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让教师拥有课程领导力(全文)

让教师拥有课程领导力(全文)

让教师拥有课程领导力第一篇:让教师拥有课程领导力爱,让生命拥有彩虹(爱的奉献演讲稿:段晓莉)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有这样一个谜语: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是什么呢?在这里我将毫不迟疑。

让教师拥有课程领导力

第一篇:让教师拥有课程领导力

爱,让生命拥有彩虹

(爱的奉献演讲稿:段晓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有这样一个谜语: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是什么呢?在这里我将毫不迟疑的告诉您:“那就是爱!”说起爱这个字眼,许多人马上会想起一些感天动地的大事。但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却有一种细微的感觉,它像涓涓的溪流,像润物无声的细雨,缓缓流淌,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师爱”。

洪晖霞,一位普普通通的山村女教师,满怀着一腔热情,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深深爱,在偏远的村小任教长达13年,她用自己平凡的的一举一动,诠释着教师之爱的伟大内涵。她用爱的雨露,催开了苗岭孩子心中最美的花朵;她用爱的交流,搭起了师生之间心灵的彩虹。

下面让我来说说洪晖霞老师的故事吧。

1999年10月,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洪老师所任教的班级转来一名“特殊”的学生——唐西平。这个苦命的孩子在三岁时父母离异,一直和6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年迈,无力对孙子管教,使他性格变得内向、孤僻。他无心学习,又常常和人打架,曾被两所学校的老师劝退过。面对这样的学生,洪老师没有放弃,她相信爱的力量。洪老师时常把唐西平请到自己家里,和他谈心,辅导他学习,并要求全班同学和他一起玩、一起游戏。一天晚上,唐西平的奶奶突然找到洪老师,说孩子躺在床上肚子痛得厉害,自己无法背动他。洪老师听后,马上赶到他家,一路小跑把他从家里背到镇医院,那可是好几公里的山路啊!汗水顺着洪老师的头发、衣服不停地淌着。最后唐西平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医生说:“幸好来得及时,如果再迟到半个钟头,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一夜,洪老师在医院里守护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下午,又给他送来了香喷喷的亲手熬的鸡汤。由最初的抵制到后来的慢慢接受,唐西平心中的坚冰终于被洪老师的爱融化了,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勤学、守纪。他曾哭着问洪老师:“别人都不要我,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呀?”“因为我是你们的老师,我爱你呀。”

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还有着无数像唐西平一样的留守儿童、贫困生,洪老师用母亲般的爱呵护着他们。冬天的一个中午,空中飞着点点雪花,洪老师习惯性地走进教室看看,发现一个女生低着头默默地吃着中饭,走近一看,原来是田芝同学,她家离学校较远,中午不回家,可令洪老师感到心酸的,是她那哆嗦的筷子正使劲地夹着冷菜冷饭啊!洪老师摸摸她冰冷的小手,赶紧把她叫进自己简陋的房间里,拿出女儿的衣服为她披上,生火把饭菜炒热。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洪老师手捧着托人从镇上刚买回来的保温饭盒,用一种命令的口气让田芝同学收下。贫穷懂事的田芝同学流着泪默默地收下了,洪老师欣慰地笑了,此后田芝再也不用吃冰冷的饭菜了。

