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人类环境与人类生态学(精选)

人类环境与人类生态学(精选)

人类环境与人类生态学第一篇:人类环境与人类生态学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2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2 The reflection to measuremen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人类环境与人类生态学

第一篇:人类环境与人类生态学

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2

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2 The reflection to measuremen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havior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2 彭林

(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系,河北石家庄

050035)

摘要:本文从人类文明与货币发展史出发,推理得到当人类高度文明、在物质流、信息流与能量流的控制能力与法定权力完全自由平等后,地球上的人类可能会有统一的货币。当生态文明高度发达、所有生命均平等时,人类应会也有足够的科技水平为其提供保障,为其设计“生态币”的计量机制,来确保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圈的平衡与稳定。 关键词:生物圈;货币;生态币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currency, reasoning got as high human civilization, material flow, information flow and the flow of control and legal authority after a full freedom and equality, human on Earth may have a single currency. When the highly develop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ll life is equal, humanity should also have sufficient technological level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its design "eco-money" the metering mechanism, to ensure balance and stability of biosphere and biodiversity. Keyword: ecosphere;money;eco-money 1引言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追求人人平等的历史。当我们人类在法律、社会、资源控制力等各方面均能真真平等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许会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即追求生命的平等。而要想达到生态文明的高度发展,所有生命均有足够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不再有物种被人类灭绝的事情发生,就必须将以“人”这一物种为中心的计量关系,改变为以生命为中心的计量关系,形成“生态币”——地球生物圈的资源计量单位,所有目前存在的各国货币都会消失。在这种情景之下,人类行为应该回归本位——即生命过程维系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不再追求过多。如果人类仍是地球生物圈的绝对优势物种,则人类会建立所有生命均平等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的通量与当量,因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以避免地球生物圈因物种的逐渐减少而自行毁灭的命运。 2货币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

如果目前关于人类的起源与演变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货币的形成历史就应该是可信的。即在人类与其它生命体没有出现明显优势之前,是没有消费剩余的,也不可能出现交换,所以也没有必要考虑交换的计量问题。当人类出现区别于其它生命体的优势,出现消费剩余时,就出现了交换。当有交换存在时,就会出现计量问题。在交换品种不多、交换范围很小时,采用的是协商制的物物交换,虽然存在计量关系,但非常不精确,也不是一般等价物的前提下的交换过程。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升、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的进步、科技水平的发展,消费剩余的种类与数量大幅度的增加,对计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于出现了国家等级的货币①。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均转换为货币后进行,当然也有物物交换的现象,但不是主流。如果不考虑政治、文化、社会的影响,仅就以货币为中心的计量关系而言,人与人是平等的,因为无论谁都是将物质、能量、信息先转换为货币,再进行计量与交换。

现在,经济的全球化与贸易的高度发达,出现了计量问题。由于国与国的不平等,在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时,找不到一种平等的各国都非常乐于接受的且不属于任何一方的货币作为计量依据。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如果那个国家成为最大的经济体,且发展程度超前,那么其它各国将被动地接受该国货币作为计量依据,那么该国货币理所当然地在国际贸易中占尽先机与优势。按计量理论推理,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公认的计量单位后,这个国家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印货币就可以了,因为该国货币能换来他们需要的任何东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人类还能平等自由地在生物圈内获取生存、安全与发展所需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导致各国均有自己的货币且不能平等自由的兑换,但相对于非信用货币时代又有了巨大进步。 3人类货币的计量关系及其运行机制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对物质、能量、信息流动进行计量时,必须有一个计量标尺存在,这个计量标尺必须是在平等地对待任何一方。

