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科学八下磁现象
第一篇:华师大科学八下磁现象
磁现象教案
新师大双语自学本科毕业测讲双语教学
教
案
磁 现 象
司 马 义.艾木热拉
2009.06
磁现象
教学重点:
1、磁性、磁化的概念。
2、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磁化现象。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进行实验探究式学习。
2、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式学习。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了解磁化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验,培养雪深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队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教具:
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大磁针、铁片、铜片、铝片、铁屑、玻璃板、非金属、细线、镍币、支架; 引入新课:(提问导入)
1、指南针用在哪些范围?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回答:航海、军事、航空、野外旅游…………。 师:适当的补充与点评。 推进新课:
一、磁现象:
师: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了简单的磁现象,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看谁能说的多。
学生可能回答:磁铁能吸引铁、异名磁极吸引、同名磁极极排斥,……。 师:(可以适当的补充,点评)
1、磁性与磁体
师:我们这节课进一步的探究一下磁铁,我们选看一下面实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老师首先解释每一个实验器材(磁铁的各种形状:铁屑、铜片、非金属等。。。。。。)然后一步一步的做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结论。 师:同门们,你们在试验当中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我们发现磁铁能吸引铁钉、铁片、铁屑、镍币、吸引不了木块、塑料、铝片、铜片。
师:那么,我们可以归纳什么结论呢? 生:磁铁能吸引内含有铁、镍等物质的物体。
师:(补充说)你们说的很好,磁铁能吸引内含有铁、镍等物质的物体之外还能吸引内含有钴的物体。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极与
师:那么,磁体上每一个部分的磁性的强弱都一样吗? 生:(交流,猜想回答)可能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师:那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一下是否你们说的那样。
老师拿适量的铁屑均匀地铺在玻璃板上,把条形磁铁蹄形磁体分别放在上面,然后提起来让学生观察。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磁体两端吸到得铁屑比中间的多。 师:这个现象给我们说明什么道理呢?
生:这个现象说明磁体上的每个部分的磁性强弱不一样。 生:磁体上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师:(点评,总结)你们说的非常对。
总结: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之间的磁性弱,磁性最强的两端叫磁极。 师:那么,我们怎么命名磁体的这两个磁极呢?我们看一下下面的实验现象。
老师用细线把磁体绑在整中间悬挂在空中,能让它自由转动,或者把大磁针放在桌子上,能让它自由转动,准备完后,让它们稍微偏转,让学生观察静止时两端的指向情况。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它们都静止时,总指南北方向。
师:你们说的非常不错。磁体悬挂在空中静止时,两端总指南北方向,这是磁体的指向性,指地理南极的那端叫磁体的南极,用字母“S”来表示,指地理北极的那端叫磁体的北极,用字母“N”表示。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师:两个磁极间有什么样的作用规律?
生:(按小学知识回答)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师:那么,我们经过试验证明一下这位同学所说的是否正确。
老师把磁铁悬挂在空中,拿另一个磁体分别靠近异名磁极和同名磁极,学生观察现象,归纳结论;老师点评。 师:实验当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我们发现异名磁极相互靠近时,出现了吸引现象,同名磁极相互靠近时出现了排斥现象。
师:很好,同学们总结一下,经过这些实验现象,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规律呢?
生:(可能总结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师:很好,如果一个磁体断了之后,仍有两个磁极吗? 生:磁体断了之后,仍有两个磁极。 师:那么我们实验证明一下是否这样。
老师引导学生,拿一个段开的磁体靠近悬挂的磁体。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道理?
生(可能答道):磁体断开后,两端间仍有吸引,排斥现象,这说明,断开的磁体仍有N极和S极。
师:你们说的很好,断开的磁体仍有N极和S极,任何一个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 4.磁化
师:刚才我们所学的磁体是怎么得来的?
学生可能答道:一些磁体是从自然中得来的,还有些是在工厂里作出来的……。
老师适当点评,并做出以下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 老师拿没有被磁化的铁钉靠近铁屑,让学生观察,然后把铁钉沿着一个磁极方向摩擦,并靠近铁屑,再次把铁钉靠近磁体后,接触铁屑。 师:实验当中出现的现象,你们可知道什么道理?
