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15课(精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15课(精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15课第一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15课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15大禹治水【教学要求】.认识15个生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15课

第一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15课

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

业题(部编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15大禹治水

【教学要求】

.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

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具准备

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传说古时候,洪水泛滥,没有人能治得了,只有大禹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带领人们制服了洪水,人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归家园,安居乐业。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大禹治水》)

二、识字解词

.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出示1)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出示2)

hónɡ

zāi

nán

dào

rèn

bèi

chǎn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以及整体认读音节“业”。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出示3)

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

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4)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带领大家

的事。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5)

.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氵”加“共”是“洪”;“讠”加“人”是“认”,“首”加“辶”是“道”。

(2)换一换:“波”减“氵”换“衤”就是“被”。“推”减“扌”换“又”就是“难”。

(3)减一减:“亚”减“一”是“业”。

(4)猜谜语:“家里失火了。”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被”并讲述:(板书:难被)

(出示6):“难、被”田字格。

“难”:左右结构,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

“披”: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皮”为竖撇,收笔可略向左出,竖居横钩正中,底部撇收捺放。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出示7)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大英雄大禹,了解了他的感人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

.抄写本课生字,各四个。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

洪水

猛兽

毒蛇灾难

继续农业

3.比一比再组词:

洪(

)被(

)

难(

)

哄(

)波(

)

准(

)

答案:

.略。

2.略。

3.洪(洪水)被(被子)

难(困难)

哄(哄人)波(水波)

准(准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2.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大禹治水)

(1)生字检测

(出示8)

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

(2)默读课文,回忆一下:我们学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概括

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

引读:结果——(出示9)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3.过渡: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这些问题。

二、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

(出示10)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

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1自然段。

(出示1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洪水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遭到伤害,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指名读。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对比父子两人治水的结果,一个失败,一个成功,你有什么疑问?大禹治水为什么会成功?这个就是我们这节课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由读相应段落想想他为什么会成功?

学生自读勾画,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A大禹的父亲鲧用什么办法治水的?

(出示12)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鲧使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是“筑坝挡水”?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堵)

B.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

.(出示13)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疏)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

(出示14)“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板书:无畏

智慧)

过渡:做事情找准方法很重要,这样,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还要靠辛苦地努力、坚定的决心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2.哪些地方看出大禹治水决心很大?

(出示15)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古时候有一个成语讲的就是禹的这种行为——三过家门而不入。

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出示16)

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他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好像盼着他回来,他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这句话。

像禹这样心理装着别人,没有自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板书:无私

舍己为人)

3.小结: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板书:代代相传)

4.因为大禹的坚定决心和无私奉献精神,洪水退了,你看到的大地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这样的景象用书上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欣欣向荣”。

三、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出示17)

提示1.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2.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大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再选代表讲故事“大禹治水”。

课外作业新设计

.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有关古代领袖的故事。

3.搜集有关大禹的故事。

答案:

.略。

2.农业始祖后稷,炎帝发明刀耕火种。

3.大禹的故事有:①灌溉兴农,②划分九州,③创造文化,④铸造九鼎,⑤战胜三苗,⑥制定禹刑,⑦修筑监狱

【板书设计】

无畏

大禹治水

智慧

代代相传

(伟大)

无私舍己为人

【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再现”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

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只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第四,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很多的启示,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历练,希望我能从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细读第一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课堂小结: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资料包

精彩片段

分析大禹是怎样下定决心治理洪水,造福百姓的。

师:老师不得不想起另一个治水英雄——禹的父亲。他用的是堵。禹用父亲的方法了吗?

生:不用

师:为什么?

生:用堵,土会变松的。

生:水会越聚越多。

生:他已经看到爸爸用堵的方法是失败了,他再用就还会失败。

师:那么他用的方法是什么?

生:输

师:先查看水从哪儿走?

生:有一个低的地方,一个更低的地方就输

生:堵的方法并不完全是错的。有的地方堵,有的地方疏通。

(掌声)

师:这个方法好?(好)谁来读一读这个好方法。

生读

你看,她都累得气喘吁吁的了。禹带领老百姓们查看地形,

引读

师: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大禹?

生:聪明

生:机智勇敢

生:勇敢

生:为民造福

师:禹就是这样一心扑在治水上,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十三年。

引读——

师:你没有疑问吗?你的小脑袋里在想什么?

生:曾经路过家,为什么不看看?

生:看看也不耽误治水。回去看看

师:禹的儿子,十三岁了还——

生: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样子?

