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述职报告(全文)

中医执业医师述职报告(全文)

中医执业医师述职报告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述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一篇:中医执业医师述职报告中医执业医师述职。

中医执业医师述职报告

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述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中医执业医师述职报告

中医执业医师述职报告

个人述职报告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周迎春

作为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南方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在任职期间,认真履行职责,踏实工作、恪守敬业,在管理岗位上认真负责,在主任领导下,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级卫生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尤其关于中医、中药方面)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协助主任做好教学和本科医疗质量管理和病区管理,完成各项教学和医疗任务。

1、教学

教学工作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教研室主干课程《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了PBL教学、案例法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妥善安排进修、实习见习人员的带教培训工作,坚持对年轻教师授课听课制度,加强年轻教师培养。个人2015年成为广东省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

2、医疗

在科主任领导下,科室充分利用综合医院资源和学术氛围浓厚的优势,发挥中医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室专业特色越来越突出,临床疗效和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本人能够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能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坚持用新的理论和技术指导业务工作,1 能够熟练进行各种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指导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审核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检查病区的医疗护理质量,严格督促执行医疗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作为一名科室副主任,本人能够积极指导下级医师工作,并且对科室严格管理,加强科室建设,本人及科室均从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全年无医疗投诉纠纷。以南方医院三甲复审为契机,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规范落实,在南方医院三甲复审中完满完成任务。

3、科研

有稳定的科研方向,以中西医结合抗心梗后心室重构为主要研究方向,2015年结题国家自然基金一项,省自然基金一项;获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一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

今后工作计划

1、教学 (1)本科生理论教育教学

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完善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现有的国家精品课程《中医内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突出优势与特色,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全科医学》《中医急诊学》《中医养生学》的教学质量。(2)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加强自编特色教材建设,构建具有我科特色的高水平教材体系。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搭建教学资源库平台,优化教学服务系统。(3)研究生教育教学,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2 践能力为主线,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训练和实验动手能力与临床实践能力训练。

2、医疗服务 (1)强化专科专病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2)努力创造自身医疗特色,强化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优势。努力打造或提升专科专病优势特色品牌。(3)注重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挖掘与提高,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和院内中药制剂的临床特色优势,创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服务特色技术。(4)加强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做好学术传承。做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学术经验和临床技能的整理、挖掘、传承和发展工作。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临床人才培养。(5)提高中医服务能力

扩大门诊专病专科,扩展病源,加强收容,扩展中医服务面。加强对疑难病、慢性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疗效,凸显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开展中医普宣传与专题讲座,开展中医进社区义诊活动,树立中医社区服务的模式和品牌。开展中医亚健康与治未病讲座,弘扬中医养生文化。

3、科学研究 (1)以稳定的研究方向为基本单元,建设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本学科在脑病、风湿病、肾病等特色优势鲜明的研究上力争取得突破。加强科室和个人各级科技成果奖的申报工作,提高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SCI收录文章数量翻一番。

3

第二篇:一级中医医院执业登记现场验收报告

*****执业登记现场验收报告

2018年1月11日在******的带领下,*********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就*********执业登记进行现场验收检查。专家组听取了*********对医院建设情况汇报,查看有关资料,对照一级中医医院基本设置标准逐项进行现场验收,现场考核医务人员诊疗知识等。现将现场验收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理位置、面积、床位

医院位于********。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左右。规划开放病床50张,目前开放床位30张,每床建筑面积40平方米左右。

二、科室设置

(一)医院设置有三个中医一级诊疗科目,中医内科、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康复科;

