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2018校本教研工作总结(通用)

2018校本教研工作总结(通用)

2018校本教研工作总结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应当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详细记录自身的成长,可促使我们认真、全面的了解自身,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提升自我,在往后的工作。

2018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应当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详细记录自身的成长,可促使我们认真、全面的了解自身,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提升自我,在往后的工作之路上,不断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2018校本教研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2018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2018春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东青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一年来,我校教研工作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针对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情况,学生学习基础等等实际情况,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思想,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着眼于教学活动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把开展校本教研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我校各教研组、备课组抓住校本教研的根本,以教科研处为主导,教师为关键,学生为主体,课堂为主战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真正体现享受教育,让学生享受学习,让教师享受教育。正是校本教研,把教师从“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苦教中解放了出来,也把学生从“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苦学中解放了出来。

一、 我校本教研的一些具体做法

对于我校来说,校本教研的建立、实施、完善是一个探索过程,是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实践、反思与纠正来逐步完成的。

(一)、校长有自己的独特理念,学校要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学校领导的观念直接影响学校的专业文化,如果没有具有探究意识的校长的支持,校本教研就很难进行下去。由于校长的全力引领,才使我校不仅有了长远发展的视野、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而且已经在探索、实施中逐步形成了特色化的校本培训。

1.把握科研方向,树立校本教研新理念

我校把重视和加强校本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事来抓。在开展校本教研中,分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亲自负责抓教学研究,制定教研制度,指导各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工作。学校各教研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教研课题的实施,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研究意识,自觉参与,提高素质。

2.规范管理体系,开拓校本教研新途径

通过实践,我校校本教研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初步建立了依法治校、教研工作规范化的机制。首先是理论学习制度,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其次是建立对话交流制度,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三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反思每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教师与骨干教师对话、专题研讨等,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要求教师做教后记、提供典型个案、上研讨课、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提供研究的问题等。

3.深化课题实验,提高校本教研新成效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才能枝繁叶茂。科研的关键在于课题,课题的生命在于质量,质量的标志在于成果转化。新形势下的课题活动,必须找到新的生长点。我们认识到: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才能使课题及其成果长久不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有一个统领的核心课题。我们以课题为突破口,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勇闯学校发展之路。从校本培训中,我们找到了科研与教研、科研与学校发展的结合点,即树立校本意识,找准我们的优势、劣势,不沿袭、不照搬,我们学校并非别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并非是一般学校的老师,我们的学生也不同于别的学生,我们的体制也不是别的学校的体制,许许多多的不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更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忽视了我校的具体情况,再好的教育策略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游离于我们学校之外。“校本”应视为一种立场,一种观念,一种视野,一种方法。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校本教研的关键,是我校的最高使命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其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思想、行动等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我校探索并形成了多种教研模式。

1、师德修养与队伍建设相结合模式

无论在哪个行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高手的根本因素都不是技术,技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基本都一样,能分出高下的是人的文化素养、基本理念、爱心、信心和责任心。基于此,我校的校本教研把师德修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一位教师都德才兼备,爱岗敬业,。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

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际,用实际证明理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中体现尤为突出。为此,我们切实组织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根据我校学科特点、师资素质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进展,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教师搞好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如新教师上岗、班主任工作、教师职业道德、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培训活动;学科业务学习研讨活动;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参观学习、案例分析反思、展示课、观摩课切磋、经验总结、论文展览、热点话题论坛等交流活动。

可以这么说,在改革大潮中,我校及时确定了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办校方向,并紧密结合校本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全校老师在一次次的校本培训中,在一次次的自发学习中,在一次次的课堂实际操作中,技术越来越纯熟,兴趣越来越高涨。我们深知,校本教研实效如何,关键在教师,但成效在学生。孩子们都感到,课堂丰富了,学习轻松了。

