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桂林渔鼓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论文(全文)

桂林渔鼓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论文(全文)

桂林渔鼓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论文一、桂林渔鼓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 发展和传承桂林渔鼓能够更好的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在传承桂林渔鼓的过程中, 能够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断的发展其文化, 增强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桂林渔鼓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论文

一、桂林渔鼓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 发展和传承桂林渔鼓能够更好的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在传承桂林渔鼓的过程中, 能够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断的发展其文化, 增强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同时, 弘扬渔鼓文化也能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鼓励更多人进行曲艺创作, 在时代的变化中亦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其次, 发展和传承桂林渔鼓, 能够使桂林市民的文化生活愈加的丰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桂林渔鼓的传承与发展, 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桂林渔鼓作为我国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可以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的丰富, 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作用。最后, 发展桂林渔鼓可以促进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 带动经济的良好增长。旅游行业属于第三产业, 桂林渔鼓的传承可以很好的推动旅游业发展, 进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在提升桂林渔鼓知名度的同时, 能够有效刺激当地经济增长。

二、桂林渔鼓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现状, 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 桂林渔鼓的发展现状

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桂林渔鼓的发展状况就不是十分理想。具体表现在, 渔鼓表演的次数越来越少, 知名度也大不如前, 桂林渔鼓的传承发展成为一大难点。与此同时, 桂林渔鼓的传承人方面也有些困难, 国家级桂林渔鼓的传承人没有在名单上发现, 自治区级别的代表性渔鼓传承人中只有一人。此外, 关于桂林渔鼓的传承人, 大多是在五十岁以上, 并且传承人的建设工作不够科学, 种种因素是不利于桂林渔鼓的有效传承的。

(二) 桂林渔鼓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 人们对桂林渔鼓的了解并不深刻。早在2014年间, 桂林渔鼓就被列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却发现, 很多人对于桂林渔鼓的了解并不多, 有些人甚至完全不知道。一方面, 老一辈的人对于桂林渔鼓的印象大多存在于以前的表演之中, 在时代的发展下, 并没有更新对其认识。另一方面, 年青的一代对于渔鼓表演知之甚少, 其次, 桂林渔鼓在青年一代人中传播难度比较大。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种新兴文化的产生, 再加上网络媒体形式的出现, 使得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形式的兴趣不高, 影响了桂林渔鼓的传播。与此同时, 由于现代的学业任务较大,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专心的学习, 这种教育观念使得桂林渔鼓的传播再次受到阻碍, 更加难以在年轻人中传播下去。最后, 桂林渔鼓的固定表演时间对于群众来说, 吸引力并不大。桂林渔鼓的传播者或是爱好者在进行定期表演时, 会选择渔鼓传播基地, 但往往游船却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拥有的最佳视角也失去功效。因此, 很多时候, 渔鼓传承基地只能单纯的成为一个景点, 并不能成为文化传播场地。此外, 由于演出资金的缺少, 导致渔鼓表演在大型舞台上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进而阻碍了桂林渔鼓的传承。

三、桂林渔鼓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措施

(一) 提高对桂林渔鼓的普查采风和调查力度, 为活态保护传承发展打下结实基础

从明代开始, 桂林渔鼓先是由叙事讲唱陈情的形式演变而来的, 伴奏的乐器为渔鼓, 所以名字唤为渔鼓。桂林渔鼓的历史悠久, 曲目内容丰富, 在民间广为流传。桂林渔鼓主要的传统曲目很多都来源于古代的故事, 其中包括了《水浒传》、《隋唐传》、《武松打虎》、《五鼠闹东京》等, 多达五十多个。不过, 一些曲目因为时隔太久, 能够演唱下来的老艺人也愈来愈少。所以, 当务之急, 收集整理与渔鼓文化有关的资料非常重要, 只有全面掌握渔鼓文化发展情况, 才能有效地进行下一步。首先,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渔鼓调查方案。在进行具体调查的过程中, 需要确定调查的目标有哪些, 然后将调查内容一一列好, 并确立调查的时间与步骤, 选择科学合理的调查方式, 通过这些因素, 最后使得调查方案更加的全面、细致, 更好的开展后续工作。其次, 应该加强对调查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展开调查的时候, 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非常关键, 需要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同时还要大概掌握渔鼓的内容, 目标调查的意义是什么, 当然, 调查的目标需要明确, 调查的方法需要合理掌握。再次, 调查桂林渔鼓之时, 要本着真实性和全面性且具有代表性的原则, 使调查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并且, 还要采取多样性的调查方式, 灵活处理具体的工作细节, 努力做到将桂林渔鼓的历史文化与演绎形式务必真实的记录下来。例如, 调查人员可以进入到村落间拜访那些民间的渔鼓艺人, 沟通交流, 真实的记录下渔鼓的历史变化发展情况, 将保存至今的文化内容还原出来, 仔细欣赏民间艺人的表演, 用心感受渔鼓的文化内涵。还可以积极参加民间的各种节日庆典活动, 在娱乐之中更深入的了解渔鼓文化。此外, 还要着重采访和记录关于渔鼓的唱本、曲谱等, 对于渔鼓的保存与发展情况, 可以通过在当地召开的访谈会进行了解。最后, 对于调查得来的资料内容, 要做详细的登记和细致的整理, 保证调查的内容不遗失。其中, 包含了渔鼓传承者和爱好者的文字材料和表演视频以及实物资料等, 这些都需要妥善整理, 切不可丢失。由此可见, 通过展开的一系列调查内容, 全面掌握桂林渔鼓的发展历史, 收集各种渔鼓文化资料, 为更好的传承桂林渔鼓打下结实基础。

