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探析(全文)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探析(全文)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探析第一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探析探索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知识理论视角探析以下论文,出自《中国管理科学》双月刊探索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知识理论视角探析作者: 时间:内容摘要:在企业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复杂性系统理论分析了基于知识。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探析

第一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探析

探索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知识理论视角探析

以下论文,出自《中国管理科学》双月刊

探索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知识理论视角探析

作者: 时间:

内容摘要:

在企业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复杂性系统理论分析了基于知识的企业自知识能力的复杂性和运行机制,探求隐性扼杀企业自知识能力的有关因素,提出了培育企业自知识能力的系统方法。

关键词:知识;复杂性;自知识能力;持续竞争优势

正文:

竞争优势从何而来?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管理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系统(Nelson & Winter 1982;Sprender 1996;Demsets 1988,1998),并指出蕴藏在组织层次的群体知识构成了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企业知识理论过分强调知识功能却忽视了知识的主体——人的依附作用。为此,近些年来,技术能力(Meyer &Utterback 1994)、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Prahalad &Hamel 1990)以及核心能力(core capability)(Leonard-Barton 1992)频频出现于管理文献之中,这些围绕着“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的决策和活动形成了企业的能力体系(Eliasson 1990);由于将能力过于具体化,企业能力理论在不断得到丰富的同时反而削弱了核心能力的“核心”概念,特别是一些能力只能在企业的某个具体时期内产生竞争优势,随时间的推移反而有可能成为企业智障,如IBM在上世纪70年代把操作系统外包给微软公司,把CPU外包给INTEL公司,现在看来其决策有值得商榷之处。企业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系列经营的诀窍(Spender 1989),所以,其本质上是知识与技能。虽然不存在外延上统一的“企业核心能力”,但存在内涵上统一的核心能力,由于企业知识具有自组织性质(Allee 1997; Nonaka &Konno 1998) 以及受Teece (1998)的独特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的启示,笔者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知识系统(Collis 1994),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自知识能力①,当自知识能力在某一载体上超过知识自组织临界态(criticality)时即表现为具体的核心能力,其表现形式如:技术、组织平台、资源和竞争力等等。本文试图在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基于知识的核心能力,即自知识能力的复杂性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探求当前企业存在隐性扼杀企业自知识能力的因素,搭建企业自知识能力系统。

1.自知识能力的复杂性机制

成思危指出,复杂性系统本质上是指系统组分具有某种职能。无论是个体知识还是组织知识,都存在着流量知识与存量知识,知识流动的大小、速度和质量反映出自知识能力中的控制水平和适应力,存量知识的多少反映自组织能力中的稳定性强弱。自知识能力包括:知识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即强调运用已有的差异知识背景将外部知识最大限度地与组织知识存量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和丰富内外部知识的联结模式[4];内部学习能力,又称为知识转换能力(transformative capacity),是指一种基于企业内部创造的知识机会而持续地重新界定产品组合的能力,它强调知识的存储、激活和合成[5];协调能力,即对新旧知识存量进行控制、反馈、分类以及运用能力,是对知识涌现的把握。

1.1个体层面的分析

自组织理论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主要由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rtior)和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组成。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个体知识是组织知识的基础,个体的知识的产生,积累和运用是企业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由于个体知识来源于学习、整合和创造,因此个体能力对知识存量具有重要依存作用,知识的流量是知识增长的源泉。个体的非逻辑思维决定着知识流量的大小、速度与质量,心理学家研究认为非逻辑思维在创造的关键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直觉的内涵是指对问题的在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它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达到理解与感情产生共鸣时而表现为豁然贯通的一种顿悟式的理解,是经验知识、禀赋能力与情感的非线性交融,于涨落过程中的涌现;灵感是在创造过程中当思维活动从高度紧张状态下跌时,借助随机诱因所闪现出来的一种“峰值”跳跃,是新知识产生过程中的一种非线性思维活动。灵感引发是随机性的涨落所造成的,并伴有强烈的情感思维作用,是各种因素协同思考的线索凝聚于一点时知识的集中爆发;想象是思维在“边际搜索”把各种处于非平衡态的成分经过非平衡相变改造纳入新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完整形象。由于环境不断变化,知识的掌握是远离平衡态,因此个体在吸收、转换和综合知识的过程中显现出自组织性。

1.2组织层面的分析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知识体系,企业能力是企业知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展现,实质上是企业知识流量产生,知识自我进化的过程。因此在企业能力的建立过程中,企业首先是通过外界通道提供的吸收能力而组建起来,并通过企业内部通道将从市场上吸纳负熵形成组织知识,使系统组分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创造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溢出,在知识和能力层面上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核心知识和能力是企业内部组织成员共同作用和相互渗透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社会复杂性,它在整体上难以简单量化到个人或者还原为各部分之和,以及具有因果关系的模糊性(Keed & Defillcppi 1990;Lippman &Rumelt 1992)。在否定知识产生与能力增强过程间的线性关系后, Kline 等提出了创新的“链环一回路”模型[7],指出它们在不同阶段或环节之间存在着多样性的反馈性联系。企业知识系统中存在着知识不对称分布(Saviotti & Mani 1998),由于个体以及团队的异质性,因而在知识存量的大小、吸收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企业知识网络处于远离平衡态,知识的主体通过维持潜在的变化而抗拒平衡态(Metcalfe 2002),并且Metcalfe 进一步提出被主体的创造力驱使组织知识决不可能处于平衡态(2002);同时企业在认知上存在“观察渗透”、“边际搜索”以及“路径依赖”都决定企业知识与能力的分布不均衡性。在知识与能力演进、惯例的适应性调整或创新性变化中(Winter 1995)也伴随着涨落,从而导致核心能力演变。例如: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创造共同的语境(context),但共同的语境又会产生锁定(lock-in )效应,使组织知识主体激情与创新精神慢慢淡化,这就是典型的自知识能力系统中的“熵增”现象,但没有共同的语境,企业知识的自组织能力难以加强,同时内外的随机因素使会涨落放大,进而使整个组织崩溃。协同学认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任何新知识的涌现和涌现的过程(即能力)都是相互联系的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和相干效应,战略在本质上是涌现(emerge)出来的,而非设计出来的(Hamel 1998),新知识得以涌现来自于至少五个条件的系统:意图、自主权、创造性混乱、冗余和必要的多样性(野中郁次郎,竹内广隆 1999),这些条件很显然是由许多相互支持和补充的子系统支撑,并且决定系统演化进程是慢序参量。