学生病了,洪老师提着礼物去看望;学生因病不能到校上课,洪老师就上门给他们补课。十多年来,她先后上门看望了多少次学生,为学生补了多少次课,她已经无法记清了。2001年11月,学生龙溱不幸跌倒,造成右腿骨折,20多天无法上学,洪老师便每隔两天就去给他补课。一次,龙溱对几道应用题无法理解清楚,洪老师就反复地为他讲解,当龙溱完全弄懂的时候,月亮已悄悄爬上了中天。洪老师谢绝了家长的挽留和护送,一个人急匆匆往回赶。半路经过一条小溪时,不小心脚下一滑,水中一块尖锐的石块深深地划向她的脚踝,当她一瘸一拐回到家中,爱人脱下她浸透血水的鞋袜时,不由心疼得流下了眼泪。从此,不再放心她一个人晚上外出为学生补课,每次都要陪着她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的,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生活中,爱学生已成为她的一种习惯、成为她生命的一种本能。全校基础最差、最调皮的班级,她主动去挑起重担,面对学生的捣蛋,学习成绩差她没有操之过急,从不恶言相向。学生的自制力差,一犯再犯,她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劝诫,去循循善诱。因为她明白“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她愿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她的鸽群能翱翔蓝天,只要她的雏鹰能鹏程万里,她情愿燃烧自己的每一寸躯体乃至整个生命!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她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她最真切的写照。杨柳枯了又青了,桃花开了又谢了,燕子去了又来了,学生来了又走了,一年又一年,4000多个日子啊,在她的生命里没有炫丽的烟花,没有激越的掌声,只有她那充满爱的声音永远回荡在苗岭山涧,去托起孩子明天的太阳!

最后,请让我以学生写的一首诗来献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吧! ­

老师啊,母亲!

是你

给了我整片的星空,

好让我自由地去来。

是你

给了我一盏知识的明灯,

为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我知道

我享有的是一份博大宽广的爱。

我知道

是您让我生命拥有了彩虹!

谢谢大家!

第二篇:让学生拥有幸福的教育

——《让人幸福的教育》读书心得

知道孙云晓老师是因为1993年的那篇让中国人感到震惊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中日两国国民对待孩子及教育的态度的差异让我有所感悟。也因为那篇文章我现在在网上经常光顾孙老师的的blog。孙云晓老师的一些观点——“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谐的教育” “教育是爱的事业,可爱心既能造就未来,也能葬送未来,两种爱心,两种命运”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是最重要的生命之根。” 令我十分信服。“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教育就是让学生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又让我感叹。

面对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作为我们普通的教师能够做些什么呢?今天的中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既具有时代赋予的优点,又表现出明显的弱点。许多孩子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刻苦磨练、战胜困难的勇气,再加上中国人则唯恐孩子发生意外,不仅不敢让孩子走向大自然探险,就连孩子上学放学过马路都不放心。每逢放学的时候,多少学校的门口围满了焦急等待的家长,多少白发人用车子驮着胖胖的孩子„„自己是一名体育教师,明白体育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健康,锻炼的是学生的体质,培养的是学生的坚强、勇敢、合作意识,体验的是失败和成功、挫折和抗挫折,也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要在体育课堂上来引导学生慢慢感悟生命,让他们的人生脚步更加坚实而宽广。但中国的家长,只要孩子在学校出现意外,家长就会将学校和教师告上法庭,学校和教师就必须承担责任这样的现实却又让我犹豫。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很少见到学校和老师组织过学生春游和秋游,体育课堂上单杠、双杠、跳箱,甚至足球等危险项目也渐渐退隐,如此现象会让学校和教师组织活动的经验越少,青少年的生存能力越差。

这一段时间又读了孙老师的一本书——《让人幸福的教育》。首先看到的是封面上的两句话:“童年是心灵的故乡,是幸福的源泉”、“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生活是成年人的神圣责任”。面对这两句话,我感到了心情的沉重。中国教育的现实,中国的教师和家长剥夺孩子童年快乐的现象却愈来越多。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在学校里为了让学生取得眼前的成绩,每天加班加点,没完没了的作业。中国的传统俗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一直挂在教师和家长的嘴上。

其实,要让学生幸福很难也很简单,关键是看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眼前的成绩,还是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孙云晓老师给我们明确的答案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在校期间尽可能多的感受到学习的幸福,指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健全的人格。

读到《良好的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一章,孙老师一句“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让我想到了很多。书中说到要养成一个习惯要把它坚持二十一天,要养成一个成熟的习惯则要坚持九十天。所以学生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我们老师的坚持。其实人的一生都是不断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的过程,所以培养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是终身的事。著名的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让我们为孩子播下良好习惯的种子,塑造他们的性格,成就他们美好的人生吧。

