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特色现代农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特色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调研报告砚山(共)
一、海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海北各族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机遇,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开拓进取,扎实苦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预计2003年全州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比1999年增长**.*%;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增长**.**%,比1999年增长**%。“十五”前三年全州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三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扭转了“九五”后期经济增长徘徊不前的局面,开始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2000年至2003年,累计开工建设项目****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兴建了一批增强发展后劲、惠及各族人民的重大工程。道路、电力、水利、通讯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以两用暖棚、人畜饮水工程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的牧户实现了“五配套”,农牧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黑河源头地区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国家重点生态县建设工程等一批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三)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围绕煤炭资源开发建立了三个优势企业集团,深化了石棉、铝业、制药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引资盘活了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冶炼企业,企业产权结构趋向多元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在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在全州国家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加强对外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优势资源、优惠政策和优良环境吸引投资者,吸引了一批省内外优势企业进入海北开发建设。自2000年以来,累计建设招商引资项目***个,吸引直接投资*.*亿元。
(四)结构调整收到明显成效。立足优势资源开发,着眼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海北一、二、三产的比例已由1999年的**.*:**.*:**.*调整为**.**:**.**:**.*,一产比重下降*.*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也趋向合理。牛羊育肥和羔羊专业化生产形成规模优势,经济作物、中药材、饲草和食用菌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雏形基本形成。工业依托优势资源,一批优势企业茁壮成长,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铝业、石棉、制药、农畜产品加工和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比1999年增长**.*%。旅游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规模扩大,档次提高,带动餐饮、交通运输、通信等相关产业有了长足发展。
(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预计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比1999年分别增长**.**%和**.**%。累计解决农牧区*.**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和农牧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顺利推进。农网改造、人畜饮水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乡镇卫生院和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县乡公路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
总之,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几年,是海北州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最好、综合实力大幅度跃升的几年,是固定资产投资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为显著的几年,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几年。
二、海北的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海北是青海牧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畜牧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又是自然资源相对富集,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虽然目前经济总量还比较小,贫困问题也很突出,但在全省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的希望很大。
(一)发展优势
第一,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海北是全省第二大资源富集区,全州现已发现矿种**种,已探明储量的**种,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达****亿元以上,煤、石棉、铁、铬等主要矿产品保有资源量占全省保有储量的*/*以上。其中,煤炭储量大、品种全,到“十五”末可形成***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祁连石棉是全国唯一可湿法生产的优质棉种,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潜力很大。州内有大小河流***余条,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装机可达**万千瓦以上,开发条件较为优越。海北是全省最大的羔羊生产基地和重要的青稞、油料生产基地,并紧临西宁和河西走廊,有着广大的市场。海北具有得天独厚的高原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全省**个精品旅游景点中海北占到**个,遐迩闻名的青海湖及鸟岛、神秘的原子城、美丽的金银滩、奇妙的门源百里花海,奇峰叠翠的祁连、仙米风光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第二,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海北地处青海农牧结合部,东接全省经济最发达的湟水谷地,西连柴达木经济圈,北与甘肃经济最活跃的河西走廊为邻,青藏铁路、国道***、***线和湟嘉公路横穿全境,是青海进入新疆、西藏的重要通道;
交通四通八达。西海镇是全省六州中离西宁最近的州府,便利的交通使海北处于以西宁为中心的全省**分钟经济圈内,可优先享受到西宁地区生产要素“外溢”的利益,在全省各州中相对区位优势明显。
第三,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海北地处湟水、黑河、大通河的源头地区,是青海湖的主要水源补给地,也是青海东部最重要的水源地,其生态环境对青海乃至甘肃、内蒙等省区的生态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地位极为重要。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海北独特的生态地位将有助于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引大济湟”等重点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海北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第四,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海北资源丰富,人口总量小,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提升,全州经济正在进入迅速扩张、进一步上台阶的时期。在省内牧区中,海北各方面的条件和基础比较好,在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可以高起点建设,缩短发展时间,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海北由于交通条件便利,多民族聚居,宗教氛围相对淡薄,群众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这是海北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制约因素
