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制度(通用)

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制度(通用)

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在当今快速变化和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都与制度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我们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那么,制度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在当今快速变化和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都与制度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我们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那么,制度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上曾经片面的把甜言当作鼓励,把蜜语当作呵护,使美术课堂评价失去了实效性,学生或变得麻木,或变得贪婪,种种负面效应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美术课堂上究竟需要怎样的评价?什么样的评价语言才是最有效的呢?

由我综合整理的材料,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可能存有个人的感受与理解,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帅同仁批评指正。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就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能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数学的认识等,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能指导学生思考、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评价语言就是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

如何有效评价?

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新课程的诠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学习成果的甄别与选拔,也不是单一的判断是与非,它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对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我们的定位就是:判断与诊断同步、激励与促进并行,明理与导向共存,让学生通过课堂评价实现思维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沟通,学识上的提升,从而让课堂教学因评价而美丽!

评价中的几个转变:

1、评价主体从双边到多边的转变。

在当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从双边对话式到多边互动式,不仅是由老师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评价学生,不仅是一对一的进行评价,还可以是小组内外的群体评价,不仅是真实的人物来评价,还可以是虚拟的学习伙伴来评价,例如:在某教师组织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在学生做题闯关后屏幕上出现:祝贺你过关!的字样与喜欢的卡通形象等。另一方面,我们还当关注评价的客体,也不应该仅仅停留与行为主体进行评价,还应关注群众性的即时评价,比如倾听者、协作者等。

2、评价形式从单一到多样的转变。

评价的形式不要局限与语言上的呈现,还可以通过你的眼神、动作、手势、微笑等体态语言达到评价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引进第三者评价,比如学习伙伴的语言提示,比如电脑课件的动画效果,比如卡片评价、课堂表现记录卡等。

3、评价语言从笼统到具体的转变。

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评价最直接的工具,也是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最佳方法,因此我们给学生的评价必须是真实的、真诚的、真心的、具体的,不能讲套话、空话、假话、大话,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夸大学生的成绩,说好话不等于绝对的鼓励,我们应当学会直面学生出现的错误,适度的评价学生的表现,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要让评价语言具有生命的色彩,好——好在哪?棒——怎么棒?一定要具体,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判断,更要让学生知道好的程度与努力的方向,千万不要让你含糊不清的笼统评价成为善意的谎言!

4、评价效应从短效到长效的转变。

课堂上的学习评价一般都是瞬时评价、即兴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当前的行为表现,它所具有的效应也多是短期的,但我想我们不应该受课堂的局限,而应当把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一种学习成果与阶段评价、学期评价相结合,把课堂内外有机结合,不孤立任何一种评价形式,从而建立完整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让课堂评价也发挥它的延迟效应,让课堂评价也成为学生一个基本信息,为学生的长效发展服务。

如果说好的教学设计是一种预设的美丽,那么好的评价就是一种生成的艺术。那么如何让评价展现艺术的魅力呢?我认为应该要找到好的评价策略。

我的评价策略:

A、以“问”促评:

不言而喻,以问促评就是教师通过提问、设问或反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动他评,让学生有评价的意识。例如某位老师在教学前的复习检查中直接提问:

例:教师幻灯片出示50+1258+540+75+2530+20

学生独立直接写答案

教师与学生核对答案

师:看看自己算得怎么样啊?

生:非常棒!

师:那就在自己的口算纸上画两个小星,表扬一下自己!

再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我们可以以反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以设问的形式给出评价,引导学生二次探究,也就是说将错误当成是正确的答案进行再探究,激发使其“错误”与“正确”发生矛盾冲突,在冲突中发现、探究知识的方法。矛盾是激化现有知识与固有知识的本质区别的原动力,当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了错误,则更有兴趣去探究错误的原因,才会深入的展开研究,发现问题的本质,最后才会恍然大悟,此过程真是学生体悟新知识形成过程,才会更有效地建立新知的连结点,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也有助于知识的再延伸和拓展。同时探究中迸发的思维火花会不停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带给学生巨大的乐趣,学生审美的素养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B、示“意”代评:

课堂即时评价时教师不但可以用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学习方式的渗透,而且可以通过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地评价。应指出的是,特别是批评学生,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要给学生“留一点面子”,不要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个别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不应大声地呵斥,而是一边讲课,一边自然地走到这位同学的身边,用手摸摸他的头,轻轻地把他玩的东西放好,巧妙地提醒他注意并改正。

C、借“物“奖评:

“给孩子兑换奖品的物质奖励才对学生有效吗?”我想对孩子的少搞一些物质评价更好些,有些物质奖励,对孩子有个努力的过程是很好的,但是有些老师在当堂课上有一些比如铅笔、苹果、学具等等这样的物质奖励。这个就不应该提倡的,可能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功利性。我所说的借物奖评是指借助物化的东西,给予学生一种阶段性的期盼,比如有的学校实行“好卡”是个圆形的,一边写学校的名字,一边是“好”字。每个月班主任老师和科任老师都到大队辅导员老师那里领取“好卡”,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领取规定的数量的“好卡”。老师如何发给学生的呢?是上课表现好或者做作业时得到A+都会给学生一朵红花,老师根据

自己的学科特点决定多少红花换一个“好卡”,美术学科每周课少,就5朵红花换一个“好卡“。学生对换取“好卡”很积极的,学生再用“好卡”到大队部换取铅笔、钢笔等。有的学生储存了几年的“好卡”可以拍卖,换自己很喜欢的东西。从红花-“好卡”-换取奖品,这样有培养学生一点意识,攒“好卡”,就是攒钱。

D、言“语“实评:

通过语言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这里只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针对不同的行为主体做真实、具体,也只有用心说出来的评价语言才最具有实效,要以交流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你的语言、语气、语意得到启发,要让学生知道此语对谁而言?为何而言?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到所言是非、程度和导向。要做到言之有理,语过添情。

我对评价结果的处理:

课堂评价因课堂而生,但不能随课堂而止,对于评价结果应当作为一个参数,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记入教师的教学手册,定期整理,反思总结,让课堂教学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能力与改进教学效果的作用。

1、学生自己记录在作业、书角或卡片上,帮助学生回忆课堂上的精彩、分析课堂上的不足,积累学习上的经验,激发学生再次努力的信心、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

2、创建教室评价墙,让学生在每节课后形成习惯,到评价墙上写写、画画,用心与心之间再次对话,对自己或对同学做反思性评价,比如:在这节课上我的遗憾是……,或这节课上XXX表现的非常好……我要超过他……等等,让课后延迟性评价,增进学生间的友情,促进学生的自省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后续课堂上的表现进一步得到完善。

3、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可以当堂把握,但对于一段时间内的表现不一定准确的衡量,因此,我们老师也有必要将课堂教学评价记录在自己的教学手册或学生的评价手册上,它将为老师的行动研究提供最真实、最直接的参考资源,同时也是对学生的进行学期评价的一项基本材料。

第二篇:美术教学评价初探

内容摘要:美术教学评价是一个综合的评价过程,需要教师明确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更要注意评价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尤其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性评价。不仅要注意终结性评价,还要注意即时性评价,从而使评价更全面,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美术教学评价初探

美术学科作为新课程设置的一门必修学科,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术学科原有的以教师单方面的作业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的评定成绩的方法已无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全面、客观、恰当、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呢? ▲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一种用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通过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知道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美术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合理、恰当的评价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获得幸福感和愉悦感,还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适时、准确的评价会使课堂富于生机和活力,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也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为持久和终身学习建立信心。 ▲要认识到美术教学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过程美术课堂学习评价应是教学目标和学习过程相结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对作业本身,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评价,尤其要注意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态度和精神。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等级评价、评语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以座谈或提问的形式评价等等。评价既可以是一个手势,也可以是一个微笑,还可以是一种爱抚。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评价学生作业方面,针对美术学科的特殊性,美术教师需要以一种开放的、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和品评学生的美术作品

1.用谈话、提问、讨论的方式评价美术作业。美术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作业贯串于这个过程之中,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采用谈话、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并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

2.用等级加评语的方法评价美术作业。美术有其特殊性,不像数学学科等有标准答案,在评价中,教师可以凭主观判断给学生的作品打上“优”或“良”,但这不足以说明作品的优点或不足,评语正是对等级评价的有效补充。教师可以给作业打上“优”或“良”,但同时可以写一些肯定或鼓励的话,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3.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美术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是美术作业评价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首先由学生作自我评价,然后将学生的美术作品和自我评价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每位学生按自己的眼光选择数张自己喜欢的与不喜欢的作品,以简短的语言来概括评价一幅作品的优劣。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更易发现自己作品存在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而且学生在相互欣赏、评价别人作品的过程中,也能汲取到丰富的营养。

二、在评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基础,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方式的评价