师:你多大了?

生:八岁

师:禹的儿子十三岁了,却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样子,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了,跑到妈妈面前问——

生:妈妈,爸爸长得什么样子啊?

生:妈妈……

师:激动得不知说什么了?

生:爸爸什么样子啊?我想死他了。

生:娘——(无语)

师:妈妈说什么?

生:宝贝,治水很多年了,我也忘了什么样子了?

生:我也不知道他在哪儿?

生:爸爸在为民造福呢。

师:爸爸在这儿呢,孩子在哪儿啊?(出示投影)

描述:有一天,他来问——

生:别人都有爸爸,我有吗?他为什么不回来看我们啊?

师:妈妈摸着儿子的头说:孩子,你有爸爸,在外治水。等洪水被制服了,他一定会回来看我们的。禹不想看看儿子吗?他舍小家顾——

生:大家

师:三过家门——

生:而不入

师:谁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

生读

师:把我的心都读碎了。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出示最后一段)孩子们,现在你的心情怎样?

很高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生:洪水被制服了,我很高兴。因为……

师:因为什么?

生:大家有的种田有的盖房子

师:老百姓们都在干什么?我们去看看——

出示:植树造林、男耕女织、上学堂……这些安定的日子都是谁带来的?

生:大禹

师:带来了什么?

生:安定的日子。

生:宁静的日子。

生:快乐的日子。

生:安居乐业的日子。

师:所以啊,大家都很感谢这位治水英雄。正如文中说的——

生:代代相传。

师:传了两千五百年。

生:读

师:传了两千八百年。

生:读

师:传了三千年了。

从此大禹的名字——

生:代代相传

师:老师有一个疑惑。课文中都是说禹禹禹,为什么课题叫“大禹”呢?

生:本来没有大,能为民造福,

生:人们都尊敬他,所以加了一个“大”。

生:人们喜欢他,就加了一个“大”。

师:让我们满怀深情地称呼他——

生:大禹。

师:崇敬地称呼他——

生:大禹。

师:老师为大家推荐这样的英雄《愚公移山》。

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关于大禹的资料。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在诸侯的拥戴下,禹之子启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禹之子启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

禹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练习:

一、连一连。

shòu

gēng

huī

zāi

二、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hóngshuǐ

zāinàn

.

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

nóngyè

shēngchǎn

2.

渐渐恢复了。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入合适的词。

淹没(

)

冲毁(

)

开通(

)

驱赶(

)

恢复(

)

治理(

)

四、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洪水把房屋冲倒了。

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大禹把洪水制服了。

2.洪水把老百姓害苦了。

五、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为了

,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最后治理了洪水的故事。

六、重点段落品析。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重新搬了回来。

.照样子,写词语。

千千万万

2.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

3.这段话有

句。

七、根据要求写一写。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试着写一件关于他的事件吧!

答案

一、略。

二、洪水

灾难

农业

生产

三、淹没田地

冲毁房屋

开通河道

驱赶猛兽

恢复生产

治理洪水

四、1.洪水被大禹制服了。

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

五、大禹

治理洪水

进去

六、1.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认认真真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3.3

七、略

第二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每课教学反思

2018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目录 课文

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诗词的内容的环节。这个环节在备课中没有把握好教学目标,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诗歌大意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到有难度,缺少了学习的兴趣。低段诗歌教学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到情感朗读中来,我设计的动态画面孩子们很喜欢,但是没能利用好。在孩子们看到画面时,首先应让孩子们先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然后再让学生们说说看到这些美景的心情如何,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古诗,情感朗读指导相信效果会更好。 2找春天

根据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中,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让孩子在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在媒体的直观的演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识字任务。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运用“创设情景,感染气氛,情景朗读”让学生对生活中美的情景有所思考,并对春天的生活有了感性的认识,一边导看一边导思。利用多媒体资源刺激了学生的眼、耳、脑等感官,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学习欲望。 3开满鲜花的小路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但是这个童话故事中出现的角色比较多(一共有9个角色:长颈鹿大叔、邮递员黄狗、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故事情节上下两个部分课时跨度比较大(收到奇怪的包裹——到春天才发现这是美好的礼物),故事上下两部分的情节衔接过度不是很清晰,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有一定的难度。

4邓小平爷爷植树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口语交际的教学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礼貌的交流,会使用恰当的语气跟人沟通。所以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我首先用一个实际情景导入本课,让学生不会停留在课本上,而是感受到生活中这些事情经常发生,从而紧密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了一起。教学上我采用讨论谈话的方法,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类似的情况会表达会解决,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整节课,把话语权交到学生手上,让他们充分的说,充分的表达,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 语文园地一