一是发展起点低,经济总量小,人均差距大。2002年海北GDP总量在全省排第*位;
人均GDP比全省平均水平差****元,排在全省第*位;
小康实现程度比全省低*.*分,贫穷落后仍然是海北的基本州情。
二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海北是省内畜牧业相对发达地区,但县域经济和农牧业内部差距较大。海晏、刚察、祁连三县人均GDP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占全州总人口**%的门源县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2002年全州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元,相差*.**倍。
三是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低。州内几乎没有国家和省上投资的工业项目,州属企业大多技术装备差,创新能力低,主要支柱企业都以生产销售原材料为主,产业链短,产业升级步伐缓慢。
四是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按照国家新的贫困线标准,全州尚有**%的农牧业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长期积弱积贫,自我发展能力差,脱贫致富能力弱。
五是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落后,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低。全州成人受教育程度只有*.*年,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农牧区医疗卫生体系、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有较大差距,人力资源开发滞后,特别是企业管理人才和各类技术人才奇缺。
六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海北多数地区属军事管制区,地勘工作进展缓慢,海晏、刚察地勘尚属空白;
重点资源开发地区的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仍然落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对外开放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受到较大制约。
三、海北今后的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
本世纪头二十年,对海北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海北迅速扩大经济总量,逐步缩小与全省、全国发展差距的关键时期。
(一)发展思路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海北州委、州政府在不断深化对州情认识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富民强州、建设小康的宏伟蓝图,提出了较为清晰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不动摇,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立足优势资源加工转化,积极实施基础先行、兴工富州、农牧稳州、城镇带动、旅游开发、开放活州、科教兴州七大战略,把大力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努力把海北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基地二金属冶炼基地、农畜产品基地和主要旅游目的地,提升全州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千方百计通过扶贫开发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上述思路,确定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力争全州小康综合水平达到**%,人民生活总体上接近小康;
到****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比2000年翻*.*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美元,实现稳定解决全州贫困人口温饱的目标;
到****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比2000年翻*.*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美元,人民生活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多数指标达到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二)主要措施
第一,坚持基础先行战略,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做好资源开发重点项目,以重大工业项目为载体,拉动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形成新的投资亮点。围绕州内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电网扩容、水利设施和小城镇配套设施,做好项目工作,加快重点资源开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农牧区通水、通电、通路和农田、草场基本建设,进一步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基础设施;
搞好退耕还林飞天然林保护、沙化治理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推行休牧育草,建设生态屏障;
认真实施基础教育、公共卫生设施等项目,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第二,实施兴工富州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把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的工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围绕优势资源开发抓好四个重点,带动全州工业上规模、上水平,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一是抓好大通河、黑河流域为主的能源资源开发,使海北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十五”初煤炭生产能力突破***万吨,开发建设火电厂,火电装机容量突破**万千瓦;
加快水电开发步伐,水电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二是抓好沿祁连山的石棉等建材工业和铁、铅、锌等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石棉加工能力突破*万吨,形成***万吨铁矿石和**万吨生铁冶炼能力。三是抓好以***线两侧为主的高耗能工业,铝业生产规模近期突破*万吨,远期达到**万吨,并积极开发铝型材加工,改组改造碳化硅、铬铁冶炼企业,提高产品规模和档次,延长产品产业链。四是抓好覆盖全州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形成以门源为主的油料、蜂蜜加工基地,以祁连、刚察、海晏为主的肉食品精深加工基地。
第三,实施农牧稳州战略,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建设以刚察、祁连为主的藏系羊生产基地,以门源、海晏为主的半细毛、细毛羊基地,并在扩大羔羊生产规模和农区畜牧业规模、发展冷凉高效农业上取得突破,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牧区羊出栏全部达到羔羊销售,农区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以上,经济作物,中药、食用菌规模进一步扩大。扶持和引进并举,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第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同步协调发展。以州、县府所在地和建制镇为重点,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
抓好农村村容村貌建设;
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向城镇聚集,发展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等,以产业支撑推进城镇化步伐。
第五,实施旅游开发战略,培育和壮大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抓住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建设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的机遇,全面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以青海湖旅游龙头景区和祁连山、门源旅游区为重点,突出特色,创建旅游名牌,加大精品景点的开发力度;
