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安全教案免费
教学方案简称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浓缩,是教研的源头,是一堂课的总纲领,只有纲领设计的好,课堂才能精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户外活动安全教案免费》,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户外活动安全教案免费
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免费下载
第一课
上学和放学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
1、要遵守交通规则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有几个同学使自己坐公共汽车上学来的,你们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么吗?
(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
(1)我们中午或者晚上排队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为了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放学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游玩。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1)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广告牌、电线等,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为了防止砸伤,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高空危险物,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最好能绕行。
三、师生共同总结
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二课
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标志?
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第三课
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这样(出示图片),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第四课
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社区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在社区和室内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名叫欢欢。他聪明活泼,总是活蹦乱跳的,即使回到家里还是跳个不停,他从凳子上跳到沙发上,又从沙发上跳到床上,爸爸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结果当他正准备从床上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柜子脚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2、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
二、教授新课
1、在社区做安全的游戏
(1)小朋友们休息的时候,在社区玩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余的同学可以根据发言同学所说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师生总结社区做游戏的安全(不要打弹弓、投掷小刀;不要爬屋顶、爬树、跨横沟、从高处往下跳;捉迷藏不要躲在汽车底下,不要故意躲在隐蔽的地方去吓唬别人等)
2、在家里玩也要注意安全
(1)家是小朋友们的乐园,那家里有没有安全隐患呢? (2)为什么不能和小朋友们在房间里追跑打闹?
(3)如果在床上蹦蹦跳跳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为什么呢? (4)有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做手工,总是把剪刀等尖锐物品放在床上,你们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三、扩展训练
1、有个叫康康的小朋友在家爱看电视,他最爱看动画片和少儿节目,如《大风车》、幼儿知识竞赛或者智力竞赛等等。他参加竞赛还得过奖呢!爸爸妈妈经常表扬他,说他越来越聪明。你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2、我们在家里,还可以做哪些有益又安全的游戏?
第五课
用电安全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教授新课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 (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总结
1、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第六课、上学路上保安全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尝试记录信息,并在体验活动中把信息转化为行动和经验;能够针对上学路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培养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规则;学会基本的防范技能
二、教学准备:
1、课件(《上学歌》、三种到校方式、《我能说“不”》)
2、简笔画(红绿灯、小桥、十字路口、公园、小百货店等)。
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唱《上学歌》。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2、这首歌你喜欢吗?对,它写的都是我们小朋友上学的事。那么,你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呢?
3、经过概括,得出三种结论:(课件出示三幅到校方式特写图)
小朋友上学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车或电动车,还有的是坐公交车或爸爸妈妈自己开车送的。 (评析:用学生熟悉的《上学歌》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你每天是怎么上学的?”是贯穿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的主线,它是调动、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活动的学习情景。课堂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仅是语言学习氛围的渲染,还是激发学生乐学,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二)画一画
1、小朋友,你们家住在哪儿?离学校远吗?(指生回答)
2、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贴上简笔画(红绿灯、小百货店、小桥、十字路口等)
4、谁能上来摆一摆?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吧。
5、师:我们都很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能把这些画下来吗?(你们可以照图画,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如果太难画,或者不会画,就用文字来表达吧!)看谁观察得仔细、画得清楚。
(评析:通过说一说、贴一贴、画一画引导学生回忆上学的路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分析上学路上的安全因素,为如何安全上学做好铺垫。)
(三)评一评
1、在四人小组中交流画的路线图。
2、组内交流,推选画得最好的同学上台汇报展示。
(评析:引导学生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和标志,人人动手画,评价时不是评价学生画画的水平和技巧,而应重在发现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
(四)议一议
1、过渡:一(1)班的小朋友就是棒,一会儿就把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画好了。那么你在上学路上见过下面这些情况吗?
2、课件演示:《我能说“不”》
3、如果你就在边上,你会怎么做呢?你是怎么想的?(指生回答)
4、你做过这样的事吗?(勾起学生的回忆,对照课件,剖析自己。)
5、教师总结(在上学路上玩耍后的不良后果):
(1)在上学路上玩卡片、玩蚂蚁,会迟到,影响我们一天上课的情绪。 (2)吃零食摊上的食物,会影响健康。
(3)玩摸奖游戏,买小玩具,浪费钱又影响学习。 板书:上学路上不玩耍。(齐读)
第七课 安全上学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能明白上学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二)行为目标:
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铁路道口注意来往车辆,不抢行。
(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街上认一认交通标志和设施。
教师:
1、画有交通设施的十字路口挂图及十字路口图若干。
2、交通标志图。
3、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小图片若干,分类装入小塑料盒内。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1、听故事录音。(故事梗概:中山一个小朋友被一个自称是妈妈朋友的阿姨带走被卖到四川受尽折磨的故事)。
2、请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 看课件,听故事(故事梗概:一个男孩过马路闯红灯,险些造成交通事故。)
4、请学生们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5、 教师小结:如果有陌生人来学校接自己,一般情况下不认识的人,我们不要随便跟人走,我们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要学会采取措施做好自我保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交通安全,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轻者受伤,重者死亡。给自己带来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麻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上学路上》。
5、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课堂小调查,研讨上学路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1、小调查:上学途中,多少同学自己独自上学;多少同学和小伙伴结伴上学;多少同学由家人送上学。
2、小演习:教师播放铃声,让学生根据入学来的经验,做出相应的行动。然后查一查,东西带齐了没有,归程队排得好不好。
3、四人小组讨论:(1)放学时,应该注意什么?(2)回家路上,应怎样注意安全。
(三)、合作学习,认识交通标志设施。
1、认识交通设施:(出示课件)
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修建了许多交通设施。同学们,你们能从屏幕上找出交通设施并说说它的作用吗? )同桌互相说说。
(2)指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2、认识交通标志:
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大街上除了有交通设施外,还有许多交通标志。老师带来各种交通标志,你们想认识它们,和它们做朋友吗? (1)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抽一张交通标志。
(2)小组内交流讨论,抽到的交通标志上画了什么?是什么标志?在哪见过?有什么作用?