企业知识产生的根源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强是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组分相互之间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形关系以及共同作用通过涨落与涨落过程中的涌现。从不稳定态向稳定态、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产生新知识和增强核心能力,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根源于内部长期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核心知识及自知识能力的差异。因此,企业的自知识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的核心竞争力,并根据其表现强弱可以划分渐进型、根本型、变革系统型和变更经济范式型。在市场竞争中,当自知识能力表现在企业具体竞争方面的载体上,并产生比较优势时就会产生通常意义所说的核心能力,即载体的核心竞争力。 2.自知识能力的隐性扼杀因素

从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分析,当今企业的竞争已超越了具体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间创新能力即企业存续创造力的竞争。它不仅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是获得范围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管理上采取促使组织趋于稳定的措施的长期存在,会阻碍自知识能力的成长与增强,企业中普遍存在扼杀自知识能力的隐性因素。

2.1企业文化因素

Bohm认为,若不是文化支持的“各种障碍,每个人的潜在创造力本可表现至远远超过一般认为可能的程度,企业自知识能力会异乎寻常的强大。在现有企业文化的无形约束下,管理者往往沉湎于已有的成绩或他们成功的技术和知识,当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时,即使存在另一种更符合顾客需要的创新技术和知识,他们也只是通过现有技术和知识,或者是通过改进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当企业中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他们害怕犯错误和创造性破坏,回避创造性摩擦,而弃之等。

2.2组织结构设计因素

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知识流,价值流的畅通和涌现,这里的组织结构主要指逻辑结构而非物理结构,我国的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着人浮于事,奖惩不明,不合理工作安排和岗位设置,甚至是为了解决人员工作而设岗位,根据Gresham的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没有创造力的人将驱逐有创造性的人,这样会造成人力资源的点浪费和群污染;现行的“组织再造”既是对过去策略的否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结构在过去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企业自知识能力,组织结构的逻辑结构越不合理,组织创新的阻力越大,制度化、程序化程度越多,组织的反应力越弱,对自知识能力的抑制力越强。

2.3分析性思维因素

今天的环境等越来越不稳定和难以预测,以不可预测的方式演变,得出不可预测的结果,哈耶克认为线性的思维方式在非线性空间显得毫无办法。在我国企业管理十分普遍存在以单向、终结性的思维去考虑双向、动态的问题,管理者往往是出于对结果的需要,结束了解释性思维对知识的探索,这样足以毁灭组织自知识能力产生。在总结自己过去所犯错误的原因时,SUN公司总裁麦克尼利认为主要是处理问题过早地下结论以及其导致的短期支出。任何的决策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尤其是决策者的心理和经验假设,这种假设往往使管理者局限于某种环境下牺牲全局利益,只考虑一定时期的收益最大化,这样不仅带来远期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扼杀企业自知识能力,如河南许继公司实施ERP的教训说明:决策中往往存在着战略性假设与策略性假设以及显性的假设与隐性的假设相矛盾不利于提升企业自知识能力。

2.4激励性体系因素

完善有效的激励体系有利于企业自知识能力增强,并提供有力的保障。违反战略性的规则进行激励,在表面上短期内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本质上却抑制企业创新能力。例如,在我国企业中创造者得到的奖励是鼓励创新和激发其创造力,但企业又普遍给予他们对所获奖励的捐赠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并且常常把这种行为与创新者的成果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基于这种奖励方式来激发员工创造力的动机渐渐地消失(厉以宁 2002)。同时,企业普遍认为创新是某个部门和某些人的特权,忽视了大多数具有潜在创造力的员工,造成激励体系的不平等。研究表明,企业中75%已经实现的创造性工作都是由普通人完成,显然企业自知识能力浪费是巨大的。 3.构建自知识能力系统

“企业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的观点现在已被企业广泛接受与传播,虽然不存在外延上统一的“企业核心能力”,但存在内涵上统一的核心能力,所以企业自知识能力是企业根本的核心能力。建立自知识能力系统会产生“无为而治”的管理至高境界,并且对突发的一般事件进行“冷处理”,由知识与能力的自组织系统内部进行吸纳。硅谷企业群发展的核心能力也是企业自知识能力,Choong - Moon Lee等人把硅谷的成功归结为它形成了特殊的优势要素,首先开放性因素:开放的经营环境和与工业密切相结合的研究型大学;其次非线性因素:很多的知识密集度和员工的高素质和高流动性都是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非线性来源;第三涨落因素: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环境;第四协同因素:有利的游戏规则,员工的高质量的生活、高素质以及专业化的基础设施;第五远离平衡态因素:不断进行适应环境变化和内部人员的高流动性。从硅谷成功案例中可知,尤其在知识型企业中,企业的自知识能力产生于知识与能力的自组织系统,并在企业中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1形成企业自知识能力系统的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是远离平衡态的非线形系统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化的自组织结构,其内部存在知识流和自知识能力,知识依赖于自知识能力,它们相互联系并决定着企业的可能状态和可能的演化方向。而耗散结构的三个基本条件的企业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形,因此组织设计应遵循开放性原则,即不仅仅由组织边界来衡量,允许物质和能量的进出,而且要求利用人员流动可以解决组织内部开放性。同时组织结构是使等级制度的事物组织和网络中的团队进行竞争,因为前者对自组织能力的积累应用有效,而后者可以增强自知识能力,适应于创造。不断调整岗位和目标以及战略,运用解释性思维和反馈机制。

3.2组建自组织团队

高层管理者为团队提供不确定的挑战,允许团队成员在给定的工作范围内自由地组合工作,成员在这样的组织能作出贡献并影响他人。

3.3鼓励多元文化的产生 不仅允许正式文化的存在,而且鼓励非正式文化的传播,同时不断引进先进文化与企业处于强文化的差异之中,从而倾听不同的声音。

3.4发展新的控制观 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存在各种冲突组织加以控制的一种形式—学习型组织,明确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深度会谈和自我反省,并且视环境动荡为组织发展的机会和动力源泉。鼓励公开质疑,使用领导魅力导向,防止破坏自知识能力系统。否则,管理者越忙,其效益不见好转,反而下降,这就说明不少企业家整天忙而效益节节下滑。 4.结束语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能自动生成(Dodgson & Bessant 1996),而是围绕着战略目标不断有意识地学习、超越、积累,在自组织系统中涌现出创新的结果,自知识能力系统的序参量—— 核心竞争力形成之后,必须不断提升(Miyazaki 1999),特别注重自知识能力的不断培育和壮大,否则会舍本逐末,就会可能转移而消失(Hamel & Prahalad 1994)某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可能转变为核心障碍(core rigidities)(Prahalad 1998)。

复杂性理论与知识管理结合起来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至于企业自知识能力的审计测度、识别以及实证分析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简介:

李 军 (1970- ),男,安徽省舒城县人,现为中国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潘安成 (1970- ),男,安徽省舒城县人,现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主要参考文献:

