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课堂论文有效性论文:如何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化学课堂论文有效性论文:如何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摘 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也可以这样简洁评价一节课有效与否:一看效果——用最生动、简便的方式使学生学会深奥复杂的内容;二看效益——追求在单位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使学生得到尽可能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课堂;有效性;提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缺乏理性思考和必要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容易倾向于外在的、强化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在要求与精神需要,这导致教学功利化、教学策略不合理、教学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的取得则是以师生身心的疲惫作为代价来换取学生分数的进步,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丧失与教师普遍的职业高原现象,大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出些有价值的建议。
1.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
“专业”在广义上是指一门职业,在狭义上是指某一学科或门类。学习,是教师自主推进自身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向谁学习(1)向专家学习。全国各级、各地的课改理论专家、教育教学管理专家、学科教学教研专家,是我们进行理论学习的主要对象。(2)向同行学习。同一备课组,同一教研组,同一年级组,同一学校,同一省市,不同省市,凡从事教师这一专业者,都可称之为同行。(3)向学生学习。“教学组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师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学生本身就是一份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自然也就可以成为教师的学习对象。
第二,学习什么(1)学习学科专业知识。这是从事学科教学的最基本的知识前提。(2)学习课改理论知识。教师要掌握那些通用的基本的课程改革理论,以从整体上加深对新课改的感悟。更要认真研读一些学科领域的理论专著,以更好地把握在新课程背景下所任教学科地基本要求。(3)学习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三,怎样学习(1)读书。这是最传统的方式,因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所以常常也是最有效的方式。(2)上网。网络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学习平台。(3)研修、观摩。参加网上研修,参加各类研讨会,参加或观摩优质课评比等,从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师那里都能找到可取之处,任何经验、教训、体会都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4)反思。让反思总结,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习惯。蓦然回首之间,
成败得失处,已然寸心知。
2.教师必须把握教学方向
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必须执行的法规性文件。就其主线而言,教学中必须不折不扣地认真施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死板、教条地套用其中的条条框框。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更为重要,在运用时应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充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教学的最初设计上实现课堂有效性,做到低起点、高标准,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真实目的。所以不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还要刻苦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要通观全册、全单元教材,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各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弄清单元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单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构建自己的教学思路,编写好教案。
3.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优先记忆那些有意义的、与已有知识或体验相关联的信息,如果信息没有意义和价值,大脑找不出任何记住宏观世界的理由就会抛弃它。学生更倾向于关注和学习有趣的或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时,个体从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得到的信息与自己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就会意识到差异和矛盾,形成好奇心,并改正
不和谐的活动。所以知识的呈现逻辑对教学效率的影响很大。教师要重视知识呈现逻辑的设计,从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出发,寻找最佳的知识呈现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学习动机。
例如,浓硫酸稀释的教学一般为教师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教师再进行操作要点的总结,最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教材注意事项。而有的教师将知识呈现逻辑改为先让学生猜测浓硫酸加入水中和水加入硫酸中有什么不同,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先带着问题进行假设,然后教师再进行实验演示操作,最后让学生进行稀释要点和注意事项的总结。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知识的呈现逻辑为“学生思考假设——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析——学生总结”的效果好于呈现逻辑为“教师演示实验——教师分析——教师总结”的效果。前一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思考,培养一种科学的分析思维,这也就是科学素养潜移默化的培养。
4.教师要适当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一节理想的课题应该是安静而有活力的课堂、体现人文精神的课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课堂、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要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教师应首先注重垂炼语言,避免啰嗦。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有些理论在高中阶段无法用实验验证,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如果我们在授课
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用生活中常见或易于理解的现象进行恰当的比喻、从而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可以标新立异地设计好导入环节,使一堂课一开始就收到先发制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化学”,用“化学”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体现出“因材施教”。教学全程要用爱心营造学习的氛围。在课堂上用微笑去教学,学生答对了,给予表扬,学生有了错误,给予提醒。
课堂有效性是一个相对的价值判断,一节成功的、有效的课可以这样看:课堂中老师上的轻松,学生学的明白,其他人(听课者)听的专心;下课时老师有成就感,学生有收获感,其他人(听课者)有收益感,足矣!
