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一篇: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一五”回顾
(一)《电子签名法》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二)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三)电子认证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四)电子认证技术稳步发展
(五)电子认证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形成
二、“十二五”面临形势
(一)电子认证服务作用更加凸显
(二)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空间日益广阔
(三)电子认证服务资源亟待整合
(四)电子认证服务亟待创新与突破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四、重点任务
(一)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环境
(二)规范认证服务,突破重点领域电子认证服务瓶颈
(三)拓展应用市场,发展壮大电子认证服务业
(四)开展试点示范,推动电子认证服务创新发展
(五)完善标准规范,加强电子签名技术检测与认证服务监督
(六)开展合作交流,促进电子签名与认证跨境互认
五、重大工程
(一)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及应用试点工程
(二)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应用试点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改进行政管理模式
(二)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三)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精神,按照《“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制定《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本规划侧重指导第三方电子签名认证服务,是推进行业发展、开展行业管理、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的依据。
一、“十一五”回顾
(一)《电子签名法》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电子签名法》为电子认证服务奠定法律基础。2005年4月1日实施的《电子签名法》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电子签名法》关于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效力、原件效力、证据效力以及数据电文的存档与收发时间、收发地点的规定和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电子签名第三方认证的要求,为电子签名的应用以及相关认证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电子签名法》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依据《电子签名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发布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设立、许可、服务、暂停和终止、
法律责任以及监督管理作出了规定。相关部门从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密码使用及管理要求、电子政务领域的认证服务应用、电子商务领域的认证服务应用等方面制定了《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电子支付指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部分省市还出台了规范本地区电子认证服务市场,推进电子认证应用的规范性文件。
(二)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时期,电子认证软、硬件和服务市场规模增长明显。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建设、硬件介质数字证书发放、电子认证相关应用系统集成及服务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电子认证服务业市场总规模超过2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8%,2010年的增长率接近100%。
作为电子认证服务业的主体,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底,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许可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共30家,分布在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总资产规模达到20.1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3.2亿元,有效数字证书总量达到1530万张,其中机构证书、个人证书、设备证书分别约为730万张、790万张、1万张。
(三)电子认证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电子认证在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应用不断扩大。电子认证在网上报税、报关、工商年检、社保缴纳、公积金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网上招投标、在线支付、在线合同等电子商务领域应用迅速增长,并逐步向知识产权保护、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扩展。
跨地区的电子认证应用稳步推进。2009年粤港两地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应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基于粤港电子签名证书互认环境下的跨境电子报关支撑平台” 试点项目的实施效果逐步显现。2010年,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联合建设了“长三角数字证书应用互联互通平台”,在电子认证应用层面推进认证资源共建共享取得突破。
(四)电子认证技术稳步发展
电子认证基础技术日趋成熟。基于国产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的数字证书认证系统研发成功,国产数字证书认证系统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数字证书介质不断丰富和完善。
电子认证应用技术快速发展。电子签章系统、电子签名服务器、身份认证网关和时间戳服务系统等一系列电子签名与应用类产品进入市场,为电子认证应用提供了基本保障。可信电子凭证、可信电子记录和可信电子合同等应用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电子认证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形成
证书管理、时间戳、密码协议、系统检测等技术类标准基本完善。已制定数字证书格式、在线证书状态协议、公钥基础设施组件最小互操作规范、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等22项技术类标准。
公钥基础设施系统互操作性评估准则等相关的应用支撑类标准开始研究。《电子认证系统证书分级规范》、《电子签名验证通用指南》等6项电子认证应用支撑类标准起草工作基本完成,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岗位设置、业务规则等管理规范框架基本形成。已制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规范》、《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服务规范》(试行)、《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岗位技能规范》(试行)等7项电子认证服务管理类规范。
我们也要看到,电子认证服务业目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用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律有待进一步探索。跨行业、跨地区电子认证服务存在阻力,信息化监管手段亟待建立,身份认证与签名应用有待规范,服务模式单
一、能力不足,行业结构仍不够合理,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宣传培训力度不够等等。
二、“十二五”面临形势
(一)电子认证服务作用更加凸显
构建可信网络空间的需求日益迫切。身份盗用、交易诈骗、网络钓鱼等各种安全事件频发,与蓬勃发展的网络应用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国有近1.28亿互联网用户遭遇过上述安全事件影响,初步估计损失超过150亿元,严重打击网络用户的信心,阻碍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构建可信网络空间的呼声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电子认证服务通过保障网络身份真实、网络行为可溯和数据电文可靠,为维护权益、追究责任、履行义务提供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持,是构建可信网络空间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与快速发展,电子认证服务对构建可信网络空间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二)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空间日益广阔
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2.78亿个IP地址,866万个域名,191万个网站,网民数量已突破4.5亿,网络购物用户数量1.61亿,电子商务交易额4.5万亿元。据预测,“十二五”期间,网络应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将进一步普及深化,到2015年,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将突破18万亿元,电子认证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社保、医疗、保险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将逐步深化电子认证的应用,电子病历、电子保单等更多业务将得到广泛开展。随着社会对电子认证服务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将迅速增长,网上交易活动开展更为频繁,在线招投标、电子合同签署与电子订购等业务将蓬勃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电子商务逐步向移动电子商务转变,手机支付的应用使得商务交易更加便捷,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云计算等新模式的产生使得云端数据的安全存储、访问授权、隐私保护问题逐渐凸显,为电子认证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出现势必为电子认证服务的应用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三)电子认证服务资源亟待整合
