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大全)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大全)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第一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分析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较为重要,教师需提升整体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优化教学管理工作模式与体系,以此提升教学管。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第一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分析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较为重要,教师需提升整体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优化教学管理工作模式与体系,以此提升教学管理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实验设计进行创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改进与增设实验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管理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学生的好奇心理作为推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趣味性特点的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在实验课程中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现象。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铁树开花”实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知识与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整体教学工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 针对实验设计内容进行创新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针对实验设计进行合理的创新,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管理模式,达到预期的教学创新目的。具体措施为:

(一) 针对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期间,应针对实验课程进行合理的改进,制定完善的实验教学方案。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设计氧气在空气中含量测定实验课程的时候,可以针对容器与实验方式进行合理的设计,指导学生在学习实验知识的时候,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初中化学知识内容,优化教学管理模式与体系,充分发挥先进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期间,应提升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解决当前的教学问题,协调各方面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在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明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要求,了解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初中化学实验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进行实践操作,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情况下,利用合理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使得学生在理解实验知识的情况下,提升整体实验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 针对实验教学进行增设处理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针对实验教学进行增设处理,创建多元化与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知识理解能力,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例如:教师在讲解烧碱知识的时候,应建立烧碱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模式,明确具体的反应情况,开展溶液的推测工作,使得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化学实验知识。再如: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在瓶中加入烧碱溶液,然后利用科学的集气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记录实验反应情况,使得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初中化学实验活动中,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的。

三、 开展实验操作活动

初中化学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合理开展实验操作活动,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机制与模式,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完成当前任务。且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猜想与假设的方式开展实验活动,在实验之前,教师需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科学选择实验仪器与药品,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操作活动,在学生探究期间,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观察能力,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例如:初中化学实验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知识的时候,需合理使用实验原料稀盐酸与大理石,在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中,能够从实验中搜集数据信息,在合理实验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问题,总结化学实验问题的答案,提升整体教学工作效果。同时,教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引导学生搜集数据信息,使得学生在实验中探讨与归纳,更好的总结知识,在合理开展实验活动的情况下,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明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情况,创新教学方式,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了解每个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优化整体教学工作模式。首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期间,教师需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实验差异,使得学生在交流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分析与解决问题,明确思维障碍情况,纠正化学实验思维偏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其次,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期间,需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实验,正确的面对实验困难,在了解实验现象之后,能够最大化的学习与理解实验内容。最后,在实验教学期间,教师需创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客观进行评价,?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协调各方面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构建完整的实验模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此优化教学管理方式,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五、 提升疑问实验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提升疑问实验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加大教学管理工作力度,优化整体教学工作模式,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疑问,使得学生根据初中化学问题学习与掌握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需引导学生从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总结丰富的经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与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六、 结语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明确各方面教学目的与内容,创建合理的教育体系,在教学工作中,能够通过科学的工作方式,提升初中实验教学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小飞.初中化学实验改进的策略实践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4):92.

[2]王争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新校园(中旬刊),2017(12):110.

[3]王发应.对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的绿色化改进[J].化学教育,2017(15):60-62.

[4]倪海燕.应用微课程助力老师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7(95):152.

作者简介:

冯宝玉,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高升学校。

第二篇:论高职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分析

张先民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天水 邮编741001

作者简介:张先民 ,男,汉,1966-4,安徽人,讲师,,研究方向: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化学教学以实验为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创新的重要手段,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态度以及提高科学能力。因此,实验在高职化学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现状下,在化学教学中更应该充分的利用实验这一手段。然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不再适用,所以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我们要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对一些演示实验内容进行补充和改进,以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启发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实验

教学

改革

兴趣和能力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存在,是有目的性的使自然界中的现象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中再次出现,同时这种手段能够简单明亮的将主要因素进行突出展示,让人能够产生最直接和生动的感受,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的趣味性,吸引他们深入思考与研究,最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探索研究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在规避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学不能致用的弊端,高职化学实验进行一系列改革,以实际需求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相结合进行改革。