(二) 加强桂林渔鼓艺术档案保存和实物征集, 用科技手段助力保护传承

桂林渔鼓在传承与发展的历程中, 各种实物资料都需要做到系统的收集和整理, 然后妥善的保存下来, 其中包含了传统的曲目和词谱, 文字资料, 史料载籍等, 这对于桂林渔鼓的日后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所以, 首先, 在调查桂林渔鼓之后, 需要将其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记录, 保证这些信息能够完整的记载下来。还要设立特定的渔鼓生产点, 保证渔鼓制作的工艺能够传承下去。其次, 当地要建立一个展示桂林渔鼓历史情况的展览馆, 管内呈现渔鼓历史的照片或是文字资料、实物等, 真实的将渔鼓发展的面貌展现给人们, 不仅可以展示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还能让人们更多的了解渔鼓的相关内容, 对于其保护与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最后,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当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桂林渔鼓的经典演出内容保存下来。还可以建立关于桂林渔鼓的网站, 让人们通过网页来了解, 很好的推广了渔鼓文化, 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目光, 易于渔鼓的发展。

(三) 提高对桂林渔鼓传承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 赋予桂林渔鼓更多新鲜活力

桂林渔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是有形的存在, 所以需要传人来传承这项文化。很多时候,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少传承人, 便在发展之中逐渐的消失了, 这种文化随之也消亡了。由此看来, 继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播桥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非遗的发展。就目前来看, 桂林渔鼓的传承人方面存在些许问题, 影响了其有效传承, 所以, 面对这样的情况, 应该着重从建设传承人队伍方面入手, 加强保护桂林渔鼓力度。首先, 要加强对桂林渔鼓老艺人的保护力度。在保护渔鼓老艺人的过程中, 应该积极倡导他们教导出更多优秀的继承人, 通过师徒传授的方式, 使得桂林渔鼓能够后继有人, 不至于无人继承而导致这项文化形式失传, 以此来保护和传承文化。与此同时, 桂林渔鼓的老艺人并不多了, 需要明确掌握具体的人数, 为他们提供演出场所, 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 让他们在良好的条件下演出与传授其他人。此外, 还要选择出基础水平较高的年轻爱好者, 举办有规模的表演培训班, 让他们掌握桂林渔鼓的文化内涵和表演技巧, 更好的传承桂林渔鼓。其次, 需要立足本地进行人才挖掘。具体来看, 需要把桂林渔鼓作为专业文化戏曲团队的重要活动载体, 不断的展现优秀民族艺术文化。与此同时, 对于那些喜欢渔鼓的业务爱好者, 需要将其汇聚一起, 使资源得到整合。并为他们提供演出平台, 支持他们表演渔鼓, 让这些渔鼓爱好者可以更好的交流文化内涵, 沟通表演过程中的技巧, 丰富彼此的才艺手段, 提升桂林渔鼓的演出水平。当然, 还要注重挖掘和培养渔鼓的作词、作曲人才, 尊重曲艺创作者。再次, 需要从本地的院校中设立桂林渔鼓专业, 专业化的培养渔鼓人才。在这一个过程中, 可以在中专或是大专院校中设立渔鼓专业, 尤其是一些艺术类学校, 从学校方面入手, 建立更具科学性的培养模式。同时也可以建立一些选修班, 招收一些年轻的渔鼓爱好者, 培养更多优秀的曲艺文化人才。在传授的时候, 把传统的传承方法与现代教学模式有效的集合起来, 为渔鼓传承人提供系统的教学模式, 建立合理的教育场地, 使其能够更加专心的进行学习。当地的文化部门还要建立桂林渔鼓的培训场所, 将那些业余爱好者和基层演绎者的表演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以此来全面提高桂林渔鼓的质量, 更有效的进行传播。最后, 桂林渔鼓的相关理论书籍或是教学材料也需要加以重视。一方面, 桂林渔鼓的历史文化比较长远, 曲艺形式独特, 内容鲜明, 但是一直以来, 关于桂林渔鼓传承方面的理论文章却较少, 所以需要对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内涵以及学术研究意义方面进行透彻的探讨, 在发展的过程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另一方面, 在传承桂林渔鼓之时, 还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 合理安排具体的传承步骤, 其中包含了渔鼓的作词作曲, 渔鼓的表演与演唱, 以及舞台服装和道具等, 这些都需要有详细的安排, 然后将其编制成教学材料, 方便渔鼓传承时应用。