(3)汇报学习情况。(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如果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对了,就鼓掌鼓励,如果认为他说错了,就举手纠正。)
3、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其他交通标志。
(四)模拟活动,巩固新知。
1、布置一条十字路口的大街,张贴和设立各种交通标志、交通设施等
2、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一组当行人,一组当交通标志,一组当司机。教师和学生轮流当警察。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收获(学生自由组合交流)。 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同学们为了防止受伤害,珍惜宝贵的生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成为注意交通安全的小模范。
第二篇:司马光-免费教案
司马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这篇讲的是司巴光小时候的故事。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人也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小朋友。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关学习司马光这种迸向思维的方法——别人想的是人赶紧离开缸,而司马光则想的是缸里的水离开人。
2.字音、字形
本课8个生字要注意读准:孩(h2i)、光(gu1ng)、块(ku4i),书中“一块石头”读成“一块儿石头”(儿话音)。
识记生字字形时,要让学生开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识字。为了更好地巧记字形,提供几种记字方法:(1)用象形字
记“石”字。(2)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3)用顺口溜的方法“光”字:三个小淘气,坐在板凳上,压弯一条腿、后脚尖朝上。记“没”字:三点水,几头又尾,合在一起就是没。
书写时应注意:“候”字的左边是“单人旁”,再加上一个小竖,右上边是“横折、横”,下边是“尖”字。“孩”字左边是“子”字旁,注意“子”的最后一笔“横”改成“提”,右边是“点、横、撇折、撇、撇、点”注意两个撇的起笔对齐,就写好看了。“哭”字千万不要丢掉最后一笔“点”。
3.看懂图意: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孩掉进大水缸里。从图上可以看出一只大缸砸破了,水哗哗地流出来,掉进水缸的这个小朋友正在往外爬,司马光正伸出手去挟爬出来的小朋友。再看看他们身后的几个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张着大嘴在喊大人。
4.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自然段是写很久以前,有一个孩子叫司马光。
第二自然段结合标图弄清楚假山和水缸的位置。
第三自然段是写有一个小朋友没注意掉进水缸里。
第四自然段是写其他小朋友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都慌了。
第五段主要是司马光是怎样做的,他举起一块儿石头很块地把水缸砸破了。
第六自然段是写缸里的水流出来了,小朋友得救了。
5.朗读指导
“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大”字稍慢、加重。“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的“一不小心”读得稍快一些。“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这句话读得稍慢些。第五自然段要读出司马光的机智勇敢,读时突出“没有慌”、“举起”、“使劲砸”、“几下子”这几个词语。 教法建议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指导学生看图,从图中质疑。
3.在学文时,引导学生学习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在教学第
四、五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设计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词语和句子。
5.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要求,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实用是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采取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
6.教师演示2个复动投影片,一是演示“人离开水”,二是演示“水离开人”,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使学生领悟到两种救人的不同方法,更加突出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同时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7.创造性思维训练;设计一个情景。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说些什么呢? 解词导向
假山:用石块人工堆砌而成的小山。[例句]公园的假山真好看。
不小心:不留神,没注意。[例句]放学了,我不小心摔了一跤。
慌:心里发急,动作忙乱。[例句]做作业的时候,我们不要慌,要认真去做。
使劲:用力。[例句]这张桌子很重,我要使劲才能搬动它。
得救:本课指脱离了危险。[例句]经过医生抢救,王爷爷得救了。 释句导读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这句话讲的是司马光举石砸缸。用“举起”说明这是一块大石头,举得高,用的力气大,砸下来的力量才大,水缸才能砸破。“几下子”说明特别用劲,救人心切,想赶快把小朋友救出来。
课文理解 段落段意
第一段(1自然段):讲司马光是古时候的人。
第二段(
2、3自然段):讲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水缸里。
第三段(
4、6自然段):讲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朋友。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司马光举起大石头砸缸救人的故事,说明司马光小时候聪明、勇敢,遇到紧急情况不慌张,能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11 司马光
2.简单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图意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学生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5)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孩子 吓哭 没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举起 砸破 救人 古时候 司马光 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提问:①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司马光)②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③教师鼓励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④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3.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
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抽里装满了水。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④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学生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⑤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⑥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⑦指名读,集体纠正。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3.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4.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这段。
5.指名读,大家评议。
6.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7.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8.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
四、五自然段。
(四)学习第
四、五自然段。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2)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3)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4)为了让学生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表演当时的场面。
(5)教师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6)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2)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3)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4)教师指导学生读后
四、五段。
(五)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1.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
(1)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办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办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办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办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办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2)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3)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人——水
(4)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教师板书:
(6)司马光用的办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教师板书:
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7)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组讨论后交流。
(8)师总结:
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学习第六段
1.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2.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8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
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 正确地书写“候、孩、没”这几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1)自己认读生字。
(2)同桌互读生字、词。
(3)抢读生字词卡片。
(二)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1)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请小组汇报或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
候:可以用“猴”字来记忆,去掉“反犬旁”在单人旁的右边加上一个小竖,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帮助记忆字形。组词:小时候。
孩:可以用学生认识的“该”字换偏旁记忆“孩”字。也可以用拆字的方法记忆。组词:孩子
光:学生可以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忆:三个小淘气,坐在板凳上,压弯一条腿,后脚尖朝上。组词:司马光、时光、光明。
吓: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学生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组词:惊吓,吓一跳。
哭:学生可以用拆字法记忆:“两个口”和“大”再加上“丶”。也就是两个人张着大嘴哭。组词:哭了,吓哭。
没:学生用顺口溜帮助记忆:三点水,几头又尾,合起来誻没。也可以用拆字分解的方法记忆字形,组词:没有。
块⑴以用“块”字换成“提土旁”记忆“块”字,组词:一块。 石:可用象形字“ ”(书写不准确)来帮助记忆“石”字,组词:石头,石块。
(4)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己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
2.在书上独立书写8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4.学生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候、孩、没”这3个字。提醒学生“候”不要丢掉小“竖”;“孩”字右边的“两个撇”第一个“撇”长一些,第二个“撇”短一点,两个撇的起笔要对齐。“没”字右边不能写成“几”字,书写时注意没有钩。
5.教师出示:“哭、光”两个字,问学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教师强调:“哭”字不能丢掉“点”,“光”字上面是竖、点、撇,不用笔顺错。
6.学生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7.学生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大家相互评改!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3
(1)实物投影出示这道题的内容。
(2)读读这两个字,区别“块”和“快”的异同。
(3)让学生试着自己填一填,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4)请同学说正确答案,再读读句子。
(5)学生把答案填上书上的括号里。
五、教师小结,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1、司马光
教学设计示例
(二)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
(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司马光为什么砸缸,其道理是什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课题,司马是姓,叫光。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先让学生打开书,看本课的内容,除课文以外,有一幅插图,课后有3个作业题。
2.范读:边听边想,这一课写的是谁的一件什么事?
(1)范读。
(2)看插图上画的都有什么?
