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第一篇: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1例狂犬病病例的调查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3个月,短的7天,长的可达1年左右,我区最近发生的1例狂犬病病人潜伏期长达14年,现报告如下。
1 发病经过
患者,男,22岁,上海交通大学4年级学生,1998年12月5日10:00到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自述胸部隐痛并加剧3天。临床检查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均无异常,心肺正常,胸片“两肺无异常”,心电图检查窦性心率不齐,病人自觉纳差外别无异常。医生给予对症治疗并作为“胸痛待查”留院作进一步检查。15:30病人体温略有升高(37.5℃),临床检查均无异常。19:30病人出现烦躁不安,不许护士接近,对靠近物体吐口水,临床检查心肺均无异常。追述病人8岁时曾在原籍海南省被犬咬伤左前臂肘部,伤口较深、较大,当时未注射狂犬病疫苗,伤口由当地郎中以草药敷之。12月6日1:00病人烦躁不安,症状加剧,双掌撑于床头尖叫,口中流涎,遂给予甘露醇等对症处理。1:30病人呼吸、心跳骤停,经临床抢救无效死亡。
2 流行病学调查
12月6日闵行区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报告后即电话报告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我站及市卫生防疫站专业人员来到死者所在上海交通大学及市五医院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资料分析。经死者家属证实,死者在8岁时在原籍海南省被犬咬伤左前臂肘部,伤口很大,曾去就诊,只用草药敷于患处,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
3 实验室检验
经死者家属同意后,取死者的脑组织到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实验室检验分离出狂犬病病毒。同时上海医科大学病理室对死者脑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该脑组织疏松、炎症细胞浸润并找到Negri氏小体。
本例狂犬病潜伏期长达14年,是上海市迄今为止狂犬病发病潜伏期最长的1例。死者又是大学生,给社会、家庭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区养犬热不断升温,家庭养犬大幅度增长,给狂犬病防制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
第二篇:乙肝病例个案调查表
病例编号:(报告卡编号)□□□□□□□□□□□□□□□□□□ 调查单位所在县(区)编码:□□□□□□ 调查单位类别:①医疗机构②疾控机构□
调查单位级别:①乡镇级②县(区)级③地市级④省级□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A1患者姓名:(患儿家长姓名:)
A2民族:①汉族②蒙族③藏族④维吾尔族⑤壮族 ⑥回族⑦满族⑧其它(请注明)□ A3文化程度:
①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中专)④大专⑤本科及以上□ A4婚姻:
①未婚②已婚③离异④同居⑤丧偶□ A5 集体居住地址:,联系电话: A6居住地类型: ①城镇②农村□ A7诊断单位级别:
①村级医生②乡镇医院③县(区)级医院④地市级医院⑤省级医院□ A8实验室检测结果: A8.1 HBsAg阳性时间: ①>6个月 ②6个月内由阴性转为阳性 ③ 既往未检测或结果不详 □ A8.2首次出现乙肝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①年月 ②无症状 □A8.3本次ALT:U/L A8.4抗-HBc IgM 1:1000检测结果: ①阳性②阴性③未测□ A8.5肝穿检测结果:
①急性病变②慢性病变 ③未测□
第二部分 既往免疫史及肝病史
B1乙肝免疫史
B1.1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吗?
①否②是③不清楚□
B1.2如接种过乙肝疫苗,打过几针?
①1针②2针③3针④超过3针⑤记不清 □
B1.3如接种过乙肝疫苗,请填写接种时间:(最后一针接种时间,共接种几针乙肝疫苗?)
第一针:年月日□□□□□□□□ 第二针:年月日□□□□□□□□ 第三针:年月日□□□□□□□□
B1.4接种乙肝疫苗最后一针1~2月后,是否检测过抗-HBs?