数字证书互认与认证资源整合的需求迫切。跨地区、跨行业的网络应用需求旺盛,迫切需要实现数字证书互认。电子认证服务多样性的需求渐趋突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日益提高,实施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条件逐渐成熟,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整合认证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四)电子认证服务亟待创新与突破
服务方式亟待拓展,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服务能力亟待加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对电子认证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迫切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用户需求,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用户体验,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产品的易用性,保护用户隐私,在现有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
“十二五”时期是电子认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勇抓机遇,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电子签名法》为依据,以推进国家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和规范网络空间秩序为目的,以加速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统筹全局、规范发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应用牵引、服务创新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推广可靠电子签名应用,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支撑。
——统筹全局、规范发展。综合运用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统筹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加强部门协调与沟通,优化行业结构与布局,整合资源,营造环境,贯彻落实电子认证服务相关法规与标准,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电子认证服务,推动电子认证服务业健康发展。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率先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和可靠电子签名,发挥政府部门带头作用。制定鼓励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电子认证服务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满足需求、合理有序、公平竞争的电子认证服务业。
——应用牵引、服务创新。紧紧围绕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对电子认证服务的需要,创新服务模式,健全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发展便捷、安全、可扩展、个性化的电子认证服务,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电子认证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期,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并在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模式探索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
——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
形成完善的网络身份证书策略,规范身份认证服务,满足多样化网络身份认证服务需求。依托合法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覆盖全国,网点覆盖所有省份、延伸到中东部地区80%的城镇和西部地区60%的城市,有效数字证书数量超过1亿张,网络身份认证服务在国家网络信任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加强。
——基本形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
可靠电子签名相关政策法规基本完善,可靠电子签名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建成技术精湛、职责清晰、配置合理的专业检测队伍,具备产品和系统的检测能力,基本形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满足社会对可靠电子签名的应用需求。
——初步建立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模式
形成符合法律要求的数据电文检测和认定标准,在电子合同、电子凭证、电子记录等典型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数据电文生成、传递、接收、保存、提取、鉴定等可靠性认证相关服务模式。
四、重点任务
(一)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电子认证服务发展环境
完善政策法规,规范行业运营环境。根据信息化发展对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方面的需求,完善网络身份认证管理政策。研究制定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可靠性认定规则,为电子取证、司法鉴定和法律诉讼提供支持。进一步贯彻落实《电子签名法》,推动《电子签名法》与《票据法》、《合同法》、《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的衔接。促进电子认证服务在电子商务纠纷解决中的具体应用。鼓励采用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加大执法力度,促进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行业发展。
(二)规范认证服务,突破重点领域电子认证服务瓶颈
根据数字证书标识对象不同和安全保障等级不同,针对个人、机构、设备、软件代码等分类分级制定证书策略,规范电子认证服务行为,为证书互认奠定基础。重点针对金融领域网站钓鱼、身份假冒和信息窃取等用户重大关切,培育并指导境内骨干认证服务企业,增强能力,取得网络服务器、移动智能终端、可信软件认证服务上的突破,占据网络设备等认证服务市场的主导地位。
(三)拓展应用市场,发展壮大电子认证服务业
扩大证书服务市场,丰富认证服务内容,提高企业服务能力。巩固机构证书服务市场,大力发展个人证书服务市场,重点推进个人证书在电子商务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使用。发展电子凭证、电子合同等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市场。鼓励电子签名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形成电子签名应用中间件开发和经签名电子数据的证据保全、提取、举证等全流程服务。鼓励企业发挥资本和技术优势,通过联合、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提
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规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打造龙头企业。
(四)开展试点示范,推动电子认证服务创新发展
建设网络身份验证门户,选择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跨境电子商务等典型应用,提供接口开放、标准统
一、服务规范、安全可信的网络身份验证服务,开展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及应用试点。选择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按《电子签名法》对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的相关要求开展试点,探索形成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的技术和应用规范。探索建立证书互认长效机制,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电子认证跨区域互认。继续支持长三角地区的电子认证服务联盟试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居民健康卡等领域的跨地区证书互认。总结粤港电子签名证书互认试点经验,探索建立跨境证书互认模式和机制。针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安全需要,选择用户基础好的移动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相关领域,开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领域认证服务试点示范。
(五)完善标准规范,加强电子签名技术检测与认证服务监督
健全电子认证标准规范体系。加快完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业务连续性、风险保障、运营管理等有关管理类规范。组织制定《可靠电子签名指南》,明确对不同格式数据电文进行签名的程序、流程和认定标准。加快制定数字证书分级分类管理、互操作规范等应用支撑类标准。研究制定电子签名设备、系统检测等技术类标准,推动制定电子签名行业应用标准。培育和发展专业化机构,对含可靠电子签名模块相关系统和产品进行检测,对认证服务过程和质量进行监督。
(六)开展合作交流,促进电子签名与认证跨境互认
加强电子签名与认证交流和合作。建立核准境外数字证书法律效力的机制,推动数字证书的跨境互认。总结粤港电子签名证书互认的合作模式和试点经验,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下的电子签名互认,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中澳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电子签名互认谈判。积极参与国际间电子签名与认证交流。
五、重大工程
(一)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及应用试点工程
开发数字证书应用接口标准、证书类别和安全等级验证系统、平台综合管理系统等,建立数字证书交叉认证平台,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验证接口,为公众开放数字证书查询窗口,为实现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证书在不同应用系统中使用奠定基础。建立境外证书验证系统、出境证书备份系统,响应境内外信赖方的数字证书验证请求,支持数字证书的跨境互认和应用。选择有证书交叉认证应用需求的领域或区域开展应用试点。