一、高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改革和创新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化学教学演示实验的补充和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们的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很多人因为化学实验只是应用在课堂之中,因而学习兴趣并不大,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力求这些实验能够与今后的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演示的操作步骤要规范,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同样分析表达也要简练准确。因此,对于某些实验的内容要进行改进和补充,最终更能说明问题,增强实验的效果,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角色的转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实验若仅由老师操作示范,那么在一些简易的实验中,学生很容易就走神,精力不集中。这个时候可以尝试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代替老师来做实验,这样对于课堂气氛也能够起到活跃的作用,同样也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己操作演练过程可以锻炼自身的能力,将主体作用尽情的发挥。

3.在实验中对学生创造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实验。这样完全可以加强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更加规范化,对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更加清晰的理解。同样在各种趣味游戏中,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分析实验结果,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高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高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决定了其有原则可循。首先,高职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要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的融汇贯通。化学实验不仅与各科功课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与实际生活也有着必然的关系,所以在实验操作中一定要将原有实验内容与方法打破,按照高职化学的教学阶段分层次进行教学。其次,高职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要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更系统化;最后,高职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以及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

如今随着素质的推进,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等都是学生急需加强培养的重要方面。关于高职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最基本的作法重要从下面几点做起。

1.注重实践,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

关于化学实验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对化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清晰的了解和正确的掌握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加强试样分解、分析试液的制备、误差分析以及分离分析方法等的训练,特别是方案的分析训练,并且将这些改革在整个化学实验教学中贯穿运用。

一般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分为三个阶段:(1)具规范化特点的操作训练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侧重点指的是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例容量瓶等的操作方法,学生可以通过看视频、反复的操作示范以及加强联系等进行训练。(2)通过验证分析化学的理论,树立正确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阶段,这个阶段关键还能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养成实用的工作作风。(3)综合设计的试验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关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科学而研究的认识等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并在已有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运用。

2.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内容,以实用为先

化学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过为了更有利的开展工作,我们将孤立存在的实验改为连贯的两个实验内容。力求在一个实验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多个技能,对多个实验基础进行巩固,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

特别是根据现在社会的需求,要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不断的进行修订,特别体现在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中,为了不与将来的社会生活分化开来,实验教学内容中不仅要在实验仪器上进行更新,同样在科研实验中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3.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考核体制,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此外还要提高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例如在实验教学中,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操作,增加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的数量。在教学中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多动手,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改革考核体制,这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有力手段。例如可以借助考试来督促和激励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结论

通过分析可见,在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一定的改革十分有必要,只有通过具体的方法和步骤落实改革,最终能够为高职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这种方式不仅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之外,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来说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最终将化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韩金土.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初探. 实验室科学.2006(5).

[2]朱莉.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1).

[3]周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J].实

验技术与管理,2003,(1).

[4]陈忠.高职分析化学实验的现状及改革[J].科技信息,2007,5.

[5]杨平. 浅析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的几大误区[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第三篇: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寿县迎河中学化学课题组

一、主题内涵

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教师对科学探究的问题设计要突出科学素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所喜爱,并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因此,怎样在化学课堂中更好的处理好“知识点的落实”与“恰当运用探究手段”的关系是我课题组积极探索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

《氯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的内容。教材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我课题组做了三次教学尝试,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效果各异。

第一种尝试:

[探索]氯气能否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请设计实验来对这点进行探究。

对于氯气的水溶性,学生作如下实验设计。方法一:将少量水滴入装有氯气的试管内,看颜色有无变淡;方法二:将一支充满氯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看看试管中液面有无上升。

对于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学生对这个反应还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无从下手,讨论很难展开。最后个别学生通过书上潮湿氯气漂白实验的启发,得出结论。

教师做了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后,推测出结论----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有漂白性。从而引出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接着根据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总结出氯水的其它性质。 第二种尝试:

- 1探究的过程中途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照本宣科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二种尝试已初步形成了探究的理念,给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且亲自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局限性在于:

1、把问题探究过于简单化、具体化了,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思考空间,学生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得出结论。

2、实验设计上存在不严密性,比如只给出硝酸银,却没有给出对应的稀硝酸,这些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及思维的严谨性都不是很有帮助。第三种尝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思考空间,而且还在实验操作中强调了观察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比较有利于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比较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

