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美术课兴趣教学之我见(集锦)

美术课兴趣教学之我见(集锦)

美术课兴趣教学之我见第一篇:美术课兴趣教学之我见激发农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之我见贵州省松桃县盘信镇民族完小 龙 蓉[内容摘要] 兴趣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策略,是提高美术素养的主要途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情趣的基础上,让学。

美术课兴趣教学之我见

第一篇:美术课兴趣教学之我见

激发农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之我见

贵州省松桃县盘信镇民族完小 龙 蓉

[内容摘要] 兴趣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策略,是提高美术素养的主要途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情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创造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师,更应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作为根本任务。那么,如何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挖掘孩子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以自己平时教学的点滴与实践,与大家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培养 农村小学生 美术学习 兴趣

目前,我在农村小学任教的十几年里,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大多教师认为美术教育并不重要,反正也不纳入统考科目,一些农村薄弱小学的美术课堂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课。一到美术课就把它上成语文课、数学课,也就是所谓的“主课”,或者干脆布置作业变成自习课。忽略了对农村孩子的美术熏陶和教育,以至农村孩子的美术修养和城镇孩子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我们怎么忍心让我们农村的孩子越来越不如城镇的孩子呢?又怎么忍心把他们变成学习语、数的机器呢?作为兼职教师也有责任在教好主课的同时,想办法努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及审美、创新能力。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学生的兴趣

美术作为一门薄弱学科,农村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它时,总感觉非常新鲜,心里充满好奇。在这个时候,对教师而言,正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契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启迪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学生没有兴趣,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要为孩子们认真上好每一节美术课,让他们与城里的孩子一样受到较好的美术教育。

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观察、欣赏,激发他们的兴趣,使教材中那些枯燥的文字、图画通过视觉、听觉更直观地传达给孩子们,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例如,我在教学《绣在服装上的故事》一课时,为了使课堂不枯燥,让学生了解苗族的服饰文化,我特意找来苗族服装,并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其探索其中的奥秘。甚至布置有条件的学生回家后欣赏配在服装上的一些银饰,了解民族服饰的内涵,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最直观、是最让孩子感兴趣的。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采用了播放音乐来设置情境,营造一种逼真的气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白色的油画棒先把海底世界的图案画在白纸上,再用蓝色水彩一下子把画面显示出来。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到过海底世界玩吗?”(问题引入)。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待多人发言后,我告诉学生,海底的世界的确是丰富多彩的。你们愿意去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吗?(播放海底世界的资料。)通过展出美丽的、有代表性的海生动物:多种小鱼、海星、海草、珊瑚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不但感受到海底的神奇和美丽,而且了解到——海底世界确实是太美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创作欲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印象和想象,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想象中的有趣画面,小组讨论:“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海底世界?”有的说:“我画大鲨鱼追小鱼。”有的说:“我画小朋友乘坐海底列车去探险。”有的说:“我画神奇的珊瑚丛。”还有的说:“我画各种各样的海底小动物捉迷藏。”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创造,尊重孩子不同寻常的想法,并给予鼓励和肯定。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作画形式,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大胆作画。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的采用了单色线描的方法,有的运用了勾线平涂的方法,还有的运用了油彩棒和水彩结合的方法。作品的图案有的简洁粗犷,有的优美细腻;色彩有的明亮、热烈;有的柔和、宁静。很明显,学生的设计构思和制作材料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突破。当学生作业完成后,展示交流,欣赏评价互相学习,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及时予以表扬,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 ,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针对小学生的特性,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设计一些有趣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谜语导入法,音乐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同时内容必须与导入法很好地结合。