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网点的衔接协调,丰富旅游内容,充实旅游内涵,把海北建成入疆进藏通道上一个主要旅游目的地,并以此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推动相关服务业发展。
第六,实施开放活州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开发。积极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加速企业产权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继续完善和坚决兑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改善发展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注重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全面服务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着手,改进服务和工作方式,依托优势资源和特色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发展空间,积蓄发展后劲。
第七,实施科教兴州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运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快优良品种、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水平,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把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形成有利于培养、发现、引进和用好人才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改善群众就医条件,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第八,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改革选人用人制度,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三级联创”的水平,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推进依法治州进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保持社会稳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几点建议
综合分析海北目前的发展基础和今后发展的比较优势,我们认为海北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应该是: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基础设施水平,积极扩大羔羊育肥规模,努力成为全省现代高效畜牧业生产基地;
加大优势资源的开发力度,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建材和有色金属基地;
加快发展旅游业,培育旅游品牌,努力成为全省风光旅游基地;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巩固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成为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基地。
(一)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支持力度。海北是湟水河、黑河和大通河的发源地和青海湖的主要水源补给地,同时有省内面积最大的天然林,是青海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建议将海北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全省生态建设的重点给予支持,加大青海湖沙化治理力度,加强天然林保护工作,在推进国家级仙米森林公园保护建设的同时,尽早安排申报国家级祁连水源涵养保护区。
(二)加大对环湖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海北发展畜牧业有良好的基础,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建议省上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加大对海北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暖棚建设投入力度,协调有关方面加快环湖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进程,促进海北畜牧业上水平,上档次,建成全省发展现代化畜牧业的示范基地,从而带动全省畜牧业快速发展。
(三)加大对优势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海北是全省资源富集地区之一,但目前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还很低,尚未形成经济优势,建议省上加大对海北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
1、加大对海北地质勘探工作力度。长期以来,由于国防建设的需要,海北许多地区长期封闭,使地质勘探工作进展缓慢,资源家底不清,特别是海晏、刚察两县地质勘探尚属空白。建议省上协调有关方面加快海北“禁区”的开放步伐,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尽快解除“禁区”制约。同时,加大对海北地质勘探工作力度,尽早安排开展海北地质矿产的详查工作,摸清资源家底,为加快资源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2、加快重要资源开发地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海北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主要是公路交通体系不合理,特别是资源开发地区的公路、电力建设滞后。建议省上尽早安排建设祁连县城至野牛沟小沙龙地区和热水到江仓***千伏输电线路;
建设热水至江仓二级油路和江仓至祁连野牛沟的公路,并尽快开工建设二尕线祁连县城至省界二指哈拉山口段的公路。
(四)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海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连点成线,各具特色,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远远不能适应海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议省上根据“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升级和建设“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的要求,加大鸟岛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在刚察地区安排建设三星级宾馆、疾控中心等设施,同时,加强对鸟岛自然保护区周围的河道治理和污水处理。鉴于目前青海湖地区的管理部门众多,职责不清,互相掣肘,影响和制约了地方政府发挥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建议省上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协调有关方面简政放权,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参与保护区管理和发展旅游业的职责和权利,创造政策环境,充分发挥部门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开创青海湖的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
(五)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海北目前贫困人口占到农牧民总人口的**%,尤其是门源的贫困问题十分突出,消除贫困、建设小康的任务异常艰巨。建议省上把门源列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加大设施农牧业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快农区牛羊育肥和食用菌生产的发展速度,形成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第二篇:现代特色农业红枣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红枣是我县的传统栽植果业。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红枣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战略重点来抓,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扶持、科学引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要求,推进红枣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企业化转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至今红枣产业化进程缓慢,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在进一步壮大红枣产业上遇到了不少问题。为此,我们深入全县多个乡村及多家红枣加工企业,就红枣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一、我县红枣发展的现状