把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作比较: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心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有时为了感进度,不惜牺牲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从而以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使“双边活动”变成了“单项传递”,丧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情感性。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交往、互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结论,从而经过丰富、生动的思考探索过程中感受、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师生双方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衡量人的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获得的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觉得教师要尽快转变自己的“意识”,虽然要立足于教材,但也要避免照本宣科,而要将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媒介之一,要从“施工图纸”式的教案向“探究”式的教学设计转变,要从知识性的备课向发展性的教学设计转变。比如

- 3

第四篇:分析化学综合与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以实验“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为例,讨论了分析化学综合与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分五步展开,整个教学模式中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实验转变成再探索的学习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真正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模式;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它教学环节和实验不可替代的功能。传统的分析实验教学无论从实验内容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没能使该学科的特点很好地显现,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是大学化学、环境专业学生必做实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方案或书本上的方案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学生进入实验室被动式学习,“照方抓药”操作,无需查阅资料和思考创新;样品也是随意取来,即取即测,知识方法单一。这种实验教学缺乏纵向知识的连贯及各学科的交叉设计。从实验目标出发,这样做虽然完成了任务,但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则还有很多欠缺。综合与设计性研究实验是把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加以归纳、分析、相互渗透的一种有效的实验形式,实验不是基本技能的简单重复,而是包括了文献综述、实验设计等一系列任务在内的学习与实践过程。“水样中COD测定”实验内容涉及化学、生物、环境等学科,如果以综合与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则要求学生将其所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融会贯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完成实验,经过一整套训练后,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

1.综合与设计性实验模式

“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测定”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文献资料的检索、实验方案的设计、取样、配制溶液、滴定、数据处理等技能,在理论知识上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氧化还原返滴定方法原理。实验教学设计了五个环节:(1)指导教师给出实验题目(提前2周),并提出问题;(2)学生收集资料、制定计划;(3)撰写文献综述,设计实验方案;(4)指导教师评阅,并通过师生交流确定实验方案;(4)实施方案,提交实验报告;(5)指导教师评阅报告,学生交流、总结。

整个实验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的实验教学设计理念。在“教师设疑→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探究→综合解决探究”的模式下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力。

2.学生活动

2.1 掌握背景知识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时,被氧化分解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以单位体积耗氧量表示(mg/L)。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无机性还原物质和有机物质 [1]。水中有机物主要来源有:(1)植被腐物和动物残骸;(2)植物营养物质、生活用化学品(有机质、洗涤剂等)、农业化肥、农药、牲畜粪便、工业污染物、生活垃圾等。一般水及废水中无机还原性物质的含量相对较少[2],主要是有机物污染。COD测定是工业废水和环境水质监测中非常重要的监测项目之一,用COD描述水质有机物污染的程度,评价水质好坏。

实验内容涉及化学、生物、环境等学科知识。水样有自来水、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水产养殖池塘水等。检测方法有仪器分析方法和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等。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撰写文献综述。

2.2 收集资料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实验涉及内容较多,指导老师给出实验题目时,需给学生指出查找资料的大致范围和重点探究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实验要求学生收集的资料包括水样的采集方法、保存方法、COD测定方法、数据的处理方法等。

2.2.1 收集采取水样的资料

为使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采样。首先根据监测项目的性质和采样方法的要求,选择适宜材质的盛水容器和采样器,并清洗干净后晾干。如果水样悬浮物较多,甚至结块成粒,首先应对水样进行充分摇匀,结块成粒的要使之尽量分散开,以保证样品均匀性;其次要在水样摇匀后尽快取样,避免悬浮物会很快下沉;取样量不能太少,避免样品中某种导致高耗氧的颗粒因分布不均而移取不上 [3]。

本实验多采用桶、瓶取生活污水、校园内池塘水、学校周边渔产养殖池水。采样时要合理布点,在布置监测采样点时要留意取得有代表性的数据,同时要避免过多的采样。现场即填写采样记录表和采样标签。