生:我们知道了,可用靠近磁体或沿着一个磁极方向摩擦,可使没有磁性的物体使它获得磁性。
师:你们说的很对,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使它具有磁性的这过程叫做磁化,我们现在所用的磁体是经过磁化而做出来的。
老师提醒:磁体我们可分为天然磁体,就是从自然界直接得来的,还有一个是人造磁体,就是经过磁化得来的磁体,钢是人造磁体的最好材料,以钢为材料的磁体的磁性保持的时间比较长,磁性也比较强,所以叫做永久磁体,以软铁为材料的磁体的磁性保持时间短,磁性比较弱,这种磁体叫做软磁体。 师:磁化方法有接触磁体,沿着一个磁极摩擦,用电流的作用。 师:我们生活、工作或我们的周围哪些地方用磁体呢? 生:铅笔盒、书包盖子,电动机、磁带……。
老师按学生回答,适当的补充。
师:磁体在记录信息,医学诊断……。等方面用的很广,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了解它们。 布置作业。
第二篇:《磁现象 磁场》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熟练运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灵活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磁场的方向,
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准确理解磁场是存在磁体或电流周围的一种物质,能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识别几种常见磁场的分布特点,会画出其磁场的分布。
将电场和磁场的研究方法类比,培养学生结合旧知识创新的能力。 情感: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体验身边的物理现象并且能够基本运用所学来解释这些现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 教学内容
A、 安培定则的主要内容:右手握住导线,拇指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四指环绕方向为磁场方向;右手弯曲方向与电流环绕方向一致,拇指指向是磁场方向。 B、 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C、 磁场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其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和电流有力的作用。
D、 磁感线的主要特点:从N极出发回到S极形成闭合曲线;不中断、不相交;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弱;磁感线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A、安培定则的运用。
B、磁场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应用安培定则判定电流磁场。
四、 教学材料
1. 教学举例
导入材料: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运用了磁场。 揭示材料:磁悬浮列车、磁盘、脑磁图检测 强化材料:分析常见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 延伸材料:放在磁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检测材料:画出磁体和电流周围的磁场 2. 教学工具
磁铁、奥斯特演示实验装置、导线、粉笔、黑板、小磁针。
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1. 回顾:
师:在初中同学们就学习过磁场,学习了磁体的特点,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了磁体的哪些特性呢,磁体有几个磁极,磁极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 生:两个,南极和北极。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师:磁体是不是每个部位磁性都一样的,如果不是磁体的磁性是怎样分布的呢? 生:磁体各部分强弱不同,磁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几乎为零。 师::在生活中同学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把两个磁体相互靠拢但不接触,会感觉到有力的作用,这种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来产生的呢?
生:通过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师:是否磁体就是磁场的唯一来源呢,磁场与我们前面学习的电场有没有相似之处呢?对于这些问题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后就能够解决。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章第一节《磁现象 磁场》,大体掌握磁场。 2. 探究:
师:人类对磁现象的认识和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发现了天然磁石(四氧化三铁)能够吸引铁和指示南北方向。我们的祖先以此而发明了指南针。在现代磁现象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生活中应用磁的实例。
生:磁体吸引铁等物质,磁带、磁卡、磁盘,磁悬浮列车等
师:磁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各个领域中随处可见,包括生物体中也有磁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电现象与磁现象总是息息相关,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就抓住了这一特征,进行了大量实验验证二者的联系。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奥斯特实验。 模拟实验直导线(无电流通过)下水平放一个小磁针,小磁针发生不偏转,闭合开关(有电流通过),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演示) 师:为什么小磁针会发生偏转? 生: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师:这个力的作用是谁给小磁针的呢? 生:通电导体
师:通电导体和小磁针并没有直接接触,这个力是怎么作用到小磁针上的? 生:通过磁场
师:进一步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师:除了磁体与磁体间,电流与磁体间有磁相互作用,电流与电流之间同样有磁相互作用(实验演示),它们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大家回想一下,从这三个实验中我们得出哪些结论,能不能对磁场下定义并归纳出磁场的性质?