人类在对物质、能量、信息流动进行计量时,计量标尺就是货币。各个国家均用法律的方式(即计量标尺的使用规则)规定本国货币的功能与作用,并且不得有两种货币,确保计量标尺的唯一性以实现平等的目的。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容易实现,也必须这样,但在不同国家之间就不易实现,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的人是不平等的,也就是在经济学范畴内讨论的经济效率、发展水平、军事政治文化背景等各类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汇率问题,以此进行标尺与标尺之间的换算,但因为其根源是由于不平等产生的,汇率也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当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信任危机,不再为因不信任而付出巨大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时,人与人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且是建立在没有国界、没有信仰歧视、没有文化歧视、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各取所需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的货币将没有存在的价值,人类会为其自身建立一种基于完全自由平等的全新的关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计量方式。 4关于生态币的定义及其运行机制的假设 4.1生态币的定义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生态币:

式中:n——生态当量值的生命体个数,单位:个; N——生态当量值的生命体种群数,单位:个; IS——综合空间生态当量值,无量纲;

m——生态通量值的生命体个数,单位:个; M——生态通量值的生命体种群数,单位:个; QS——综合空间生态通量值,无量纲。 这个生态币计算公式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地球生物圈内最单一的生态系统为计量基准,其它生态系统与之比价;二是某个物种的个体数越多,价值越低,越不值“钱”,某个生态空间里的物种种群数越多,价值越高,越值“钱”。IS——综合空间生态当量是指含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当量值,QS——综合空间生态通量是指含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通量值。

生态币的单位可以是“元”,也可以定义为其它(如“$”),其运算采用十进制,即0.1;1;10;100;1000┉┉等等。 4.2生态币计量的运行机制

根据《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1》中关于人类行为的分析研究,人类行为分为三种:生存行为、安全行为、发展行为,为此产生三种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而其它生命体几乎没有后两种行为,所以其生存的生态空间因人类的安全行为、发展行为受到很大的挤压,生物物种灭绝加速,生物多样性甚至生物圈的稳定与平衡受到威胁。 生态币计量的运行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统一的原则。整个生物圈必须是一个标准尺度,每种生命体必须是一个标准尺度,只有统一计量尺度,才可能建立有意义的计量关系,否则,就与现在人类的货币一样,不能解决自由平等的困局,而是加剧不平等的程度。

二是平等的原则。所有生命均是平等的,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对“人”有利的生命体就得到保护、利用,对“人”不利的生命体就毁灭,甚至灭种。

三是整体的原则。生命体及其生境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或“人”来假定边界,目前的自然保护区就是建立在“人”假定的边界的基础之上的,其科学性是依据“人”现在的认知水平。 四是责任的原则。既然“人”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就得对其负责。另外,在《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1》一文中已分析清楚,生物圈的生命体中只有“人”这一物种在压缩其它生命体的生态空间,而且其安全行为、发展行为要求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越来越大,对生物圈生命体的威胁越来越大,所以“人”就是责任主体。

在建立生态币运行机制时,第一步工作就是查清地球生物圈生态意义上的“节点”物种,即对生态圈的平衡与稳定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然后以节点物种为基础划定生态币的计算空间,再计算其币值。为保证各节点物种的生态空间不贬值,人类必须做什么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建立与人类相同的货币运行机制——即“物种以‘稀’为贵”,稀有物种得到更多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从而得到相应的生态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其数量会增加,而生态价值会降低,当降低到一定程度出现拐点,生态空间缩小,如此循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4.3建立以“生态币”为基础的生命体计量关系的作用

如果建立以生命体平等为基础的计量关系及其运行机制,将人类无限扩张的用于安全行为、发展行为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用于珍稀物种与濒临灭绝物种,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

只有基于全部生命的计量关系才能确保地球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稳定,也只有生物圈的稳定才有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基础生命空间。目前我们或者说“我”很难想象只有人一个物种的地球会是什么样的?怎么运行? 4.4建立“生态币”的条件 4.4.1初级阶段

