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成长演讲稿
在写演讲稿时,需要做到论据、论点明确,不能随意编写演讲稿。一份好的演讲稿,需要做到情感充分表达,真实符合常理。那么,你知道怎样写出优质的演讲稿吗?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和学生一起成长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和学生一起成长演讲稿
和学生一起成长演讲稿
和学生一起成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每个人在回忆往昔的时候最珍贵的莫过于儿时美好的童年生活了。然而,儿时一晃而过,面对更多还是成长。成长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它是不可替代的破茧而出。从幼稚到懂事,到最终长大。在这痛苦的破茧过程中,都是谁一路扶持,不畏艰辛,陪伴我们成长?都是谁一路指引,不辞劳苦,给我们前路的航向?所以我常常想:在有生之年,当我的学生回忆往事的时候,能骄傲的说,当年是我的老师陪我一起成长。
那怎么样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呢?首先我觉得是应该做到心中有爱。作家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师爱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他们,“只有爱的深,才能有更多地认真与耐心;也只有爱的深,才能有更多地细致与关怀。”所有的孩子,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的,都无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关爱。教师的爱能照亮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孩子振作起来,教师的爱能够引领无数幼稚的孩子,从一株株幼苗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其次,教师还应该以宽广的胸怀真心容纳认同每一位学生。但是,容纳并不意味着迁就放松,而是严而有度。只要充满认同,学生们一定会喜欢。我班有一位特别叛逆的学生。经常上课不起立,不听讲,和老师对着干,为此我没少发火,但着急教训是没有效果的。有一次,我把他叫到跟前,顺手拿过一个凳子让他坐下,亲切地和他说起了家常话,说了自己的经历和不高兴的事情,渐渐的他打开了心肺,说起了自己的困惑,随即问道你将来最想做什么?他轻声的说了声,不知道,我就继续问他:那你想想你以后能做什么吧,根据他现在的学习成绩所能达到的学历,我和他一起思考,我们说了七个工作,针对这七个工作我分别从好坏两个方面给他做分析,当然,更多的是坏的方面,慢慢地,我发现他的眼神开始变得坚定,最后我对他说:你是一个有希望的孩子,这也是我今天对你说这些话的原因,我希望你继续努力别再消沉。临走时,他把凳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下面,还说了一声“谢谢老师。”在以后的几天里,我发现他的学习、纪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觉得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老师的关爱和认同,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満缺点的学生时,如果能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地慷慨地去认同他们,就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除此之外,我认为师生之间最为重要的是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师工作的整个过程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学生。有时候,对待他们就如成人之间的你我关系。只有处理好与学生
之间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打破教与学之间的那堵厚实的墙。事实证明,凡是学生不喜欢的老师,他所授课的成绩大都不尽人意。
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的收获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自己的一颗心,收获的一定是一轮火红的太阳。有一次,我因感冒声音嘶哑了,他不知从哪里给我找来了一盒润喉片,我当时真的感动极了,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为学生做的一点点小事,竟然能够让他懂得了用同样的行为去感恩。作为普通的教师,身份决定了我不可能去轰轰烈烈的干事业, 红红火火挣大钱,我们所求的不正是学生们在成绩上,在为人处事上的那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吗?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和学生一起成长。
第二篇:和学生一起成长
“庆祝教师节
30周年”征文
和学生一起成长
-------我的教育故事
霍城中心小学杨慧兰何忠孝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参加工作已经五年多了,回首在学校的教学工作,我的身边也发生过许多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太多太多了,多得不计其数,这些小故事也是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小插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困惑、有激动、有伤心、有愤怒、有无奈、更有迷茫……伴随着自己和学生交往的这些日子,我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健康成长,我也在他们的陪伴下日渐成熟,那一张张灿烂笑容的背后是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
故事一孩子眼中的世界末日
昨天阶段性的期末测试结束,今天,该孩子们发他们期盼试卷,从前一阶段的学习到短短几天的囫囵吞枣式的复习后,迎来了又一次换了名字的,其实还是以分数论成败的所谓测试。就我自己从他们每一天的学习成长中我觉得他们考的很好,无论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我从内心深处感动于他们的点点滴滴。我打过,我骂过,我自责过,我深思,我反思过,我该怎样面对他们,怎