(二)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应用试点工程
为切实保障交易主体身份真实性、交易行为不可抵赖性和交易资金安全性,实施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应用试点工程。建立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服务平台。开发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检测工具,搭建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可靠性认证服务平台,与有条件的电子商务网站对接,以电子合同应用为重点,围绕数据电文生成、传递、接收、保存、提取、鉴定等可靠性认证各环节开展试点,满足电子商务对可靠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的应用需求。
六、保障措施
(一)改进行政管理模式
依据《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指导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规范电子认证服务、推进电子认证应用的工作机制。建设行业监管信息化平台,发挥专业化检测机构作用,提升监管水平。成立电子认证服务专家组,建立电子认证服务行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机制。成立行业组织,加强交流,推动行业自律,推广应用,促进行业发展。
(二)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将有关《电子签名法》贯彻落实所需的行政资金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争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对电子认证服务业的支持。鼓励风险投资、民营资本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电子认证服务。鼓励和支持技术实力雄厚、产品应用前景好、服务和风险保障能力强的电子认证服务企业上市。
(三)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编写电子认证专业教材,引导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电子认证专业课程。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开展《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政策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明确关键岗位人员职业技能要求,提高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专业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比例。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电子认证服务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采取研讨会、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普及电子认证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利用可靠电子签名保障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开展电子签名应用典型案例调查,编辑电子签名优秀应用案例集,大力推广普及电子签名应用。
附件:
术 语 说 明
1.电子认证服务:为电子签名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证明的活动,包括签名人身份的真实性认证,电子签名过程的可靠性认证和数据电文的完整性认证三个部分,涉及数据电文的生成、传递、接收、保存、提取、鉴定各环节,涵盖电子认证专有设备提供、基础设施运营、技术产品研发、系统检测评估、专业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是综合性高技术服务。
2.电子认证服务机构(CA):作为第三方向社会公众提供电子签名人身份真实性、电子签名可靠性证明的服务机构。
3.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4.可靠电子签名:根据《电子签名法》规定可靠电子签名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5.证书策略:是一组安全规则,描述了数字证书签发和管理过程中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审计评估、赔偿和责任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为应用方选择证书提供可参考的标准。
6.认证业务规则: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声明的为满足证书策略中所列各项规范性要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7.公钥基础设施(PKI):是集机构、系统(硬件和软件)、人员、程序、策略和协议为一体,利用公钥概念和技术来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PKI系统是通过颁发与管理公钥证书的方式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系统,包括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注册机构、资料库等基本逻辑部件和在线证书状态协议服务等可选服务部件以及所依赖的运行环境。
8.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基于椭圆曲线在有限域上离散对数求解困难而建立的非对称密码算法。
第二篇:滨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滨城区服务业发展局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率先崛起、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潜力所在和重要基础,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更好的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区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6.07亿元,年均增长23%。“十一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09%,较“十五”末提高5.45个百分点,为我区第一产业的加强和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2、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房地产、旅游、信息、通讯、中介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产生。
3、特色街区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先后培育建成省级服务业园区1处,市级服务业园区5处,特色专业街7条,大型专业市场5处,大型超市8处,改造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规模档次,挂牌命名渤海十路特色餐饮、黄河二路电动车、渤海五路汽车贸易、渤海六路美食街,带动了汽车销售、地方名优小吃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增强了服务业集聚效应,改变了服务业布局分散的状况,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4、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8.89亿元,服务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供给能力明显提高,逐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服务。
(二)制约因素
全区服务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投入加大、升级加快、后劲增强的良性发展轨道,但与发达地区、先进城区相比,无论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还是产业贡献,都存在很大差距:
1、规模总量不大。缺少“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服务产业,缺乏有辐射带动力、承载力强的集聚区、特色园区和龙头骨干企业。
2、结构不合理。现代新兴服务业比重较小,尤其是物流、研发、营销、咨询、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中介和社区服务等生活公共服务业也发育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规划定位不高。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缺乏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商圈布局比较分散,部分业态竞争相对激烈,部分新建大型商业设施布局对交通、环境考虑不够周全。
4、体制机制不完善。服务行业开放度较低,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发展环境仍不宽松,政策落实难、难落实的问题相当突出。
(三)潜在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臵。滨城区位于黄河下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是滨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鲁北地区物流集散地。滨城区处于渤海湾的地理轴心,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天津滨海新区两大经济区的的结合部,环渤海经济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的叠加地带。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规划中占据重要位臵,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区域。
2、便捷的交通优势。滨城区是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境内有三座大桥、两座浮桥跨越黄河。220、205国道,滨博高速、滨大高速、济青高速、荣乌高速、津汕高速、滨德高速,滨港铁路、胶济铁路和即将建成的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距北京、天津、青岛、济南3小时以内路程半径,物资流通便捷。
3、宽阔的空间优势。西区崛起,东区建设步伐加快,老城区改造效果显现,城区建设为滨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载体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蓬勃发展的西区面积200万平方米,日新月异的东区诸多大项目纷纷上马;老城区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资源的功能臵换也势在必行。
