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科室不良事件年度分析(集锦)

科室不良事件年度分析(集锦)

科室不良事件年度分析第一篇:科室不良事件年度分析科室上半年不良事件分析干三科上半年不良事件总结分析为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科室据医院制定的非惩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鼓励科室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

科室不良事件年度分析

第一篇:科室不良事件年度分析

科室上半年不良事件分析

干三科上半年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为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科室据医院制定的非惩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鼓励科室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医院在三月份试行了“不良事件管理规定”,通过组织大家共同学习,三月份之后上报不良事件数量较前有所增加,并组织大家进行讨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一、总结分析

1.上半年我科共报4件不良事件,其中第一季度报有1件,第二季度报有3件,较第一季度有所增长。充分体现规范管理培训后,持续改进效果明显(见图1)。其中无Ⅰ级、Ⅱ级事件发生,Ⅲ级1件占25%,Ⅳ级75件占%(见图2)。 图1:

2014年上半年第

一、第二季度对比332.521.510.50

1系列1第一季度第二季度

图2:

2014年上半年不良事件级别对比25%Ⅲ级Ⅳ级75%

2.从上报良事件类型来看,护理不良事件有2例,医疗有1例,自医院7月1日开通治安不良事件上包平台后,补报1例走失不良事件,未报替他类型不良事件,总体来上报例数不多。(见图3) 图3:

2014年1-6月份不良事件分类治安事件125%医疗医技1 25%医疗医技1护理2治安事件1护理250%

3.在上报不良事件中有填报错误、主要有的事件类型、事件类型错填、事件等级选错及其他各类各项漏填、错填等现象。

4.上报的不良事件原因多为医患沟通不到位、药品安全应用知识

缺乏等发面,如何避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有效、最大限度避免医疗纠纷,需要在医患沟通、药品安全应用以及改善医疗环境等方面上提高警惕。

二、 改进措施

1. 加强不良事件相关制度、上报流程及上报操作的再培训与考核, 确保全员知晓的同时做到及时、准确上报。

2.充分做到有效医患沟通,将谈话内容记录在病程记录上,必要时 签署患者同意书。

2. 提高用药安全,加强药品的监管,必要时与主管药师联系为患者、 临床医师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服务指导。

第二篇:不良事件分析

镇沅县人民医院

2014年4-9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总结

一、2014年4-9月上全院共上报意外事件37件,原因主要以下几方面:

(一)医、技不良事件成因(37件) 1.治疗错误事件1起; 2.输血不良事件3起; 3.非预期事件9起; 4.不作为事件7起;

5.方法、技术错误事件1起; 6.基础护理错误事件0起; 7.其它事件16起。

二、全院医疗安全改进措施:为进一步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和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经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继续在全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疗安全意识。 

(二)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加强服务意识,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积极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 

(四)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

(五)加强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

1 高护理质量。 

(六)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继续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 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制度

(七)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

严格执行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切实采取措 施推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认真做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 

(八)继续推进与落实“病人安全目标”。认真做好手术安全、输血、用药、检验等医疗服务重点环节的安全核查工作。

(九)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

制工作。 

(十)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建立科学有效的输血不良反应及紧急用血应对预案,并认真落实。 

(十一)建立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的工作机制,重点加强针对制度建设、管理组织体系、事故查处、责任落实等方面薄弱环节的整改工作。

三、表扬与奖励,在2014年4-9月,以下医、护、技务人员积极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使得医院及时发现医疗隐患和存在的问题,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或事故,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与医疗安全,按医院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2 (科室人员名单附后)

镇沅县人民医院医务部

二0一四年十月十三日

2014年内一科:内二科:放射科:中医科:I C U:妇产科:检验科:胃镜室: 4-9月主动上报不良事件人员名单杜余蓉 3例 朱艳华 2例 王思思1例

林昌全 1例 杜 琳 2例

周文斌1例 苏艳梅1例 尹 健1例 李晓燕 2例 陶亚琼2例 李 坚1例 陈 勇 8例 袁 昕 1例

苏孟益 2例 李红莲 2例 杨柳青2例

马 存3例。

王明富 1例 李光华 1例

第三篇: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

十四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成因分析

一、护理不良事件项目

病人识别错误

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员结构

新上岗护士:陈延延

三、护理事件后果

及时改正未造成后果

四、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如给病人进行治疗时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更换液体时未做到床号、瓶签、输液卡三对照。