部分国家开始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着手基于本国领域的生态系统的计量研究,用于生态补偿或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来确保本国生物多样性的改善、节点生物及其生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基于目前的科技、文化、政治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各国基于生命平等的框架协议,推动生命保护尤其是生物圈珍稀物种的保护;其次是开展基于生物圈的不分国界的节点物种的研究工作,无论那个国家均需提供支持;探索建立基于生命平等的计量关系的运行机制并首先应用于国际贸易领域。

国际贸易的计量关系首先必须打破一国货币的垄断,因为只要有垄断,就会有不平等,只要有不平等,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的所有生命体而不仅仅是“人”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就会逐渐减少,从而加剧这种不平等关系。 最有可能的妥协路径是基于当前的汇率关系,建立一种多国协议,按汇率关系形成权重及计量关系,逐渐形成贸易领域的统一货币。

随着贸易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融合、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各国的信任度会逐渐提升;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的增加,因不信任产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会越来越少,“人”的资源控制能力因科技水平的提升又越来越大,同时生态环境也应会越来越重要等等,基于明确的或不明确的各种原因,这些从“人”的安全行为、发展行为转移出来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如果能流入生命领域,则有可能形成生态币的雏形,并由统一的生态币计量关系推动基于生命平等的生态文明建设。 4.4.2中级阶段

中级阶段会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贸易领域统一的货币已形成并相对稳定;二是对生态系统的计量机制开始应用于全人类行为管理,而不是某一个国家。 在这个阶段,人类不仅查清了各生态系统的节点生物还查清了生物圈内所有生命体及其种群的稳定性,并为其建立了不太精确的计量关系。

开始探索建立基于所有生命体行为的计量关系而不仅仅是人类,通过各生命体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计算出生态当量与生态通量,根据生命体的生态当量与生态通量确定其生态价值,以此为基础制定保护方案,为其调整出足够的生态空间。 建立统一的计量关系是促使人类统一行动的前提与基础,而生物圈的保护决非是某一个国家能完成的,必须是全人类的统一行动。如果在这个阶段建立了不太精确的基于生命行为平等的计量关系,那么必将推动生态文明的巨大进步,从而为进入高级阶段提供条件,就象有货币后加快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一样。 4.4.3高级阶段

4.4.3.1建立节点生物的遗传信息数据库及其报警系统

节点生物就是生态价值大于某一生态系统中平均价值的生命体。围绕节点生物建立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根据数据库中数据的流动状态对其种群及生境进行观察与调控,确保节点生物的种群数量与生境的稳定性,以此为基础研究是否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当节点生物受到威胁时系统能报警并提醒相关机构采取措施。 4.4.3.2高度生态文明

在高度生态文明的条件下,人类的行为不再需要约束,所有行为均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生命平等为原则。人类不再仅为“自己”提高资源控制力与资源拥有量,而是研究怎样维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圈的稳定与平衡。 5问题讨论

5.1人类平等之后才会有生命平等还是共同推进? 目前人类还远没有解决自身的问题,人人平等还没实现,讨论生命平等问题与实际情况差距巨大。但谁又能肯定人类在解决自身问题时不会彻底打破生物圈的平衡?也许还没实现人人平等就造成众多物种灭绝甚至生物圈的彻底破坏,连人类自认为最高贵的“人种”也不能幸免,又该如何?所以稳妥的路径就是人类人人平等的追求与生命平等的追求同时进行,既然是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性,“人”也只是一个物种,而且是总想高“人”一等的物种,所以其处境无能如何也比濒危物种的处境优越。 5.2生命体的贵贱怎么确定

用生态币计量生命体的价值以及生态系统的价值,就会有贵贱之分,还是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用生态币计量生命体贵贱意在提醒生物多样性维持机构必须对贵重生命体特别关注,保证其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让其逐渐变贱至到恢复正常价值,而不是生命的不平等。无论生物多样性还是生物圈的平衡均是动态的,所以其价值计量也是变化的。 5.3科技研究到底围绕什么中心展开? 考察人类的科技史就能得到这个结论:人类始终在为自己提升资源控制力与资源拥有量。无论是互不信任的政治、军事领域还是以诚信为前提的经济领域,人都在努力非常努力地进行科技研究,以确保自己比别人有更强大的资源控制力,比别人拥有更多的资源(也可以用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来表达),以保证自己比其他人或生命体都强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有的研究均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更不是以生命体为中心。如果我们以生物圈的稳定与平衡为中心开展科技研究会怎样? 5.4生态文明高度发展后社会的结构与形态会怎样?

