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港与海港协同发展
第一篇:内陆港与海港协同发展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蔡 奇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20日
06 版)
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这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员令。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总书记亲自决策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总书记非常关心京津冀区域的发展问题,多次深入三省市考察调研,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5月,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3年8月,总书记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了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并全面系统阐述了其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2015年2月和4月,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方法。2017年2月23日至24日,总书记视察河北、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分别就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作出重要指示。显而易见,京津冀协同发展从战略构想到顶层设计,再到基本思路、方式方法和重大举措,都是总书记亲自决策推动的。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以大历史观来谋划这一区
1 域未来发展,果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充分体现出了强烈的使命担当、深邃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京津冀地域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2016年,京津冀以全国2.3%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8%的人口,贡献了全国10%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有25%的外商直接投资落地这一区域,研发经费支出也占全国15%。当然,京津冀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北京“大城市病”突出,水资源匮乏,人口规模已近天花板,京津两极过于“肥胖”,周边中小城市过于“瘦弱”,区域发展差距悬殊,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破解首都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有利于破除隐形壁垒、打破行政分割,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经验;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对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为全国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进而言之,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新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3年多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有力领导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精心指导下,京津冀三省市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规划纲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编制实施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十三五”规划,出台了产业、交通、科技、生态环保等12个专项规划和一系列政策,落实《规划纲要》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北京认真对接落实疏解非首都功能控增量、疏存量
2 两个政策意见,严格实施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大力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推动一批区域性批发市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学校、医院等有序疏解,带动常住人口连续两年增量、增速“双降”。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取得重要进展,河北积极对接京津服务京津,率先打通一批瓶颈路、断头路,深入实施“6643”工程、禁煤区建设及各种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以北京为中心、“半小时通勤圈”逐步扩大,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2016年比2013年下降33%,“4+N”产业合作格局加快构建。同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开展,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增长超过30%,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初见成效,京津两市助力河北张承保地区脱贫攻坚扎实推进。
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要着力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到2035年,北京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首都功能更加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架构和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重点是继续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推动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等有序迁出。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到2035年承接北京中心城区40万—50万常住人口疏解。北京要把疏解功
3 能与改善环境、控制人口、提升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统筹腾退空间利用,推动老城重组,优化提升首都功能。
(二)着力优化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格局。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骨架,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重点是充分发挥北京“一核”作用,强化京津“双城”联动和同城化发展,共同发挥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沿京津、京雄(保)石、京唐秦等主要交通廊道建设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形成区域发展主体框架;提高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形成定位清晰、分工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城镇体系,走出一条绿色低碳智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统筹推动重点工作持续突破。共建“轨道上的京津冀”,完善便捷畅通公路交通网,打造“一小时通勤圈”,构建现代化机场群、港口群,提升交通运输组织和服务现代化水平。建立一体化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大气、水等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燕山—太行山生态安全屏障、京津保湿地生态过渡带、环首都国家公园等建设,扩大区域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顺三省市产业发展链条,建设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功能区、滨海新区等战略合作和功能承接平台,打造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聚区。深化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做好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衔接,集中力量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金融、土地、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完善行政管理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保护联动、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协同等机制,打造区域体制机制高地。建立交界地区协同管理长效机制,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
4 管控。完善共建共享、协调集约的能源、水资源等基础设施体系,营造京畿特色、多元活力的文化体系,建设设施均好、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落实京津两市对口帮扶河北省张承保环京津相关地区任务。
