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名称
第一篇: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名称
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魅力长风展新姿
——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引子:
长丰,位于安徽省中部,属合肥市管辖,南与合肥市紧接,东与定远县、肥东县接壤,北与淮南市交界,西与寿县、肥西县毗连,南与合肥市庐阳区、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为邻。这里交通便捷,淮南铁路、206国道、311省道纵贯县境,双墩港可通航 100 吨级船舶, 长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
长丰钟灵毓秀, "人文蔚起之邦"。长丰人文荟萃,代不乏人。被《辞海》、《中国近代史词典》收录的长丰籍人物有50人之多。远有杨行密、杨渥父子,近代的聂士成、聂宪藩父子,现代、当代的龚镇州、龚彭、龚普生父女……另在文学、艺术方面业绩卓著的长丰籍人物不胜枚举。长丰县境战国时地处楚头吴尾,为南北文化交汇之地,形成了自己鲜名的地方特色:正是这种文化的多重熏陶,铸就了长丰人民勤劳善良、质朴热情的优良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长丰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县域经济蓬勃发展,一大批企业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灿若星辰,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一今日长风非凡成就
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始创于2000年,经过11年的风雨征程,如今已成为一个集饲料生产、种猪育种、生猪养殖、生猪屠宰、肉制品深加工、经营销售为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的现代化中外合资农牧企业。公司是全国十六家首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之一,国家“星火计划”的实施单位,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全国畜牧业优秀企业,全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副会长单位。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安徽省养猪协会会长单位,安徽省规模最大的种猪、商品猪生产、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安徽省种猪及无公害商品猪生产基地。公司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7家。拥有原种猪场1座,祖代种猪场4座,父母代种猪场4座,11座育肥猪场,2个全价饲料厂、一个预混料厂和一座屠宰加工厂。总资产2.3亿元!
二卓越理念先进管理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素质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人才战略始终是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重心,在这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同时,通过外引内培使集团人才成梯度布局,拥有一套完善的养猪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制度。公司现有员工80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150多人,他们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无穷动力。
养猪业是一个微利型,高风险的产业,如何在这个领域做大做强?长风人打造出一条切合实际并行之有效的产业链:以“种猪育种繁育”和“无公害肉食品深加工”为核心的产品生产和供应体系,以标准化养殖为核心,以粪污治理为目的,以大型沼气为中心的一条龙循环经济模式。这一条产业链既齐头并进又相互补
充,既着眼当前效益又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稳步走在一个渠清如许的时代。
三创造无限品质致远
2003年公司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在合肥市双凤开发区兴建年屠宰生猪60万头加工能力的春然肉食品公司,公司生产的“春然”牌无公害猪肉的产品质量是由公司全程控制,产品全部实行冷鲜肉标准。“春然”牌无公害猪肉2003年获“合肥市无公害技术科技进步奖”,2004年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奖”,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连续两届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认证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 2006年获“合肥市著名商标”,2007年获“安徽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和绿色食品都在积极申报中。“春然”牌无公害猪肉由中国人保承保无公害猪肉产品质量险,公司通过ISO9000及HACCP质量体系认证,年产无公害肉制品2万吨。
种猪是现代化大型养猪企业的核心。2007年公司与美国Waldo公司合资组建一座安徽省原种猪场,占地280亩,猪场设计全部按美国的猪场设计标准进行设计,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建设规模为1800头基础母猪的原种猪场。公司于2008年7月份分批从美国Waldo公司引进新美系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原种猪400多头,引进的种猪肉料比、胴体瘦肉率、产仔率、日增长率、健康水平等重要指标均属国际一流。此次引进丰富了公司的种猪血统,提高了公司种猪质量,公司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具有“体质健壮、肌肉发达、繁殖性能好、抗应激能力强、遗传性能稳定”等优点的种群繁育体系。公司现存栏新美系
原种猪1600多头,祖代及父母代种猪20000多头,年生产各种种猪和“三元杂交”商品猪40万头,年产20万吨饲料生产能力,年屠宰生猪能力60万头。
四技术为先创新无限
场地新、设备新、生产工艺先进是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又一亮点之一,公司引进herbsman种猪育种软件、配备多项现代化科技装备,其中包括:高床饲养,自动电子称重,蜂窝水帘,流风机负压降温,热水循环加温保暖,猪舍自动喷雾消毒,全自动种猪性能测定系统,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AQUILA SCANNING MACHINE等。美国著名种猪育种专家苏哈博士不定期到我公司开展一系列技术创新工作。种猪销售网络辐射全国十八个省、市、地区,产品供不应求。同时公司将随时跟踪国际先进种猪育种的发展动态,建立切实有效的交流机制,及时引进国际先进科技成果,带动我国种猪育种技术的发展,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五客户为本专业服务
生产无公害优质猪肉是长风人的矢志不渝的追求,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本着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目前,公司种猪生产及销售已稳步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通过了家乐福、麦德龙的体系肉认证,成为家乐福、麦德龙在华东地区战略合作伙伴。为了满足合肥市民对优质冷鲜肉的需求,公司在合肥市区重点菜市场开设专卖店20多家,并成功进入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的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上海易初莲花、北京华联、世纪联华、合家福等超市和卖场。2008年初“春然”牌无公害猪肉已成功进入上海麦德龙超市系统,