例如,我在讲授《春天在哪里》一课,因为这一课十分贴近生活,所以我决定借助多媒体,将教学以活动的形式展开。开始我采用音乐导入的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体会春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激发他们寻找春天的色彩的愿望。然后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里交流、畅所欲言,得出春天的色彩是五颜六色的。学生们的想象真是千奇百怪,他们探究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这时我出示美丽的春天的范画,让学生们观察,发现绚丽多彩的春天,于是就有了表现春天的欲望。学生们纷纷拿起笔进行练习,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利用农村现有资源,走出课堂。在我们的学校里,很多教师在上美术课时,大多数的教师把学生“关”在教室上课,在课中让学生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既不讲解也不做示范画等等。这样就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找不到绘画内容,学生就感到枯燥无味,同时也会抹杀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会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把课堂转移到教室以外的田间地头,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把学生带到室外欣赏优美的山山水水,让他们仔细观察一草、一木„。必要时让他们带回教室观察,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再作画,他们就画得眉毛有眼,找到内容可画。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重视评价,增强学习的愿望

作为一名农村的美术教师,应懂得尊重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的头脑中没条条,少框框,不受什么规章和理论的约束。他们的思想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爱画什么就画什么。美术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挖苦和批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很幼稚,这时他们的画充满了梦想与天真的色彩,他们非常渴望老师对自己画的画有一个好的评价。教师要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作业,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教师要尽力挖掘出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可以说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以后能否继续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记得一次,有个学生的作品引起了其他同学的轰笑:“太阳,还有绿色的?真好笑!”这位学生画的是他家的菜园里,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瓜果,爸爸妈妈在辛勤的劳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同学们轰笑的就是天上画了个大大的绿太阳,发出绿色的光芒。在我的鼓励下,他说出了自己的创作构思:“今年天气很热,又很久没有下雨了,菜园里很多蔬菜都晒干了,南瓜也不结果了,爸爸妈妈天天要在红红太阳底下干活,很热,很辛苦。我把火红的太阳变成绿色的,让它发出不热的绿色光芒,这样爸爸妈妈干活时就不会热了,不用天天去浇水了,菜园里的蔬菜和瓜果也不会被晒死了。”这时,哗哗的掌声响起了。孩子的思维太丰富了,孩子的心灵太美好了。作为美术教师,这时哪怕给孩子天真的创作洒上一点点污淖,恐怕以后就难以再轻易抹去了。

评价学生作业,不要千篇一律,只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适当的批阅。如学生画得不好,我会用婉转的语气和他交流,这样画就更美啦„等等。对绘画作业好的学生,要在全班表扬,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该学生学习再学习美术的强烈愿望,并带动其他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搭建展示平台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举办绘画作品展示活动,把学生的作品挂在学校的走廊、教室等显眼的地方。或通过橱窗、墙报展示学生作品。利用美术课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画展。让孩子们在画展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学习美术的兴趣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以上只是笔者在美术教学中一点浅薄的认识,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需要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继续为之努力。在教学过程中,用心观察,从中发现问题;用心思考,找到好的方法,做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从教学内容和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让农村的孩子们接受更多的美术知识,受到更多美的熏陶。

第二篇:小学美术课手工教学之我见

展开想象的翅膀 打造手工教学新课堂

新民小学 张有英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中,手工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手工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并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多出手工制作精品,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美术课;手工;兴趣;评价;提高质量

手工是学生特别乐于参与的一项美术活动。比绘画课和欣赏课更让学生喜爱。在手工课上,学生可以运用各种材料,通过自己的双手或简单的辅助工具,按着自己的意愿,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或具象或抽象、或美丽或滑稽、或平面或立体的手工作品,有的具有观赏性、有的具有实用性。因此手工教学是小学美术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课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课。那么,怎样上好手工课呢?我做了有益的尝试。

1.教师要了解美术教材的编排情况

现今美术教材改变了以技法课、绘画课为中心的模式,取消了绘画、工艺、欣赏三大类型的分类,引进了设计意识的培养,更加重视了民族、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民族特点。并通过中国画和民间美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教材编排中,综合型手工教学的比例加大了,几乎占了整个教材内容的一半。这种综合型手工是典型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课。学生在创作时,不但体现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多种知识、技法的探索,而且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生产劳动,发明创造和美化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要重视美术课的手工教学。