2.2.2 收集保存水样的资料

水样的保存要求:(1)抑制微生物作用;(2)减缓化合物或配合物的水解、解离及氧化还原作用;(3)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附损失。一般清洁水样保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轻度污染水样不超过48小时,严重污染水样不超过12小时,置于4℃以下保存。如废水样很不稳定,则应迅速进行分析,如不能及时分析,要用硫酸调到PH<2(抑制微生物活动)后保存。为了抑制生物作用,还可以向水样中加人生物抑制剂,(如HgCl2 20~40mg/L)。

2.2.3 收集测定方法的资料

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将废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消耗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实验室常用方法是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GB/T11914-1989)[4]。一般来说,重铬酸钾法适合测定COD值高的水样,酸性重铬酸钾法的氧化率在80%左右,而酸性高锰酸钾法的氧化率在50%以下。高锰酸钾(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第五篇:部分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1前言

化学实验在化学新课程及其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建立了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化学实验的价值,重新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新课程及其教学中的地位[1]。农村地区由于地处边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实验教学的条件差,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农村中学又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呢?本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漳州市龙海市的农村中学、福清市音西镇的农村中学以及建阳的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反思,并提出农村中学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2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1]。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感知性,所以教学应该紧扣实验这一学科主题,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总结规律,验证理论,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创新,必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才能启迪思维、才能有所发现、才能有所创新[2]。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同时,有关实验的考查,也是高考试题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要求也不断提高。所以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3调查情况及分析

3.1调查对象

为了能更全面了解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本次问卷调查分二类,第一类是学生问卷,第二类是老师问卷。

主要对象是漳州市龙海市的农村中学学生、福清市音西镇的农村中学学生以及建阳市的农村中学学生,还有多所农村中学的化学老师。

3.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漳州市龙海市的农村中学学生、福清市音西镇的农村中学学生以及建阳市的农村中学学生和多所农村中学的化学老师进行调查,对资深老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否按新课程要求进行有效的实施呢?以下是我进行的调查情况。为使学生和教师回答问题具有客观性,采用不记名答卷。

3.3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第一类问卷发出550份,回收问卷487份,有效问卷485份,回收率为88.5%,有效率为99.6%;第二类问卷发出50份,回收问卷44份,有效问卷44份,回收率为88.0%,有效率为100%。调查内容涉及到三个方面:

(一)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态度及学习情况的调查;

(二)化学老师进行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

(三)实验室的配备及校领导的态度的调查。 3.3.1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态度及学习情况的调查

表1 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

对化学实验的态度 喜欢且想尝试

喜欢但害怕操作

一般但不反感

不喜欢且害怕受伤

60.2% 化学实验对学化学很有帮助 知识帮助

34.7%

14.1% 有帮助 56.9%

24.2% 帮助不大 7.2%

无 3.0

1.5% 无帮助 1.2% 化学课上,老师演示经常 化学实验

14.4%

不经常,偶尔 82.6% 实验是进行直观教学的有效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所以实验教学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从表1中可以看出有74.3%的学生喜欢化学实验且有91.6%的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对学习化学知识起到帮助的作用,只有少数的同学不喜欢化学且觉得化学实验没有什么帮助。调查还显示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偶尔演示化学实验。

表2 学生实验开展情况 托盘天平

曾使用过的化学仪53.9% 器(多选)

温度计 66.2%

容量瓶 33.5% 分液漏斗 20.0%

试管 68.0% 玻璃棒 53.3%

烧杯 56.3%

集气瓶 24.0%

酸、碱式胶头滴定管 20.0% 圆底烧瓶 15.3%

滴管 48.5% 量筒 54.5%

表面皿 酒精灯 12.9%

53.9% 老师安排学生做教大部分都做 科书上的活动与探究栏目的实验

11.7%

就做一部分 40.4%

基本没做 47.9% 以上这些仪器均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经常用到的仪器,而学生使用率最高的也仅达66.2%,最低为12.9%,说明有些实验仪器学生是根本没有使用过,这间接地反映了有些学生实验是学生没有做过的。而且从老师安排学生做活动与探究的实验情况的数据来看,有47.9%的学生表示没做过。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的培养都是纸上谈兵[3]。

