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沈阳建筑大学工程造价(全文)

沈阳建筑大学工程造价(全文)

沈阳建筑大学工程造价第一篇:沈阳建筑大学工程造价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工程记录沈阳建筑大学(以下简称沈建大)新校区规划设计从2000年6月招标开始至2000年9月确定方案,始终吸引了建筑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仅是恰逢世纪之交的一场强者之争,而。

沈阳建筑大学工程造价

第一篇:沈阳建筑大学工程造价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工程记录

沈阳建筑大学(以下简称沈建大)新校区规划设计从2000年6月招标开始至2000年9月确定方案,始终吸引了建筑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仅是恰逢世纪之交的一场强者之争,而且从更深层次上激起了当代建筑师和规划师的思辨。不能不承认,沈建大新校区的建设是对新世纪大学模式探索的一种回应。新世纪的大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新型的办学模式会给我们的校园规划设计带来哪些影响?大学城之路是否可行?新型式大学建立起来运营情况究竟如何?期间又发生了怎样的变更?在这里,还是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来关注沈建大新校区建设。对“生成和使用”过程的客观记录,将逐一解开人们心中的疑问,同时引发我们关于中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发展问题更深层次的思索。

一、背景概况

沈阳建筑大学(原名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48年。历经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它面临着与许多老校相似的问题,如学科设置发生变化,规模扩大,要建新图书馆、体育中心和校舍等。面对这些问题,是就地发展还是另辟蹊径?实践证明,有限的基地已经不能从实质上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所以学校做出了建设新校区的决定。

经反复论证,新校区所选用地位于沈阳市浑河南岸的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为沈阳大学城规划用地的一部分。基地地势平坦,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长660米;交通条件比较好:南临沈抚铁路,东临张官河,西为开发区的规划次干道(此路上空将设有向北跨浑河,通往市中心的高架轻轨线);可达老校区的公交线路224路直抵新校区门口。从新老校区联系方面,老校区东院距离新校区用地较近,有利于土地置换过程中的过渡。

2001年8月16日,沈建大新校区建设正式破土动工。迄今为止,一期工程(教学单元、学生宿舍、运动区、室外景观场地及配套设施)已于2002年12月16日竣工,目前已有30万平方米的建筑投入使用,入住学生达1.1万人。预计全部工程将于2005年年底完成。

二、竞标方案

共有六家单位参加新校区方案的投标,它们分别是:德国GMP建筑设计公司(以下简称“GMP”)、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以下简称墨尔本大学)、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深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院和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新校区规划设计投标方案的评述在2001年第12期建筑学报中由陈伯超教授已做了详尽介绍,在此我们不再赘述。

从这次招投标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6个方案分别在不同层次和角度上,体现出各自对新世纪大学办学模式和现代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新的校园不仅是扩大校园空间,更在于改革目前的管理模式—使之更有利于后勤社会化,有利于设施设备的开放使用,有利于新教学运行机制的建立。其中以“中深”、GMP、墨尔本大学的方案表现较为突出。前二者均在设计中运用了模数化设计手法,功能分区明确,便于达到方案的整合性,并利于可持续性发展;所不同的是“中深”的方案基于资源共享的思路,将整个教学区统一于显性的80米×80米网格中,而GMP在保持院系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将整个校园的规则和变化统一于一种“隐性而非物化”的网格中,反映出了对发展、适应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其单体建筑设计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墨尔本大学则以城市设计的手法去设计校园,从什么是大学开始及对什么是沈阳的大学、进而什么是沈阳的建筑大学,逐一发问,他们提出校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谨慎对待扩展和密度问题,并尽可能保持与校园内自然因素的平衡;方案注重校园特性、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采用开放的交通模式。但很遗憾的是,后二者的方案由于经济上和技术上和中国国情、地情、校情存在着一定差距,而使得校方不得不忍痛割爱。其他三个方案(上海现代、沈建大、中国建筑研究院)虽然也在探索大学校园时代性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它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解决功能要求和追求构图与形式美上,虽然方案较为成熟,但似乎在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对校园设计的影响方面略显薄弱。

三、中标方案

2002年9月,沈建大新校区规划方案招投标落下帷幕。经专家组评审,最终确定由深圳中深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资深建筑师汤桦主持设计的方案作为实施方案。

该方案整体规划分区明确,主要由教学实验区、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三部分组成。教学区设计思路区别于传统的“院系独立设置”的做法,运用模数式设计原则,以80米×80米的网格为基本单元形成网格式平面,令各学院(系)相对独立又共处一楼,模糊、淡化了建筑个体概念,以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并实现教学设施的资源共享。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除地面交通外,以一长廊“横跨水域,飞架东西”、贯穿整个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成为校园规划的结构主干。这条全长为756.31米的“建艺长廊”不仅仅是一条通道,在靠近教学区的部分,它与教学楼的内部空间结合成一体,布置有教室和制图教室。长廊二层为室内空间,给师生在恶劣的天气里提供了一片“人造晴空”;三层露天,晴朗之时同学行走其中,可以充分享受到阳光、空气,环顾四周,开阔的水景使人心旷神怡。位于校区东北角的两座高层学生公寓,打破规划方案中普遍的水平线条,成为了校区的竖向视觉焦点,在那里新校区的风貌可尽收眼底。同时从城市设计角度来讲,高层也成为了一个地区的景观要素和构图中心。

谈及设计初衷,新校区规划总设计师汤桦说,考虑到沈阳6个月的漫长冬季,在设计这样的一座大学城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应与传统上分散的布局、院系独立设置的做法不同,希望把校园建筑设计成一种集约式的空间形态,这样学生进入到房子里就很温暖。这是他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另一方面,瞬间的灵感还来自于他对基地的初次印象,当时用地上惟一的参照物就是场地南部的沈抚铁路,还有铁轨上冒着浓烟的火车飞驰的动人场景;基地上农田强烈的“块、线”肌理,给场地带来某种方向性,加之长形的用地本身具有一种沿着东西向延展的趋势。于是他在设计时,试图在形式上建立一种与场地上的火车、铁轨、田埂的内在呼应关系,长廊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火车的“隐喻”,体现出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城市面貌,以及设计师对原有地貌的尊重。这种思想反映在形式上,构成了“点、线、体”系统—交通筒首先构成“点”的元素,再用“线”性的玻璃廊子把它们连接起来,最后将体块构成附加其上。每个体块就是一个功能空间(教研室,教室等)。这三种构成要素,实际上体现了三种密度的组合,“筒”被期望得尽量结实,像锚固的点;“线”则体现运动,希望尽可能通透,采用玻璃连廊;教室等“体块”按照功能要求开窗。

四、方案变更

教学区:设计初期,格网没有旋转45°。方案进行中,考虑到东北气候对南向的需要,旋转45°,可以平衡最不利的北面朝向,让房间都有阳光射入的可能。

实验区:起初认为它位于校园边界,是教学区边上L形体量的结构部分,采用不同于教学区的布局模式,后来为了加快建造速度,就采用与教学区相同的形式作法。

博物馆:起初规划任务书并没有要求,是项目进行过程中添加的项目,因此设计的想法就直接让它游离于原规划体系之外,处理较为个性化,使之成为整个校园肌理中的特定景观。经过反复论证,位置定于中心景观轴一侧,临近水面。同时紧邻教学区,方便联系。