样教育他们才是最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尤其对于这些生长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看到他们的努力及努力之后的结果,说实在的我是倍感欣慰。当铃声响过,我走进教室,我告诉他们,我感谢大家,感谢你们这次考得很好,在这里我最最想感谢的一个同学就是杨雨露同学,感谢他对我付出的回报(他是一个学习及做任何事情都很慢的学生,任何作业都不能及时交上甚至就干脆交不了,而这次考了90分,考80分我就很满意了)。因为我终于心平气和的面对他们了,对我而言是不小的进步,前几天刚看了一本书《种在心田》,里面看到一段话,说的意思大概就是老师应该每天带着好心情走进教室,面对自己的学生,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我想我今天迈出了一步,所以心情很好。在结束的一天的教学工作,要送他们走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今天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他们回答很好,我说,为什么,他们回答,因为没有挨打,我说,我也没有打过你们呀(是个好学生),他回答我说,陈麒说,今天发卷子,老师要打要骂,是我们的世界末日。我被他们的话震惊了,所以在这儿记录下并深深的反思我走过的教学之路及我还要继续进行的教学之路。
故事二我没胡画的:
我们有个孩子叫王思恩,他认真好学,什么事情都想争到最前面去,但是他的字写的很不好,我不知道他本身就写不好,还是因为急着想赶到前面去,所以草草了事,反正从我的角度想,
他属于后者,所以在一次改作业时,我说:你怎么又给我胡画上来了。他低下头小声的说:“我没有胡画”。我一愣,深知自己犯了很严重的一个错误,从此,改他的作业时,我更加的认真和小心,并换了一种教育方式,我说:“你能写的更好一些吗?”之后的日子里,他的字每天都在进步,还买了字帖一有空就自己主动拿出来练习。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定要从孩子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人的天性是脆弱的,不管一个人怎样坚强,怎样倔强,怎样不可一世,内心深处都是脆弱的,本来怀疑自己不行,周围人再说他不行,就好比一个脸上长了麻子,天天说他,感觉就没了,感觉没了,自尊心也就不强了。学生需要尊重,因为他们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所以需要细心地呵护,这样他才会特别卖力地做事情,去学习,发挥潜能。孩子比大人更为珍惜来自他人的尊重,从而变得更为自尊。 故事三我在想题着呢
自习课上,我在批改配套,布置了一些题让学生自己在做,但是教室里一直都安静不下来,我终于忍不住了,抬起头,正好看到一个学习好的同学在定定的坐着,然后我就大声的说:“陈麒,你在做什么,是做完了,还是不会,还是在干什么?”一连串的问话,问的孩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然后那个孩子告诉我:“我在想题呢?”惭愧,无言。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冲动呀!更不能想当然的去处理问题。学生也有自己的空间,我不能看到他们
不爬着写字,就认为是在玩。我应该给他们自己的个性发展空间。
与孩子们在一起发生的点点滴滴,是我从教五年多年来最大的财富。是我终生难忘的,也将会鼓舞我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并且走好每一步……
第三篇: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成长
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和学生一起成长
摘要:“当代学生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所以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只要遵循这些教育规律,真正落实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老师的心和学生的心走在一起,真正做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同呼吸,共成长,我们的教育就会离成功不远。在现实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我们的教师发这样的牢骚:“现在的孩子真是一届不如一届,越教越没劲!”其实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关键是该如何面对现实,在找准正确方法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自我更新,向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做好我们今天的德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值得探索的一条有效之路。 关键词:融洽的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
前段时间拜读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书中有这么两段话:
“和学生平等地坐下交流,才知道他们并不是小孩子。其实,他们有好多想法,甚至不乏真知灼见。”-----我们的学生是有思想的灵动主体。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年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走进学生心田的教育才是有效教育的开始。
面对我们的高考目标,我们的教育管理一直为其“保驾护航”,然而,透过这似乎“紧张有序”的高考备战,作为我们从事德育管理的每位工作者似乎已经看到了隐藏其中的低效率和学生严重的思想焦虑和厌学情绪,这不得不让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教育管理才能达到教育目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我们能不能走出一条在目前既定高考方针不变的情况下既完成高考任务又能少花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完成我们的素质教育目标。”
从我国古代圣人孔子,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再到当代的教育家李希贵他们都提出了教育的本源问题,其中李希贵老师是这样说的,“当代学生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所以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只要遵循这些教育规律,真正落实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老师的心和学生的心走在一起,真正做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同呼吸,共成长,我们的教育就会离成功不远。在现实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我们的教师发这样的牢骚:“现在的孩子真是一届不如一届,越教越没劲!”其实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关键是该如何面对现实,在找准正确方法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自我更新,向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做好我们今天的德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值得探索的一条有效之路。
