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汉语的词类活用
第一篇:谈谈古汉语的词类活用
第四章古汉语词类活用
第四章古漢語詞類活用
一、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怎麽樣”的意思。使動用法是一種需要特殊理解的動賓關係。可用作使動用法的詞類有動詞、形容詞、名詞。
(一)動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發出動詞所代表的動作行爲”。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皆可用作使動。
A、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不及物動詞後面不能跟賓語,古漢語中有賓語的不及物動詞多用作使動。例: 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記·項羽本紀》)
乃與趙衰等謀,醉重耳,載以行。(《史記·晉世家》)
莊公寤生,驚姜氏。(《左傳·隱公元年》)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謀攻》)
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史記·陳涉世家》)
B、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傳·隱公元年》)
欲闢土地,朝秦楚,莅中國而撫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論語·微子》)
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左傳·宣公二年》)
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說苑·君道》) 動詞使動用法,後面的賓語可以省略。例: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論》)
(二)形容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具有形容詞所描寫的性質、狀態、特點”。例: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賈誼《過秦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柳宗元《蝜蝂傳》)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柳宗元《蝜蝂傳》)
其達士,則絜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礪之於義。(《國語·越語》)
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以爲不能勝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形容詞使動用法,後面的賓語可以省略。例:
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論》)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韓非子·說林下》)
(三)名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成爲或者擁有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記·項羽本紀》)
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史記·魯世家》)
吾見申叔,所謂生死而肉白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相之。(《韓非子·難一》)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二、意動用法
表示“以賓語怎麽樣”的意思。主要是人們主觀上的某種想法與事實不需要完全一樣。可用作意動用法的詞類有形容詞和名詞。
(一)形容詞意動用法
表示“認爲賓語具有形容詞所描寫的性質狀態特點”。只是人主觀上的認識,實際情況並不一定如此。意動用法也是一種需要特殊理解的動賓關係。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戰國策·齊策》)
漁人甚異之。(陶淵明《桃花源記》)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韓非子·說難》)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晁錯《論貴粟疏》)
時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漢書·趙充國傳》)
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淮南子·原道訓》)
(二)名詞意動用法
表示“把賓語看成、當作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人們的主觀想法,事實不一定如此。名詞的意動用法含有“對賓語做出某種處置”的意義,所以有的語法書也稱之爲“處動用法”。例:
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戰國策·齊策》)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傳·宣公二年》)
託地而游宇,友風而子雨。(《荀子·賦》)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穀梁傳·僖公八年》)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三、名詞用作一般動詞
指除了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以外的其他用法,用作動詞以後可以帶賓語,不需作特殊的理解。例: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傳·成公二年》)
范增数目项王,以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記·項羽本紀》)
左右欲刃相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有一母見信飢,飯信。(《史記·淮陰後列傳》)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四、名詞作狀語
普通名詞出現在狀語的位置上,根據所表示的意義可分爲四種情況:
1、表示動作行爲的處所。例:
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經·北山經》)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國語·越語》)
范雎至秦,秦王庭迎。(《戰國策秦策》)
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漢書·高帝紀》)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遺以水。(《韓非子·五蠧》)
2、表示工具或依據。例: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柳宗元《黔之驢》)
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戰國策·秦策》)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列子·湯問》)
失期,法皆斬。(《史記·陳涉世家》)
吾義固不殺人。(《墨子·公輸》)
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
3、表示對人的態度。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彼秦者,棄禮儀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戰國策·趙策》)
東向坐,西向對,師事之。(《史記·淮陰後列傳》)
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孟子·萬章》)
4、表示比喻。例:
射之,豕人立而啼。(《左傳·莊公八年》)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齡《狼》)
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有狼當道,人立而啼。(馬中錫《中山狼傳》)
子產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史記·循吏列傳》)
除了以上幾種情況以外,古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還有形容詞用作名詞、數詞用作動詞等用法本節不予介紹,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歸納。
