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科技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建筑公司科技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建筑公司科技工作总结
建筑公司科技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这个鲜明主题,通过各种科技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学科技、有科技意识,充分提高了职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自主活动、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使建筑业为团场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活动情况总结
一.我们在广大职工中开展培训活动。一年来,我们共组织=名技术员、=名预算员、==名职工参加农二师建设局、巴州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余次,公司现有大专人员==人,中级职称=人,今年,我们利用“科技之冬”和“科技周”重点在职工中进行了一份、科技杂志=份。
五、开展优质工程、安全文明样板工地的评选活动。由工会牵头,对开展“创优、评优”活动组织安排、检查、考核、评选,使==%的施工队达到合格、诚信标准。营造出良好的活动气氛,各工地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活动开展的情况,使活动开展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六、坚持学科技、用科技,精心施工,精心管理,我们严格执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并制定严格的制度: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自觉抵制违规肢解发包工程;不接受强行提供的不合格建材及设备;明确质量责任,依法持证上岗;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严格手续和程序,不擅自开工、停工、复工;主动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工程项目的检查,不轻怠拖延用户投诉,及时做好保修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做到文明施工,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杜绝野蛮施工,严禁违章操作;施工不扰民,作业不污染,合理安排场地,料具堆放有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努力争创文明标化工地;不拖工期,不留尾巴,做到工完场清;尊重科学、重视知识、爱惜人才,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工程科技含量,发挥全体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不拖欠职工(民工)工资,确保工人合法权益。
第二篇:2021年建筑公司某年科技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建筑公司某年科技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___大和___届___中、__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这个鲜明主题,通过各种科技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学科技、有科技意识,充分提高了职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自主活动、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使建筑业为团场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活动情况总结
一.我们在广大职工中开展培训活动。一年来,我们共___=名技术员、=名预算员、==名职工参加农二师建设局、巴州教育培训中心___的各种专业培训==余次,公司现有大专人员==人,中级职称=人,今年,我们利用“科技之冬”和“科技周”重点在职工中进行了一份、科技杂志=份。
五、开展优质工程、安全文明样板工地的评选活动。
由工会牵头,对开展“创优、评优”活动___安排、检查、考核、评选,使==%的施工队达到合格、诚信标准。营造出良好的活动气氛,各工地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活动开展的情况,使活动开展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六、坚持学科技、用科技,精心施工,精心管理,我们严格执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
并制定严格的制度: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自觉抵制违规肢解发包工程;不接受强行提供的不合格建材及设备;明确质量责任,依法持证上岗;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严格手续和程序,不擅自开工、停工、复工;主动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工程项目的检查,不轻怠拖延用户投诉,及时做好保修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做到文明施工,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杜绝野蛮施工,严禁违章操作;施工不扰民,作业不污染,合理安排场地,料具堆放有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努力争创文明标化工地;不拖工期,不留尾巴,做到工完场清;尊重科学、重视知识、爱惜人才,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工程科技含量,发挥全体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不拖欠职工(民工)工资,确保工人合法权益。
为加快推动团场城镇化建设步伐和人民群众对居住质量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三篇:东莞市迪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迪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加固补强新型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及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完善的生产设备、精密的检测仪器及专业的技术科研人员,且与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著名院校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在东莞拥有大型的生产基地,并已通过了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拥有特种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是中国加固产品行业的新势力。
公司以建筑加固工程材料高新科技研发为依托,研发出一系列加固补强环保结构胶产品:植筋胶、粘钢胶、灌注胶(可灌注粘钢及灌缝)、碳纤维胶、碳纤维布、修补胶(可修补、找平、封边、封口)、灌缝胶(用于细微裂缝)等。产品广泛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大厦、码头、水利、水电工程、桥梁、隧道、地铁、高速公路等项目维/修、加固工程,涉及市政改造、路政改造、建筑改造等三大领域,全力推进中国加固事业的发展。
公司以“质量求效益 、诚信赢客户”为宗旨,严格按照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国家质量体系标准生产与管理。建立了现代化科学管理制度及众多销售网/络,方便快捷地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
公司以促进中国加固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广泛友好的加强与各行各业的联系,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为加固市场和建筑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以最优质的产品、最合理的价格及诚信、责任的态度服务于社会各界!