4、优良的政策环境。国家、省、市正加速服务业对外开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资和民资参与发展服务业。省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服务业,并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意见,市委、市政府和我区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区委、区政府“1241”总体工作部署,立足建设“黄三角”中心城市中心商务区定位,转变发展观念,优化资源配臵,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市经济的主攻方向,把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速集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楼宇总部等现代服务业业态,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共赢。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定位、任务目标、政策措施,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不断拓展新兴领域,进一步做大规模、调优结构、做足特色,突出抓好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形成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加速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四大载体”建设,全力打造“五大板块”、“十大园区”,完善政策和投资环境,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内生活力和竞争力,努力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城市经济新格局,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谐生态宜居区、城市文化繁荣区、现代商贸物流区。
(二)主要目标
——服务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2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2015年达到230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至2015年累计完成22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5%以上。“十二五”末三产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
——服务业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十二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万人,到2015年达到2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到58%,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使服务业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
——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比重不断提高,传统服务业得到进一步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逐步拓宽,产业素质不断增强;城市服务业全面快速增长,农村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经济结构。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健全,服务功能设施完善,运作机制规范,现代化水平较高,辐射能力较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三、“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突出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四大载体”建设为平台,围绕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商务区总体目标,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区域特色经济,推进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
(一)空间布局
依据市场资源优势和产业前景,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高档住宅、休闲观光、物流配送、商务金融,形成五个功能区。
1、中部重点发展中心商务区。 以渤海七路为中轴线,西起渤海十路东至渤海五路,南起黄河一路,北至黄河十路,培植发展商务金融区。逐步提升现有渤海国际、银座商城、潍坊中百、大润发、王府井商贸城等一批旗舰店规模档次;逐年培植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商贸企业5家,争创“省级服务名牌”2个;大力提升金融服务业,在东营商业银行、恒丰银行成功入驻的基础上,推动齐商银行、招商银行落户开业,完成农信社改革任务,组建区农村商业银行,逐年引进股份制银行1家,发展典当、担保等金融机构9家,进一步提升渤海七路中心商业街的招商聚商能力。
2、西部重点发展高档住宅生活区。以市西、彭李办事处为主体,西起渤海十八路东至渤海十路,南起长江三路北至黄河十六路,打造高档住宅生活区。推进阳光政务小区、绿都花园、德坤华府、安康花园、完成张八棍、亚药刘、棒槌孙等旧村改造项目,引进富尔玛、家乐福、沃尔玛、银座等大型超市商场,招商建设以生活资料为主的市西物流园区,打造黄河三角洲文化创意产业园,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3、东部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群。以北办、市东、梁才为主体,西起渤海五路东至东外环,南起南外环北至北外环,打造大型专业市场群。全力推进东区重点专业市场建设,提升改造传统型商贸服务业,推进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东海国际新天地、洋货大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运营进度;力促京博城市综合体、黄河三角洲创业城等项目尽快开工;争取国际家纺交易城、银座商城成功落户入驻,提升全区家纺市场档次;改造提升鲁北蔬菜批发市场、新兴市场、滨州纺织品、义和石材、北镇大集等一批大型市场;集中整合东区汽车4S店,规划建设鲁北汽车交易市场。
4、南部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带。以市西、市中、梁才为主体,沿黄河滩涂一带,重点发展以城郊型观光农业、生态采摘、自耕园及沿黄旅游为主,抓好市西休闲小街、创业就业园建设,开辟梁才大高黄金梨、草莓采摘,做强做大“采摘节”;积极配合“三蒲”景区开发,推进黄河楼及蒲湖周边开发建设,加快黄河温泉度假村建设。
5、北部重点发展仓储物流陆港。以秦皇台、梁才、市东为主体,加快总投资100亿元的陆港物流园区规划,力争早日招商建设;完善东城物流园区布局,完成铁路货场、银河物流、鑫盛鑫煤炭等物流项目建设,对东王钢材、滨州汽车城、滨岭商贸园加快整合扩容。
(二)产业结构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强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通过品牌引领、产业集聚、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打造黄河三角洲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介服务中心。
1、优先发展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以德大、黄大、滨港铁路为依托,重点发展滨城区东城现代陆港物流、滨州工业物流两大物流园区;培植一批物流骨干企业。金融保险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进驻或设立分支机构,争取设立滨城区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性金融机构。鼓励发展信托、租赁、典当、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科学引导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信息服务业:实施社会信息化系列工程,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综合服务信息、劳动力就业、社区服务、托老服务、数字城管、城市运行监测、一卡通、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校园信息等社会信息化服务工程建设。逐步推行“三网融合”,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2、改造提升四大生活性服务业。旅游业: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和市场深度开发,建成都市旅游、人文古迹风景、沿黄生态观光旅游三大旅游风景区。到2015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5亿元。商贸餐饮业: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商业零售点和商业街,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实行餐饮企业的分层次管理,规划建设集餐饮、休闲、演艺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开发“一区”,即东城现代商务区,改造提升“两路”,即:以渤海七路、渤海十路为轴线的中心商务金融区。房地产业:合理引导商业地产开发,科学发展楼宇经济;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科学安排高中低档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供应比例,搞好拆迁安臵房、农民多层公寓和创业人才公寓等专项用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引进著名房地产中介企业,加快住在产业现代化。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保洁、物业等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鼓励创办社区服务业实体,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健全社区服务组织。
3、培育发展两大新兴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鼓励发展动漫制作、广告策划、数字传媒、工艺品设计、文学作品、绘画等创意产业,扶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会展业:积极承办国内会议,发展以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继续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会展,培育会展业得知名品牌。
(三)重点园区
1、商务金融园区:以市中办事处为主体,沿渤海七路主轴,黄河二路至黄河八路,渤海八路至渤海六路为主要范围,重点发展大型商场超市、金融证券、星级酒店等业态,抓好黄金国际大厦、清怡国际、新悦国际等项目建设,促进渤海国际、王府井商贸城加快招商,引进齐商银行、招商银行,兴建旅游产品、温州名购购物街。