[1]Metcalfe S.J Knowledge of growth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J].Jourr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2(1):3-15 [2]王毅,陈劲,许庆瑞,企业核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 2000(3) [3]潘安成,刘红军 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自知识能力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02(10) [4]Cohen W.M & Levinthal D.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35):128-152 [5]Garud R & Nayyar P R Transfonmative capacity:continual stracturing by intertemporal technology transf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15):365-385 [6]Manson M.S Simplifying complexity :a review of complexity theory[J] Geoforum 2001(32):405-414 [7]Kline S.&N.Rosenberg.An overview of innovation [A] in The positive Sum Strategy[C]W.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86:275-305 [8]Choong-Moon Lee,et al The Silicon Valleg edge[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9] Utterback.J.M 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4 [10] Richard K Lester & Michad J Piore & Kamel M.Malek 解释性的管理:一般管理者能从设计中学到些什么[J]Havard Business Reiview Mar-Apr 1998 [11]刘洪 涌现与组织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4)

[12 ]Nelson.R.R. and S.G.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Exploring Source of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Theory Li Jun Pan ancheng (AnHui University,Heifei,230039) (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210096)

Abstract: Knowledge-based core capability is analysized with complexity theory on the basic of enterprise’s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theories, that is, self-knowledge capability’s complexity operative mechanism. The tacit factors of self-knowledge capability are exploited, and the way of constructing enterprise’s self-knowledge capability is pointed out. Key words: Knowledge; Complexity;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第二篇: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关系着企业的运行效率,应当受到企业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将提出当前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希望能够对降低企业运行的经济风险做出贡献。

关键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直接关乎企业的运行效率问题,只有完整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才能保障企业的高效运行。企业有关部门应当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经验,集中精力探讨企业运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而完善审计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审计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制度不完善

我国审计制度的形成时间较晚,发展至今,我国审计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是责任界定问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是内容庞杂、工作量大,在这个过程中,审计方必须对各种审计内容进行归类整理,但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分类标准尚未明确,这就导致审计责任的界定出现了许多问题。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多数审计方是按照审计的主体或性质进行分类的,但是这种分类方式太过笼统,一旦出现问题,责任的落实将成为难题。

其次是审计时间的问题。国外的审计制度形成时间较早,发展至今,审计制度已经较为完善。我国企业的运行与国外企业有较大不同,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临时性较强[1]。然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审计方在审计开始前需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审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导致审计结果不具有科学性,无法作为企业进行决策的参考资料,最终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

(二)审计主体职责不明确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需要较长的时间,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广泛,这使得落实审计责任成为一个难题。由于审计内容定性不明确等原因,审计方的审计内容往往会出现重复的情况,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审计的效率。且由于每一审计环节工作量大、参与人员多,部分审计方为了节约审计成本,放松对参与审计的人员的资格审查,这就导致审计内容出现问题时无人承担责任的情况出现[2]。除此之外,我国企业的审计工作还存在较大局限性,许多企业没有给审计方足够的审计权限,审计方寻找需要的审计材料时往往四处碰壁。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向审计方明确提出审计的目的和重点,这就使得审计方在实际工作中目的不明,最终,审计方工作的侧重点可能与企业进行审计的根本目的有偏差,这就导致审计资源的浪费和企业运行效率的降低。

(三)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审计工作不仅包含数据的收集、处理等环节,还包括分析环节,对各种审计资料的性质的判断需要运用到各种法律条文,但由于审计资料的性质难以界定,不同的工作人员引用的法律条文可能不同,这就使得不同人员的审计结果偏差较大,审计工作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除此之外,部分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掌握不牢固,这也从客观上影响了审计的实际效果。

(四)审计报告运用不合理

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目的是发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经济问题并加以解决,最终达到提升企业运行效率的目的。但我国许多企业的审查目的并不明确,对审查结果的运用也不到位。这突出表现在企业的信息公开程度上,我国许多企业的信息公开程度较低,企业工作的透明度也不够,这就使得审计工作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二、解决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审计制度、落实审计责任

审计制度的完善需要审计方和国家法律部门的共同努力。审计方应当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审计方式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如果遇到某项内容定性不明的情况,应当结合具体的法律解决定性问题。对一些在法律上的界定也较为模糊的内容,审计方应当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共同对某一内容的定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国家的法律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审计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完善与审计有关的法律制度。相关部门还应当在结合本国审计行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外国审计行业的法律法规的先进之处,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法规[3]。

审计责任的落实依靠的是完善的监督制度与合理的分工制度。在审计工作开始前,审计方应当建立完善的责任落实制度并对所有参与审计的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在登记后,审计方应当明确每一位审计人员的具体工作,避免出现工作内容交叉的问题。审计方还可以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审计责任的落实工作中,要求每个审计人员在工作前登录计算机系统进行登记,并利用计算机系统监督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进程。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监督将大大提升监督的效率,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促进责任落实问题的解决。

(二)合理运用审计报告

企业应当重视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运用,在必要的时候可将审计结果录入公司的人事档案中,作为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除此之外,纪检部门也应当重视对审计报告的运用,在对企业进行检查时,纪检部门可以利用企业经济责任的审计报告发现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排除潜在的经济风险,对于一些违法违规的企业,纪检部门应当要求其上交审计报告,将审计报告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要证据加以使用[4]。

(三)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方应当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训。除了进行培训,审计方还可以定期组织行业经验交流会,促进工作人员审计技能的提升,从而保障审计过程的科学性和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利用各种办法促进问题的解决,为提升我国企业的运行效率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海,孔维伟.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探析[J].前沿,2015(02):74-75.

[2]?S荷英.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5 (10):161-162.

[3]黄海清.浅论对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企业效绩评价的若干问题[J].广西会计,2016(08):31-33.

[4]林炳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探讨[J].审计理论与实践,2014(03):19-20.