并同时与家乐福、麦德龙公司达成协议,“春然”牌无公害高品质猪肉可以进入家乐福、麦德龙在上海、无锡、南京、常州、苏州等长三角所有的大城市的商超,得到了社会业界专家和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六长风明天永续发展
公司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一年迈上一个台阶。(领导照片、视频相关素材,附上相关字幕)
百舸争流勇者先,魅力长风展新姿,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全省生猪发展现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计划到2015年达到原种猪存栏1800头,纯种及祖代种猪存栏18000头,二元种母猪存栏5万头,年出栏“三元杂交”商品猪110万头,年出栏优质种猪12万头,生猪屠宰200万头,肉食品深加工2万吨,年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人民币。
如果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是一部辉煌的史诗,那么这部史诗的作者就是这些以董事长甄长丰为核心的长风人。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辛勤的汗水书写着长风人的传奇创造了长风人的今天,并继续创造着长风农牧美好的明天,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必将为安徽乃至中国的养猪业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安徽唯奇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数字媒体中心
2011-3-4
第二篇:发达面粉集团融发畜牧现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简介
发达面粉集团融发畜牧现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达面粉集团有限公司与福建客商共同出资组建的集种猪、商品猪繁育、科研、沼气利用于一体的生态农牧示范园。公司坐落于夏津发达工业园内,交通便利、能源充足、通信发达,生态环境良好,无工业、农业、城镇生活“三废”及医疗废弃物污染,符合环保条件,是国家划定的“无特定疫病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交通优势和优越的基础设施优势。
公司设计为年出栏商品猪20000头、种猪10000头的大型养猪场,现有种母猪1000头,计划经过五年的发展,通过组建农民合作社,为饲养户提供四个统一:即“统一仔猪”、“统一防疫技术”、“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销售渠道”,届时年可向社会供应商品猪10万头,逐渐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周边地区提供200人的直接就业机会,加上公司带动农户的辐射区域的岗位和建设期所需的劳力,则可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
防疫方面公司技术人员采用独特的以中药为主的防疫措施,并在商品猪临近出栏2月前进行一系列的排毒,这样所向社会提供的猪肉的达到了有机猪肉的标准,符合国家实行的《食品安全法》。
公司所需的饲料部分由发达面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小麦粉余下的麸皮、下脚料、遗粮、小麦不成熟粒和不完善粒等有机物加工而成,利用这种饲料喂猪,一是达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同时也减轻了环境
污染;再者公司人员利用建设的超大型10000m3的沼气池将猪粪、生活垃圾、污水经预处理后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而生产的部分沼气被用来发电,保证了猪场的照明、采暖等需求,另一部分沼气则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周边居民使用;生产沼气所剩余的沼液和沼渣又是非常好的有机肥,公司人员再利用其搞生态农业,种植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的小麦、蔬菜,不但响应了国家提出的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号召,同时也达到了效益、环保双赢的目的。
目前公司已经通过省二级种猪厂验收,特寻求养殖技术合作伙伴,可以选择进行长期技术合作或者加盟我公司的方式。
招商联系人:
夏津县招商局,0534-3880788,刘鲁建局长;
青岛招商专员,18660201788,许国山,QQ:592002028;
第三篇: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牧业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 国家科技部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农牧业经济发展
增加农牧民收入
西藏自治区林周县科学技术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与创新、推广应用是促进我县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作为拉萨市最大的半农半牧县在区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下,牦牛本品种选育、绵羊改良与半细毛羊育种、种草养畜家庭示范牧场建设、人工种草、天然草场围栏、太阳能光电照明等科技培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应用。应用科技提高了生产力、增加了农牧民收入。现将我县畜牧业科技应用、推广的主要成果分述如下:
一、牦牛本品种选育课题成果
牦牛本品种选育场自85年组建到2003年在区、市科技等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一是选育场自身得到了壮大,到2003年两个选育场有存栏选育牦牛核心群680头,种牛推广数量由91年年均30头,增加到2003年的62头;二是选育服务面得到的快速扩张,到2003年选育场已向包括本县在内的拉萨市及其它地区推广选育种公牛912头,选育面达到全区4个地(市),据测定:选育牦牛0、6龄月犊牛平均体重达到76kg,比当地犊牛增重46.5kg,增重率达到61.08%,3岁牛平均体重达到185.5kg,比当地同龄牛增重71kg,增重率达到62.03%,6岁选育牦牛平均体重达到282kg,比当地同龄牛增加体重132kg,增重率达到85.7%,8岁选育牦牛平均增重和净肉率分别比当地同龄牛增长50.87%和51.43%,达到344kg和159kg。从产奶性能分析选育效果也十分明显:据
7、
8、
9、10四个月的测定,选育后的全奶牛平均每头产奶量为205kg,比当地牦牛增加产奶量52.5kg;三是牦牛选育工作已初步发展成为场(站)带农户、基地联农户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选育格局。2003年末统计,全县选育牦牛达到3.8万头,占牦牛存栏总数的46%。据本场实际测定:成年选育牦牛平均活重达到344kg,比当地成年牦牛增加活重116kg,增生率达到50.88%,选育效
1 果比较理想。以912头种公牛推广数计算,全区累计达到选育后代数18万头,头均增加收入497.7元,累计增收总量达到8959万元。
二、绵羊改良与半细毛羊育种
西藏绵羊改良早于1960年在原澎波农场开展。改良羊除体重外,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育种指标:成年公羊体重42.41-45.5公斤,剪毛量3.19-3.75公斤,羊毛长度10.16-10.75厘米;成年母羊体重28.65-28.5公斤,剪毛量2.45-2.89公斤,羊毛长度9.37-10.00厘米,细度56-58支,占60.21%,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为了证实改良的效果,我们与改良澎波当地藏羊作了比较。据1977年11月西藏军区生建师澎波农场(当时农场属生建师)资料记载,1961年当地藏羊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19.53公斤,母羊15.8公斤,产毛量公羊0.76公斤,母羊0.6公斤,毛长7-8厘米,均为异质毛花杂羊占98.3%,全白仅占1.7%。据2003年末统计,全县半细毛羊和改良羊南部地区存栏总数达到6.17万只,占南部绵羊存栏总数的99%,其中横交羊达到3万只,占改良羊总存栏的48.6%。