(四)共同办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这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强有力牵引作用。准确把握筹办冬奥会定位,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科学实施筹办工作总体计划,确保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加强筹办工作协调,确保主要竞赛场馆和基础设施2019年底前建成、2020年测试赛成功举办。统筹赛事需求、赛后利用和环境保护,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确保各项设施成为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高水平做好赛会运行保障和服务,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彰显民族和文化特色,促进中外文明对话交流。把普及冰雪运动贯穿筹办工作始终,以青少年为重点,与全民健身相结合,扩大冬季运动覆盖面。共建京张文化体育旅游带,打造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集聚区,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总书记在审议《规划纲要》时就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把握“多点一城、老城重组”的思路;要深入研究论证新城问题,可考虑在河北合适的地方进行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化新城。2016年3月和5月,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设立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有关情况汇报,强调这是历史性的战略选择,要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这件事情。2017年2月23日,总书记实地考察河北省安新县和白洋淀生态保护区,就雄安新
5 区规划建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雄安新区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设计建设。2017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个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这是综合考虑区位、交通、土地、水资源和能源保障、环境能力、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经过多地多方案比选、科学研究论证后所作的决策,凝聚了各方共识。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规划建设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使之成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实践。按照中央部署,雄安新区要抓好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七大重点任务,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党中央明确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目标,到2020年,雄安新区对外骨干交通路网基本建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框架基本形成,白洋淀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明显进展,新区雏形初步显现;到2030年,一座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新城将绽放光芒。
第二篇: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 要]为了更好地发挥科研对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践的支撑和指导作用,未来研究需要从关注宏观转移到关注中观和微观,在研究内容上要注重对各级各类教育进行专门研究,在研究对象上要注重对政策实施后的监测评价研究,在研究主体上要增强跨区域跨机构的协作,在研究方法上要加强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
[关键词]京津冀教育;教育协同;区域教育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颁布以来,京津冀三地教育领域积极开展了许多协同发展实践,教育科研工作者也围绕“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理论研究。那么,已有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未来如何更好地开展研究,以提高科研对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践的支撑和指导作用?在此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一、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践
亟需科研支撑和指导
《规划纲要》颁布?赡甓嘁岳矗?京津冀三地教育领域积极推动协同发展,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一方面有序疏解部分教育功能,教育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部分高校向郊区疏解工作稳步推进,教育聚集人口趋势得到一定缓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教育配套建设加快完善;另一方面,北京市积极带动和推进三地教育协同发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初步形成,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得到深化,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得以广泛开展。
京津冀三地在推动教育协同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整个推进过程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各教育协同主体(包括三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部门等)都在在边实践边摸索的过程中,亟需科研的引领和支撑。
这主要是因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既缺乏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也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虽然《规划纲要》以及三地政府关于贯彻《规划纲要》的意见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很好的顶层设计,还分别设定了2017年、2020年和2030年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但是具体到教育领域,三地教育如何实现协同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是什么,如何发挥教育在协同发展中的引导性作用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地开展科学研究和论证。
而且,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与“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教育协作发展存在许多差别。“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都是“扁平化”结构,而京津冀区域是一种“双核极化”结构[1];北京作为首都,京津作为直辖市,而河北是省级区域,三者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基础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对等;“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教育协作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推动,而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推动;“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教育协作的目标主要在于共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目标还需要服务于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这些差别说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推进不能照搬“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的经验。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由顶层设计走向规划实施的关键阶段,如何立足于建设新型智库,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纵深推进出谋划策,成为教育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教育科研工作者积极响应重大国家战略的发展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在研究对象上,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战略,对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随着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由顶层设计走向实践推进,研究的重心也应该发生相应的转移。如果研究仍然止步于对发展战略的探讨,则研究将停留在表层,无法加强对实践的指导。
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研究多数是笼统地探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对策,而深入探讨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的对策较少。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需要分门别类地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目前,对各级各类教育办学主体而言,推进协同发展的动力不足、方向不够明确、路径不够清晰,是阻碍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重要原因。