人类从群居到形成现代文明的社会结构单元经历了近一万年,而要进入真正的生态文明需要多少年谁也不知道。时间长短是依据人类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而定的,而在这个进程中,人类的社会结构与形态也应该会向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方向发展。人类人为划定的行政边界以及依资源掌控能力划定的国界会越来越不重要,而以利于生态系统稳定及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单元则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到底会是什么样的结构与形态,在没有进入生态文明的时代是很难假设的,就象当我们“人”还处于遵守丛林法则与自律条件时无法假设现在的社会结构与形态一样。 参考文献

第二篇: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蓝雄现

论文摘要:本文略述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全文分三部分:

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二、生态环境系统是生产力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 生产力体系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口、资源、环境如何协调发展,和谐共进的问题。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人口不断增长,需求日益增加,生产力突飞猛进,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因为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是要在一定生态环境中进行。生态危机,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当的结果。

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环境是指作用于人类的所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人类或生物集团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共同构成的生物——环境复合体的总称。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对象,如土地、森林、草原、淡水、矿藏等。同时,生态环境又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的排放场所和自然净化场所。生态环境也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条件,如经过地球大气层选择和吸收的阳光、特定质量的空气和水源,作为旅游资源的名山大川,作为天然基因库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等。可见,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系统,称为生态环境系统。它是由生物及其环境所组成的系统,简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在不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冲击的条件下,它保持着一定的平衡状态,维持自身的正常运动。当受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冲击,违反生态规律,旧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新的平衡又建立不起来,那就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包括内部结构的平衡、各生态群落之间的平衡和生态群落与它的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结构和能量输出输入之间的平衡。生态系统长期受到破坏,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纯粹的自然过程。人类出现以后,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介入,打乱了自然界原有的秩序,纯自然的过程就变成了自然——社会过程。自然——社会过程的产物,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这就是所谓的“第二自然”或“人工自然”。生态系统的性质也由此发生了变化,由自然生态系统变成自然——社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系统。人类改造自然,利用一部分自然物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必然对其他的自然物及其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破坏。由于生态环境后果与生产者的利益关联不太直接,因而往往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掩盖而不被人们注意。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正在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最终要达到使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理论上我们很明确,生态环境一定要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社会经济,又要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不论何时何地,一定要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认真做到人与自然统一,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到人与人之间和谐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其基础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只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和谐的,那么,他(她)无论身居何处,干何种事业,就会自我平衡,心态平和,安居乐业,从而他(她)与周围的人们就会和睦相处,与社会人群之间的关系也就会谦和融洽,整个社会呈现出和谐氛围,社会主义社会就会出现崭新的和谐的精神风貌,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系统是生产力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体现为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中实现的。而人类利用自然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再生产的统一。自然生产过程形成自然生产力或生态生产力(自然力、自然资源、生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等等),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形成 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科学管理等等)。所以,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集合体。生态生产力是生产力体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马思全集第23卷第201页),在社会“生产中 ,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马思全集第23卷第662页)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在整个生产力体系中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界的自然生产力也是同时起作用的。因此,我们对生产力这个范畴就有新的认识。所谓生产力这个体系,是人与自然在物质变换过程中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社会经济再生产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自然生态再生产能力和社会经济再生产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社会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与自然生态生产力的总和。我们对生产力的这样认识既把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纳入整个自然生态再生产的过程,又不把自然生态的再生产看成是纯粹的自然过程,从而把自然生态再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再生产视为同一的过程,把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融为一体,是完全符合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实际情况的。