1、能通过具体的事物,引导学生观察联想,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有趣的活动中,在联系已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2、让学生在自学生字中发现规律,在空中运用语言,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性。

3、能充分参与交际的情境,激发兴趣,创设全体同学参与的条件,激励学生在多向互动的动态式活动进行对话,发表独特感受,培训口语交际能力。]

4、自选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春光美丽,语言的勉力。 快乐读书吧

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于是在教学中,我注重将图片观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类型。既关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引导。通过分享故事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读书热情,能与人分享自己读的故事,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复述文本内容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得到全方位的进步和提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应该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达到了目的,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重点句子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中的的雷锋叔叔指那些像雷锋一样,具有雷锋精神的人。学生虽有所体会,但当老师问到: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活雷锋吗?学生只能简单的说出班级某某同学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但却说不出他们做的什么事,深入不进去,另外这个问题的回答思路也非常窄,由于课时的约束,在这里我也没有深入引导,草草收场。

6千人糕

《千人糕》这个活动,带领幼儿逐渐步入各种“社会劳动场景”中。《千人糕》这个主题让幼儿产生好奇什么是千人糕呢?是千人制作的蛋糕吗?„„以一块普普通通的、有形可见的糕点,把幼儿带入到了一个个复杂的、艰辛的社会劳作过程中。比如:做糕点的米,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然后要拿到磨坊磨成粉;糕点中方的糖是甘蔗、甜菜等熬出来的;熬糖又需要铁锅、煤„„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劳作系统,做出来一块普通的糕点。这是幼儿以往根本没有想到过的。当然,这些还只是故事表面所表达的内容,其实《千人糕》这个故事,主要的借助孩子经常吃到糕点,揭示一个生活哲理:每一样物品都凝聚了大量的劳动,享用时,应该对劳动者心生感激之情。这个故事的教育性十分明显,而趣味性却不强。所以我在讲述故事时,尽量淡。

7一匹出色的马

(1)指导朗读时应读出感情,妹妹的话要读出哀求、撒娇的语气,爸爸的话要读出鼓励的情感,妹妹的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愉快、得意的语气。

(2)互相评议,谁读得最好,评为“朗读之星”。

(3)小组开火车读。

语文园地二 识字 1神州谣

最满意的是歌词编创环节,这一环节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在老师图片的提示下做歌词的改编,首先通过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好奇感,然后通过填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己创编。学生能用自己创编的歌词来演唱,有效的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学习能力。能让人快速成长的不是单一的教授而是实践与互教。

2传统节日

在教学中我重点是让学生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学生对主题活动的热情都很高,布置活动后学生都积极的去查找资料,但到汇报的时候就会发现学生把一沓资料全都拿来,我就引导学生如果每组都准备那么多的资料那一个学期下来我们能上几个主题呀?学生这时都意识到资料不光要收集,还要学会筛选资料以及如何把资料更完美的呈现出来,学生有了这个意识后我再与学生共同探讨该如何进行收集与整理资料„„有了这一次活动,相信今后的主题活动同学们都会知道如何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

3“贝”的故事

在教学上,我让学生充分读书、感悟文本。在此基础上抓住文中出现的“漂亮”与“丑陋”、“可怜”与“可敬”等几处矛盾点入手研读,教学中力争做到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允许学生多元解读,以学生读、说、议、写,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

4中国美食

真情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习作指导要用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去点燃学生的热情,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是呢干活,体验感受生活,去寻找生活的焦点,从而产生美好的情感,产生歌颂美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当然,这节课由于本人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在学习范文、引导写法和点评优秀习作时都出现了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大家多 多给我指点。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 语文园地三 8彩色的梦

引导学生了解到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异求新,才能设计好的作品。不仅课堂上这样做,再生活中更应养成乐于观察、善于创造的良好学习习惯。本课执教中常见问题在于:学生在创作中对于梦境效果的体现不准确或不明显。教师最好课前创作些表现梦境的范画来进行引导,启发学生创作思维,另外还可以借助范画解决构图问题,也可找来表现梦境的招贴、漫画给学生欣赏分析,用于解决这一难点。

9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中,我将课文中的“小喜鹊”带到生活中来,把它当成小喜鹊,并用喜鹊之间的对话进行交流,在“鹊,鹊,鹊”中不仅使得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不知不觉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在师生有趣的对话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进而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情景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10沙滩上的童话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我应抓住一切契机,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转化为语言文字,进行说和写的拓展训练。在本课的结尾,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你和小伙伴的乐园在哪里?说说你们在那里做的最快乐的事儿是什么?