五、名詞、形容詞活用的條件
1、兩個名詞連用,如果既非並列結構,又非偏正結構,可能有以下兩種情況:
A、形成動賓結構,前一個名詞活用。例:
遂王天下。(《韓非子·五蠧》)
因面峰腋寺,作爲草堂。(白居易《廬山草堂記》)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左傳·僖公三十年》)
B、形成主謂結構,後一個名詞活用。例:
大楚興,陳勝王。(《史記·陳涉世家》)
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史記·留侯世家》)
2、名詞形容詞放在所字後面,活用為動詞。例: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史記·陳涉世家》)
妾請母子俱遷江南,無爲秦所魚肉也。(《史記·張儀列傳》)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莊子·盜跖》)
可以補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乎?(《戰國策·秦策》)
形容詞用在所字後面多用作意動用法。
3、名詞形容詞放在“能、可、足、欲”等能願動詞後面,活用為動詞。例: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論語·公冶長》)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記·甘茂列傳》)
問其深,則好游者不能窮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厭其源,塞其瀆,江河可竭。(《荀子·修身》)
自上觀之,至於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莊子·盜跖》)
4、名詞放在副詞後面,活用為動詞。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傳·莊公十年》)
秦師遂東。(《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江水又東,逕巫峽。(《水經注·巫山巫峽》)
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史記·滑稽列傳》)
5、名詞形容詞放在“之、我”等代詞前,活用為動詞。例:
於是為郭隗築宮而師之。(《戰國策·燕策》)
推食食我,解衣衣我。(《史記·淮陰侯列傳》)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驢》)
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戰國策·齊策》)
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史記·管晏列傳》)
6、名詞後面有介詞結構作補語,該名詞活用為動詞。例:
晉師軍於盧柳。(《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后妃率九嬪蠶於郊,桑於公田。(《呂氏春秋·上農》)
請句踐女女於王,大夫女女於大夫,士女女欲士。(《國語·越語》)
7、名詞用“而”連接,活用為動詞。例:
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漢敗楚,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史記·項羽本紀》)
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荀子·天論》)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鹽鐵論·相刺》)
8、形容詞和名詞連接,並不修飾名詞,則該形容詞多活用為動詞。例: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賈誼《過秦論》)
石聞堅在壽陽,甚懼,欲不戰而老秦師。(《資治通鑒·肥水之戰》)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9、如果形容詞和名詞之間有表示領屬的定語,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君子正其衣冠。(《論語·堯曰》)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韓非子·說難》)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老子》第八十章)
10、如果同一個名詞連續使用,則其中一個活用為動詞。例:
天下乖戾,無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論》)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
如果兩個名詞之間有表示領屬的定語,則前者活用為動詞。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離婁上》)
使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禮運》
第二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答案)
词类活用就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其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那么怎么辨别词类活用呢?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一、名词 (1)、名词作状语
1、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
2、既东封郑(方位名词“东”作动词“封”的状语,表处所: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时间名词“日”放在动词“参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劝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劝学》
5、秋水时至(名词“时”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秋水》
6、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秋水》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那样,像包裹那样,像口袋那样)《过秦论》
8、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云”“响”分别作“集”“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过秦论》
9、赢粮而景从(名词“景”作“从”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影子那样)
10、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方位名词“内”“外”分别作“立”“连”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对内,对外)《过秦论》
1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夜”充当“驰”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夜,当晚)《鸿门宴》
12、日夜望将军至(时间名词“日”“夜”充当动词“望”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每夜)《鸿门宴》
13、吾得兄事之(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鸿门宴》
14、园日涉以成趣 (“日”作动词“涉”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天天;每天) 《归去来兮辞》
15、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雾”“星”用作“列”和“驰”的状语:像雾一样涌起,像星一样飞驰)《滕王阁序》
16、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隶”作动词“使”的状语:当作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17、内外多置小门(方位名词作状语)《项脊轩志》
18、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名词“舟”“目”“耳”分别作动词“行”“见”“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用眼睛,用耳朵)《石钟山记》
1
19、士大夫之族,„„则群聚而笑之(名词“群”作动词“聚”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情态:成群)《师说》