3、集体备课模式

集体备课是我校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之一。集体备课以课改为载体、以校本为依托,以科研为导向,以教研为保障,以上课为形式,以评课寻差距,以反思促发展,使教研、科研和校本教研真正结为一体。我校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采用专题讨论式、中心发言式、重点研究式等形式,备课组活动中强调“四定三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主讲人;有记录、有检查、有考核;树立课程意识和设计意识,落实主讲人主讲、同组人质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分析、确立教材处理的目标和教法设计上,放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上,放在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而如何用好教材上,从而有效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提高教师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极大的调动了组内教师的沟通、合作、交流、探索、创新,而全校大规模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实事求是的评课,更是给全校教师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与共享、情感交流、互相促进的平台,使每位教师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反思评判中成长,从而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4、听课评课模式

我校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活动。我校明确要求,同一科目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要达到一定节次,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听课之后一定要集体评课,评课不仅要评出优点,而且要指出不足和今后改进的建议;还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定期集体研究,摆出问题来,由全体教师共同找出解决的办法。

5、自我反思模式

我校要求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6、同伴互助模式

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而同伴互助则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欲望增强,专业水平和专业意识得到提高,初步具备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在教研活动中学会了交流,在交流学习中学会了接纳感悟,在接纳感悟中学会了调整充实和提高,在同伴互助中学会了成长。

7、名师引领模式

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我校本着“自我加压、敢于争先,为了今天、拼搏明天”的精神,全身心实施名师工程。为顺利实施名师工程,学校尽力提供必要的方便,组织名师外出学习,吸取他人成功经验,丰富提高自己。名师工程,不仅推出新人,更重要的是使名师带动全校教师的进步,通过不断完善名师工程,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和骨干作用。

8、专题、专家讲座模式

根据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需要,学校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专题讲座,加强教师对理论的理解。我校还多次选派优秀教师才加各级学习培训,通过各级专家对教师的专业引领、信息指导,使教师能在新观念、新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校本教研,理论素养得到很大提高。

9、课题驱动模式

我校的课题研究以校为本,将课题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统一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品牌打造中来。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我校鼓励广大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尝试,初步摸索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建章立制,以推动校本教研新进程

为引导教师真正进入教研的状态,使我校的教研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下,开展好教研工作,以创设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促进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多种形式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校制定出详细、合理且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如:教师培训制度、教研激励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教职工学年度考核办法、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 比如,我校突出教学常规管理,其中,备课做到三熟悉:熟悉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做到提前一周备课和提前一天备课相结合;上课,要求目标体现、主体确保、方法措施有效、教师行为规范、教学效果达成。

再比如,我校推行"拜师制",即对刚参加工作教龄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由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命题、辅导等方面耐心传、帮、带。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还有,学校制定了《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其中规定: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或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学校根据不同的档次,给以一定的奖励;鼓励教师参加优质课、理化实验操作等各级各类比赛,对获奖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每学年都进行教研论文评比,供教师们学习交流;对教师教研活动、教研业绩进行考核,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评聘职称、评先进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校本教研成果及反思

近年来,我校校本教研硕果累累,2017年9月——2018年6月近一年时间,我们的老师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市级和区级奖项共15项;学生获奖共21人次;《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研究》课题即将顺利结题。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校的校本教研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角色的转变、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校本研究既然以学校内部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否转变角色成为一个研究者,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校本研究能否得以落实。很多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提炼问题,不熟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知道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和科学的总结,仍然停留在凭经验教书,按传统办事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校本教研广泛开展和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改变这一现状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再如,随着学校班级数量大增,教师数量不足,负担过重,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尚且吃力,开展校本教研更是困难重重。还比如,真正有成果的研究往往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而校本研究的成果又往往表现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以某种论文、论著等可见形式呈现,如何衡量研究所付出的劳动及取得成果,并且在升级、评优等方面体现出来,形成有效激励机制,也是今后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中应探索一个重点。

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大量更加艰巨的工作尚待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完成,因此,我们将继续保持开拓创新之锐气,务实求真之作风,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创新实践为动力,努力探求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在课程改革及教育发展中巨大作用。我们相信,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总之,校本教研使我校教学在探索中起步,回首过去,我们在校本教研上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展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实践中教研,在教研中成长。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东青小学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素质教育之路一定会更加宽广!