在研究视角上,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政策的前期研究,进而提出对策建议,对政策或项目实施后的监测和评价较少。京津冀三地教育领域开展了许多协同发展项目,出台了不少政策或行动计划。例如,北京市启动了许多疏解教育功能的项目。这些项目或政策的成效如何,面临哪些阻碍,还需要哪些后续支持,获得了哪些经验与教训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追踪研究。
在研究主体上,已有研究更多是单个地方、单个部门开展的独立研究,而跨地方、跨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研究较少。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需要对三地的教育发展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深入了解。因此,有必要协同三地的教育科研力量,调动跨部门合作研究的积极性,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共享。
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研究主要使用文献分析法进行思辨研究,而基于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较少,比较研究也较少。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需要对三地教育发展的现状、差距与需求等有清晰的了解,对阻碍教育协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有准确的把握,这些都有赖于开展扎实的实地调查,有赖于对三地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
三、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未来研究需要从上述五个方面做出改进,才能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提高科研对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践的支撑和指导作用。
第一,降低研究重心,多做一些落地的研究。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是一项涉及多个不同地区、不同教育领域、不同发展阶段、多种相关利益主体的深层次教育变革[2]。促进要素和资源的自由流动,深入推进教育协同发展,不仅依赖于教育领域自身的体制机制创新,更大程度上掣肘于土地、财政、人事等多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因此,在中观层面,可以加大对有利于教育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在微观层面,可以深入到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学校,了解它们的协同发展需求。
第二,进一步聚焦研究内容,多开展专门针对某一类型或层级教育的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协同发展中面临不同的形势和任务。基础教育需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承接地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引导人口合理分布;职业教育需要对接产业需求,在京津冀范围内进一步深化产教对接;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提升高等教育对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贡献能力。基于三者的不同特征,有必要针对某一类型或层级的教育进行专门研究。
第三,加强对教育协同发展项目的监测和评价研究。《规划纲要》分别设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分别是到2017年要实现“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要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到2030年要实现“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那么,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际是否与政策设计相一致?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存在哪些问题?为了顺利实现规划目标,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依赖于政策监测与评价。另外,北京市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功能疏解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经验和模式可以总结,疏解需要哪些配套政策支持,被疏解的教育功能如何与承接地实现融合发展?京津冀三地开展的大量教育合作项目,是否真正落地并往前推进,取得了哪些成果,面临哪些问题,需要哪些体制机制的创新等?这些都是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并能为未来的政策调整或改进提供依据。
第四,重视以“协同”的方式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3]。京津冀教育协同,涉及到“三地四方(另一方是中央)”的利益和需求。只有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研究,才能将研究基石建立在“三地四方”的共同利益基础上,而不是“自说自话”。需要注意的是,协同研究重在研究前期对研究主题的共同确定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充分沟通和交流,而不仅是研究后期成果的合作发表或出版。建议“三地四方”定期共同设定研究主题,整合科研力量共同开展研究,加强研究过程中的研讨与分享,建立以共建为前提的研究成果共享机制。三地可以互派科研人员异地挂职或互访,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同时,加强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建立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数据集,搭建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第五,在文献研究和政策解读的基础上,多开展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就实证研究而言,研究者不能停留于通过书本或文字来了解京津冀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差异,而要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京津冀三地教育发展的真实状况,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访谈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等,了解他们在教育协同发展中面临的困惑与需求。就比较研究而言,可以梳理和分析国外大都市圈发展过程中教育协同发展的经验、世界发达城市教育功能疏解的?验、国内“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教育协作发展的经验、京津冀区域其他行业协同发展的经验等,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建民.京津冀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 [N].人民文摘,2014-05-01.
[2]范恒山.发挥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基础先导作用[N]. 光明日报,2017-04-25.
[3]桑锦龙.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需要实践智慧――读《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践策略研究》有感[N].中华读书报,2017-03-08.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第三篇:*学校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
大讨论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对河北的重要指示,落实省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根据市委教育工委部署,*学校决定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开展大讨论,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对河北的重要指示、省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上来,创造性地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及教育改革各项工作的重大举措。开展大讨论,是抢抓机遇,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推动协同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开展大讨论,是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强大动力。我校全体党员教师要把“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努力开拓解放思想新境界。
二、目标要求
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照解放思想“八破八立”的要求,牢牢抓住“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切实做到突出统一思想,突出问题导向,突出以上率下,突出奋力争先,突出知行合一,突出工作落实,着力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解决好抢抓机遇问题,解决好工作摆布问题,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解决好本领恐慌等问题,为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和行动基础。
(一)要在推进大力解放思想上取得新突破。始终围绕“八破八立”,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聚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科学编制我校教育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教育局工作目标任务,依法推进我校各项工作快速、健康、均衡发展。