(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第三篇:列宁世界历史理论探析

世界历史与时代

——列宁“世界历史”理论探析

丰子义

2013-2-15 20:02:03 来源:《江海学刊》(南京)2008年2期

作者简介: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对于世界历史研究有其重大的理论建树。列宁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紧紧围绕资本逻辑来分析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进行新的探索,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研究世界历史是和时代问题的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时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制定正确的策略,并根据时代的走向确定具体的发展道路。列宁在对时代进行一般性研究的基础上,尤其对帝国主义时代作了非常深入细致的考察和分析,这正是列宁世界历史观和时代观的重点和核心所在。尽管我们今天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于列宁当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但其研究的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世界历史和时代仍有其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世界历史 时代 帝国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继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对全球化研究最为广泛深入且有重大理论建树的,应当首推列宁。列宁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始终注意用唯物史观来观照世界历史,并紧紧围绕资本逻辑来解析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根据新的情况、新的变化来研究问题,从而使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关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全球化理论,那么,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则是关于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期的全球化理论。

同马克思一样,列宁不是一般地研究世界历史,或者纯粹从史学意义上研究世界历史,而是结合时代特点、世界形势和斗争需要对世界历史予以具体分析的,因而其世界历史理论就体现在有关重大问题的论述之中。有关时代论特别是与此相关的帝国主义论,就构成为列宁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显明特色。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理论,对于深刻认识今天的全球化和时代问题,也是非常有益的。

世界历史与时代划分

在列宁的世界历史研究中,时代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原因就在于它不仅是研究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各种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是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各种战略和策略的依据。正如列宁所讲:“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判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之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①这就是说,列宁研究时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制定正确的策略,并根据时代的走向确定具体的发展道路。或者说,“国情”的了解与对待必须以对“世情”的判断为前提。

时代的概念在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而列宁所讲的“时代”,则是“大的历史时代,并非某些短暂的个别的过程”②。尽管“每个时代都有而且总会有个别的、局部的、有时前进、有时后退的运动,都有而且总会有各种偏离运动的一般形式和一般速度的情形”③,但其总的方向、趋势和总的运动过程是基本确定的,大的历史阶段是可以划分的。

“大的历史时代”的确定,必须借助全球的或世界历史的视野。列宁所讲的时代就是这样。它不是指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情形,也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和个别历史时期,而是就全球范围的整体发展、总体格局而言的。“时代之所以称为时代,就是因为它包括所有的各种各样的现象和战争,这些现象和战争既有典型的也有不典型的,既有大的也有小的,既有先进国家所特有的也有落后国家所特有的。”④用全球的视野来把握时代,并不是要对世界所有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都作详尽研究才能对时代加以概括、说明,而是指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对时代及其基本特征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判断。因为时代就体现在世界的总体联系之中,时代的基本特征也不过是这种总体联系的反映和表现。实际上,全球化或世界历史的形成,本身就划了一个时代,它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活动和交往不断扩大的结果。在远古时期,人类诞生于世界上的不同地区,人们过着相互隔绝的生活。不同的民族和社会不仅没有联系,甚至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因而人类长期处于孤立时代。随着农业文明的出现,人们生产和交往的能力与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因而人类开始步出孤立状态走向相互接触、往来,这就形成了世界上同时存在的几大文明中心。像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东亚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玛雅文明等的同时出现,就标志着多中心时代的到来。从近代以来,特别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交往的普遍发展,人类历史逐渐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从而形成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出现,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经济发展进程,而且对社会形态的演进也产生着重大影响。如果说,在以往社会,某种社会形态在各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和对各个国家的影响程度还是有限的、差异较大的,其基本特征和演进规律只能在少数国家得以典型地表现;那么,在全球化条件下,社会形态的内在逻辑便在各个国家得到了比较透彻的贯彻,其影响对每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都是巨大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世界性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以致影响到各个国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联系与组合,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的民族性和国际性日益交织在一起。这样一来,必然会深刻影响社会形态的内部联系以及生成、演化的机制,进而影响到社会形态在各个国家的具体实现形式。正因如此,列宁在考察时代及各个国家、民族的具体发展时,始终没有离开全球的视野。

列宁曾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而谈及时代问题,因而对时代的划分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来看,列宁主要是从世界历史视野出发,依据以下标准来划分时代的:

一是依据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时代的划分或新旧时代的区别,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的。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⑤所谓到生产方式和经济中去寻找,最根本的是到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劳动方式中去寻找。列宁明显继承了这一基本观点,坚持用这样的方法来看待和划分时代。他十分赞同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小册子《俄国电气化的基本任务》中所用的题词:“蒸汽时代是资产阶级的时代,电气时代是社会主义的时代。”⑥按照这样的划分,列宁认为,构成俄国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只能是“适应最新技术水平并能改造农业的大工业”⑦,即全国电气化。

二是依据社会形态。在一定时期里,哪种社会形态居于世界历史的主导地位,代表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区分历史时代的主要标志。在世界历史的总体发展中,各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国家、民族走在历史发展的前面,另一些国家、民族则落在历史发展的后面;在同一历史时期中,几种社会形态往往在世界范围内同时并存。但是,其中必有一种社会形态走在历史的前面,居于世界历史的主导地位,代表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这种社会形态就是区分历史时代的主要标志。列宁实际上就是这样看待时代的。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一书中,列宁主要依据社会经济形态来划分时代,他重申了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思想,并且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的骨骼)作为划分国家间不同之处与共同之处的主要标准。列宁还用这样的方法来考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尽管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已居于主导地位,因而俄国社会不能简单地归于“村社”社会,而实际上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因“村社”特色而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⑧

三是依据阶级地位。时代性质的确定与阶级关系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中,哪个阶级居于中心地位,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是区分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列宁指出:“我们无法知道,一个时代的各个历史运动的发展会有多快,有多少成就。但是我们能够知道,而且确实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⑨实际上,时代的性质、特征、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就是受该时代历史活动的主体所左右的。如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的一段时期内,资产阶级属于时代的中心,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决定着时代的主要特征。在19世纪

三、四十年代之后,资产阶级开始走向保守,无产阶级则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新制度的创立活动,因而成了时代的中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决定了时代的主要特征。到20世纪初期,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尤为突出,因而列宁又常常将此时期称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四是依据历史事件。将具有重大的或转折性意义的历史事件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也是列宁的一大理论特色。如列宁对于资产阶级开辟的历史时代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就分别以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19世纪中叶的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等历史事件作为基本标志。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从时间上,“通常把历史时代划分为:(1)1789~1871年;(2)1871~1914年;(3)1914~?”。从内容上看,“第一个时代是从法国大革命到普法战争,这是资产阶级崛起的时代,是它获得完全胜利的时代„„是已经过时的封建专制制度迅速崩溃的时代。第二个时代是资产阶级取得完全统治而走向完全衰落的时代,是从进步的资产阶级转变为反动的甚至最反动的金融资本的时代。这是新的阶级即现代民主派准备和慢慢聚集力量的时代。第三个时代才刚刚开始;这个时代使资产阶级处于相当于封建主在第一个时代所处的‘地位’。这是帝国主义时代,是帝国主义发生动荡和由帝国主义引起动荡的时代。”⑩具体到帝国主义时代,列宁也依据重大历史事件,将其划分为不同阶段。“帝国主义,作为美洲和欧洲然后是亚洲的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截至1898~1914年这一时期已完全形成。美西战争(1898年),英布战争(1899~1902年),日俄战争(1904~1905年)以及欧洲1900年的经济危机,——这就是世界历史新时代的主要历史里程碑。”(11)列宁还认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开辟了“两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代,即资产阶级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资本家议会制度时代和无产阶级苏维埃国家制度时代的世界性交替的开始”(12)。