1.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对于基础较差、课堂上十分活跃的学生,只要他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管他回答的问题是否准确,教师都要以“你说得很好!”“你很棒!”等话语激励他继续努力,随后教师再做一些补充,让他看到自身的不足。

2.把微笑和手势留给胆子比较小的同学。在每个班级里都有一部分不敢回答问题或怕回答错的同学,我经常面带微笑地对这些同学说:“你试一试”,并在学生说完后伸出大拇指,示意他说得很好,以肯定他的回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在常规评价的基础上,更注重即时性评价

即时性评价是在课堂内外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随时随地评价。这种评价既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有益补充,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延伸。例如:有的学生在完成绘画作业的过程中,对绘画的方法有新的尝试。这时,教师既要细心地指导,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肯定。

要多给学生以鼓励性评价。所谓鼓励性评价,就是教育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往,教师常以一个统一的标准,用分数这把尺子简单划一地评价所有学生。这种不恰当的评价方式是造成“学习困难学生”反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它压抑了一大批本来可以学得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破罐子破摔”,有的学生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学习困难学生”的失败心态与这种评价方式是分不开的。

前苏联的一位心理学家研究指出,95%以上的人有自我贬低的倾向。而“学习困难学生”由于长期失败,自我贬低的倾向更为严重。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明明是经过自己努力取得了成功,而他们却不能体验成功,把获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偶然的、外部的因素,否认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我在长期的教学中体会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越高,争取成功的愿望和表现欲越强。一旦教师布置完作业并强调:谁先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好作品,就可以将你的作品贴在前面的展示板上,并由教师和同学们评奖,这时,你就会发现,全班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抓紧时间绘制作品,不管水平高低,第一个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的学生最得意、最高兴。全班学生的作品都得到展示和好评,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更高。相反,有的教师在课上总是表扬班里那几位画得好的学生,其他学生虽有进步也得不到肯定,画得差的学生总是遭批评,长此以往,使一些学生对美术课没有了兴趣,有的甚至上课不带任何画具,不完成作业。这些学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画画的材料,干脆放弃了这门课程的学习。可见,鼓励性评价对学生是多么重要。

总的来讲,美术教学的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还要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评价手段,尤其要多给学生以鼓励,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又要注重即时的、过程性的评价,从而在评价中使学生学会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反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持久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篇:美术教学的评价

论文关键词:评价 评价主体 评价目的 评价对象

论文摘要:文章对美术课程的评价基本要素即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时空观、评价种类、评价反馈、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对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还不太完善或还没有建立起来,致使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方法、结果和解释等均被不同程度地扭曲与误解,从而严重影响了美术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导致美术课程教学管理混乱、教学目标层次混淆、教学质量低下等诸多弊端。如何对美术课程的教学去评价,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评价”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在教学理念范畴内“评价”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具有诊断、反馈、质量监控、管理、导向等功能。

课程的评价是从一定课程评价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然后把这些评价活动的各个环节综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评价理论体系作为指导评价的范式。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不是指令性的,而是说明式的。下面笔者围绕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范围、方法、解释、价值等这些基本要素进行探讨,旨在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构建“以人为本、育人为本” 的评价目的

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构建,首先要从评价目的的改革开始。美术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所谓教育公平的原则,一是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应该因为受教育者的家庭、社会、政治、文化及体质等差异而造成不平等。二是教育机会的分配要因先天因素的差异而实行有所区别的因材施教。美术课程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艺术审美素质发展而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和条件。教学评价要由传统的“甄别选择”转变为“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要保证能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少数“超常”学生追求卓越,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他评”与“自评”主体的转变和有机“结合”

美术教育是全社会审美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学生、教师和教育行政领导要参与,而且家长和社会各界都是评价主体。长期以来,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由上而下依次是政府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而受教育者学生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单一地变成了评价对象。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依附教师、教师依附学校、学校依附政府部门的评价关系,致使课程评价的主体是直线和单一化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少了全面性而多了片面性、少了民主性而多了独断性。美术课程的评价主体要由“单一性”走向“多元化”,要鼓励社会成员及学生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学生家长及政府部门皆是评价的主体,要改变由上而下的直线式评价关系,扩大评价的民主性与开放性。

学校美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评价必须确立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积极采用推行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照他评,进行自我评定,培养学习自信心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也是改革传统美术教育封闭评价方法的有效措施。

三、从“课堂教学”转变为“全方位学习”,从“固定课程表”转变为“弹性课时约定”

传统课程体系的设计及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其评价时空观有极大的局限性,是封闭的和狭窄的。