(一)红枣种植及品种构成的基本状况。我县大面积有计划的栽植枣树始于上世纪末的退耕还林时期,之前的红枣栽植一直处于自发、盲目状态,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目前红枣保存面积16万亩,挂果面积10万亩,正常年份产鲜枣3万吨,产值近6000万元。现在黄河沿岸已形成长50公里、宽5公里的红枣林带,红枣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樊家畔、下山畔等产枣大村的枣收入占农民农业总收入的90%以上,在东部沿黄红枣村的带动下,西部乡村红枣栽植与生产也取得长足发展。从2005年开始,张家山乡仅用两年时间,新建红枣标准示范园10000亩,覆盖全乡11个村,成活率达70%以上,加快了我县东枣西延的进程,扩大了红枣生产基地。1
(二)良种示范园已建立,单一品种的局面有新改善。为有效优化红枣品种结构,适应消费者需求,在我县品种选优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了油枣、梨枣、灵宝大枣、圆铃枣等新优品种,形成了齐家山、中心苗圃和康家塔为重点的新品种示范园,为扩大品种改良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引进的骏枣,干果重量、出肉率均高于本地木枣,可溶性糖和游离态氨基酸等营养成份含量也大于本地木枣,很有推广价值。
(三)科学栽培初见成效,丰产技术已被相当一部枣农应用。目前后焉村建成100亩矮化密植示范园,张家山乡应用“孟岔模式”流转土地1100亩,康家塔高接换优800亩,下山畔、王家圪崂按接改良500亩,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相当一部与枣农十分重视红枣的经营管理,能够应用新的丰产技术,每年进行整形修剪,深翻改土、修集雨窖、培保水塄,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并适时防虫,使红枣中的科技含量稳步提高,扭转了原来的粗放经营模式。
(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枣树是抗旱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之一,在黄土高原栽植枣树,不仅可减少干旱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可以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枣树逐步成为我县农村的“生态树”、“致富树”,同时栽植枣树也成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途径。
(五)红枣加工营销形成一定规模。近年来,我县红枣加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目前全县有红枣烤炉600多座,大型加工企业光大、巨人、国丰等10多家,研制开发了鲜枣酥、紫晶枣、空心脆枣等加工品种,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成为****红枣外销的窗口。
二、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县的红枣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依旧存在一些制约我县红枣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品种单一。到目前为止,我县枣树品种基本上是木枣占85%,团枣、牙枣占14%,而新引进的优良品种仅占1%,在优良品种和类型未能形成规模,在如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没有好的质量,最终会被淘汰,这对我县枣业现状不能说不是一个警示。
(二)基础设施落后。我县部分行政村交通状况很差,虽然有许多村新通了水泥路,但一遇雨,排水不畅,那确实是“水和泥”的路,只有三轮能够通行,大多数枣园没有田间生产道路,缺乏灌溉设施,离村较远的枣园防虫用水困难,加大了管理难度,制约了新技术的应用,影响了成品的采收速度,现有的条件根本不能满足红枣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春季病虫危害、夏季落花落果、秋季裂果腐烂、冬季霜冻抽干,是红枣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四大问题,特别是2007年秋,阴雨连绵半个多月,全县红
枣普遍绝收,损失可想而知,严重影响了枣农的经济收入和积极性。
(四)缺乏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意识,部分枣农认为枣树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栽植管理简单容易,所在栽植中存在重挂果、轻管理的错误认识,以致幼树成活率低,生长量少,成型慢,造成了大量低起点、低标准、低质量的低产枣园,在成龄枣园的管理上采取的是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枝条生产无序,许多农民怕影响产量而拒绝整形修剪(老枝),致使红枣质量急剧下降,同时大量使用剧毒农药杀虫,单一使用化肥,致使红枣单产低、品质差,全县近5万亩枣园逐步变成低效枣园。
(五)产品加工量小,能力差,深加工不够,产业发展的层次不高。近几年,以烘干为主的初加工有所发展,但烤炉数量少,规模小。目前全县标准烤炉不足300座,农村小型土烤炉300余座,年加工能力不足红枣产量的20%,具有一定深加工能力的企业不多,而且加工量也很小。由于资金和技术等原因,难以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加之深加工跟不上,又没有高质量的冷库和气调库,绝大多枣农只能停留在出售鲜果和干果的初级阶段。从栽植到采摘包装,主要还用传统粗放的采收,标准化技术的组装和配套不够、不能实现优质生产和集约经营,产业效益低下。
(六)品牌培育滞后,带动力不强。我县红枣尤其是黄河
沿岸的红枣,无论在品质上还是在外形上都堪称一流,可时至今日,仍旧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品牌,主要是由于培养地方品牌自主意识不强,没有长远眼光,看不到品牌对产品的带动及潜在价值的提升,以致“****红枣”的品牌效应没有显现出来。
三、对策建议及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枣园道路建设,切实解决交通运输问题,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通村油路建设。二是枣树周围建集雨坑,积极推广下山畔挖集雨窖的经验,在枣园高处修建集雨窖,遇到旱季即可灌溉,黄河沿岸和有河流经进的村庄,可积极修建抽水设施,解决干旱季节的灌溉问题。三是大力兴建烤炉力争在两到三年内新建烤炉600座,同时在红枣集中地建设高质量的冷库和气调库,延长红枣贮藏期。
(二)加强现代科技应用,普及红枣丰产技术,要积极总结现有的实践经验并予推广,努力建立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体系。一是要选取一些专业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和生产单位进修学习及参观考察,以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二是积极组建培训班,深入农村尤其是一些种枣大村进行技术培训,使枣农都能掌握和应用实用技术;三是红枣研究单位和科技部门要围绕红枣生产中的难点问题,确定科技攻关项目,尤其在抗旱、防裂和防治病虫害上下功夫,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优质服务。
(三)大力引进优良品种,提高枣果质量。在市场竞争如
此激烈的环境下,果品本身的质量则占有市场的根本性因素,要扩大品种资源,优化品种结构,从外地引进名优品种,通过建立苗圃和示范园的形式,确定适应性强、丰产性稳、品质性优的品种予以推广。在推广中要坚持因地制宜,按不同类型和时段进行分区栽植,分类指导以发挥最佳效益。
(四)进行红枣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在烘干等初加工的基础上,通过到兄弟县区红枣产业较好的乡村和企业学习经验,由政府支持新建一批影响力大、吞吐量大、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积极试验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使农民成为利益风险的分享者和承担者,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力争实现红枣企业的系列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开发科技含量高、品种花样多、竞争力强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扩大知名度。
(五)加强宣传力度,切实拓宽红枣销路。建立专业性强、具有一定规模的红枣批发市场,使其成为知名度高、销售面广的产品集散地,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网络,使用现代营销手段,在大中城市设立专门销售点,并通过代理商和批发商打开销售门路,拓宽销售渠道。同时要利用各种农产品展销会、经贸洽谈会和红枣交易会等机会,大力宣传*****红枣,广招客商,要积极探索利用现代网络发展电子商力,通过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平台。