一、把自尊还给学生 把威信留给自己
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接触、交往。如何正确处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这种关系处理恰当,其它的工作都会顺利完成;反之,工作中只会处处受阻,使班主任工作一直处于被动之中。
人们常说,教育学生要恩威并施。有些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虽然“施”了不少“恩”,但就是缺少“威”。他们并不是不想“威”,而是“威”不起来,也就是在学生中树立不起自己的威信。原因何在?我想,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他们没有摆正树立威信与尊重学生的位臵。
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自己的威信。
学生由于缺乏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经验,又因为理性思维的不成熟,容易引起冲动,因此,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来思考一下问题。学生出现错误,班主任不要早下结论,武断处理,要允许学生说明原委,允许学生思考,允许学生改错。
二、情感上,我们应该赏识自己的学生,欣赏信任才能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应该信任你的学生!-----李希贵”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你的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一起会取得共同的进步。前几日读到两则关于家庭教育的事例让我感触颇深。一则是:杰克小时候因为口吃受人嘲笑,过度的自卑让他变得萎靡不振。他母亲对他说:“这不是什么缺陷,只是你心里想得比嘴巴说得快而已。别急,慢慢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嘴巴将说得和你心里想得一样快!”杰克就是现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威尔士。他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小时候母亲对他的鼓励、赞赏和耐心等待。另一则事例是:有一天,玲玲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张数学试卷跑回家,一进门就喊:“爸爸,我今天数学得了100分了。”爸爸正忙着,说:“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再说,有什么好看的,你早该得满分了,别的小朋友不是经常得100分吗?你要注意保持成绩,别骄傲啊!”玲玲本来是想让爸爸来夸奖自己一番,想和爸爸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没想到,爸爸的一瓢冷水泼得她一点兴致都没有了。也许,爸爸的本意是想告诫玲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可是殊不知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却严重地挫伤了一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想想我们的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为了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孩子快,老说孩子慢;为了孩子仔细,老说孩子粗心……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夸大着孩子的缺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所谓赏识,就是教育者(家长、教师等)充分肯定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不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每个孩子,都好似是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小树还要长成大树。但是,并不是每棵小树都能成为栋梁之材。是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是伟大抑或平庸、成功抑或失败。回顾我们现行的教育,其根本弊端就是抱怨。老师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结果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而众多的事例表明赏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成功教育。 尤其对我们职业高中的学生,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职业高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多树立他们的信心,不能一味的追求成绩,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各种活动中我们把要求适当降低一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稍加努力就有进步,从而培养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渠道。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充满信心,能从与老师、同学和教学内容的交互活动中得到乐趣、获得启迪。如果每天晚上放学前学生整理自己的东西时说:“我真高兴,明天又能上某某课了。”那么我们的教育离成功就不远了。相反,如果一位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在学校呆了,在这我连死的心都有!”那么,我们的教育肯定过存在不小的问题。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与他们共同成长,才能发现每块田地的生长情况。再次,赏识教育也要有度。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是必要的,可过了头学生就可能狂妄自大,咄咄逼人。学生犯了错,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一点惩罚,也是很有必要的。盲目地肯定优秀的学生,说他们很有希望,无疑只会增长他们的傲气和狂劲。赏识教育可以使那些有着自卑感,自尊心差的学生胆小内向很少被老师和同学注意的学生个体奋发向上,锐意进取。赏识如阳光,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爱的激励中自信而快乐地成长。