从空间范围来看,传统美术课程的评价着重于课堂内或学校内的教学活动,其学习形式一般是讲授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反复练习,因此排斥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改革后的学校美术新课程是一种内容广泛、密切联系实际的统整性课程,从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转变为广泛运用图书馆、野外、家庭、美术馆、展览厅等,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场地和各种课程资源,以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因而也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从时间编制来看,传统的美术课程由于过分强调经典的绘画技能与知识,脱离社会现实,不仅建立了一刀切的教材分类体系,还严格规定了各类教材的时数百分比,这种过于划一的“美术教学大纲”最显著特点就是课程与课程之间各自独立,相互联系较少,易于在课堂内按部就班地教学,教材中操作技能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均适宜按固定不变的课时编制,这样就形成了学校传统的上课时间表观念,而把上课时间表以外的各种教学活动及其他类型的课程,如选修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隐性课程等均排斥在评价范围之外。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教学科目及其课时比例的统配,已进行了重大改革。对于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不作全国绝对一致的硬性规定,把硬性规定改革为弹性的约定,这样便给地方或学校及教师相当的独立编制地方或学校课程的职权。地方、学校、教师或年级可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弹性时间,突破固定不变的课时观念,加强课程及教学的实践活动。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编制及实施要突破“三中心”,所以必须突破传统的课时评价观。

四、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从“注重技能操作”转向“注重素质提高”

美术课程既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是“全面素质”的教育,既要普遍提高每个学生的技能水平,防止学生两极化,又要使每个学生各种素质都能协调发展。对于美术课程教学的评价要由传统的侧重技能转向注重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按照素质教育的评价观,应做到既关注“结果、产出”,又关注“过程、效率”。“产出”,即关注最终培养出的学生的数量和水平;“结果”即关注课程教与学的成果;“效率”,即为培养这些学生而付出的人、财、物资的数量;“过程”即关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予一定的尊重。影响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教材、学生原有水平、师资投入数量、教学技术手段、国家投资拨款、教学资料与设备等因素。但是,传统的评价只注重“结果、产出”,忽视了“过程、效率”。由于现代学校美术课程新标准突破固有科目框框,教学内容涉及诸多学科,教学过程需要多种资源,教师需具备多种专业的知识,因此更需要由传统的只关注“产出评价”转变为关注“投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反映美术教学水平,使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达到美术教育教学要求。

五、从集中的课程评价机制转向课程与教学的“三级”评价制度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体制的变革要求课程评价机制相应改变,而课程评价机制的改变要以课程体制的变革为前提。

地方政府部门,可依据国家制定的课程管理政策、课程标准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编写相应教材,并组织力量督导各级学校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计划并进行评价测验,以保证国家课程标准的落实。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标准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自然环境与学校环境、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教学和测验,并开发和选用或编制学校校级课程教材。对于评价的总结果,学校要负责及时地转达给学生、家长及上级有关部门,保证评价结果准确地反馈给有关方面,为了解学生,改革美术教学,调整课程政策,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和解决在实施美术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六、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和事实判断,应该转向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并且更注重的是价值判断。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活动中必须考虑:依据什么样的审美价值来确定评价标准?某种教学活动或者产生的教学过程或结果不能具备积极的价值,即使局部来看是优秀的,或者与我们的某些传统价值观是一致的,也是不能肯定的。目前我国美术教学评价大致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标准的:一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依据业已“格式化”的教学模式判断其质量好坏;二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则主要考察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定教学目标符合的程度,这时的评价标准就是预定的教学目标,其相关的价值取向问题则在评价活动的考虑以外。

参考文献:

[1]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测量与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8

[2]郑林.历史教育评价问题探讨.北京师范大学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

[4]李龙.教学过程设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5]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U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

[6]施良方、崔允郭.教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王宏建、袁宝林. 美术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内容这样写道:“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首先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以此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其次,美术教学中的知识是渗透在操作和学习过程中的,是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因此美术教学的评价更应注重人性和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评价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用:在合适的时机巧用评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幽默更是一种兴奋剂1.在合适的时机巧用评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但是他们仍是具有独特特质的未成年人,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抓住时机,巧妙地利用学生具有“攀比”的特点,因人而异、因班而异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校初二年级六班是一个相对于其他班来说较为活泼好动,所以课堂纪律稍差。但这个班的学生个性又比较强,我就根据这一特点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在《装点我的居室》这一课上,当我说出本课任务时有的同学就管不住自己说起话来。我走到专心画画的房露露身边说:“嗯,不错,露露画得又好又快,一定是全班第一个画完的。”(本文