(四) 加强桂林渔鼓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扩大桂林渔鼓的发展范围

桂林渔鼓依靠其独特的演绎风格、丰富的形式内容以及富有深厚内涵的艺术价值, 在广西广泛流唱, 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人们经常演唱渔鼓, 将身边的事情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出来, 桂林渔鼓逐渐成为一种反映时代生活的艺术方式。在传承桂林渔鼓时, 不仅要传承经典戏目, 还要不断进行渔鼓的创作词曲工作, 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一方面, 由于渔鼓创作的人才稀少, 所以需要有规模的组织培训班, 开展关于渔鼓创作的研讨会, 引导曲艺创作者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从实际中找到更多可用素材。同时, 要充分发挥桂林渔鼓的艺术特点, 展现现代生活之貌, 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创作出更多积极向上的渔鼓作品, 传播正能量, 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发挥积极意义。为此, 不断培养更多创作人才, 支持原创, 可以为桂林渔鼓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生命力。另一方面, 桂林渔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以需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不仅要发挥文化价值, 还要挖掘其实用价值。例如, 可以大力发展和推广桂林渔鼓, 结合当地的旅游产业, 向中外游客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再或者, 在桂林的一些风景区处建立渔鼓的表演场地, 增添人们的观赏乐趣, 不仅可以传承渔鼓文化, 还能增加游客的审美体验, 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看, 总之, 可以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渔鼓文化。

四、结论

桂林渔鼓历史悠久, 内容形式丰富, 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曲艺文化。同时, 桂林渔鼓也是公共事业文化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下, 文化也需要创新发展、丰富内涵、完善形式, 优化其资源配置。传承和发展桂林渔鼓, 不仅可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还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推进文化建设, 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但从现在来看, 在对于桂林渔鼓的保护和传承方面还存在些许不足, 其中包含了人们对于其的了解不够深入, 在年轻人之中的传播难度较大, 特定的表演时间不能有效的吸引人们的目光, 这些因素的存在, 影响了桂林渔鼓的顺利传承。所以, 需要不断加强对桂林渔鼓的保护力度, 创新发展形式, 提高对其的调查力度, 做好发展基础, 征集更多历史文化实物,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保护, 并且提高对相关继承人的培养力度, 打造一只优秀的传承队伍, 等等, 通过这些措施来有效的传承与发展桂林渔鼓, 从而更好的弘扬渔鼓文化内容。

摘要:在我国, 桂林不仅是著名的山水名城, 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古城, 时至今日, 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中, 桂林渔鼓凭借它独特的风格, 逐渐变成广西非常具有代表性曲艺文化形式。桂林渔鼓既存在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又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里, 同时, 不断的变化发展并被人们传承。由此可见, 桂林渔鼓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传承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 本文首先叙述了对桂林渔鼓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其次, 研究了桂林渔鼓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现状, 并分析了存在的些许问题。最后, 为了有效的保护桂林渔鼓文化, 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提出了相关的保护与发展措施。

关键词:桂林渔鼓,活态保护,传承发展,重要意义,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广宏, 梁敏华.桂林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数字化开发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8, 23 (4) :28-32.

[2] 唐韵萌.生态美育视域下的桂林渔鼓传承发展探究[J].教育观察, 2018, 7 (21) :136-138.

[3] 李刚.活态传承视角下桂林渔鼓传承机制建设研究[J].艺术科技, 2018 (10) :85.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