- 1
第三篇:乙型肝炎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调查单位:
编号
一、患者情况
l、姓名:
户主姓名:
家庭住址:
□□□□□□□□□□□□
□
3、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2、性别:(1)男 (2)女
4、与户主关系:(1)户主 (2)父子(女) (3) 母子(女)
□
5、乙肝疫苗接种史:(0)无 (1)有 (2)不详
□
6、乙肝疫苗接种日期: 第1针
年 月 日 □□/□□/□□
第2针
年 月 日 □□/□□/□□
第3针
年 月 日 □□/□□/□□
7、首次就诊日期:
年 月 日
□□/□□/□□ (4)兄弟姐妹 (5)其他
8、本次就诊单位:(1)省级 (2)地级 (3)县级 (4)乡级(5)村级
□
9、诊断依据:症状体征:(0)无 (1)有
□ 肝功能:(0)正常 (1)异常 IU/L (3)未做
□ (4)乡级 (5)村级
□10乙肝病毒感染标志:(1)HBsAg阳性 (2)HBeAg阳性
(3)抗-HBc阳性 (4)未检测
首次就诊单位:(1)省级
(2)地(市)级
(3)县级
□或□或□
11、本次发病前是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0)是 (1)不是 (2)不详 □
以下项目仅调查既往无乙肝病史、初次发病的乙肝病人。
二、有关因素调查
(一)接受医疗服务情况 (发病前1个月至半年内)
1、发病前半年是否患过其它疾病 (0)无 (1)有
如患过其它疾病,记录病名
2、住 院: (0)无 (1)有
□
□
住院时间: 年 月 日
□□/□□/□□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
医疗单位:(1)省级 (2)地(区)级 (3)县级 (4)乡级
□ 住院科室:(1)内科 (2)外科 (3)妇产科 (4)小儿科
(5)传染科 (6)其它
□
3、手 术 (0)无 (1)有
□
何种手术:
□□/□□/□□
手术单位:(1)省级 (2)地(区)级 (3)县级 (4)乡级
□
4、受血史 (0)无 (1)有
□
受血次数:
次
□□ 手术时间: 年 月 日
累计受血量: 毫升
受血起止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
5、献血史:(0)无 (1)有
□
献血次数: 次
□ 医疗单位: (1)省级 (2)地(区)级 (3)县级 (4)乡级
献血单位:
□
6、有无注射史 (1)有 (2)无 (3)不详
□
献血类型:(1)献全血 (2)献血浆 (3)两者均献
(二)家庭接触情况
□
与患者关系 (1)父子(女) (2)母子(女) (3)兄弟姐妹 (4)其它 □ 共用牙刷: (0)无 (1)有
□ 共用刷牙杯: (0)无 (1)有
□ 家庭内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0)无 (1)有 (2)不详
调查者: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第四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典型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
非典型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提纲(试行)
1、核实诊断
2、病例个案调查
(1)病例基本情况
(2)发病治疗情况
(3)接触者调查
(4)有关因素调查
3、对于暴发疫情的病例要重点调查职业史、禽畜接触情况、类似病例接触情况
4、样本的采集送检、检测
(1)发病早期要及时采集血清、鼻咽拭子、痰液、胸液、支气管冲洗液
(2)聚集性病例要采集病例的双份血清
(3)死亡病例要采集尸解组织:肺组织等
(4)必要时采集病例密切接触者有关检材
5、分析总结要点
(1)三间分布
(2)临床分析
(3)有关因素分析:职业因素、接触者发病情况分析
(4)病例间相互关系
(5)潜伏期分析
附:非典型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
- 1 -
编号:
非典型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
姓名:性别:1.男2.女年龄:岁月户主姓名:
职业:A.医院工作人员:a.医生b.护士c.护工d.行政管理人员e.其他科室:
B.非医院工作者:a.幼托儿童b.散居儿童c.学生d.教师e.保育保姆f.饮炊食品业 g.商业服务h.工人i.民工j.农民k.牧民l.渔(船)民m.干部职员n.离退人员o.家务待业p.其他q.不详
家庭地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户口所在地:发病地点:市县(区)
一、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有打√)
2.治疗情况 是否住院治疗:有□无□不详□ 如果是,收治医院:入院日期:年月日 病人处于隔离病房:有□无□不详□
上呼吸机:有□无□不详□
如果病人没有住院治疗,是否在家隔离:有□无□不详□ 使用抗菌素治疗:有□无□不详□ 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无□不详□
3.实验室检测
发热描述:最高:℃入院:℃咳痰性状描述(颜色、性状、量等)
- 2 -
二、流行病学因素调查
1.发病前2周有无与类似病人接触:a.有b.无c.不详 如果有,
具、茶具、毛巾、玩具等e.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f.诊治、护理g.看望i.其他接触:
B.接触地点:a.家b.工作单位c.学校 d.集体宿舍 e.医院 f.室内公共场所d.其他 C.接触频率描述:a.经常 b.偶而
D.接触时场所通风情况:a.良好b.不良(未开门开窗布局不好不利通风) E.接触时有无戴口罩:a.无b.一次性c.十二层棉纱式d.b+c; F.接触时有无戴手套:a. 无b. 有