第四篇:发挥美术评价功能 促进美术教学发展

冯英杰

近年来,我们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设计的研究、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忽视或忽略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对它的功能一直不太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相对滞后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学问题日益凸现。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笔者将自己在学习及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写出来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关于教学评价

评价即评估价值。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对事物(事情)的发展过程及预测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冯平在其《价值论》中指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和享用价值,而评价就是人类发现价值、揭示价值的一种根本方法。”所以说,教育评价是教学常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检验和改进我们课堂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发成就感,并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

二、关于过往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现象的检索

1.不可否认,教学评价在我们过往的教学过程中是存在的,只不过,它的评价内容过于片面和随意,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片面性,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欠缺全面与客观的评价判定,学生好的方面未能得到肯定,而不足的方面又不能正确地反映出来,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检讨学法,亦不可避免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3. 教师缺乏对其预期教学目标的检测方法,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及时、全面的反馈与评估,从而影响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影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4.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一人说了算,没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评、互评,学生评价结果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学生之间缺乏学习结果优劣的交流,这样既影响了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5.教师没有摆脱原来美术大纲的束缚,对待学生学年美术成绩评价方法单一,仅凭一幅画、一一份问卷或以平时作业批改的平均等级大概而定。未能很好地体现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和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各方面素质的形成水平。

三、关于美术评价的实践和再认识

经过对美术课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和领会,尤其是通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对美术教学的评价有了新的认识和转变。

1.教学思想的转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经常把自己放在至高无上的主导核心位置上,教师的权威性的“神圣”不容置疑,而把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灌输的对象,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评价的内容都是围绕教师的“教”展开的。而这恰恰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新的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当然也对教师进行评价,但评价的出发点从教变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没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是否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评价的标准也从知识转向了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已经从中心主导地位转变到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所以作为教师必须改变以往旧的思想理念,要自我审视;看自己是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习提高的情境;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主动精神,并使其保持学习兴趣;以及是否能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等,至于一些表面形式的东西真的需要彻底摒弃了。

2.评价方式的转变。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美术教学就应尽最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井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对学生美术行为的正确评价,应是从素质教育的内涵的情感、认知、操作、能力几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应是贯穿教学总过程的评价;是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从表象到内心的和谐的、深刻的体验,要体现出它的科学化、全面化、多样灵活的特点。例如在上小学美术第一册《我的太阳》一课时,教材以几歌的形式对学生提出作业要求:画一画自己喜爱的太阳,它新奇又美丽。这样的作业要求很“宽松”,孩子们兴趣很浓,表现得无拘无束,他们创造的太阳有的带帽子,有的扎小辫,有的瞪着大大的眼睛,有的长着红红的嘴唇,色彩也是五颜六色的,充满了儿童特有的气息,他们表现的就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不一定能看懂理解,甚至无法定出高低。所以,作业完成后我让学生把它们张贴在作业展示台上,然后评价提问,一是:“你认为惟画的太阳既神奇又美丽?”二是:“说说自己的小太阳。”第„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做老师,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发现创造的价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第二个问题我提供给动手能力相对“差”的学生,让他进行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去表现太阳。(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便教师能够了解他绘画时的心理过程,以引导其心理向健康的方面发展,使作品的客观评价阐发出深刻的内涵,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可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这样就减少了我们美术评价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促使我们由此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3.站在评价者的角度评价教学。前两点是笔者个人的实践学习体会,当我们站在评价者的角度去评价一节课时,同样要以科学的、客观的标准去评判,去规范我们的美术教学工作。看一看教师是如何教的,他的教学目标是否十分明确;看一看一节课里学生理解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发展了什么;看一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度、情绪和思维反应、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每一位美术教师都要敞开心扉,多做交流和探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功能,以促进美术课堂教学的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当然,任何评价标准和方式的确定,都受到社会的需要和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也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不管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不管教学如何改革,只要我们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格完善的整体素质教育精神为前提的,我们的工作就应是受到尊重和肯定的,我们的美术教学就能得以健康地发展。

第五篇: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初探

[导读]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有着自主性创新性与能动性,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构建知识,提高能力。

张 剑(武定县田心乡田心中心小学 云南 武定 651609)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有着自主性创新性与能动性,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构建知识,提高能力。学生也是教学的平等参与者。美术教学作业的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作业评价中被重新审视。根据教学的经验有以下几点想法与各位同仁探讨。