表3 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情况

实验前预习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的情况 45.2%

43.1%

看完老师演示实验

11.7%

课前先预由老师演习,查资料示实验,学有

偶尔有

没有

听完老师根据课本

步骤和要完成活动与探究讲解,再后,

再做实后再做实生只看不

求做实验 栏目实验的方式 做实验

验 验 做

15.6%

33.2%

10.8%

6.3% 有时独立完独立完成

实验分组情况

4.8%

35.0% 合作完成

成,有时合作从未做过 完成 27.3%

32.9% 34.1% 观察记录,及观察现象,记只看现象,不无关紧要,实验记录及思考时总结思考

的情况

48.2%

下他人总结 34.7%

关心总结 13.5%

做其他活动 3.6% 对化学试验中产尽可能提出可能产去问老师或与同学等待老师的解

讨论 释 生某些现象与书生的原因 本不一致时 10.2% 知道

实验报告的填写

3.3%

21.0%

39.8%

35.9%

54.5%

基本了解

知道一点

35.3% 不知道

实验预习能提高教师实验课的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4]。但从表3的数据来看,只有45.2%的学生基本完成预习的要求,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实验预习并不重视,只是敷衍了事。

实验过程,大多学生都是根据老师的讲解、演示,或者根据课本内容生搬

硬套、机械地做实验,根本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而且,大部分的实验都是合作完成,有的学生只是看实验,却没有动手做实验。对于实验过程出现的现象、数据的记录思考,只有48.2%的学生去实行,其他学生只是单纯看现象,没有对结果记录思考。而对于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一致时,有64.7%的学生会去探求原因,但是还有接近40%的学生等着老师的解释。

对实验报告的填写学生知之甚少,显然学生对于各种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也是没有掌握。

从表3的数据分析,说明学生实验机会少,学校对实验工作的检查机制力度不够,学生虽然做了一些实验,但做实验的目的没有达到[3]。

表4 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情况

你了解科学探究的了解 基本程序吗

4.8%

了解一些 66.2%

没做过 94.0%

不了解 29.0% 自己设计的探究性做过 实验

6.0% 从表4的数据分析,学生对于探究实验的基本程序了解少之甚少,高达94.0%的学生没有做过自己设计的探究性实验。可知有相当多的农村中学化学教师没有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探究式的教学沦为纸上谈兵[5]。

表5 学生喜欢实验类型的情况 验证实验 探究实验

喜欢哪类实验

7.2% 尝试过在家动经常做 手做感兴趣的0.6% 实验

15.3%

11.1% 偶尔做 16.2%

44.9%

制备实验

趣味实验

家庭小实验 21.5%

从来不做 83.2% 从表5看,学生大多喜欢带有趣味性质的实验;但很少同学在家动手做实验,说明学生存在惰性,对于老师没有要求的实验,不会主动去尝试。从调查问卷可知在家里做过实验的同学经常做的实验有鸡蛋壳与醋的反应、用醋除水垢等。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实验水平有限的原因:一是学校由于实验经费和实验条件的不足,使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开展不同程度地受到制约,二是学生缺乏应有的实验意识教育,不能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条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形成一种顺其自然的现象。结果学生必然是实验水平低,实验技能差,更不具备应用实验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的能力[3]。

3.3.2化学老师进行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

表6 教师的实验技能的情况

中学化学实验的各已掌握 种常规基本操作您

65.9% 都掌握了吗

部分掌握 34.1%

未掌握 0 从表6知,大部分的老师都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但是还是有34.1%的老师只是部分掌握,试问如果连老师的基本实验技能都没有完全掌握,还怎么指导学生呢?所以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表7 教师演示实验的情况

经常

老师演示实验

60.2%

14.1%

24.2%

偶尔

很少

条件限制,没有演示 1.5% 从表 7中的数据可知,60.2%的老师经常演示实验给学生看,但有40%左右的老师不经常演示实验。究其原因,笔者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大部分教师反映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准备实验;另外还有学校没有条件做,药品和仪器不全,学校领导也不重视实验等原因[6]。