2.上课用的工具材料要齐全

学生在上课前要准备齐全做手工的材料,如果缺手工材料,就会影响手工课的教学质量。由于课程不同所带的工具材料也不同,每次上课学生都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有的材料在商店里就能买到,而有的材料却要日常生活中积累才行,学生积累材料的过程又是一个走进自然、认识环境、认识社会的过程。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记住带齐工具材料,一方面要让学生对手工课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玩泥巴》一课,教师首先想变戏法似的出示一个个泥巴作品,什么小鱼啦、大象啦、小鸭子啦、花瓶啦„„学生看到这么多有趣的泥巴形象,小手一定痒痒的,然后告诉学生是泥巴做成的,想玩泥巴就要带齐工具材料,学生听后会自觉主动想着。另一方面是得到家长的支持,因为美术用具毕竟需要花钱,有些家长不愿意支付,再加上有的家长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理解,对孩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强,导致美术课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找到原因就要想办法克服,让学生做出好的作品,展示给家长看,使家长知道他的钱没有白花,家长就会支持和督促孩子带美术的工具材料了。

3.创作兴趣要浓厚

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如何教,让学生学会绘画的技能和技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模仿能力的培养。新美术大纲要求我们不能单纯的让学生来模仿老师的作品,因为统一的模型,统一的材料,统一的作业要求,学生很难在构图、造型、色彩以及创造等方面展露自己的个性,作业成果整齐统一,缺少新意,几十个作品交上来等于一个作品。新美术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呢?首先,要让学生从认识一些常用的手工工具材料入手,例如小剪子、双面胶、透明胶、色卡纸、海绵纸、皱纹纸、瓦楞纸,橡皮泥等等,学生认识后一定会特别兴奋,很想尝试用这些材料做出新颖的物件来。其次,要让学生欣赏用各种材料做出的优秀作品,学生看后会感到新奇、喜欢,并从这些作品的制作中得到启发,汲取知识。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白,他们在这节课中要学习的是什么,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设计出完美的手工制作。例如:在教学《纸品画》一课,首先,让学生欣赏漂亮的皱纹纸贴画,然后,让学生在兴奋之余,猜一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最后了解皱纹纸以及它的性能,如何使用皱纹纸。也可以先认识皱纹纸,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用这样的纸来贴画,学生想到的方法五花八门,然后用大屏幕展示花样繁多的皱纹纸艺术品,学生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得到启发,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皱纹纸贴画,这样一来,学生兴趣浓厚,创作的作品会更加有创意。

另外,课堂上还要根据情况不同,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完成,不仅增长了学生的兴趣和技能,这种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创新能力,还能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

4.教师评价要及时

教师往往重视教学的过程,而忽视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为了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动手欲望。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从展示的作品中,挑选有特点的作品进行点评,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例如:《中国龙》一课,学生分组用彩色卡纸绘制的龙头、龙身、龙尾惟妙惟肖,龙身上的花纹各具特色,色彩艳丽,很有气势。我及时表扬了有创意的作品,并安排学生进行了舞龙表演,让学生在学中玩,学生积极性特别高涨。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糟糕的作品,教师都要耐心的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说“如果这个地方在这样处理一下就更好了”“这里做的很不错,下次再细致些就更完美了”,永远都不要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5.针对手工课存在的问题搞好教学

