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考前焦虑心理辅导个案(全文)

考前焦虑心理辅导个案(全文)

考前焦虑心理辅导个案第一篇:考前焦虑心理辅导个案中考考前心理辅导——焦虑中考考前心理辅导(一)——焦虑中考将近,很多学生向我反应说,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1. 老师我这次二模又没考好,万一中考还是没考好,怎么办啊?2。

考前焦虑心理辅导个案

第一篇:考前焦虑心理辅导个案

中考考前心理辅导——焦虑

中考考前心理辅导

(一)——焦虑

中考将近,很多学生向我反应说,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

1. 老师我这次二模又没考好,万一中考还是没考好,怎么办啊?

2. 老师我最近晚上总是失眠,睡不着,怎么办?

3. 老师我好像记忆力下降啦,看过的东西很快就忘掉啦。

4. 老师我最近越复习越觉得自己有好多东西不会,你说中考怎么办啊

5. 老师我以前都是在班里前几名的,可是连续两次都考砸了,没考出我的真实水平。

6. 老师我有时候越复习越烦躁,复习不下去„

„„

今天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焦虑

我们认为,每个人在遇到即将影响自己命运的重大事件时,都会伴随着紧张和焦虑,这是正常现象。不紧张、不焦虑,反而是不正常的,所以如果我们一旦出现这些情绪,一定要告诉自己这很正

常,每个人都这样,别看那谁谁整天乐呵呵的,其实他只是在掩饰他的紧张和焦虑罢了。

我们认为,适度紧张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可以维持我们的兴奋性,增强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丝毫不紧张,反而容易会大意失荆州,而过度焦虑会对我们形成一种抑制作用。所以当我们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时,首先,先自己判断一下自己是适度焦虑,还是过度紧张焦虑。如果只是适度焦虑,那一定要告诉自己,这种状态刚刚好,只要保持下去,我一定会超常发挥的。如果是过度焦虑,那我们就要及时调整啦。

过度焦虑都有哪些表现呢?

行为表现:

过度焦虑的同学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忧虑不安、失望、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发呆、考试怯场、走神、呆滞、遗忘、急躁、麻痹、衰竭、厌学、逃考等。

生理表现:

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面色变白,皮肤冒汗,坐立不安,食欲不振,睡眠失常,及其他无奇不有的表现。

当出现过度紧张焦虑症状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1. 深呼吸,对着镜子微笑赶跑紧张情绪。

2. 长跑、散步,或进行一会儿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来调整学习状态。

3. 多跟父母、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4. 多跟自己对话,暗示自己。(这点很重要,年轻人要自信)

“今天我精神不错”

“我一定能考好”

“他是很不错,可我也有进步,我也很不错”

“我一定能实现目标”

“情绪过于紧张时默念:放松、放松、放松”

“心情烦躁时默念:平静、平静、平静”

“心灰意冷时默念:我行、我行、我一定行”

5. 及时发泄不良情绪。

6. 制定恰当的目标,不对自己提出超出能力和时间的要求。

7. 关注此时此刻的自己,而非中考。你改变不了过去,也穿越不到未来,你能改变的只有此刻的你。

8. 脚踏实地,每天按部就班,定时定量的复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胜过任何一剂心理“良药”。

9. 闭上眼睛,幻想一个向往已久的、辽阔宁静的地方,可能是某旅游胜地,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自由翱翔的雄鹰,也可能是

自己喜欢的城市,国外小镇等等,此时,人完全陶醉在醉人的风景当中,身心放松,大脑也得到了休息。

作为家长:

只有一条原则:

不要给孩子制造任何紧张情绪,注意自己的语言。观察孩子的反应,若发现不对的地方,要及时沟通,帮其排解,此时最需要双方信任,家长相信孩子一定能考好,孩子相信爸爸妈妈很体谅他。这样,孩子心态好了,一定能在中考中发挥好。

第二篇:初三学生考前焦虑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初三,是整个初中阶段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压力最大的时期;特别是初三下学期,生活学习的重心都是围绕着中考而进行,随时随地都充斥着一种紧张的气氛,再加上,来自老师、家长以及自身的压力,初三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影响学生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威胁到中考的顺利发挥。所以,对初三学生进行考前心理团体辅导,对常见的考前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非常有必要。

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暂时放下学习的压力,体验放松的感觉;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掌握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以及合理规划后阶段的时间。