(六)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要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都要树立“兴枣富农”的战略思想,
把红枣产业作为“三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县、乡、村各级领导都要建立任期目标制,把发展红枣产业作为一项指标列入议事日程。二是计划、财政、扶贫、科技、金融、保险等部门要紧密配合,通力协作,人、财、物、技配套投入,形成合力,综合作用于红枣产业开发上,特别是县财政应拿出一定财力予以扶持,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户投入为主体,金融支持为补充的投资机制。三是县、乡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村,抓典型、树样板、总结经验、辐射推广,使其中下山畔、樊家畔等老典型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再创业绩。
红枣作为我县林业优势果品产业,是立足于历史传统和现实生产条件,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只是个开始,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加强对红枣的扶持力度,加快我县红枣产业发展步伐,使我县红枣产业的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造“两个****”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报告
**市现有耕地138.8万亩,总人口83.34万人,农村人口29.48万,城镇化率达到64.63%。全境地处全国优势苹果产业带的核心地带,区域特色产业明显,农业以粮食、果业、畜牧业、中药材种植为主。近年来,我市以努力将**打造成“生产基地生态循环、生产过程标准规范、产品绿色有机高端”的西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区为目标,按照发展精品农业、生产高端产品、主攻高端市场的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了全市特色现代化农业提质增效突破发展步伐。
一、主要经验做法
(一)强化政策支撑,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现代果业发展的决定》《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尤其是去年和今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高端决策、系统谋划,印发了《推进农业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突破发展的意见》《关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生态高效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3+X”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高含金量、管长远的政策文件,市区财政列支专项资金,对中药材、生态高效畜牧业等产业实行全产业链奖补、全方位保障,通过大企业引领、大基地承载、大项目支撑、村集体经济组织联结、产业化联合体推动的方式,
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带动下,全市农业产业不断优化。**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优质甜樱桃之都”,**苹果被誉为“中华名果”,2016年“**大樱桃”被指定为G20农业部长会议专用果,“**苹果”“**大樱桃”品牌获“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基本形成了苹果、大樱桃为主的现代果业。5大畜牧联盟带动发展,中天羊业、红星美羚、新希望、大北农等集团来铜投资兴业更为畜牧业突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全市畜禽养殖规模化养殖率达7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奶山羊、肉羊、生猪为主的生态高效畜牧业初具规模;中药材产业形成了3个产业示范园、7个重点区域、10个规模化示范种植基地的发展格局,“耀州花椒”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中药材、干杂果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目前,我市正在强力推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全市特色现代农业将高质量稳步发展。
(二)坚持多措并举,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我市始终坚持把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实现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1.创新经营模式。创建了羊、生猪、肉牛、蛋鸡、奶牛5大畜牧产业联盟,产业联盟促进了畜牧标准化生产、推广了健康养殖技术、抱团发展降低了投入成本,受到农户和企业认可。同时各产业联盟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羊产业联盟“四个五”产业扶贫模式被省农业厅在全省推广;创建了2个省级、
2个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销售+加工+生产”的利益连结方式,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
2.拓宽销售渠道。始终将解决产销对接作为保障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招商推介会,全市每年在省外组织10余场次农产品专项推介会,2018年在全省首次举办首届“**市2018年扶贫产品交易会”,共签约项目221个,总投资金额67.65亿元,成为了贫困户、农商和客商的“共赢会”。全市3个区县获得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率先在全省实现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全覆盖,“龙头企业+电商服务站+合作社+贫困户”的电子商务扶贫模式日渐成熟,京东集团在我市建设京东云仓,培育出逛集网照金商城、果壳公司、全民合伙人等电商龙头企业30余家,从业人员2800余人。
3.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市359个村全部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2018年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注资1.6亿元,推广“党建+集体经济+双创”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全市成立了4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4.招引大企业建设大基地。先后引进了海升果业、陕果集团、伊利集团、大北农、新希望等知名企业来铜发展现代农业,招商企业建基地、本地企业做配套,凭借大企业的技术、营销等优势,带动本地企业产品升级、拓宽销售渠道。全市各级现代农业园区达53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产业化示范基地1个,建成规模11万亩,年产值超过
15亿元。全市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8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262个、职业农民2974名、家庭农场421个,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发展,推进了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三)创新金融支农方式,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破解融资问题,我市在金融支农方面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1.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市行政村实现“金融便利店”全覆盖,农民足不出村就可办理基本金融业务,全面打通了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2.创新金融担保方式。设立生猪产业发展互惠担保基金,按照“龙头企业+养殖户+银行+基金+担保”的方式运行,撬动银行信贷资金,缓解了生猪养殖户缺乏标准抵押物的担保难问题,累计发放贷款1000余万元。同时,还探索开展了“果易贷”、“诚信纳税贷”、财政惠民补贴资金扶贫小额贷款等金融贷款、担保方式。