(3)回答:这一课写的是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
(本课写的是司马光砸缸,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的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读着,听对方读得对不对?不对请给以纠正。
4.汇报。指名读字音,如有不对的及时纠正。
玩:音 w2n 但是读课文时一般带有儿化音。
读词语卡片:
古时候 孩子 朋友 跑去 叫 有一回
5.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学习。
(2)同桌交流学习情况。
(3)指名汇报自学和同桌交流情况。
同学们,老师现在指名来汇报学习情况,老师叫到的同学,你不仅是代表你自己,而且是代表你同桌,因为刚才是你们两人讨论的,一个说完后,同桌还可以补充。
利用熟字记字形的有以下几个:
古:上边“十”,下面“口”,
时:左边“日”,右边“寸”,
回:大口套小口,笔顺: 回。
朋:左边“月”,右边“月”,
玩:左边王字旁,右边“元”。
跑:左边足字旁,右边书包的包字,笔顺是 包。利用偏旁加部分记字:
候:左边单人旁,中间一竖,右边是: 。
孩:左边“子”,右边笔顺:丶亠 。
友:一横加一撇,带上一个“又”。
让学生理解词语和一字组多词帮助理解字义:
古时候:很早很早以前称古时候,昨天,前天叫古时候吗?不叫。
古(古代)(仿古)(蒙古)
时(时代)(时间)(小时)
候(气候)(等候)。
朋友:关系不错的人称朋友,本课小朋友,指关系好的小孩。
友(友谊)(友好)(亲朋好友)
玩(玩耍)(玩艺儿)(贪玩)
跑(跑步)(跑来跑去)
(四)在学习生字、生词的同时,把课文读通顺。
1.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得”的音。
请同学读词语:长得又大又圆。
这里的“得”读 de 轻声;本课“得救”了,这里的“得”读二声d6,是得到的意思。比如:我得到妈妈的宠爱。我得到同学们的帮助。
2.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小声读课文,一是注意生字词在句中的读音和字义,二是把课文读通顺。
(五)指导书写生字:
1.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包括每一笔的位置。
2.重点指导下列字:候、孩、跑。
3.学生在本上描一遍田格中的生字。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二)进行句子训练,体会词的作用。
(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受到遇事不慌,动脑筋想办法,在紧急情况下,做事果断的教育。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指名读。
古时候
小孩
朋友
跑
回去
(二)谁能告诉老师,司马光姓什么?叫什么?
(三)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
2.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四)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段,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古时候”是指很早很早以前,从图上可以看出,小朋友全是古代人的着装。
2.学习第2自然段。
(1)小声读这一段,数一数共有几句话,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每一句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找重点词理解。
①第一句话中“他”指的是谁?(司马光)
②学习第二句话时,让学生认真观察书上的插图,思考:
a.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几个孩子,哪个是司马光?
b.从图上假山和水缸的位置,再看这口水缸怎么样?从句子中哪儿看出来的?
“假山”是用石头人工堆砌成的,大树下面有假山,假山脚下有口大水缸。
让学生观察水缸到底有多大,和几个小孩子的个头比。里面装满了水。
(3)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句要突出“他”的音,第二句话要突出“大”,“装满”,让大家能够通过你的读听出来这口水缸怎么样,里面装的水是怎么样。
通过看图,指名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也为理解后面的课文打下基础。最后说一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4)总结学法。
刚才我们学习课文的时候,是先读课文看共有几句话;接着找重点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说一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3.学习第3自然段。
小朋友们和司马光在花园里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按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边读课文,边看插图,想象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里的。
司马光和小朋友玩得很高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的。
(2)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3)再读这段,想一想,缸这么大,里面又装满了水,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一方面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习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理解下段课文奠定基础。
4.学习第四段课文,小组学习。
(1)小声读课文,自己想一想掉进水缸里小朋友的处境,再想一想别的小朋友的心情会怎样,他们都是怎么做的?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谈自己的理解:
从“别的小朋友”看出是除司马光之外的小朋友。“都慌了”和后面句子中的“有的……有的”,“叫”、“喊”、“跑”、“找”是相对应的。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面临着被水淹死的危险,小朋友们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叫喊”目的是叫大人们听到呼救的声音,来救小朋友;“跑去找大人”,也是这样。再让同学们想象,时间就是生命,这样做能来得及吗?为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果断打下基础。
(4)指名朗读:要读出小朋友们那种心里焦急的紧张气氛。读“有的”“有的”时和逗号前面的句子接得紧一点。
5.学习第五自然段。自己学习。
同学们,小朋友们都慌了,因为他们知道,时间长了,那个小朋友有生命危险。想通过叫喊,跑去找大人来救小朋友。这时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1)按前面的学习方法自学这一段。
①提醒同学们自学时,抓表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去理解句子。
②看图,哪个是司马光,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司马光没有慌,从表情上看出来的,其他小朋友惊慌地咧着嘴,而司马光的神情表现很镇静,不慌张。
③指名读自己理解。
“举”、“使劲砸”、“几下子”说明什么?遇事不慌,认真动脑筋,想办法,聪明、果断。缸破了,水从破洞里流出来,落水的小朋友就不会被水淹死了。
④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6.学习最后一段。
同学们,司马光遇事不慌,他机智勇敢地举石头砸破了缸,救出小朋友,这时大家的心情如何?带着轻松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段。“得救”重读。
总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五)句子训练。课后作业第2题。
1.投影出示句子。
2.让学生自己填空。
3.填空后,自己读一读每一组的两个句子,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好在哪里。
4.指名说一说。
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意思更具体,更明白。“在花园里玩”限制了玩的地点。“石头”说明司马光用“石头”砸缸,不是用别的,意思比第一句更明确,更完整。
(六)作业。
1.巩固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字词。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内容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1.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边读课文边注意生字在句子中组成的词的写法。
2.听写。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同桌听写完后,互相看是否正确。这也是进一步强化记忆的一种好方法。
有一回,古时候,小朋友,跑去,孩子,叫。
(二)小声读全文,想一想每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大家。提醒按上节课告诉同学们的句式来说。段意:
1.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2.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有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4.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哭着,喊着,去叫大人。
5.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破大水缸。
6.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帮助学生组织语言,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能看着插图,把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1.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2.同桌互相讲一讲,强调不是背课文。按自己的理解,照课文内容讲故事。
3.出示投影插图,指名让同学讲故事。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向他学习什么?