第二篇:校本教研工作计划2017-2018第二学期

东曲堤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师的执教水平,发挥群体优势,不断深化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特制订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教学工作要点为依据,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结合我校实际,在现有学校教研和教师现状的基础上,继续以教师群体和个人能力发展为宗旨,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二、教研目标

以科研兴校、教研强师为理念,以教学研讨为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活动抓手,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在校内努力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用心营造“支持信赖,合作分享”教研氛围。树典型,抓普及,促提高,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逐步探索校本校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1、通过校本培训,更新教育理念,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力求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通过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这是本学期的重点。

3、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工作,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4、观看优秀课,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步骤和方法:

1、组建机构。组长:尹贵云(把握校本教研的方向,提供人、财、物、时等方面的条件) 副组长:关二鹏(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研训水平)成员:魏雪丽、李艳(动员本组教师参加培训,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

2、深化制度。继续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制度促发展,以制度作保障。

3、发挥“专业引导”作用。

(1)、继续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教师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引导,在名师引导中明确方向,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这是教师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瓶颈现象”,通过进行大量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导及教师自身教学实践研究,从中不断地获取新的理念、寻找新的方法、积累新得经验。学校将继续安排一些教师出外学习,并且学校要求出外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小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让更多的教师收益。

(2)、做好“请进来”工作。专家、名师的参与是校本教研成功不可缺少的培训资源。离开了专家、名师的参与、指点,校本教研就会失去理论的支撑,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从这个角度说,专家、名师的指点是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他们的现场指导是最有效、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本学期,我校邀请恩施名师为我校教师做新课程培训。进一步发挥名师的作用,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3)、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举本校之“名师”,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本校教师,所以,我们在外聘专家、名师、领导来校讲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本校教学骨干、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我们将安排我校的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上示范课、研讨课,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示范,解剖案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4、深化“课例研讨”校本教研模式,深化“一个课例多次研讨”教研模式的研究与研讨。

(1)每个教师围绕自己确定的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课前进行说课,课后说反思。

(2)同组教师备同一节课、听同一节课、评同一节课。

(3)同组教师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说出一点优点,找出一点不足,提一点希望。

(4)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

二、三次修改。

5、围绕新课程,扎实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实效

(1)加强常态下课堂教学管理并对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做好各项检查记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本学期我校将狠抓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调研,学校领导将加强听课力度,采用推门进听课、跟踪听课、检查性听课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立足课改,不断实施新课程。以教研组为单位,交流、反思教学情况,进行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逐渐形成我校“民主、开放、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格局。

(3)立足岗位培训,着力打造名师。为配合教育局提出的打造恩施名师和教师素质大赛,结合我校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技能与水平的提高。如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评比等。

6、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丰富研讨内容 学校除组织教师到校外观摩,听专家讲座外,还将继续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校验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虚拟教研活动,与全国各地实验教师零距离接触,从而向先进学校学习取经,拓宽了校本教研的渠道,丰富教研内容,使教研活动更具时效。

总之,我们要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教研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校本教研工作新局面,着力打造“健康、高效”课堂。

第三篇:校本课题教研计划2018.3

台子中心学校校本课题教研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深入全面开展教学改革,继续大力实施“生本教育”和“自学·议论·引导”课堂模式,继续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推进“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上学期实施和推进“生本课堂”模式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经验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本学期要大力开展校本课题教研,提高学校和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着力提高课堂效率,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教研课题