《惩罚是高难度的教育手段》一章,对于惩罚在教育中的地位,我赞成孙老师的观点:将惩罚作为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但惩罚绝不是简单的体罚,更不是侮辱人格。越是要惩罚孩子,越是要尊重孩子。“教育时评”中也指出,教育也需要适度惩罚,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但批评与惩罚一定要建立在尊重与爱的基础上,因为惩罚的目标

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学会赏识教育,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但学生犯错时,必须有适度的批评与惩罚,但批评一定要在尊重与爱的基础上实施,不能有任何歧视和侮辱人格的成分,在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欣然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这样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否则,一定会适得其反。读后回想自己平时在教学中的所作所为,似乎偏离了轨道,学生出现错误时会严厉斥责,有恨铁不成钢之感,还心想学生因此感激自己,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在学生无声的反抗中,已经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学生毕竟是孩子,我们必须允许其犯错误,并引导其步入正轨。

总之,读过《让人幸福的教育》一书,我发现:知识并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首先要让人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能够处理自己的烦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最后才是让人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慢慢转变观念,在教育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为核心,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愉快地学习和锻炼,幸福地享受在校生活。

第三篇:让我们拥有最美的语言

《让我们拥有最美的语言——普通话》

普通话,指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言规范的语言。

众所周知,汉语言是全世界占四分之一人口使用的语言,中国的语言文字,经历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漫漫长河,倾注了多少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这个珍贵的历史财产。。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必将成为现代汉语的代表。

为什么要讲普通话呢?

第一,从小处看,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需要,普通话是人们日常交流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各个不同地区的语言或多或少有些差距。我们不可能一辈 子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不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而我们一旦出 门,便会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不能与人沟通、交流。这时,如果我们都讲一种在我国普遍全国使用的共同语言,就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使用普通话不但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可以显示个人的修养。

第二,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所以,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是祖国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独特魅力的需要。

我们的祖国已从弱小走向了强大,从贫穷走向了富有,已经由沉睡的古国变为腾飞的巨龙。普通话和我们的祖国一样,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它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成了香港、澳门同胞以及世界人民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普通话在21世纪已不仅仅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它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它让我们骄傲,它让我们自豪,它让我们扬眉吐气,它让我们展示中国人的骨气!做为一名中国人就应该“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普通话和国旗国歌一样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当我们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时,那些音符,那些节奏,似乎在与我们的血脉一起跳动。此时,我们的心中时常会涌起一种无比亲近的感情,那是对母亲的感情!那是对祖国和民族的感情!

我们曾学过都德写的《最后一课》,在国土沦陷,人民就要做亡国奴的时候,小弗郎士的老师冒着生命危险,给大家上了最后一课,他用异乎寻常的激动语调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在这里,我也要说:让我们讲好普通话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声音!它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同学们,让我们拥有最美的语言,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用普通话将自己融入社会,用普通话化解隔阂,用普通话对接心灵!用普通话向世界彰显我们民族的辉煌。

谢谢大家!

第四篇:让学校拥有灵魂朱永新

让学校拥有灵魂朱永新 [ 2010-9-3 15:31:00 | By: 小陈程 ]

曹伦华先生的著作《大道思远——构建学校大文化教育的探索与思考》就要出版了。希望我为他的新著写点文字。伦华是我的朋友,在苏州期间曾经多次去过他的学校,参加过许多学校的活动,影响特别深刻的是每年举行的“感动苏外”十大人物颁奖活动。