参考文献
[1]宋心琦.化学学科的现状及基础化学教育改革问题[j].大学化学,2001,(1). [2]郑永信.对探究性学习中学习情境创设的认识[j].
化学教育,2006,27,(1):28-29.
第二篇: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化学
2013XKT-立项号
ZXHX087 负责人 结题报告 廖战军
所在单位 课题名称
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研究 西安经发学校
化学教学
校本研修
编写校本教材
关键词
小课题的研究,使得我校化学教学工作在研究与实践等多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既增强了理论的指导性,又增多了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既是一次探索与研究的过程,也是一次实践与总结的过程。
通过小课题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每个参与者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技结题
能,提升了个人业务能力,更使我校化学备课组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报告
力,为我们今后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摘要
通过一年的研究和全组的努力,我们成功的编写并使用了中考复习备考的《一轮、二轮、三轮复习资料》,探索并实践了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这次小课题的研究是成功的、及时的、必要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次研究是高效的。
《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开题工作,整个探索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结实践,真正做到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用到教学第一线,真正使教学策略在提题高教育质量上发挥了作用。在学校教研处的指导下,在全体备课组教师的共报同努力下,课题实验进展顺利,对学校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告
作用。现将课题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努力改善教学活动,探索教师有效教学的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
3、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调查法
3、个案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5、文献研究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研究准备和启动阶段(2013.6~2013.8)
成立课题组;学习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培训、交流,收集资料;研究文献综述;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制定总的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参与人员:廖战军、来智超、任佳、田力
(二)、第一阶段:(2013.9~2013.11)负责人:田力
主体目标:完成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法有效性的探究
(1)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2)9月-10月,
a、培养九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与课前预习习惯,用时一个月,并随堂检查;
b、强化作业规范化,通过不定期的优秀作业的评比和展示,加强训练,提高化学素养。
C、培养科学完成随堂笔记、课后整理笔记的方法、能力。撰写实施报告。
(3)11月调查了解当前学生化学学习的现状。教师负责设计调查问卷,在九年级全年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汇总统计,撰写调查报告。
(4)整理教学中,对学生强化记忆的教学案例,总结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与原因,完成实施报告。
(5)定期,进行汇总。
第二阶段:(2013.12~2014.2)负责人:来智超
主体目标:对化学知识教法有效性的探究
以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教研活动为依托,在教学中,对知识规律化、框架化、体系化,韵味口诀、顺口溜,技巧化等方法的探究。 开展 “如何有效导课”、 “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等的探究。
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2014.3~2014.5))负责人:廖战军
主题目标:对“还课堂于学生,实施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
(1)对照前期的课题研究,进行自查自纠。
(2)通过“我要做老师”活动,完成对“记中说,说中练”的学习方法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开展“设立梯度性、探究性问题情境”的课堂探究活动。
(4)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进行汇总,撰写实施报告。
(三)、研究总结阶段(2014.4~2014.5)
(1)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并展示研究成果,组织现场展示活动。
(2)申请结题验收,出成果集,含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例光盘等。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有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
有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即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我们在研究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自始至终的围绕“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这一目标,通过运用大量的经典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然后再进行反思,再进行课堂实践,再对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通过一年来的研究和探索,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了随意性、盲目性,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习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一共撰写了五篇较高质量的论文,分别获得了省、市、县的各级奖励。获奖情况如下:
教学设计:《制取氧气》
田力
《金属的化学性质》
来智超
《溶液的酸碱性》
廖战军
《初中新课程化学实验如何促进课堂教学》
任
佳
《自制教具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任
佳
《西安经发学校2014届中考复习备考一轮校本资料》
《西安经发学校2014届中考复习备考二轮校本资料》
《西安经发学校2014届中考复习备考三轮校本资料》
《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要求》
作者:风林雪海【来自于网络】
化学家不在沉默——央视科教片《化学的秘密》
《论化学问题解决》
参
作者:夏本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考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文
作者:王延芳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4). 献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透视》
作者:张克龙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9).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沈幼波