自1988年以来,我县向拉萨市、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先后提供种羊1828只。以平均数计算,累计年均向社会提供优良种羊98只,以每只种羊平均受配60只母羊,以受胎率90%计算,年均每只种公羊可生产54只改良羊,年推广的羔羊成活率80%,年均可生产4234只改良羊。每只种羊使用年限平均以5年计算,累计获得改良羊18.96万只,以每只羊增收60元计算,累计增收1776.8万元,即推动了全区绵改步伐,同时为兄弟地区脱贫致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种草养畜家庭示范牧场建设
种草养畜家庭示范牧场建设是我县在全区首次接受的农业部拨贷款项目。项目自1988年开始到2003年十年来的滚动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项目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为全区的扶贫开发提供了典范。
1998年至2003年全县发展种草养畜家庭牧场1215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865.16元,其中现金收入达到1498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700.16元,家庭示范牧场户总收入中来自牧业的收入达到62%,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40个百分点,人工种草面积发展到7950亩,户均15亩。
示范牧场建设成功,对旧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学科学、用科学在示范户中形成群众自觉的行为,商品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得到前所未有的
2 提高,特别是在发展农区畜牧业等方面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普遍欢迎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肯定,并在全区开始推广。
四、建立人工种草与草籽基地,提高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养殖业在结构调整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特别是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层次来看,养殖业将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因此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建立草籽基地,不仅为养殖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而且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今年我县在上级农牧与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2—2004年建设完成了人工种草18000亩,其中人工草籽基地3641亩。并在实践中筛选了适宜我区种植的几种牧草品种及相应的栽培技术经验。为今后我县畜牧业从靠天养畜人工养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五、天然草场的封育为北部贫困牧民脱贫打开了通道
北部地区是我县海拔最高的以牧为主的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受交通、资金、信息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多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综合经济指标及群众的收入水平均排在全县末位。为此,于1995年被自治区定为区定贫困地区之一,94年末统计调查显示:贫困户、贫困人口分别占当年该地区总户数和总人口的74.5%和73.3%,达到1561户,9689人。我县根据北部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对造成贫困的原因做了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畜牧业是北部地区现在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优势产业,造成北部地区畜牧业经济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是适宜做冬春放牧的冷季草场严重不足;畜牧业以雪灾为主的灾害频繁,缺乏如围栏草场等必要的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据统计项目建设前,一般年景,成畜死亡率为7%,幼畜成活率仅在79%,灾害年份成畜死亡率高达20%左右,幼畜成活可降至60%以下,由于总增少,甚至出现负总增,致使衡量畜牧业效益好坏的主要指标——出栏率多年徘徊在12—16%以内。结果造成一方面畜群不断老化,饲养成本逐年增大,畜产品产量逐年减少;一方面使大批老弱畜进入越冬度春期,从而增加了冬春牲畜的大批死亡与畜群群体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减弱,这样一场灾害可带来一批贫困户,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造成一边脱贫一边返贫,因此,我县本着治本为主,造血为主的原则,紧紧抓住改善牧业基础条件这个中心,加大了对天然草场的封育力度。自1996年开始到2001年新建了围栏草场20.5万亩,从根本上解决了冬春防抗灾草场和接羔育幼草场,确保了生产的稳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通过项目建设:一是每亩增加鲜草168.35kg,年均增加鲜草3468万kg,相当于解决32111个羊单位全年的饲养供给;每只羊200元计算,年新增收入642.22万元,以项目区总人口计算年人均可增加收入462.9元;二是使围栏草场内的植被得到了快速恢复,牧草盖度增加,宜于割草的面积逐年增加,到2001年割草草场面积达到16573亩,亩均年产鲜草约1200kg,有利于提高了防灾、抗灾与减灾能力。
2、95年项目区成畜死亡率为7%,项目建成后,2002年成畜死亡率为1.5%,死亡率下降了5.5%。
3、幼畜成活情况:在项目前的95年项目区幼畜成活率为83.3%,项目建成后的2002年幼畜成活率为92%,分别比项目建设前幼畜成活率提高8.7%。
4、牲畜出栏对比:95年出栏率为16.7%,2002年出栏率为28.6%,出栏率比95年增加11.9%。
5、肉类产量比较:95年肉类总产120.25万kg,2002年肉类产量达到219.6万kg,总产增加99.35万kg,比项目前增长0.8倍。
6、奶类产量比较:95年奶类总产85.87万kg,2002年奶类产量达124.91万kg,奶类产量比95年增长39.04万kg,比项目前增长0.46倍。
7、毛类产量比较:95年产量21021kg,2002年达到44484kg,比95年增加23463kg,比项目前增长1.1倍。
8、皮张产量:95年皮产量10054张,2002年为33000张,比95年增加22946张,比项目前增长2.28倍。
9、人均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1995年北部人均纯收入为708.9元,到项目建成后的200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42.94元,比95年人均增加收入1134.04元,增加1.5倍。项目已进入健康运行的轨道,围栏草场已发挥了明显的效益,使林周北部地区的广大牧民生活条件在科学规划下,摆脱了贫困并迈入迅速发展阶段。
六、太阳能光电照明、照亮千家万户
由于长期以来受交通、资金、信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县北部地区是:交通不便、能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牧民居住分散、投资效益相对不明显,为了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2000年实施了太阳能光电照明项目,截止2003年建设完成全县8个乡镇46个自然村(两个完校)600户,总计人数3525人的任务。不仅具体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一是解决了北部地区群众长期依靠煤油灯来解决生活照明的问题;二是防治因长期燃烧煤
4 油灯致使患各种眼科、肺等疾病。同时,对小孩课外复习,延长劳动时间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实施项目的每户每年节省的煤油费730元加上延长劳动时间所得收入673元,合计1403元。600户直接经济效益达84.18万元。