伦华这本书是讲学校文化的。非常巧合,前不久新教育第十届年会在河北石家庄桥西区召开,年会的主题就是学校文化,而我在年会上的主题讲演,就是《文化,为学校立魂》。

是的,当下,缺失文化的教育已将儿童带入了一个他们倍感陌生、抽象、片面和异己的地带。精神的失落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浮躁、迷误、幽暗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一些有知识没灵魂、有技艺没根柢、有智力没情怀的“怪物”。而解决这一危机的关键,就是真正地让学校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文化的价值。学校是有生命的,是由充满灵性的人所汇聚的。“教育”、“文化”、“生命”这三个词在其本质上意义相同,讨论学校文化,就是寻找一种培育年轻生命、塑造未来社会的最佳途径,让学校真正拥有灵魂。

一种成熟的学校文化,总是有一个明确的理念统摄着学校生活的一切领域。这个明确的理念就像一轮太阳,照射到学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学校管理,班级文化,教研风气,乃至于各种活动,总是这个灵魂的体现与实现,是朝向这个灵魂的一种努力。没有这个统一的学校文化之魂,无论多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也都是一种华丽、零乱的碎片。对于新教育学校来说,应该对“我是谁”、“我要抵达何处”等使命、愿景、价值观的问题有一种明晰的意识,而不应让自己处于一种文化的冥睡状态。只有这样的文化自觉,才能使学校共同体和其中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处于舒展的状态,趋向明亮与辉煌。非常高兴地看到,在伦华主政的苏州外国语学校,是具有文化的自觉的。他不但思考转制学校的特有文化,而且思考如何给学生一个“世界文化场”;不仅探索让教育充满文化元素,而且探索如何从科学管理到“生态文化”管理,探索教师文化自觉的唤醒。这种文化的自觉,是难能可贵的。

仪式、节日、庆典是学校的文化“节气”。在每一个节日的背后,是这所学校的一个传统,是这所学校教育理念的一个侧面。而一年年、一代代师生们把这些重要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行动积淀为传统,再一次次地用节日、庆典的形式来加以复活。基于新教育理念,我们认为开学日,师生生日,毕业日,阅读节,以及学校自己的节日,才是教育生活中最重大的日子,郑重地对待这些日子,擦亮它们,装点它们,将使得教育生活不再平淡,而充满神奇。我也非常高兴地看到,在外国语学校,这样的仪式、节日、庆典,正在逐步成熟起来。

关于学校文化,我还有一些想法。我一直认为,学校作为师生共同建筑、装点、生活的世界,它的设计,它的粉饰,它的绿化、美化,都应该由师生们来共同完成。真正美妙的教育场所,就是师生亲自创造的空间,一棵树,一棵草,一堵墙壁的粉刷,一个标志的设计,都是师生漫长生活的结果。学校建筑,不应该是一次性完成的工程,而是一个不断雕塑、不断积淀的文化沉积岩层。走进学校,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度、文化的厚度,以及活生生的生活气息。所以,新教育的学校应该同时是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珍品收藏所,是美好事物的集散地,是传奇故事曾经发生过的地点。民族文化的精华,当地文化的精髓,本校历史的叙事,脚下这片大地的特色,都应该在学校里被显现出来,成为学校文化活的语言。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传递之所,作为人类知识的创造之地,学校应该拥有这样一种氛围,它弥漫在整个校园,仿佛身居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着去了解宇宙和人心的奥秘,去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去明白道德和梦想在其中的价值。这种氛围应该浓郁到这样的程度:学校会为又一个新知识的发现,一个课程的创新,一次教研的突破而欢庆鼓舞,以至最平凡的日子里,也洋溢着一种节日的快乐。

更加重要的是,学校文化,就是讲述,和为了讲述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没有自己的英雄叙事,没有自己学校里值得流传的故事,没有这所学校里走出来的英雄,就是这所学校还没有自己成熟的文化。它的故事还没有真正开始。学校文化,就是讲述,和为了讲述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应该通过“底线+榜样”的新教育管理方式,让那些优秀的师生个体,成为学校的英雄与榜样,成为最有力的教育力量,成为学校叙事中的绝对主角。我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能够听到更加多的苏州外国语学校的英雄叙事。