2、你在那金色的沙滩上垒起了什么,那里发生了什么事儿?请你也试着编一个童话。留作了家庭作业。让学生在编童话,写童话的过程中,培养习作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1我是一只小虫子

新《大纲》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这一段话对读作了很好的定位。在新课程理念的支撑下,我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想象,训练学生从朗读中自己感悟课文的真谛,以学生为主体,变“教材”为“用教材”,灵活运用课件及图片,灵活运用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语文园地四

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孩子们通过学习都能明白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那如何让他们印象更加深刻呢?我通过讲述自己的一件牙疼及时医治的事情给他们起了个头,这下话匣子打开了,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自己遇到的,听到的,看到的这类“亡羊补牢”的事情。这样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使学生真正受益。

以多种形式读,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读课文,最后到分解色读文。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文章的意思就不言而喻,在总结寓意时也就得心应手。

13画杨桃 14小马过河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是无止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满了许许多多奇异的幻想,我们应该为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让他们在创新的王国,自由地翱翔。

口语交接:图书借阅公约 语文园地五

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诗人用短短四句诗,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这么美好的画面,怎能不让学生好好体会呢?

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创设情境,出示一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用一个词或是一句话来赞美春天,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样自然而然地将他们引入诗境。

16雷雨

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杨红艳老师和我一起确立的。一是通过读悟结合,充分运用理解默读、感悟朗读、朗读指导、朗读评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二是通过读写迁移,让学生学到如何描写自然现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还要选择最能体现特点的景物。三是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课文的一个部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这堂课对于引导学生读书上欠缺了些,这篇课文是诗歌形式的,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除了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天然的指南针外,应该多引导学生读书,从读中感悟大自然中这些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比如第二小节,讲太阳会帮助我们辨别方向,中午的时候他在南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这一小节,我在处理上只是引导学生观察了图片中的方位,自己范读了一遍,一带而过,显然对于学生照顾少了,学生启而不发。

这次上课的收获是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文字中学习,找到快乐,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感受文本,这样就会学的更好。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小学生好奇心强,太空中的生活“趣事”对他们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孩子们收集有关太空的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感受到太空的神秘,在此基础上组织他们把课文读好,感悟太空生活有趣在哪里,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时结合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的事件,适时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及爱祖国的教育。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太空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太空产生了兴趣,决心努力学习,将来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语文园地六 19大象的耳朵 20蜘蛛开店

在梳理完内容以后,还要分析文中相关语句的说明方法,我直接放出了PPT里面的几个关键语句,学生基本可以判断。最后提出课文生动幽默的语句,PPT中展示了一句“有时捆缚的丝密到像一个布袋”,属于比喻句,当即有学生提出,老师这是说明文,不是叫做打比方吗?为何叫做比喻句呢?我迟疑了一下,对啊。说明文里面说明方法是叫做打比方,不叫作比喻句。一时半会,我自己心里也没底了,不知道该如何解释。随便胡乱搪塞过去。现在想想这个应该是不同范畴的说法是不同的,并不矛盾。明天应该好好地跟学生解释一下。非常感谢学生的质疑。

21青蛙卖泥塘

教学中,我抓住三个词语:泉水、引水、灌水,通过演示和让学生感悟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青蛙的聪明和勤劳。在品词品句中展开想象。品词品句,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课文内容及学生的生活经历,我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比如,青蛙面对自己创造出来的泥塘,不禁“愣住了”。我要学生模仿青蛙“愣住了”是什么样子,然后趁机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想象一下,青蛙的心理在想什么。

22小毛虫 语文园地七 23祖先的摇篮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小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其中设计的亮点是用了几次动画演示,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瞬间提起了学习的兴趣和讨论的热情,通过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另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根据重点词句复述故事的能力。

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通过品味精彩片段、交流阅读感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发学生对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思考。”

所以,像这样具有哲学启蒙性质的书该怎样带领孩子们进行阅读交流,我还在探索中。幸好,有《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样优秀的文本;幸好,这种哲学启蒙性质的童书阅读交流还没有形成什么模式,所以,我的一切探索都会很有价值。