20、辇来于秦(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阿房宫赋》
21、一夫夜呼(名词“夜”作“呼”的状语,表示时间:在夜间)《伶官传序》
22、负而前驱(方们名词“前”作动词“驱”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前面)《伶官传序》
23、仓皇东出(方们名词“东”作“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东)《伶官传序》 (2)、名词的使动用法
1、徐孺下陈蕃之榻(方位名词“下”,带宾语“榻”,用如使动词:使„„放下)《滕王阁序》
2、荣于身后(名词“荣”后省宾语“之”,作使动词:使„„得到荣誉)《五人墓碑记》
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生病)《病梅馆记》 (3)、名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名词“师”带宾语,用作意动:以„„为师)《师说》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 (4)、名词用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水”受否定副词“非”和助动词“能”修饰,用作动词:游水)《劝学》
2、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帝王”带省略介词“于”的补语“于万世”,用作动词:称帝称王)《过秦论》
3、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序”带宾语“八州”,用作动词:引、招致)《过秦论》
4、道芷阳间行(名词“道”带宾语“芷阳”用作动词:取道)《鸿门宴》
5、则思江海下百川(方位名词“下”,带宾语“百川”,用作动词:居于„„之下)《谏太宗十思疏》
6、或师焉(“师”充当“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师说》
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炬”处于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放火)《阿房宫赋》
8、族秦者秦也(名词“族”带宾语“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阿房宫赋》
9、义不赂秦(名词“义”充当省略主语“燕赵之君”的谓语,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六国论》
10、由山以上(方们名词“上”,受状语“由山”的修饰,用作动词;上走)《游褒禅山记》
11、函梁君臣之首(名词“函”带宾语“梁君臣之首”用作动词:用木匣封装)《伶官传序》
12、抑本其成败之迹(名词“本”,本义为草木的根或茎干,引申为根源,本源。此处带宾语“其成败之迹”,用作动词:考察、考究)《伶官传序》
13、乳二世(名词“乳”带宾语“二世”,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项脊轩志》
14、读书久不效(名词“效”处在谓语位置上,用作动词:取得功效)《项脊轩志》
二、动词
(1)、动词活用作名词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赐”作动词“为”的宾语,用作名词,恩惠)《烛之武退秦师》
2、追亡逐北 (动词“亡”“北”处在动宾结构的宾语位置,用作名词: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过秦论》
3、此亡秦之续耳(动词“续”,受定语“亡秦”的修饰,用作名词:继承者,后续者)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至”,处在主语的位置,用作名词:到的人)《游褒禅山记》
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传,动词作名词:流传文字)《游褒禅山记》 (2)、 动词作状语
1、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动词“争”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割”的状态:争着) (3)、动词的使动用法
1、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烛之武退秦师》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劝学》
3、外连衡而斗诸侯(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过秦论》
4、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欲止不内(句中的“活”“从”“止”都是使动用法)《鸿门宴》
5、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动词“腾”“起”用如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
6、川泽纡其骇瞩(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吃惊)《滕王阁序》
7、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动词“屈”“窜”带宾语“贾谊”“梁鸿”,用如使动:“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动词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伶官传序》
9、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 (4)、动词的为动用法
1、祭祀必祝之(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为„„祈祷)《触龙说赵太后》
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病梅馆记》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阿房宫赋》 (5)、动词的意动用法
1、乐盘游(乐,以„„为乐)《谏太宗十思疏》
三、形容词 (1)、形容词作名词
1、共其乏困(形容词“乏困”,作动词“共”的宾语,用作名词:乏困的东西)《烛之武退秦师》
2、犹不能恃无功之尊(形容词“尊”充当“恃”的宾语,用作名词:尊贵的地位)
3、以守金玉之重也(形容词“重”充当“守”的宾语,用作名词:重器)《触龙说赵太后》
4、其继有在者乎(动词“继”处在主语位置,用作名词:继承人)《触龙说赵太后》
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秋水》
6、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形容词:“贤”“富”,作动词“有”的宾语,用作名词:德才,财富)《鸿门宴》
7、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小”和介词“在”组成介词结构,用作名词:小处,小的方向)《鸿门宴》
8、居安思危/居域中之大/人君当神器之重/盖在殷忧/则思正身以黜恶/择善而从之/(这些句中的“安”“危”“大”“重”“殷忧”“恶”“善”,用作名词:安乐的环境,危难,大位,重权,深重忧虑的时候,奸恶的人,好的意见。)《谏太宗十思疏》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惑”放在动词“解”之后充当名词:圣人、愚人)《师说》
10、小学而大遗(形容词“小”“大”,处于主语位置,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师说》
11、智勇多困于所溺(形容词“智勇”处在主语位置,用作名词:智勇的人)《伶官传序》
12、而告以成功(形容词“成功”和介词“以”组成介词结构,用作名词:成功的消息)《伶官传序》
13、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远近”和介词“于”组成介词结构,用作名词:远近的人 (2)、形容词用作动词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小”“弱”受否定副词“非”修饰,用作动词:缩小,削弱)《过秦论》
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举”“胜”均受否定副词“不”和助动词“能”修饰,用作动词:用尽)《鸿门宴》
3、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齐”带宾语“彭殇”,用作动词:看作相等)《兰亭集序》
4、欲流之远者/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形容词“远”,处在谓语结构“流之远”的谓语的位置,用作动词:流得长远,达到远方)《谏太宗十思疏》
5、借书满架(形容词“满”处在谓语位置,用作动词:装满)《项脊轩志》