2、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查对制度落实不认真,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护士不严于职守,责任心不强,工作时思想不集中,态度不严谨,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4、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消极倦怠情绪。

5、护理质量安全小组督导力度不大,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疏于管理,对新上岗护士培训不到位。

五、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

1、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熟知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和程序;至少使用两种核对患者身份的识别方式,禁止仅以房间才床号作为唯一的识别依据。科室组织人员细化学习查对制度执行流程。

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加强管理。

3、科室加强对新来科人员的培训教育,重点加强对本科疾病的培训及护理核心制度的培训,不定期抽查。

4、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紧张和焦虑。护理质量小组及时对护理人员进行疏导,减轻护士心理压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

5、学习相关护理法规,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了解自己和病人的权利义务,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6、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逐级上报,制定整改措施,纺织类似事件发生。

7、护理质量安全小组严格督导,保证护理安全。

十四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成因分析

一、护理不良事件项目

观察巡视不及时、护士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知识缺乏

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员结构

新上岗护士:侯春鹤

三、护理不良事件后果

及时改正未造成后果

四、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1、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如:静脉注射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热痛;没有及时处理和回报给护士长,另外新来院的护士工作经验少,且对化疗药物知识缺乏,认识不到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的危害。

2、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流程不熟悉,对某些药物在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表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

4、护理健康教育实施不到位,未达到预期效果。

5、护理质量安全小组督导力度不大,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疏于管理,对新上岗护士培训不到位。

6、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逐级上报,制定整改措施,纺织类似事件发生。

五、不良事件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加强观察。

2、加强对新来科护士加强培训和监管,加强科室常用药物的学习,不定期抽查。严格掌握“三基三严”,夯实理论基础。

3、各项护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达到预期效果,健康教育与护理措施做到护理人员人人掌握。

4、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对一些特殊用药有安全警示,认真落实操作前、中、后查对。

5、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紧张和焦虑。护理质量小组及时对护理人员进行疏导,减轻护士心理压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

6、学习相关护理法规,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了解自己和病人的权利义务,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7、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逐级上报,制定整改措施,纺织类似事件发生。

8、护理质量安全小组严格督导,保证护理安全。

第四篇:不良事件分析整改汇总

2014年7月医疗不良事件分析整改汇总

今年我院质控处调查全院7月份医疗不良事件,经质控处汇总结果如下:药学部14起、护理部51起、医务处15例、院感处4起、保卫处4起、设备处0起、信息处1起、门诊部0起、后勤处0起。 共计89起。根据医疗事件SH9分法其中:Ⅰ级0起,Ⅱ级 25起(药学部14起、护理部5起及医务处6起),Ⅲ级55起(护理部46起,医务处9起) Ⅳ 级9起(信息处1起,院感处4起及保卫处4起)(见表1)。

不良事件分类:1类,共45例(26例护理部,5例医务处及14例药学部);2类,共8例(2例护理部,2例医务处及4例保卫处);3类,共0例;4类,共21例(18例护理部及3例医务部);5类,共2例,(2例医务处);6类,共5例(5例护理部);7类,共5例(院感处4例,医务处1例);8类,共0例;9类,(2例医务处及1例信息处);10类,共0例。非以上所列内容则注明是其他情况(见表2)。

存在原因如下: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患者安全意识不足、宣教巡视不到位、医护人员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有关等。

2、药物不良反应、科室管理不到位、无积极检查隐患的意识;

3、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服务态度不好,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4、设备故障及其他因素。发生不良事件最多的部门是护理部,原因是由于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宣教巡视不到位有关所导致的不良事件。其中以皮肤护理不良事件为最多(18例),其次是医务处,共15例,原因有

1、员工因素;

2、药物相关;

3、器材设备;

4、患者因素;5其他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严格执行各项关键性医疗制度,明确各级各类医师职责,积极实行14项核心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对年龄较大的,特别是重病人,术前评估应尽可能的详尽、完整、准确,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对可能出现的后果,医患双方均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好应对准备。

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正确处理,规范科室管理,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识别及早期处理医疗隐患的能力;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各科室的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全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三甲复审奠定扎实的基础。