第四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度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06年是我校办学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9月我校成功举行了办学110周年并校50周年校庆庆典,11月我校首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教务处、评估办作为学校迎评促建工作的组织实施部门,2006年新年伊始,就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校迎评促建领导小组的总体布署,精心策划了2006年全年的本科教学工作方案,明确了十四项工作要点。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全校上下把接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视为展示我校办学成就、理顺办学指导思想和观念、整顿教风学风、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建设、总结学校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全面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机遇,按照“本科教学评估是手段,迎评促建是过程,完善长效机制是保障,提高培养质量是宗旨”的基本指导思想,求真务实、齐心协力,全面完成了本年度的教学工作任务,开创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下面就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与时俱进 转变观念 不断增强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感
办学理念是引领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灵魂,对办学的“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管理观”等观念的形成具有指导和决定意义。为了给学校的教学改革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学校决定由教务处、高教研究所、校工会和校迎评促建督察组作为牵头单位,于2006年7月-2006年8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大讨论期间,副校长王晓昌教授做了首场专题报告,校长徐德龙院士做了“弘扬育才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精神,坚持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的发展道路”的主题报告,学校还专门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刘献君教
二、全程管理 持续改进 全面实施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存之本,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为了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把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转变为经常性的自觉行为,2006年学校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制定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暂行)》,完善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2)修订了教学日历编写、教材选用、备课、课堂讲授、课程考核等理论教学环节质量标准;(3)修订了实验、实习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质量标准;(4)构建了由目标体系、规章体系、流程体系、评估体系组成的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5)以状态评估和专项评估相结合、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学校检查和院(系)自查相结合、专家检查和管理人员检查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教案、教学大纲、课程考核、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类评审和评比16项。以上工作的开展,保证了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全程性、全面性和全员性,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呈现出规范化、流程化的格局,在学校内部形成了一种教学质量自我保证的有效机制。例如,学校组
织检查组对2006届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了前期检查、中期检查以及专项评估,由于标准明确、责任落实,加上广大指导教师细心指导,使得本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圆满完成。教育部评估专家对我校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普遍认为我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范,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程度等全面反映了培养目标的要求。此外,我校学生还囊括了2006年度陕西省高校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建筑学类专业优秀毕业设计全部的一等奖,并获得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建筑学院学生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上获得二等奖二项,优秀组织奖一项。
三、以生为本 因材施教 努力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使得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因材施教。为了充分发挥我校各学科和专业教育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充分考虑到我校生源的分布特征,在2006年工作要点中我们提出了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工作思路:在同一届学生中既培养高级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人才,又培养经、管、文、法类复合型人才,还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钻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使其在高质量就业和学习深造方面各取所需。一年来,学校通过建筑学院的按“场效应”组织教学模式、土木学院的“以主干课程为核心组织教学”模式,材料学院的“按一级学科设臵专业”模式、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双语班”模式、管理学院的“阶段+平台+能力训练模块”模式、机电学院的“专业课多层次选修”模式,以及分级教学、弹性学制、本科生自主选择专业等柔性培养手段,在多样化人才分流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06届毕业生考研率为17.49%,比2005届的13.44%提高了4个百分点,且考取清华、北大、同济、东南、天大和西安交大等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2006年直接就业的本科生比率为81%,一次性就业率为98.15%,在全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又一次实现了本科生高质量就业。
四、目标明确 措施有力 促进专业建设上水平
