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两无三不四先心得体会(大全)

两无三不四先心得体会(大全)

两无三不四先心得体会当对生活有所感悟时,应当记录下来心得体会,这可以让我们在回首岁月时,了解自己的心灵成长之路。那怎么写出言辞合适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无三不四先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篇:两无三不四先心得体会做。

两无三不四先心得体会

当对生活有所感悟时,应当记录下来心得体会,这可以让我们在回首岁月时,了解自己的心灵成长之路。那怎么写出言辞合适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无三不四先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两无三不四先心得体会

做班级工作要“四先四后”

我是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第一次担任班主任,任务重,没经验,应该怎么办?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我做好班级工作。一年的实践,使我有以下几点感受和体会:

一是遇到问题先调查、后结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它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有一次,一位学生迟到,我狠狠地批评他,他不服,和我顶撞起来。闹得很僵。后来,学校收到了有关这位学生的表扬信,我才知道错怪了他。原来,他在上学路上拾到了内装2500元的钱包。他拾到后,就地等失主。物归原主以后,上课的时间已过,因而迟到。弄清事情原委,我立即当着全班学生表扬这位学生拾金不昧的品质,并进行了自我批评。这位学生还没等我说完,站起来也承认了错误,“不应顶撞老师。”后来,我们之间的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事实说明,主观武断必碰钉,实际出发情理通,先调查后结论。工作顺利定成功。

二是帮助后进生先察后导。

全班学生有先进和后进之分。工作中的老大难是帮助后进生。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改变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横挑鼻子,竖挑眼”是转化不了后进生的。我的体会是,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待任何一位学生,当然也包括后进学生。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就要求我们,支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片面地看问题。学生小王是全班有名的“刺头”。为了做好他的转化工作,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他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发现他为人正直。有一次,班里的一位大个子学生戏耍一位脚有毛并走路不方便的学生。小王看到后,当即挺身而出,保护被戏耍的学生,毫不留情地训斥大个子。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利用班会时间,以“学生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为题,组织学生讨论。大个子学生自知自己做得不对,课后向脚有毛病的学生道歉,我表扬了小王的行为,并和他长时间谈心,对他存在的缺点、不足之处,也适当提出,认真分析危害,使他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他向我保证:“要象爱护他人那样爱护自己。”后来,他真的变好了。这真是“一分为二好,看人离不了,先进更先进,后进能变好。

三是落实规范先做样子后落实。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要学生做到,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因此,我对照《规范》逐条学习,并按要求一条一条地认真做。在此基础上要求向学生发出号召,掀起落实《规范》的高潮。这样做,对学生有号召力。在学生落实《规范》的过程中,注意引导他们认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对个别学生中出现的反复,也正确对待。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落实《规范》的过程中,坚持适度原则,注意量的积累,注意认基储从小事、从点滴做起,培养良好行为的养成。由于我们的做法措施得力、引导得法、坚持一贯,因而,使班集体出现了班风正、正气升、开争先、共攀登、校评比、第一名的喜人景象。四是正面教育先抓典型后搞指导。

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决不能包办代替、空洞说教。因此,我按着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从学生内部选择各方面的典型,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教育学生。一年来,我树立、培养、发现七个方面的典型,大力在学生中加强宣传、鼓动、号召学生学习。这六个典型是:全面发展三 枝花、学习标兵四面旗、守纪模范五个人,体育尖子六先锋、学习雷锋两标兵、文明集体一个家(宿舍)、净化环境先锋队。先进典型给学生的教育生动、具体、深刻,学生们学先进、比自己、找差距、订措施、赶帮超、齐努力,形成了一个团结向上、拼搏争先的生动群体。看着这群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学生,看着这生龙活虎的班集体我不禁脱口而出:“辩证唯物主义真灵!”

第二篇:做班级工作要“四先四后”

我是多年担任班主任的小学教师,作为班主任,任务大,担子重。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我多年来一直探索的一个课题。现结合我的工作实际,就做好班主任工作谈以下几点感受和体会:

一是遇到问题先调查、后结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它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有一次,一位学生迟到,我狠狠地批评他,他不服,和我顶撞起来。闹得很僵。后来,学校收到了有关这位学生的表扬信,我才知道错怪了他。原来,他在上学路上拾到了一款手机。他拾到后,就地等失主。物归原主以后,上课的时间已过,因而迟到。弄清事情原委,我立即当着全班学生表扬这位学生拾金不昧的品质,并进行了自我批评。这位学生还没等我说完,站起来也承认了错误,“不应顶撞老师。”后来,我们之间的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事实说明,主观武断必碰钉,实际出发情理通,先调查后结论,工作顺利定成功。 二是帮助后进生先察后导。