G.接触后有无洗手:a. 无 b.每次都消毒 c.每次都洗但不消毒d.经常洗e.偶尔洗 H.请描述接触时病人的状态:
2.发病前2周有无外出史:a.有b.无c.不详 如果有,则(具体地点、时间):
a.去过外市()b. 医院()
c.农贸市场()d.有外地人到家中()
e.其它() 3.患者环境卫生状况 1)住宅周围卫生
农贸市场:a.无b.有如果有,则距离为米。主要禽畜品种:禽畜养殖场所:a.无b.有如果有,则距离为米。主要品种:其他(如有无异常发病死亡等)2)病房情况
A通风情况:a.通风良好b.通风不良(未开门开窗、布局不好不利通风) B.发病前5天开窗情况:a.经常b.偶尔c.不开
C.近期如使用空调,小时/天;空调种类:a.中央b.分体3)工作场所情况:
4.发病后2周病例的接触者情况:
- 3 -
*同上表。5.如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填写本项:
(1)最早接触病人时间:年月日,最近一次接触病人时间年月日。
(2)发病前两周内与同类肺炎病例接触程度(可选多项):
a. 抢救AP病人或与AP病人直接近距离接触; b. 每日常规进入有AP病人的病房或ICU; c. 偶尔进入有AP病人的病房或ICU;
d. 在有AP病人的病区工作,未进入病房,未与病人直接接触; e. 在其它病区(非AP病人隔离区)工作。
三、转归及诊断 A.初始诊断: B.调查结论:a.疑似非典型肺炎b.临床诊断非典型肺炎c.排除非典型肺炎 C.转归:
a.痊愈。如果病人住院治疗,出院时间: b.死亡。死亡时间:。
c.其他。如:
D.初步分析:
(本次发病的最主要原因、患者可能传播来源和高危因素)
调查时间:
调查者签名:单位:
- 4 -
第五篇:居民狂犬病知信行调查分析
了解成都市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水平现状,发现存在的认知误区,为改进狂犬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市20个区(市)县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共调查8167人,其中,2.93%的居民曾被犬咬伤,9.91%的居民有危险行为;狂犬病危害性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5.90%,狂犬病传播途径认知知晓率为84.46%; 97.05%的居民表示被犬咬伤后愿意注射疫苗。结论 成都市居民防治狂犬病知识欠缺,而危险行为率较高,进一步增强群众预防狂犬病知识非常必要。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为100%【1】。近年来我国狂犬病流行严重,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成都市狂犬病疫情再现,在历经2007年历史高峰后,疫情逐渐趋于缓和,目前处于低水平散发势态【2】。为了解成都市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水平现状,发现居民在认知上存在的不足与误区,从而为改进完善狂犬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提供依据。于2010-06进行居民狂犬病知信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成都市20个区(县)10~70岁居民。
1.2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第1阶段在20个区(市县)内各随机抽取2个街道或乡镇;第2阶段在街道或乡镇中随机抽取1~2个社区或村组。
1.3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自设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主要内容涉及一般情况和狂犬病防治相关知识等。
1.4数据处理与分析
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 3.1双录输入,核查校正。采用SAS9.1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调查20个区市县共回收有效问卷8167份。其中城市居民3820人,占46.77%,农村居民4347人,占53.23%;男性3786人,占46.39%,女性4376人,占53.61%,男女性别比为0.86:1;年龄分布从7岁到70岁不等,中位数为42岁,四分位间距(Q1~Q3)为33~54岁;职业以务农、做零工、经商、企事业职工为主;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见表1。
2.2居民犬伤史及危险行为情况
调查共发现238人在最近1年内有犬伤暴露史,人群犬伤率为2.92%,其中农村143人,犬伤率为3.31%,城市95人,犬伤率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84,p<0.05)。
在危险行为方面,城市居民有12.34%被调查者,有抚摸犬并让其舔舐手习惯,高于农村居民(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4,p<0.05);手部受伤时,4.30%的城市居民,有抚摸犬并让其舔舐手习惯,高于农村居民(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31,p<0.05),见表2。