(二)设置有化验室、B超室,X光机检查等影像诊断与随州市中医医院签订有“*******与市中医医院关于X光机检查设备合作协议”。

(三)设置有中药房与西药房合并药房,有中药饮片150余种,自制膏药2种。

三、人员配备

医院提供拟注册专技人员资质证书11份,其中中医师3名, 西医医师2名,中药师1名,B超技师1名,护士4名,具备一名中级职称主治中医师。

四、设备购置 医院按照一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购置了大部分基本设备,配备有康复科用牵引床、牵引椅、推拿床、神灯、针灸、火罐、针麻仪等诊疗设备,妇科配有妇检检查台,外科配有治疗室、小型无影灯、清创包等;急救用给氧装置、洗胃机、吸引器、急救车等,检验科用显微镜、离心机等。病床单元配置符合要求。

五、制定了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人员专业知识考核基本合格,医疗废物处理与一片净环保有限公司签订有“医疗废物处置合同书”。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问题1.门诊和住院急诊室共配备了一套急诊急救设备,急救推车急救药品管理欠规范

建 议:在门诊急诊室按规范配备吸氧装置、吸引器、洗胃机、呼吸球囊、急救推车等急诊急救设备及药品,并按要求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建立医院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并上墙,人员培训掌握到位。

问题2:医院感染控制管理配套设置欠规范

建 议:1.尽快完善污水处理设置建设;2.完善医院感染控制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并加强医务人员感染防控知识培训;3.完善紫外线使用登记;4.消毒供应工作委托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展;5.检验科、妇科须建立对医源性废物进行暂存和专用的转运通道或分时段密闭运送,暂存间(地);6.门诊、住院护士治疗室、外科处置室、妇检室须配备医疗废物桶和专用垃圾袋,并按院感要求标识和分区;7.医院洗手处应配备快速手消等洗手装置;8.建立中医诊疗器具清洗消毒流程;9.建立中医针灸针具清洁、消毒灭菌流程。 问题3:医院基础性设施设备有待完善

建 议:病床单元、诊室等应加设保护患者隐私的屏风或隔帘;检验科配备高压灭菌锅;急救设备配备简易呼吸气囊;消防设施配备须增加灭火器等消防装置,应急灯按消防通道规范布置。

问题4:医院制度和诊疗规范性文件有待完善

建 议:1.编写医院常见病的中医诊疗规范、中医护理常规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程等,各自装订成册并组织人员培训到位;2.按要求完善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等并组织培训到位;3.制定医院医疗护理和非医疗的各项应急预案并组织培训演练到位。 结 论:朱元义一级中医医院按照开放床位30张配备,布局基本规范,基础设备基本完善,人员配备基本到位。专家组建议给朱元义中医医院试营业许可,在试营业期间进一步落实整改,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强化员工培训,按照诊疗范围规范开展执业行为;引进和注册医务人员要符合依法执业要求,并按照开放床位比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医院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卫生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知识学习,逐步完善医院内涵建设。

专家签字:

2018年1月16日

第三篇:县中医医院依法执业情况自查报告百度版

***中医医院依法执业情况自查报告

我院根据**市卫计委下发的《**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规定进行了严格的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

我院召开了专题会议,对自查工作进行严密部署。各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严格对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纠工作。

二、自查基本情况:

(一)机构自查情况:单位全称为“***中医医院”, 性质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位于***路33号;法人代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许可证号:*****,有效期限至2031年6月16日。我院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实行了严格管理,从未进行过涂改、买卖、转让、租借。

(二)执业情况:我院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许可证批准的诊疗科目开展医疗活动。无出租承包科室、医疗设备,无违规接受社会捐赈资助,无违规发布医疗广告,无违规开展禁止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未经备案开展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未将明确按临床研究管理的医疗技术进入临床应用,未开展干细胞临床应用。

(三)人员自查情况:我院未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在岗医护人员均取得相应资质和证书,我院从未超注册范围开展执业活动或

1 非法出具《医学证明书》。

三、存在不足:

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我院部分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工作量大,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的机会不多,知识更新的周期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水平向更高层次提高。

四、改进措施:

我院一定以此次自查为契机,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医院的执业行为,按规定办理及定期核查执业许可证、医务人员执业证等各种执业证件,规范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医护人员合法执业。对所有的临床、医技人员按照有关的规定办理资格执业注册工作,对新进的医生、护士实行规范的轮转培训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考取执业资格并注册后才准予独立上岗。不聘用非专业人员从事医疗业务工作,不安排未取得相应执业证书的医护人员单独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强化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