(二)要在推进提升质量上取得新突破。以稳定我校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我校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为突破点,通过抓队伍、抓管理、抓教研,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
(三)要在推进教科研改革上取得新突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要在推进办学水平上取得新突破。持之以恒地开展5A学校建设工作,继续推进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使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管理水平和办学品位整体提升。
(五)要在坚持依法治教上取得新突破。树立法治思维,认真贯彻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切实增强依法治校意识,提高学校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依法治教能力和水平。
(六)要在推动作风建设、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上取得新突破。以大讨论为契机,结合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守好政治底线,点燃奋发作为、干事创业的激情,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主要任务
要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准找实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创新发展思路和举措,始终围绕“八破八立”开展大讨论。
(一)紧紧围绕“破除畏难等靠的情绪,树立锐意进取的意识”开展讨论。在大讨论中,要集中解决部分党员教师存在的对协同发展重视不够、信心不足、跑办不力、惰性等待京津辐射和带动等问题。通过大讨论,引导党员教师认识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最宝贵的战略机遇,坚定信心、积极作为,用心用情用力,最大程度地争取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支持,把现实机遇转化为加快教育发展的新优势。
(二)紧紧围绕“破除精力分散的倾向,树立聚焦发展的意识”开展讨论。在大讨论中,要集中解决一些党员教师精力不在工作、工作不在状态、状态不在事业等问题。通过大讨论,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我校教育教学上来,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革。
(三)紧紧围绕“破除依赖思维,树立加速发展的意识”开展讨论。在大讨论中,要集中解决一些党员干部等靠要思想,对待工作主动意识不强、动力不足、措施不硬等问题。通过大讨论,引导党员教师高站位、细谋划,借势、借力、借智发展,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强力实施教育大对接活动。走出去、请进来,把好经验、好做法引进我校,从而推动学校快速前进。
(四)紧紧围绕“破除无所作为的状态,树立勇于担当的意识”开展讨论。在大讨论中,要集中解决一些党员教师贪图安逸、不敢担当、本领恐慌、碌碌无为,缺乏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抓工作太笼统,不精准,抓工作只设计,不落实等问题;解决工作标准不高、纪律不严、工作作风不扎实、不适应新常态要求等问题。通过大讨论,引导党员教师主动适应政治经济新常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做到敢于担当破难题、放开手脚促发展。
(五)紧紧围绕“破除大而化之的习惯,树立精准发力的意识”开展讨论。在大讨论中,要集中解决一些党员教师责任心不强、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够严谨细致、走形式走过场、工作虚漂搞表面文章、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心存侥幸应付检查等问题。通过大讨论,引导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形成亮点,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提高工作效率;要分解任务推进工作,按时间节点狠抓落实。
(六)紧紧围绕“破除封闭保守的思想,树立开放创新的意识”开展讨论。在大讨论中,要集中解决一些党员教师固步自封、禁锢保守、怕担风险、瞻前顾后、得过且过等问题。通过大讨论,引导党员干部树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于拼搏、敢于担当的意识,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形成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的竞争态势。
(七)紧紧围绕“破除定式思维,树立改革发展的意识”开展讨论。在大讨论中,要集中解决一些单位和干部存在的观念陈旧,靠老办法、老经验办事的定式思维,解决在改革过程中亦步亦趋,步子不大,办法不多等问题。引导党员教师树立发展意识,以改革为突破点,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积极主动做好与北京怀柔四中等学校的对接,全面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八)紧紧围绕“破除急功近利的心态,树立久久为功的意识”开展讨论。在大讨论中,要集中解决一些在工作中做决策、定思路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搞短期行为,甚至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掩盖矛盾,一味追求“显绩”,解决问题幻想毕其功于一役等问题。通过大讨论,引导党员教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保持战略定力,人尽其才,各显其能,久久为功,善做善成,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不断推进学校发展。
四、方法步骤
大讨论从现在开始,到2016年6月底基本结束。要把大讨论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与推进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改进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坚持统筹安排、科学组织、紧扣主题、整体推进。
(一)认真学习,深入研讨。我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10月中旬召开动员会,党总支书记要进行动员讲话。要通过多种形式系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学习省委中心组学习会精神以及赵克志同志到河北工作后的系列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安排部署。要认真抓实5个学习载体:(1)举办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和大讨论系列研讨会,集中学习不少于3天。结合严以律己、严以用权专题学习研讨,专门安排5-6次学习研讨。(2)举办专家辅导。邀请专家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教育改革等进行专题辅导。(3)开展大讨论研讨宣传活动。借助新闻媒体、校园网、校刊校报、宣传栏等,开展“谈解放思想”“协同发展大家谈”“外地经验介绍”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干部在解放思想中抢抓机遇、主动作为。(4)深入推进“百校对接”活动。进一步到对接学校学习考察,在办学理念、教育改革、工作作风、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对标,比较、借鉴、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坚持在对标中理清思路,在对标中抓好落实,真正达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争优、争先进位的目的。
(二)多种形式,征求意见。要采取民主评议、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设立信箱、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两代表一委员”、老教师老党员、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组织开展“我为教育发展献良策”建议征集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班级开展蹲点调研活动,拓展征求意见的广度和深度。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要认真梳理、研究,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三)深入查摆,剖析根源。要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紧扣协同发展,聚焦“八破八立”,深入查找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思路举措、目标定位、执行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剖析根源,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要组织召开协同发展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查摆问题、认真剖析问题根源。领导班子要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员、完成时限等,按时上报市委教育工委大讨论办公室备案。
(四)完善思路,创新举措。要把大讨论中学习的成果、征求的意见建议、查摆的问题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形成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和作风成果。要把大讨论成果与圆满完成今年目标任务、谋划好明年重点工作及制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再增措施、再加压力、再鼓干劲。
五、组织领导
(一)成立工作机构。*学校成立大讨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二)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分解任务目标、明确重点工作、方法措施和责任分工,做好组织推动、具体指导和宣传报道,确保活动扎实有效。