可以看出,尽管列宁划分时代有不同标准,但不管这些标准有什么不同,最终都是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来考虑问题的,每一种标准都是置于世界历史的背景之下来加以阐发和运用的。

确定历史时代这一概念,对于研究世界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又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恰当地确定历史时代,有助于正确地把握世界历史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明确历史时代的方位和走向,有助于认清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潮流和基本趋势,从而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加快发展进程;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历史时代,有助于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从而正确地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也正因如此,列宁在考察世界历史及其发展时,始终关注时代问题的研究。

垄断资本与帝国主义时代

列宁不仅对时代作过一般概括和描述,而且对帝国主义新时代有着非常深入细致的考察和分析。这正是列宁时代观和世界历史观的重点和核心所在。可以说,不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就很难理解列宁的时代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

在列宁之前,有关帝国主义的研究就已经开始出现。由于现代帝国主义首先在英国形成,因而对帝国主义的研究也首先是在英国进行的,而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在对帝国主义的研究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以霍布森为代表的从分配与流通出发的帝国主义论。在1902年出版的《帝国主义》一书中,霍布森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帝国主义并不是由垄断产生的,而是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引起的,其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均衡,资产阶级占有的份额太多,从而向外投资,导致帝国主义。只要改进收入的分配,消除分配上的不均,消费不足就可以避免,就不会有资本和生产过剩,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争夺海外投资市场也就没有必要,帝国主义也就不可能产生。

二是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从社会资本生产实现条件出发的帝国主义论。在1914年出版的《帝国主义》一书中,考茨基认为,任何社会生产都要求各部门比例协调,这种协调不仅存在于两大生产部类之间,而且存在于工、农业之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生产落后于工业,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农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开始是用自由贸易的方法,但由于竞争逐渐激烈,便转而实行帝国主义。因此,在考茨基看来,帝国主义是取代自由贸易的另一种政策,是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对农业区域民族的一种征服。当帝国主义发展到只有一个卡特尔统治的世界时,就进到了超帝国主义阶段。

三是以库诺夫为代表的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来考察的帝国主义论。与把帝国主义仅仅看成是一种政策相反,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库诺夫把帝国主义看成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在其1915年出版的《党破产了吗?》一书中,他认为新的帝国主义的发展阶段同过去那些发展阶段如大机器工业的形成一样,也是一个从资本主义新的、内部的、金融的生存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发展时期,一个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然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真正起作用的不再像以前那样是原有的工业资本,而是已经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不过,库诺夫又对金融资本的统治作了不合理的解释,认为作为金融资本统治表现的帝国主义既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有其历史必然性,那就不能推翻它。工人阶级可以夺取政权,但要使这个政权用于这样的目的:使经济发展的好处不仅对资本寡头政治有利,而且也由国家和工人分享越来越大的份额。

除了上述观点外,比较相近的、较有影响的还有希法亭、卢森堡、布哈林等的帝国主义论。(13)列宁在其研究中,一方面吸收、借鉴了这些思想家的有益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重大变革,形成了特有的方法论。

首先,不是从分配或流通领域,而是从生产领域来探寻帝国主义的产生。与霍布森的看法相反,列宁认为帝国主义作为垄断的资本主义,其垄断的产生不是由于流通和分配引起的,而是由生产中的竞争所导致的集中引起的。当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产生垄断;生产中的工业垄断,引起流通中的银行垄断,工业和银行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又形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统治最后导致帝国主义。“生产的集中;由集中成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日益融合或者说长合在一起,——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14)帝国主义就是伴随金融资本的发展而形成的。所以,金融资本既不是单纯的工业资本,也不是单纯的银行资本,它既支配工业资本,又支配银行资本,是一种新的资本形态。把帝国主义产生的原因从分配、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显然是抓到了根本。

其次,不是单纯从生产的外部条件或内部条件来研究帝国主义,而是从生产内、外条件的结合上来考察帝国主义的兴起。考茨基等人在研究帝国主义时,虽然不是从分配和流通领域,而是从生产领域出发去探究帝国主义产生的原因,但他们又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本身不能为它的扩大再生产提供条件,因而就要向非资本主义国家扩张;当几个资本主义国家都这样扩张时,就产生了剧烈的竞争,从而产生帝国主义政策。显然,这是从生产的外部条件来解释帝国主义的起源。列宁不否认外部条件的分析,但更主要的是从内部条件入手并从内、外条件的结合上来对帝国主义进行研究。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帝国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逻辑运作的产物,而资本逻辑既有它内在的运作机制和内在动力,又离不开适宜的条件和市场,如世界市场、自由贸易。因而帝国主义本身就是内、外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因如此,列宁首先从生产的内部竞争讲起,一直讲到国际性垄断及其争夺,从而阐明了帝国主义兴起的原因。列宁认为,商品生产的自由竞争必然造成生产的集中,生产的集中又必然形成垄断,由于垄断企业的目的是攫取垄断利润,而国内投资市场过于狭小,因而垄断企业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将过剩资本输出到利润率通常较高的落后国家去。这样,垄断资本家也就逐渐组成国际性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最后导致按照新的经济实力不断地重新瓜分世界。

正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列宁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认真观察和潜心研究,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已有的理论成果,于1916年完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的创作,全面阐释了帝国主义理论。

从对资本逻辑的分析入手,列宁提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这是列宁对帝国主义的一个总的观点。列宁同时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这个简短的定义,虽然很方便,但要从这一定义中推导出对象的那些最重要的特点,那还是不够的。因此,“应当给帝国主义下这样一个定义,其中要包括帝国主义的如下五个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15)按照列宁的看法,这一定义揭示的就是帝国主义“基本的、纯粹经济的概念”,也就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上述帝国主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在这些特征中,垄断统治是最根本的特征,它是帝国主义经济的实质和基础,其他特征都是从这个根本特征衍生出来的,并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链条:正是由于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形成,才使银行具有新作用,工业垄断和银行垄断结合起来,形成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正是金融资本的统治和发展,造成了大量剩余资本,使资本输出成为必要;正是资本输出的日益加强和国际垄断的逐渐形成,必然会产生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对世界的瓜分,进而导致各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因此,“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16)当然,垄断并不意味着消除了竞争。帝国主义也是资本主义,只要是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完全消除竞争。“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自由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17)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决定了帝国主义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这就是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掠夺、侵略和争夺世界霸权。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18)。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商品输出等手段进行的对外剥削,特别是对殖民地的瓜分和占领,突出地表现了帝国主义掠夺和侵略的本性。“极少数富国„„把垄断扩展到无比广阔的范围,攫取着数亿以至数十亿超额利润,让别国数亿人民‘驮着走’,为瓜分极丰富、极肥美、极稳当的赃物而互相搏斗着。”(19)由于掠夺和侵略的份额只能以实力为基础,而实力又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帝国主义各国不可避免地要为夺取世界霸权而不断斗争,以致发动侵略战争。“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即争夺领土,其目的与其说是直接为了自己,不如说是为了削弱对方,破坏对方的霸权。”(20)因而“‘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而帝国主义政治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21)。帝国主义的掠夺、侵略和争夺霸权的斗争,必然驱使帝国主义国家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正如列宁所讲,帝国主义由于它的根本的经济属性,其特征是最不爱和平,最不爱自由,最大限度地到处发展军阀机构。“现代军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结果。”(22)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实际上把帝国主义时代的世界历史作了深刻的揭示,特别对当时世界历史的性质和基本特征作了深刻的揭露。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基本判断,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世界历史的各种具体现象和问题,从而作出合理性的评价。当然,也应当看到,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也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如果说,列宁对帝国主义本质的分析是完全符合实际,是被实践所证实的话,那么,他对帝国主义历史地位的概括则表现出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成熟程度估计有些过高,或者说,对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估计不足。尽管列宁也讲资本主义的腐朽趋势,“绝不排除资本主义在某些工业部门,在某些国家和某些时期内惊人迅速的发展”(23),但基本倾向还是认为资本主义行将灭亡。面对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予以具体分析。不过,列宁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观点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价值,仍为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关注。