学生生活区:起初是自由的村落式布局,希望恢复原有村落的肌理,也希望在教学区的特定教学功能完成后,学生在生活区能够获得轻松自由的生活氛围,就像在一个缩小的城市中活动一样。后由于朝向以及功能问题放弃。其主要问题是:原来的布局方式难以避免出现东西朝向的房间;另外,村落式的规划布局尺度较小,较为分散,管理不便。

. 图:实施方案总平面图

图:校园局部透视 项目合作

该工程的施工图配套是由东北设计院(教学区)和沈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学生生活区)来共同完成,总体上保证了构造做法符合当地冬季寒冷期过长的实际情况。主要的技术处理紧紧围绕在“保温防寒,减少能耗”的重心上,比如考虑到“长廊及其首层教室和教学楼以及核心筒的玻璃窗面积大,大面积玻璃窗对于北方寒冷的气候耗能较高”的问题,技术上采用了中空玻璃、苯板和保温性能比较好的塑钢窗;“教学楼墙面饰带原设计为钢板,考虑到会造成锈蚀污染,所以经协商使用氟碳铝板”等。

施工方面,教学区的网络式模数化的布局理论上可以满足快速施工建造的需要,而实际施工过程中,设计者很遗憾地发现:由于国内缺少工厂统一大规模预制标准化构件的前提,施工采用现浇方式,这种想象中的效率没能实现。

五、景观规划设计

新校区景观设计由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完成。整体设计体现了设计师对已有规划及现有场地的认知,着重表现在对已有规划中建筑、场地等元素的提炼与概括上。

绿荫掩映下,延绵的缓丘、隐约可见的铁艺栏杆在保持了校园的私密和安全性的同时,向城市展现了亲切友好的姿态,表达出新世纪开放式教育的理念。在校区内部,建筑、道路、植物、水体等一系列元素在一种网格秩序的控制下,共同创造了校园空间的肌理。始于西北、止于东南部体育中心的大片完整的理性化水面,和从东北到西南的一条稻花飘香的绿线共同组成一个景观的“十”字形结构。它是校园最主要的视线通廊和景观绿带,将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运动休闲区组合在一起,又分隔开来。配合着步行系统,“十”字形景观带被营造成为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世外桃源”。在这里,绿树掩映,水波荡漾,同学们或低声吟读,或促膝长谈。在炎炎夏日,人们通过栈桥能近距离接触到水,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冬日,水面结成冰场,又成为了学生的休闲娱乐之所,其乐融融。横跨东西的“建艺长廊”为欣赏开阔的水面提供了完美的空间视角。高40米的太阳能生态钟,跃出水面,向人诉说着沈建大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区建筑首尾相连,围合成九个相对封闭的院落空间。院落中的“九宫格”广场是对建筑群空间的结构抽象。作为一个空间场所,也是标志性的实体,从行为和视觉上对整个庭院产生了强有力的控制作用。

六、文脉延续

目前的快速建造,常常带给我们一个问题:新校区建设即便做得再好也会缺乏一种历史感—精致下无法传达历史的优雅气质。我们不禁感慨欧美的名校中,历史使建筑本身散发出那种令人感动的人文气息。

新校区建设时,校方和设计师同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极力塑造一个高文化环境的同时,有意识地创造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构实体,从而引发师生的历史认同感,并赋予新校区以人文精神。设计者保留了许多老校区的符号,众多承载着师生记忆的东西,被应用到各个设计细节中,如老校门、斗拱、壁画、地砖、碾子、课表板;另外,老校区的旧砖、桌椅也被“移师新区”。学生生活区长廊入口的铁石广场上,一组名为“滚滚向前”的群雕格外引人注意,设计者围绕来老校区的铁碾子做文章,将老校区建设时的历史场景重新展现在师生面前。场景设计中共有十几个学生在拉磙子,人物塑像会在每届学生毕业时增加一个,直至把它完成。毕业生对此很有感情,已成为学校留影纪念的必经之处。大门部位的路牙石,是拆下的沈阳城市道路的路边石,它们是当年完全以手工制成的剁斧石,收回它们并用于地面铺装,同时也是对城市历史的记忆。景观设计中恢复了该场地中的原有稻田,体现出对原有地貌的保护。

七、调研实录

正当我们对封闭型校园的幽闭、构成型校园的僵硬和功能型校园的平庸发出无限感慨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沈建大、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郑州大学、广州大学城等富有特色和创新意识的校园规划设计,它们针对面向21世纪的开放、多层次、教学互动的教育模式,以崭新的大学校园规划理念做出自己的探索。目前,沈建大新校区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对它的评论和关注也正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设计阶段转为使用阶段,人们更加关注着这些设计中新的探索和尝试是否真的行之有效。

为此,本杂志对沈建大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中,我们采用直接观察法、晤谈法,主要是采访了当初的评审组专家、专业教师,并随机采访了一些在校学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新校区建设阐述了各自的看法。 1.大学城建设

2000年8月,全国第一所大学城—东方大学城投入使用,一个全新的事物在非常短的时间中,迅速地发酵、催熟,直至形成大学城建设的热潮,各地大学城项目纷纷上马。但是建设大学城应该具备哪些条件?除了积极的意义,同时我们不得不接受:城市中心高校纷纷外迁,入驻大学城,造成城市中心区绿地率下降,容积率增大,从而带来了城市活力降低的现实。与此同时,随着校园规模的扩大化,动辄几千亩地的大学城建设使得“城市孤岛现象”愈发明显。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规划专家评论会上,马国馨院士也曾经谈及这个问题,“大规模的校园建设,自成一体,城市不方便,学校也不方便。目前,在保持校园内部的人车分流方面的主要做法是:外面一环形机动车道,里面是步行系统,比较下来机动车道路密度不够绕行很多,对于消防、供应等使用都很不方便”。

所以,大学城应该具有良好的城市尺度,虽然校园相对的独立性对城市造成的割裂是无可避免的,但在设计时应当尽量保持城市总体格局的完整性,真正建成开放型的、资源共享的大学园区。

采访中,师生普遍认为:在当前大学城热潮中,有些地区的大学城选址远离大城市,不仅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而且通讯设施落后,更重要的是它们不能提供大城市应该提供的大学发展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因此这些地方并不适合建大学城。针对目前的沈阳浑南大学城,较为遗憾的就是:大学城的气氛没有营造好,没有一个完备的外部设施环境,故吸引入驻的学校较少,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并没有实现。还有教师提出,大学城内的成员似乎应该不单单通过内部的整合达成统一的系统,还应当注重形成与周边社区持续地进行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充分交换,其运作模式应更像一个城镇。当然这将会是一个长期运作的过程。

综上,一个成熟的大学城首先应该有宏观的管理机构来进行整合,这样才能确保其够积极面对建设中的各种不可预见性干扰因素。其中“城主”的作用不可或缺,它需要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构筑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环境,来吸引大学入驻,其中包括良好的道路交通系统、管网设施、公共的学生宿舍、图书馆和教工宿舍、中小学、商场超市等等。这样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建设,从真正意义上达到资源共享。 2.总体布局

高校校园的规划模式总是与其所处社会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以及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相适应,它从13世纪的封闭型校园模式开始,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后的“功能分区型”、19世纪以后美国为代表的“自然交往型”,直至20世纪规划模式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网络型、智能型、网格型、传统型、组团型等众多类型均有所体现。高校规划模式的选择一定要因地制宜。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应该何去何从?采访中,陈伯超教授、鲍继峰教授以及部分专业教师就沈建大新校区网格型规划模式的优缺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陈伯超教授认为,“传统手法由于院系相互独立,减少了学科间的交流,而教学区网格式布局,淡化了个体性,将教学区整合为一个大的学习单元,促进了同学们在行进中的相互交流,更加接近了现代大学的办学方向,是对新世纪大学模式的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鲍继峰教授认为,“校园规划应该和学校今后的教学发展密切相关。现代教学网络化设计思想对推行真正的学分制发展很有利,减轻了学生课间的„奔波之苦‟,利于选课”。