生:磁场定义:磁场是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师:现在我们就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了。磁铁是不是磁场的唯一来源? 生:不是。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磁场。
师:磁场与电场有没有相似之处?从定义和性质两个方面来说。
生:有。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电场的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 迁移及巩固:
师:在电场的学习中,为了形象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我们引入了电场线。现在我们又学习了磁场,它也是抽象存在的,我们该怎么让它显现出来呢? 生:通过磁感线描述。
师:磁体周围的磁场:当我们在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周围撒很多铁屑,磁体吸引铁屑,铁屑将沿磁场排列起来;同样,当我们在条形磁体周围放上小磁针,小磁针N极指向将沿着磁场方向。将铁屑或小磁针的排列方向用几何曲线描绘出来。(PPT放图片,然后画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
师:提问:同学们对比电场线和以上几个常见磁体的磁感线分布,能不能说出磁感线有哪些特点呢?
生:假想的曲线,疏密表示磁场强弱,磁感线某点的切线方向即该点的磁场方向… 在同学们的回答中补充,如:磁感线方向,磁体外部从N极指向S极,磁体内部从S极指向N极;磁感线是不相交、不中断的闭合曲线;通过磁场任意一点总能有且只能画出一条磁感线,即:在磁场中如果没有画出磁感线的地方不代表那里没有磁场;磁感线分布是空间的,我们画出来是将其投影在一个平面上。通常当磁感线垂直于纸面向里用“×”表示,垂直于纸面向外用“﹒”表示,类比箭头和箭尾。)
师:再观察以上几个磁体的磁感线,你们能够看出磁体哪部分磁场强,哪部分磁场弱吗?
生:磁极磁场强,中间部分磁场弱,离磁体远的地方磁场弱。 师:为什么呢?
生:磁极周围的磁感线密集些,磁体越远磁感线越稀疏。
师:所以磁体的磁极磁性最强,中间部分磁性弱。我们从实验和理论分析都得到这样的结论。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得到电流周围的磁场。
电流周围的磁场:同上,我们在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周围撒上铁屑,可以观察到铁屑沿着磁感线方向排列,模拟出磁感线分布的情况。(PPT放映图片或过程,再放各电流周围的磁感线的图片,包括立体图、横截面图、纵截面图)
师:同学们能不能分别总结出通电直导线①、环形电流②、通电螺线管③周围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特点,同学们可以从磁场强弱和磁场的方向两个方面来思考。 生:①周围磁感线特点:以导线上任意点为圆心的多组同心圆,越向外越稀疏,磁场越弱;②周围磁感线特点:磁感线越向外越稀疏,内部磁感线比环外密集即:内部磁场比环外强;③周围磁感线特点:内部磁感线比外部密集,即:磁场内部比外部强,外部磁感线类似条形磁铁。所以可以将一端看做N极,另一端为S极。内部是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内部是匀强磁场,外部是非匀强磁场。(学生回答不全就做相应的补充)
师:对于电流周围的磁场,我们还可以用一定的法则来判断,就是安培定则。下面我们来看安培定则的主要内容。 安培定则:
判断通电直导线的磁场: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让右手弯曲的四指与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电流轴线上的磁感线方向或是通电螺线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拇指指的方向可看成N极。PPT放映安培定则)
二者可以整合在一起,因为环形电流可以看作是很多直线电流组合起来,其磁场可以看成是许多直线电流周围磁场的叠加。在运用安培定则时记住要领:当四指指电流方向,那么拇指即磁场方向;四指指磁场方向,拇指即电流方向。大家动手画出直导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的三视图。 4. 拓展:
判断小磁针偏转方向和地磁场:
师:物理学中规定,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观察书上图3-1-7,可以得到小磁针N极指向与磁感线切线方向一致,也就是磁场的方向。请同学们自己画出上面模拟奥斯特实验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运用刚得到的结论,你们能不能找出小磁针按顺时针(或逆时针)偏转的原因?
生: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即磁场方向,通电导线下方磁场垂直黑板平面向外,小磁针N极受力垂直向外,所以顺时针偏转。(黑板上画出来)
师:在环形电流②中心轴线上放一个小磁针(轴线上),试判断哪端是N极? 生:环形电流中心轴线指向纸面外的一端
师:如果放置的小磁针与轴线成一个角度,小磁针将怎么偏转?