上手工课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1)学生创作时间不够用,比如做”粘贴画”,一节课40分钟,学生需要用小剪子先剪出组合成形象的一个个小个体,然后再逐一拼贴在一起,端详好了,再用胶逐一粘牢。这需要很长时间的创作过程,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往往做不完,因此手工做的稍慢的学生只能做出半成品。(2)学生带来的材料不齐全或不合格,比如有的学生买的黄泥含胶少,根本不沾,做成的作品还没等到干就散架了,有的双面胶粘度不够,连纸都不沾,给美术课带来麻烦。(3)有些工具很不安全,如小剪子,、壁纸刀、铁丝等,小学生年龄小,使用时难免会伤到手和脸,而专用儿童小剪子又不好使。(4)学生做好后的作品,因为数量多,或者保存难度大,没有地方保存,只好扔掉。以上这些都是手工课有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美术课手工教学中,采取两点有效的做法:一是手工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在手工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作品内容尽量贴尽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制作手工作品,深刻地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美术。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出个性化的手工作品。让学生亲自观察,亲手制作手工作品,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美术手工作品大放异彩。

总之,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只要我们站在这个讲台上,我们就要拿出全部的热情,用责任、用激情去培养学生的手工素养。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的点拨,让难题迎刃而解。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动脑、动手能力,去创造奇迹。

第三篇:小学美术泥塑教学之我见

绥德县第三小学

霍永霞

摘要:小学生活泼好动,机灵聪明,动手能力极强,所以利用美术泥塑教学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每位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关键字:泥塑 学生 动手 创造

泥塑制作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彩泥、橡皮泥等为材料,借助牙签,火柴棒和其他辅助工具,发挥一定想象力与创造力,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人们常说,“心灵手巧,手巧心更灵”,可见动手与动脑之间联系之密切。我们坚持教学法的基本原则——“玩中学,学中教,做中求进步”的理念充分运用到学生学习泥塑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制作过程的乐趣,感受制作出作品的喜悦。现对泥塑教学方法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感知彩泥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1.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在泥塑制作过程中,我们开始由浅入深地教给学生一些泥塑技能,如团泥、搓泥、粘泥、混泥乃至固定支撑法。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创作意图,得到一种成功的经验。 2.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在以往的手工教学中,总是教师示范讲解在前,再让学生模仿学习,因而手工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听到好多学生的“求救声”,老师则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我们转变了观念和教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先观察教师完成的泥塑作品,观察制作步骤,猜一猜,想一想,讲一讲制作的步骤,看懂每一步的做法后,再由老师补充讲解示范难点部分的做法。对个别学生,老师指导的程度要多一些,一般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泥塑制作经验,我们就让学生自己去创作吧。很多能力强的学生看了泥塑作品后,就会兴奋地说:“老师,我也想做一做!”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制作,完全是他们自主地去学、去分析、去做,不仅提高了观察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主动思考,乐于探索的意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大有益处。

3、制作泥塑作品,展开想象:学生们是天生的艺术家。我们在进行泥塑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基本方法和技能,从一点一滴学习,我们先让他们学习团,压,揉、捏、搓等技能,再逐步学习塑造简单的单个物体。,如:圆圆的饼,长长的面条等。基本方法的掌握为学生学习更多的制作奠定了基础。因而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的泥塑活动去鼓励学生多看、多动、多尝试,达到激发学生感官、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事实证明,泥塑活动为学生大胆想象、尽情体验开辟了一个自由的天地,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并为学生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让他们从一个成功飞向另一个成功。在一次美术活动课上,学生们在短短二十分钟时间里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各自创作出了“小蜗牛和小鸡”、“小蝌蚪找妈妈”系列等主题不

一、形象生动的泥塑作品。他们做起来虽然很简单,但都是全身心去投入的,做得很认真。最后,我让他们对着自己的作品,编出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有的作品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讲起来,故事却很长很动听,说明他们在制作时,都是用“心”去做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在不断提高动手制作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泥塑活动可以满足学生无穷无尽的好奇心,这种在创作中对自由精神的肯定,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因此,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自由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法,通过双手将自己的想象变成具体作品,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二、关注学生能力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