(五)你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谈学习这一课的收获。
1.字词方面:学会了哪些字词,或者是在识记生字过程中,学会了哪种识字方法。
2.本课语文知识方面:比如按句式说话,学习课文的四步方法。
3.受到的思想教育方面:这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做人。
教师根据学生谈的,进行总结、深化,表扬好的,使大家都有所启发。【板书设计】
第三篇:岩石和矿物,免费教案
2、岩石和矿物 A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岩石和矿物”单元中的第2课,是在学生认识常见岩石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已通过图书、网络等途径对岩石和矿物有所了解,并且对此还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在科学知识目标上,主要是初步建立矿物的概念,知道岩石和矿物的关系。但科学知识只是科学学习的载体,获得知识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并找出矿物的共同特点,接着以学生常见的花岗岩作为典型引路展开观察,从而了解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这样的活动看似简单,实际上提供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使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保障。而教师要做的: 一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做、敢说,敢于开展各种探究活动;二是保持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环境。
在材料设计方面,准备一些常见的矿物标本、花岗岩、放大镜以及各种不同颜色的沙砾(主要是粉红色、白色、黑色)、胶水、一次性塑料杯以及量筒。这些材料可以是师生共同准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
过程与方法
● 在观察中发现矿物的组成特点;
● 绘制在放大镜下看到的岩石的矿物组成; ● 做矿物组成岩石的模拟实验。 知识与技能
● 初步建立矿物的概念;
● 知道岩石是多种矿物的混合物; ● 能模拟矿物组成制作一块人造花岗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能够实事求是、认真仔细地观察并做记录; ● 愿意合作交流,分享合作带来的快乐; ● 乐于探究,保持发现岩石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1 展览学生制作的岩石标本。 2 评比优秀的岩石标本制作者。
【评析】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伴随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教师更应该给予必要的鼓励性评价,这将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
二、 观察矿物
1 谈话: 认识这些石头吗?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石头有什么特点? 2 分组采用各种方法观察,并填写观察记录。 3 学生汇报,教师把汇报结果一一写在黑板上。 4 思考: 这些石头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5 学生讨论。
6 小结: 在大自然中,这些成分集中并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它们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评析】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主,但在学生对事物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教给他们科学术语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 观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1 谈话: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不信我们来仔细观察花岗岩中矿物的组成。
2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并绘制在放大镜下看到的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3 学生汇报,并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他们绘制的作品。
4 讲解: 花岗岩中红的是长石,白的是石英,黑色的是云母。花岗岩是由这三种矿物构成的。
【评析】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本环节让学生再次观察花岗岩的目的是便于他们了解岩石和矿物的关系;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有助于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
四、 模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1 谈话: 了解了花岗岩的组成,我们也可以制作一块人造花岗岩。你认为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制造?
2 学生讨论并交流。
3 介绍材料超市准备的物品。
4 学生根据需要有序地领取材料进行制作并贴上标签。 5 作品展评。
【评析】本环节让学生在掌握概念后运用所学知识,并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片断赏析
“讨论并建立‘矿物’概念”教学片断
师: 经过刚才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石头的特点?
生: 我发现它们的颜色不同,有的是金色的,有的是白的,有的是花的„„ 生: 我发现这些石头摸上去都不光滑,有点粗糙。 生: 我发现黄铜矿里面有一粒粒黄色的铜在闪闪发亮。 生: 黄铁矿里面有一粒粒的铁。 师: 你怎么这么肯定是铁?
生: 因为它的名字叫黄铁矿石,所以我这样想。 生: 我发现方铅矿石里面有点亮。 生: 赤铁矿里有一粒粒红色的东西。 生: 石英有点透明,形状是六边形的„„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六边形和一个六方柱形): 你说的形状到底是哪种? 生(指着六方柱形): 这种。
师: 这种形状我们就叫它六方柱形,好吗?
生: 好的。石英的形状是六方柱形,东西放在石英下面会放大。
生: 我觉得这些石头的组成就像拼图一样,是由几种不同的颗粒拼成的。 生: 我觉得他的比喻有点不恰当,我认为这些石头都是由一粒粒颗粒融合在一起形成的。
生: 我补充,我知道一些碎沙子慢慢融合在一起,最后变成了岩石;而岩石在大自然中热胀冷缩又变成了沙子。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是这样不断变化的。
师: 你的知识真丰富!这些石头的成分比较集中。在大自然中,这些成分集中、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板书: 矿物)它们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片断评析】本环节材料的准备、观察和探究都是围绕概念进行的,否则一切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在强调学生自由探究的同时不应忽视教给学生“科学术语”。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科学语言有助于学生思考更精确、更有条理。在这里,教师在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又一次组织学生讨论、梳理事实,在学生建立大量表象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科学概念,可谓是恰到好处。
教学手记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研究表明,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使靠死记硬背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他也并不一定会产生愉悦感,甚至厌恶学习。如果学生通过理解,掌握了知识点,那么学生的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愉悦感;如果学生自己发现了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并进一步探究它,发现了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知识,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那么,存在于学生心中的就不仅仅是愉悦和满足了,还有自豪感,他们会认为自己了不起。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没有简单地把“矿物”概念简单地像流水一样从高处往低处灌给学生,而是突出科学探究,让学生尽可能多经历一些科学活动,以获得探究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以及自我实现的乐趣。
(曹燕琴)
2 岩石和矿物 B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中的第2课。本课让学生观察、认识一些石头(矿物),并能发现它们成分集中并有一定的结构,从而理解矿物的含义;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再具体研究花岗岩,绘制花岗岩矿物的组成图,并将自己描述、记录的观察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到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最后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模拟花岗岩,体验岩石形成过程,真正理解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从而实现课程目标中所要求的: 建立起矿物的概念,了解矿物与岩石的关系,学会动手,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通过对前一课《认识常见的岩石》的学习,知道了岩石的分布、种类及在生活中的用途,为对岩石内部的研究,作了较好的铺垫。学生通过学习,学会用绘图方法描述岩石结构,用模拟方法制作人造花岗岩,深刻理解岩石的组成和形成过程,并互相分享探究的乐趣,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感受。
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我们这样处理教材:
在教学目标的处理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对两组石头的观察、对比、分析,发现它们的共性,归纳出矿物的含义;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具有一定的结构构造;重点以花岗岩为例,通过绘制、模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进一步理解岩石与矿物的关系,并意识到绘制、模拟等都是探究的好方法。重点目标放在如何使学生理解矿物的含义及与岩石的关系上。如果这些目标解决了,那么重点也就得以落实。
在材料设计方面,选择有利于观察、便于有所发现的石头,来为学生理解矿物的含义服务。首先让学生回去搜集有关岩石与矿物方面的资料,以备上课时用。接着为学生提供两组观察材料: 第一组,选取花岗岩、砾岩等石头,让学生观察,说说名称;第二组,提供黄铁矿、石英、石膏、赤铁矿等能呈现矿物含义的有结构材料。经过观察、比较、分析后,学生会发现第二组石头的共同点,即成分集中,并有一定的结构,归纳出矿物的含义,出示一些珍稀矿物的图片,如金刚石、萤石、自然金等,让学生说说它们的结构特点;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理解;再后提供各组小块花岗岩进行观察、绘制其矿物组成;最后让学生设计、模拟制作花岗岩。这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胶水、搅棍、三色沙砾(白色、黑色、粉红色),并提供塑料量筒、90毫升纸杯和放成品的地方。
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力求以简单、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本课研究的是岩石与矿物,因此在不同的地方可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并依此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山区的学生对岩石并不陌生,而平原地区的学生很少见到岩石,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总之,尽量采用实物教学,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为: 实物观察,对比分析——引导归纳,初步理解——绘图描述,实物分析——动手模拟,深刻体会——总结反思,拓展延伸。目标达成上,以探究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并使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同时实现知识目标的达成,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 能够对两组石头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
● 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第二组石头的共同点,归纳出矿物的含义; ● 能绘制并描述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 能动手模拟制作花岗岩,从而真正理解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知识与技能
● 能绘制、记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 知道成分集中,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矿物; ● 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愿意亲近岩石;
● 体验到动手模拟实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实物观察,引导归纳
1 (出示第一组观察材料)认识这些石头吗?说说它们的名称,再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2 (出示第二组观察材料)请仔细观察这一组材料,先认识这些石头,再观察讨论:
(1) 这组石头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2) 与第一组整体比较,说说第二组石头的特点。 (3) 讨论、交流、汇报。
【说明】第一组可以是花岗岩、砾岩等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常见石头。第二组为单质矿物如黄铁矿、石英等。学生不知道的要做适当讲解,以便学生了解、认识。
3 归纳出矿物的含义。
4 用投影打出几种珍稀矿物的图片,再说说矿物的含义。
5 通过两组岩石对比,启发学生思考矿物与岩石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说出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6 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一步理解。
7 明确岩石可以由一种矿物组成(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也可以由多种矿物组成。
【评析】本环节一开始呈现第一组材料,让学生观察,说名称,分类,是为了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为本课的学习作一个铺垫,同时也为了与第二组材料进行对照。第二组材料是为理解什么是矿物服务的。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对第二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对比,从而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成分集中,有一定的结构。关于这一点,与第一组材料对比是不难发现的,从而归纳出矿物的含义,理解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交流搜集的资料,可以互通有无,进一步理解矿物与岩石的关系,知道岩石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这样的理解可以更全面些。
二、 绘图描述,深化理解
1 谈话: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些岩石的具体矿物组成情况。 2 研究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1) 明确观察任务。先用放大镜观察,同时要将观察到的矿物组成情况在课本第88页的方框里画出来,并用彩色笔上色,比一比谁画得像。
(2) 交流评价。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用语言把其矿物组成描述出来,并谈谈自己的发现。
【说明】在观察、绘图前,明确观察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里教师可以直接作出要求。小结时可直接告诉学生三种矿物的名称。
(3) 引导小结。花岗岩是由白色、粉红色、黑色三种颗粒状的矿物组成的,这三种矿物分别叫石英、长石、云母。
【评析】在观察花岗岩之前,学生对花岗岩的总体印象是花黑的,对其矿物组成很模糊。通过绘制放大镜下的矿物组成,并用彩色笔上色后,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它基本上由三种颜色组成,并有一定的结构,从而知道了花岗岩是由三种矿物组成的。学生经历这一活动,将会意识到借助放大镜观察并绘图,可以发现岩石的许多秘密,体会到运用这些方法,将有利于自己的探究。
三、 动手模拟,深刻体会
1 谈话: 假如让大家动手模拟,做一块“花岗岩”,想一想可以怎么做? 2 讨论: 哪种矿物成分应多些?哪种矿物成分应少些?为什么? 3 教师指导学生模拟制作“花岗岩”。
(1) 用塑料量筒分别量出:15毫升粉红色的沙砾(代表长石),5毫升的白色沙砾(代表石英),25毫升的黑色沙砾(代表云母),5毫升的胶水。
(2) 把5毫升的胶水倒入纸杯中,用搅棍搅拌直到完全混合。 (3) 不同颜色的三种沙砾倒进一个90毫升的纸杯里,然后混合。 (4) 写好组别、姓名,将标签贴在纸杯上。
(5) 将纸杯放在实验室存放角,放置一天,直到“矿物”完全干了。 【注意】胶水应选用强力的无毒胶水。搅拌时要小心,不可让胶水翻出。这里,小组的分工合作显得非常重要。
4 教师讲述: 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大家的“花岗岩”产品做得如何。 【评析】从初步观察矿物——重点观察花岗岩,绘其矿物组成图——动手调配“矿物”,做“花岗岩”,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理解的过程。这一环节的教学将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高潮。动手做是学生喜欢的,在做中他们将体验到做“岩石”的乐趣,并把非常抽象的矿物、岩石的组成等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可以感知。
四、 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 说明: 下节课我们来看看自己做的花岗岩,还要用放大镜观察、绘图,看看是否与今天画的矿物组成图相似。
2 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通过研究你知道了什么?今后可以怎样去研究岩石的矿物组成?
3 反思: 大家在研究过程中,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注意】鼓励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应作针对性的评价。 4 拓展: 下面布置任务,回家运用今天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你们所认识的一些岩石的矿物组成,下节课进行交流。
【评析】让学生总结自己所学到的内容,能起到一种巩固的作用。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等于给学生一把评价的尺子,肯定的地方、要改进的地方,自己最清楚。教者可从中了解到真实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实现教学相长。最后的拓展能让学生乐意用所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其他岩石的矿物组成,使探究活动无形中延伸到课外,成为自觉意识的过程。
教学片断赏析
“引入学生观察第一组岩石”教学片断
师(出示各种岩石标本): 你们看见过这些石头吗?在什么地方看见的? 生: 看见过。我家住在茅山脚下的薛埠镇,我们那里石头很多。 生: 第一块是花岗岩。我还知道花岗岩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 师: 很好,我们上节课已初步认识了岩石,看样子学得不错。
生(急忙举手): 老师,我家是开大理石厂的,我知道花岗岩有好几种。那种有点红的花岗岩,可以用来装饰地面;还有黑的,可以用来做厨房灶台的面子。
师: 呵,知道的还真不少! 生: 第二块是泥沙沉积岩。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这种岩石外表看上去很明显,是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
生(急着补充): 我以前在沙堆上玩的时候,常捡到这种沙岩。 部分男生(小声嘀咕): 我也捡到过。 师: 好的,那第三块呢?