生:若向左成一个角度,逆时针偏转;若向右成一个角度,顺时针偏转。 师:在通电螺线管内部放一个小磁针(与轴线平行),电流方向向上,判断哪端是N极?(只能根据内部磁感线方向判断,用螺线管两端极性无法判断)外部竖直放一个小磁针将怎样偏转? 生:........ 对,判断方法始终是根据磁场中,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是一致的。 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我就这样放一个小磁针在桌面上,它静止时N极指向哪里,为什么? 生:北极
(若回答不出原因,就直接解释)因为我们的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内部和外部都存在磁场。地理北极是地磁南极,地理南极是地磁北极。可以得到磁感线方向,根据磁场方向得出放在上面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北极。正因为地球存在磁场,指南针才可以使用。 磁现象的电本质
请同学们阅读发展空间,从微观角度来看磁现象。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安培认为在原子、分子内部总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每个环形电流又对应了一个磁场,所以可以把它等价得看成小磁体。因而组成物体内部就有无数个这样的小磁体。当这些小磁体取向一致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显现出磁性;当它们的取向完全混乱的时候,各个方向磁场相互抵消,那么物体就不显磁性。应用这个也可以很容易的解释磁化现象。当将不显磁性的物体放在磁场中,由于外界磁场的作用使内部的小磁体取向一致(沿磁场方向),从而物体显现出磁性,被磁化了。 5. 整合
现在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这节课的磁场的基本知识。 师:磁场的定义是什么?
生: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师: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生: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和电流有力的作用。 师:磁场的强弱和方向怎么描述?
生: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静止在磁场中小磁针N极指向是磁场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的受力方向。 师:电流周围的磁场可以用什么来判断呢? 生:安培定则
6. 运用:完成课后习题,分析书上三个图的电流的磁场方向。
六、 板书设计
§3.1 磁现象 磁场
一、 磁现象
1. 磁相互作用:磁体↔磁场↔磁体
电流↔磁场↔磁体
二、 磁场 1. 定义 2. 基本性质 3. 地磁场
三、 安培定则 1. 内容 2. 运用
电流↔磁场↔电流
《磁现象 磁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磁现象和磁场的教学设计,“磁现象和磁场”选自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一节。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教材分析
1.1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中物理磁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磁场的基本性质和地磁场的知识,既是对初中学习的磁场知识的一个延伸,也是我们今后学习磁感应强度的一个基础。所以,无论是从知识本身,还是从知识外延来看,本节知识都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习了磁感应线、电流磁场和电动机的转动相关知识,对磁的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积累,而这些知识就为学习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对于磁场具有什么性质和作用、常见的磁现象和地磁场还了解不多,理论联系实际还存在不足,所以继续学习磁场。 1.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与态度目标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1)我确定的知识目标是:
1、了解磁现象。
2、知道奥斯特的实验—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3、理解磁场基本特性:对放入磁场里面的通电导线和磁体有力的作用。
4、全面理解安培定则并灵活运用安培定则。 2)我确定的技能目标是: 1.以实验为基础,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利用电和磁性质的类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我确定的情感目标是:
1.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1.4教学重点、难点 1)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和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磁场里面的通电导线和磁体有力的作用。
2)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
让学生能掌握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2.教法学法: 2.1教法: 本节采用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实验、讲解、讨论、探究等方法辅助教学。 2.2学法: 学生在我所创设的物理环境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主动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教学过程: 4.1组织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引起学生注意。
4.2组织新课
。 首先,我将以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我的问题是这样的:l、磁场对生物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导航。
2、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磁知识的运用?学生回答:信用卡、磁盘等。
3、在科学领域方面,磁场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寻矿、传递大陆漂移的信息等。从而说明磁重要性,从而顺利成章地引入新课,并在黑板上写上标题:磁现象和磁场。 4.3进行新课
在学生对磁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就开始探讨磁与电的关系。回忆磁与电的相似现象,探讨他们之间的联系,引出电流的磁效应,用一个flash制作的奥斯特实验演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磁场作用在小磁针上,使小磁针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对磁体有力的作用且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随后探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是否有力的作用?通过一个flash演示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同样用一个flash演示实验观察通电导体之间通过磁场也有力的作用,通过观察同以同向电流和反向电流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通电导体之间有力的作用,并结合奥斯特实验说明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4.4 小结练习
完成这一项之后,本节新课内容就结束了。 4.5 布置作业
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作业。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磁现象 磁场》教学反思
本节是第三章第一节磁场,这节课对学生理解磁场有关内容很重要。本节课主要讲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磁场及其基本性质。本节的特点是比较抽象。本节的重点是建立磁场的模型,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磁场是用来传递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磁体、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
本节磁场的教学相对抽象,磁场看不见也摸不着,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就显得很重要,所以必须做好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学到寻找科学规律的途径。再由观察到的实验想象,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得出磁场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讲授的关键是:第