2、大型专业市场园区:以北办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渤海一路到渤海六路,黄河一路至黄河八路为主要范围,促进新兴市场、姜家副食品、六街蔬菜、滨州纺织品等存量市场改造提升,引导海得汽配、海虹商贸城、金茂商都、环亚一家、洋货大市场等新建市场招商运营。
3、餐饮娱乐园区:以彭李、市西办事处为主体,渤海八路至十二路,黄河二路至八路为主要范围,建设东方文化商业街、学生用品街等专业街,做强做大华夏一品特色餐饮集聚区。抓好东方商都、滨州中关村、龙腾数码等重点项目。
4、东城物流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铁路和东外环线两侧,抓好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东海国际新天地、义乌国际商贸城大型市场项目和银河物流、海华物流等物流项目建设。
5、三河湖休闲度假园区:围绕三河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核心区面积2500亩分为文化体验区、水上娱乐区、餐饮服务区、观光农业区四个区域,建设温泉酒店、百果园、笔架山、水上生态餐厅等项目,宣传推介“森林公园”品牌,打造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6、杜氏文化园区:以滨北办事处南街为主体,依托杜氏故宅开发总体规划,完成杜受田居住院落、后花园、大同客栈等一期建设,加快二期10000平方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AAA及旅游风景区。
7、黄河文化绿色观光园区:以市西、市中、梁才办事处为主体,结合生态农业开发,抓好休闲小街创业生态园、黄河生态园、“三蒲”开发、明清一条街、亲母亲河观光园、黄金梨采摘园等重点项目,打造沿黄生态农业绿色长廊。
8、中海风景游览园区:以彭李办事处为主体,建设中海东部水系景观,引进水幕电影、音乐喷泉、高尔夫练习场及景区服务中心。推进滨州市“三馆一院”、“一馆三中心”、御景园等项目建设。
9、东城现代商务园区:以市东、梁才办事处为主体,沿白鹭湖周边规划建设写字楼、星级酒店等商务设施。兴建金博商厦和金博酒店项目,抓好香格里拉.水岸绿城、白鹭湖大酒店、东区客运中心、火车客运站广场等建设,繁荣发展现代商务园区。
10、汽车贸易园区:以市东、滨北办事处为主体,沿205和220国道两侧培育汽车贸易园区,抓好市东汽车商贸城、滨岭商贸园、铂焱汽车商贸城以及汽车4S店集聚整合。
四、政策措施
(一) 加强领导,政策倾斜
强化服务意识,由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对涉及服务业发展项目的立项登记备案、规划、土地审批、工商登记等,要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实行政务公开、网上审批,对重大项目优先进入“绿色通道”,并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流程。加快研究制订滨城区服务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引导资金投向重点领域,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滚动发展”的原则,筹划、论证、筛选、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点项目,建立服务业大项目储备库。
(二) 规划引导,扶优扶强
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按照服务业“专职专责”、“一业一责”的原则,完善金融、商业网点、旅游、物流、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专业规划。要按照“分工合作,功能互补,适当错位”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编制服务业发展的各类分规划,尽快形成上下贯通、衔接一致的规划体系。服务业企业享受与制造业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进一步扶强扶优,大力推进跨行、跨业、跨区域的大集团、大企业的组建,鼓励服务类企业做强做大。对服务业行业扶持资金,由分散变为集中,实行通盘考虑、统筹使用。同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支持。
(三) 技术创新,提档升级
鼓励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参照制造业技改贴息的政策,对优势明显的传统服务业和新型现代服务业给予贷款贴息。开辟投融资渠道,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服务业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募集社会资金。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界限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改造、改组方式,促进服务业由粗放型的外延扩张向集约型的内在素质的提高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一批重点领域、新兴行业和薄弱环节的重大项目,通过改造提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面提高我区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
(四) 品牌引领,人才支撑
加快服务业专业化、品牌化提升步伐,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创新。重点支持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管理理念新、经营规模与业绩在行业中排名前列的服务业企业争创名牌。加快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特别要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会展策划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励政策。加强岗位职业培训,重点吸引国内外著名培训组织建立培训机构,健全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培训考核,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实行职业技术岗位的技能竞赛与定级。
(五)完善统计,健全决策体系
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充实统计力量,如实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建立定期服务业结构体系、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的评价通报制度,促进现代化服务业向纵深加速推进。
第三篇:邮政普遍服务“十二五”规划
目录
一、现状与形势 ........................................ 1
(一)“十一五”回顾 .................................. 1
(二)“十二五”形势 .................................. 4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 6
(一)指导思想 ........................................ 6
(二)基本原则 ........................................ 7
(三)发展目标 ........................................ 8
三、主要任务 ......................................... 10
(一)加快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 10
(二)完善邮政普遍服务终端服务体系 ................... 11
(三)提升邮政普遍服务综合服务能力 ................... 12
(四)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规范标准体系 ................... 13
(五)健全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体系 ................... 14
四、政策措施 ......................................... 14
(一)提升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和水平 ..................... 14
(二)建立邮政普遍服务可持续发展机制 ................. 15
(三)明确各级政府邮政普遍服务保障职责 ............... 16
(四)强化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 ....................... 17
(五)促进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机融合 ................. 18 1 邮政普遍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公民 通信自由的基本途径,在维护国家政令畅通、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 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邮政普遍服务可持续发展,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纲要》和《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实际,制定《邮政普遍服务“十二五”规划》。本 规划为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随着邮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和《邮政法》的修订 实施,邮政普遍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邮政普遍服务不仅在保障公 民基本通信权利方面发挥着基础作用,还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 件、服务国家重大活动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我国地域广阔, 广大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很多牧区、海岛、山区、 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处偏远、交通条件较差,邮政普遍服务任务 依然十分艰巨。 1.邮政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2005 年 7 月 20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邮政体制改 革方案》,启动了以政企分开为核心的邮政体制改革。重组后的国家 邮政局按照《邮政法》和“三定”职责,强化规划、政策和标准制定,2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大力推动建立覆盖城乡 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新组建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依法承担邮政普遍 服务义务,并积极利用邮政网络优势服务“三农”。 2.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2009 年 10 月 1 日,修订后的《邮政法》颁布实施,明确了邮政 普遍服务的法律地位,奠定了邮政普遍服务机制的法制基础。《邮政 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邮政企业设置和撤销邮政营业场所管理规 定》和《邮政企业停止办理或者限制办理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业 务管理规定》等规章办法相继出台。邮政普遍服务相关标准体系不断 完善,《邮政普遍服务》标准、《住宅信报箱》国家标准等颁布实施。 各地也启动了邮政地方立法工作,制定了支持邮政企业提供普遍服务 的具体办法。 寄快递 找物流 3.服务网络体系覆盖城乡