专业是大学的细胞,本科人才的培养是以专业为基本单位组织实施的,学科、专业的建设水平决定了大学的发展水平。课程是学校师资水平、教学条件、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教育资源质量的集中体现,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大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材对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006年学校在专业建设中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总结我校长期办学经验,理清了专业建设思路。坚持依托优势学科,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使我校的土建类专业群、材料类专业群、环境与市政类专业群等三大核心专业群,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机械电气控制类专业群、艺术类专业群、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群,相互联接、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协调发展。(2)编制完成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十一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3)加大了校级名牌专业建设的检查力度。(4)开展了新办专业专项评估、新办专业重点教材建设立项及重点资助新办专业优化培养方案教改立项等工作。(5)修订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6)修订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材基金管理办法》,制定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材建设立项项目管理办法》。(7)开展了立体化教材建设工作。
以上工作成效明显。在2006年度的陕西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评审中,我校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获准数量并列全省第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艺术设计”、“金属材料工程”三个专业荣获“2006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称号,使我校名牌专业总数达到11个,位居陕西高校第四,占我校招生专业数的30%。 2006年9月,我校“砌体结构”、“大学物理”、“土力学地基基础”3门课程荣获省级精品课程,使我校省级精品课程的总数达到13门。2006年12月,从教育部传来捷报,我校“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获准国家精品课程,使我校国家级精品课程达到2门。至此,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进入全国同类型院校的前列。
2006年,我校共有22部教材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与“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量相比增幅显著。
五、积极引导 加大力度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迈上新台阶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培育高质量标志性教学成果的基础。我校校级教改立项工作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2003年开始学校加大了投入力度,4年来,我校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累计近200项,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2006年,为了引导教改研究方向,孵化重大教学成果,提高我校标志性教学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教务处在校长徐德龙院士和副校长王晓昌教授的直接指导下,制定了2006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指南,经过院(系)选报,专家组评审,最终确立了20项重点项目和6项攻关项目,为推动我校高层次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建立了新的起点,为我校高级别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奠定了基础。
为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2006年学校将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与教改立项有机结合起来,将已结题的教改研究项目作为申报教学成果奖的必要条件。这一规定不仅保证了教学成果奖的水平,也保证了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质量和进度。2006年学校共评出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3项。
六、整合资源 挖掘潜力 全面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
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工作。截至2006年底,实验仪器设备总值已达1亿6千万元。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实验室现有篇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管理规定
一、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论文)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或撰写论文的步骤和方法;提高制图能力,学会应用有关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计算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课程设计(论文)要求学生在认真复习教材的基础上,阅读有关规范、设计手册及资料,独立按时完成任务;课程设计的说明书、计算书、论文要求简洁、通顺、计算正确,图纸表达内容完整、清楚、规范。
二、选题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的选题应尽量覆盖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其题目应当满足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达到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综合训练; 题目的深度、广度和难易程度适当,使学生在计划时间内经努力能够完成任务。
三、任务书及指导书
1.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及指导书由指导教师编写,教研室主任审定,课程设计(论文)的题目也可由学生自拟,但必须报教研室主任审批,同意后方可在课程设计(论文)开始之前印发给学生。
2.任务书应包括设计(论文)题目、目的与要求、主要任务、参考资料(参考格式见附件1)。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及设计成果有明确要求。
3. 指导书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论文)的指导性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设计(论文)的类别、目的、内容;
(2)课程设计的设计步骤、设计要点;
(3)课程设计(论文)中所涉及主要技术的关键性分析和解决方案。
四、说明书(论文)的要求和撰写规范
对课程设计的成果一般由设计说明书和图纸(或其他作品)两部分组成,对工科类课程设计,一般要至少完成al 图纸1 张,另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原则上不少于3000字);对于理、文、管、经等类的课程设计或论文,要撰写一篇完整报告或论文(原则上不少于6000字)。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应包括封面(见附件2)、任务书、设计总说明或摘要(约300 字左右)和关键词(仅对论文,一般为3~5个)、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资料)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手写、打印均可,手写要用统一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论文用纸,用蓝墨水或黑墨水工整书写;打印统一用16k纸,具体格式参照如下:
(1)字体设置要求为:
①题目:二号黑体居中,题目一行排不下时可排两行,行间距为1.5lines; ②班级、学生姓名及指导教师姓名等:三号黑体居中,行间距为1.5lines;
③设计总说明或摘要:“设计总说明或摘要”为四号字体居中,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二个字。“关键词”为小四号黑体字,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字),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标点符号。 ④目录:“目录”为三号黑体字居中。下空二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为小四号宋体。
⑤正文:
大标题(章) 1 绪论 黑体小三号
一级节标题 4.1 实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黑体四号
二级节标题 4.2.2 实验装置 黑体小四号
正 文 宋体小四号
表题与图题 宋体五号
⑥参考文献及致谢等:宋体小四号
⑦页眉字号为小四号,页脚字号为五号字。
( 2)页眉中输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居中;页脚中输入“第 页 共 页”,居中。
(3)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4)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
(5)插图
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粗细要合适,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
(6)各类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书名.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序号]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 文 集:[序号]作者.文章名.文集名.会议地点,年.起~止页码
学 位 论文: [序号]姓名.学位论文题目:[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 术 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五、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 .指导教师的资格
课程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由讲师及讲师以上的教师担任,助教一般不能独立承担指导工作。对第一次承担指导工作的教师应由教研室或院(系)组织试做后,方可承担指导任务。
2 .指导教师的职责
(1)选择题目,拟定任务书,制定指导计划;
(2)向学生下达设计任务书;
(3)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4)审查学生完成的设计资料与文件,确认学生的答辩(质疑)资格; (5)参加答辩(质疑)和成绩评定工作;
(6)协助教研室撰写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7)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3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课程设计(论文)的人数,因课程不同而不同,一般以15人左右为宜。 4 .指导教师必须坚守岗位,在指导课程设计期间,一般不应出差,若确因工作需要出差,则必须经院(系)主管领导批准,并委托水平相当的教师代理指导。
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学习态度
(1)课程设计(论文)期间,学生要学习态度端正、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独立完成,
对有抄袭他人设计图纸(论文)或找他人代画设计图纸、代做论文等行为的弄虚作假者,一律按不及格记成绩,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学籍处理。
(2)所作的课程设计(论文)应概念清楚,设计计算正确,结构设计合理,实验数据可靠,软件程序运行良好,绘图符合标准,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
(3)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 2.学习纪律
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和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如因事、因病不能上课,则需请假,凡未请假或未获准请假而擅自不上课者,均按旷课论处。 3.公共道德
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持设计室整洁、卫生、文明、安静。严禁在设计室内吸烟、嬉戏、打闹以及其它破坏设计室秩序的行为。
七、组织管理 1.教研室工作职责
(1)组织拟定各门课程设计(论文)的教学大纲,审定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及课程设计(论文)的教学大纲和安排指导教师;
(2)组织课程设计答辩(质疑)和成绩评定工作;
(3)考核教研室指导教师的工作;
(4)撰写课程设计(论文)工作总结一式三份,一份交所在学院(系),一份存教研室,一份教务处存档;
(5)经常组织研讨进行课程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加强课程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2.院(系)工作职责
(1)统计并上报学期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填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汇总表(见附件3);
(2)对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处理课程设计(论文)中出现的问题;
(3)督促教研室撰写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及工作总结,及时上交院(系)、教务处。
3.教务处职责
(1)下达各学期课程设计(论文)教学任务,对全校的课程设计(论文)进行规划和协调;
(2)组织专家组及有关人员对课程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评估,负责对课程设计(论文)的质量进行监控;
(3)收集、汇总各院(系)课程设计教学的有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指导。
八、课程设计(论文)答辩
答辩是课程设计(论文)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答辩可使学生进一步发现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圆满地达到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对于有些课程亦可不答辩,而采用其它形式来考核,如质疑等方式。 1 .答辩资格
按计划完成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并在其设计图纸、说明书或论文等文件上签字者,方获得答辩资格。 2 .答辩小组组成
课程设计答辩小组由2~3名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由教研室或院(系)负责组织。
3 .答辩
答辩前,答辩小组应详细审阅学生的课程设计(论文)资料,为答辩作好准备。答辩中,
学生须报告自己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约5 分钟),并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3~4个问题或回答考签上提出的问题,每个学生答辩时间约15分钟。
答辩过程中,应做好记录,供评定成绩时参考。
九、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1.答辩结束后,应及时确定学生的答辩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建议由平时成绩(占20%)、成果成绩(占60%)和答辩成绩(占20%)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最终权重由各教研室自行制定。
2. 课程设计(论文)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为优秀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5%。
3. 学生的课程设计(论文)成绩登记表(见附件4)应由指导教师和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交学生所在学院(系)存档。对答辩成绩不及格者,可在一个月后重新答辩。
十、课程设计(论文)的归档
课程设计(论文)的成果及相关资料由授课教研室或学院(系)负责保管,一般保管3 年,对于有示范意义的优秀课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论文)保管期限可适当延长。
装入档案袋中的资料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设计的成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登记表、教研室课程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如学生课程设计硬件成果无法放入档案袋内,可以另存它处,但必须在档案袋封面上注明存放地。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的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目录、设计总说明或摘要、正文、参考文献。 +
