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问题的思考(大全)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问题的思考(大全)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问题的思考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见仁见智, 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 谈谈教师教学理念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形成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 供大家探讨。1 存在的问题及原。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问题的思考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见仁见智, 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 谈谈教师教学理念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形成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 供大家探讨。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1.1 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把握不够准确

1978年, 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提出重开“大学语文”。在匡校长看来当时的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 所以应该开设“大学语文”, 给大学生们“补课”。

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按照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组织编写了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 明确规定:“大学语文课, 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 、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后有夏中义先生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目的是为了弥补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

2000年东南大学的王步高教授编的《大学语文》把它定位为人文素质课, 2004年他在《以提高质量为中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把它定位为高等学校人文教育基础课程。

从“补课”到“文化素质课”, 几十年来, “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不断适应和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 正因为如此, 对于“大学语文”任课教师而言, 对于开设这门课程的终极目的把握不够准确, 认识有些模糊, 因此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强调知识性、基础性, 忽视思想性、整体性。

由于受传统“国文教学”思想和“补课”思想的影响, 一些教师注重讲授文选中的基础知识, 如《论语》、《孟子》等选篇, 侧重给学生讲授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 认为这是在夯实学生的基础, 相对忽视孔子等先人的思想的介绍, 更少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上的熏陶和审美教育;此外, 由于许多教材侧重于古文选讲, 因而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们也重点讲授古文, 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文章, 外国文学中的优秀作品, 分析介绍不够。

“语文”顾名思义应该是“语言”、“文学”的结合, 语文教学说穿了就是四个字:“听、读、说、写”, 但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却重视让学生“听”, 有时叫学生“读”, 却少有叫学生“说”、“写”。因为课时太少, 教师们多是从头到尾自己讲, 对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好。

(2) 强调思想性、整体性, 忽视知识性、基础性。

有的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文化素质课, 因此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教学中不断发散, 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将“大学语文”上成了思想品德课, 与“两课”没啥区别, 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中国文化深厚的内涵, 学生体会不深, 也就对“大学语文”的兴趣不大。

1.2 对“大学语文”的教材体系认识不够全面

由于“大学语文”从开设起就注重“国文”文选, 因此, 长期以来, 各种教材林林总总, 但万变不离其宗, 都围绕“文选”做文章, 多是将中外文学作品分为几个单元, 用“人文精神”做红线, 串起一篇篇内蕴丰富的文章, 这种体例, 与中学语文大同小异, 因此,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而言, 觉得与中学语文区别不大, 感受不到“大学语文”独特的魅力, 也就对“大学语文”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就教师而言, 认为教材都是按照文选来安排的, 当然应该讲一篇篇的范文, 因此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解读字、词、句的深意, 对语文课中的“说”、“写”重视不够。

1.3 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艺术把握不够完美

公正地讲,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系数大的课程, 它涵盖了古今中文的经典名篇, 汇聚了各种文化元素, 因此对任课教师而言, 绝非易事。目前“大学语文”的任课教师都是“兼”课教师, 他们普遍担任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 专业课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知识要扎实、深厚, 这一点教师们都能做到, 但相对而言, 教师对其它学科的知识了解则较少, 更谈不上深入。因此, 一些教师反映, 讲到自己熟悉的学科时, 得心应手, 讲到自己不熟悉的学科时, 则感到力不从心, 捉襟见肘。教学方法显得单一, 机械, 教学艺术更为一般。

2 意见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 “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首先应转变教学理念, 将自己从“专业课”教师转到“大学语文”课教师的位置, 以“大学语文”课教师的身份、视觉、心态去组织教学各环节。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2.1 找准“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校方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到底要让学生得到些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虽然从上到下, 都在唱着“文化素质”的调子, 但由于我们任课教师在潜意识里的“专业”色彩过于浓厚, 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灌注其间:教语言课的老师重在字词句的讲解;教文学课的老师重在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教理论课的老师重在审美教育。

何谓“文化素质”?所谓“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身上具有的人类共有的思想、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素质。因此,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 就应在教学中, 把文学作品 (文选) 当作文化的载体, 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 理解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让学生学会感悟人生、体验生活、完善人格。文学在承载传统文化、传达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学生们在人类几千年来的精神财富“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能够开拓视野, 提升品位, 修养自我。