在讨论中,有教师谈到网格型教学区优越性还表现在:其可以充分适应学校院系机制的转化和教学规模的变动。现在的办学模式需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规划模式一定要做到灵活多变。一定时期内有的专业要求扩大,有的要缩小,比如建筑系由1万平方米扩大到1.5万平方米,机械系由1万平方米缩小到4000~5000平方米,对此网格式格局就可以毫无痕迹的做到。另外,模数化设计可以满足快速施工的需要,也便于今后的弹性发展。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经调研结果显示,网格型布局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1)外部交通室内化 相应交通面积增多,有效使用面积系数降低。

(2)教学区楼内交通识别性差,对新生来说需要靠地图来进行定位,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同学的活动范围。今后可能需要在二次设计时,利用廊子自身不同的色调、内部装修、细部处理来增加识别性,并应尊重各学院的个性化设计。

(3)室内联系不便,本应四通八达的网络XX通在局部位置,由于双向采光的阶梯教室大空间的出现,而变得不畅通,造成绕行现象。

(4)网格型平面形成的内置化、均质院落存在一定的通风问题,师生反映尽管一层南北向架空,但是夏季里庭院内仍温度较高,所以在今后的设计中,底层架空高度和院落进深需要经过严格地量化计算。

(5)功能分区,目前看来新校区规划分区很明确,教学实验区、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三部分划分得较为严格,虽然从功能上讲,结构清晰、便于管理,但同时给学生们带来一个问题—各区间距较远,通行的时间较长,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略有不便。如规划中,食堂、超市是在生活区内集中布置,由于教学区和生活区距离较远,师生很难在课间操的时间加以利用。试想功能单元适当分散开来,可能方案会表现得更加人性化。

3.校园交通

校园交通系统是校园空间的骨架,它不仅承担了人流、车流的组织、疏通的责任,而且起到辅助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交通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规划的优劣。

[校门]

校园规划设计有四个入口,分别在浑南主干道上(位置适中,与景观水面、体育中心同轴),另外三个设于新校区用地东西两侧的规划次级道路上,分别服务于实验区、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目前处于建设初期,学校只在教学区长廊开口处设置一个校门,位置偏向西侧教学区,离学生生活区较远。调研中,学生普遍反映:高层学生公寓处的校门应该开放,以方便同学轻松到达224公交车站,使路径更加便捷。

[道路]

新校区规划的室外交通受规划思路的影响,有其特殊性:由于整个教学区是个大网格,交通室内化造成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内部道路体系,外环环路把整个教学区环起来,最后与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相连,成为各功能之间的联系纽带。长廊成为教学区到学生生活区的步行系统的惟一元素。

在沈建大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道路系统目前使用状况良好,12米宽的环形干道平时并不拥挤,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流量较小。长廊利用率较高,人流通行量大于地面交通,宽度适宜,尚不拥挤。只是在高峰期(学生上下课、就餐前后)时略显拥挤。同时也发现两个问题:第一是自入口到学生高层公寓段环路人车混行现象严重。主要是由于单个校园出入口造成了环路人车流量分布不均。入口至高层学生公寓段是从校门到办公区再到生活区的必经之路,人流、车流非常集中,存在不安全隐患。但随着今后高层公寓附近的入口开放,估计情况会有所好转;第二是环路方向感较弱,另外,因为一些必要的设施而有较多转折,在可达性方面尚存在问题。但总体来说,尚不影响校园几个大的功能区的正常使用。

[长廊]

是教学区和生活区主要的交通联系。由于功能分区的明确划分,长廊承担了来自教学区的大量人流,功不可没。从存在的意义上来看,这条号称“亚洲第一”的长廊功能性更为显著,它为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遮风挡雨,其次才是其标志意义。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同学们通过长廊到达教室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这与他们认为理想的10分钟步行时间相比,有52.8%的同学表示还可以接受,也有5.7%的同学表示“在20分钟以下,没问题”。长廊宽8米,长756.31米,内设置座椅、提供网络插口、展览空间,供学习、交流之用。实践证明8米的廊宽,空间并无浪费,只是内置功能有待进一步整合。在采访中,同学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局部空间的收放,以提供停留空间的设想,比如增添一些小型表演的场所等。也许你会疑问,长时间步行会不会有视觉枯燥感。经调查者亲身体验,人行走其中,长廊南向有开阔的视野:远处的学生宿舍区塔楼高耸,运动场上同学们虎跃龙腾,中央水带微波粼粼,近处有九宫格庭院的动态风景,能够让人在观赏间忘记行走的疲劳。但也有同学提出:人为规定的行走路线是否不太人性化;把设计者的意愿强加在了同学身上,有些人并不愿意走那么远的路到食堂,或者觉得“生活质量下降”,使他们因为没有其他的选择,而感觉心理不太舒服。

[停车空间]

在沈建大,主要体现在停车空间的位置规划方面。目前学校规模不大,长廊尽头就在学生宿舍边上,自行车使用并不普遍。现在教师停车后进入教学楼大概需要7分钟,最远10分钟,这个距离相对较远,似乎设计时应该在教学区500米范围内设置一个停车场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在校门附近也应该增设自行车停车场,解决校门到宿舍间距离遥远给同学们带来的不便。

4.生活、运动设施

运动设施

目前,学校内足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篮球场均已建成,游泳馆和风雨操场正在建设中,基本体育运动设施较完备,基本可以满足使用。在实地调研中,调查者发现了由于校内车行量较小,在傍晚时分,常有同学在环路上从事小型体育运动,如打羽毛球、排球、五人足球等。交谈中,同学们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运动场所布置得过于集中,认为应该分散设置。特别是在学生生活区应该布置零散的活动场地。

生活设施

规划中,设计者在靠近学生宿舍区的长廊端口处,结合长廊首层设计了一条室内商业街,其中功能齐全,小商品琳琅满目。目前,同学反应良好,认为日常生活需求基本可以在校内解决。

在住宿条件方面

学生生活区有后勤集团统一管理,秩序井然。住宿标准,本科男生4~6人一间,研究生2~3人一间,博士和留学生1人一间。高层学生公寓配有中央空调。同学们普遍反映,住宿条件令人满意,同时表达出对宿舍内公共活动室的需求,研究生希望宿舍楼内配备自修室,便于研修。

5.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作为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丰富着学生的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面对的人群是特定年龄阶段的、从事高层次学习和研究的高素质人才。故校园景观设计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用者的年龄、职业、生活背景、个人喜好等都是影响设计的重要因素。面对当今20世纪80年代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已经和以往相比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应该更加关注新时代学生群体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警惕由于建造周期有限,而造成校园规划追求速成的大效果的倾向。景观不应该是用来展示和炫耀的“橱窗”,而应充分体现无微不至的关怀。