三、管理上,从小事入手,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
“教育必须从细节入手,然后才能塑造出注重细节的学生。正是这些细节在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地塑造我们孩子的心灵和品格,修养和气质。-------李希贵”
(一)思想教育,平凡朴素显真情
在本学期初,我接管了高二机械1班的班主任工作,我一直认为班级的好与差并不是由“先天”决定的,一个班主任给它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他就具有什么样的特色。这个班的学生男生多女生少,学习成绩差距很大,后进生群体人数很多,有很多的学生都产生了辍学的念头,甚至有的学生就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非常不情愿的在这儿上学,如何转变他们的思想,增强学生们的凝聚力,组建良好的班风是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利用开学的第一天通过与每位学生“拉家常”式的谈话与他们交流,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方法,谈自己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谈的东西都很实际,都是平凡中的小事,语言很朴实,没有任何的大道理,学生听起来非常能接受,这就给他们一个最初的班主任的印象,在他们眼里,这位班主任“人情味”还行,他们就会产生想接近你的想法。接着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班规班纪出台了,所列之制度皆是源于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之必须注意的规定,再通过大家的一致讨论、表决,最终形成了学生们心服口服乐于接受在后期管理卓有成效的班级管理制度。
(二)养成好习惯,小事润物细无声
在接下来的班级管理中,我还是从学生平时的行为入手进行教育。将近60名学生生活在一个班集体中,除了要求学生学习之外,纪律和卫生是班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室内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卫生环境的建设也是我们班级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老师说教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来进行引导,在有些时候,“严厉”不一定管用。首先,我从自身的细节入手,只要进入班级,就先检查班级的卫生,遇到废纸,我自己捡起来,每天进入教室近十次,我就捡十次,接着在我的影响之下,再通过制作表语 “人心齐,泰山移,班级卫生没问题”贴在墙上;针对纪律问题,其实影响一个班级纪律的关键就是有限的几个同学,我通过“死盯硬磨”连续找其谈话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再加上“但求日积月累,收获于细微;不要左顾右盼,专注于自我”和“最美的年龄,为最纯的梦想,尽最大的努力”的标语来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意志力的培养进行教育。同时结合他们在教室内的纪律和卫生表现,搞一个“拒绝陋习,走进文明”的集体签名活动,这样就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生活中的细节问题统一起来。良好的习惯也将会慢慢养成的。
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替代他们的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探索出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赏识信任学生;从小事入手,与他们同呼吸,共成长,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地走好自己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愿:我们携起手来共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和学生一起成长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李希贵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第四篇:读《和学生一起成长》有感
李建飞
最近有幸读了窦桂梅老师的《和学生一起成长》。这2多万字的书,记载着她和57个孩子的书信来往。一篇篇书信,是情的流泻,心的交融。
读着这本心灵对话,你不得不惊叹于窦桂梅对教育的一往情深,她把教育当成了以火点燃火、以心发现心的生命过程。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就好象发生在自己身边。在信中,窦桂梅谈孩子在六年中闪光的思想与行为,特别的兴趣与爱好,鲜明的个性与才情。作文、写字、朗读、口才、画画、弹琴、劳动„„孩子的每一“闪光点”,都映入了窦桂梅那双贮满童贞的大眼睛。
窦桂梅总是要挖拙孩子身上的种种美德。诸如勇敢、正直、奉献、同情、诚实、善良、节俭。她觉得,人类的美德是滋润童心的甘露,是点亮夜空的星辰。
为了让人类的美德点亮孩子人生旅程中的每一个晨昏,窦桂梅悄悄地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灵。
75个孩子和一位老师,150封真挚的信,窦老师在与一个个孩子的交流中,种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在关爱与敬爱间碰撞出交流的火花,让心与心靠的更近。
当我读完窦桂梅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这本书时,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我再一次告戒自己:再忙也要和孩子交心,再忙也要和孩子牵手。在看似平淡的岁月中,有了学生的精彩,美丽的故事就会延续。我应该尽可能地走到孩子中间去,让孩子觉得我是可以信赖的,是可以依靠的,是可以倾诉的对象。一个老师与75个学生的心灵对话,这不仅仅需要老师对每个孩子内心的关注,更要有丰富的学识为学生点亮生活的明灯,“蝴蝶报恩”“、“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等等这些有理有据的话语,学生能不为之感动吗?