1、尊重差异,由简到繁: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模仿,动手操作能力特别强,学什么像什么;而有的学生则表现出对操作要求难以理解,制作时无从下手的情况,这类学生常常会说“老师我不会!”。那么,对于学生能力之间的差异,教师首先要观察、要了解、要尊重,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在制作活动中,我们教师的心中要为每个学生定出适合他们的目标,同时提供难易不同的题目。例如:泥塑活动“我和动物做朋友”中,我们提供了几种不同材颜色的彩泥,让孩子们自己塑造喜欢的小动物,孩子们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孩子都能在制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反复操作,享受过程:陈鹤琴先生说过:“学生的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学生实践,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学生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泥塑制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很多活动只有在反复操作中才会有更多的创造和变化。经过每个主题单元的泥塑练习后,学生对物体的基本特征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这时候,学生更容易将泥塑作品的特征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交替综合练习后,不但提高了塑造的技能,也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这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他们在创作中,也能真正体会到创造性劳动的愉悦,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挖掘了他们自身潜在的创造力。此外,泥塑制作活动并不是一次教学就能达到目标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泥塑材料的特殊性,让学生真正地在“玩中学、学中求进步”。

三、强调遵循原则,活动安排由简到繁

1,泥塑活动的学习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要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鼓励学生制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都存在差异性,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层次的自我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创造性教育中充分调动学生想学、想做、想探求为什么的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及时肯定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以保证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

2,我们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制定出难易不同的活动内容,例如:橡皮泥活动,年龄小的学生可以用橡皮泥制作最简单的物品,如:苹果、梨、香蕉、饺子、面包、面条等,让他们感知不同的颜色做出不同的效果,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感受色彩的变化。能力强的学生,进行难度大一点的,先选色,然后开始制作。如:学生学会了整体塑造的方法后,想要表现老虎的皮毛色彩,自己动脑筋用棕色和黄色两种泥重叠到一起,运用重叠旋转的方法将两种色彩的泥扭成老虎的斑纹;有的学生将学会塑造小兔的方法通过加一加、减一减运用于塑造企鹅、山羊、海狮等动物。这样按年龄段制定的不同活动内容,不仅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制作方法,有利于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让泥塑教学更系统化,真正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3,同一手工活动内容,我们可以设计出由简到难的系列活动,也可制定目标。如,能力强的孩子能够完成目标,达到教学目的,能力差的孩子可能因时间不够完不成目标,不了了之。长期下去,能力差的孩子对泥塑就失去了兴趣,甚至形成厌恶泥塑的心理障碍。,因此创设泥塑活动区,给孩子创造主动进行泥塑活动的场所,这样使能力强的学生继续巩固练习,施展他们的才能,能力差的孩子能继续完成他们没有达到的目标。多指导这些能力差的孩子,使他们能跟上大家的步伐,不做掉队的“蜗牛”要多鼓励、多帮助,使他们不自卑,树立起信心,共同进步。这样,打破了死板的美术课教学的单一模式,使学生在活动时间内自由选择,主动地投入到喜爱的泥塑活动中。

总之, 一团团彩泥在学生们手中变化着、创作着、游戏着,是最能锻炼学生手脑合一的一种创作方式,学生们通过动手创作,将心中美好的事物以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仅制作出了一个个精美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践,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作品中去,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极大个性化发挥,愿望变为现实。学生在泥塑教学活动中要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进步;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手工制作的乐趣;在发展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主动学习的意识,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5期。

③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高中美术素描教学之我见

目前高中美术班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进入高等艺术院校进行深造的学生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当今高考美术专业中最根本的科目。它的教学不同于文化课,它要求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就是艺术,教学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素描教学法度,循序渐进,把握学科特征因材施教,深入研究造型规律和结构特点,运用多种学习手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认知力、观察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对学生的训练更应有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可操之过急,只有打好艺术造型的基础,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育人目标。作为一名高三的美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和实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学习绘画,提高学生的造型水平并不是凭空创造,而是要学生能将自然形体转变为艺术形体,这种本质和美感的表现就是素描造型艺术的主要特征――形体的特征。而要表现这一特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整理与概括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