三、活动时间

90分钟

四、活动地点

初三1-10班教室

五、活动准备

1、A4纸一张

2、多媒体

六、活动过程

活动

一、考考你的眼力时间:15分钟

活动过程:在一张空白的A4纸上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再分成64个小正方形(分别连接对边中点)。在64个小正方形中分别填入1-64个数字,要求相邻数字的距离要远。学生全部填写完之后,老师掐表计时让学生按顺序找出自己写的64个数字,找完的同学举手示意。所有学生找完后,找出全班用时最少的同学到黑板上再次演示一遍老师准备好的64个数字格。让全班同学给予计时。

提问:为什么这位同学在黑板上所用的时间比在座位上所用的时间要多呢? 游戏分享:请同学分享做了本次游戏的感受和体会。

(体验紧张的感受,人在紧张的状态下,最容易出错。)

活动

二、挖掘你的潜力:25分钟

1、全班同学起立,平举手站直,写下你能坚持的时间。老师给同学计时,当同学坚持到自己所预计的时间时,老师会问学生还能再坚持几分钟并记下时间。活动直到所有同学放下手结束,让每个同学分析自己所用时间,计算自己超出预计的时间

提问:现在你们把实际的时间和刚才估计的时间进行比较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2、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有一位普通的日本母亲,她的孩子还不到两岁。有一天,这位母亲临时要到楼下去买点东西,想到马上就要回来,于是她大意的把孩子一人留在家里下楼去了。这位母亲买完东西刚回到小区,突然发现他们住的楼下有很多人抬着头在围观,她仔细一看,顿时心都凉了,原来她的孩子这个时候正趴在窗户上,大半个身体露在外面,随时都有摔下来的可能。就在这个时候,孩子看到这么多人,也受了惊吓,用力一哭,整个身体就失去了平衡,从窗户上摔了出去。就在这一瞬间,这位伟大的母亲用飞快的速度飞奔过去,在孩子要落地的那一瞬间,她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孩子毫发未损。后来日本的很多媒体报道了这个新闻,当时有一位分析专家他非常不相信这一件事,认为是媒体编造出来的,他计算和分析了一下,这位母亲当时冲过去接孩子的速度,超越了当时世界短跑冠军的速度,再看那位母亲,身材娇小,根本是不可思议。后来这位专家他提出要见一见这位母亲,他要证实一下,可就在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位母亲的时候,当他看到这位母亲用慈爱的眼神看着自己孩子的时候,他相信了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提问:同学们觉得这位专家为什么相信了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活动分享:从前面的游戏和这个故事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我们每一个的潜力是非常惊人的,只是他还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既是再难的事,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把自己的潜力激发出来,肯定会成功的。)

活动

三、抛开你的烦恼 时间:20分钟

每一个学生发一张小白纸,把自己目前面临的一个最大困惑和烦恼写在上面,不用写名字。写好之后交给老师,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纸条收齐后,老师随意请一个同学抽出其中一张纸条,并请他把这张纸条随意抛给任何一个同学,

该同学接到后,大声地读出问题,然后老师请接到问题同学周围的两个同学轮流帮忙解答,同时提醒其他同学也要思考,有好的答案也可以分享。

要求:每一位同学回答的答案要不一样,如有重复的同学要接受惩罚(表演一个小节目,可唱一两句歌、讲一个小笑话、学动物叫等等)。

提示:此活动中老师可适当交给学生一些缓解紧张情绪的小知识。

游戏分享:请同学分享做了本次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有些问题并不是我们一个人的,很多人都会遇到,只是平时我们不擅于倾诉;通过同学的分享,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活动

四、时间管理饼图 时间:15分钟

发给每个人一张印有圆形图案的白纸,请同学想一想,假如这个圆表示一周的时间,自己应该怎样进行管理,如何合理分配?老师可事前做一个范例,先出示给学生看,然后请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完成这个时间管理饼图。