生: 好像也是沙岩,但看上去岩石碎屑成分多些,其他成分少些。 生(争辩): 不对,我知道它叫做砾岩。 生: 反正它们形成的原因都是沉积作用。 生: 虽然成分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是沉积岩。 师: 说得有道理! „„
【片断评析】学生进入科学课堂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四年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和前面所学的知识,都是我们开展科学教学的宝贵资源。在本环节中,教者对此不仅没有忽略,而且还采用了平等、民主的教学风格,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后面的探究学习。
教学手记 1 “学习科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特级教师、苏教版小学《科学》主编之一路培琦语)生活是科学学习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本课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对两组岩石进行对比,从而引起了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兴趣。研究石头看似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能给学生启示: 身边就有科学,熟悉的东西也含有科学,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和思考就能发现。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所不变,即生活时刻都含有教育的意义。“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永远解读不完的鲜活教材。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生活作为科学教学丰富而重要的教学资源,处处关注学生的生活,选取学生常见的、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自然事物开展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用自己的探究活动验证科学的结论,从而发现自然事物更多的奥秘。
2 新课改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对科学教学而言,这就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引导学生交流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提出多种见解。因此,为学生树立个体自主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具有展示自我的信心,克服传统提问应答时的被动接受心态,这就要求教师时时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经常如此,就会使学生冲破思想的牢笼,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一点教者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戴振华张俊)
第四篇:围棋启蒙班教案之七---免费
综合练习一
一、提子练习:黑先
二、打吃练习:黑先
三、黑先应下何处?
四、判断以下各题中黑棋的死活
( ) ( ) (
五、黑先杀白
)
练一练:
巩固练习: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五篇: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教案,免费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A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力的现象(如浮力、水力、风力等)已有了初步认识,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定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力,并获得有关力的初步概念,知道力的作用将引起物体哪些变化,同时,也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力的内容(弹力、摩擦力、反冲现象、力和机械等)打下基础。通过对科学家牛顿和力的单位“牛顿”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牛顿对地球引力的探索以及他在物理学尤其在力学研究中的地位,并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中所制定的“通过科学教育使小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索,热爱科学,树立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目标。
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身边经常看到的现象中去认识和研究重力问题;二是让学生在玩中研究重力的平衡,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材在整个安排上没有过多的叙述,只是把它作为学生探究的一条路径,力求让学生自己通过交流、体验、讨论、动手做等一系列活动,去发现地球表面附近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地球与物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力。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物品、器材等,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同时,可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阅资料等了解科学家牛顿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和研究重力问题; ● 会描述和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 能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 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重力; ●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 使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可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投掷纸飞机、原地跳高、抛掷物体等活动。
1 请学生描述自己的活动。
2 在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 3 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各种假设。
4 提问: 你知道牛顿和苹果落地的故事吗?(学生回答)
5 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呢?(学生谈自己看到的现象) 【评析】导入是探究活动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关键。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亲历各种活动过程,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去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出“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并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揭题,告诉学生:“大科学家牛顿就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顺势引出科学家牛顿及本课研究的课题——重力问题。
二、 引导学生研究有关“重力问题” 1 谈话: 关于重力,你想知道些什么? 2 提问: 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呢? 3 学生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4 交流实验、观察结果。
【评析】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环节将“测一测各种物体的重力”调整为“我想知道的重力问题”的目的就是想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研究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例如:重力有方向吗?如何测重力的大小?如何找物体的重心?怎样的物体站得更稳?假如离开了地球的吸引会怎样„„ 让学生通过预测、假设、实验、记录、交流、辩论等方式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使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研究重力的平衡
1 观看杂技演员“走钢丝”的录像或图片。
2 讨论: 为什么走钢丝时杂技演员手里要拿根长竹竿? 3 提问: 你能用蛋壳做个不倒娃娃吗? 4 制作“不倒娃娃”活动。
5 交流、汇报在制作过程中的发现与问题。 6 师生小结。
【评析】科学教育的内容离不开生活实际,科学教育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本环节是以小制作的形式进行的,选择制作“不倒娃娃”,一方面是想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因为制作材料“蛋壳”是学生司空见惯的,只是平时没有留意它,所以我们选用这种为学生熟悉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学生明白,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
四、 课后延伸
1 继续研究“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2 查阅有关牛顿的故事。
【评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不能光靠课堂上的三四十分钟,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课外延伸不但是课堂知识的消化与巩固,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好途径。
教学片断赏析
“导入新课”教学片断
(学生在室内用纸制作飞机、火箭后,按小组到室外进行掷纸飞机、掷纸火箭、原地跳高、抛掷球等活动)
师: 同学们在室外活动时看到了哪些现象?
生: 有的纸飞机会拐弯,有的会直飞„„但不管怎样,最终都是落在地上。 生: 我发现如果是顺风的话,纸飞机会晚些落地;若是逆风,落地会早些。 生: 我猜想纸飞机落地的快慢可能跟飞机的形状有关,阻力大的落地快,阻力小的落地慢。
„„
师: 除了掷纸飞机,你们在别的活动中有什么发现吗? 生: 不管你在哪里跳、从哪里跳,最终都要落地。
生: 我发现胖的人体重重,跳不高,落地快;瘦的人跳得稍高些,落地也稍慢些。
生: 我发现跳的高矮还跟人的力气、穿的鞋子是否有弹性有关。
生: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弹性好,所以跳得比较高,落地也慢。 „„
师: 向空中抛掷物体呢?
生: 重的物体落地快,轻的物体落地慢。 生: 抛得高落地慢,抛得低落地快。 生: 不管怎么抛,最终都落地。
师: 你们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发现有什么共同地方吗?
生: 所有物体不管你怎么抛、怎么扔,人怎么跳,都会落到地面上来。 师: 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生: 墙上的石灰时间久了会剥落在地上。 生: 白色垃圾——塑料袋被风吹起后也会落地。 生: 秋天的叶子也会落在地上。 生: 雨水是从空中落下来的。 生: 熟了的苹果也会往地上落。 „„
师: 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呢?
生: 因为地球上有引力。地球上的引力能把地球上的一切物体牢牢地吸引住,使得人或物体无法摆脱。
„„
【片断评析】这是本课的导入部分,教学内容是从学生进行的各种活动导入,选择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掷纸飞机、往高处跳、抛掷物体等活动,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兴趣参与,激起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实践证明,学生亲历各种活动过程,能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亲自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能像科学家那样去关心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生活中的奥秘。
(丁国芳杨静娟)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B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3课,课题本身就是一个吸引了几代人的科学故事。因此,无论是编者还是教者,肯定都希望把这节课上得精彩,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材首先从苹果为什么落地的故事入手,引导学生探讨了“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水总是往低处流”,从而认识重力(地球引力)的存在;然后是测量重力的大小;最后研究重力的应用。其中用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使用测力计的技能,为下一节课定量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打好基础。
地球引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那么为什么要等到牛顿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地才逐渐揭开其中的秘密呢?如此抽象的现象,真的就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的殿堂吗?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对我们能够有所启发的问题。为了避免枯燥乏味,我对教材稍稍作了一点变动:第一课时研究重力和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第二课时学习使用测力计测定重力。前者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后者重在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探究活动就比较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研究兴趣。
为了使探究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除了要设计好探究活动以外,还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如下材料:
1 牛顿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的动画课件。画面突出了苹果成熟后脱离枝条落地的过程,背景故事突出了牛顿通过研究苹果落地作出的贡献。
2 研究重力的材料:纸团、小皮球、制作重垂线的重物和线。
3 研究生活中平衡现象的材料:重力玩具、制作重力玩具的牙签和弯头吸管。我发现用牙签和弯头吸管可以很容易做成一个重力玩具,只需将两根吸管短的一头上下重叠,再用牙签从中间部位插进去,把它们连在一起,就可以使它们成为一个好玩的重力玩具了。(如图:)
4 测力计、和测力计匹配的轻小物体。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 能利用纸团等简单材料研究重力现象;
● 会制作简单的重力玩具; ● 会使用测力计测定重力;
● 能主动交流、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规律。 知识与技能
● 认识能证明地球引力存在的现象,知道地球引力的方向是向着地心的; ● 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 初步了解一些平衡现象,知道一定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仔细观察研究就能有所发现; ● 意识到身边的科学现象之间是有联系的;
● 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 养成认真观察、记录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播放课件: 牛顿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的故事。
2 提问: 苹果是因为牛顿坐在树下才掉下来的吗?人人都有可能看见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为什么只有牛顿才会去研究这个现象呢?