1

表1.我院7月份调查科室医疗不良事件分级(单位:起)

部门

I级(%)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II级

14(15.73) 5(5.62) 6(6.74)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5(28.09)

III级

0(0.00) 46(51.69) 9(10.1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55(61.80)

Ⅳ 级

0(0.00) 0(0.00) 0(0.00) 4(4.49) 4(4.49) 0(0.00) 1(1.12) 0(0.00) 0(0.00) 9(10.11)

总计

药学部 护理部 医务处

院感处

保卫处

设备处 信息处 门诊部 后勤处 总计

14(15.73) 51(57.30) 15(16.85) 4(4.49) 4(4.49) 0(0.00) 1(1.12) 0(0.00) 0(0.00) 89(100.00)

2

表2 我院7月份调查科室医疗不良事件分类(单位:起)

部门 1类(%) 不良治疗事件 2类(%) 意外事件

3类(%)

医患沟通事

4类(%)

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

5类(%)

不良辅助检查事件

6类(%)

管道护理不良事件

7类(%)

职业暴漏

8类(%)

公共设施事

9类(%)

医疗设备器械事件

10类(%)

供应室不良事件

总计(%)

药学部 护理部 医务处

院感处

保卫处 设备处 信息处 门诊部 后勤处 总计 14(15.73) 26(29.21) 5(5.62)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45(50.56) 0(0.00) 2(2.25) 2(2.25) 0(0.00) 4(4.49) 0(0.00) 0(0.00) 0(0.00) 0(0.00) 8(8.99)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8(20.22) 3(3.37)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1(23.60)

0(0.00) 0(0.00) 2(2.2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25)

0(0.00) 5(5.62)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5(5.62)

0(0.00) 0(0.00) 1(1.12) 4(4.49)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5(5.62)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25) 0(0.00) 0(0.00) 0(0.00) 1(1.12) 0(0.00) 0(0.00) 3(3.37)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4(15.73) 51(57.30) 15(16.85) 4(4.49) 4(4.49) 0(0.00) 1(1.12) 0(0.00) 0(0.00) 89(100.00

)

第五篇:护理不良事件改进分析、评价

2014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我院第一季度共发生院内压疮2例,无其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一、案例分析

其中一例发生在脑科病房。患者田士清,男,2.14日入院。患者神志清楚,形体消瘦,面色晦暗无华,胸闷憋气,咳嗽,咳痰,不易咳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不能进食,保留导尿。2.26日骶尾部出现一1.5*2cm大小表皮破损,无渗出。

另一例患者发生在内二科病房。张淑芝,女,74岁,2014年2月5日以中风收入我科,现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尚可,阵发性咳漱咳痰,纳食尚可,眠欠安,大便近几日日1—2次,保留导尿。2.13日申报难免压疮评分为13分,2.19发现患者左臀部3*5cm皮肤破溃。

分析2例压疮事件:

第一例首先,护理人员重视程度不足:虽然自患者入院后护士关注了皮肤情况并进行每班交接,但是入院后未给与皮肤情况评估并记录;患者经常住院,护士从思想上有麻痹大意之处。再有未能与家属沟通,使用防压疮气垫。其次,患者自身存在高危因素营养不良:患者纳少,消瘦、乏力;活动受限:患者卧床,日常生活能力中度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曾经有压疮病史。

第二例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进行了难免压疮评估,对于小于17分者填报难免压疮评估表,告知病人及家属压疮的危害及如何预防。虽经积极预防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压疮。

二、整改措施:

1.加强护理部及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二级质控,做好重点病人、重点环节的风险评估,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科室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对于发生的不良事件做到及时上报,分析、整改,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3.各个班次均应加强压疮预防的意识,做到勤巡视、勤观察、勤护理。 4.完成晚间护理,做好宣教,夜间加强巡视。

5.按时、按要求填写各项表格,及时上报,科内严格质控。

护理部

2014.04.03

2014年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针对第一季度发生的2例院内压疮,护理部及时组织分析、讨论、整改,本季度无院内压疮及其他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要求各科室继续做到:

1.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严禁漏报、瞒报。 2.严格落实核心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3.院科两级继续加大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内容培训。 4.继续加强护理部及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二级质控,做好重点病人、重点环节的风险评估,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护理部 2014.06.30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