(三)坚持以上率下。要做到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抓出成效。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大讨论的各项要求,带头开展学习研讨、带头深入查摆问题、带头抓好整改落实,在解放思想、积极作为、激情工作上做出表率。
(四)强化督导检查。加强对大讨论开展情况督促检查,加大对问题整改落实的督导力度,要明确时限、整体推进。
(五)加强舆论宣传。要把大讨论作为当前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精心制定宣传方案,开设专栏专题,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全面反映大讨论的重要意义,及时展示大讨论带来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加强正面引导,及时发现、培树和宣传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
第四篇: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协同发展论文
摘要: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也日益严重,如何使双方协同发展,成为当前重要课题。本文从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入手,剖析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必然性,对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 必然性 问题 对策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可能性
基于信息化商务平台的共同要求。电子商务模式下,现代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了现代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现代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现代物流的实施控制。
电子商务对需求的多样性与分散性,为现代物流拓展了广阔的业务范围。电子商务要求现代物流提供更完善、更周到的服务,要求协助电子商务公司完成售后和更多的增值服务内容,这样现代物流的发展才有内在的动力与外在的需求,二者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电子商务为现代物流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提供了运作空间,提高运行效率。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现代物流企业可充分利用Internet巨大优势建立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开展商品物流跟踪、客户响应模式,信息处理和传递系统,提供更加完善的配送和售后服务,现代物流企业应该认识到,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是合作博弈,网上网下及早合作可共创双赢模式。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是电子商务运作的重要部分,是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其优势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运作方式的高效率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否则就不会真正实现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只有通过现代物流配送,将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能结束,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而物流配送效率也就成为客户评价电子商务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
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有效的购物方式。现代物流的功能应该是把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在准确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送到客户手中,它直接影响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的竞争力。
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电子商务的提出最终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和货币流处理上的繁琐对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的延缓,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
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现代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使货物运输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以快节奏的商流和先进的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被认为是继企业节约原材料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又一经济利润增长点,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观念和服务模式落后。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其功能主要局限于信息交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脱节,重电子商务轻物流,导致配送效率低下,经常出现拖延交货期、出错等现象,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快速、准确、及时的现代物流服务要求。
与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现代物流企业跨区域开展物流业务时常常受地方保护主义困扰,发生经济纠纷时,有关的金融法规及行业标准对当事人之间经济责任难以确认。 基础设施落后,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电子商务要求相对均衡的运行环境,要求企业有足够的后台支持系统来响应对方的即时服务请求,目前,市场达不到应有的经济网络规模,网络基础薄弱:网速慢、出口带宽不足、资费过高,而现代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和配送管理手段更是落后,道路的建设、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仓储设施的现代化配置、配送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问题都亟需解决。
人才的稀缺。国外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外的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人才严重缺乏,无法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我国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对策
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认识。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内的一次革命,而现代物流则是物流领域内的一次革命。国家与企业共同参与,共建电子信息化环境。同时,企业要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商贸活动,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上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
选择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实现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产业化、社会化。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电子商务企业不宜采用自建物流中心的物流模式,应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共同配送模式,削减物流企业间的不当竞争,从整体上提高供方取得价格优惠的能力,并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走向联合的规模经济之路。
整合业务流程,提供优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电子商务的个性化、多样化特点,企业在商品生产、经营和配送上充分对应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和不同消费需求的客户需要,客观上也要求多品种、少批量、大频度的现代物流服务,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现代物流管理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如采用电子商务的“量身定制”方式,客户可以利用计算机或手机来决定商品何时送达目的地,收到后,信息将自动反馈到客户指定的计算机或手机上。
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信息平台对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极为有利。搭建信息平台是运用互联网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电子商务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度对称、融合与互动,信息流贯穿于商务活动的始终,引导着商务活动的发展,现代物流是商流的继续,是商务活动中实际的物资流通过程,同样需要信息流的引导和整合。现代物流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销售反馈信息和配送货物跟踪信息,从而大大提高现代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赢得客户信赖,并不断降低成本。