沈建大新校区景观设计采用自相似性的手法,延续原有规划网格秩序,采用几何构图的处理手法。采访时师生普遍反映:对于工科院校来说,纯几何构图式的景观有点过于理性,虽与建筑协调性强,但是缺少人情味,似乎柔性化的处理少了些。绿化配置,缺少层次感,应该考虑有不同种类(色彩、高低、花期)的树种和遮阳设施的设计。树木的栽种方式,也由几何引线定位,似乎太过机械,流于形式。目前无树阴的大面积铺装在烈日下让人望而却步;第二,由于人主要在长廊中通行,地面交通人流量很少,中央景观带似乎只是长廊行进中的一种动态风景,实际利用率不高。师生对稻田景观的创意表示基本满意,认为稻田有三种含义:一是延续当地文脉;二是较种植草皮更具有经济效益;三是水稻一年四季的景观很不同,是一种动态的景观,具有趣味性。另外荞麦景观效果不错,仅是在管理方面尚存在问题,比如蚊虫、气味等,有待进一步解决。

庭院

教学区建筑首尾相连,围合成九个相对封闭的院落空间。建筑首层局部架空,形成四条时断时续的带形院落空间。在九个形状界面极为相似的院落空间中,设计者保持了庭院基本结构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原有秩序感,通过两条步行路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沿建筑而行,贯穿各庭院,强化了庭院的方向感也将各庭院紧密联系在一起。步行路成为各庭院的骨架,每个庭院由三部分组成:“九宫格”广场、步行道、下沉广场。九宫格是对建筑群空间的结构抽象。采访中师生反映:目前的景观设计似乎停留在形式上,庭院较适合观赏,不适合停驻。

分析原因,鲍继峰教授认为,“教学区是网格化布局,绿化也追求几何构图,感觉上直来直去,缺少停留的空间。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庭院设计应以如何留住人,如何吸引人为主要目的。设计师应该营造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的几种不同的活动空间,为同学们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人的行为心理常希望自己坐在一个背后有依靠或者有树木遮挡的地方。目前座椅的位置和布置方式不太人性化”。另一方面,陈伯超教授提出“在网格化教学单元围合出的均质空间里,庭院应该突现个性化设计”的观点,“它们应该反映出不同的专业性质,比如给排水专业的庭院,铺地可采用管道图案;工民建专业的庭院,可以采用受力的裂纹之类的纹案;机械专业的庭院则可能采用齿轮的铺底图案。雕塑也是如此,应反映专业特点,走在庭院内能够直接感受到这是到了什么馆”。

节点

老校门门柱的形体带有汉阙的传统符号,曾经与老校区的主楼一同作为老校区的象征。它记载着沈建大的历史,承载着莘莘学子的昔日记忆。新校区建设时期,老校门的四座门柱也迁移至此,成为新校区景观之一。珍藏四座门柱,体现了沈建大追求文脉的意识。采访中,师生们对此做法表示认可,表示学校需要历史,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创造新的校园文化。另外提出:老校门作为景观,目前没有观赏区域,其前广场较为局促,似乎放在博物馆广场上更为适宜。

八、调研问卷及分析

为了使成果更进一步具有普遍性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面向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郑州大学新校区的学生发出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共210份,收回率95.4%,调查问卷涵盖了六方面的内容:大学城建设相关问题、校园的总体布局、校园的道路交通状况、学习空间使用情况、学生生活环境状况、校园人文精神建设。

其调研结果有时出乎意料,但亦感受益匪浅,统计数据表明: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对高等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和高校使用者真实需求的理解上尚有一定的偏差。我们需要及时地掌握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使设计更加人性化。

1.大学城建设相关问题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大学城选址是重中之重。调查问卷结果已经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1)对城市区位的调查

35%的学生表示由于新校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不能经常利用城市中心的文化资源,但还可以安排一些特定时间集中去;31%的同学则抱怨由于交通不便,根本无法利用;26%的学生认为虽然路途遥远,但交通尚方便,如果必要,可以实现;8%的同学则表示学校提供的资源已经足够,无需另寻途径。调查中发现,研究生和博士生对于城市中心文化资源共享的需求较为突出。

(2)对学生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的调查

较之以前,新校区普遍处于市郊,偏离城市中心。这对同学的出行时交通工具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调查中71%的学生出行主要靠学校附近的公交系统;11%的学生使用自行车;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4%的学生会选择出租车作为出行工具;另外14%的同学表示不能确定。

(3)对学生去城市中心周期次数的调查

42%的学生表示2周会去一次市中心;28%的学生1个月去一次;22%的同学1周可以去一次;而3天左右可以去一次的同学只有8%。

调查结果说明:选址的优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校园与城市的交通联系、师生的生活质量以及对城市资源的高效使用。

2.校园的总体布局

(1)对校园功能分区评价的调查

在关于校园布局评价的调查中,功能分区是出现频次较高的词语。功能分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效率和品质。在对现有校园功能分区的评价的调查中,仅有11.9%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功能分区明确,非常合理。另外,88.1%的同学都或多或少地提出该校功能分区存在问题。在这些人中,认为生活区与教学区距离过远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6.7%;认为功能太整合,没有关注零散的交往和运动场地的占26.8%;而认为功能太过单纯,缺少各功能间渗透和融合的学生占14.6%。

(2)对理想中校园生活模式的调查

45.7%的学生对功能分区型校园情有独钟;

34.3%的学生向往“书院式”校园布局(以院系为单位,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等集中在一起,方便易达)。调查中也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理想中的校园模式,例如:①“告别纯粹的功能分区,主要功能适当的分散”;②“向居住区规划学习,使人口规模、基础设施按一定服务半径来分配”;③“相似性质院系按照组团布局,教学生活试验形成小的生活单元,再环绕一个大的景观绿地或者开放交流空间布置”等。这些建议可以作为今后规划设计的参考。

3.校园的道路交通状况

(1)对所在校园交通结构的评价调查 如图显示,37.1%的同学表示自己所在校园的道路方向感明确;29.5%持相反的态度,认为交通混乱,方向感较差;22.0%的同学认为校园交通可达性强;还有11.4%的同学表示学校交通真正实现了“人车分流”。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认为方向感是校园交通的首需解决的问题。其次是“交通便捷,利用方便,已实现道路的高使用率”。

(2)对校园中理想道路宽度的调查

虽然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一个学校的主干道的宽度应该多少,实际道路宽度应根据学校的规模、人流量、车流量的大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我们在调研中还是设计了这样的题目,以期对今后的设计有实践性的参考价值,统计结果如下:

主干道:10~15米;次干道:6米左右;人行道:1.5~2.5米。

(3)对所在校园自行车停放状况的调查

目前学生的校内交通工具还是以自行车为主,故自行车的停放问题依然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校园环境整齐化。调查问卷中显示出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停车场的位置、数量。53.8%的学生提出学校有组织停车,收效良好,但是数量不能满足要求;35.2%的同学认为,有组织停车,数量能够满足使用;还有11%的学生反映校内无组织停车,秩序混乱,有待改善。存在自行车停放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学生公寓区、教学区、运动区、实验区。

另外,中国城市快速发展阶段,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巨大的环境和空间尺度,往往超出了使用者合理的步行范围。调查者中有76.4%提出学校应该配备校园巴士,以提高通行效率,加强各功能区的交通联系。

4.学习空间的使用状况

(1)对学生自修地点的调查

学生自修地点的使用频率由高向低依次为:图书馆、专门教室、宿舍。学生对自修教室数量较大的需求与目前校园提供的有限数量间有很大的差距。

(2)对学生生活区到教学实验区合理通行时间的调查

人性化的校园设计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根据学生的行为规律,尽量减少无效路程,提高交通效率。对于宿舍和教学单元的通行时间,50%的同学认为10分钟较为合理;33%的同学认为是15分钟,还有14%的学生认为20分钟以下可以忍受。