6、不能独完(形容词“完”受否定副词“不”和助动词“能”修饰,用作动词:保全)《六国论》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终”受否定副词“不”修饰,用作动词:用到底,坚持到底)《六国论》
8、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穷”受否定副词“不”与助动词“能”修饰,用作动词:走到头)
9、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明”受副词“尚”和“足”修饰,用作动词:照明)《游褒禅山记》
1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极”带宾语“夫游之乐”,用作动词:尽情享受)《游褒禅山记》
(3)、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1、念悲其远也(悲,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悲)《触龙说赵太后》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尊贵;提高)《触龙说赵太后》
2、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句中的“愚”“弯”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愚昧;使„„弯)《过秦论》
3、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弱,削弱)《过秦论》
4、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
5、必固其根本/则思止以安人/则思正身以黜恶/宏兹九德(固:使„„稳固;安:使„„安宁;正:使„„正;宏:使„„宏大)《谏太宗十思疏》
6、纵之顺之(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顺畅)《病梅馆记》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带宾语“学于师”,用作意动:以„„为耻)
2、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哀)《五人墓碑记》
第三篇:词类活用
陈情表
(一)名词作状语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向上。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像犬马一样。 3. 则刘病日笃。 日:一天天。
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在家外。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在家内。 6. 躬亲抚养。 躬:亲自。
(二)使动用法
1.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使„„闻,使„„知道。 2.无以终余年。 终:使„„终。 3. 保卒余年。 保:使„„保全。
(三)形容词作名词
1. 夙遭闵凶。 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2. 猥以微贱。 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
3. 凡在故老。 故老: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四)形容词作动词
1.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远离。 2. 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五)名词作动词
1.臣少多疾病。 病:生病。 2.且臣少仕伪朝。 仕:做官。 3.历职郎署。 职:任职。
(六)动词作名词
1、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指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阿房宫赋
1.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骊山,从骊山 ,名作状)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精英,动词作名词,皆译为金玉珠宝等物)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名词作状语。铛、石、块、砾,看做铁锅,看做石头,看做土块,看做沙砾。名词作动词。)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0.廊腰缦回(腰、缦,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1.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13.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14.日益骄固(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15.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16.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尽)
1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18.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极,副词作动词,极尽) 滕王阁序
1、意动用法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以„为衣襟,以„为带)
2、形容词作动词
物华天宝(宝:是珍宝)
人杰地灵(杰、灵:有俊杰,有灵气)
3、名词作状语
雄州雾列(雾:像雾一样) 俊采星驰(星:像流星一样) 上出重霄(上:向上)
4、形容词作名词
宾主尽东南之美(美:俊美的人,俊杰)
四美具,二难并(美、难: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主宾)
5、名词作动词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雅望、懿范:有崇高声望、有美好风范) 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变成紫色)
桂殿兰宫(桂、兰:用桂木、木兰建筑) 目吴会于云间(目:看,遥看) 梓泽丘墟(丘墟:变成丘墟)
6、数词作名词
千里逢迎(千里:千里而来的客人)
7、使动用法
腾蛟起凤(腾、起:使„腾飞,使„起舞) 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 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窜:使„逃) 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委屈/屈居)
8、动词作名词
穷岛屿之萦回(萦回:曲折迂回的景致) 兰亭集序
1、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况修短随化:寿命长
寿命短,死生亦大矣: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
①映带左右 环绕 ②一觞一咏 喝酒
4、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
使„„奔驰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 勾践灭吴
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乏,形容词作动词,缺乏,课文中指人材缺乏.句意是,我们的国君勾践缺乏人材,无人可以派遣.)
请勾践女女于王(第二个“女”名词作动词,作婢妾.句意是,请允许把勾践的女儿作吴王的婢妾.)
惟君左右之(左右,方位名词作动词,处置.句意是,任凭您的处置.)
宦士三百人于吴(宦,名词作动词,服役)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衣,名词作动词,穿.句意是,现在夫差穿水犀皮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 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状语,以隆重的礼节.句意是:一定在庙堂上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他.)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仇雠敌战之国也.(“也”来判断,句意是:是互相仇视、敌对、交战的国家.)
倒装句
勾践说于国人曰(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勾践向越国人民解释说.)
宦士三百人于吴(谓语前置.句意是:派三百多士人到吴国去服役.)