是为序。

朱永新

2010年7月于北京滴石斋

第五篇:让我们共同拥有美好的明天

——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有感

就在今年的寒假,就在一次意外中,我看见了塞尔玛·拉格洛夫所写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我随手翻阅了一下,就被书的内容所深深迷住了。仿佛身临其境,跟着主人公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冒险„„

书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被小精灵变成了小精灵的尼尔斯,一个是莫顿——一只会飞的鹅。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一次意外中,莫顿带着尼尔斯跟着大雁飞。没想到家鹅竟神奇地飞上天和大雁们一起旅行。于是尼尔斯开始了漫长而又危险的骑鹅旅行。在这次长途旅行中,尼尔斯看到了祖国的美丽风光,他增长了许多新知识,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听了许多传奇故事。同时也经历了许多许多的困难与危险。一路上,他们破坏了狐狸斯密莱的许多诡计,打败了灰田鼠兵团,救了小松鼠„„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情,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到了拉普兰。 后来尼尔斯知道了变回人的方法,他们往回飞。飞到家里的时候,尼尔斯变大了,回到爸爸妈妈身边„„

就是这样,尼尔斯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勇敢、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他懂得了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并从各种动物那学到了不少的优点,逐渐改正了自己以前的缺点,还培养了勇于舍己、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由于尼尔斯变善良了,当他重返家园时,不仅变回了人,而且成了一个勇敢、善良、乐于助人、富有责任感而又勤劳的男孩。

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学会这最重要的一点——“永远不放弃”。尼尔斯虽然身处逆境,但最终能克服恐惧的心理,并在一次次的“磨练”中变得勇敢起来。最终,尼尔斯从一个淘气、贪玩、喜欢恶作剧的小男孩变成一个懂事、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因为他懂得了给予别人帮助是快乐的,也让我懂得了人要帮助别人才是最快乐人。我要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我们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都读过吧!

《水浒传》里的人物个个都有鲜明的个性。尤其是鲁达(鲁智深)、武松、宋江、柴进、李逵„„

《水浒传》里的鲁达,武艺高强,粗武钢勇,他的武器是两把斧子。而且他十分爱吃狗肉。甚至有一次,鲁达要镇关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头斩成细末。镇关西明白鲁达来学自己晦气。不愿干,鲁达便把两包肉末朝镇关西砸了过去。镇关西恼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鲁达,鲁达逃到街上。镇关西追来,鲁达就顺势按住他的左脚把他踢倒。鲁达踏住他胸脯骂道:“你一个操刀屠户,竟然称镇关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尝尝俺的拳头!”只一拳,就把镇关西打得出气没有进气了。

武松是一个硬汉,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这一天,武松酒后摇摇晃晃上山,见一块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会,这时忽有狂风刮来。武松心疑,又听得背后扑的一声,回头去却见一只吊眼白额大虫(老虎),已落在背后!武松急忙一闪,闪到了老虎背后。大虫见没扑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声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闪到了一边。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时,双手抡起哨棒,尽全身力气一棒击去,不料打折了旁边的树杈,哨棒一截两半。大虫咆哮,再次扑来,武松丢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势按着虎头。武松把老虎头直往土里按,又举起拳头猛击“大虫”头部,终于把“大虫”打瘫了。

李逵是沂水县人,再戴宗手下当小牢子。《真假李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逵那天路过树林子,忽见有人涂黑了脸,拿了两把板斧喝令留下买路钱。李逵喝道:“你是什么人敢拦老爷去路?”那人说是“李逵”。李逵大笑,操起朴刀去战假李逵,假李逵挡不住想逃,屁股已挨了朴刀,李逵抢前一步踏住那老家伙胸脯说:“老爷才是黑旋风!”然后挺着胸脯走了。

读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我仿佛认识了108个梁山起义的绿林好汉。从中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一定要学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学那些专横跋扈、欺善怕恶的人。刘备说得好:勿已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