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调查研究分析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不仅是中华武术文化的精髓, 同时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而现代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 少数民族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构建的重要力量之一, 因此, 对武术文化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以找到符合时代需求民族文化创新发展道路, 进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现代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具有十分突出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 结合现阶段我国对少数民族武术研究开展现状, 国内外尚无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的系统调查与应用研究, 导致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传承与保护发展中缺乏相应的了解, 对其传承发展十分不利。针对这种情况, 下文将结合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发展的人文背景, 对其现代传承方式以及传承发展现状、创新策略等进行研究, 以供参考。
一、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发展的人文背景分析
桂东南是指我国广西玉林地区所辖县 (市) , 包括玉林、贵县 (贵港) 、桂平、平南、北流、容县、博白、陆川等, 它在地理位置上与广东省紧密联系, 因此, 该地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 也会受到广东地区的文化的影响, 其中包含了桂东南少数民族的武术文化。桂东南地域文化形成与发展中受广东岭南地区文化的影响更为突出, 因此, 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及有关文化发展中, 与岭南地区的武术文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另外, 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中, 岭南地区居民多为北迁居民, 人口的流动使得该地区的文化中也会受到外来文化作用影响, 其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中就包含有北方武术流派及文化的影响, 在这种特殊的地域环境以及人文背景影响下, 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的发展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武术文化发展流派与背景特征。我国北方地区地势平坦, 其武术文化形成受地域环境以及气候特点、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 主要表现为以大刀长戟、跳跃腾飞的武术器械和拳术风格样式, 而桂东南地区受山水阻隔影响, 在沟壑纵横的地势特点等因素运行工为, 其武术风格则表现为门户严密、重心较低等特征, 呈现出“拳打卧牛之地”武术文化特征。
根据拳经中有关内容记载, 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的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 到了清朝随着北方及其他地区外来人员的迁入,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生活习惯影响下, 推动了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的突破性发展和进步, 呈现出兴盛发展, 同时受桂东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以及人文、经济等因素影响, 其少数民族武术发展中与外界交流融合的机会较少, 因此, 其少数民族武术的完整性保护也较好, 具有突出的桂东南文化特色, 极具保护与传承发展价值。
二、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及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 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与文化传承发展中, 根据对该地区少数民族武术发展与存在形式调查分析显示, 主要以练武馆、培训班形式进行开展, 其中, 练武馆及培训班中从事武术培训的人员则是在对传统少数民族武术拳法学习基础上, 通过改进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拳法技巧, 在武术教学与培训过程中实现传承发展。其拳法种类包含翻拳、豹拳、猛虎拳、穿子拳等, 棍法则以凤鸣棍、游龙棍、双下枝、戏虎棍、龙头棍等为主, 具有突出的桂东南武术特色。
此外, 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在现代武术教育中的发展和应用, 根据现阶段该地区高校体育武术课堂教学开展现状来看, 在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形势影响下, 高校武术课堂教学设置中虽然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武术及文化有一定的引进应用, 但是却存在较为突出的重视武术技能教育、忽略对本土文化的传承教育的问题, 高校的武术教学课程设置中是以武术技能动作学习以及强身健体为目的, 在武术文化教育方面体现较少, 甚至没有开展对本土武术文化的学习及了解教学, 导致高校武术教育发展中, 缺乏本土传统武术文化理念支持, 同时教学内容趣味性也比较低, 教育发展中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武术这一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利用较缺乏, 造成资源浪费, 使其在现代武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与魅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现代武术教育的重视武术技能动作教学与忽视本土文化教育问题, 对其真正实现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也十分不利。另一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经济因素等, 也是对地区文化形成以及传承保护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早期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中, 地理环境对民族生活水平及发展的影响, 促进了不同地域环境下的文化特色形成。桂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中, 由于该地区居民对聚居地的依赖性, 导致其呈现大范围分散与小范围集中分布特征, 再加上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较为复杂、地形崎岖等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对其武术项目定位也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影响, 形成较为封闭性的武术发展与文化传播特点, 其武术风格中更多的呈现出少数民族人民勇敢强悍的性格特征和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不挠精神。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 桂东南地区作为经济水平欠发达地区, 其发展水平及起点与其他地区相比明显偏低, 同时受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数量分布不均匀、政府对该地区发展的投资支持十分有限等因素影响, 使其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处于较低的地位, 造成不同人口数量与不同经济水平下该地区少数民族武术传承与发展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这也是当前桂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武术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突出现状。
三、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的创新发展策略
结合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在现代高校武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再加上桂东南地区特殊地理环境以及落后经济水平的影响, 为促进该地区少数民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完善。
首先, 现代高校武术教育开展中, 应充分认识和了解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的传统性与特色性、民俗性文化特征, 在对学生开展武术动作技巧的训练教学同时, 也应注重对地区少数民族武术项目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与精神内涵的传承教育, 充分认识在不同文化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经济水平等作用影响下, 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中所包含的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竞技体育之间的差别, 从而对其文化魅力和人文特征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以在高校武术课堂教学中,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设置, 促进武术动作技巧与文化教育的同步发展, 进而推动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注意的是, 高校武术课堂教学开展中, 不仅要从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特征、时代要求等情况出发, 加强对学生武术动作与技巧经验的训练教学, 同时在高校武术课堂教学的教材体系设计中, 需要加强对桂东南本土武术文化教育侧重, 在教育过程中注意突出桂东南少数民族尚武、崇德、爱国等精神品质和思想内涵, 重视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项目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等深层次内涵的教育传递, 以高校武术体育教学课堂作为地区少数民族武术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途径, 提高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更加全面与深刻认识, 从而促进桂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武术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进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发展, 推动国内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综合发展。
此外, 结合地理环境与经济水平对地区文化传承保护及教育发展的影响, 为促进桂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武术及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发扬, 还需要政府结合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 加大对文化资源开发与建设支持, 通过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项目, 来带动地区经济等各方面建设的综合提升与发展,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武术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 对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流传项目及其传承与发展等有关内容展开调查研究, 有利于根据其传承与发展现状, 通过合理的创新与完善, 促进其少数民族武术及其中蕴含的传承文化精神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 从而推动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水平综合发展和提升, 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摘要:本文结合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起源与发展的人文背景, 对其少数民族武术的现代传承方式以及传承发展现状、创新策略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以促进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项目及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进而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桂东南,少数民族,武术,调查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吴永存, 张振东.全球化场域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 39 (1) :41-45.
[2] 刘丽君.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8, 8 (16) :175-177.
[3] 向水针, 向松, 李林.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模式与策略研究——以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J].青少年体育, 2017 (7) :119-120.
[4] 黄宗峰.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壮拳为个案[J].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 (16) :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