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人的劳动能力(脑力、体力、科学技术等)及其组合构成社会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自然生产力是纯粹的自然力(如瀑布、河流等),广义的自然生产力则不仅包括自然力,而且还包括自然资源以及生产所必备的自然条件等等。我们这里讲的自然生产力指的是广义的自然生产力。自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自然生产力作用制约着社会生产力。马克思指出:“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倒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运的河流、森森、金属、煤炭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0页)。这就是说,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既包括作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也包括作为“劳动资科的自然富源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

第一,自然生产力通过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料影响“人本身的自然”。劳动者是构成社会生产 力的首要因素,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及所需的各类物质产品,无一不是来自于自然界。人类如果不从自然界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人类就不能生存,则任何社会生产力就无从谈起。而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的生存资料多寡和质量优劣,则取决于自然界再生产能力的强弱。自然再生产能力愈强,人类所获得的生存资料愈丰富,人本身的自然(人的脑力体力)等就愈发达:反之,自然再生产能力愈弱,人类所获得的生存资料就愈贫乏,质量愈差,则人本身的自然也就愈羼弱。如果自然生态系统被严重污染和破坏,则人类所取得的生存资料会危害人的健康,人类就必然会丧失生产能力。

第二,自然生产力通过自然再生产为人类的经济再生产创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马克思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 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资本论第2卷第398—399页)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如农业生态系统就是自然——社会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进化就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二是通过自然再生产为经济再生产创造自然前提。人类的社会经济再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而这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是通过自然再生产而不断得到补充的。如果自然再生产能力被破坏,经济再生产的自然条件就会恶化。经济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就得不到及时的补充。甚至会枯竭,经济再生产就无法进行。

第三,自然生产力直接影响劳动对象的数量和品质。社会经济再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对象。在自然再生产能力比较旺盛的区域,它就能为经济再生产提供的劳动对象就比较充裕。自然再生产就能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进行,它就能为经济再生产提供品质较为优良的劳动对象。反之,在一个严重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自然再生产的能力被抑制和破坏,自然再生产过程所能提供的劳动对象不仅数量减少,而且其品质也会大大降低,社会生产力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其次,社会生产力也作用和制约着自然生产力。这种作用和制约关系是这样的:一是社会生产力使自然生产力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无论有多大,如果离开了人类劳动的参与,自然生产力只能是自然物,是潜在的生产力,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二是社会生产力可以极大地改变自然生产力。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可以改变自然物的面貌,改善或破坏生物的生境,启动或消灭生物群落,从而给自然再生产以极大的影响。人的社会性愈是得到充分的展现,人们对自然再生产的影响也愈是巨大。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看,在农业文明的初级生态农业条件下,自然生态较少受到破坏,人与自然处于低水平的平衡之中。而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以机械化、化肥为主要标志的农业生产,是依赖投入高能量获得高产量,虽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然而也提高了农业成本,造成能源紧张,而且由于过多使用化肥和农药等物质,从而使土壤结构破坏,有机质含量降低。高毒残留农药还污染了生态环境,使有益昆虫、青蛙、鸟类等数量急剧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然生态平衡。造成自然生态功能萎缩或复异。

现代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物质文明,是一种追求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模式,本质上是以过度消耗资源,无控制地排放废弃物的一种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因而是一种破坏生产力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人类社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必须改变这种破坏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态家园,维护生产力体系的功能和完善。