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2008,(7).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第三篇: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应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应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多实施课堂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堂探究活动进行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而课堂探究学习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重大。
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因此课堂有效性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把握好适当的节奏,“节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思维与感情。在节奏的把握上,首先要注意提问后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如果留给学生思考时间不够充分,问题抛出后就让学生回答,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回答不能如意。其次是整体集中讲解的问题的数量不宜太多,如果太多,占据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由于提出的问题过多过滥,学生疲于应付,无暇独立思考,更不可能质疑,学生的其他形式学习的时间不够,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知识贯穿着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可谓包罗万象。从这些繁多、具体的事例中找出若干条来,就必须注意有目的性地选择,提问中要注意(l)结合教材内容,紧扣知识点要求,(2)能激发起学生的注意力,开动脑子进行思维,(3)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理解、分析的水平,(4)通过设疑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带有明确目的性的设疑,能取得教与学的主动性.目标明确的设疑,使学生在上课初期,就处于疑惑和矛盾之中,诱导学生按教师设置的方向进行积极思维,产生急切要了解疑问答案的心情。
提问中充实兴趣性强的内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知识、学科发展中出现的新成果。充实的知识越鲜活、越有趣味,就越具有教学的魅力。提问的趣味性必然联系到一个多学科的渗透,这样可避免把一门学科孤立起来,使教与学都显得僵硬死板。
课堂提问可以尽量活泼、生动、幽默些,但用语一定要简单、清楚、明确,使用学生能理解的能真正表达应该表达的意思的语言;不能一味迎合学生某些低层次的情趣而丧失科学 1 性。如果学生听得哈哈大笑,而学习效果却令人失望,就会陷入课堂教学的误区。提问更不能有知识性错误,要符合逻辑。
著名教育家契可夫说过:“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因此,教师的问题设计还要有助于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富有启发性,强烈的感染力和鲜明的教育性。中学生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好胜欲,希望能受到老师的关注、表扬,至于那些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更希望能到的赞赏或青睐。他们的年龄特征又决定了他们大都比较单纯和幼稚,事实证明,不少学生偏科的原因往往是缘于对任课老师的亲疏,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从一定程度上讲,课堂提问是师生感情交流的一条纽带。通过提问,然后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勇敢精神,还能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增加师生间感情。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提问这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它不仅能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质量,还能使学生体验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必须自身知识广博,教学富有启发性,语言生动。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充实自身,提高教学能力,才能深受学生欢迎。
第四篇: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廖明均
(童家乡中心小学达州市大竹县635135)
【摘要】介绍从那些方面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中恰当实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真正体会化学带给他们的乐趣,树立学生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 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 ;氛围;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如学案导学),化学分组实验,搭建展示平台等方式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 变为“爱学” “会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获得了更高的分数,更好的学习技能和更高的化学素养。有些情况是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忽略了其他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厌倦了学习, 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学校和教师。
目前初中教学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老师教的很辛苦,而学生学起很痛苦。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所在的学校教学资源非常缺乏,特别是教师缺编特别严重,也没有合理的教学资源优势。只能根据我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在化学方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实践中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氛围看似很好,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为活动而活动。如果教师没有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只满足于课堂此起彼伏的热烈场面。对于这种现状,我认为有必要做一些剖析,以利于帮助部分老师走出误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 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 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这就告诉每一位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仅要课讲得好, 而且还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通过创设情景营造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是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老师可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吸引他们以高度的热情投入课堂。
(1)运用实验创设情景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情景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一定要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肤浅的“变魔术”上。这时候就要求老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适时把实验形成的良好氛围利用在掌握知识上。