活动分享:请同学展示并描述自己完成的时间管理饼图,并分享这样做的理由。

活动

五、放飞你的想象时间:15分钟 选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双眼,想像放松每部分紧张的肌肉。想像一个你熟悉的、令人高兴的、具有快乐联想的景致,或是校园或是公园。仔细看着它,寻找细致之处。如果是花园,找到花坛、树林的位置,看着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尽量准确地观察它。此时,敞开想像的翅膀,幻想你来到一个海滩(或草原),你躺在海边,周围风平浪静,波光熠熠,一望无际,使你心旷神怡,内心充满宁静、祥和。随着景象越来越清晰,幻想自己越来越轻柔,飘飘悠悠离开躺着的地方,融进环境之中。阳光、微风轻拂着你。你已成为景象的一部分,没有事要做,没有压力,只有宁静和轻松。在这种状态下停留一会儿,然后想像自己慢慢地又躺回海边,景象渐渐离你而去。再躺一会儿,周圈是蓝天白云,碧涛沙滩。然后做好准备,睁开眼睛,回到现实。此时,头脑平静,全身轻松,非常舒服。

活动分享:同学之间互相分享刚才的感受。

同学们,美好的时间总是那么的短暂,我们的活动也接近尾声,最后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参加了今天的活动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最后,祝福大家在最

后段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三篇:一例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摘要:本例是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一例焦虑情绪的个案进行咨询。通过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分析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非理性思维方式是导致其情绪困扰的根源,从而用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使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基本上达到了咨询效果。经过咨询,提示了合理情绪疗法对焦虑情绪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李某,女,31 岁,身高 1.69 米,体重 67 公斤,汉族,未婚,职业为警察。

(二)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于 1986年出生, 因母亲怀其时属于高龄产妇,因此足月后剖腹生产,虽获母乳不足,但发育正常。 父亲为镇政府一名干部,母亲为电厂工人。 在家排行第二,上有一哥哥,大其 8 岁。 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感情和睦。 幼年时期活泼开朗,能与同龄朋友相处。求助者 7 岁入学,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顺利考入县城重点中学,寄宿在县城的哥哥家,哥哥和嫂子对其比较照顾,但求助者觉得不是很方便,就在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时,从哥哥家搬出,住到学校集体宿舍里。 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老家工作,孤身一人来到异地工作。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队伍。工作 9 年多,工作积极努力,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恋爱对象。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原以为会对自己找对象有所帮助,可是还是毫无进展,眼看自己 30 多岁了,不免有些着急,所以情绪变得有些焦虑,伴有一些抑郁。 来访者从未谈过恋爱,只是上学期间有一暗恋对象,但表白后却遭到拒绝。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焦虑,有轻微抑郁持续近 1 个月,入睡困难近半个月。

(二)个人陈述

求助者最近自己买了房子, 可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却感觉不到快乐,反而觉得越来越孤独,无助。 一想到自己都30 多岁了,还孤单一人,被人们称之为“剩女”,就难以入睡。求助者表示不想再这样下去了,觉得很痛苦,所以来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帮助。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焦虑情绪,失眠。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一)一般印象

年貌相符,身材高大、体壮,衣着适时整洁,未化妆。 言语流畅,眉头紧皱,面带愁容。

(二)精神状态

求助者感知觉、注意品质、思维状态未发现异常,但情绪低落,意志活动无明显增强或减退,焦虑以来一直都能坚持工作、学习,自知力存在,主动求治;人格相对完整和稳定,性格外向。

(三)身体状态

近半个月来睡眠差,常常难以入睡,有时半夜醒来就无法入睡,觉得乏力。 近期体检报告均正常。 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

(四)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最近 1 个月觉得孤独、烦闷。 工作学习未见明显影响。觉得和已婚的女同事接触不自然, 她们闲暇之余不是谈论自己的老公就是孩子,让自己无话可说,但是尚未造成交往障碍。

(五)心理测验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 57 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 54 分。

四、评估与诊断

(一)对该求助者的诊断

该求职者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焦虑情绪。

心理状态的评估:求助者近一个月表现出焦虑情绪,有失眠,但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具有良好的自知力及求助愿望。

(二)诊断依据

1.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 ,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 ,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 对照症状学标准 ,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 、烦躁 、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是局限在择偶问题上,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从病程标准看, 只有 1 个月,证明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心理测量结果支持本诊断。

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三)鉴别诊断和依据

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 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出现泛化和回避, 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 3 个月或半年。 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 1 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抑郁性神经症表现为兴趣减退甚至丧失, 对前途悲观, 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并且以上症状持续两年,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 而求助者不具备以上症状。