5.关于生活环境的调查

(1)运动娱乐设施

数量和多样化的需求仍是学生讨论的焦点问题,50.9%的学生认为学校运动设施不够,不能满足高峰期的使用;37.6%的同学认为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只有11.5%的同学认为情况令人满意。

在关于体育设施多样性的调查中,71.7%的同学认为功能太过单一。需要增加网球场、游泳馆等设施。

对于体育运动场地的布置,63.2%的同学认为应该分散、灵活布置。尤其是在学生生活区有零散场地的布置,便于同学就近使用。

(2)理想的住宿条件 关于理想的住宿人数的调查:

58.1%的同学认为4人一间较为合理;28%的同学认为应该2人一间;7%的同学同意3人;4.6%的同学认为应该是6人。还有2.3%的学生认为1人。理想的朝向为南向、北向。

关于卫生间位置要求的调查:69.4%的学生认为卫生间应该内置,另有30.6%的同学提出卫生间应该分层统一设置。其中存在性别差异特征,女生对环境卫生更为关注,普遍认为卫生间应该内置;男生则有一部分人认为分层统一设置,更卫生、更便于管理。

配套功能的需求调查:

6.校园人文精神建设

(1)关于校园建筑风格的调查

19%的同学认为所在校园建筑风格和谐统一,34%的学生认为校园具有现代感;而32%的同学认为太过理性,缺少人文气息,15%的同学提出新校区过于呆板和单调。这体现了学生多元化的心理需求和对新环境的认知程度的差异。同时,意见反馈中有同学反映出大学校园趋同化的问题。

(2)关于校园中标志性建筑的调查 同学们心目中标志性建筑依次是:图书馆、教学楼、博物馆、体育馆。

(3)关于建筑色彩的调查

无论从采访还是调查问卷方面,同学普遍认为教育建筑具备自身特点,应该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典雅、素净、端庄的色彩应该是主色调。可以适当的点缀活跃的色彩,以活跃气氛。

(4)关于理想中的人文环境的调查

同学在选择理想中的校园人文环境时,按照要求程度从第一位到第四位依次是:①有展览、演讲、交流的场所;②校内有古树、传统意味的庭院空间;③具有历史积淀和表现艺术家情感的雕塑;④年代久远的校园建筑。

(5)关于休息座椅的调查 调查中,有77.1%的同学反映:校园内供人休息的座椅较少,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数目及位置都缺乏人性化考虑。

(6)关于几何式景观绿化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64.1%的同学认为几何化的景观绿化形式可以接受。另外,32.9%的同学表示纯几何构图式景观化设计太过理性,抹杀了浪漫的情绪,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反馈意见里,同学们提出目前校园景观绿化缺少层次和种类上的变化,在今后的设计中应该引起注意。

(7)对于校园中心引进水面景观的调查

64.8%的同学认为学校需要水环境景观设计,它可以令校园充满活力,增加空间层次感。有24.3%的同学提出引进水域维护较难、费用较高的问题;调查中,另有同学对“校园中心区域设置大面积水域,会增加无效路径”的问题提出质疑。同时,规划中引进水面一定要注意当地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避免大面积开挖造成的浪费。

结果表明,学生渴望交流,向往开放、自由、富有文化气质的校园环境。但是这在快速建设的校园,场所感和环境精神的建立很难一蹴而就,它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究竟如何在“物化”的建筑环境中渗入精神的内涵,这一点需要引发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更深层次的思考。

调查已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对中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发展问题的思索和讨论仍将继续下去。这里我们并不旨于评判孰是孰非,因为任何一个方案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它受到太多的因素的影响。每个方案作为一种对现代大学规划模式的探索,均有其参考和借鉴价值,我们应该综合地评价它,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希望寄予未来,我们期望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诞生。

第二篇:辽宁省人民医院招聘信息 -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省人民医院招聘信息

医院简介

辽宁省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六十余年来秉承人道、博爱、奉献、诚信的医院精神,通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突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急救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大连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和省职业技术学院的临床学院;辽宁省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辽宁省眼病防治中心、辽宁省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心、辽宁省急救中心、辽宁省修复重建外科中心、辽宁省医学美容培训中心、辽宁省临床药理基地均设在我院;并附设一所卫生学校。

医院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目前医院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中,项目初步设计一期工程建设面积10.5万平方米,床位将由现在的1150张增至1788张,现日门诊量3000人次,各种医疗仪器设备4000余台(件)。

医院坚持走“科技兴院”和“大专科、强综合”的发展道路,以“为百姓服务,让人民健康”为办院宗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辽宁省文明标兵单位、辽宁省文明标兵医院、辽宁省及沈阳市卫生系统“行业形象工程”优秀达标单位、沈阳市“十佳医院”、沈阳地区最佳服务单位、沈阳市文明单位、沈阳地区文明服务示范医院、沈阳地区“白求恩杯”竞赛夺杯单位等荣誉称号。 毕业生需求

本科: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有意者请于近期关注辽宁卫生信息网(

邮编:110016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33号

第三篇: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生态建设

沈阳建筑大学人文生态校园建设

人文生态建筑是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与交往的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建筑的设计是以低碳发展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提高建筑性能,通过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优化能源系统、采用废物管理等措施,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促使人、建筑与环境和谐相融。

那么,人文生态校园是什么呢?

我们的时代正深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在大学建设中融入绿色理念以及气候变化责任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最终的目标是形成校园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正如有学者所说“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社会意义上高度综合的生物有机体.它融汇理论和思想.进行创造、学习、发明和发展.但他还必须吸收自然资源并消耗资源.校园作为这一生物有机体的栖息地应是功能完各的、适于居住.但更应是能够赋予学者以灵感.能够在其中更有效进行创造、学习与发明的环境。”所以一个优秀的校园规划.应具各泛生态化特征。大学校园是一个社会意义上高度综合的生物有机体.在这个系统里.师生、植物、知识等相互融洽.形成和谐的生态系统。

一、在整体的布局

校区按类别划分为稻田地、草地、水体和文化4种斑块,各个斑块之间通过廊道连接。教学楼部分底层架空。校园中大片的草坪、绿萌延伸到网格状的内庭院之中,视野通畅,扩大了绿地而积,丰富了环境空间的层次,也打破了内庭院的封闭感。反映出较强的生态意识。规划对用地进行网格的划分,然后将绿色斑块与水体斑块集中放置在校区的中心,构建“绿色中心”,形成绿色与蓝色的“肺”,将中小型的绿色斑块按照面积大小与生态功能系统化的要求布置于校区的网格结点上。充分发挥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为学习、生活于其间的教师与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沈阳建筑大学总平面图

教学区采取网络布局结构,功能区与绿带相间布置,最大限度地将“中心绿色斑块”的生态环境向教学区渗透、延伸。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作为一个建筑类的专业院校,考虑到专业对知识广博性的要求,教学区采用80m ×80m的模数网格为基本中-元的网格形式,平而扭转45度形成一个整体,强调整体的交流和互动。建筑定位线形成网络建筑中一元以数量美学的原则,生长重复。中部围合公共活动空间,其间形态呈矩形,该模型建筑密度较高,“集中”有利于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师生交流与院系间资源共享。适用于学校中文理科基础究、艺术等学科组织交流。

由于网络本身的均质性,虽能有效地保证空间的秩序,但空间较难形成焦点。因此,从校园空间形态上,其动线的布局应有主辅次; 其围合型的空间内形式丰富多样。这样才能避免校园空间形态的中调和划一。