“十一五”期间,全国邮政基础网络基本保持稳定。截至 2010 年底,全国邮政局所总数达 4.8 万个,邮政局所乡镇设置率约 75%。 邮政信筒信箱达 20.45 万个;全国邮路总长度 463 万公里,其中农村 邮路长度 60 万公里;全国邮政妥投点达 6198 万个,投递路线总长度 515 万公里,其中农村投递路线长度 369 万公里。 4.政府保障力度逐步增强
《邮政法》明确提出,国家保障邮政普遍服务,国务院和地方各 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3
务。“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邮政企业承担普遍服务及特殊服务 的亏损给予补贴,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基础 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以及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程。邮政企业提 供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享受免征营业税政策。有的地 方政府在设施建设、财政补贴、费用减免、房屋用地、车辆通行等方 面给予政策支持。 5.监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邮政普遍服务“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的监管体系逐 步建立。邮政设施、邮政服务、邮件时限、邮政资费等方面的监督检 查和用户满意度等专项调查为主要内容的监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邮 政普遍服务年度监管报告制度初步确立。社会监督逐步健全,截至 2010 年底,全国聘请的邮政社会监督员累计达 2382 人,全国市(地) 县总覆盖率为 71.22%。企业自律不断加强,建立了集团公司、省、 市、县四级通信服务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制定了视察检查工作制度和 相关考核办法。
“十一五”期间,邮政普遍服务虽然取得一定发展,保障监督不 断增强,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邮政服务网络薄弱, 尤其是农村邮政服务严重不足;邮政普遍服务水平总体不高,与经济 社会发展需要和城乡居民用邮需求尚有较大差距;运行保障机制还有 待健全,监管能力仍需提高;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性障碍还有待突 破,邮政体制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 4
(二)“十二五”形势
“十二五”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应对 国际经济危机挑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我国工业 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和经济社会转型将进一步 加快。这一时期,邮政普遍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都将产生显著变化,既 面临着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也存在着许多重大挑战。邮政普遍服务 的可持续发展对继续深化邮政体制改革,健全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完 善政府保障监督机制,推进邮政普遍服务的均等化和现代化,提出了 更为迫切的要求。
1.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用邮需求将持续增长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国内投资与消费需 求增长潜力巨大,中国仍然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十二五”时期, 我国人均 GDP 将超过 5000 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正式步入中等 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 50%,城乡关系将发生重大 变化。经济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和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要 求更加注重改善邮政普遍服务质量和效率,充分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 通信权利,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普遍服务 需求。
2.民生政策逐步落实,发展环境将不断优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保障和改善民 生被置于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基本公5
共服务差距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十二五”时期,国 家将继续把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重要任 务,以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为着力点,继续加强重大民生政策 的实施,加大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邮政普遍服务作为国家 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环境的改善将为其进一步发展创 造有利条件。
3. 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保障监督作用将日益凸显
邮政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邮政体 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邮政主业改革的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到 位和省以下邮政监管机构的建立,都将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监督保 障邮政普遍服务。邮政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邮政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逐步 深入,也要求政府部门切实履行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职责,完善邮 政普遍服务机制,统筹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协调发展。 4.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导致了现代通信方式的多样化,对传统 邮政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用户需求多元化、我国区域经济 发展的不平衡和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巨大差异,邮政通信仍然具有不可 替代性;另一方面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实物传递的新 需求,为邮政普遍服务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邮政普 遍服务不仅要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还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适应社会 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更高的用邮需求。 6
5.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网络资源更加丰富
近年来,铁路提速、客货分离、车站改造、车辆技术等级提高等 情况,造成了邮车编挂困难、停靠站点减少及站停时间缩短等问题, 给邮政运输带来了很大影响。但是,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 善,“大交通”平台的统筹发展将有利于邮政行业实现建设规划衔接 和政策协调,优化邮政网络布局,整合各种交通资源,加快形成通畅、 便捷、高效的邮政网络体系。同时,运输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农村公路 的建设,将有助于加快邮件传递速度,推动邮政普遍服务水平的不断 提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 求,紧紧围绕“十二五”邮政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以确保人人享有 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邮政普遍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 力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突出的基本用邮问题,优化发展环境,加 强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保障机制,强化监 督管理,推动邮政普遍服务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十二五”期间邮政普遍服务的发展,要围绕“一个中心”、坚 持“两大战略”、推进“三项改革”: 7
——围绕“一个中心”。以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水平适度、 可持续发展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邮政法》对 普遍服务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加大国家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强 化邮政企业责任与义务,切实保障公民基本通信权利。 ——坚持“两大战略”。坚持推进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战略,扩 大邮政网络覆盖面,着力加强农村、西部地区及边远地区邮政普遍服 务能力建设,缩小城乡邮政普遍服务差距。坚持推进邮政普遍服务现 代化战略,不断提高邮政普遍服务网络的信息化水平,提升邮政服务 质量,拓展服务功能,大力推动我国邮政普遍服务可持续发展。 ——推进“三项改革”。协调相关部门,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加 快推进邮政普遍服务保障机制改革;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提升监管能 力,积极推进邮政普遍服务监管制度改革;强化普遍服务意识,履行 普遍服务义务,深入推进邮政普遍服务运行机制改革。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企业承担与国家保障相结合。邮政企业是普遍服务的实 施主体,有义务按照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服务标准和资费标准为所 有用户持续提供邮政服务。保障普遍服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基本 职责,要准确把握普遍服务的公益性要求,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 积极性,健全完善普遍服务保障机制,强化立法、规划、标准、投入、 监管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责任。 8