表8 教师改进实验的情况 列出(画出)装在实验教学中对于不易成功或较放弃 复杂的实验,你通常采用的方法

0

置,讲解反应和操作原理.但不演示 11.4%

通过视频等模拟实验代替真实实验 77.1%

动脑筋改进装置或参阅各种资料提供的方案,尽量给学生做 11.5%

从表8可以发现,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大多老师都选择通过视频来模拟改进实验,因而老师就缺乏自己动手改进实验,设计实验的能力,缺乏创新精神,这也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表9 教师对活动与探究和家庭实验开展的情况

经常引导学生有时引导学生时间不允许,探究得出结论

探究得出结论

直接给出结论

条件限制,直接由老师演示得出结论 0 对于教科书上的活动与探究,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

48.6% 48.6% 2.8%

提出要求,布置学生不提出要求,直接布不要求也不布置,学对于家庭小实验,通自己回家做 常采用的方法

45.7%

置学生自己回家做 17.1%

生感兴趣就自己做 37.2% 探究性实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提出问题一—研究问题—一解决问题”的学习途径。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主要自己去构建知识体系。同时,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设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6]。从表 9中,我们发现新课程中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究性实验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只有不到一半的老师会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对实际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的家庭小实验也没能开展,50%以上的老师对它不重视,就算布置学生回去完成家庭小实验,也没有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检查,这使学生认为家庭小实验并不重要而没去完成。

表10 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没做的原因 没有实验室

活动与探究实验2.9% 学生没做的原因 (多选) 以演示代做 71.4%

没有专职实验教师 没有仪器药品 14.3%

以讲代做,效果更好 25.7%

51.4%

课程紧,时间不够 65.7%

从表中可知,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没做的原因部分老师选择这些学校没有请专职实验教师,以讲代做或是没有仪器药品;而大部分老师选择是以演示代做或是因为课程紧张。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的居多,而学生参与并积极思考的少[7]。由此可见,新课改在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上还未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表11 教师对实验的态度情况

自己动手和发不具备条件就积极写报动学生动手制

涉及到没

有条件的学校不具备一些不做,

在课堂上告,要求学作一些代用器

实验就回实验条件,作为任讲实验内容

校拨款解决 材解决部分实

避不讲 课教师你的态度

51.4%

5.7%

42.9%

0 表11的结果可看出,有一半的老师对于实验条件不足这个现状的态度是无所谓。从这个数据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没有重视到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课改前就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教师的理论讲授+学生的大量笔头练习=实验课” [8],然而新课改后,这个教学模式依然在农村中学流行。

老师的问卷告诉我们:课改后,老师对于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更关注的是仍然是“将来怎么考”?因此有近一半的教师还是沿用老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而且课程标准规定的化学课时数又不能满足教师们的教学需求,因此挤占了实验教学的课时。从教师主观上来说,由于实验教学的研究成果在职称评定、业务评比中没有体现,教师研究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教师还坚守“实验是化学的基础”的信念,组织一定的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数教师仅仅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一定量的演示实验;还有少数教师完全是以“讲”代“做”。所以,在没完成实验的某些原因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9]。 3.3.3实验室的配备及校领导的态度的调查

表12 实验配备的情况

有,且药品、设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备能满足实验备缺口较大

需要 及药品设备情况

60.0%

37.1%

有,但药品、设

没有学生实验室,

只有药品、仪器存都没有 放室 2.9%

0

从表12可知,有60.0%的学校的实验室及药品设备都能满足要求,但还是有40.0%的学校的实验设备还是缺乏。实验室和药品设备的缺乏从而使无法进行学生实验或分组实验。

表13 化学实验员的情况

专业的化学实验2位以上 员 8.3%

2位 18.7%

1位 47.3%

没有 25.7% 从表13的数据看,有70%多的学校的实验员只有1个甚至没有。而且部分老师表示其学校的实验员不是专业人士,他们只是负责看管药品,而不负责药品管理、协助实验等工作;实验的准备工作还是要由老师自己亲自动手做。