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研究和实施,使各科教研活动开展丰富有效,富有特色。搞好校本课题教研,以数学课的教研课题《国家教学成果“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校本化的实践研究》为龙头,各学科分别开展课题教研,着力打造学科教学特色,稳步推进教育部《西部教学改革支持项目》的实验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初中数学组的《国家教学成果“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校本化的实践研究》,被定为青海省重点教研课题,去年主要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学习和研讨,本学期要在研究新授课的同时,重点抓单元

备课和复习课的备课,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导处和数学教研组共同按课题教研计划给每位教师分解任务,定期交流研讨,按时完成任务,进入下一阶段,这样一步一步扎实搞好课题教研,完成课题教研任务。其他学科也都有各自的教研课题,要边学习边模仿,围绕“生本课堂”模式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同样抓好单元备课和复习课的备课,搞好课题研究。

四、 预期效果

通过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探索发现、自我教育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主体,学习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展开有特色的教育教研活动,打造学科特色,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要求是:第一,完成各年级各学科的单元备课和复习课备课,形成格式基本统一的完成的中心学校共享教案。第二,完成课题教研最后成果:①“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如何进行单元备课,②如何上好新授课,③如何上好复习课。

五、具体措施

(一)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

1、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选择和确定各学科组的教研课题,组织课题组成员交流课题实施情况,每次活动都作好相关记录。各学科组教师研究搞好自己小组的课题,积极付诸实施并收集好相关资料。

2、以《台子中心学校生本课堂指导手册》和《台子中心学校“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指导手册》为学习材料、通过座谈研讨、专题论文评比等途径引导全校教师关注学校课题教研,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3、做好子课题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对子课题(学科组)研究过程的管理。让子课题承担者明确学校对子课题管理要求,促使其按要求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资料。

4、做好课题研究相关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

(二)实实在在加强常规管理。

(1)加强对立项课题的管理。每位教师对本学科组确立的研究课题进行课堂实施研究。定期完成单元备课和复习课备课教案,每月上交一篇与课题教研有关的教研心得和教学叙事,每学期上交两篇教学案例并对课题进行总结。由课题领导小组对上交材料进行归纳、梳理。

(2)加强对课题研究活动的管理。在本学期继续将教研、培训融为一体,用课题研究来指导教学实践。进一步规范教科研活动,现在教研活动是二节课时间,内容主要是课题研究、教师培训和听评课活动。教研组长做好记录,学期末进行检查评比。公开课的听评课活动和课堂实录的评比活动中都要突出课题教研的内容要求。

(3)重视教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继续按要求撰写教学反思;认真组织校内课题总结、个案评比活动;不断充实自己。

六、工作安排

3月:1.制定学科课题教研学期计划;2.研究单元备课和单元复习课教案模式。

4月: 1.实验教师上课题研究课; 2.交流单元备课和单元复习课教案模式。

5月:1.召开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总结及培训会; 2.开展课堂观察活动。

6月:校级课题成果征集评比活动。7月:

1、课题研究总结; 2.资料收交、整理。

第四篇:小学校本教研总结-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把教师队伍的建设确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我校的教师队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教师的学历有所提高,但实际素质偏低。

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我校教师的学历有了较快提高,但实际素质偏低。目前我校有教师 人,其中本科学历 人,专科 人,中师 人,尽管大家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实际教学

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需进行调整培训以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师年龄结构老化。

学校在岗的 名教职工中,50岁以上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40岁以上教师 人,占教师总数的 % ,30—40岁的中年教师 人,占 % ,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人,占 %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较为突出。

3、课改意识较强,苦于在黑暗中摸索。

我校教师教学观念有很大转变,有一定课改意识。但教师教研能力相对薄弱。“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虽然大家在积极探讨,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但目前只是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困惑。

二、教师队伍现状的反思及对策措施

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我校本学期以做好校本教研工作为重要突破点,在局小学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以局小学教研室2016-2016学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坚持以“实”字为突破口,以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在原来的基础上反思、改进、深入,切实提高了“教学研一体”的水平和实效,努力开创了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我校的十二字目标“体内涵、高服务、把质量、争一流”而努力。