——坚持普遍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尽快扭转邮政普 遍服务发展滞后的局面,确保邮政普遍服务水平与城乡居民实际需求 相适应。保持邮政普遍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合理确定普遍服 务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国力,合理安排政府保障的资源投入, 提高政府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政府保障投入惠及基层。 ——坚持统筹协调发展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相统一。要妥善处理 好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的重大关系。既要积极拓展业务领域, 又要履行好普遍服务义务;既要推动优化邮政网络布局,又要保证邮 政普遍服务基础网络的稳定。在加强邮政网络建设和能力建设的同 时,要着力解决农村邮政服务水平低、邮件传递速度慢、平信丢失率 高等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在城乡服务均等化、邮政服务“最后一公 里”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和实质突破。
——坚持深化改革与强化监督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深 化普遍服务运行保障机制改革与加强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结合起来,理 顺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之间、政府与邮政企业的关系,尤其是 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地方人民政府在保障邮政普遍服务方面的责任。 加强普遍服务质量监测、评价与问责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邮政企业普 遍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及成本削减激励机制,优化普遍服务资源配置, 提高普遍服务补贴资金使用效率。
(三)发展目标
到 2015 年,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9
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邮政普遍服务保障和监督机制。邮政 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营业网点覆盖更加全面,服务水平总 体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遍服务标准。具体目标包括:
——服务水平。邮政局所平均服务人口达到 2.2 万人;邮政局所 均能开办法定普遍服务业务种类;城镇居民楼投递插箱到户,农村投 递到村邮站,城乡邮件妥投率 97%以上。
——服务能力。完成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实现“乡乡设所”; 邮路总长度达到 480 万公里,邮政投递路线总长度 520 万公里;城乡 邮政局所和邮筒(箱)设置密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城镇住宅 楼信报箱覆盖率达到 90%以上;推进行政村村邮站建设,做到农村地 区基本实现“村村通邮”。
——服务质量。邮件传递速度明显提高,信件全程时限达标率达 到 95%,信件同城次日递率达到 70%;邮政普遍服务的营业时间、邮 件投递频次和投递深度、查询答复时限和用户投诉处理时限达到国家 规定的标准。全国邮政普遍服务满意度平均得分 75 分以上。 ——信息化水平。建立较为完善的、覆盖城乡邮政局所的邮件处 理信息系统,明显提高普遍服务业务处理信息化水平。邮政普遍服务 监督管理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完善,实现普遍服务监管的规范、透明、 高效。 10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要求,明确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任务,推动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城乡规划。推动中央及地 方各级政府加大对邮政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政策支持。发挥地方政府积 极性,继续实施全国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程,逐步缩小城乡、区 域间普遍服务能力与水平差距。 专栏 1 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程
l 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共投共建的城乡邮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模式。 l 完善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机制。l 完成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作。
l 稳步提高空白乡镇补建邮政局所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l 确保空白乡镇补建邮政局所开办法律规定的邮政普遍服务业务,鼓励空白 乡镇补建邮政局所开展代办邮政储蓄、代办邮政保险和代收代付等便民服 务业务。
推动建设邮政普遍服务综合处理平台,加大邮件处理中心设备和 生产组织的改造和优化。推动城乡邮政普遍服务投递网络建设。改善 邮政投递条件,提高投递效率和能力,重点加强农村地区投递工具的 机械化。
专栏 2 邮件处理中心建设工程
l 积极研究推进车站新建或更新改造中邮运地道、邮件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l 优化功能布局,推进邮件处理中心新建与改扩建。
11 l 加快邮件处理中心分拣设备的更新改造。
l 加强运力资源投入,提升邮运能力。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发展行邮专列、 客列编挂自备车运邮和行李车运邮。
(二)完善邮政普遍服务终端服务体系
健全完善以“村邮户箱”为重点的邮政普遍服务城乡终端服务体 系。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村邮站建设。做好村邮站建设规划,明确村 邮站建设及运营的责任主体,落实建设和运营保障资金,确保村邮站 运转顺畅。积极推动村邮站与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有机结合,延伸服务 功能,叠加服务内容。落实《邮政法》关于城镇居民楼信报箱建设的 规定。积极开展已建城镇居民楼信报箱补建及更新工作,分期分批解 决信报箱建设的历史遗留问题,切实保障城市投递到户。 专栏 3 “村邮户箱”建设工程
l 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将“村邮户箱”工程纳入当地民生工程。 l 建立健全村邮站建设模式和运营长效机制。到2015年底,全国新建20万 个村邮站。
l 从设计环节、生产环节、建设环节入手,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报箱设置建设 的国家标准体系。
l 贯彻落实《邮政法》,建立健全一整套信报箱建设的验收工作流程。 l 推动存量居民楼信报箱的补建更新工作。
健全邮政普遍服务终端环节运行管理的社会协作机制。完善邮政12
企业对新建单位、居民住宅的邮件投递登记手续。妥善解决写字楼、 商厦等场所的邮件投递和邮件安全问题。协调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 理部门,明晰物业服务企业对方便邮件投递的工作责任。理清单位收 发室、传达室的邮件转接职责。
(三)提升邮政普遍服务综合服务能力
提升邮政网络信息化水平,推进邮政局所标准化、信息化改造, 完善邮政局所的服务功能。推动开展城市地区营业面积狭小、作业条 件简陋的局所的改造工作。积极开展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局所的信息 化改造工程,加大农村电子化邮政支局建设力度,实现邮政汇兑业务 乡镇局所全覆盖。
专栏 4 城乡邮政局所信息化改造工程
l 适应城乡均等化发展趋势,稳步推进城乡邮政局所标准化、信息化改造。 l 到2015年,争取完成城乡邮政局所标准化、信息化改造20000处。 l 重点实施农村电子化邮政支局改造,实现邮政汇兑业务乡镇局所全覆盖。 l 提高全网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效解决用户查询难、投诉赔偿难的问题。 完善邮政普遍服务社区服务网络,积极推进邮政服务进社区、进 商厦、进校园活动。贯彻落实《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年)》,引导邮政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参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区 公共服务发展。鼓励邮政企业依托社区综合性服务平台或者设立邮政 便民服务站提供邮政普遍服务和各项便民利民服务,保障邮政普遍服 务覆盖到社区全体居民。 13
专栏 5 邮政服务进社区工程
l 鼓励邮政企业在社区综合服务站和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开展邮政服务,保障 邮政普遍服务覆盖到社区全体居民。
l 鼓励邮政企业依托6000个示范性城市综合社区服务设施,开办邮政代办代 投业务。 l 鼓励邮政企业利用社会资源发展社区邮政便民服务站,配备标准化的设施 设备,完善服务功能。
(四)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规范标准体系
健全邮政普遍服务监管规章制度,修订《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 办法》;抓紧制定《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邮件处理管理办法》和《邮 政编码编制规则》等配套规章制度。
规范邮政普遍服务行为,适时修订《邮政普遍服务》标准,研究 拟定《边远和交通不便地区邮政普遍服务》标准,研制《农村村邮站 服务规范》。健全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准,研究制定《邮政营业 场所工程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完善邮政用品用具生产标准,适时 修订信封、邮政包裹详情单和信筒信箱等标准,确保通信安全和用户 通信权益。
贯彻落实《住宅设计规范》、《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和《关 于做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的通知》等城镇居民楼信报箱建设系列 标准,确保信报箱建设与新建居民楼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同步验收,提高信报箱安装率。 14
(五)健全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体系