(2)运用多媒体展示创设情景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创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各种教育教学软件给教师提供了创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灵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课堂注入生机勃勃的活力,使学生都十分愿意且不自觉地投入到主体性学习中去。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设计问题营造课堂氛围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当然,老师设计的问题有很大的学问。问题太难,学生解答不了,浪费时间且没有实际效果;问题太过简单,每个学生都会,势必引起学生骄傲情绪,也容易起哄。因此,设计问题要切中要点,就如同学生站在苹果树下,眼看到苹果就在头上,可就是够不着,以激发学生想办法吃到苹果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
二、深入研究了解学情,因材施教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同时,同样的教学内容,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进行教学,创造适合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并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的多元的智能发展。比如,在讲化石材料这一内容时,根据大部分学生在物理课中已接处了不少的实际情况,我就安排他们主要以自学为主。还有我的学生中有几个理科比较差文科比较强,对这一情况我应积极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他们出一期有关化学的板报,以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有学生总的成绩比较差,但很聪明,动手能力强,我应让他作实验小组的组长。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学生不因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各种人才,这是教学与学生差异之间的本质联系,也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内涵。这要求教师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也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实行因材施教, 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探索和优化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教师都在探索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然而,像我们这样偏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只能从现有的条件出发,从学校的师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方法上探究:可以吸收目标教学的教学思想,采用了目标教学中一些成功的作法,教师引导,诱导,疏导,指导,始终在导字上下功夫,在导字上定位。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大胆质疑,充分讨论,当堂训练,及时矫正,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符合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从课堂结构看,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一是学生自我探索阶段,包括了学生阅读思考,相互讨论和尝试性练习,教学目标中的大多数内容可以在这一阶段中实现。因此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二是教师讲授深化阶段,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讲重点、难点,讲规律,讲方法,消除思维障碍,指导学习方法,这是一堂课的精髓所在,也是一堂课的核心内容。三是训练强化阶段,包括练习,反馈,矫正,评价和课时小结,这一阶段的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整个过程,环环紧扣,步步紧逼,呈现出由浅入深,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到实践,层层递进逐步向纵深发展的趋势,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合理使用化学教学资源
教学中能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那么你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
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注重实验原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一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训练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素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实验研究,训练科学方法,是培育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有效的手段之一。教师如果能改变教师观念,以新的视角开展实验教学,适当的地点验质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挖掘实验的探究功能,优化试验教学,就可以达到既训练科学方法,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电教媒体在微观粒子及晶体结构的放大、变静为动、化学反应历程的演示、危险有毒实验的模拟、有机物结构的分析等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是电教媒体不能取代演示效果好的实验,比如探究次氯酸漂白性的这个实验,由于教室里完全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操作,所以采用放映动画的方式;而次氯酸见光分解这一实验操作比较难成功,这时候采用放映动画的方式就很好。所以课件、动画等只是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应作为积件使用而不是贯穿整个课堂,否则,幻灯片从头到尾,学生有走马观花之感,难以充分记录下重点。电教媒体的使用、软件的设计、课堂教学中任何时候穿插要讲究科学性。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关注。为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运用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M]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
[2]上海教育出版社:《化学教师教学指导书》
[3]王天存.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 青海教育 2005,9
第五篇: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是指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会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发生改变,那么教师学会有效地教学,学生学会有效地学习,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说一个学生只有亲近这个老师,在心里接受这个老师了,才能跟老师学习所传授的知识。所以,教师和学生间必须建立起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教师真正走进了学生心里,学生才会亲近你,喜欢你,听从你的教诲,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学习成绩肯定会明显高于其它学科,本学科教学质量也会提高。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就会排斥你,无论你课前准备多么充分,教学设计多么完美,学生根本不听你的这一套,那么你付出的一切都是徒劳,你的劳动完全得不到体现,根本谈不上有效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你千万不要用语言暴力讽刺、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热爱,关心、尊重、赞赏、激励、帮助每一位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所以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素。
二、激发兴趣