3.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全市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实现保费财政补贴全覆盖,农户不需要花钱就可以获得保险赔偿;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政策性肉羊、肉驴、肉兔、樱桃保险试点;创新开展了蛋鸡综合收入、苹果价格指数和玉米期货保险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的苹果期货价格保险,受到国家级媒体的关注。政策性保险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4.设立专项资金帮扶困难企业。市政府设立了1亿元的帮扶困难企业专项资金,出台了《**市帮扶困难企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通过国资公司对企业股权的投入为企业增信,按照一企一策、投贷联动等方
式切实帮扶企业,帮扶农业企业5家,其中以股权投资方式帮扶1396万元,以担保贷款方式帮扶596万元。在《**市促进企业上市挂牌管理办法》规定对在我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交易板挂牌的企业,给予20-50万元的奖励政策激励下,全市14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2019年拟组建**市农业投资担保公司,按照投担联动的模式,加快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形成。在多种金融措施的激发下,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四)坚持综合施策,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落实省委提出的将**“建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这一定位,我市农业发展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突破,打造西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区,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1.科技创新驱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由我市土壤生态技术创研中心研发,被袁隆平院士评价为国际领先的“碳基营养肥”打通了种养循环通道,建成的全国首家“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中试基地。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碳基营养肥”的技术被省厅列为秸秆综合利用重大科技产业化推广项目,在全省推广应用。我市起源农业科技公司攻克了陕西省10种濒危稀缺中药材中的白芨、半夏等6种中药材繁育技术难关。我市农技人员选育的铜麦系列1-6号旱地小麦新品种,在全省累计推广3400万亩,为陕西渭北旱塬乃至整个黄淮冬麦区品种更新换代和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2.应用新模式新技术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集成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健康养殖技术、绿色循环技术等,启动建设了9个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20个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基本形成,在杨凌农高会上受到省委书记胡和平的高度肯定。每年建设绿色病虫害防控示范点10余个、高产创建示范片10余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全覆盖,印台区被列为全国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羊产业联盟生产的无抗羊肉和鸡产业联盟生产的乳酸菌鸡蛋受到市场热捧。
3.农业标准化保障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市54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区县联网的畜牧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主要农畜产品可追溯化管理,全市建有乡镇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2个,全市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建成省部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8个,全市通过绿色、有机、GAP等认证的基地达86个、产品20种、面积达12.6万亩、产量15万吨。宜君核桃、宜君玉米和耀州黄芩、花椒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其中玉米和黄芩填补了省内空白。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一)融资难问题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市在解决农业融资难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探索,但是由于政策以及农业产业特点原因,还是没有能大幅解决融资难问题。如,农业产业一般周期长、投资大,如苹果、畜牧业一般需要5年才能收回投资,然而金融机构一般能够给予农业企业的融资贷款为
1-2年,与农业生产规律和经济规律不匹配;同时,农业产业的投资主要是畜禽、苗木等生物性和农机、圈舍等生产性投资较大,但这些都不能作为抵押、质押,因此,农业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导致部分农业企业只能通过社会小贷公司或者从个人手中高额获得贷款,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农产品产销对接体系亟需完善。由于产销信息不对等原因,导致“丰产不丰收”等农产品销售难和大型商超求购优质农产品而不得等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销售人才缺乏、冷链系统不完善、农村物流网点少等销售体系不完善,导致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不充分、农产品销售价格不高等问题。随着物流、电商等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畅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更大。
(三)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不足。尽管我市培育了鼎香食品、吉瑞元、润民达康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但多为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深加工企业仍然较少、规模较小。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偏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生产加工能力与水平整体上还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产品档次低,进入中、低端市场的较多,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的需求,有些甚至还停步于传统的手工作坊和简单的机械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
(四)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连结机制不健全。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业产业联盟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方式建立了多种利益连结机制,但多为订单种养、托管服务等简单的利益连结机制,缺少更加高效、牢固和深度合作的利益连结机制。
三、政策建议
目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完善,目前最缺少的是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和金融支农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加快我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建议省上加大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物流等供应链建设和营销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确保农产品销售顺畅,实现销的出,卖的好、效益高。
(二)建议省上制定支持农村产业升级的中长期贷款优惠政策,使贷款的期限和产业发展的规律相匹配。出台创新农业抵押、质押的方式,使畜禽、苗木等生物性资产和圈舍、机械等生产性资产能够抵押、质押,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短等问题。
(三)建议将我市列为全省绿色农业循环示范市,在我市设立陕西省土壤生态技术工程中心,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将我市打造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输出基地、绿色农业相关装备和农资制造基地,打造西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将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做成大产业。