七、搞好科技培训,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素质的高低,对人们利用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生产力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2000年,根据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团中央等三部委及区、市科技部门有关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要求,我县被列为全区首期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试点县。在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把培训工作作为我县农牧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措施之一,认真做好学员选拔工作和教材、教学安排、合理设计教学课题。课程内容包括:
1、作物栽培技术;
2、植物保护;
3、蔬菜种植;
4、农机具的维修;
5、太阳能使用与维修知识;
6、家畜改良与选育技术;
7、种草养畜牧业家庭示范牧场技术推广;
8、秸秆微贮技术;
9、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经营理念;
10、家畜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
11、经济林以及生态林育苗技术的课程。在不耽误农民劳动时间的同时安排教学时间,集中培训15天、实习15天、自学15天,达到了上级部门有关要求。总之,2000年至2003年我县共培训学员7123人,不仅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提升了青年农民的科技素质。
八、主要经验
1、场站加基地,基地连农牧户是科技推广、应用取得成果的关键。我县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之所以取得较为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关键是我县始终把场站加基地,基地连农牧户的发展模式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服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紧紧抓住县科技局这个服务龙头,以县牦牛选育场、绵羊半细毛羊育种基地作为服务依托,把千家万户作为服务基点,把科技服务和推广作为“轴心”贯穿于科技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并从“龙头”到基地至农牧户之间建立配套的目标责任书等行之有效的岗位约束机制,以机制的创新来推动科技推广,千方百计的让群众获得实在的成果。
2、加强服务,帮助项目户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是科技推广应用得以实施的前提。我县科技推广,特别是畜牧业科技推广取得较好成效的一条根本的经验是我县把科技推广作为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光荣职责,切实改变服务方式把科技推广
5 项目任务、工作目标落实到人头,以科技承包的方式明确科技人员的责、权、利,并把科技人员作为科技扶贫的“小龙头”,协调资金物资等扶贫资料的及时到位,帮助项目户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传授科学养畜技术、检查、督促项目建设数质和生产计划执行状况,县科技局根据承包合同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验收(验收包括资料及项目规定的事物数质),以验收结果兑现奖罚,作到人员到位,任务目标到位,组织验收到位和奖罚到位,以“四到位”来调动项目户生产积极性。
3、领导带头,真抓实干,让群众受益是确保科技推广、应用工作落到实处的决定因素。县委到县府始终把科技推广应用工作列入县委、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领导精力、组织落实、队伍力量到工作条件等方面进行高度倾斜,并在全县范围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部门领导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氛围,由于上下协调,措施得力,办法得体,确保了科技推广落到实处,使群众尝到了甜头,真正调动起了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实际行动使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同时对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充满了信心和决心。因此,通过几年来科学技术的推广,我们得出了结论或一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办任何事应该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让群众分享到科技成果的实惠。
第四篇:Xxx县农牧科技局工作总结
201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部署要求,坚持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围绕“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六大重点任务,认真研究部署并组织农业农村各项改革有序开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扶贫、农牧、交通、林业、水务、民政、教育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部门领导全力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完善县、乡级产权交易中心职能和组建县、乡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并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纳入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召开专项、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制定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了《xx深入推进全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xx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实施意见》等深化农村改革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
二是注重工作统筹,加强改革协调。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装备为支撑,以适度规模经营
1 为核心,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围绕人、地、钱、农业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五个要素,激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促进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在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的同时,有序开展土地规模流转、完善创新农业经营制度,把推进精准扶贫脱贫与农村改革充分结合,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发改、林业、农牧、水利、国土、规划、供销等部门建设项目管理。截止12月底,共投入农村建设资金xx亿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xx亿元,开展农村建设项目xx个,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