一、紧扣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和电流有力的作用;第
二、做好演示实验,有层次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第
三、回顾初中所学知识,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说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可以认识的,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本节课有以下几点长处:
一、 教学设计思路很清晰。通过一个现象认识一个物理知识,并且实践证明了其正确性。由电与磁现象认识电流与磁场有联系,通过演示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再由后面的实验层层推进,最后总结得出磁场的定义与基本性质。环环相扣,衔接过渡自然。使整节课给人的总印象明了。
二、 教学方法有效。实验器材常规,实验现象也常规,就用每一个真实的常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抽象的磁场。
三、 教学语言规范明确。陈述的内容表达比较准确和简单明了。语速适中。与学生互动时问题引导也比较到位。在授课过程中将物理思想的教育、物理方法的教学渗透在准确的教学语言中。
四、 教学资源运用恰当。通过多媒体教学、flash动画演示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学生容易观察。 本节课存在几点明显不足:
一、 由于没有做真实的演示实验,用的是动画,使得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留下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刻。对于生活中磁现象的介绍,学生活动太少,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对磁场的兴趣的效果。在整个课中对学生活动的评价缺乏激励性的表达。
二、 演示实验的结论应该都让学生来总结,由于自己比较赶时间,在这一点上没有做好。
三、 在复习初中知识时,说到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学生应该对初中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应该强调举例,帮助学生回忆。如:磁铁隔着纸也能吸引铁针。这实际就是磁场作用的表现。
四、 黑板板书与PPT不同步,写板书时就忘了PPT翻页。
第三篇:磁现象和磁场教案
1
磁现象和磁场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磁现象的广泛性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难点:磁现象的应用
三、教具:多媒体、条形磁铁、直导线、小磁针若干、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在本章,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知识主线十分清晰。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问题]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学生答]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 [问题]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学生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问题]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学生答]磁场. [过渡语]磁场我们在初中就有所了解,从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它。
(二)新课讲解-----磁现象和磁场 1.磁现象
(1)通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
(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生活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来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板书1】磁性、磁体、磁极: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
叫磁体,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
2
2.电流的磁效应
(1)介绍人类认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过程。
(2)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直观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做实验时可以分为四种情形观察并记录现象: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时,让电流分别由南向北流和由北向南流;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下方时,让电流分别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流。在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的同时,也为地磁场和通电直导线的磁场的教学埋下伏笔,也可以留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现物理思想(电与磁有联系)和研究方法(奥斯特实验),认识到奥斯特实验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意义(打开了电磁学的大门),为后来法拉第的研究工作(电能生磁、磁也可以生电)奠定了基础。
【板书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与电荷类比) 【板书2】电流的磁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奥斯特实验)。
3.磁场
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流与电流的作用,类比于库仑力和电场,形成磁场的概念,应说明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和电场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我们可以通过磁场对磁体或电流的作用而认识磁场。
【板书1】磁场的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是物质
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板书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处于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 【板书3】磁场是媒介物:磁极间、电流间、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
场发生的。
4.磁性的地球
明白地理的南北极和地磁的南北极的区别,了解磁偏角,介绍沈括对磁偏角的研究。用一个条形磁铁来模拟地磁场,说明小磁针静止时为什么会指向地理的南北极。
【板书】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其间存在磁偏角。
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和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
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磁场。月球也有磁场。
(三)对本节知识做简要的小结
(四)巩固新课:1。让学生复习课本内容。
2。完成问题与练习(作练习)
第四篇:《磁现象 形成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能产生磁。 2.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 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4.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电磁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活动中培养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电磁铁磁性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铁钉、电线、大头针、电池等。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电磁起重机图片。
问题:看了这张图片后,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 目的:学生提问题,导入后续活动主题。
新课讲解:
活动一: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 引申的问题:电能产生磁,磁能产生电吗?
导入:先出示图片(电磁起重机的内部装置);再出示材料(干电池、导线、铁钉、大头钉等。)
“介绍电磁起重机”。
问题:电磁起重机的内部有哪些装置?