3 学生讨论、交流。
【评析】科学教育并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些东西终究是要被学生所遗忘、所抛弃的,而良好的科学态度将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本环节提出的问题,并不期望激起学生多大的共鸣,只是为了不让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一句空话。
二、 玩纸团、皮球,认识地球引力
1 谈话: 今天我们也要来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的问题,苹果可以用纸团、小皮球来代替。请大家注意观察,积极思考,看谁的发现多。
2 小组实验: 抛掷纸团、小皮球。 3 讨论交流。
4 提问: 如果在空中直接放手的话,纸团、小皮球这些物体落下来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5 小组实验: 做个重垂线观察地球引力的方向。
6 讲解: 刚才我们发现,无论怎么抛掷纸团、小皮球,最后它们总是要竖直落到地面上的。是什么力量把它们拉到地面上的呢?三百多年前,大科学家牛顿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终于弄清了这个问题,原来这是地球引力的作用!(板书:地球引力)
7 课件: 地球引力(讲解概念、方向)。 8 提问:
(1) 人跳起来后为什么总是会落回地面? (2) 水为什么总是往低处流? 9 全班讨论、交流。 10 小结。
【评析】掌握科学概念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过程,它受到学生认识水平的限制,我们不必去追求定义的完整性。比如,“相互吸引力”的意义我们就完全可以不作探讨,随着学生认识的提高,这是可以不断充实的。
探究也不是科学学习的惟一方式。“地球引力”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并不是学生经验里已有的认识,或者说即使知道地球引力的名称也并不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只有通过必要的讨论、讲解,才能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三、 玩重力玩具,研究平衡现象 1 玩铅笔: 怎样才能让它立在桌上?
2 提问: 为什么铅笔笔尖朝下放不稳,倒过来就可以立在桌上呢? 3 播放课件: 这些物体(电风扇、公共汽车站牌、遮阳伞等)为什么不容易倒? 4 讨论交流。
5 谈话: 原来这都是因为我们身边所有的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引力吸引的缘故,所以头重脚轻的物体放不稳,而上轻下重的物体则不容易倒。如果我们把铅笔横过来,你可以把它平稳地放在瓶盖上吗?
6 学生实验、汇报。
7 谈话: 我们发现铅笔放在瓶盖上,要两边一样重才能放稳。(出示重力玩具)玩过这样的玩具吗?
8 活动: 玩重力玩具。
9 提问: 这些东西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它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 10 讨论研究。
11 谈话: 你们想自己做一个这样的玩具吗?桌上有一些牙签和吸管,我们先来试试吧!
12 学生制作重力玩具。 13 小结。
【评析】正如上面所说,掌握科学概念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牛顿的故事,以及对重垂线的观察,学生对地球引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只是一种间接的感知,终究是肤浅的。让他们玩重力玩具、制作重力玩具,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直接体会地球引力的存在,去利用、驾驭地球引力。在这个主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才会自觉地接受地球引力的概念,并进行意义建构把它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1 谈话: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像牛顿一样研究了地球引力,还制作了一些小玩具,谁愿意把自己制作的玩具给大家演示一下?
2 学生演示。
3 提问: 这些玩具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呢? 4 学生讨论、汇报。 5 小结。
二、 学习使用测力计 1 谈话: 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有重量的,都要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因此,在科学上我们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叫重力。一个力总是有方向和大小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也就是向着地心的。那么,它有多大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
2 讲解: 每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出它们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出示测力计)这就是测力计。请各组同学取出桌上的测力计观察一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力的单位是什么?想一想,它为什么可以用来测量重力?
3 小组观察、讨论。 4 小结。
5 讲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注意最大测量范围、指针调节零位的问题)
三、 练习使用测力计
1 谈话: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使用测力计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测一测我们平时常见的物体,请大家注意选用合适的测力计,同时做好测量记录。下面开始吧。
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安排15分钟左右,注意要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实践一下)
3 汇报交流。 4 小结。
四、 总结 (略)
【说明】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使用测力计。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要经历初步感知——反复练习——形成技能的过程。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讲解示范准确扼要,点拨指导及时有效,又不能越俎代庖,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测量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或许他们在测量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他们自己肯定可以解决。如果学生测量的结果有偏差,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要盲目追求结果的统一,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片断赏析
“玩重力玩具,研究平衡现象”教学片断 师: 我们都从文具盒里拿出一支铅笔来,试试看,怎样才能让它立在桌上? (学生实验)
师: 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 铅笔只能倒过来放。
生: 铅笔尖那一头是不能立在桌上的,没削的那头才行。 生: 短的铅笔很容易就立在桌上了,长的要小心一点才能立住。 „„
师: 大家观察很仔细,说的也不错。下面我们来看看电脑里的一些问题并进行思考。
(播放课件: 不容易倒的物体)
师: 这些物体都是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物体,它们都不容易倒。它们为什么不容易倒呢?
生: 电风扇下面有个大铁块。 生: 它们下面都有个重东西。
生: 我们家的电风扇刚买回来时我搬过,下面的铁很重,管子什么的都很轻。
师: 大家都认为是上面轻下面重的缘故。那么,你们可以把铅笔横着平放在瓶盖上吗?
(学生实验,基本上都在试着调节左右位置)
师: 成功了?老师发现大家都在左右移动铅笔,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啊? 生: 这样两边一样重了,就不会掉下来。
师: 大家发现铅笔放在瓶盖上,要两边一样重才能放稳。其实这都是因为地球引力的缘故。两边一样重实际上就是两边受到的地球引力一样大了,这时就能平衡,如果一边大一边小,就不能平衡,地球引力就会把物体拉倒。
师(出示“不倒翁”): 玩过这个玩具吗?它可是怎么弄都不会倒的?知道为什么吗?我们来研究一下。
(分发各种重力玩具,小组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玩具不倒的秘密了吗?