窦桂梅老师为了提升自己的语文功底,还疯狂地阅读经典、背诵诗文。并且,她想通过自己的读与背把全班的孩子带动起来。每天的语文课上,窦桂梅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每课一背”,有人说,窦桂梅的语文课里,常常是“听取蛙声一片”。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读书, 每隔半个月,窦老师就带着孩子们到实验小学附近的书店里逛逛。窦桂梅说:“带学生读背经典是我最感充实的时候,为了给孩子作出表率,我不得不逼着自己不间断地阅读与背诵。每当遨游书海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充实与快乐。”
第五篇:和学生一起营造成长的“家园”
姓名:孙晓丰
学校:东华镇中心小学
时间:二零一零年十月十五日
和学生一起营造成长的“家园”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水平的发展。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建设的指导者,一言一行更是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将有利于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班级文化的重建,就不可能有课改目标的真正实现。因此,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在一个和谐健康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消除在班级建设上阻碍新课改的一些瓶颈,为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用班级文化熏陶、感染、影响学生。
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搞活班级文化建设呢?
一、构建特色文化,营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氛围
在每个人的前进过程中,都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自身的进取精神,即内部动力;另一种是周围的鼓励、支持和竞争,即外部推力。在班集体中,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对每一个同学而言,都可以内化为进取精神,形成内在动力,同时又作为外部推力推动着每个人积极奋进。
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对教室进行了一次创造性的美化,室内除设立宣传栏、规章制度栏、雏鹰争章栏外,还可以设立吉尼斯大看台、擂台赛,设立学生风采展示,比比谁最棒。如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小小百花园”、 “相信我能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等新颖别致,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设计,形成了特色。通过“成长的足迹”“我的作品展”等优秀绘画作品栏的
布置,反映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生活,而“小小图书角”则能动地沟通课内外,将学生从“小课堂”引向生活的“大课堂”,让孩子们驾驶着知识的小舟不断地探索。为拉近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知识的存在,我们让书本插上翅膀,带着小朋友遨游知识的海洋。铅笔、书本等充满童趣的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这些都将鲜明的刻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此外,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黑板报的设计与创作,由学生自己选材组稿、自己设计编排、自己书写、绘图,虽然有些只是信手涂鸦,却无不透射出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并能结合重大节日和学校中心工作及时更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并伴随着班级和学生个人的成长,逐渐地成为孩子们学校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内化了班级精神,活跃了班级文化。
二、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主体——爱心
情感文化是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使班级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文化的场所,而“爱心”的培养则是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核心。班主任和学生是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主体,而班主任则是班级情感文化的缔造者。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并产生热爱教师的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情感氛围。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教师面前都能畅所欲言,勇于展示,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的沐浴下成长。这种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应该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班级中的成员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人人赞美别人,也被别人赞美。教师要善于不断地抓住时机,
发现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浓厚班级的情感文化。 真正树立起新型的师生观。
三、建立评价机制,构建交流平台
在班级建设中,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运用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对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建立班级明星评价制度,定期对学生在学习、卫生、礼仪等方面进行评议,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评出“计算高手”、“环保小卫士”“朗读之星”等,让受表扬者形成自信,让未受表扬者形成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习惯,明确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干得更为出色,产生自励。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成为班集体的骄傲,形成积极向上良好局面。而在评议班干部时,尽可能让大家发现他在工作中为大家所作的贡献,对尽职尽责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工作做得还不完美的学生,让他们查找原因,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构建交流平台,让孩子们在评价中学会赞赏别人与赏识自己,形成相互信任,以诚相待的良好人际关系,懂得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为自己的进步而自豪。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班主任应做一个有心人,努力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总之,课改目前尚在实验阶段,班级建设如何与新的课程念理相适应,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但是,作为班级建设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要灵活采取教育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吸引力,努力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唯有如此,我们将才能在以后的班集体工作中不断地给孩子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培养自主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