25羿射九日

学生将生活带入课堂,在课堂上他们读着课文,谈着生活,丰富的生活经历帮助他们理解了这么优美的散文,使“晦涩”变成了“通俗”。但课堂确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安排计划只能是预设的,而课堂是多变的。本节课下来没能完成教学计划,让我遗憾。主要是在第一段一些环节上花的课时的太多。第二段安排欠妥,在某些环节放开了没能即时收回来。造成课时不够。这也说明自己教学不娴熟,课堂把握不够。

课堂是多变的。课堂是遗憾的。课堂需要反思,在遗憾中反思。在遗憾和反思中,带着新的收获,让我们再次走进课堂。

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 语文园地八

第三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

第5课玲玲的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是一篇结构简单,意蕴深刻的文章。故事描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从而引出本文的观点——“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通过本文的学习,意在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就是这样,要乐观,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

学情分析

二年级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聪明、好学,有上进心,知识面宽,朗读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都比较强。这个简短有趣的故事学生并不难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思索、铭记爸爸简短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后又走出文本,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教学目标

1. 会认“玲”等15个生字,会写“画”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爸爸最后说的话蕴涵的道理。 教学方法

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突破措施:

采用多种方法教生字,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玲”等15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①出示小女孩像,问:你想认识她吗?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字——“玲玲”。如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注意读准后鼻音。(告诉学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

②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①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②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

③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运用媒体出示生字词来检测) ④根据学生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幅”字不要读成“fǔ”,要读“fú”。 “催”字要读平舌音“cuī”。

“睡”字要读翘舌音“shuì”,它和目有关,因此是目字旁。

“脏”字读平舌音“zānɡ”,它还有一个字音是“zànɡ”,心脏的“脏”。

⑤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本课生字的读音。

三、理解感悟

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词意,感悟课文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四、全班交流

汇报自己这次又读懂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鼓励学生有独特的体会。如认为玲玲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从“得意地端详”“催”等词可以看出;认

为玲玲是个爱动脑筋的,是个聪明的孩子,从“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可以看出来)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玲玲着急和高兴的心情。

理解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看图学着爸爸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五、拓展延伸

交际训练,鼓励学生做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1.这样的事,你遇到过吗?跟大家说一说。 2.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打算怎样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会认字,指导会写“画”等10个字。

2.进一步理解课文,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巩固所学知识 ① 认读生字词。 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文我们已经学过了,谁愿意做爸爸和玲玲来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三、写一写,牢记生字字形

本课要写的生字中,你记住了哪个?是怎么记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重点指导“糟”“楼”二字的书写。(注意提示“糟”字右上部件的笔顺,“楼”字右上的“米”要小些,“女”的横笔要长)

学生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视,根据学生情况个别指导。 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议。

四、练一练,积累好词佳句 ① 抄写背诵爸爸最后说的话。 ② 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小结

五、拓展活动

将课文故事讲给父母听,再请他们讲一个类似的故事。 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满意──难过──满意 肯动脑筋,坏事变好事

教学反思:

《玲玲的画》是一文内容浅显,篇幅较短,容易理解。主要是说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经过动脑思考,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盖上污渍,因此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把深刻的生活哲理赋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启发学生在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时,要像玲玲一样开动脑筋,并且临危不惧。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玲玲的情感变化上,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我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第四篇: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二》优质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

1.学习在阅读中开动脑筋,积极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3.通过观察“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发现其中的规律。

4.体会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初步掌握设问句。

5.积累有关做学问的名言。

重点

1.引导学生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2.通过观察“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发现其中的规律。

3.体会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初步掌握设问句。

4.积累有关做学问的名言。

重难点

学习在阅读中开动脑筋,积极提出问题。

1.交流平台

质疑是学生学习的优秀品质。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质疑。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明确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时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2.识字加油站

通过观察“识字加油站”中的字,发现其中的规律。

3.词句段运用

了解“词句段运用”中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设问句。

4.日积月累

积累有关做学问的名句。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互联网了解每句名言的意思,了解每句名言的出处,并有所启发。

1.预习提纲

(1)识记“驻、钞、培”等12个生字。

(2)借助工具书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借助互联网,查“日积月累”中的名句的意思。搜集有关做学问的名言。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在阅读中开动脑筋,积极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发现其中的规律。

3.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语文园地”的内容既丰富,又精彩,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去看看吧。

二、自主学习

1.交流平台。

师:在阅读时,我们要开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在这个单元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对“学会质疑”进行了训练。谁来交流一下,学习了这一单元,你有什么收获?