***中医医院 2017年03月20日

第四篇: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总结

中医妇科学

第一单元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 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 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 固冲调经-固阴煎或归肾丸 2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2)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3)肝郁化热证:疏肝清热 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清经散:丹皮 地骨皮 白芍 熟地 青蒿 黄柏 茯苓 两地汤:生地 地骨皮 玄参 麦冬 阿胶 白芍

二、月经后期:

1肾虚型:补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 2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大补元煎

3血寒证:虚寒型: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金匱》或艾附暖宫丸 实寒型:温经散寒调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4气滞型: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

大补元煎:人参 山药 熟地 杜仲 当归 山茱萸 枸杞 炙甘草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当归 川芎 芍药 桂心 丹皮 莪术 人参

甘草 牛膝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肝郁型: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 2肾虚型:补肾调经-固阴煎 3肝郁肾虚:补肾疏肝调经-定经汤

四、月经过多:

1气虚型: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或安冲汤

2血热型:清热凉血 固冲止血-保阴煎加地榆、茜草 3血瘀型: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加益母草、茜草、三七 举元煎:人参 黄芪 白术 升麻 炙甘草

保阴煎:生地 熟地 黄芩 黄柏 白芍 山药 续断 甘草

五、月经过少:

1肾虚型:补肾益精 养血调经-归肾丸或当归地黄引 2血虚型: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或小营煎 3血瘀型: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 4痰湿型: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 归肾丸:菟丝子 杜仲 枸杞 山茱萸 当归 熟地 芍药 茯苓

苍附导痰丸:茯苓 法半夏 陈皮 甘草 苍术 香附 胆南星 枳壳 神曲

六、经期延长:

1气虚型:补气摄血 固冲调经-举元煎+阿胶、艾叶、乌贼骨 2虚热型:养阴清热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固经丸 3血瘀型:活血祛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

七、经间期出血:

1肾阴虚型:滋肾养阴 固冲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 3湿热型:清利湿热 固冲止血-清肝止淋汤 4血瘀型: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

八、崩漏:

1脾虚证:补气摄血 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 2肾虚证:肾气虚补肾益气 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减

肾阳虚:温肾益气 固冲止血-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

肾阴虚:滋肾益阴 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 3血热证:虚热证:养阴清热 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

实热证:清热凉血 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 4血瘀证:活血化瘀 固冲止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崩漏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治崩三法:塞流 澄源 复旧 清热固经汤:黄芩 焦栀子 生地 地骨皮 地榆 生藕节 阿胶 龟甲

牡蛎 生甘草 陈棕炭

固本止崩汤:人参 黄芪 白术 熟地 当归 黑炭

九、闭经:

1气血虚弱:益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2肾气亏损:补肾益气 调理冲任-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 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 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 祛瘀通经-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5痰湿阻滞:健脾燥湿化痰 活血通经-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

十、痛经:

1气滞血瘀型:理气行滞 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2寒凝血瘀型:温经散寒 化瘀止痛-少腹瘀汤汤或温经散寒汤 3湿热蕴结型:清热除湿 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 4气血虚弱型:益气养血 调经止痛-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 5肾气亏损型:补肾益精 养血止痛-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少腹逐瘀汤:小茴香 干姜 延胡索 没药 当归 川芎 官桂 赤芍 蒲黄

五灵脂

清热调经汤:牡丹皮 黄连 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红花 桃仁 延胡索

莪术 香附

十一、经行乳房胀痛: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 和胃通络-逍遥散加麦芽、青皮、鸡内金 2肝肾亏虚:滋肾养肝 和胃通络-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麦芽 十

二、经行头痛:

1肝火证:清热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2血瘀证:化瘀通络-通窍活血汤

3血虚证:养血益气-八珍汤加首乌、蔓荆子

十三、经行感冒:

1风寒:解表散寒 和血调经-荆穗四物汤 2风热:疏风清热 和血调经-桑菊饮 3邪入少阳:和解表里-小柴胡汤

十四、经行身痛:

1血虚:养血益气 柔筋止痛-当归补血汤加白芍、鸡血藤、丹参、 2血瘀:活血通络 益气散寒止痛-趁痛散

十五、经行泄泻:

1脾虚:健脾渗湿 理气调经-参苓白术散 2肾虚:温阳补肾 健脾止泻-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六、经行浮肿:

1脾肾阳虚:温肾化气 健脾利水-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2气滞血瘀:理气行滞 养血调经-八物汤加泽泻、益母草 十

七、经行吐衄:

1肝经郁火:清肝调经-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滋阴养肺-顺经汤加牛膝或加味麦门冬汤 顺经汤:当归 熟地 沙参 白芍 茯苓 黑荆芥 丹皮

十八、绝经前后诸症:

1肾阴虚:滋养肾阴 佐以潜阳-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2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

3肾阴阳俱虚:阴阳双补-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 二仙汤:仙茅 仙灵脾 巴戟天 当归 盐知母 盐黄柏

十九、经断复来:

1脾虚肝郁证:健脾调肝 安冲止血-安老汤

2肾阴虚证:滋阴清热 止血凉血-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3湿热下注:清热利湿 止血凉血-易黄汤

4湿毒瘀结:利湿解毒 化瘀散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

第二单元 带下病

一、带下过多:

1脾虚证:健脾益气 升阳除湿-完带汤 2肾阳虚:温肾培元 固涩止带-内补丸 3阴虚夹湿:滋肾益阴 清热利湿-知柏地黄丸 4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 5湿热下注:清利湿热 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

止带汤:猪苓 茯苓 车前子 泽泻 茵陈 赤芍 丹皮 黄柏 栀子 牛膝

二、带下过少:

1肝肾亏损:滋补肝肾 养精益血-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 2血枯瘀阻:补血益精 活血化瘀-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

第三单元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1脾胃虚弱:健脾和胃 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2肝胃不和:清肝和胃 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或苏叶黄连汤

二、妊娠腹痛:

1血虚:养血安胎止痛-当归芍药散 2气滞:疏肝解郁 养血安胎-逍遥散 3虚寒:暖宫止痛 养血安胎-胶艾汤

4血瘀:养血活血 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三、异位妊娠:治疗以手术为主

宫外孕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括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

四、胎漏、胎动不安:

1肾虚:补肾健脾 益气安胎-寿胎丸或滋肾育胎丸 2血热:清热凉血 养血安胎-保阴煎或安胎饮或当归散 3气血虚弱:补气养血 固肾安胎-胎元饮 4血瘀:活血消癥 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寿胎丸:菟丝子 桑寄生 续断 阿胶

胎元饮:人参 白术 炙甘草 当归 白芍 熟地 杜仲 陈皮

五、滑胎: 1肾虚:

1)肾气不足:补肾健脾 调理冲任-补肾固冲丸 2)肾阳亏损:温补肾阳 固冲安胎-肾气丸 3)肾精亏损:补肾填精 固冲安胎-育阴汤 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 固冲安胎-泰山磐石散 3血瘀:祛瘀消癥 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六、子肿:

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

2肾虚:补肾温阳 化气行水-真武汤

3气滞:理气行滞、除湿消肿-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 天仙藤散:天仙藤 香附 陈皮 甘草 乌药 生姜 紫苏叶 木瓜

七、堕胎、小产

1堕胎:妊娠12周内 胚胎自然陨堕者

2小产:妊娠12—28周内 胎儿已成形而自然陨堕者 亦称半产 3怀孕一月不知其已受孕而陨堕者称为暗产

八、胎萎不长

妊娠四五个月后,孕妇腹形与子宫增大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缓慢者,称为胎萎不长。