三是规范试点运行,全面推进工作。一方面突出先行先试,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早日破题,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加强制度建设,把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制度化法制化,为修改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积累经验、探索路子、找准方向。确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单位xx个、土地规模化流转重点区域xx个、农业经营制度试验试点组织xx个。另一方面发挥好政府引导支持作用,拟定农业结构性改革工作任务xx项;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和股权合作、资金整合、产业带动、经营主体培育、产权交易、合同规范、权益保障、风险防控、入股分配办法及入股进出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xx项。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2 (一)立足调结构,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立足xx实际和产业基础,精准从市场供需、资源匹配、区域协调三方面入手,及时调整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促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由传统低效向优质高效转变。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和品种调整。适度压缩玉米、小麦等市场萎缩、价格低迷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注重名特优农产品品种引进和地方特色农产品培育。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到xx万亩,增加xx万亩,创建核心示范种植区xx万亩;水稻种植面积xx万亩,较上年增加xx万亩,创建xx核心示范种植区xx亩;玉米种植面积xx万亩,较上年减少xx万亩;食用菌发展xx万棒,预计产量达xx万公斤以上,产值达xx万元;特色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到xx%。
二是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建现代高效农业园区xx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xx个、市级农业园区xx个和县级农业园区xx个,全县实现了农业园区全覆盖。农业园区入驻企业xx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xx家,合作社xx个,有社员xx人,园区覆盖xx万户,xx万人,从业农民数达xx万人,其中参与企业、合作社人数xx人,辐射带动周边农民xx万人,覆盖扶贫对象人数xx人,扶持带动贫困人数xx人,脱贫累计人数xx人;园区内返乡就业累计农民工人员xx人,接待游客xx人次,配备农技人员xx 人;土地流转面积共计xx万亩,园区建成各类生产基地规模达xx万亩;建成主干道xx千米,机耕道xx千米,生产便道xx千米,沟渠管网xx千米,各类加工厂房面积xx平方米,仓库(冷库)xx立方米,标准圈舍xx平方米,温室大棚xx平方米,喷滴灌施设xx千米,农机数量xx台(套),
3 农机动力xx千瓦,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xx,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xx%以上。截止2017年12月全县农业园区共计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xx个,签约资金xx亿元,累计到位资金xx亿元,累计完成投资xx亿元,实现总产值xx亿元,总销售收入xx亿元。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三是加快提升农业标准化基地。加快建设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有效益的农业“三品”生产基地,实现农业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收集相关行业标准、地方标准xx多项,发布农业地方技术规范xx余项,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xx多项,建成现代农业标准化基地xx万亩,建立标准化蔬菜基地xx万亩、标准化葡萄等精品水果基地xx万亩、标准化花卉苗木基地xx万亩,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四是因地制宜发展精品水果。我县自然条件优越,水果栽培历史悠久,有非常丰富的水果品种资源。截止目前,全县精品水果种植面积xx万亩,主要以柑橘、葡萄、桃、梨、樱桃、李、杨梅、柿子、枇杷等特色果种为主。2017年预计投产果园xx万亩,总产量达xx万吨,总产值xx万元。创建葡萄、桃、柑橘、梨、猕猴桃等精品水果高效示范基地xx个,示范面积xx万亩,出田总产量xx万吨,销售额为xx万元;发展精品水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xx个;建成精品水果农旅一体化园区xx个,面积达xx亩。
五是扎实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新建畜禽养殖小区36个;新建牛羊标准化养殖场xx个,养殖大户xx户;新增畜禽养殖大户xx户,专业合作社xx个,家庭牧场xx个。全县存栏牛xx头,与上年持平;猪存栏xx头,比上年增长0.5%;羊存栏xx头,比上年增长1.6%;出栏生猪xx头、肉牛 xx
4 头、肉羊xx只,同比增长8%、7.5%、10.4%;实现肉类总产xx吨,同比增长0.65%。
六是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休闲观光农业,努力探索发展各具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模式,开发出xx、xx、xx等乡村旅游景点,建成xx、xx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xx、xx、xx落等休闲、养生、观光园区(点)xx个、休闲农庄xx个,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到xx人,其中农民从业人员xx人,全年接待游客近xx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xx万元以上。
(二)立足补短板,着力破除提质瓶颈。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xx项,争取项目资金xx亿元;在农业科技方面,着力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万名农技人员服务三务活动,时适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品种引进、立体栽培等农业实用技术,全县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xx个,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xx个,示范面积xx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xx万亩,应用配方肥面积xx万亩;举办各类培训班xx场(次),培训农民xx人(次)。
(三)立足提质量,着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果蔬菌标准化生产,增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能力,获得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认证xx个,地理标识产品产地认定xx万亩。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切实加强源头治 5 理和全程执法监管,立案查处农业违法案件xx起,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年均达到xx%以上。
(四)立足促融合,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按照“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商一体化”模式,大力促进农业与工业、商贸物流业、旅游业等的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社合一”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全县已培育农业龙头企业xx家、农民合作社xx家、家庭农场xx家、专业大户xx户,经营方式逐步由农户分散经营向规模集约经营转变。