整体的观察事物,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是从局部入手,以致造成包括比例、结构、明暗、空间、透视等方面的错误。所以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学习方法,善于总结经验避免学生少走弯路。系统、科学的培养学生的素描认知力、观察方法,明确素描表现的具体法度。正确的观察方法,体现了一个画者的艺术修养,也是画好一张素描的首要前提,它甚至决定了一个从事造型艺术家的未来。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解决透视问题,用透视的眼光观察物体,掌握透视的变化规律,以及物体固有联结――结构问题。在教学中更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可摆较简洁、对象较少的静物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认知力,让学生在单纯中发现丰富的内在变化:如何构图,处理画面上的空间关系,把握画面的细节特征等;而后逐渐过渡到复杂的组合体、多角度地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加强画面的组织能力,对画面中体现美感的东西进行重点描绘,集中感受对象鲜明的特征,对无关紧要的细节加以舍弃,避免学生见啥画啥,重点不突出的弊病,让学生较顺利地走入美术的殿堂。?

二、深入研究结构素描与明暗素描的造型规律,培养学习兴趣?

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和表现形体的结构为宗旨,主要以线的形式来表现形体的穿插及构成关系,而明暗素描主要采用明暗法,依靠空间透视原理(近实远虚、近大远小)来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诸多因素,主要特征是以明暗调子来控制形体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和空间关系,这两种素描没有本质的区别。素描规则告诉我们,没有不讲结构的造型艺术,也没有不注重结构的素描,结构是各种体系素描的命脉,点、线、面、质感、量感是素描的要素。我们从事的高中美术教育针对的是高等艺术教育的目标,一般遵循一套既定的程式。从内容上分有:静物→几何形体→石膏分面像→石膏人像→真人肖像的练习;从教学手段上分有写生、临摹和默写等方法上的训练,来锻炼学生手、眼、脑的协调性,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达到基本绘画技法与美学观念的统一。?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个性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艺术的领悟,是独特地运用美学法则的表现,但个性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独创性的作品,对干初学者在学习素描时,临摹某某的作品,甚至像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摹写,可以说这是正常现象。但在其今后的学习发展过程中,不可一味地摹仿,要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古人所说的“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绘画作品中“不可无我”即是在作画时不可无情。?

高中美术生的教学是走“写实”的道路。三年里,在教师平常的示范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地学习了教师的作画风格,这易造成全班学生的画一个样,这也许间接地扼杀了许多学生的艺术灵气。齐白石老人不是曾告诫自己的弟子:“学画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个中意味不言而喻。教师应更多的重视学生自我价值的表现,注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思维方式,因材施教,在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后,根据学生的喜好引导其自由发展,力争在班上形成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对学生在高中阶段乃至未来的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但要注意的是学生的作画个性是不能强制产生的,是其内在成长起来的,是其自我的必然反映,我们在教学中应融会贯通,灵活教学,因材施放,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块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出不同的花木来,使艺术界更加绚丽多彩。还要始终强调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不可被动地刻画对象,人云亦云,同时在素描训练中寻求简练合情合理地表现见到的物体或人物,以达到形神兼备,丰富而又洗炼,严谨而又生动。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应采取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齐头并进、各光源前提下作业相互结合;并且要在其间安排构图作业,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懂得画面的构成,培养其表现整个画面形的能力。?