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不仅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而且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如前所说,自然生产力之所以成为现实生产力,就在于有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即社会生产力渗透其中。同样,社会生产力能持续稳定发展,也在于自然生产力旺盛,使经济再生产过程始终如一地有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伴随。这就是社会经济再生产与自然生态的再生产相互渗透、相互交织,构成了生产力体系发展的全部过程。《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强调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可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必然破坏生产力。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任何时候都要把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结合起来,才会使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一)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确立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这种价值观念来源于人们对以往社会经济活动违反生态规律所带来的严重不良影响的反省。现在终于认识到,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所致。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必须自觉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保持生态平衡。因此,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绝不能妄自称大,胡作非为。必须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进。我们这一代人要为以后的世世代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把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交给他们,决不能做贻害子孙后代的事情。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真诚的朋友和伙伴。要在感情上真切感到大自然是人类之母。生命之源,衣食之库,人的聪明智慧都是来自于大自然。要从整个人类整体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出发,来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并不是彼此分离、相互隔绝的各个实体,而是一个休戚与共的整体,这个整体是包括在地球命运共同体之中的,人类要摆正自己在大自然界中的位置。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2、在社会生产中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要设计生产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的产业技术系统。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输入生产系统的物质在第一次使用生产第一种产品后,它的剩余物是第二次使用成为生产第二种产品的原料;接着第二种产品的剩余物是生产第三种产品的原料。如此类推,直到整个生产过程所有的剩余物全部都用完,最后才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形式排放。这就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的思维。上个世纪末,国家环保总局在我区贵港市开展了国内第一个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的建设,启动了全国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建设的试点。我国“十一五”规划正是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设计。

3、在消费领域崇尚简朴,摈弃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的消费行为。人类应追求与自然同在,过简朴生活,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我们每个人都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为自然生态环境负重减压。

4、在科学技术上,不但重视科技的发明创造和使用,更重视科学技术 发展向生态化转变。使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始终沿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方向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有力支撑。

5、在人口问题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既重视控制人口的数量,更重视提高人口的素质。在人口政策上要求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把人口数量增长的控制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 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要立足于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三章标题是:“保护修复自然生态”。本章的引言强调指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这段文字表明我国今后对生态环境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思路,可说是对人工万能的规劝,是对我们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这里仅就桂林漓江生态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的治理略提个人的看法。 发源于兴安猫儿山的桂林漓江,是一条小江,江虽小而名气大。由于高差大和石炭岩层的作用,使江水清澈如镜,蜿蜒南流,两岸奇峰夹江林立。倒影江中如画似锦,随波逐流,宛如水上画卷,素称“漓江百里画廊”。加上韓愈的丰富想象。南望“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述漓江山水组合的生态景观美;后来王正功又作了高度概括,桂林山水甲天下,使桂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就特别之美好,为世人羡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桂林旅游业火爆之后,国内外旅游者,慕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之名,纷至踏来。到桂林必游览漓江;如到桂林不游览漓江,似有未到桂林之憾。漓江水上游是响噹噹的旅游品牌。然而,近三十多年以来,漓江水上游遇到两个紧密相连突出问题:那就是漓江的枯水期越来越长,致使漓江游览在时间和空间上越来越短;漓江的山水风景景观大为逊色,昔日能看到的“群山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如神”,“分明看见青山顶,船有青山顶上行”的动人景象难于见到了。关键是漓江水问题,在于水流量不足,影响了漓江水上游览的效果。历届桂林市政府领导都极力做“水”文章,或叫做给漓江补水的文章。关于桂林漓江补水这篇文章,有两种意见:一个叫做人工补水,另一个叫做生态补水。

先说人工补水。所谓人工补水,其办法是将漓江分段筑坝壅水,逐级抬高漓江水位,以满足大型豪华旅游船只通航。专家认为这样做会使自然流畅的漓江变成漓湖、漓塘,破坏了漓江流域的自然生态,不可取。于是,人工补水又改为在漓江上游修水库蓄水。说当漓江上游发大水时,就把所有的水蓄存到水库里去。枯水季节打开水库的闸门放水,使漓江水的深度保持在能满足大型游船顺利航行的需要。这个想法都有了规划。其名叫做“生态补水”。笔者认为,设计部门是用错了词。不论是筑坝壅水,还是修水库蓄水来给漓江补水,都是属于人工补水,不是生态补水,这里先规范这个用词。不能把生态这词滥用了、乱用了。免得真正讲生态补水反而使人弄不明白。