1.从评价角度的转变开始

因为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这个差异就决定了学生能力的不同,教师进行作业的评价时就不能以同一角度和同一标准衡量每个学生,避免评价的一概性,一致性。有一部分学生在星期三下午活动课的时间在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学了一些专业的美术知识技能,学校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目标,要求学生必须练习。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倒是还很高涨,可是到后来,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对大量普通的小学生的美术评价来说专业美术知识只会让他们觉的枯燥。《风景写生》教学内容有着透视与构图的专业知识,评价作业从专业的技能,技巧角度评价,作业以黑白为主色,线条为表现元素,学生会觉的很枯燥。采用“真像”、“太逼真了”之类的话语。这样评价是单一片面而过于主观。忽略了作品的内涵,独特的表现方式,与众不同的审美观等,无法深入诠释作品内在的含义。评价中我们应加重于作品的内涵,发现作品中独特的亮点。换个角度从学生的视角,阅历出发,认识、解读作业,画面表现了学生视野里的风景,以幼稚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景物。画面中的建筑物夸张变形,画面上只有一座高大的建筑,其他的景物围绕在周围。这样的画面体现了学生对风景的最初影响,洋溢着对世界天真的理解,有着儿童跳跃的童心。避免以成人的角度主观、武断的评价儿童作品,对画面有自己己独特见解,独特风格的画给与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思维飞扬的激情。视角的转变,给学生的学习会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应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以评价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学习。

2.要注重作业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其结果

从过去的传统上看,美术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成绩,常以完成一件较为满意的作品来决定学生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绩。很显然,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学生作业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学生最终的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差异。我们应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个性特点。注重最终静态的作业评价演变成对作业过程中学生情感动态,态度变化,能力深浅的评价。学生作业过程的评价可了解在学习活动中参与意识,认知水平,操作技能等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适时反馈给学生,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一年级的《水墨游戏》,学生初次接触水墨,对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一无所知,想让他们完成一幅水墨画是完全不可能的。学习以游戏形式展开与学生一起游戏,让学生用毛笔蘸墨调和不同水分在宣纸上画出不同深浅浓淡墨色的电,线,墨块,在随意的涂鸦中学习墨色变化与水分的多少有关。同时对于一些学生涂鸦过程中适时点评墨与不同水分调和可以表现水墨丰富的

层次,提升学习的兴趣。由对竟态的的教学成果的评价转入动态作业过程的分析,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多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把发言权力还给学生

在评价的过程中如果只有教师个人评价观,没有学生发言权,这是美术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受欣赏者个人阅历、兴趣爱好、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造成了不同的审美观。教师常常以教科书为唯一标准,用书中搬来的观点去统筹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不尊重学生个性,不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评价也应有学生的参与,评价的主体,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重新审视自己的作业,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引导学生精益求精,积极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远近的奥秘》评价时让学生和同桌比较,运用比较法分析自己的画面,学生认为画中画得比较好近大远小表现出来了这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从总体上看图画,线条不算流畅,仔细检查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如构图感觉太散,没有紧密感。和自己以前的作业比较有很大进步,画画的灵活有层次感。这样横向、纵向比较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自我的经验构建了认识。学生对作品认真地进行理性分析后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体现出个体的审美。学生审视自己的作业,发现作业中有许多完美的成分与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从而引发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尽管有时显得较为幼稚,但这是一种自我发现美、自我获得美、自我创造美的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4.采用激励学生相互评价的方法,完善教学评价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常常会被老师批评,作业多不敢展示给同学,怕受到老师的嘲笑。但是同学的评价会让这些成绩不好的差生对美术学习产生爱好,喜欢上美术课。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眼光要比教师的评价和自己的自我评价会更加敏锐,这是美术评价中不可替代的。有个班的学生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的差生,到了他们班的美术课我特意的走到这个所味的差生的桌子边上看了一眼他的美术作业《风景写生》,发现他的画面线条有力,抓住了画面的主要景物。当我正想看他的画时,他却不让我看,让他自己发表对自己画的评价时也是一言不发。作业评价时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班里的一个学生发现了他的画面,用文字在他的画面下方写上了几句话:“画面景色优美,选景很好。线条流畅,画面远近层次分明。”这样的话让这个所味的差生发现了自己不是什么都不如人都比人差,从这次课中找到了自信。从此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了努力学习的自信。

我们应该知道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的作业一个定性,区分作业的好坏,而是通过评价保护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在评价过程中运用一切能用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画、敢做。那么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作用也就真正的落实到位了。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