(五)立足改革创新,激发农村活力。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目前,全县xx个乡(镇、街道)完成权属调查xx个村民组,完成率达xx%,完成农户数xx户,完成率达xx%工作;一榜公示已完成行政村xx个,完成率达xx%,完成农户数xx户,完成率达xx%;二榜公示完成xx个行政村,完成率达xx %,完成 xx户,完成率达 xx%;签订承包合同农户数xx户,完成率达 xx%;总体数据库建设农户数达xx户,完成率达xx %;“一户一档”归档农户数 xx户,完成率xx%;完成实测面积xx万亩,完成率达84.3%。二是全面启动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工作,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组织为承接主体,采取“出租、入股、互换、转包”等流转方式,有效解决土地碎片化的问题,全县实现流转土地xx万亩,流转率达xx%。三是稳步推进农业经营制度改革试验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相关政策,着力
6 在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三社合一示范社、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出成效、出亮点、出经验。2017年计划新增农业龙头企业xx家、合作社xx家、家庭农场xx家、专业大户xx户,目前组织申报农业龙头企业xx家、新增合作社xx家、家庭农场xx家、专业大户xx户。到2020年,全县计划新增家庭农场xx家;新增农业龙头企业xx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xx家;发展“三位一体”新型合作社xx家,新增专业大户xx户。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群众思想有待提高。农民受文化教育普遍偏低,信息相对落后,传统封建意识根深蒂固,接受新型事物,新观点能力差,看问题、办事情跳不出自私自利的小圈子,对改革政策缺乏正确理解,部分农民受不良思潮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影响,有小富即安的自满思想。
2、农村劳动力短缺。因农民进城打工得到的工资高,而在家搞农业生产,得到的收入很低,高收入自然是农民“就业”的最好选择。现在进城打工,正常年收入xx万元,一些建筑装修及技术工种,年收入xx万元,是在家种田地收入的xx倍。因此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进城务工,农村剩下都是少数的中老年劳动力,在地里干活的基本上都是40岁以上的农民,农村在家做农活的劳动力不到总劳动力的35%。
3、农产品销售难。农作物收获季节,部分农产品难卖的现象时有发生,丰产不丰收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严重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4、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过去的生产生活基本是靠“父传子、子传孙”的经验主义模式予以传承,发展方式几代人保持不变,农业效益和生活质量无法得到大的改善。
5、农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不强。一方面农产品价格不稳定,部分农产品受市场冲击,出现增产不增收。另一方面部分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导致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造成大量的产品和资源浪费。第三,中低端一般性产品过度生产,高精端产品稀缺,农产品的质量、品牌知名度、产品竞争力还有一定差距,许多农产品供给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日益高端化的消费需求。
6、特色产业集聚水平不高。产业特色不鲜明,产业集聚能力不强,制约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经营规模小,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较弱、竞争力不强,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
7、农业经营组织带动能力弱。一是龙头企业整体规模不大,生产设备落后,主要农产品加工仍是人工操作为主的初产品筛选,深加工能力不强,链条短,开发创新能力不强,高附加值产品不多,带动力有限,竞争力不强,辐射面不广;绝大部分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关系较松散,缺乏稳定性,在组织化程度上普遍偏低,难以有效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高素质管理技术人才普遍缺乏,制约企业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农民合作组织机制不完善,运行不规范。大多数合作社虽有章程和机构,但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内部监督、收益分配等制度,没有建立合作社专门帐户,甚至没
8 有建立会计账,活动比较松散,生产品种单
一、数量少,往往重盈利轻服务,重技术轻市场,重产品直销轻农产品深加工;有的只关注自我发展,与农户联结不紧密,产销衔接跟不上。三是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尚处于发展早期,数量少、规模小,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经营管理经验,仅仅是把单家独户的土地集中起来,按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虽然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但发展品种过多过滥,科技含量低,规模优势不突出,而按照现有的农业扶持政策,很难获得政策扶持,亟待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场主转型。同时,由于主要以家庭作坊式为主,组织程度相对较散,以单兵作战居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四是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虽在各自的机制内发挥着作用,但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整合,“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营机制、组织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同时,基本上都还是局限在农业领域发展,缺乏与其他产业形态对接和融合的意识,产业链没有较好链接,纵向、横向之间合作途径不宽,少有以现代创意农业大幅度丰富农产品种类、延长农业生产经营链条、提高生产经营附加值的经营主体,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档次。多数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长期大面积租种农户耕地,除支付租金外,较少与农户发生经济联系,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能量不足。
8、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地方财政资金扶持有限,对农业产业化缺乏专项资金,没有稳定的渠道,扶持资金总量小,使用分散,加上贷款信贷政策瓶颈难以突破,资金短缺仍是大多数经营主体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相当部分经营
9 主体缺少专业生产基地,难以获得金融支持;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使生产经营管理建设用地难落实;现有龙头企业税费减免政策也很难真正落实到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标准尤其在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方面也过于笼统,如发展林业经济的家庭农场标准在50亩以上这一标准,对于山区农村就不适应。
