地区发展情况差异显著。目前电子信息产业仍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且由于外资、技术、人力资源、信息等资源不断向这一区域集中,因此产业规模有扩大的趋势,但在东部地区之间,发展情况又有所差异。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发展势头良好,生产、销售、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对全行业发展,特别是经济效益增长的拉动能力增强,而北京、上海等地发展减缓,经济效益呈现负增长,对全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中西部地区,如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发展迅速,且生产和效益同步增长。

一季度主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情况

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亟待解决

2.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产品成本提高。尽管当前世界原油价格有所回落,但仍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使国内部分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生产资料价格在长期走低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出现强力反弹,平均价格同比上涨6.6%,其中石油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9.5%,化工产品价格上涨8.4%,钢材价格上涨10.8%,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出现紧张现象。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电子产品加工业形成压力,部分电子产品成本提高。

3.电子产品出口存在不确定因素。尽管一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良好,但应该看到,出口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出口形势“喜中有忧”。一是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二是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技术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贸易纠纷不断增加,可能会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扩大出口;三是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发展,将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活动和产品进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5.市场竞争加剧。目前竞争手段已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发展到质量竞争、技术竞争、销售渠道方面的竞争,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突出。

第五篇:电子信息产业

【概况】

2009年,重庆市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增加值4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7%,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06亿元,增长23.4 %,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63亿元,增长29.8 %,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9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平均增幅高11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销售额的10.5%。惠普、富士康、广达、英业达、思科、新加坡(密胜)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北部新区、港城工业园、茶园新区、万州光电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园区和区县的电子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

【发展简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以北部新区和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为核心,周边若干个特色园区为支撑的产业空间布局,“一圈带动两翼”,核心园区和区县特色园区共同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沙坪坝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北部新区、南岸区、渝北区、江北区、万州区、长寿区、永川区等区县。北部新区以智能化仪器仪表、应用电子、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通信业为主体;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以笔记本电脑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为主体;茶园新区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空港工业园发展汽车电子,港城工业园发展信息家电,万州光电产业园发

展电子材料及电子代工。

2009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引进项目和企业超过100个,涉及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美元,实到外资3亿美元以上。2009年8月4日,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和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重大项目签约;9月11日,思科(重庆)通信产品制造基地签约;12月26日,英业达中国第二生产基地重大项目签约。惠普、富士康、思科、英业达的制造基地位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全球五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之一富士康、广达、英业达为主的台湾代工企业承接惠普订单,生产面向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的笔记本电脑。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方面,日本读片业务量最大的DOCTOR NET公司、世界500强日本凸版集团公司、新加坡海皇集团全球服务外包中心、上海微创公司、好音达BPO中心、上海华腾软件重庆分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也相继落户重庆。

2009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共获国家工信部等批准立项11个项目,资助项目资金18850万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资助项目5项500万元,“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项10600万元;“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项7750万元,带动项目总投资99246万元;下达市级信息产业发展资金4100万元,增长10%,第一批1800万元资助惠普电脑基地等11个项目,第二批2300万元资助思科、广达、合智思创等19个项目,带动企业投资近18亿元;做好各类项目实施的管理、验收,

全年共验收到期项目92个,合同资金3510万元。

【行业地位和产品优势】

2009年,全市电子制造业销售收入603亿,增长29%,占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的69.9%,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9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平均增幅高10个百分点;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260亿元,增长30.3%,占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的30.1%,比全国平均增幅高5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平均增幅高11个百分点。

2009年,全市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中,软件及信息服务业260亿元,同比增长30.3%,占行业比重25.8%;信息家电115.1亿元,同比增长29%,占行业比重11.4%;应用电子136.9 亿元,同比增长22.2%,占行业比重13.6%;通信产品103.3亿元,同比增长18.0%,占行业比重10.3%;电子元器件186.1亿元,同比增长12.4%,占行业比重18.5%;电子材料61.6亿元,同比增长 76.9%,占行业比重6.1%。

2009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137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63家,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13家。

随着惠普、富士康、广达、英业达、思科等项目入渝后,加上其他即将入渝的项目,未来4年,重庆将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及关联设备加工,形成年产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7000亿元的庞大产业链集群,为30万人带来就业机会。预计到2012年,以电脑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重庆第

一支柱产业,这是重庆经济发展上的一个历史性突破,

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集锦) 论文资料 第1张
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集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集锦) 论文资料 第2张
电子信息产业问卷分析(集锦) 论文资料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