制定一套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根据消费者的收入、需求偏好、地理分布等条件的不同,合理定位销售区域,对不同的销售区域采取差别性的物流服务政策;认真筛选销售品种,确定最适合销售的商品,将品种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少流通中的过多费用;再由专业人员精心策划配送方案。
高度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把国外先进物流的经验与本土化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从事现代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的专门人才。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加深对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研究。
第五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心得体会
篇一:
市委刚刚召开的全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省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作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奋力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再创辉煌,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目标。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的政治任务。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认识到位,行动才能有力;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才能一致。越是面对重大的机遇和挑战,越需要凝聚最广泛的共识,越需要同心同力同向同行。前不久召开的省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全面分析了我省面临的重大机遇,科学指明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路径,明确提出了要突出抓好的重点任务,对于全省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按照省委的要求,我市在全市市县乡三级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吹响了唐山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号角。
“思之深,则行之远。”思想解放的深度,决定共识凝聚的程度和行动的力度。当前,我市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机遇难得、大有可为的新时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等历史机遇,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目标,对全市党员干部的认识水平、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工作作风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一场彻底的思想大解放。
“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是总书记针对唐山发展实际对我们作出的重要指示。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目标,目前最需要着力解决好解放思想、凝聚共识问题,抢抓机遇、汇聚力量问题,发展思路、工作摆布问题,精神状态、工作落实问题,切实破除畏难等靠、资源依赖、无所作为、急功近利等思想观念,凝聚起协同发展、锐意进取、勇于担当、久久为功等思想共识,推动观念大更新、作风大转变、发展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焦彦龙在全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明确指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就是要“在全市迅速形成树正气、讲团结、聚合力、促转型的良好局面,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强大动力。”只有把握目的和意义,才能保证思想解放得彻底,活动收到实效。
“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最大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市上下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争一流的使命感,在解放思想中把各级班子、干部、党员、人才的智慧力量汇集到抢抓机遇、转型发展上来,凝聚起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目标的强大合力。要确定目标,突出重点,切实解决好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党员干部心无旁骛抓发展、持之以恒抓落实,特别是紧紧扭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沿海增长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加强项目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重点工作,不断探索新方法,推动工作上台阶。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化“四个干”抓落实机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劲头,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强力促落实。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唐山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按照省、市委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进一步坚定信心、破解难题,进一步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实践中,为推动唐山经济转型升级、再创辉煌,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篇二: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没有谁能在一个封闭的状态里自我发展,也没有谁不创新却能在竞争中胜出。顺应这一大势,破除封闭保守的思想,树立开放创新的意识,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纵览世界强国崛起历程及先进地区发展之路,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善于利用外部市场和资源,善于用创新思维谋划发展,靠创新实践推动发展,从开放中获取不竭的动力,在创新中迸发无穷的活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创新发展,是经济的规律,是发展的必然,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创新创造水平的提高,我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开放创新的步子还不够大、速度还不够快,一系列反映开放创新水平的指标都还比较低。河北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开放创新的差距上。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根深蒂固的封闭保守思想。
思想主导行动,思维决定行为。长期以来以内陆为重点的生产力布局,依托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产业基础,形成了我省特殊的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也使很多人的思维观念远离了开放、淡忘了创新。河北地处东部沿海、内环京津两大都市,可一些干部考虑问题总是跳不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满足于自给自足,担心肥水外流,缺乏合作与共赢精神;有的“言必寻据、行必问典”,生怕迈早了步、走错了路,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有的思想放不开、思路打不开,改革发展的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有的视野狭窄,手握新政观念陈旧,总觉得老经验才可靠、老办法才管用,干起事来画地为牢、缩手缩脚„„种种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束缚了我们扩大开放的步伐,制约了我们扩大开放的空间。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京津冀协同发展、承办冬奥会等诸多新机遇,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使我们解放思想、重塑观念的难得契机,同时也在树立开放创新意识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完成好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所担负的任务,必须培育开放文化,张扬开放气度,用开放的眼光看问题,用创新的方法办事情。要积极对标京津和其他先进地区,找误区、找差距,找路径、找动力,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争一流的使命感。要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开放意识,拓展开放视野,跳出自身看自身、站在高处看自身,把河北的发展置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国发展大局中来谋划,以区域的而非区划的、协同的而非自足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理念来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要健全完善有利于开放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开放创新的环境,与时俱进做好工作,千方百计推动发展。
越封闭保守就越落后,越开放创新就越发展。开放创新、与时俱进,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有力的举措,打造开放创新新平台,拓展开放创新新空间,河北的各项事业必将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