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 2 个月。 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状况。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帮助其建立健全的人格。 要让求助者在今后的生活中,能运用建立起来的合理认知模式,克服遇到的困难,并以此促进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 20 世纪 50 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该疗法最核心的就是 ABC 理论。 A是诱发性事件,B是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她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下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本案来访者问题的诱发因素(A)是至今没有合适的恋爱对象;情绪和行为后果(C)是心情烦躁,焦虑,失眠;不合理的信念(B)是我不可爱,没有人喜欢我,我一定会孤独一辈子等。

(二)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与义务

1.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 ,遵守预约时间 ,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2.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义务。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 ,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 ,遵守预约时间 ,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咨询时间和费用

每周 1 次,每次 50 分钟左右,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费用:每次200元。

七、咨询过程

(一)咨询过程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与诊断阶段(第

一、二次咨询);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和改变阶段 (第三次至第五次咨询);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与结束阶段(第六次咨询)。

(二)具体咨询过程 1.第

一、二次咨询:

咨询任务:了解基本情况,收集相关信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学会放松方法。

本次咨询小结:通过摄入性会谈,运用倾听等相关技术与求助者建立了良

好的咨询关系, 收集了求助者的一般资料、个人成长史资料和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确定了求助者的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2. 第

三、四次咨询:

咨询任务:根据 ABC 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

本次咨询小结:求助者能够接受 ABC 理论并可以运用这种理论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3. 第五次咨询:

咨询任务: 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者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本次咨询小结:求助者努力修正或放弃不合理的信念,代之以合理的信念。 4. 第六次咨询: 咨询任务: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

本次咨询小结: 求助者认识到要运用建立起来的合理认知模式,克服遇到的困难,并以此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发展。 同时愉快地与求助者结束咨询关系,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自我评估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咨询,心情平静了许多,失眠现象消失了,对未来和婚姻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趋于合理,自信心得到恢复,工作热情高,生活态度积极。现在准备参加单位的竞争上岗,还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就笑。

(二)咨询师的评估

咨询的具体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 来访者基本消除或缓解了焦虑情绪,自信心、睡眠等问题基本解决。 最终目标方面:来访者基本了解了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思想,并可以用来分析自己的问题。

(三) 心理测验的前后评估焦虑自评量表 (SAS): 标准分 40 分。 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为 39 分。 前后对比,说明来访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得到缓解。

九、咨询总结与反思

本案例是一例成人焦虑情绪,引发失眠而做的咨询,根本根本原因是她的不合理认知造成的。通过使合理情况疗法,帮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认知,使来访者问题得到解决。咨询不足之处,该求助者对自己的未来存在很大的误区,家庭的变故造成对求助者造成很大,虽然在短期内得到改变,长期的成长需要来访者坚持。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3版,第441-445页.(找到正确页码进行修改)

2、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3版,第132-142页。(找到正确页码进行修改)

第四篇:初三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如何缓解考前焦虑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如何缓解考前焦虑》第18周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二、 理论分析:

考试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事情,过度紧张是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遇到考试情绪高度紧张,心慌,胸闷,头昏,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有的还伴有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手指震颤,大汗淋漓,头脑轰鸣甚至昏厥等。 这也是部分学生存在的考前焦虑症。

对考试漠不关心,抱“无所谓”的态度,也是目前某些职高学生对待考试的不正常心理,同样应帮助他们认识其危害性,引起足够重视。

三、教学重难点

找出出现考试焦虑的原因,掌握消除考试焦虑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讨论分析体验

五、 教学过程:

1、 做游戏,初步体验

⑴老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学生过独木桥)

⑵老师:让独木桥升高些。我们再过一次桥。(学生过升高的独木桥)⑶让同学们谈体会。问:第一次过独木桥和第二次过桥心里有什么不同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⑷小结

第一次过桥,大家很顺利地过了,第二次过桥,独木桥升高了,有的同学紧张得心乱跳,还有的同学的脚也在发抖,因为大家都害怕掉进河里,越紧张,越容易掉进河里。由于大家过度紧张,因此影响了大家正常水平的发挥。

2、 引导学生:

老师:其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上课也非常紧张。我的眼睛不敢朝大家看,心怦怦乱跳,就是现在我也有些紧张,这是非常正常的。

⑴问:同学们,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出示:考试。⑵问:你们在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学生:出汗、头昏、肚子痛„„