9、农业科技含量仍有待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比较滞后、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适合小规模土地经营方式的小型农业机械的研发不足等问题。农业生产较多地依赖粗放式的要素投入,科技含量不高,亟须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四、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1、切实把握农民思想和技能教育。一是通过启发式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本地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开阔眼界、转变思想,增强加快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二是通过举办知识讲座、政策法规、咨询等,深入宣传农村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作用,让得到实惠的农民越来越注重科学生产,不再盲目从众,认真听取专家建议,选用优良品种生产,进行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自愿为原则,一是对现有的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种养大户、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骨干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手等优先培育,转型升级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二是把回乡务农创业的大学生、青壮年农民工等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三是通过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招录农村有志青年,培养一批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使新型职业
10 农民培育与中、高职学历教育衔接,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四是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采取培育一批、吸引一批、储备一批的方法,经过培训指导、创业孵化、认定管理、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等系统培育,形成一支创业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现代青年农场主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确保现代农业发展后继有人。五是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立足于我县农村农业发展现状,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致富为目标,围绕优势产业及特色农业开展培训,紧密结合农业生产时节和农民生产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采取典型案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点抓好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现有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人才优势,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村组,良种良法直接到户、到田间地头,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农村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农村科技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户增收致富。
2、解决好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状。一是推行土地平整制,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情况下,把小块土地变成大块土地,有利于机械化的耕作,减少劳动力的投入。二是有大、中、小型多种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农业生产,尽量解放农村劳动力。三是成立农村劳务服务组织,建立农村劳动力服务市场,对需要劳动力帮助的农户实行计筹服务,不论长短工种,按工计算,按劳付筹。四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靠近城市的农村引导农民发展蔬菜、水果等
11 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发展水果、粮食等农作物。五是鼓励土地转包,进城打工的农户把土地转包给在家劳动的农民耕种,增加人均土地耕作量,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六是大力推广农业生产先进实用技术,减少农村劳动力的使用量,减轻生产劳动强度,使农村劳动力在生产中更加自由。七是建议国家适当提高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价格,使农民比较的收益进一步提高,有利于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回归农业生产。八是推行家庭农场大户生产,把土地集聚生产,可大量使用机械生产,可请长工和短工,节省劳动力的使用,节省工钱,增加农业效益。
3、解决好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第一,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好产业规划布局,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从源头上调控供求关系;第二,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添加剂等农业生产投入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区域优势农产品品牌形象;第三,鼓励有经济实力的经营主体投资建设冷库等贮藏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延长销售期和实行就地或就近加工转化,不断开发新产品,将初级产品转化成精深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做好农贸市场、超市等实体店批发零售的同时,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多种渠道,扩大销售范围。第四,发挥好政府相关部门要职能作用,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合理规划批发市场、零售摊点等销售网点,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对农业生产链条上的一些关键环节进行扶持。
4、充分利用本土产业资源,紧密联系农户和企业。珍珠花生是我县的主要特色农产品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但由于每家每户种植的数量不多,管理不一,使得其品质得到了统
一、原料供给不足。对此,我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把引进花生生产加工企业作为重要目标,成功引进“四季花海”花生生产、加工、销售企业x个,建成花生加生产线x条,预计7月底可投入生产;发展珍珠花生种植合作社x家。并通过政府引导,采取携农合作的方式,一方面解决了自身原料的来源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解决农户花生销售问题,使得千万农户同企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科技优势,将花生纵向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结构,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5、强化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快推进秸秆、农药包装废弃物、地膜污染处理利用,到2020年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