关于生态补水问题,说的是把漓江流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治理。漓江是一条江,上游、中游、下游、紧密相连。漓江补水应该是全面的整体的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那就是要从发源于猫儿山的漓江,首当其冲的是保护好猫儿山(包括海洋山和青狮潭)的森林植被,而且一定要保持森林群落结构合理,这样就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特别是猫儿山顶上有一块叫八角田的地方是要绝对保护好,这样才能使漓江水源头长年川流不息,水流量保持稳定。漓江补水应当从源头抓好,而漓江的中游、下游,包括整个漓江流域两岸天然植被 也要保持绿荫护岸,更不要人为开挖河床,采石挖沙,河道不要截弯取直,而是任其自然,弯弯曲曲,自然天就的漓江。漓江游览应该按照邓小平同志当年视察桂林时提出的因水择船,用小木船游览并非不好。竹筏漂流漓江也是很有趣的游览方式,难道只有乘座豪华游船才算游览漓江吗?笔者赞成生态补水的办法解决漓江补水。这实际上是桂林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也是桂林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之路。

第三篇:调查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调查身边的环境中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比如:湖泊里是不是漂泊着人类的垃圾?湖泊中的鱼的数量是否很少甚至绝迹?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

第四篇: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查阅、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三、课前准备:

教师:①查找我国及当地的有关生态环境现状及采取措施的资料。

②准备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幻灯片及资料。

③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进行调查或收集资料。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点击课件,展示校园环境景象图片)

教师:这是同学都非常熟悉的地方——我们美丽的校园,我们每天要在这里学习、生活、

嬉戏。但在十年前,我们的校园并不是这绿树成荫的美丽景象,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十年前我们的校园的面貌?

学生:(异口同声)想。

教师:(点击课件,展示十年前的校园景象)请同学观察图片描述十年前的校园景象。 学生:通观图片景象我们可以观察到十年前我们校园,并没有各种植物去装点美化校园

也没有绿树成荫的景象,那时的操场上遍地黄土,我们的师哥师姐们不得不面朝黄土背靠大山的在操场上做操。

教师:(点击课件,展示校园环境的对比图片)通过与昔日的校园环境相比,使我们不

禁产生了一种幸福的感觉同时也不得不感叹我们的校领导和老师为校园美化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果。可是有的同学却不懂得珍惜,出现了一些破坏校园环境的行为?请举例说明我们学校内存在哪些破坏行为?

学生:列举校园内存在的破坏现象:随意丢弃垃圾、践踏草坪、毁坏树枝、随地吐痰等 教师提出问题:这样的行为你有吗?当你遇到这些行为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学生:首先我自己不会这样做,如果我遇到这样的行为我会及时的制止。

教师:(肯定性评价学生)看来我们同学不仅有正义感,而且还是保护校园的小卫士。刚刚我们同学所列举的这些例子都仅仅是出现在我们学校的一些破坏行为,那么

同学们来思考一下: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人类的哪些活动对它也造成了破坏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展示课题)

下面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介绍你所了解的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学生:(课堂气氛活跃,踊跃发言)人类大量的砍伐森林,致使我国的森林面积不断减

少。人类为了获取动物的皮毛就大量捕杀动物。人类有的时候为了食用也会捕杀一些动物,使它们的数量不断减少。一些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气肆意的排放也造成大气污染……

教师:看来我们同学都很关注生活,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行为也有

一定的了解。那么我把同学们所列举的例子归纳一下,我们共同分析一下看是不

是能归纳为这几个方面:(点击课件人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三个方面,边点击

边解释)第一个方面:人类对树木的乱砍滥伐、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及一些牧民肆

意的在我国的植被上放牧。第二个方面: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肆意的捕杀野

生动物。第三个方面: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及人们自身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和生

活垃圾的随意丢弃。(征求学生的建议,老师归纳的也许不够完整我们同学可以

补充。)

下面请同学们就人类这几方面的破坏行为加以分析,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严

重的后果及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哪些灾难。

(点击课件,展示森林砍伐图片)提出问题:请你结合图片分析:乱砍滥伐会造

成哪些严重后果?