继续实施校本研修规划

本学期我校重点推进 “行动教育”。确立校本教研的突破点——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校本教研,使教师保持同事间的互助指导,行为跃进的全过程反思,同时学校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充分体现了“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相

结合。

拓宽校本教研方式

我校校本教研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心,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行动教育”为模式,带着问题教研,围绕问题讨论,立足于解决现存的问题。

构建校本教研模式

我校校本教研的立足点是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着眼点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切入点是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升点是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高上。因此,我校校本教研采用了接受性学习教研,指导参与性学习教研和探究性学习教研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校本教研模式。 下面把主要工作简述如下:

1、扎实进行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学习和新教材培训工作。

本学期我校继续围绕新教材执教工作采用集体培训、小组学习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对教师进行了“新课标”、和

“新教材”等内容的多次培训工作。教师们通过观看视频、文本材料等的学习对新教材有了深刻的了解,使教师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引路人,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技能,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继续组织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A、听讲座,加强理论提升

本学期,我校分别组织观看了魏书生、吴宗宪、李烈等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聆听教学专家的理论报告,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B、看录像课例,体会教材、理论、实践有效结合

本学期我校组织教师分组观看了教师用书中的录像光盘,要求教师认真观看录像及课后专家的评析内容,通过读教材、看录像课、听专家评课和组内教师交流学习体会的学习过程使全体教

师对“教材、理论、实践教学”三者如何有效结合有了更直观的的理解和提升。

C、校领导进行教学专题讲座,用理论引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我校教师在教学观、理论知识、技巧等方面虽有了很大提高但经过听课、查作业等调查我们仍发现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部分教师感觉课堂教学无法定位,不知如何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是老套套,以讲解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重结论,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启发不够,学生参与不够,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现代化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作文批改不规范等等。结合这些实际问题我校习校长、李副校长等高度重视纷纷进行理论引领先后进行了“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五课”活动与教师专业成长”、“ 备好一堂课”、“ 说好一堂课”、 “如何评课”、“ 如何写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的最佳呈现,需要教师读活教材”等专题讲座为教师解疑答惑收到了

较好的效果。

第五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汇报

在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就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它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是我校在借鉴外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两项工作的汇报。

一、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种做法

(一)、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我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坚持以辅差培优的方式,培养年轻教师;坚持“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思路,激活课堂。始终立足课堂、放眼课外、优化教法、渗透创新、深化教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个老师自命课题,上“诱思探究”研究课,将诱思探究理论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此课堂教学大赛中,涌现出了一批理念新、基本工扎实的骨干教师。二是结合课改,加强教研活动。利用高一课改的有利时机,教研室每月召开二次研讨会,加强了大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了学科周活动;同时又派出许多教师到外校听课学习;我们与山东淄博三中、佳木斯一中结对子,邀请了佳木斯一中校长到我校讲学,淄博三中为我校赠书,派部分教师到郑州四中、安徽、西安等地参加全国“诱思探究”研讨会,并在我校成立了“诱思探究”理论学习小组,有效的推动了我校教科研活动的开展。许多教师的论文已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受到好评。三是狠抓高

三、初三的教学工作,积极组织各类竞赛活动,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夯实了基础。面对高中考,我校采取高三月考、联考,高考、中考直通车辅导;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抓特征,找差距;请有经验的教师到我校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高考升学率逐年有所上升。

(二)、科研兴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教科研工作则堪称这条生命线上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势地位,在老师中牢固树立科研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加快教育科研步伐,增加跟踪前沿知识的能力,整体提升教育教学水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以刚启动的高中课程改革为动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结合本校教学实践,深入探讨“诱思探究教学论”这一课题。校领导结合“课改”学习,组织教师努力探索,提倡精导巧练,优化教学过程。