第四篇:关于农业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丽江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丽江市农业概况
丽江市土地面积21219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92.3%,辖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一区四县,共63个乡镇、办事处,450个居(村)委会,5121个居(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6万人,占86%,22个少数民族,人口66.1万人,占58%;据统计部门统计,末,我市常用耕地面积为140.18万亩,农作物总播面积为229.95万亩,粮食总产40.14万吨,农业总产值22.9万元(当年价),其中畜牧业产值8.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3元。
丽江市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最高海拔5596米,最低海拔1015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资源富足多样,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采取的思路及措施
近年来,市委、政府坚持走“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依托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初,我市提出推进“六个一工程”,狠抓“八项措施”的农业发展思路,更有力的促进了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产业发展采用新模式
根据丽江实际,通过采用各种类型与组织模式推动农特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四位一体型的“企业产业联合会+大户+农民”的形式;通过培育专业市场带动发展的形式;以特色产业带动的“公司+特色产业+农户”的形式;以农业园区带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农户”形式。
(二)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科技水平
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兴办各类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加快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调动各部门科技人员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积极性,吸引年轻的农业科技人才投入科技兴农事业。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培养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通过不同的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学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三)积极发展和完善新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维护好农民利益
通过行政的手段,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分配制度,维护好各个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提高丽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名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具体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五)建设“六个一工程”
1、认定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其中1户为国家级龙头企业,7户为省级龙头企业,且均享有产品外贸经营进出口权,30户为市级龙头企业,都给予了相应的扶持。全市38个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提供就业人数达4000多人,能带动农户20多万户。
2、建设一批市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末,全市共有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80万亩,其中主要有冬早蔬菜5万亩左右、加工型马铃薯6万亩、优质米基地10万亩、杂豆芸豆10万亩,油菜7万多亩。
3、发展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约170个,会员达12700人,切实提高了我市农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4、树立一批农村能人和科技带头人:全市共有农村能人34人,科技带头人25人,他们通过科技服务、大办特色示范样板、创办农产品基地等,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5、创建一批丽江农产品品牌:全市共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共有37家37个产品,农产品发展呈现出品类齐全、快速发展的趋势。
第五篇:特色农业发展报告
发展特色农业,推动边贸口子镇经济发展
——胡家营镇落实“一区两带”农业规划论文报告
胡家营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汤建明
2010年是落实县委、县政府“一区两带”总体发展战略的关键年,也是促进胡家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创新工作,努力开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围绕一区两带建设,实施“123”工程。一是以土地沟为中心建设一个万亩桑蚕核心园区;二是以胡家营镇为平台建设“汉江源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和“木瓜批发交易中心”(即边贸农产品流通中心);三是以316国道线建立蔬菜产业带、以汉江沿线建立木瓜产业带、以陈庄山区沿线发展药材产业带。以集镇美化、亮化、净化为抓手,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桑蚕产业名镇、边贸物流名镇”,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社会稳定等工作。
一、特色产业发展前景
我镇发展特色农业是深入贯彻十堰市委“一统三分”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一区两带”方针的具体行动,也是对县委确定的“一主两翼”生产力布局和生态型库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拓展和深化;是培植农村主导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我镇又好又
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我镇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镇积极实施“123工程”,按照“突出重点、调优结构、扩大规模、提升品质”的思路,确立了“山上木瓜山下桑,种药种菜奔小康”的产业发展思路。一是以桑蚕产业为核心,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逐步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农业发展体系。通过政府引导,村组发动,财政补贴等措施,推动了以土地沟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八个村的桑蚕产业发展,区域性桑蚕版块联动式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产业发展企业化经营思路引导下,土地沟村农民自发组织的“郧县合叶桑蚕合作社”得到上级领导重视和大力支持,该合作社生产的“桑绿牌”系列产品天然绿色养生蚕砂枕头、高档蚕丝被等产品已销售到国内很多省市。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带动了焦元、上红、陈庄、白塔、其林等八个村栽桑养蚕,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目前全镇桑园基地面积已增到4000余亩,桑农700多户1000多人,其中技术能手200名,至年底,桑蚕产业经济总量达380万元,带动全镇农民年人均增收100余元。
二是充分发挥山大人稀,山场面积大的优势,突出发展林特、养殖、药材等特色农业,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方式,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截止目前,仅两河口、陈庄两村就建设金银花基地200亩;以科学养殖、规模养殖为主,全镇已形成年出栏牛30—50头,山羊60—100头,
牲猪50头以上的大户20余家。