3、 我们怎样克服这些过度紧张的情绪呢?两种途径:*一是自我调节

⑴ 老师介绍:有三种减轻紧张情绪的简便技术。

出示:A、迅速同时拉紧缩所有的肌肉,然后立即解除,紧张,反复多次。

B、把练习的重心放在呼吸上,做6次慢速的深呼吸,想象所有的紧张随着呼吸离开了肌体。

C、自我暗示:“冷静,放松”并与深呼吸协调进行。⑵ 做自我调节操

放轻音乐闭上眼睛,松松头颈,松松肩操练时身体要放松,闭目,呼气和吸气要充分*二是什么?⑴ 听故事,明理

A、放录音,听故事 (故事内容略)

B、讨论:演说家采取什么方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

C、小结,过渡

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们演讲,被别人赶了下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同学们,你们看,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

⑵ 那么,我们怎样在考试期间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A、注意学习生活节奏。

B、学会自我调节。

C、考试增加自信心。

⑶正确指导

出示:

A、复习时的重点:已经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及时补习生疏的地方。

B、看看自己整理的笔记,考卷等。

C、检查考试必备的学习用品,保证充足睡眠。

D、比平时提前半小时起床,吃好早饭,检查所带学习用品,信心百倍走向考场。

E、保持心情轻松,相信自己能考得很好。

F、预备铃响后,休息一会,或闭目养神保证头脑清醒。

4、 小结:

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做到自我调节考前做好准备,考试时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克服紧张情绪。

5、 实践:“做个小记者”

用学到的方法,采访身边老师,并谈谈体会。

四、总结:

通过本节班团课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克服过度紧张情绪的方法,同学们可以用学到的方法,在学习中进行尝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和潜能。

第五篇:一例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个案报告A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一例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姓 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所在单位:×××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

一例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姓名: 单位:

摘要:本案例介绍一位因即将面临高考学习压力而致一般心理问题的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该男生从小家庭条件较好,父母疼爱学习成绩优异,未受到任何挫折,高考时间临近,受家人及其它的影响,对学习产生了认知偏差,担心高考成绩不好,并由此产生不良情绪,进而产生身躯体化症状,影响到学习。经诊断和分析,咨询师采用认知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帮助他改变认知方式,引导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增强心理调控能力。经过4周治疗,求助者认知方式有了明显改变,进入了正常的学习。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李某某,男,汉族,17岁,高中三年级学生,身高1.70米,体态正常。出生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生活环境优越,经历挫折事件较少,父母要求严格,尤其关注其学业成绩。因紧张,失眠,头痛,疲劳,注意力减退,内心烦恼痛苦近一个月来求助。

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咨询或心理治疗史。无其他不良嗜好。 心理检验结果:SDS40,SAS60,EPQ:N6

5、E30、P40、L30

二、求助者主诉

主诉:1个月来注意力难集中,夜间多梦,失眠,白天紧张,焦虑,头痛,疲劳,心慌意乱,虽能控制情绪,内心却十分痛苦,曾看内科医生,无明显改善。

自诉:1个月前班级测验,自己没考好成绩比原来下降了,父母亲非常生气,批评了自己,同学们也有议论,从那时起出现烦躁不安症状,总感觉紧张、焦虑,晚上翻来覆去能入睡,即使睡着了,梦很多,并经常做噩梦,容易醒,早晨醒后感觉头痛、疲劳,全身无力,有酸痛感,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感到心慌意乱,总感觉到自己学不好了高考也考不好了,或考不上名牌大学,虽然能控制情绪,但总觉得不踏实,内心非常烦恼痛苦,1周前头痛加重,去医院看过内科医生,并做了头部

2 的CT等检查一切均正常,医生给予了谷维素、安定等药物,服后情况未见明显好转。

三、咨询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自行走进咨询室,述说时眉头紧锁,目光不愿正面与咨询师接触,来回搓手,坐立不安。

求助者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独子,小学和初中成绩都很好,并以优异成绩进入省重点中学学习,平时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父母对其要求很高,总教导他要考入名牌大学深造。平时很少让其看电视、看课外书、玩电脑等。