在功能布局上,整个校园以中心公共教学区为核心,其南侧为娱乐活动区,东侧为生活区。西南侧为实验区。一条沿带状池岸展开、起始于学院正门、终止于体育馆的景观中轴,将主建筑的正立而、学院标志塔、过街廊、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绿萌碧草连同水而垂影等这些点睛之笔联系起来,形成一道精彩的风景线。配套服务设施(食堂、活动中心、公共浴室等)分散布置于生活区。

二、环境景观空间

在景观设计上也具有一定的新意。把稻田景观引入学校,为学校的生态性带来新的活力当然也符合现在所追求的原生态性也即是最大限度的还原地于景观特色。稻田新校区曾经是千亩稻田耕地,沈阳建大在新校区的建设中保留了一块稻田地,将稻田做成景观。通过将稻田引入校园,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手法,使大田稻作既有生产功能,又能满足校园学习、美育和文化及农业劳动教育的等功能。其主要优点有:一是延续当地文脉;二是较种植草皮更具有经济效益;三是水稻一年四季的景观很不同,是一种动态的景观,具有趣味性,荞麦景观效果也不错。春夏秋冬,稻田不断变换景观,从稚嫩的秧苗到郁郁葱葱的秧秆再到沉甸甸的稻谷,让学子们欣赏如画风景的同时,更能领略到辛苦、收获和成功。稻田校园景观用当地的东北稻和荞麦等农作物为材料,营造出富有独特的现代感和乡土气息的稻田景观,让学生在一个现代城市环境中学习书木知识的时能感受自然的过程、四季的更替、作物的春秋和民以食为大的道理。同时还建立小型的生态园区.如鹿园、孔雀园等。

稻田景观 鹿园

三、人文景观空间

继承文化人文景观特性.力争把历史的记忆留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948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建筑院校。60年的风风雨雨,老校区的一草一木,早已与老沈阳的印象交织在一起,深深烙在老一代学校师生的脑海中。新校区处于新开发的浑南区,虽然有更开阔的校园、更具时代感的建筑,但是难免会给人一种缺乏历史积淀的感觉。全新的场所里,没有了记忆中熟悉的背景,人们自然会产生一种陌生的疏离感。怎样在新校区中唤起人们对老校区乃至老沈阳城的回忆,加强人们对新校区的历史认同感,成了摆在设计师面前必须解决的课题。于是,在新校园的规划建设中,特意移植了老校区和老沈阳的一些建筑符号,从而增强了新校区的历史文化韵味。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要数“滚滚向前”和“老校门”这两者了。“滚滚向前”是位于新校区铁石广场。前的一组雕塑,由一个铁碾子和若干拉着它的人像组成。那绝不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校园雕塑,它还是一组历史符号,她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与学校的历史紧密联系着。

铁石广场 老校门

校门往往被隐喻为人们梦开始的地方。走进大学校门,多彩的大学梦就开始了;跨出校门,踌躇满志的学子们就开始为实现自己的事业之梦而打拼。多少年来,多少代沈阳建筑大学学子跨出老校门走向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老校门成了人们对老校区印象中的代表元素。如今,她被移师新校区的龙泉广场前,继续唤起人们当初走过她面前时的珍贵回忆,也激励后人不辱母校赋予的使命,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脉,即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主导的文脉。人脉的延续以人与人间的交流为基础。 1方格网络状的教学楼北方冬季较漫长,在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设计中,建筑师有意把“人气”都聚到了温暖的建筑里边。新校区设计的创新就是各院系的楼宇以方格网的形式联系成统一整体。在这个建筑群内,任意两点间都是可通达的。有时,要到达一个目的地可以有多种走法:要去信息学院,你将“不得不”经过土木学院;要去艺术设计学院,你也可能碰巧经过建筑与规划学院。这种网状的空间组织手法,与传统的系馆相互独立的大学校园相比,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人流在不同学院大楼中交叉穿行,不同专业同学、老师间邂逅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从而也增大了他们交流的几率。个人交流面扩大了,集体融入感就加强了,校园生活变得更具有亲和力。

人脉的加强也促进了各学科间的交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各学院的特色文化、学术思想就通过人脉更广地传播开来。如果把教学区方格网状的廊道比作城市街道,那五彩缤纷的各学院沿廊展窗,就俨然成了沿街建筑丰富多彩的立面通过阅读墙面上展示的各学院宣传资料,通过“当地人”的交流,每个人都能从不同“地域”体会不同的“地域文化”,并且有所收获。

网状布局也有弊端,它增加了交通面积,增加了建筑造价和能耗,还导致容易迷路等问题。但从其贡献看,是利大于弊。诸如迷路等问题,可通过设立更直观的路标系统来解决。

2尺度宜人的半围合休憩空间

设计师在教学区建筑中有意安排了不少半围合的空间。后期在这些空间里摆上了茶几和椅子,挂上塑料藤蔓和壁画,有些还在附近设置了咖啡机等设施。就这样,一个个半围合的小空间变成了一个个茶座、一个个书报园地。冬天,同学们课间会捧着热咖啡在这里看报交流,一阵阵欢声笑语留驻在了这些小小的空间半围合休憩空间为使用者构建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交流环境,使人们在此可以作更深层、更长时间的交流。如果说“网络格”是在广度上增进了人们的交流,那么半围合休憩空间是在深度上对之进行了发掘。

四、行为空间

分区明确.居住生活空间、教学空间、活动空间完全分离.相互之间不产生影响:更为可取的是车行空间几乎不能进入教学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车行对教学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整个交通线路在园区外围形成一个环.更显得具有围和感。

结论:

本文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建筑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个层面对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蕴含的人文思想进行解读。 大学校园占地而积大,相对容积率不高,因而应该有效地发挥它的生态功能,使之成为城市大型公共绿地的有效补充。校园生态以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思想为指导,景观格局的形成与形态、空间异质性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景观生态强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相互作用、与景观空间格局的相互影响,所以对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体的大学校园规划可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傅伯杰.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凹.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赵捍,李月辉.实用景观生态学凹.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陈伯超,徐丽云,王晓晶.沈阳建筑人学新校区设计解读 建筑学报.2005 [4]汤桦 建筑乌托邦 [M] 成都:贝森出版社,2004 [5]理想空间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5

目前.沈阳建筑大学的校园建设在原规划的大构思下不断完价.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态:中央水系对气候微调—宿舍、教学和运动场馆二大校园功能区围绕水系形成‘品”字型格局.水成为校园微气候环境的调节器。新校区将人工建筑、自然保留景观等结合的协调增加了校园自然景观生态的整体性与协调性。自然生态环境与校园人工空间是相互作用的。这样才能实现校园的功能效益最大化。

生物廊道通行顺畅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态校园的特点。底层架空的教学楼群.使生物畅通无阻。这种设计手法.可以方便学生在廊道底下行走。上面为学习教学安静区。教学楼下面则是行走.通透的活动区.动静分离。微型生态园中央水系的东面是一个自然微型生态保护区.这里除了有自然的生态环境.还可以饲养一些小动物.保留了自然的生态面貌。水系与自然微型生态保护区所形成的自然环境.含有十分丰富的生态关系.同时也为自然界的生物提供了栖身的场所.畅想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