高水平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素质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领导更加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实施“师表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开学初,学校公布了《骨干教师评聘条例》,将一批事业心强、业务精、教学效果好的把关教师评为学校骨干教师,此举极大地鼓舞了全校教师的敬业奋进的士气和为教育事业拼搏的热情。“青蓝工程”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青年教师接上班,学校工作才有后劲,教育、教学才能持续发展。为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学校采取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方式,着重在组织教学能力、管理能力、课堂教学经验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帮助,给青年教师压担子,并定期组织全校公开课、观摩课、实验课等,尽可能多地提供学习机会,力求给青年教师以最广阔的提高素质及发挥才能的空间,有许多青年教师成为校、区级骨干教师,还有不少青年教师成为区科研课题组的成员。

教育科研工作既能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又能提高办学品位,丰富了办学内涵,通过教育教学的不断研讨,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的角色、教学方式、创新精神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为___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分科教研,合作交流。

学校调整教科研体系,完善了以教科室、教导处为龙头、各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各教学班为教改基地的实验体系。实行分科教研,合作交流。

(1)分科教研的主要内容

一是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二是通过听课交流、听课指导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三是根据学校提出的研究主题开展研究。

(2)合作交流的几种方式

一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的交流:一月一次的三级交流;校长、教导主任定期、不定期的参加教研组的活动。领导成为教研的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二是教师之间的交流:集体备课、案例分析、不同学科的教师共上一堂课,学术沙龙。目的是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学习借鉴别人经验,查找不足。三是校际之间的交流,校本教研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问题进行的,但它又不完全局限于本校的力量。应搞好校与校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合作教研。

(四)、任务驱动,保证质量。

(1)教研组定期活动(每周一次)与分散活动。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

(2)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

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思想如何渗、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

课中反思: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反思: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

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

(×)每学期一次课题汇报。总结阶段性成果、交流课题研究经验、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5)每学期举办一次“学术沙龙”。学校不限主题,教师自主发言,可以是本学期的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个教育问题的理解。

(6)每个月举办一次读书论坛活动。贵在交流学习,督促教师读书。

(7)每学期办一次专家讲座或教学指导活动。专业研究人员以其开阔的视野、前瞻的理念、渊博的学识,参与“校本教研”,能使“校本教研”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进行,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校的深层次发展。学校适时的聘请专家来校进行教学指导(先后聘请了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傅东樱教授、宁夏大学谢保国教授、银川九中陆三柄老师、中卫中学有名数学老师蒋老师等),教师们可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在真实的课堂、参与、交流、研讨中,实现真正的提高。

二、我校开展校本培训的几种做法

1、内容讲究实效

校本培训工作应以学校整体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注意培训的系统性,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实用、有效”上作文章。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发挥被培训者的主体作用,使参加校本培训变为教师自身的发展的需求。其次,针对教师现状,充分考虑教师已有的教育经验,不做重复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提高教师素质是学校工作的长期任务,为适应教育的发展,学校应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一方面着眼于课程、教材、教法、管理中的问题,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以问题的提出为根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本着学校缺什么专业教师就培训什么教师,教师缺什么素质补什么的原则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2、形式灵活多样

校本培训工作主要是以教师的在岗培训为主,因此要做到灵活多样。我校的培训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要求教师每年定一本教育杂志和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并把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摘录下来,每月写一篇学习心得。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集中培训或请专家来校作×次专题讲座,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二是信息交流和人员交流相结合。学校除把其他学校的教改信息传送给教师以外,还选派教学骨干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本学期我校启动了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包括中层领导在内的全体教师到家外地名校参加一周的轮训,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自我钻研与集体研讨结合,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围绕学校的主导课题,确定好自己的教研小课题,采取分散研究,集体研讨的形式,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三、努力方向

建立教研组、教师个人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激励和保障措施,加强×+×.×的教师培训工作,强化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