三是为稳定和发展桑蚕、木瓜、养殖、药材等特色产业项目,走可持续发展路子,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针对桑蚕、木瓜、药材、养殖管理技术不到位、产量低、规模较小的问题,镇政府领导除加大农业科技培训的力度,还积极与县产业办、桑蚕办、木瓜办、畜牧局等单位联系请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指导,要求每户必须有一人熟练掌握一项农业项目科学管理技术,对发展较好的村和个人,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和奖励。由于农民从经营中得到较好收益,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的积极性普通提高,目前全镇已发展桑4000余亩,木瓜8000余亩,药材1000余亩,养殖上规模的大户20余户,农业产业化版块式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三、我镇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相应对策
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1、农民心中有顾虑。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组织程度、传统观念等自身条件的局限和资金、技术、流通、市场等外部条件的约束,广大农民对发展特色产业还有许多的担忧。一忧结构定位是否准确可靠;二忧种植技术能否可靠及时;三忧销售渠道是否畅通宽广;四忧服务组织是否尽心尽力;五忧自身能力能否适应调整。介于以上原因,农民对特色产业种植有后顾之忧,对此信心不足。
2、产业化经营程度低。一是受传统家庭为单位经营模式的影响,目前特色产业种养规模小而分散,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明显,比较效益不突出。二是特色产业缺乏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企业、农户和市场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产、供、销严重脱节,
致使许多特色农产品有优无势,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换成市场优势。
3、农业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在新品种、优良品种的引进上力度不大,品种不多,新技术推广应用比较慢,在特色产业发展上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种养技术,仍处于粗放型生产技术层面上。加之缺少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监督机制,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还比较弱,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份额小。
4、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由于镇财力薄弱,发展资金严重不足,镇上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要项目的发展。招商引资难度大且进展慢,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的项目比较缺乏,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很有限,使有特色的产业形不成规模,有规模的产业又缺乏特色,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从我镇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特提出以下对策和意见:
1、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形成发展特色产业的整体合力。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我镇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发展特色产业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大力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消除心中顾虑,放开手脚,积极投身到产业结构调整中来,形成发展特色产业的整体合力。
2、创新经营方式,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自身区域优势,要积极发展桑蚕、木瓜、药材等高效产业,搞好示范区、示范点和示范户,用“示范”来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二是培植扶持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关键。要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精深加工,拓展外部市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强化科技应用,努力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一是加大科技应用推广力度。要按照发展高效农业的目标,积极推进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创新。加强科技培训指导,全面提升种养水平。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对乡、村技术人员、种养大
户进行各种生产技术及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掌握先进实用的种养技术。二是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建设一个园区,带动一片基地,拉动一个产业,搞活一方经济”的思路,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一个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放大高科技的示范效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5、畅通融资渠道,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是落实财政扶持政策。我镇每年可以安排一定的特色产业发展专项经费,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围绕特色产业的培育发展,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强化龙头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
四、我镇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一是优化结构强产业。加快特色农业和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强“123工程”建设,促进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打造名优品牌,建生态边贸经济强镇。
1、重点突出桑蚕生态产业版块建设。发展壮大桑蚕种植面积,以胡家营镇土地沟村桑蚕产业为核心,辐射带动富家河、上红、两河、沙沟四个村的桑蚕产业园建设面积达10000亩,稳定桑蚕版块在全省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加强桑蚕产业系列产品市场开发,努力开拓省内市场,争取产品上货柜、进超市。最终达到“产业规模上水平,产业生存重效益,产业发展创品牌,农民、集体、企业联动发展双赢”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状态。
2、抓住市县关于316国道沿线有机蔬菜产业带建设机遇,突破性发展蔬菜产业,打破胡家营镇无蔬菜产业的历史,在富家河、陈庄、两河、大桥、将军、店子、上红、沙沟等村建设一个市级蔬菜产业带,力争实现明年上半年蔬菜面积达到500亩,两
年达到2000亩的目标,届时将实现直接与白河县、十堰市市场对接。
3、以“焦园、沙沟、漆沟、胡家营、木瓜、店子、冻青、洄水”等为主的“山上木瓜产业带”,全镇达到15000亩。培育出“焦元、木瓜、冻青、洄水、店子”五个“木瓜专业村”。
4、以“南沟、两河、陈庄、大桥、白塔、其林、焦元、洞沟”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带”,全镇达到5000亩。(其中:金银花达到3000亩)。
5、在洞沟、白塔等村开展农家鸡、牛、羊养殖等绿色生态产业,在洞沟等村发展牛、羊2000头,在白塔等村发展土鸡散养10000只。
二是整合资源活经济。围绕“绿色生态桑蚕产业名镇、边贸物流名镇”目标,大力发展以桑蚕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建设,根据“一村一策”原则,科学实际地结合各村区位优势,适时适地的发展蔬菜、木瓜、药材、养殖等富民产业。以发展汉江沿线生态经济为总的指导,以胡家营铁路货运站、十天高速等便利交通为平台,重点建设好“汉江源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和“木瓜批发交易中心”(边贸农产品流通中心)两个中心,为胡家营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平台和产业发展孵化器,以此促进郧西沿江乡镇、白河县,五峰、鲍峡等江南产业区域经济互动式发展,提升胡家营镇地跨两省三县的边贸口子镇政治经济地位和作用。
规划在思维,践行在实践,相信在县委县政府宏伟蓝图的指引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胡家营镇将会走向更辉煌的明天,为郧县的发展添上艳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