九、子满

1妊娠五六个月后出现腹大异常,胸膈满闷,甚则遍身俱肿,喘息不得卧者称为子满。治疗使用鲤鱼汤。

2鲤鱼汤:鲤鱼 白术 白芍 当归 茯苓 生姜 橘红 黄芪 桑白皮

十、子淋: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等症,称妊娠小便淋痛,或妊娠小便难,俗称子淋。

1阴虚津亏:滋阴清热 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 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 润燥通淋-导赤散加玄参、麦冬 3湿热下注:清热利湿 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

十一、妊娠小便不通: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为妊娠小便不通,古称转胞或胞转。 第四单元 产后病 产后三冲---冲心、冲胃、冲肺

产后三病---痉、郁冒、大便难 产后三急---呕吐、盗汗、泄泻

一、产后血晕:

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或独参汤 2血瘀气逆:活血逐瘀-夺命散

二、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 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 2外感:养血祛风 疏解表邪-荆穗四物汤或参苏饮 3血虚:补血益气 合营退热-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 4血瘀:活血化瘀 合营退热-生化汤

三、产后腹痛:

1气血两虚:补血益气 缓急止痛-肠宁汤 2瘀滞子宫:活血化瘀 温经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

四、产后身痛:

1血虚:养血益气 温经通络-黄芪桂枝五物汤 2风寒:养血祛风 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或趁痛散 3血瘀:养血活血 化瘀祛湿-身痛逐瘀汤合生化汤 4肾虚:补肾养血 强腰壮骨-养荣壮肾汤加秦艽、熟地

五、产后恶露不绝:

1气虚:补气摄血固冲-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2血热:养阴清热止血-保阴煎 3血瘀:活血化瘀止血-生化汤

六、缺乳:

1气血虚弱:补气养血 佐以通乳-通乳丹 2肝郁气滞:疏肝解郁 通络下乳-下乳涌泉散 3痰湿阻滞:健脾化痰通乳-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

第五单元 妇科杂病

一、癥瘕:

1气滞血瘀:行气活血 化瘀消癥-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 2痰湿瘀结:化痰除湿 活血消癥-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 3湿热瘀阻:清利湿热 化瘀消癥-大黄牡丹汤加木通、茯苓 4肾虚血瘀:补肾活血 消癥散结-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二、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

1热毒炽盛:清热解毒 利湿排脓-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2湿热瘀结:清热利湿 化瘀止痛-仙方活命饮+苡仁、冬瓜仁 慢性盆腔炎

1湿热瘀结:清热利湿 化瘀止痛-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丹参、冬青 2气滞血瘀: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膈下逐瘀汤 3寒湿瘀结:驱寒除湿 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 4气虚血瘀:益气健脾 化瘀散结-理冲汤

三、不孕症:

1肾虚:肾气虚证:补肾益气 温养冲任-毓麟珠

肾阳虚证:温肾暖宫 调补冲任-温胞饮或右归丸 肾阴虚证:滋肾养血 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2肝气郁结:疏肝解郁 理血调经-百灵调肝汤或开郁种玉汤 3瘀滞胞宫:逐瘀荡胞 调经助孕-少腹/膈下逐瘀汤 4痰湿内阻:燥湿化痰 行滞调经-苍附导痰丸

四、阴痒:

1肝肾阴虚:滋阴补肾 清肝止痒-知柏地黄丸

2肝经湿热:清热利湿 杀虫止痒-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

外用蛇床子散

五、阴疮:

1热毒:清热利湿 解毒消疮-龙胆泻肝汤 2寒湿:温经散寒 除湿消疮-阳和汤或托里消毒散

六、子宫脱垂:

1气虚: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金樱、杜仲、续断 3肾虚:补肾固脱 益气升提-大补元煎加黄芪

第五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 望诊 细目一:望神 要点:

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望面色 要点:

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面部色诊的意义 细目三:望形态 要点:

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望头面五官 要点:

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面肿、腮肿及口眼㖞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望躯体四肢 要点: 1.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望皮肤 要点:

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七:望排出物 要点:

1.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呕吐物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大便、小便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八:望小儿指纹 要点:

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 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三单元 望舌

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 要点: 1.舌诊原理

2.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 细目二:正常舌象

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

1.舌神变化(荣、枯)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3.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4.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I临床意义 5.舌下络脉变化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四:望舌苔 要点:

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五:舌象综合分析 要点:

1.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2.舌诊的临床意义 第四单元 闻诊 细目一:听声音 要点:

1.喑哑与失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谵语、郑声、独语、所欲、狂言、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咳嗽、喘、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5.太息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嗅气味 要点:

1.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2.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第五单元 问诊 细目一:问诊内容 要点:

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 2.十问歌

细目二:问寒热 要点:

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三:问汗 要点:

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问疼痛 要点:

1.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2.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问头身胸腹

要点:问头晕、胸闷、心悸、脘痞、腹胀、麻木、疲乏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问耳目 要点:

1.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目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目昏、雀盲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七:问睡眠 要点:

1.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 要点:

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九:问二便 要点:

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十:问经带 要点:

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六单元 脉诊 细目一:脉诊概说 要点: 1.脉象形成原理 2.诊脉部位 3.诊脉方法 4.脉象要素 细目二:正常脉象 要点:

1.正常脉象的表现

2.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 细目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要点:

1.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散脉、芤脉、革脉、伏脉、牢脉、疾脉、长脉、短脉、动脉)

2.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相兼脉与真脏脉 要点:

1.相兼脉的概念与主病 2.真脏脉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细目五:诊小儿脉 要点:

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 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 第七单元 按诊 要点:

1.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按肌肤手足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 4.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按腧穴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 细目一:概述 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 细目二:表里 要点:

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

2.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寒热 要点:

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

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虚实 要点: 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

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五:阴阳 要点:

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 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3.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4.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 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

1.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 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 第九单元 病因辨证 细目一 六淫辨证

要点: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淫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 情志辨证 要点:

1.喜证的临床表现 2.怒证的临床表现 3.悲恐证的临床表现 4.忧思证的临床表现 第十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 细目一:气病辨证 要点:

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气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6.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7.气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二:血病辨证 要点:

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三:气血同病辨证

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四:津液病辨证 要点:

1.痰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饮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水停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第十一单元 脏腑辨证 细目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要点: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脉痹阻证的临床表现及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鉴别 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 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 7.小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要点:

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风水相搏证的临床表现

5.肠道湿热、肠热腑实、肠燥津亏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三:脾与胃病辨证 要点:

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肝与胆病辨证 要点:

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 5.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6.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要点:

1.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六:脏腑兼病辨证 要点:

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七: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 要点:各脏腑间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 第十二单元 六经辨证 细目一:太阳病证 要点: 1.太阳病提纲

2.太阳病本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太阳病变证(栀子豉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真武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二:阳明病证 要点: 1.阳明病提纲

2.阳明病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阳明病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三:少阳病证 要点: 1.少阳病提纲

2.少阳病本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少阳病兼变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四:太阴病证 要点: 1.太阴病提纲

2.太阴病本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太阴病兼变证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细目五:少阴病证 要点: 1.少阴病提纲

2.少阴病寒化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少阴病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六:厥阴病证 要点: 1.厥阴病提纲

2.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乌梅丸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厥阴病寒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细目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要点: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的概念 第十三单元 卫气营血辨证 细目一:卫分证 要点:

1.风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燥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卫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二:气分证 要点:

1.邪热壅肺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热扰胸膈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热结肠道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4.气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营分证 要点:

1.热灼营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热陷心包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营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四:血分证 要点:

1.热盛动血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热盛动风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热盛伤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4.血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 第十四单元 三焦辨证 细目一:上焦病证

要点: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二:中焦病证

要点: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三:下焦病证

要点: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四:三焦病证的传变 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