2.3.2 居民对狂犬病传播途径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89.78%城市居民选择“疑似疯犬舔舐伤口”为狂犬病可能的传播途径,正确率高于农村居民(7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368,p<0.05);而选择“不知道”的被调查者仍有903人,占13.08%,见表4。 2.4犬伤暴露后相关态度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在犬伤暴露后疫苗接种上态度都是比较积极,均达到了97%以上,都愿意接种或者规劝家人接种疫苗,见表5。
3 讨论
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3】。我国是世界上遭受狂犬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年发病数位列世界前列【4】。狂犬病病程短,仅为3~6d,病死率高达100%,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疾病本身【5】。全国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对犬只的“管、免、灭”综合防治措施,使狂犬病疫情得到有效的遏制【6】。近年来,随着各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地区对狂犬病防制工作有所松懈,从而导致狂犬病疫情出现回升趋势【7】。该调查结果显示,狂犬病防制策略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及时调整以适应新时期工作要求,特别是大众健康教育,要重点加强关键防制知识点的宣教工作。
3.1 狂犬病是100%致死的烈性传染病的宣传教育仍需继续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多年的健康宣传教育,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能清楚认识到狂犬病高致死性的危害,但仍有超过20%的被调查者对“狂犬病不能治愈,但可以预防”这一点无认知。这是整个狂犬病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之一【8】,只有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狂犬病的危害,即目前“狂犬病可防不可治”,才会极大提升其防病意识,使其在犬伤暴露后,充分权衡利弊,积极采取规范处置手段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3.2 正确认识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是消除公众恐慌心理的科学途径
狂犬病是一种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生疫情,由此引发的公众恐慌常常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狂犬病疫情并不是一味捕杀犬只就能完全控制,大规模犬只捕杀会带来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正确认识狂犬病传播途径尤为重要【9】。该调查结果显示,85%左右的被调查者对狂犬病的传播方式认识比较清楚,但仍部分被调查者认为一些与犬只的日常接触,也可能传播狂犬病,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3.3 犬伤暴露后疫苗接种意识加强,是减少暴露后发病重要手段
调查发现超过98%的被调查者知道在犬伤暴露后,应接种狂犬病疫苗。据统计,成都市狂犬病病例绝大部分都未进行接种或未全程接种【10】。这表明了广大群众在态度和行为上有矛盾,出现矛盾的原因可能有经济方面、狂犬病高致死性认知等等,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
4参考文献
【1】 俞永新.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7-144. 【2】 宋淼,唐青,冯子健,等. 1996-2006年中国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24:584-586. 【3】 郭绶衡, 唐青, 李浩,等. 中国31省1991—2005年狂犬病流行情况比较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374-376.
【4】 Zhang YZ,Xiong CL,Xiao DL,et a1.Human rabies in China[J].Emerg Infect Dis,2005,l1:1983-1984.
【5】 Coleman PG,Fevre EM,Cleaveland S.Estimating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rabies[J]. Emerg Infect Dis,2004,10:140-142.
【6】 张永振, 俞永新, 董关木,等. 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 41:165-168. 【7】 张永振,肖东楼,孙玉辉,等.中国1984—2002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4:883-86.
【8】 沈祖胜.狂犬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J】.社区医学杂志,2007,12:75-76.
【9】 唐青,李浩.中国狂犬病流行近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223-224.
【10】 尹仲良,岳勇. 2007年成都市52例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9,25:29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