四、评估与诊断 求助者目前状态的评估

生理上:17岁,处于青春期。身体紧张,眉头紧锁,目光不愿正面与咨询师接触,来回搓手,坐立不安。晚上常伴有失眠。白天头痛,疲劳,四肢乏力,有酸痛感。

心理上:注意力不能集中,紧张,焦虑,烦躁不安,虽能控制情绪,但心理觉不踏实,内心非常烦恼痛苦。

社会:⑴ 生活时间影响。月前班级测试成绩不理想。高考逼近,担心考不上名牌大学。⑵ 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要求严格,尤其关注其学业成绩。月前测试成绩不佳,父母非常生气,并对该生提出批评。⑶求助者素质不错,社会认知功能较好。

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相统一,知、情、意心理过程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人格相对稳定。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妄想、幻觉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其主导症状属于正常心理活动。 2)求助者病程为一个月,时间较短,学习生活效率虽有下降,但没有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求助者因偶尔成绩下降而产生的心理冲突明显与现实相关,现实冲突为常形,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3) 根据心理问题的持续时间、问题内容、泛化程度及自身是否能够克服或改善,鉴别诊断严重心理问题和一般心理问题。

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现实的偶尔成绩下降而激发,持续时间短,仅

3 一个月,虽引起求助者焦虑,烦躁,注意不集中,入睡困难,睡眠下降,生活效率下降等症状,但情绪反应还保持在理智控制之下,反应内容没有泛化,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4)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下: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调整认知方式,转变观念,逐步减少求助者心理压力,提高自控力,树立学习信心。

最终目标长期目标:完善求助的个性,帮助其建立健全人格自信,积极重新认知自我与学习。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识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

求助者心理问题和躯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及高考认知上的偏差,存在明显认识的错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在一次考试不好认为自己不行了,并被此焦虑情绪困绕,不能自行解决,加之其社会原因中家庭对其高期望值所产生的压力,对其教育也不准确客观,使其在认识上生了偏差,产生情绪变化和躯体变化,因此及时采取目标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认知疗法加之合理情绪疗法进行矫正,将会给求助者带来明显帮助。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力与义务 (1)求助者责任:

A、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B、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C、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力:

A、在权利了解咨询师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料。 B、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则。 C、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D、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E、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

4 A、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B、遵守和执行良好的咨询方案和各方面的内容。

C、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

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B、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力:

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B、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力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

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受训的背景,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B、遵守咨询机构和相关规定。

C、遵守和执行学习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内容。

D、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A、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B、咨询收费:每次人民币50元 C、心理测量收费: SDS40元

SAS40元 EPQ60元

七、咨询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2006年12月20日 目的:A、了解基本情况;

B、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5 C、确定主要问题; D、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A、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收集、核实相关资料,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B、做SDS、SAS、EPQ测验。 C、确定咨询目标。

D、与求助者交谈,了解其有关资料,探导其心理方法及改变意愿。

E、反馈心理测验结果,并做出初步分析,让求助者了解原因。 F、布置家庭作业:让其了解高考的意义,了解其偶尔下滑的原因,认知高考的目的与学习目的之间关系。

第二次2006年12月28日 目的:A、加深咨询关系

B、寻找调整认知的策略

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分析产生焦虑的现象原因与深层原因 过程:

A、反馈家庭作业,分析原因。

B、与求助者一起分析产生高考压力的个人、家庭、社会原因。 C、布置咨询作业:增加业余爱好,调节紧张情绪。 第三次2007年元月6日

目的:A、让求助者合理认知高考与学习。

B、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 C、提高学习信心,增强自控能力。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与之讨论并充分肯定。

B、分析学习的必要性,分析压力与情绪变化之间关系。引导求助者对自己学习和高考作出合理、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C、布置咨询作业,增加业余活动,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及

6 发展计划。

第四次2007年元月15日 目的:A、巩固咨询效果。

B、探讨学习策略及个人发展目标。 C、提高自信与自控力。 D、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认知疗法。 过程:A、反馈作业,给予肯定。

B、给予EPQ、SAS测验,并反馈。 C、调整制定的计划,指出努力方向。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身躯症状消失

焦虑、烦躁、头痛、入睡困难等症状已消失。

2、咨询师评估:通过回访与跟踪,发现咨询效果已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的心理与躯体症状均消失,能够正常生活与学习,效率提高很大,并重新回到原来的行列中。

3、求助者家庭及同学也认为该同学像变个人似的,较从前开朗、活泼,并且乐于助人,学习与生活走向正常化。

参考文献:

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上册)(民族出版社)(2002年4月)

⑵ 许又新编《神经症》(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