世界历史格局与具体发展道路

在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历史发展出现的重大变化必然深刻影响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如何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状况及其未来走向,便成为列宁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考察和研究的成果,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胜利的理论。

对于世界历史发展总体格局的判断,列宁是在分析当时资本主义各国情况的基础上形成的。在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根据当时的情况,阐明了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使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各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不平衡。但是,相对说来,这时的不平衡发展还不是十分显著的,而是比较平稳的。一些国家要经过很长一个时期才能逐渐赶上并超过另一些国家。到19世纪末,由于全球化的扩展、垄断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兴起以及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垄断高额利润的驱使,使发展较晚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能够借助全球化利用当时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促进许多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这样一来,原来落在后面的国家便能很快超过先前的先进国家,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形成跳跃式的不平衡发展。如英国走在各国之先曾花费了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而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德国只用20年就开始超过英国,而美国则用更短的时间超过了欧洲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明显增强。

为此,列宁在1915年发表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就开始提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24)在1916年发表的《帝国主义论》中,列宁又根据广泛的材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企业、各个托拉斯、各个工业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25)。这种不平衡性随着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而达到极其尖锐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重新分割世界领土而斗争,便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的重要依据。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而这种薄弱环节则提供了冲破帝国主义战线、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机会。所谓帝国主义体系薄弱环节,一般说来,不一定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为这里统治阶级的统治能力较强,也不会是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因为这样的国家连大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都没有,不具备搞社会主义的起码条件,而往往是那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有一定的大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阶级矛盾特别尖锐、激烈的国家。正是从这样的薄弱环节出发,列宁开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原有的设想,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论断,而后在次年发表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结论。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以新的理论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学说,而且为各国无产阶级指明了革命的前途。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引下,俄国成功地爆发了十月革命。这一革命在占世界六分之一的俄国土地上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以后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十月革命确实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对于革命的意义,列宁也作过高度评价:“这个伟大的日子离开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26)他还指出:“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船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27)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同时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指明了在新的世界历史条件下各个国家的具体发展道路。从世界历史和时代的总体联系中来把握一个国家的发展出路,制定相关发展战略,这正是该理论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注释:

①②③⑨⑩《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

43、1

43、1

43、1

43、144页。

④(21)《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

27、12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页。

⑥《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7页。

⑦(26)(27)《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542、56

3、568~569页。

⑧参见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14)(15)(16)(17)(18)(19)(20)(23)(24)(25)《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

5、6

13、6

51、70

4、650、578~57

9、7

14、6

53、70

5、5

54、689页。

(12)《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8页。

(13)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作具体介绍。

第四篇: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探析

摘要: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对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各方面进行系统预设,以期待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标导向性活动。教学设计有其扎实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的现实基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评价设计是其基本要素,理想的教学设计就是寻求三个基本要素之间“协调一致性” 关键词:教学设计 基本要素

关系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教学设计理论被引人国内以来,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引介、消化国外研究成果的状态, 教学设计还只停留在仅仅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上。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与全面发展,因此,全面了解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现状和基本要素是新课程理念影响下的教学设计的应有之意。

一、 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

教学设计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经过半个世纪的演进形成了不同的设计模式,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和“主导—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 吴军其,刘玉梅 2009) 。教学设计的类型包括宏观的教学系统设计( 如培训或学习系统设计) 、微观的针对课程或单元的教学过程设计和基于媒体的教学产品设计( 如幻灯片、录音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其目的在于提出最优化的教学活动计划方案( Andrews & Goodson1980) 。西方代表性的教学设计理论有: Dick & Carey( 1996) 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SystematicDesign of Instruction) 、Merrill( 1983) 的成分显示理论( Component Display Theory) 和 Reigeluth( 1983) 的精制理论( Elaboration Theory) 等。这些理论具有相对稳定的设计模式结构和程序,为专业人员提供了一整套的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指导。

随着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经历了体现科学理性的规定性教学设计到体现价值理性的人本主义教学设计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 康淑敏 2009) 。教学设计研究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呈现出由处方式、去情景化( decontextualized) 的教学设计向基于资源的开放学习环境设计和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设计转变的发展态势( Jonassen 1996; Roblyer 2003; Siemens2007) 。

二、 我国教学设计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教学设计理论被引人国内以来,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引介、消化国外研究成果的状态,符合我国教学实际情况,真正能被教师接受,能够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设计研究还比较缺乏,存在解释力不够、只提供教学设计的流程、难以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等多种缺陷。所以,教学设计还只停留在仅仅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方面。(鲁献蓉《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在大学英语教学媒体使用方面,陈坚林( 2006) 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以创建教学环境为切入点的媒体整合建议; 刘晓玲( 2009)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提出了多媒体外语教学设计的原则; 贾巍( 2011) 对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建设进行了探讨。在基础教育方面,陆锡钦( 2004) 提出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真实性任务设计理念; 鲁子问、康淑敏( 2008) 主编了教师教育精品教材《英语教学设计》,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英语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案例; 李玉梅、段文涛( 2009) 通过对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探讨了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康淑敏)《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

总的来说,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学设计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基本体现在过多依靠外国设计理论,并且理论的应用缺少本土性迁移,导致影响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活动的实施,最终影响教学成效。但21世纪以来,我国对于教学设计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的内容也日渐丰富,研究的领域也逐渐拓宽。在实践层面教学设计的实施也落实到了具体的学科当中,发展状况较为乐观。但是仍然需要加强本土化的教学设计理念探究与开发,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意。