生根据本单元的学习总结收获。

师引导:在阅读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我们可以从文章内容方面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可以从结构的角度提出问题,从而指导自己的写作,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质疑,即使是对理解课文内容作用不大,也可以。

结合学过的文章进行质疑,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2.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前6组生字。

课件出示:

注——驻zhù

抄——钞chāo

赔——培péi

堵——赌dǔ

煤——媒méi

芬——氛fēn

①请同学们读一读这6组生字,认真观察,看看这些字在字形和读音上有什么特点。

生读生字,并认真观察字音和字形。师引导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发现每组生字的读音相同;字形方面,每组字中,字都有相同的部分,只是偏旁不同。

②师生共同总结这些字在字音和字形方面的特点。

课件出示:

这些字都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意义,声旁表读音。

(2)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后3组生字。

课件出示:

账zhànɡ

贺hè

樟zhānɡ

杠gànɡ

狡jiǎo

猾huá

①生读这3组生字,观察这3组生字有什么特点。

②师生共同总结:这3组生字中,每组的两个生字偏旁相同,并且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

(3)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要求会认的字。

课件出示:

①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②同桌间互相认读生字,教师指名认读,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

课件出示: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2)观察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读句子,体会两组句子表达上的不同,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3)师指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

预设:这两组句子的第一句话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上更加有气势一些。

(4)师对生的回答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引导学生观察体会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5)谁能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勇敢尝试一下。

预设:他很喜欢看书,下课时看书,吃饭时看书,连上厕所时都在看书。

他很喜欢看书,下课时、吃饭时、上厕所时都在看书。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两组句子,比较两组句子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让学生自主练习说这样的句子,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两种句子表达上的不同。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初步掌握设问句。

2.积累有关做学问的名言。

一、激趣导入

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这个标点符号。生说出标点符号的名称)

师:对,这是问号,一般是用来表示疑问的。那么,你们知道这个符号还有什么作用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设计意图:

由标点符号引入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的兴趣,进入下文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三组句子。

课件出示: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1)同学们,请读一读这三个句子,说说句子主要用了哪两种标点符号。

生读句子,回答问题。

师:对,这三个句子主要用了问号和句号。

(2)课件出示另一组句子,引导学生比较这组句子和上一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

这些作业你做完了吗?

你喜欢这些花吗?

生读句子,将这些句子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

(3)师引导学生区别疑问句和设问句。明确:书中的三个句子是设问句,其特点是自问自答。

师:看来,“?”不单单只是表示疑问,还有另一种作用,那就是“设问”。谁能给我们举一个设问的例子?

生举例子,师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通过认真观察问句,并和教师出示的问句进行对比,发现问句的不同类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设问的用法。

2.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提出学习要求。

课件出示: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2)学生先大声朗读这些名言,读出节奏。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预习成果默读,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

(4)指名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并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生交流名言的意思,师进行指导。

师:做学问要边学边问,这样才能有进步。请同学们再次读名言,希望这些名言对我们的学习有所启发。

(5)谁还知道哪些有关做学问的中外名言?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名言。师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6)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名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课件出示: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陈献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设计意图:

在把握名言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查阅有关做学问的名言,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积累。

一、激发自主性,培养兴趣学习。

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教授学生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问题引导学习,让学生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识字加油站”的教学中,通过读音、字形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提示,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发现规律,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在这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积累。

积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累生字,积累名言。积累不单纯是背诵,我引导学生在充分了解生字的字形以及字义的基础上进行积累。对于名言的积累,我也是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首先弄懂名言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目的。

三、重视感受。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成就感,如果老师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那么,学生的这种成就感就会上升为幸福感。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幸福感,从而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

第五篇:「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优质课教学设计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宗旨是让学生明白: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课上我和学生一起去细细品味这些充满爱的诗文。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因此在朗读感悟时,我把重点放在“感”上,在心底里真诚的呼唤着雷锋叔叔,我们仿佛听见了小溪在说话,小路在说话,我们看见了在长长的小溪边,弯弯的小路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读完这首诗,要让学生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学情分析】

我们都知道雷锋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但学生们却不是这样。偶然间我发现我们班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特崇拜“奥特曼”或“喜羊羊”等诸多动画人物。衣服,鞋子都是要穿有“奥特曼”、“喜羊羊”图案的。“奥特曼”、“喜羊羊”是他们心中的英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利用孩子崇拜英雄、真诚善良的特点,把我们文章中的“雷锋”也塑造成为孩子心中的英雄呢?让孩子们学习自己喜欢的英雄的故事,做英雄应该做的事呢?学生已经具备了崇拜的心理,高度模仿的能力,那我们就给他一个英雄,让他去崇拜、去模仿、去学习。