学生:乱砍滥伐会造成我们国家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乱砍滥伐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森林覆盖率的降低,

土地沙漠化。我们国家的土地沙漠化究竟呈现怎样的状况呢,我们通过一组图片

来了解一下。(点击土地沙漠化图片)这是两张经太空卫星拍摄并加以分析的图

片,同学们都学习了地理,谁能来指出我们国家的位置?(学生指出了中国的位

置)找到了中国的位置,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你眼前所呈现的是怎样的一个中

国?

学生:是一个沙漠化的中国,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土地很少被绿色所覆

盖,而是直接以赤裸裸的黄色面向地球。

教师:的确是这样,我们国家土地沙漠化的趋势日益严重,刚才我们仅仅从直观上感

受了我国土地沙漠化的程度,下面我们再从一组数据中进一步了解我国土地沙漠

化的面积。(点击资料一我国土地沙漠化数据)

学生:阅读资料一,获得相关信息,认同我们国家土地沙漠化的严重性。

教师提出问题:土地沙漠化最终给我们人类自身带来哪些灾难?

学生:引起一些自然灾害,比如沙尘暴……

教师:(展示沙尘暴图片)这就是同学们口中的沙尘暴,那么你知道沙尘暴存在哪些危

害吗?(组织学生四个人一组结合图片及初一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答案。

教师:给一定的时间讨论后,组织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

学生:我组讨论的结果是:沙尘暴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污染空气,危害人

体健康,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

2、影响交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3、

破坏农田、土地、公路、铁路和灌溉渠等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教师:沙尘暴可以说是自然界对于我们人类这些破坏行为给予的一种惩罚,这种惩罚

就警示我们要善待自然、尊重自然。刚刚我们分析了人类破坏行为的第一个方

面,下面我们来分析人类对动物的乱捕滥杀所带来的危害。(点击课件出示问

题)人类用哪些手段残害动物?如果生物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

化? (组织同学回答交流并补充)

学生:例举人类残害动物的一些手段,分析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

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学生,同时引如到人类活动第三方面的破坏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及

治理措施。(点击空气污染图片)

第五篇: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2.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3.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同时,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使用说明】

1.依据学习目标,先通读教材102-106页内容,对本节主要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达标检测】

1.当你发现有人捕杀青蛙、偷猎鸟类 ,或者知道有人盗伐林木,你觉得最好是() A去和他们辩论,不让他们这样做B将这些人抓住,扭送公安机关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告诉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 2.1956年,我国在广东肇庆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区的阅读时间10分钟。 2.完成【自主学习】

3.认真独立完成【达标检测】 【学习重难点】

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

1.为了保护生物圈,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控制。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非常突出。为了控制人口和提高人口,我国已经把列为一项。计划生育的要求:、、、。2.人类活动既有可能,也可以。当前,人类活动使的问题特别需要我们关注。【合作探究】

1. 通过课本104页—105页图4-61,分析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

2.如何解决上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第 1

目的是()。

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B.发展当地的旅游业 C.保护当地古建筑D.发展当地养殖业 3. 关于计划生育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B.人口太多,国家负担太重 C.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 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晚婚B.晚育C.少生D.优生

5. 近年来,黄河下游地区断流的时间提前,断流的河段也上移,其主要的原因是( A.地球的温室效应 B.上游用水增多

C.上游 地区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降水量减少 D.地壳运动频繁

6. 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的开采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