三、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许多教学设计专家都强调,教学设计的奥秘就在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要素之间的一致性,这也被称为“课程协同一致原理”当然,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仅有这三个要素还是不够的,需要根据教学的情况对模式的要素加以扩展。(盛群力 马 兰 褚献华《论目标为本的教学设计》)

从目标为本的教学设计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来看,教学设计就是要处理好学习结果与过程、学习内部与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当代教学设计大师加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基本确立并逐渐完善的教学设计核心思想。(盛群力 马 兰 褚献华《论目标为本的教学设计》)

“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鲁献蓉《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总的来说,我认为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评价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预期结果的定向,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对于教学活动实施方法的确认,教学评价的设计是对于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评定。目标、方法、测验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设计框架。正如有学者所言:教学设计要解决的也是类似“旅行”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怎样到那里去;我们是否到了那里。回答“要到哪里去”是一个确立目标的过程,“怎样到那里去”则是一个导向目标的过程,而“是否到了那里”却是一个评估目标的过程。(盛群力 马 兰 褚献华《论目标为本的教学设计》)

四、 教学设计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研读前人文献的基础之上,我认为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之间要秉承如下关系:

(一)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前提

教学目标设计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了什么而教学,教学需要达到那些目标。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影响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目的地不同,途径就会不同,对于结果的评价方式也会不同。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之中,必须首先保证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否则,之后的一系列设计都是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的,因为方向错了,一切努力针对与预期结果来说都是徒劳。

(二) 教学策略选择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选择教学策略就是选择何种方式何种途径进行教学,教学策略的选择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就如同一座山,上山的方法有很多,有直行的有迂回的,有平缓的有陡峭的。选择合适的“上山”的路才会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风险和最低的消耗达到预期目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策略设计的好,在实际教学之中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策略选择会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推进速度、资源消耗和教学安全。

(三) 教学评价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评价和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教学评价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教学成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结果和归宿,只有对教学成效进行合理、客观、科学地评价才能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才能使教学活动不断完善。总之,教学评价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教学评价设计不好就等于整个教学设计功亏一篑。

(四) “协调一致”是教学设计基本要素的理想状态

虽然教学目标设计是前提,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关键,教学评价的选择是重点,但是并不是说三个要素在教学设计之中各司其责、分庭抗礼,而是说需要相互协调与联系。只有目标、策略和评价一致,才能共同构成完整而又合理的教学设计。从一定的意义上讲,这又体现出教学设计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第五篇:农业技术现代化的理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国乡村发现网 作者:王伯鲁

论文来源:经济问题

从理论上剖析农业技术现代化过程,探索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规律和模式,对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农业技术体系及其特点

农业技术是农业生产经验的凝结,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内涵角度看,农业技术就是按照动植物生命运动规律,并依据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对动植物种质与生长发育过程的人工干预机制,减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促使动植物生产方法、物质手段、操作程序等要素构成的体系。从外延角度看,农业技术因动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地域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表现为门类繁多的各种具体形态。尽管各类具体农业技术形态千差万别,但总的可以把它归结为生产农艺技术与品种技术两大类。前者是围绕动植物生长过程展开的生产方法、物质手段、操作程序等,后者是指改良动植物种质的方法、物质手段、操作程序等。生产农艺技术形态较为松散,从动植物生长的纵向来看,它是多簇阶段性或普适性技术单元的集成;从动植物生长的横断面来看,它则是多项阶段性技术单元的综合。这里的“阶段”是相对于动植物生长周期而言的,如间苗技术只在作物生长的幼苗期使用;“普适”是相对于地域环境、动植物品种及其生长周期而言的,如施肥技术在多数地域条件下,对于多数作物种类都被广泛采用,当然,阶段性和普适性之间又存在着交叉重叠关系。品种技术形态则是在生产农艺技术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专业化育种技术体系,兼有生产农艺技术形态的特点,集约程度相对较高。

由于农业生产活动受动植物生命体内外多重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从而使农业技术体系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技术体系的特点:(1 )组织结构松散特点。农业技术体系基本上是按动植物生长过程组织起来的,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动植物对技术的需求差异较大,因此,阶段性技术单元之间相干性差,缺乏内在联系,加之以漫长时间为纽带的组织形式,导致技术体系内部结构松散,集约程度低。这也是农业技术体系容易分散吸收外部技术体系成果的根本原因。(2)地域性特点。 农业生产总是在具体地域环境中进行的,不同地域环境中动植物生长的自然因素差异较大,从而造成了创造或控制动植物生长内外因素的方法、物质手段、操作程序等之间的差异。因此农业技术的地域特征明显,体系普适性较差,这也是影响农业技术整体扩散与转移的主要因素。(3 )开放性特点。近代以来,农业技术的来源呈多元化趋势,除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科学研究外,工业技术成果已成为农业技术装备的重要源泉,以机械力、电力驱动的大批农机具的引入及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工业品的广泛使用,迅速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相关科学技术体系成果向农业技术体系的多渠道转移与渗透,成为农业技术发展的外部推动力。(4 )多层次并存特点。农业技术体系及其单元,按效率高低可分为原始技术、初级技术、中间技术、先进技术、尖端技术等多个层次。在现实农业生产活动中,各种效率层次的技术体系同时并存,其数量比例结构大致呈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球”形。在同一技术体系内部,不同效率层次的技术单元又犬齿交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影响农业技术体系效率提高的内在因素。

二、农业技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农业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从发展过程看,它有两项基本内容:一是不断开发农业新技术;二是消化吸收与推广适用新技术。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从现代农业技术开发角度来看,农业技术创新就是农业技术体系的内涵提高与外延扩展,表现为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功能的改进和新型农业技术形态的创建。古往今来,农业技术进步一直是围绕着提高农业技术效率这个中心展开的,它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设法扩大或提高技术的正效应;二是设法缩小或减轻技术的负效应。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农业技术开发过程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但是这两条途径却始终决定着农业技术体系发展的大方向。

现代农业高技术是指技术性能指标远高于同类传统农业技术的新技术形态,它是以第一条基本途径为主导的农业技术进步方式在当代的特殊表现,如在生物工程技术基础上定向设计、构建具有特定性状的新物种,搭载航天器的太空育种技术等。农业绿色技术是指技术负效应低于人类容许限度之下的技术形态,它是以第二条基本途径为主导的农业技术进步方式的现代形式。如节水灌溉、配方施肥技术等。在现代以前的农业技术发展史上,由于农业生态系统承载余量很大等原因,农业技术进步的第一条途径一直占居主导地位,而第二条途径多处于从属地位。进入现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等全球问题的激化,绿色技术的地位不断提高,正在与农业高技术发展方向走向融合,如高效低毒新农药、叶面喷肥等技术。“既高又绿”的农业技术发展新趋势,自觉综合了上述两条途径在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方面的优势,避免了各自的局限性,是农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