全班学生有先进和后进之分。工作中的老大难是帮助后进生。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改变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横挑鼻子,竖挑眼”是转化不了后进生的。我的体会是,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待任何一位学生,当然也包括后进学生。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就要求我们,支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片面地看问题。学生**是全班有名的“刺头”。为了做好他的转化工作,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他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发现他为人正直。有一次,班里的一位大个子学生戏耍一位腿脚有病走路不方便的学生。小王看到后,当即挺身而出,保护被戏耍的学生,毫不留情地训斥大个子。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利用班会时间,以“学生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为题,组织学生讨论。大个子学生自知自己做得不对,课后向腿脚有毛病的学生道歉,我表扬了小**的行为,并和他长时间谈心,对他存在的缺点、不足之处,也适当提出,认真分析危害,使他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他向我保证:“要象爱护他人那样爱护自己。”后来,他真的变好了。这真是“一分为二好,看人离不了,先进更先进,后进能变好。

三是落实规范先做样子后落实。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要学生做到,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因此,我对照《规范》逐条学习,并按要求一条一条地认真做。在此基础上要求向学生发出号召,掀起落实《规范》的高潮。这样做,对学生有号召力。在学生落实《规范》的过程中,注意引导他们认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对个别学生中出现的反复,也正确对待。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落实《规范》的过程中,坚持适度原则,注意量的积累,注意认基储从小事、从点滴做起,培养良好行为的养成。由于我们的做法措施得力、引导得法、坚持一贯,因而,使班集体出现了班风正、正气升、开争先、共攀登、校评比、第一名的喜人景象。

四是正面教育先抓典型后搞指导。

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决不能包办代替、空洞说教。因此,我按着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从学生内部选择各方面的典型,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教育学生。一年来,我树立、培养、发现七个方面的典型,大力在学生中加强宣传、鼓动、号召学生学习。这六个典型是:全面发展三枝花、学习标兵四面旗、守纪模范五个人,体育尖子六先锋、学习雷锋两标兵、文明集体一个家、净化环境先锋队。先进典型给学生的教育生动、具体、深刻,学生们学先进、比自己、找差距、订措施、赶帮超、齐努力,形成了一个团结向上、拼搏争先的生动群体。(临泽县平川学区贾家墩小学:王志仁)

第三篇:三不为心得

“三不为”心得体会

曹席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经验。党中央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的正是乘胜追击‚四风‛问题,让‚四风‛从‚不敢‛逐渐向‚不想‛转化。

贯彻‚三严三实‛是思想建党的重要路径。思想建党需要不断创新,思想灰尘需要不断清扫,思想境界需要不断升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从两个层面指出了升华境界的途径,从六个方面指明了清扫灰尘的办法,是各级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从思想建党方法看,既着眼战略又着手战术,同时把复杂问题具体化,使广大党员干部既拥有自我判断的标尺,又掌握现实针对的自我警示内容。用权严不严?做人实不实?每日一问而遵从内心则必有答案。循着贯彻‚三严三实‛的路径,定能攀登思想建党的峰顶。

‚三严三实‛是根治‚四风‛问题的良方。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作风有所好转,‘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有些是在高压态势下取得的,仅仅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如何促进‚不敢‛向‚不想‛转化?如何扩大好势头、压住坏

1 风头以形成更好的‚势‛?一旦‚三严三实‛成为领导干部修身、为政、成事的先决思维条件,总是自觉地以此来思考、衡量、判断事物,它就会产生内在的约束力,告诉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正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四风‛产生‚不想‛效应的内在肌理。

‚严实‛精神是养心修身的源泉。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普通人的修养内容和方法。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三严三实‛则是每日修身养心的必修课。世间万事成于严与实,首先就源于内心里有充盈的严实精神的蓄水池。严实养心,养的是精神圣洁纯净,养的是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养的是行为准则和习惯。把心养好了,养出高境界,养成好习惯,对‚四风‛不仅‚不想‛,更会‚不屑‛。每日修炼,久久为功,使清风正气成为内心的信守,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撼动,没有什么蛊惑能够奏效,而心能始终如一,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干干净净。

从干部心理特点和习惯规律看,目前正处在新旧、清浊相互交织转化的特殊时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注重使‚三严三实‛内化为做人、做事、做官的内心律令,转化为想问题、干事情、做决策的价值准则,则必如总书记所言:‚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而不是管一阵放一阵、严一阵松一阵,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2 就不至于使小矛盾积重难返、小问题酿成大患。‛

第四篇:三观三不为心得体会

以下是范文大全整理的关于三观三不为心得体会范文的材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从小到大的政治课堂,我们都耳熟能详一句话:“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次熟悉又一个“三观”:“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今年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新三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再到今天的事业观、工作观、价值观,这种种不同的提法说明对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要求,正在从宏观走向微观,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思想层面具化到工作实际,胡总书记的新三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内涵。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就要首先明确何为事业,事业事业,干事创业,是为党为国为民的宏图大业,而不是为一时一地一部门的一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因为这是有事业心的基础,这是干事业的要求,也是能够干好事业的保证。