一、附则
本规范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参考格式)
附件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封面
附件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汇总表
附件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成绩登记表 教 务 处
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篇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征求意见环节工作总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学习教育、征求意见环节工作总结
按照省委的部署和高教工委的安排,我校参加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九月下旬,学校召开活动动员大会,启动教育实践活动。一个月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中央、省委、省委高教工委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主题,紧扣依靠教职工办学这一核心,抓住打牢思想基础和广泛征求意见两个关键点,坚持领导带头、“一把手”引领,坚持边学边改、取信于民,坚持推进内涵发展、全面落实第二十一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整风精神开展活动,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各项任务,正在安排部署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的各项工作。总的来看,我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重视、党员积极,动作标准、富有特色,群众反响良好。现将第一环节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扎实深入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学校党委坚持把扎实深入学习作为搞好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着重强调学习要贯穿活动始终。一是把学文件与听报告相结合,以学文件为主,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了《党章》、中央文件和总书记、赵正永书记等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组织观看了学校编辑的《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一系列重要讲话视频摘编》,听取了省委党校郑志- 12 类群众意见建议324条。
第四轮是“背靠背”征集意见。为进一步达到真听意见、听真意见的目的,使师生员工打消思想顾虑,敢提意见,敢讲真话,学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以分党委(党总支)为单位进行了无记名的作风建设民主测评活动;印发《关于开展“查四风之弊、助事业发展”群众意见征集活动的通知》,在学校三个校区设立了11个实体意见箱,在学校主页开通专题网站设立网络意见箱,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意见征集活动。初步统计,截至目前,“背靠背”的形式共征集到意见建议424条次,梳理合并后为266条。
以上四轮活动共收集到师生员工意见建议累计784条次,梳理合并后为510条。学校党委两次召开常委会认真听取了征求意见建议情况的汇报,要求班子成员认真对照检查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作为撰写剖析材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依据;并按照分工及时赴各二级单位开展意见建议反馈工作,督促、指导各 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四轮征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近期,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分管部门、联系单位负责人之间还将通过谈心征求意见。下一步,各二级单位领导班子也将组织开展谈心活动。通过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校党委听到了许多真话、实话,也基本摸清了“四风”在我校的突出表现。目前,学校党委班子成员正在结合自身的学习思考、工作和生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认真查摆这些现象在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中的具体表现,力求把“四风”问题找准找实,为学校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出表率,为活动取得实效奠定基础。
三、领导亲自带头,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学校党委学习借鉴省委的成功做法,要求班子成员做到“五带头”,即政治上带头、工作上带头、作风上带头、廉洁上带头、生活上带头,给全校干部师生做出表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开展自学,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带头深入基层调研,真心诚意听取师生意见;带头查摆问题,立说立行进行整改。党委书记高明章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先后主持召开了四次听取意见的座谈会,并率先深入两个学院进行了调查研究。校长苏三庆抓住暑假时间,深入院(系)以及附属单位开展调研,指导检查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学校班子成员积极深入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走访座谈、调查研究、督促活动开展,一级带动一级,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党员干部对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信心。
第五篇: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新生主题篮球赛总结
2013年10月15日,我院举办的新生篮球赛圆满结束。本次比赛中建筑学132班获得综合赛第一名,建筑学131班获得男女混合赛第一名,城乡规划131班获得优秀参与组织奖。
本次比赛全院新生都积极参加,每位队员激情四射,在比赛中全力以赴,亮出自己的风采,赛出专业的风格。经过这次篮球赛同学们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既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也加强了全院同学之间的交流。
为了这次比赛顺利进行,我部人员都积极努力的做着准备工作。在每场比赛开始前,我部人员会提前到场地,从而让队员有一个良好的比赛环境;为了更准确的记录比赛中队员的得分和犯规情况,我部人员翻阅资料认真查看记录员的应作工作和裁判员的手势。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同时我部也不乏应变能力,当比赛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时,我们团结一致,及时解决了问题。
这次比赛虽然成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赛程安排有点紧,队员耗费体力大而休息少,普遍感到累;在比赛中,班与班之间有些冲突,这虽得到了及时解决但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针对这次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我部给予以下建议:1 赛前应当向球队和啦啦队等比赛有关人员说明比赛流程。2 加强球队队员的思想教育,减少队员与队员,队员与裁判之间的冲突。
回顾本次比赛,我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上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向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以大局为重,以集体
利益为先,同时加强部、处之间的联系与配合,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显示一个集体的强大凝聚力。此外,细节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会做的越来越好。
建筑学院团学联合会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