你能利用电池、导线、铁钉这些材料做个模拟电磁起重机吗?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电磁起重机,并尝试用它吸起铁制的大头针。 交流
各组讨论、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并记录电磁起重机能吸铁的原因。 引导:老师适当引导导线缠绕方法及小技巧。 目的:知道电磁起重机通电产生磁性,所以可以吸铁。 活动二:电磁铁与磁铁
导入:出示磁铁和电磁铁。电磁铁与磁铁一样,都能吸引铁。 问题:电磁铁是否也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 设计: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电磁铁是否也有磁极。 媒体:出示课本图。
交流: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将发现填写在课本的实验记录表里。 小结:像磁铁一样,电磁铁也具有磁极。
如果把导线连接电池正负极的两端互换,电磁铁的极性也会改变。磁铁的磁极不能改变。 活动三: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 活动指引
本活动用了“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这一任务驱动学生设计和实施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有些学生可能设想要把多节干电池串联使用,或者是把线圈绕成多层重叠,教师应及时肯定,并用备用的电池和导线帮助他们解决材料不足的困难。活动完成后,教师要选择下列三种类型的设计进行总结:
1.用增加线圈匝数的方法来增强磁性的。 2.用增强电流的方法增强磁性的。
3.既增加线圈匝数、又增强电流来增强磁性的。让学生评议一下,哪一种设计效果最好? 导入:铁能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有多大?
活动:出示电磁铁、一盒回形针。观察电磁铁能吸起多少回形针。 问题:如果要增加电磁铁的磁性,你有什么办法? 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 实验
尝试增加线圈匝数来增强磁性。 尝试增强电流的方法增强磁性。
尝试同时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磁性。 小结
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
第五篇:《磁现象》参考教案2
第一节:磁现象
学习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磁体的磁极。
2.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 知道磁化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获得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加强学生对磁体的性质,磁极间作用的认识,学会磁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我国在磁方面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学生观察和探究实验,增强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 学习重点:
知道磁体的性质、磁极。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习难点:
知道磁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
借助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用多媒体增加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扩充教学容量。 学习方法:
通过参与科学地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观察和实验来分析磁性、磁极、磁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磁化,从而感知磁场的存在,为下节课磁场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用具:
学生用:2根条形磁铁、1根蹄形磁铁、铁棒、细线、铁架台、钢针1根、按扣1个等
教师用 : 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铁钉,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各种硬币,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等。
1 / 4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爱国主情感,使其进入最隹学习状态。 (好的开头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进行新课
1.(1)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提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进行探索。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用简单而层层深入的提问,把学生领入磁的世界。)
学生实验:准备的铁钉、钢锯片、镍币、铜线、玻璃片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已学过关于永磁体的磁现象,但是在教学时希望仍能让学生再次摆弄磁铁、铁钉等,再次去感受体验,激发学生对新一章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上使学生对磁的认识由朦胧的生活经验上升为准确的物理概念。
提问:磁铁具有哪些性质?
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板书:
一、磁铁的性质
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指向性。 指明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介绍各种磁体:人造、天然。
2. 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下列实验。学生实验: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铁钉,而中部没有吸引铁钉,这表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
教师归纳并板书:
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2 / 4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先用线将条形磁体悬挂起来,使它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再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
提问:条形磁体、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
(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教师指出: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板书: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一个叫北极(N)。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死不体。除了表达了岳飞忠心报国之心外,这里还有什么物理知识在里面?
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学生实验:把一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先慢慢地接近吊起的N极,再接近吊起的S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
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大屏幕出示设计的练习)介绍磁悬浮列车。
四、研究磁化现象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 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 通称为永磁体
教师演示磁化过程。
教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
板书:
四、磁化。
教师指出: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3 / 4
讨论磁化利弊?
提问:除了钢、铁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作磁性材料?它们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呢?向学生展示录音带、磁性卡等,介绍这些磁性材料的应用。
动手做做:
指导学生自已动手做指南针。(磁化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设计让学生亲手做一个指南针,加深对磁化的理解和掌握磁化的方法。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结: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 9.1磁现象 :
一、磁体的性质
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指向性。
二、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 南极 S
北极 N
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同名相斥,异名相吸。
四、磁化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