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就要明确为谁工作,如何工作,怎样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工作。也就是胡总书记要求的要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着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就要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追求政绩不是错,碌碌无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平庸哲学绝不是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政绩观。但应如何建政绩?记得十余年前高中老师曾谆谆教诲:“同学们,我们不要片面追求升学率——要全面追求升学率!真正成为有用之才,要能各尽其用。”套以用之,领导干部也应全面追求正确的功绩。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地追求政绩,而不是目光短浅地毕其功于一役,只愿乘凉,不愿栽树,追求片面、暂时之功绩。真正的政绩,应遵循客观规律,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量,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问责。

相信更多的人,会从新三观里读出更多顺时代潮流、社会发展的新意,更会读出党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殷切希望和一片心意。

第五篇:学习为三不干部治病心得体会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反复强调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他对为政之要深察洞悉,对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知行得失了如指掌。在习近平的论述中,领导干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习近平为“三不”干部治“病”》,为您一一解读。

改革越到紧要关头,事业越到十字路口,就越需要领导干部在位有责、挺身发力。这正是习近平反复强调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原因。

古语说:“择卒不如择将,任力不如任人。”遴选、培养大批能谋善断、会干实干的领导干部,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带来极大的推力;反之,只能是增添蛮劲、虚劲、反劲。

丰富的从政经验和人生阅历,让习近平对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知行得失尽知其要。他总是能用平实形象的话语一针见血地指出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在各种场合的讲话论述中为一些干部“不善为”“不能为”和“不作为”三大问题开出了“治疗良方”。

“创新针”和“理论液”治疗“不善为”

领导干部“不善为”不同于主观上“不想为”。很多人是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的,但在新形势下,仍习惯沿用老思路老套路工作。许多“不善为”的领导干部也有干劲,做了大量工作,还把自己搞得很辛苦,但由于不对路子,往往陷于蛮干盲干,最后事与愿违。习近平曾形象地形容这种现象为“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勇气可嘉,却是莽撞和不可取的。

那些“不善为”的领导干部既花费了上上下下的时间与精力,又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尤其还贻误了更加宝贵的发展时机,终因“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而拖累了大局。

面对新问题,只有坚持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增强领导和决策中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从而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习近平正是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讲创新问题。他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首先强调的就是创新。

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着重强调了用新发展理念衡量工作、指挥行动、训练干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寻找机遇、打造亮点、拓展优势。对于脱贫攻坚、东北全面振兴、供给侧改革等几场“硬仗”,习近平都从创新方面布局支招,令人眼前一亮。

创新是解决“不善为”问题的关键,而科学的理论指导则是前提和保证。一些领导干部的“不善为”正是因为忽视了党长期以来积累的执政经验、工作方法和政治规矩,需要重新“回炉”,重温著作、重学讲话,对照改进工作方法。

习近平前不久就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对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这篇著作提出明确要求。其深刻用意,就是要让领导干部在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下功夫,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真正解决好“不善为”的问题。

“学习剂”和“制度贴”消祛“不能为”

领导干部的“不能为”,主要表现在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工作中显得能力不足。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了“本领恐慌”的问题,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习近平强调,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针对领导干部,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习近平说,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如饥似渴地学习,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要解决“不能为”的问题,离不开制度机制的健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制度性的安排,导致领导干部一旦任职达到一定的行政级别,除非出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行政级别一般就不会下降。这让一些“不能为”的干部产生了侥幸心理,也让更多能干会干的干部只能“熬资历”,难以更好地施展才华。

2015年6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既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强调要坚持推进制度改革,通过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

在中办印发的《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中特别提到,对不能有效履行职责、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单位工作或者分管工作处于落后状态等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应当进行调整。

这一机制让机关不养“庸人”成为一种政治生态,督促了领导干部自觉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解决自身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问责刀”和“教育钳”剜除“不作为”

“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群众对一些“太平官”长期尸位素餐反映强烈。

领导干部“不作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该办不办,直接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让政策空转,失信于民。其次,该管不管,放任了工作中的瑕疵和漏洞,甚至出现违纪违法乱象。再次,该闯不闯,日复一日,手脚僵化,遇到重大问题,必然手足无措。因此,领导干部“不作为”绝不只是让工作停滞,更会让事业蒙受巨大损失。

习近平对“为官不为”的现象十分重视。他曾说,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

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习近平也曾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意气风发、满腔热情干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全县发展面貌没有变化,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

2014年以来,前后已有数百干部因懒政怠政等不作为典型问题受党纪政纪处分。同时,审计署也加大了对不作为问题的审计力度。制度正在发力,效果已经显现。然而,解决“不作为”问题,除了要用问责机制,也需通过教育,从心理上解决问题,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

2014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在安徽代表团提出“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对领导干部提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的要求。习近平也曾强调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

因此,中央部署了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地督促着各级领导干部摆正态度,从严从实要求自己,以实干为责、以实干为本,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领导干部的“不善为”是方法层面的问题,“不能为”是能力层面的问题,“不作为”是态度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在相当一个范围内存在的,三者之间也并不是孤立的。“不善为”的状态得不到改变,终将成为“不能为”;而“不能为”长此以往也极易变成“不作为”,为党的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要解决“三不”干部的问题,从严治党的力度和步伐必须不断加大。目前在全党开展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其深意就在于使从严治党“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