“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可以丰富、健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大学语文”是以语言、文学为基点的一系列高层次的基本技能培训, 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 培养学生深入透彻的欣赏技能、理解技能以及驾轻就熟的表达技能等等, 这些技能都是当代大学生面对现实社会所必备的基本技能, 是他们走向成熟、完善自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 把“大学语文”课程定性为素质教育课更能体现它的性质, 体现它的重要意义。当然, 这些技能不是单纯的文字演练就能培养起来的, 它们包含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 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积累, 而这些能力一旦内化成学习主体的内在机能, 锻造成主体精神和主体意志, 形成内在状态的深层次释放, 那么, 这些技能就变成了显示学习主体精神品位的文化素质了。

所以,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首先应“定好位”, 找准了定位, 才可能编写出行之有效的教材和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2.2 因材施教, 注重实效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大凡是教师, 没有不知道的, 但是不是每一位教师都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这就难说了。

“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对象, 主要是理工农医、经管、艺术类等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淮海工学院人文学院的谢朝清等教师对本校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后认为, 目前理工科大学生认为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 普遍存在对“人文素质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历史知识相对贫乏”;“文字功底明显不足”;“文学作品阅读不足”等问题, 应该说这也是非中文专业学生存在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们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

对理科学生教学时, 应发挥理科生的长出, 侧重理性分析, 也应针对理科生的短处——汉语言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表达不够清楚、流畅;用语不够准确、清晰等问题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 同时, 更重要的是许多理科生喜欢做数理化的练习题, 而疏于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因此, 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他们阅读作品, 并用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去引导、教育学生, 让他们感受到人类精神财富的魅力, 受其熏陶, 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培养自己的素质。

对艺术类学生教学时,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说来, 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够扎实, 显得薄弱, 但他们内心充满着对生活的欲望, 热情活泼, 敏感极端, 有一种表现欲, 如果你给他们大讲特讲目前有哪些人在研究《论语》, 专家们的观点是什么?我想学生多半不会感兴趣, 但如果你联系实际, 给他们讲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在今天的意义, 现代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具有仁慈仁爱精神、讲究道义、懂礼貌、有智慧、讲诚信的现代君子, 恐怕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

此外, “大学语文”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刚进大学的新生, 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 但他们的思维方式, 学习方法任然还停留在高中阶段, 许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听课、怎样做笔记, 因此, 任课教师还要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教给学生大学的学习方法。

因材施教是教学上的最高境界, 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却非常不容易, 作为一名“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以此为奋斗目标, 摸清自己的授课对象的情况, 再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来教学, 做到有的放矢, 游刃有余也就不难了。

2.3 加强德育教育的功能, 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其它课程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布、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 但这种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来实现, 而应让学生在古今中外文学精品的感染教育下, 懂得“好学、力行、知耻”, 理解以民为本, 民贵君轻等思想, 具有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讲正气, 讲民主, 讲科学, 讲平等, 不唯上不唯官……

学生求知往往经历:无知—有知—怀疑—创新和朦胧—清晰—朦胧—再清晰的过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 应当让学生继承我国宋代以来的“疑古”传统, 对所讲文学精品, 做客观的介绍, 应用辩证法的观点, 一分为二的分析, 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做多元解读, 将学术界对它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同意见都告诉学生, 启发学生做多向思维, 使得学生对大作家、大名作少一些迷信, 看问题更全面更客观, 从而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 敢于创新的精神, 从而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培养其爱国感情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 培养出这种思维品格, 对日后学生们在自身学科领域中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总之,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教学理念的正确是前提, 任课教师如果都能真正将之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 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上下功夫, 教学方法的问题, 就不难解决了。不过, 在什么是“文化素质”的问题上, 目前教师中还未能形成共识, 因此才出现了上述问题。所以,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教师理念的转变。

摘要:文章联系教学实际, 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找准“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因材施教, 注重实效;加强德育教育的功能, 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等建议。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教师理念

参考文献

[1] 徐中玉.大学语文.出版前言 (第八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 王步高.以提高质量为中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4) .

[3] 谢朝清, 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新探[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83~84.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