6、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扩大设施农业种植面积,推广“特色”种植。二是加快林地经济发展,推广“立体”种植。三是加快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与产供销深度融合,建立覆盖县、乡、村的电子商务运营网络。四是依托特色农牧业、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可品可游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五是大力发展花海观赏、田园采摘、农事体验、养生度假、乡村客栈、特色民宿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规划建设一批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乡村景区。
第五篇:德江县农牧科技局开展信访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和实现群众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做好信访工作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今年以来,我局始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省第十一次党代表会、市第一次党代表会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解决信访事项“案件要结、事情要了、息诉罢访”为重点,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加大源头治理,化解信访积案,规范信访秩序,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最基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推进实力德江、活力德江、满意德江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就我局半年来开展信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加强领导,把信访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为突出信访工作的重要地位,我局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文件精神,高度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把信访纳入全局重要工作议程。
(一)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局领导班子树立了“以人为本”新理念,及时制定信访工作方案和调整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局党组书记曹永直、局长王军,局党
1组成员、纪检员李建煌、李爱强二位同志任副组长,局党组相关人员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局纪检监察室,明确了专人负责日常办公,局班子领导每天坚持坐班制,保证通讯渠道24小时畅通,形成了高效、协调的工作运行机制,信访工作在全局得到高度重视,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加大信访接访下访力度,扎实推进信访“四创一满意”活动开展。我局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信访接待日,坚持信访工作随时到随时接待的工作制度,并要求局所有工作人员遇到信访事件随时汇报。同时,以“四帮四促”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信访“四创一满意”活动的开展,局领导带领干部职工深入到各乡镇、联系村开展下访活动,着力抓好信访积案清理化解工作,高度重视“三跨三分离”信访积案,严格实行领导督办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半年来,无交办件和转办件,共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4件(次),办结4件(次),办结率100%,下访90人次,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维护了一方稳定。
二、落实信访案件“五定六包”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及“一岗双责”的原则,扎实开展信访“六清理六办结”工作,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隐患,实行定包案领导、定责任领导、定工作人员、定工作措施、定结案期限,包调查、包化解处理、包疏导教育、包稳控和劝接返、包结案、包息诉罢访,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人员培训,加大经费投入。以“四帮四促”活动为契机,以“阳光工程”培训为载体,重点在堰塘乡先锋等6个村以及良种场和青龙镇开展了对生产生活困难的独生子女、二女结扎、计生贫困户、贫困党员、残疾人和部分群众进行了信访维稳知识、农业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技等知识的培训。共培训308人(次),投入经费10万余元,解决群众生产用复合肥15吨,发放宣传资料2300余份。通过培训,提高了群众的综合素质。
四、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认真开展农业行政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不受侵害,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485人次,清理市场198场次,检查经营户256户,查获违规经营农资产品471公斤,办理违规经营农资案件8起,已结案4起,挽回农业经济损失50余万元,农资市场秩序井然,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五、严格信访投诉责任制。我局信访接待、投诉受理实行责任制,严格值班制度,做到了信访接待、投诉受理不缺位、不空岗, 长期设置并对外公布投诉电话0856-8520187。对投诉内容进行记录并整理,把问题及时向分管或主管领导进行汇报,由分管领导安排专人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理,能及时处理的将处理结果和意见反馈当事人,不能及时处理的向分管或主管领导汇报后限期办理后答复。工作中力求做到礼貌、规范、公平、公正、公开。
六、强化措施,把信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信访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我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热情接待,认真办理,及时反馈,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信访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一)做好接待、受理工作。一是在思想上纠正“好人不信访,信访无好人;好事不信访,信访无好事”的错误认识,持之以恒地开展“开门接访”;二是坚持做到接待来访要热心,听取反映要诚心,了解情况要细心,说明解释要耐心,排忧解难要真心,处理问题不偏心。三是对待来访者做到一句问候、一张凳子、一杯茶,使来访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二)认真办理信访、投诉案件。一是有专门的信访、投诉记录本,做好接待、受理记录;二是领导及时阅批来信来访,做到一般性信访由分管领导批转办理,重要信访事项由班子成员集体研究处理;三是办理信访、投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到了不违反政策,不激化矛盾。
半年来,我局由于在信访工作方面领导重视、制度健全,信访员遇事热心周到,我局未有群体访和到市、去省、赴京上访事件发生,为全面推进实力德江、活力德江、满意德江建设和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