第四篇:沈阳建筑大学 大学生通讯社简介

沈阳建筑大学大学生通讯社隶属于校党委

宣传部,是由校报编辑部具体指导的全校性学

生组织,以对内报道校园新闻,对外宣传学校

形象为主要职责。

大学生通讯社由办公室、新闻部、文学部、

策划部、文艺部、培训部、外联部、摄影部、技术部九大部门和各学院10个记者站组成,拥有近200名学生记者和通讯员。各记者站对大学生通讯社和各学院学生会负责,归大学生通讯社统一管理。大学生通讯以《沈阳建筑大学报》为主要工作阵地,学生记者和通讯员在这里进行校园新闻的宣传和报道,通过学习校园新闻写作,培养自己敏锐的新闻洞察力。

在这里,同学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文笔写作上的进步,练就一支卓越的笔杆。每个学期,大学生通讯社都会举办各式各样、好玩有趣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的以培养同学们个人素质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为主要方向,比如开展辩论赛、户外素质拓展活动、新年联欢会等;还有的以提高同学们写作兴趣和就业意识为主要方向,比如新闻、散文写作培训会、新闻采访培训会、优秀毕业学生记者经验交流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同学们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敏锐的思维能力。在大学生通讯社工作期间,在校报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学习成绩优异者,均可被校报聘为一名光荣的学生记者,成为大学生通讯

社的骨干力量。在通讯社,学生记者的天地更加广阔,采访来校的名

人名家,近距离接触校内的优秀教师,结识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参加全校的各种大型活动,还有机会加入沈阳市《华商晨报》大学生记者团,更进一步圆了同学们的记者梦……

大学生通讯社,给了学生记者、通讯员一片成长成才的自由天空,同学们在这里,挥洒热情,播种勤奋,用闪耀的智慧和灵动的笔端书写成长的篇章,而一份友情、一份家的温馨、一份成熟的喜悦就在这里悄然孕育,等待有心的人去采摘。

第五篇:沈阳建筑大学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相关部门、各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下,学校2009-2010学年中,在我校原有的资助体系上,进一步健全了管理机构,完善了规章制度,拓宽了资助渠道,加大了资助力度,深化了励志教育,形成了以“奖、助、贷、勤、减、补”为主要方式的资助,以心理健康疏导、励志奋发成才的教育,“扬帆计划” 培训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三位一体、互为依补的,全方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保障体系,确保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现在就沈阳建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自查情况做以概述,对于自查报告中的不当或遗漏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学校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概况

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沈阳建筑大学协议,实行省部共建。学校建校历史追溯到1948年成立的东北兵工专门学校。学校现位于沈阳浑南新区,校内设有14个学院,有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校园获国家“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在2002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2010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有1个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二级硕士学科点,41个本科专业,是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单位之一。学校招生范围覆盖31个省区,其中在14个省区进入一批次录取,在省内有16个专业和方向进入一批次录取。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辽宁省高校一直名列前茅。

目前,我校共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1637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589人,占全校学生数的30.8%。学校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情况划分为一般困难、困难、特殊困难三个等级。其中,一般困难等级学生82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困难等级学生1548人,占全校学生数的13.3%,特殊困难等级学生1221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5%。通过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校奖助学金和各项资助政策保障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可以得到一定形式的有效资助,资助覆盖率达到100%。

二、学校资助工作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情况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资金到位,资助工作有效展开

多年来,学校党委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学校党委书记等学校领导经常走访困难学生定餐窗口、阳光超市等,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定期参加学校、学院组织召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座谈会、见面会、总结交流会等,了解学生资助管理情况,及时指导学校资助管理工作。

学校的资助工作一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学校领导分管,由团委具体负责,2006年学校将资助工作划到学生工作部。在教育部教人[2006]6号文件下达后,学校根据国家和省教育厅的精神,在原有的学生资助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职责,调整并成立了由学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新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2007年组建了沈阳建筑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这一专职工作部门,与学生工作部合署办公,增拨了工作经费,专门负责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聘任了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由学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兼任),配备了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学校资助管理工作。同年,还组织成立了大学生励志服务中心这一学生组织,具体学生勤工助学等服务学生的工作,起到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校在资助工作的资金划拨投入方面,一直给予大力的支持和保障。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 92号)、关于印发《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 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辽财教[2007]575号)两文件下达后,学校对照文件规定进行了认真的审核、梳理,在原有的学校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等的学生资助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勤工助学经费的投入,2009-2010年总投入544.61万元,落实了国家、省政府的有关政策,远超过国家规定的4%-6%的上限规定。

2、建章立制,严格落实,规范管理,资助工作有序进行

学校根据国家和省里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及时下发了“沈阳建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规定”、“沈阳建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办法”、“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沈阳建筑大学国家、省政府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以及“沈阳建筑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等资助工作管理文件,并于2008年汇编成册,保障了学校各项资助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学校还根据国家和辽宁省每年资助工作精神的调整,及时对各项文件进行修订完善,基本形成了适合学校情况的、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

在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中,学校根据《辽宁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和《沈阳建筑大学学生资助管理规定》的规定,狠抓程序管理,严格落实。学校在每学年进行一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学年中期进行一次认定调整。在认定工作中,以学院为单位分别成立相应的认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工作。经学生个人提交申请、评议小组认定,学院认定小组对结果进行审核,结果无异议将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范围内予以公示,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档案,最后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行最终审批并录入我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

在每项资助政策落实过程中,学校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情况公示制度,阳光评比、规范管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如学校师生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在公示期间通过电话等有效方式相本学院认定工作组提请复议。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复议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学院认定工作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请复议。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接到复议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在各项资助金的发放过程中,学校严格执行文件规定。对于一次性发放的,如国家、省政府、学校的各类奖学金等,在资金到位后,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对于资助学生学习生活性的,如国家助学金、学校的各类助学金等,按月打入学生就餐卡中,保障学生生活需要。

3、形式丰富,活动多样,针对性强,构建全方位资助工作体系

到2010年,我校开展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已走过19个年头。学校在国家、省、市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通过评定奖学金、发放助学金、成立助学基金、开设订餐窗口、设立勤工俭学岗、开放阳光超市,发放越冬棉衣、接受社会捐助等多种资助形式,保障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确保了我校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离校失学。

学校在做好生活资助工作的同时,还加强贫困学生的励志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引导他们贫困不失志,知恩报学习。每年,学校都组织多场受资助学生与社会爱心人士的见面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座谈会、报告会等,宣传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矢志不移勤奋学习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爱心传递的引导。每年六月,学校都举办沈阳建筑大学自立自强之星评选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号召广大同学以自立自强之星为榜样,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学校还将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要点,写入工作计划中,并要求辅导员老师要经常到学生中了解并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排解他们出现的心理危机。

学校为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还有针对性的开展“扬帆计划” 培训活动。“扬帆计划” 是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综合能力拓展而开展的培训活动。通过聘请从事职业规划、素质拓展培训多年的优秀教师,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个体角色的开发与创造,提高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展开辅导。是我校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善资助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已经有近百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中受益。

现在学校基本形成了以“奖、助、贷”为主,以“勤、减、补”为辅的资助,以心理健康疏导、励志奋发成才的教育,“扬帆计划” 培训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三位一体、互为依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4、倾注爱心,扎实工作,成效显著,资助工作获得肯定

学校各项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倾注了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无私关爱,调动了全校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多特困学生被评为省、市、学校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大学生等荣誉称号;很多特困学生获得了省、市、学校的各级奖学金;很多同学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获奖比例远远高于普通学生。 学校的扶贫助困、勤工俭学和心理咨询等工作,不仅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更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吸引了众多社会人士对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也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如中央电视台、辽宁省电视台、沈阳市电视台、沈阳日报、沈阳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曾对我校的定餐工作、阳光超市、勤工助学等工作措施给予报道,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2009年,学校的《开展扶贫励志工程让爱心的阳光洒满校园》、《实施扶贫励志工程,收获资助政策体系扶困与德育双效应》分别荣获省教育厅优秀专项工作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

