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教学下大学教师知识结构浅述
进入到21世纪, 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诸多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高职院校在我国的快速兴起以及职业教育在全球的飞速发展,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上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比以往更多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适应普通英语或者基础英语的教学, 更要满足高职院校各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的英语教学需要, 同时还要面向未来知识的发展, 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有清醒的认识并适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赋予时代的特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革举措成为英语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ESP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及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1 ESP概念溯源
我国通常将大学英语称为EGP, EGP是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的缩写, 也称之为普通英语或基础英语, 是指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所教授的英语。而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缩写, 我们称之为专门用途英语, 它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 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专门用途英语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即由于特定行业的需要, 学习者需要达到在某些学科内使用英语的能力;二是有特殊的内容, 即专门化的内容。它属于语言共核之外的部分, 不经过专门学习是难以掌握的。ESP教学有四个区别特征: (1) 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 (2) 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 (3) 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或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 (4) 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
ESP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学术界认为现代英语大约有60万词, 普通英语词汇大约有10万, 余下的50万词汇中绝大部分是各个学科的专业英语词汇。由于专业英语词汇的语义具有严格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因此, 只有通过教授一定数量和类别的专业题材, 才有助于帮助学生熟悉本专业英语文献的语言特点, 才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交际水平。
2 ESP教学现状
目前, 我国的E S P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高等院校对ESP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 而且由于受各种条件及因素的制约, ESP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配备、教学管理以及测试评估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与广大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相比, ESP教学显得举步维艰。大多数高校至今尚未开设ESP课程, 已经开设的学校大部分也处于自发地、零散地组织专业英语教学的状态中。当前,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环境里, 特别是在广大高职院校, 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保证从基础英语阶段到专业英语阶段的连续性, 应该尽快完善E S P课程, 将ESP教学正式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轨道。
3 E S P教师知识结构的特点
E S P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开设ESP课程需要培养一支特别的外语教师队伍, 他们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能够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作为ESP教师,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 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面对这种发展趋势,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有清醒的认识, 要顺应形势的发展, 为适应未来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的发展方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3.1 多层次知识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际上先进的外语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学质量观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不断扩大和综合化, 成为应对知识爆炸与学科渗透的一个重要措施。这一措施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线, 导致学科知识学习走向综合与多样。多层次的知识结构不是各学科知识的平面组合, 知识组成要素在达成目标的基础上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科之间不能够彼此孤立缺乏联系, 各学科教师在传授分科知识时, 不能把它们看成是孤立的学科体系, 需要对所教知识有一个综合认识, 能够从科学系统的高度驾驭教学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 新知识层出不穷, 原有知识迅速更新, 我们的学生要在如此千变万化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成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3.2 开放性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从获取到应用都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决定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开放性的。教师不仅要大量地储备知识, 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大学英语教师讲授的是语言类课程, 语言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词汇变化、句子结构、篇章结构的新解读, 以及一些新的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的出现层出不穷。因此,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广纳新知识还要追根溯源, 掌握源语文化的知识,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知识进行储存、加工和整合。
3.3 超前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不仅应当为现实的教育实践服务, 而且应该懂得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是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人才的,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知识与素质。因此, 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前性, 超越今天时空的局限, 把握学生在未来的社会舞台上将面临的挑战。当前, 大学英语教师学科知识以及教学知识的滞后性已是不争的事实。教师知识的超前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教学知识滞后性的欠缺。教师需要及时搜集与教学知识密切相关、又具有超前性的资料, 以补充教学内容的不足。适量、适时地介绍一些重大科技的突破性成果, 及时了解国内外教学的最新动态与方法, 加以选择吸收、改善教学。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根据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进行多层次性, 开放行和超前性的结构调整。大学英语教学是服务于未来的事业, 是培养和造就知识基础扎实广泛、思路清晰、对社会变迁有较强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自主能力的人才。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调整、补充、更新和发展知识结构, 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开拓进取。这样才能满足我国的教育, 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使我国的大学教育真正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从而达到振兴我国经济, 早日实现进入全球发达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以及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专门针对行业性和特殊用途而开展的大学英语 (ESP) 教学渐渐成为一种趋势和热点, 这既引起了英语教育界的关注, 也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ESP概念的起源以及现状入手, 就ESP下大学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进行简要讨论。
关键词:ESP,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 冯志杰.汉英科技翻译指要[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6~26.
[2] 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