总之,美术教学是一个立体的教学过程,中间很多内容和经验都要靠平时去积累去总结和反思,只有长期训练才能真正达到融会贯通。

第五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

庄浪县李碾小学 邮编 744600 电话 15249319289 【内容提要】: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教法单

一、质量不高等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本文提出,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评价方式的思路,意在改变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美术教学 教学创新 学习兴趣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要贴近实际,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就近取材,进行创新教学。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多用激励的语言和方式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及时予以肯定,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创新教学

目前,农村美术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资料缺乏,设备不齐,只是教师干巴巴地一味说教,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更难激起学生的创作灵感。如何使农村美术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观察和欣赏能力,把新理念、新教材和新学生观融入实际教学工作中,是农村艺术教育

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农村美术教学在多方面提倡体现农村的特征。淳朴的民风,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艺术等都是我们取之不竭艺术源泉。例如,本地的竹编、草编、泥塑、剪纸、刺绣等工艺随处可见,在教学中教师不必舍近求远教学生一些不着边际的、抽象的东西。而应该从眼前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悟作品的生成过程。在教学手工艺制作时我便用竹子作素材,课堂上,请村里竹编艺人作老师,学生们现场模拟动手制作、感受其艺术魅力。回家后,还可以请自己的家长指导,制作一些简单的工艺品拿到学校互相交流,大家不但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小作品,还用彩纸和小布片剪成小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装饰,通过展示让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欣赏。这样,不但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还让同学们体验创作的过程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接受,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如上五年级《喜怒哀乐》人物头像课时,在开始时就可以用“贴鼻子”游戏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学生兴趣浓厚,为之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上《流动的色彩》一课时,放音乐《小小蜡笔》 “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小朋友们,多么欢喜,画个图画比一比,画只小鸟飞在蓝天里„„”的方式进行导入,学生不但理解 2

到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任务,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创作环节。

众所周知,上美术课要准备一定的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这些材料不一定都能拿得出来,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思维,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没有橡皮泥制作泥塑,就用随处可见的红黏土;雕刻可以用我们特有的马铃薯;手工制作还可用蛋壳、麦秸以及妈妈笸箩里的毛线、碎布,爸爸工具箱里的铁丝、钳子等。如在趣味课《指偶剧院》,它属于美术综合课,我引导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运用生活中常见的这些材料,使学生合作设计,遇到难点时,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启发,从而达到创造性运用的目的。为了避免小组活动出现死角,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小组的人物设计工作,一个学生只能制作一个人物,大家协同活动,使本小组设计的人物角色成连贯的故事,并引入竞争机制,使大家都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性。然后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好的经验,在萌生自己的新思路,教师通过借鉴、弥补、启发、点拨来张扬学生的个性,在鼓励声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信心

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技巧上要切合实际,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强。教师要想方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让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展 3

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都有“我能行”的自信。比如:利用可乐瓶和雪碧瓶制作花篮立体装饰品。向学生介绍剪、折、插的基本方法后,再面对实物认真观察揣摩,开动脑筋,大胆设想,通过动脑、动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增强了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剪纸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眼、脑、手三方面协调运用。教给他们基本的剪纸方法和步骤后,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自己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剪就怎么剪,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大胆的表现生活,表现自然,表现自己对美的追求。在教学中,我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生怎样画怎样剪,而是放在理解他们的画,并帮助他们去完善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自我创新,积极思维。如:创作《漂亮的雪花》一题中,每个学生剪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作品,从他们的作品中可看到无拘无束的意趣。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所以不管学生剪得象不象,我都予适当肯定。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眼、脑、手得到了训练,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

四、教学评价综合性、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完全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肯定与否定,从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造空间和创新意识。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的像与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评价应捕捉最佳时机,即时评价,即地评价。 4

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点拨;对画得好的同学要做到恰如其分的鼓励和表扬,并让该生谈谈自己画画的想法,使其他同学得到启发;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提示,要发现他的“闪光点”,表扬像“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它方面,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如:上二年级下册《漂亮的花边》一课时,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欣赏一下各种瓶、罐和器皿上的花边装饰。在指导学生练习时穿插欣赏,提供练习的范例。以欣赏帮助练习,以练习促进欣赏,在练习结束时再加入欣赏,通过比较与实践体会,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缺点,还给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明示了发展的方向,诱发了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另外,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作业,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带有启发性、实用性的话语,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作,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作品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这样的教学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要贴近实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力,才能使美术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