【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确定“情景激趣法”、“指导朗读法”、“故事法”、“展示法”等教学方法,以及“朗读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歌唱法”等形式的学习方法来教、学本课。力求紧密结合课文,贴近学生心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导入课文时,我非常庄严地介绍人物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创设情景,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学习的强烈欲望。后来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时,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把雷锋冒雨抱小孩、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典型化、具体化、鲜明化。最后,通过把我们身边的很多小雷锋来讲一讲,用讲故事一样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朗读时,我一遍遍播放朗读资料,一遍遍指导学生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并不断示范、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教学

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运用不同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4.学习雷锋精神,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好孩子。

重点

难点

1.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反复朗读中感悟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认识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3.用不同方法学习词语的意思。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 激趣导入,

走近雷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吗?

生齐唱。

师:这首歌的主人公是—雷锋叔叔(板书:雷锋叔叔,并指导“锋”的书写)。那你知道雷锋叔叔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榜样”吗?

生介绍雷锋的故事。

雷锋,原名雷正兴,中国湖南人

,1940年出生。他1954年(14岁)的时候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之后在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同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人。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1962年8月15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年仅22岁。因为雷锋乐于助人,所以“雷锋”二字在中国内地已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词。毛泽东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师:是啊,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时人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叔叔,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与他们一起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得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难道说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同学们还满怀深情地呼唤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书:你在哪里)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诵读。

2.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检查自学情况:

(1)老师领读生字。

(2)小组开火车读。

(3)认读生字词语。

léi

fēnɡ shū

shu cénɡ

jīnɡ ní

nìnɡ jiǎo

wō nián

mài

雷 锋

叔 叔

曾 经

泥 泞 脚 窝

年 迈

jīnɡ

jí huā

bàn jīnɡ

yínɡ xún

mì xū

yào wēn

nuǎn liú  zuó

荆 棘 花 瓣  晶 莹

觅 需

要  温 暖  留下 昨天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

在句子中检查认字:

①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②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③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5)理解词语。

年迈:年纪很大了。

泥泞:指道路上因为下雨的缘故而积水,从而导致的烂泥,使道路行走举步维艰。

晶莹:形容露珠等球型物体光亮而透明。晶,光亮透明。莹,光亮透明。(由露珠光亮透明的特点来猜)

寻觅:寻找。(联系下文中的“找到”,猜想“寻觅”的意思是“寻找”)

(6)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①换偏旁识字:峰-山+钅=锋

②形近字加减:酒-一=洒

③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来识字:

昨(昨天)(昨晚) 冒(冒雨)(感冒) 暖(暖和)(温暖)

作(作文)(作业) 昌(南昌)(武昌) 援(支援)(援助)

④拆一拆:北+月=背

(7)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滴小露珠。

(8)指名分节读诗歌,正音。

朗读指导:

朗读本诗,主要体会“谁需要帮助,我们就伸出热情的手;谁需要温暖,我们就献上一颗火热的心”的思想感情。朗读时,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两次呼唤“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

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句子可适当提高音调。

三 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

援:右半部,不要写成“爱”。(这是学生最容易写错的字,要反复强调)

洒:不要写成“酒”。

冒:上边不要写成了“日”字,也不要写成了“曰”字,而要写成一个下框,里面两横不要挨着了框的两边。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1.字词学习。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歌,画出本课所要认识的生字;接着采用多种形式,分层次地进行识字教学;最后还要让学生有十分钟练习书写的时间。

2.怎样让孩子从对人物粗浅的认识走向人物的内心世界,体察人物的内涵呢?可以采用让学生编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讲故事把雷锋冒雨抱孩子、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具体化、生动化,学生对雷锋的认识不再肤浅,才会觉得有意思、有趣味,才会有声情并茂的倾诉。

1.

巩固所学生字、词语。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

多媒体课件。

一 温习导入

认读生字,说说词语的意思。

二 学习新课,理解课文。

1

.学习一、三小节。(课件出示课文)

师:请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小朋友们去了哪些地方寻找雷锋?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生回答。(板书: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说发现。(字数相同,结构相似)

师:是啊,这就是诗歌的优美,你能试着读出这种优美的感觉吗?

生读词语。

师:同学们,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叔叔?