表14 校领导对实验重视情况

不过问,只关心条件限制,不能了解情组织教师座谈对不能开设的学生老师是否在课堂开就不开,在课况,但无会,集思广益,实验,学校领导的态上讲了有关内容 堂上讲实验就行 力解决

寻求解决办法

度是

14.3% 34.3% 25.7% 35.7% 从表14可知,只有35.7%的校领导会积极想办法去解决实验室和实验药品设备缺乏的问题,大部分校领导在思想观念上对化学实验还是不够重视,只关心课堂的理论教学及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等情况;学校也没有建立对教师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教师有否积极开展实验都一样,只要学生卷面成绩好那一切就都好交代了。

从实验设施设备和校领导的态度调查情况看,制约实验教学的开展原因:农村大部分学校的实验设施设备不齐全;学校不重视实验员的作用;学校领导没有

意识到实验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4现状及原因分析

3.4.1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从老师访谈对话了解到:中学教师开展学生实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要准备实验仪器药品、安排好课时进度、管理好实验室的纪律卫生等。而且就算进行学生实验,上课期间,教学组织难度也较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在实验药品仪器上,而根本没注意老师在讲什么,使本应在课堂上吸收的知识被学生遗漏。而且实验过程,学生只是抱着玩的态度在做实验,真正去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积极思考的学生很少,导使做实验目的没有达到。因此不少老师表示,让学生做实验既浪费时间精力,又易出实验事故,还达不到教学要求。所以部分化学老师不愿开设学生实验课程,尤其是有一定资历的老教师,他们认为,通过演示实验或视频播放,一样能达到教学要求,而且学生能学习更多东西。

从表1到表14的数据及根据老师访谈的情况来看,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开展情况普遍较差,实验教学水平较低,部分老师的观念落后;而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情况也十分令人担忧,说明新课程、新课改还未在农村中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尚需很多努力。 3.4.2呈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分析:

(1)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跟不上实验教学的需求

农村中学实验条件参差不齐,学生接受教育的城乡差异突出。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的改善始终滞后于教学的需求,表现为实验多功能用房建设不齐全,或者齐全而不够用;化学实验仪器损耗大,药品用量大,仪器、药品不能及时补充,表现为“缺药少仪”或者“缺仪少药” [10]。开展实验教学的基础物质的缺乏,以致实验也无法开展,学生更无动手的机会,实验教学质量也不理想,学生探究意识不强,动手能力差,导致学生实验素质低,学习效率低。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创新实验教学就更难了,从而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11]。

(2)农村中学的实验员配备不足,专业不强

由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城乡教师调配不合理,在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化学实验员严重不足的现象。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配备本来就较少,加之实验员缺乏,专业性不强,化学老师教学任务分担重,实验准备无时间保障,导致实验开出率低,做实验变为讲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或干脆不做,

无法正常开足开齐实验课[11]。

(3)教材内容繁多,课时不足,不利于农村进行实验教学

教材编排与学校课时安排存在矛盾,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师生互动,化学教材内容繁杂,耗时长,而中学课程内容繁多,化学课的课时安排较少,授课时,讲少了教学任务完不成,讲多了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教材的编排思路明显有利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相当多的内容非常适合于边讲边实验的模式,而广大农村中学教学条件简陋,不少内容对农村学生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很难有切身的体会,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12]。

(4)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近年来,政府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地方就业率,聘用教师时,会优先考虑户籍为本县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曾就读于这些学校,熟悉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但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僵化的理念,教学方法不能推陈出新,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化学学科及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重视语、数、外。在教师工作评价时,忽略实验部分,实验教学工作量得不到肯定[12]。

(5)实验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管理不到位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虽然通过考试加强了对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和探究能力与方法的考查,而对日常实验教学缺乏监督管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评价缺失,学生能力强弱无法体现,既使个别地区组织实验理论和技能考核,也只能是走走过场而已,使实验教学缺乏实效性长期性[11]。

4 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注重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中学化学教师能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农村经济欠佳,实验设备不齐全,使得农村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普遍较低,因此通过对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然后再提出有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这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及农村中学教育素质,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保证新课程在农村中学中顺利实施。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