做好化学实验是激发化学兴趣的手段。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有人说,即使讲千遍,也不如做实验。在第一堂化学课学习中,我设计了几个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我事先将一白纱布蘸上酒精,然后在拿到火焰上烧,只见熊熊烈火,而纱布却不燃烧,直至火焰熄灭,纱布完好无损;接着再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另一无色溶液,混合溶液立刻变成玫红,使学生眼前一亮,然后又蹙起眉头,为什么呢?再找一学生让他向一瓶无色溶液中吹气,无色溶液就变成了“牛奶”;利用这些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学生上课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学习沉淀物时,可告诉学生菠菜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而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二者放在一起炖着吃,就会生成草酸钙沉淀物,常吃会在人体形成结石,而且破坏了两者的营养成分。学习醋酸时可补充做常见菜的烹调作用与杀菌消毒的作用。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让学生感觉学习化学很有用,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
余文森教授说,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能自己阅读教材和独立思考时,就让学生自己先去预习,自己先去学,然后教师再讲课。这样课堂学习效果会更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预习,教师可设计一张预习用的问题导读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单上的要求来预习。阅读教材时,要采取“六字诀”方法,即“查、划、记、思、练、写”。查――以前学的知识忘了,一定要动手查一查,把新旧知识衔接上。划――划出化学中的概念、定律,反复理解推敲。如预习““氧化物”时,注意“两种元素”和“氧元素”是这个概念的关键所在。在预习“催化剂”概念时,“本身质量”、“化学性质”、“前后没变化”是关键词语。记――记下自己不懂的疑点难点。思――思考导读单上设计的问题。练――完成导读单上的反馈练习题。写――写感想,自己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然后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有的放矢,不仅可大大节省时间,学生也轻松接受所学新知,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教师重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在学习铁生锈的性质时,我不再平铺直叙地向学生讲授,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提前一周给同学们布置任务,让他们准备三支铁钉,把铁钉分别放在干燥的一个小瓶里、装点水的小瓶里、装满水的小瓶里,让他们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然后教师也提前一周做这个实验。到了上这一节课时,先让学生叙述三根铁钉生锈情况,接着再和教师做的这个实验进行对比,学生很容易明白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铁锈,接着让学生思考:一根铁钉哪一部分最易生锈呢?水面上,还是水面下,还是接触水面的部位?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防止铁生锈?学生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生活的能力,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实现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要求由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向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学生不能再当学习的容器了,而是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来改变学习过程。在化学教材中,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我就让学生去做,把前后桌分成一组进行学生实验。实验前,给同学们讲清实验应注意的事项、做好这个实验的要领。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来操作实验,他们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实验做完了,就得出了结论,实验单也很快就填完了。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将取得不同的学习效应值。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不知比听来的知识要深刻多少倍。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通过兵教兵,逐步缩小了学生学习差异,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例如,视觉与听觉同时感知的信息要比单用视觉更全面、更深刻,也更有利于保持。初中化学教材中,在学习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知识的时候,这样的内容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枯躁、抽象,如果用讲授法就不能形象地展示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而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微粒运动的3D动画,模拟微粒结合和分开的过程的话,画面形象逼真,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易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但实现了文字、图形、三维动画、声音、动静态图像等综合效果,实现了多重感官刺激教学,而且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节省了时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少不了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就需要教师合理分组,每个小组要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最起码能做到兵教兵。其次,需要教师指导小组学会合作学习,给小组定时间,定任务,每人定分工。否则,小组合作学习生成问题质量低,讨论内容简单化,学生不会讨论交流,学习效能就会低下。再次,要使学生对小组学习能够长期保持热情,还要教师建立合作学习机制;组内要有合作学习公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基本技能等。
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思考一个化学问题从哪里入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无论是化学现象的描述还是有关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都要有一定的顺序。在探究化学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沿着从表到里、由远及近的方式进行思考。通过教师对学生适时地进行化学思维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化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就会大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还要努力丰富专业知识。灵活把握教材内容,精心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内容、备教学方法、备学生。教学设计要最优化,哪个环节需要多少分钟,都需要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课堂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做出最有学习效率的事情。教师的这种驾驭把握课堂的能力,需要通过教师平常不断学习、反思来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课堂效果受多方面的影响。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还需要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不断摸索、实践、创新,使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效果最大化,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国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