生回答。

师:是啊,雷锋叔叔经常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就像是亲人一样,亲人不见了,他们怎么能不着急啊!(屏幕出示:第一小节)

生边读边体会小朋友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的急切心情。

师:请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读一读第三节。

学生练习朗读。

2.学习二、四小节。

(1)

师:他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没有。)但是雷锋叔叔来没来过?(来过。)来干什么了?

生回答,读二、四小节。

师: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顺利的吗?(不是。)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在书上圈出来。

生标示回答词语“抱着、冒着、蒙蒙的细雨、泥泞”。

师:你能抓住这几个词语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吗?(屏幕出示图片)理解“泥泞”。

师:如果你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是什么感受?雷锋会很快就帮孩子找到家人吗?

生体会雷锋的困难。

师:是啊,这样的一条道路,即使自己走也会很艰难,更何况要抱着一个孩子,还要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他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家人?雷锋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

带着这种感情女生朗读。

师:是啊,雷锋就是这样,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泞的小路上,虽然雨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回了家。

生齐读。

(2)师:请同学们像学习第二小节一样,自学第四小节,一边读一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的词语。

背着 年迈 踏着 荆棘 洒下的汗滴

师:(屏幕出示图片)理解荆棘。

师:你能谈一谈你的感受吗?

生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路上,刺人的荆棘可能划破他的鞋和脚,所以肯定很不好走,很辛苦,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那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

生朗读,体会雷锋的辛苦。

师:为什么雷锋叔叔要对一位陌生的大娘付出这么多?

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齐读。

(3)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好事?(屏幕出示图片)

雷锋就是这样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战士,孩子们怎么能不爱戴他,怎么会不着急地寻找啊!

四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孩子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他们还去别的地方寻找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四处寻觅。)是啊,他们走过了大街小巷,走遍了山川河流,最后他们到底找没找到雷锋呢?请用心读一读最后一个小节,边读边思考。

生回答,说理由。

师:是啊,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留了下来,他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爱心也洒遍了祖国各地,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练习读出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五 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雷锋吗?

生介绍自己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情。夸一夸身边的小雷锋。

师:是啊,只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就是令人尊敬的“小雷锋”。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所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出现在哪里。”相信在学习了这一课以后,我们身边一定会涌现越来越多的“小雷锋”。就让我们再一次唱起那首历久弥新的歌曲吧。(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1.情感的延伸。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可以采用让大家都来口头夸一夸班里的小雷锋的形式,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学生感悟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的道理。

2.教师可设计续写诗歌的环节,并指导学生写作的思路。比如,雷锋还会在哪里做好事呢?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续写诗歌,让学生学会合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      小路

抱小孩——雷锋——背大娘

1.写出下面生字的音序。

锋(F)  留(L)  啊(A)  暖(N)

2.根据拼音写词语。

wēn

nuǎn mào

chū zuó

tiān liú

xià

(温 暖) (冒出)  (昨天) (留下)

shuǐ wān

xià

(洒水)

(弯下)

3.词语巧搭配。

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 长长的(小溪)

晶莹的(露珠) 年迈的(大娘) 弯弯的(小路)

4.连词成句,并打上标点符号。

(1)迷路的 抱着 孩子 雷锋叔叔

雷锋叔叔抱着迷路的孩子。

(2)温暖的 四处寻觅 我们 乘着 春风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5.请你写一句关于帮助他人的名言或俗语。

示例: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1.学习雷锋日

学习雷锋日全称学习雷锋纪念日,为每年的3月5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该纪念日由此而来。此后的几十年中,“雷锋精神”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代名词。

2.雷锋日记摘录

有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我是甘心情愿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1960年8月20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1961年10月20日)

3.教学精彩片断

朗读感悟。

(1)范读入境。(播放轻音乐、出示图片)

听:脱离课本,看图、倾听。

想:就听到的内容展开想象。

思:沿着“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们听到了什么。

悟:怎样理解“雷锋精神”,我们应该怎样向雷锋学习。

(2)练读。(四人为一组)

(3)汇报:(小组比赛汇报朗读)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第一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急”。第二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缓”。(体现情感的起伏)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后面的句子要提高音调。(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情)

(4)配乐朗诵。(再一次感悟)

(5)感悟明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在哪里。”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6)明理导行。(想得到别人的尊敬你首先要尊敬别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帮助你首先要帮助他人)

(7)情境对话练习:用“如果……我会……”的句式练习说话。

一生随意站起来说:“如果我……”。

想好的起来说:“我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