在现代科学革命的推动下,古老的农业科学在学科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了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拓展了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空间。立足于现代农业科学基础之上的农业技术体系,在广泛吸纳现代新技术革命成果的同时,正在促使以动植物“二维结构”为主的传统农业技术,向动物、动物、微生物三者并重的“三维结构”的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由资源依附型的传统农业技术向智能依附型的现代农业技术转变,将出现陆地、海洋、太空三大农业技术系统相互交融,绿色、蓝色、白色“三色”农业技术多相并存、全方位推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新格局。

现代农业技术向生产领域的渗透与转移是实现农业技术现代化的关键。自农业技术开发从生产实践活动分化独立之后,技术超越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技术的地域性等特点,使农业技术的产业化问题更加突出。从技术扩散与吸纳角度看,新型农业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往往受许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该技术的“市场收益大于应用成本”是实现转化的必要条件,市场收益与应用成本的差额越大,转化就越容易实现,反之亦然。而技术转移渠道的通畅,生产主体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流动资金等主客观条件,则是实现转化的充分条件。一般而言,技术内容或操作程序越简单,适应性越强,费用越低的新技术,向生产领域的渗透与转移就越顺利。

在现代农业技术向生产领域的渗透与转移过程中有两点应当强调:一是新技术的本地化适应问题。农业新技术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开发出来的,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与推广空间。该技术在不同地域的推广应用,往往先要结合该地区自然条件进行适应性改造,经过本地化改进环节,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这一环节属浅层次的延伸性技术开发,多由新技术吸纳方承担。二是新技术的示范驱动问题。农业技术的效果往往要经过一个以上的动植物生长周期,才能逐步显现出来。在本地区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使用新技术,不仅要承担成本风险和拓展市场费用,而且还要承担技术失败以及因缺乏使用经验所带来的风险等,这些风险和费用远大于新技术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因此,应先进行典型示范,积累本地化使用经验,才能减少新技术推广风险,全面带动新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三、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代以前就建立了系统的农学体系,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技术比较发达。但进入近代以来,由于工业化进程滞后、社会动荡等原因,农业技术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大规模的农业技术现代化进程始于本世纪50年代,以人民公社制度为主体的计划经济时期,建立了国家、省(区)、地区、县四级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农业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属政府行为,多注重增产效果,很少核算经济成本。这一时期农业技术尝试较多,走了不少弯路,但整体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商品(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农业科研与推广的投入较高以及地方财政拮据等原因,农业科研整体萎缩,许多县或地区一级农科所(站)名存实亡。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转为市场行为,农户注重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个别市场效益显著的实用技术得到推广与普及。近年来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于农产品价格涨幅的现实,抑制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不够等原因,这一时期农业技术现代化进程总体缓慢。出现了以常规性技术为主导,内容重复、覆盖面窄的农业技术开发现状,以传统技术为主体、多层次技术并存的微观农业技术应用现状,以及东、中、西部技术水平依次递减的宏观农业技术格局。

我国人口多,未来30年将净增4亿多人,耕地少,且正在以年均600万亩的速度递减,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立足足于技术进步, 加速实现农业技术现代化。 英国经济学者希克斯(John R. Hicks )对技术类型的划分, 日本学者速水佑次郎

(YujiroHayami)与美国学者拉坦(Vcrnon W.Ruttan )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理论研究,以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技术现代化的实践经验都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进步路线。从我国农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出发,农业技术现代化应推行以下发展战略:

1.全面滚动推进与重点突破结合战略。农业技术系统是在内外交互作用中进化发展的,农业技术进步有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反过来,良好的外部环境又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应树立系统科学观念,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及其相应的社会支撑体系,尤其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新技术吸纳能力;优化农业技术发展的科技、教育、经济、社会、政策等外部条件,形成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合力和正反馈驱动机制。同时,农业技术系统结构松散与多层次并存等特点决定了农业技术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即在不同时期总有制约系统技术效率提高的约束技术要素存在。国家应集中开发资金、科技力量,对农业约束技术和带有普遍性的关键技术组织重点攻关,避免分散和重复研究,以实现农业技术开发的重大突破。

2.引进、开发与推广并举战略。实践表明,引进先进技术是促进本国技术快速发展的一条捷径。发达国家有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是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技术源泉之一,应扩大对外技术交流,积极引进适用先进技术。同时,农业技术的地域性特点又要求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进行适用农业技术的自主开发。应在广泛吸纳国外先进技术与新技术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出适合我国地域特点的大批现代农业技术。再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快速推广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技术成果,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先进技术的普及率及其

在农业技术体系结构中的数量比例,使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与推广诸环节紧密衔接,生产农艺技术形态与品种技术形态协调高效运转。

3.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协同推进战略。农业技术是朝着节约稀缺性生产要素的方向发展的。从农业技术发展史来看,机械技术属节约劳动力型技术,生物技术是节约土地型技术,两类技术之间存在着内在互动联系。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生态工程的启动,以及非农建设用地的连年累积,人多地少的矛盾运动客观上要求优先发展节约土地资源的生物技术。应以生物技术为核心,提高农业单产。此后在生物技术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等第

二、三产业领域转移的拉动下,适时、适度推进节约劳动力资源的机械技术发展,使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间协调发展。

4.农业生态技术发展战略。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与物质循环等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地确定生产结构,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统一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实现农业生态化必须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特点,开发配套的生态农业技术(如绿色技术、有机技术等)系列,以替代现行的非农业生态技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具有保持生态平衡、持续发展等优点,但生产效率低下,应运用现代高技术成果进行“扬弃”性改造,实现向“既高又绿”的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的跃进。

5.技术递进与技术跨越并行战略。技术递进是指沿着技术效率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依次进行的农业技术更新改造活动,是经常性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式;技术跨越是指沿着技术效率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一次跨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技术阶梯,直接跃入更高效率技术形态的脱胎换骨式的农业技术更新活动,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反常模式,是实现农业技术现代化的一条捷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取技术递进模式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是积极稳妥和切实可行的一般性战略选择,恕不赘述。但这一模式对农业技术体系中的某些环节或部分欠发达地区却并非是最佳选择。农业技术的内在结构与外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组织结构松散等特点,使这些技术环节或区域已具备了实现技术跨越的前提条件。应打破常规,创造适当的技术、经济等社会条件,促成农业技术跨越的实现。技术递进与技术跨越模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推进农业技术现代化过程中,应依据农业技术发展现状,并行实施技术递进与技术跨越战略。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