三、学校各项资助工作开展情况

1、认真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措施,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

①认真开展国家(省政府)的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有效落实国家、省政府的各项资助政策。学校在2009-2010学年评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共计201人,评定国家助学金1652人,发放奖助学金总额330.3万元;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67.5%。

②学校积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联系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目前我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累计达1781人,累计申请贷款两千余万元,基本做到应贷尽贷,同时学校按时足额地支付贷款风险补偿金近30万元。总体情况看,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问题得到了基本保障。

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精神指示,我校2009届毕业生中共有10名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含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一名)。学校按照国家文件要求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宣传动员工作并及时将名单上报给省教育厅。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和总参谋部颁布的《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财教【2009】35号)的有关规定,对应征入伍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由中央财政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目前学费贷款代偿款8.92万元缴纳到学生贷款银行,学费补偿款11.08万元分别发放到学生或学生家长手中。

2、积极做好校内资助工作,确保了学校各项资助措施的有效落实

①开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关爱入学新生。2009年,学校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将“绿色通道”的助学工作进一步细化,将“绿色通道”全方位延伸。一方面,学校通过邮寄信件把国家有关政策宣传到学生家中,让学生和家长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了解相关的助困政策,让一些经济困难家庭不必再为孩子学费担忧。另一方面,学校在新生接待站设立“绿色通道”专用场地,并详细记录新生的困难情况。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绿色通道”现场领取勤工助学指南和学校资助政策宣传页,接受学习、生活用品大礼包和临时就餐补助卡等资助,将贫困家庭新生工作落实到学生生活的点滴。在“绿色通道”现场还设立了家长休息和饮水站,通过细致的工作、热情的服务,让新入学贫困家庭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克服自卑心理,更快的融入到大学生活。每年都有200余人次在学校迎新现场受到资助,确保了我校没有一名新生因经济困难而离开学校。

②认真开展学校的奖学金评定工作,有效落实学校的评奖评优政策。学校在2009-2010学年评定学校各项奖学金共计8821人次,占全校学生数的79%,发放奖学金总额340.61万元;

③开设定餐窗口,保障生活基本。学校在2009年增加了定餐投入,改进了定餐的管理方式,保障了定餐学生的就餐质量。2009-2010学年学校投入21.75万元资助145名特殊困难学生在学校开设的 “定餐窗口”就餐。 ④进行学费减免,落实国家政策。学校积极落实国家的学费减免政策,在2009-2010学年学校为孤儿和单亲家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军训服装费、教材费等30余万元;

⑤阳光慈善资助,体现人本思想。自2008年11月份起,我校与辽宁省慈善总会成功签订了合作协议,辽宁省慈善总会每年固定投入10万元,在我校阳光超市的基础上成立慈善助学超市,与阳光超市共同运营,在更大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同时学校每年投入经费4万元,2009-2010学年通过阳光慈善超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计800余人次。

⑥校内师生关爱,设立爱心基金。在学校党委的关注和倡议下,学校内的各种资助活动接连不断。在学校“共产党员助困基金”、“雷锋班班长长基金”、“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助学基金”的基础上,学校学生工作党支部又成立了“自立、自强、自信”助学基金,各学院也先后成立了各种资助基金,2009年有近100人受到校内的各种助学基金资助。

⑦社会爱心捐助,开设奖助学金。社会各界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给予了热心的资助。有的长期资助,有的一次性帮扶;有的补助回家路费,有的资助生活费、医疗费。长期对我校学生进行资助的有“左中平助学金”、“宋颖奖助学金”、“建行东陵支行助学金”、“人寿保险助学金”、“平安保险助学金”、“文华基金”、“校友助学金”等各种社会人士,企事业单位的奖助学金20余项,有百余人受到各项资助。这些措施的实施,充分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

⑧购置御寒棉衣,开展暖心行动。学校还加强了对新入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体贴关怀。2009年学校投入近5万元为452名黄河以南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购置并发放了御寒棉衣件,使他们在远离家乡的东北沈阳,能够温暖顺利的渡过大学的第一个寒冷冬天。

⑨开展勤工俭学,培养自立能力。学校积极挖掘可以利用的工作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俭学创造条件。一方面学校将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来完成的所有临时工岗位都留出来提供给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另一方面,积极在有利于锻炼、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地方开设勤工俭学岗位,如在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图书馆、教学服务区、学校门卫等地方设立岗位,以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通过劳动实现自立自强。目前在校内为学生提供了长期的勤工助学岗位近500余个,临时的岗位100余个,2009年有千余人次在校内从事勤工俭学,学校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补贴127万元。

同时,在学校“大学生励志服务中心”的组织下,学校开展了勤工助学岗位双选会活动,爱心换旧书活动,爱心回馈校园、社会等活动,通过活动,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竞争的激烈,爱心的高尚,奉献的乐趣,劳动的光荣。积极参加到学校组织开展的“扶贫励志工程”中来,争做自强自立的合格大学生。

这些资助活动都大大的改善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有效的解除了他们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安心学习提供了保障。确保了我校没有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困难而离开学校。

四、工作中的启示与思考

1、领导的重视是资助工作全面开展的先决条件。学校的党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始终坚持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坚持把“扶贫励志工程”与学生的理论学习工程、文明大学生工程、学生干部示范工程等学生工作系列工程有效的结合,集物质资助与精神激励于一体,并将诚信教育与励志教育贯穿始终,适应新形势学生工作发展需要,逐年加大投入,对学生工作进行长远规划、系统整合,科学实施。

2、完备的制度是落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在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由于起步早,措施完善,工作到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有效保障了我校各项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开展,各项国家、学校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同时,这些工作管理制度和措施,为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勤工俭学、心理咨询、爱心传承等方面的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3、全方位的资助体系促进了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在学校形成的以“奖、助、贷、勤、减、补”为主要方式的资助,以心理健康疏导、励志奋发成才的教育,“扬帆计划”

培训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三位一体、互为依补的,全方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保障体系下,我校不仅没有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去学业的,而且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典型。他们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用他们自己的执著追求,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科技创新和各种专业知识竞赛。他们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的坚强,有力的带动学校的学风,净化了校风,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使自己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工作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成为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全员参与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资助工作的有力保障。我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在这些年里,我校有数千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了社会各界单位、爱心人士的热心帮扶与无私资助,学校的资助工作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与热切关注。他们不仅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与学校一起使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校里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物质保障,为学校的资助工作进行了有利补充,更为学生送上了一份关爱和爱心传承,也使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长久以来一直能够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与社会的好评。

五、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难以准确把握。学生来自与国家的各个省份,虽然都有当地的困难证明,但因各地的生活消费标准不一样,自然困难证明的认定标准就会不同,仅凭学生的表现与生活很难把握。而区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家庭走访,因此希望能有专项的资金支持,让辅导员老师可以利用假期更多地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从而加强认定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避免模糊认定。

2、开设置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学生资助专项基金,保障他们经过变故之后的学习生活。

总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保障工作是当前每所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工作,是新时期学生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党委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在坚决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资助政策的同时,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大资助工作的投入,开拓性的制定各项有效措施,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综合素质,身心健康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沈阳建筑大学

2010年11月15日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