省略句
必庙礼之(缺主语:“必”后省略介词“于”;句意是:一定在庙堂上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他.) 游侠列传
1.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使动用法,使„„活命
2.身所杀甚众 名词作状语,亲自
3.不矜其功 形容词作动词,夸耀
4.罪其姊子 名词作动词,归罪
5.皆多解之义 形容词作动词,赞扬
6.至践更是脱之 使动用法,使„„免除
7.怪之,问其故 意动用法,感到„„奇怪
8.独箕踞视之 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9.洛阳人有相仇者 名词作动词,结仇
10.乃夜去 名词作状语,当夜
第四篇:词类活用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案
教学要点: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
1. 名词作状语、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 2. 动词作名词、使动用法、为动用法。
3. 形容词作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4. 数词活用。 教学内容: 一. 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当奴隶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规律总结:规律一: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规律二: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主语+【名词】+谓语 活用为状语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两项是( )。
A.人皆得以隶使之
B.沛公欲王关中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俊才星驰 E、籍吏民,封府库 二. 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王无罪岁”中的“罪”,就是“怪罪”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 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 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③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④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⑤ 填然鼓之 ⑥ 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⑦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⑧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规律总结: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二: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那么其中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五:所字结构,所字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注:名词活用作动词或状语的区别:一般情况下,看名词后是否+动词,有动词就作状语,没有就作动词 三. 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使动,使„„臣服的意思。 ① 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③ 序八州而朝同列 ②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④ 既来之,则安之。 (来:动词使动用法, 使„ „来,安:动词使动用法, 使„ „安定) 四. 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 鱼肉缙绅 鱼肉:以„„为鱼肉 ③ 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以„„为疆界) ⑤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以„„为边界) 五. 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②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 ③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
④ 今寡人不能。 ⑤ 其继有在者乎。
⑥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
⑧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到达的人。)
规律总结:规律二: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多数后面直接出现宾语,如果没有,便是省略了。有时也可能是及物动词。
规律一: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等词。 六.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争斗 ②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使„„消减
③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 ④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
⑤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退却 ⑥ 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七. 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①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八. 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①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② 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③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 险以远,则至者少 “险”“远”:险峻、距离远的地方 ⑥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圣人,愚人 ⑦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
规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多数是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九. 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② 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④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高:升高 ⑤ 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多:推崇,赞许
规律:形容词+宾语,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十. 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②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高:使„„高,抬高 ③ 昂其直,居为奇货 昂:使„„高昂 ④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⑤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十一. 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② 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③ 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④ 患志之不立 患:以„„为忧患 十二. 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① 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 ②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 ③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
④ 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 规律:处于谓语位置,前后无其他动词充当谓语时作动词。
第五篇:初中词类活用(教案)
总复习学案——文言文专题
词类活用
学习要点: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
1. 名词作状语。 2.名词作动词。
3.名词意动用法。
4.名词使动用法。 5.动词作名词。
6.动词使动用法。
7.动词、形容词为动用法。
8.形容词作名词。 9.形容词作动词。10.形容词使动用法。 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作动词。 学习内容: 一. 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日”是名作状“每日”的意思;“东临碣石”中的“东”,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向东。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1、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4、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6、孔子东游《两小儿辩日》
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二. 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陈胜王”中的“王”,就是“称王”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
1、天雨墙坏《智子疑邻》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3、狼不敢前《狼》
4、恐前后受其敌《狼》
5、每至晴初霜旦《三峡》
6、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7、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三. 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乱”,就是名词使动,“使„„扰乱”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使动用法的名词,并解释。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四. 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如:“父利其然也”中的“利”,就是“认为„„有利可图”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意动用法的名词,并解释。
1、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3、先主器之《隆中对》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智子疑邻《智子疑邻》
五. 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奔驰的骏马”。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名词的动词,并解释。
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骑:战马。
2、传不习乎《〈论语〉十则》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3、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能:有才能的人。
4、照无眠《水调歌头》
无眠:无眠的人。
六.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不及物动词后面带了宾语,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所以动心忍性”中的“动”,就是“使„„惊动”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使动用法的动词,并解释。
1、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2 闻:使„„听到
2、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迷:使„„眼花缭乱
3、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鸣:使„„鸣叫
4、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息:使„„停止
七. 动词、形容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死国可乎”中的“死”,就是“为„„而死”之意。 八. 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并解释。
1、此皆良实《出师表》
良:善良的人。
实:忠实的人。
2、二男新战死《石壕吏》
新:新近。
3、亲旧知其如此《五柳先生传》
旧:旧友,故友。
4、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废:废弃的事。
九. 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此教我先威众耳 ”中的“威”,是“树立威信”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并解释。
1、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贤:胜过,超过。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
尽:尽兴。
3、吾义固不杀人《公输》
义:按道义(行事),坚持道义。
4、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3 亲:亲近。
远:疏远。
5、惟言德馨《陋室铭》
馨:香气远播,美名远扬。
6、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穷:穷尽,走尽。 十. 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使动的形容词,并解释。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凄、寒:使神骨凄寒。 十一. 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就是“认为„„美”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意动的形容词,并解释。
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认为„„奇怪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奇:认为„„才能非凡
十二. 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数词作动词“统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