生: 我发现这个玩具鸟的嘴这边很重,尾巴那边是很轻的,拿在手里感觉怪怪的。
师: 放在桌子上看起来挺好玩的,对吧? 生: 这个“不倒翁”里面有重的东西。
生: “不倒翁”里的重的东西是放在下面的。我以前跟我哥哥一起做过,放的是橡皮泥。就是不知道这个“不倒翁”里面放的什么。
师: 很好,亲自做过了知道的就多了。看来我们以后也要像陈飞一样多动手啊。
生: 这个小人手里握住的东西也是很重的。
师: 我这里有两根吸管、一根牙签,我们就用它们来做一个小人。看看我们能不能做出一个不会倒的小人,好吗?
(学生制作,教师注意观察并及时给无从着手的组一定的指导) 师: 你们的小人做成功了吗?它为什么不容易倒呢? 生: 因为吸管重,牙签轻。 生: 我不同意,吸管也很轻的。 生: 但是吸管有两根呢,而且那么长。
生: 过超说的是对的,牙签做的小人身体轻,两根吸管做的身体重,也是上面轻下面重,而且跟“不倒翁”一样,摇来摇去总是下面重。
师: 说的非常好! „„
【片断评析】教师有意识地从学生玩过无数次的竖铅笔开始和他们一起研究平衡现象,又收集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平衡玩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学生亲自制作平衡玩具,能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精心选择教学材料,用材料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是这个教学片断的亮点所在。
(万云立)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C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类似苹果落地等现象的分析,认识一种常见的力——重力。
本课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认识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教材以常见的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人跳高总要落地等现象,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发现地球都要吸引它周围的物体,认识什么是重力,并且举出更多的例子说明重力是普遍存在的。第二部分,研究重力,学会测量物体的重力。学生要学会用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并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同的物体重力大小是不同的。第三部分,研究有关重力平衡的现象。通过类似独脚小人站立瓶盖的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物体的平衡与重心的高低有关系。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 能搜集相关证据说明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 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 ● 能通过游戏对物体平衡现象进行研究。 知识与技能
● 认识重力是地球对它周围物体的吸引力; ● 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 了解物体的平衡与物体重心的高低有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到每一项科学发现都离不开生活; ● 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教学过程设计
一、 认识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1 游戏: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做原地跳高动作,比一比谁跳得高。 2 学生活动。
3 提问: 同学们跳得真高啊!有谁能跳起来而不落下去吗?为什么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呢?
4 学生讨论并回答。
5 提问: 你能举例说明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吗?这个吸引力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6 学生讨论、交流。 7 学生汇报。
8 小结: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它能把这些物体拉向地面,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我们把这种力叫做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评析】本课采用游戏方式导入,一方面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科学学习;另一方面能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体现“做中学”的思想,并进一步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有科学。
二、 研究重力,学会测量物体的重力
1 提问: 各种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一样吗?怎样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有多大呢?
2 学生回答。
3 讲解: 我们通常使用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重力。重力的单位用牛顿表示,符号为“N”。
4 学生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大小。
【评析】能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是《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能力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本环节通过指导学生使用测力计对身边的常见物体进行测量,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熟悉并正确掌握使用测力计的方法;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通过测量对生活中各种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逐步形成感性认识——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
三、 研究有关重力平衡的现象
1 (教师出示修改过的“不倒翁”)谈话:同学们一定都玩过“不倒翁”吧!老师这个“不倒翁”怎么不灵了?你能帮我找出原因吗?
2 学生研究、讨论。 3 学生回答。
4 提问: 如果把“不倒翁”里的重物放在其他位置,行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5 学生实验。
6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7 小结: “不倒翁”不倒是因为它重心低的缘故。看来物体的平衡与它的重心高低有关,重心越低就越容易平衡稳定。
【评析】这里教师并没有采用教材给出的“独脚小人”的活动,而是选择了学生平时比较熟悉的“不倒翁”,因为它更贴近儿童生活,学生对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它还有利于学生对重心的理解。
四、 拓展,延伸
1 (出示“独脚小人”)提问:你们能使“独脚小人”平稳地站立在瓶盖上吗?
2 学生活动。 教学片断赏析
“认识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教学片断
师: 同学们请全体起立,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站在原地,用力向上跳,比比谁跳得最高?
(学生活动)
师: 同学们跳得真高呀!有谁能跳起来而不落下去吗? 生(齐声): 没有!
师: 为什么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呢? 生: 因为我们人很重。 生: 因为人是有重量的。 生: 因为地球对人有引力。
生: 这个力叫地球引力,我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 生: 我还知道这个地球引力是由牛顿发现的。
师: 回答得真不错!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吗?
生: 跳高运动员跳得很高,但他还是要落在垫子上。
生: 体育课上我们把排球打得很高,最后它还是要落下来,说明排球也受到了地球引力的影响。 生: 炮弹打得再高,最后还是落在地球上,说明炮弹也要受到地球的引力。 生: 苹果成熟后,会自己从树上落下来,大科学家牛顿就是通过这个事情发现地球引力的。
师: 说得很对!你了解得真多,看来多读课外书是大有好处的。 生: 我来说,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说明它也受到了地球的引力。 生: 老鹰不管用多大的力也飞不出地球周围,说明它也受到了地球的引力。 生: 对,还有飞机。
生: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刚才他们说老鹰、飞机飞不出地球周围,是因为受到了地球的引力,我也同意。但是,火箭、航天飞机不是已经飞出地球,飞到月亮上去了吗?它不就没有受到地球的引力吗?
师: 对呀!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告诉他?
生: 不对,它们也受到地球引力,只是它们产生的升力超过了地球对它们的吸引力,所以可以飞到月亮上去。
师: 你回答得真棒!确实火箭、航天飞机也受到地球的引力。那你们说地球引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 地球引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因为各种物体都是往下落的。 生(齐声): 对。
师: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我们发现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引力,它能把这些物体拉向地面,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我们把这种力叫做重力。记住: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片断评析】本环节首先由游戏导入。游戏带有“玩”的色彩,又与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系,它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既要让学生“玩”得开心,也要让他们在游戏中有所发现。接着是学生的讨论和辩论。讨论和辩论是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常见的方式,可以作为某些专题研究活动的主要教学类型。这里,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讨论和辩论,营造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同时又可以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从而激发了他们交流的意愿,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在本环节中,提出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现象和提出火箭、航天飞机问题的两位同学令人欣赏,他们热爱科学,敢于提问的精神正是本次科学课程改革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