积极推进“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的邮政普遍服务监 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能力与效率。加强邮政 普遍服务监管人员队伍建设,适应邮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 求,提高监管人员素质与能力。制定邮政企业普遍服务综合绩效考核 办法,对邮政企业及其负责人实行绩效考核,强化邮政企业的普遍服 务责任。健全邮政普遍服务社会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社会监督员的 作用。督促邮政企业健全普遍服务内控制度。
四、政策措施
(一)提升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和水平
贯彻落实《邮政普遍服务》标准,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要求, 重点加强城市新区、独立工矿区、开发区、商业区、住宅区、旧城区 改造以及城乡结合部的配套邮政设施建设,确保邮政普遍服务设施建 设与城市建设发展相一致。积极改善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设备条 件,加强邮政网路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及中西部地区的邮路建设,提 高服务能力和效率。
鼓励邮政企业优化邮政普遍服务的作业组织、资源配置、网络布 局和流程改造,满足群众对邮件时限、投递深度等的需求变化。积极 引导和支持发达地区提升邮政普遍服务水平。
支持邮政企业健全服务“三农”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15
流,统筹规划农村邮政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建 设,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邮政物流配送体系,规范发展邮政连锁经营 模式,不断丰富邮政分销配送产品种类,不断深化与涉农机构密切合 作,构建农商对接的信息服务平台,培育邮政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
推动邮政企业加强邮政普遍服务队伍建设,按照适应国家规定服 务标准的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服务能 力。
(二)建立邮政普遍服务可持续发展机制
建立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障机制。根据邮政基础设施的特 点,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责任,探索实践邮政普遍服务基 础设施共投共建模式,逐步建立规范的、制度化的邮政普遍服务基础 设施投资保障机制。
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财政补贴机制。建立科学透明的邮政普遍服务 收支核算与补贴制度,合理确定财政补贴水平。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 机制,在保障普遍服务能力和服务标准的前提下控制普遍服务成本。 研究制定邮政普遍服务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增强邮政普遍服务补 贴使用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与效果。加强普遍服务财政补贴 资金分配使用的监督管理。
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资费形成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邮政普遍服务16
成本核算与监审制度,明晰邮政普遍服务业务成本,综合考虑国民经 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社会承受能力和邮政普遍服务运行费用,确定合 理的邮政普遍服务资费标准。
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落实《邮政法》有关规定,研究制定适 合我国国情的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
鼓励邮政企业充分发挥邮政网络资源优势,实现邮政网络的规模 经济效应,拓展业务领域,大力发展全国性的金融、保险、政务和公 共事务代理、代办业务,以更加经济、便捷、有效的方式,构建服务 经济、服务民生的公共服务平台。
(三)明确各级政府邮政普遍服务保障职责
积极推动各级政府落实《邮政法》的规定,在立法保障、规划引 导、政策支持、标准规范等方面抓紧制定支持邮政企业提供普遍服务 的具体实施意见,探索把邮政普遍服务中央事权和地方事权有机统
一、条块结合,共同推进邮政普遍服务的保障工作。
明确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逐步建立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邮政普 遍服务保障机制。国家有关部门重点支持农村、西部地区及边远地区 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将邮政 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纳入本地城乡规划,对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设施建 设在选址、用地、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争取地方各 级政府建立稳定的政府补贴资金渠道支持邮政普遍服务。 17
(四)强化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
严格行政审批,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邮政企业设置和撤销 邮政营业场所管理规定》和《邮政企业停止办理或者限制办理邮政普 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业务管理规定》,确保邮政企业履行普遍服务义务。 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依法实施监督检查,重点查处群众反映突出的问 题。加大邮政普遍服务监督信息的披露力度。健全完善违规行为的处 罚程序和工作机制,增强普遍服务监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提升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服务水平监测和评 价体系,对反映普遍服务水平及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适时采样和量化 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采取分类监管措施,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 有效性。引入地理信息技术,完善普遍服务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手段, 提高监管能力和效率。
加强邮政普遍服务的社会监督。优化和调整邮政社会监督员队 伍,完善监督员管理及考核办法。继续实施邮政普遍服务满意度专项 调查,扩大社会公众对邮政普遍服务的关注度和监督的参与度。 贯彻落实《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和完善工作制度。根据邮 政网络组织、邮政业务发展的新特点,将人防、技防和流程管理相结 合,认真落实收寄验视和安全检查等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加强邮政普遍服务的应急管理工作,确保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 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保障寄递渠道畅通,促进安全发展。 18
(五)促进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机融合
加强邮政普遍服务规划与交通运输规划的衔接。落实好与铁路、 公路、民航等协同发展政策,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资源优势和组合效 率,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邮政网络,提高传递速度,提升服 务水平。协调相关部门建立邮政普遍服务运输绿色通道,在确保安全 的情况下,提供邮件运输投递车辆通行和停靠便利。积极推动公路、 铁路、民航等有关部门创造条件支持邮政普遍服务,实现邮政与综合 交通体系的互联互通和无缝对接,推进公路运输枢纽与邮政服务网点 的衔接。
第四篇:海口十二五现代服务业规划发展
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旅游、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文化创意、餐饮购物、体育休闲、金融保险、康体疗养、旅游地产等现代服务业,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
一、发展都市商务旅游业
发挥省会城市综合配套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的优势,加快旅游资源升级改造和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推进旅游管理改革和旅游产品创新,着力发展特色都市商务旅游产业。重点建设西部现代商务会展休闲旅游区、南部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区、东部滨海生态休闲旅游区、中部滨海都市风情旅游区等“四大精品旅游片区”、和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东寨港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长影海南世纪影城等“三大主题公园”,发展观光度假、海上运动、自驾休闲、节庆赛事、乡村生态等“五大旅游业态”,创建1-2家5A级景区,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到2015年,实现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200万人次以上。
加快基础设施的旅游化改造。新开通一批主要景区、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点的旅游公交和观光巴士线路。扩大开放水域,完善海江航道。依托旅游景区(点),完善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等配套设施。在交通枢纽和主干道、景区(点)、旅游小镇等设置中英(外)文旅游标识标牌。完成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改造金牛岭公园、万绿园、红城湖公园和海口湾公园、滨海公园和世纪公园。建成100公里以上的绿色慢行休闲系统及配套驿站。建成14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以及宣传促销、预订服务等综合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提高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
推进旅游服务国际化、特色化。对旅游服务要素进行国际化改造,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主体、营销代理机构为补充的旅游营销体系。建成海口港国际联检大楼。加快秀英港区国际邮轮码头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境外邮轮企业来海口设立经营机构,开展邮轮服务业务。推进旅游企业品牌化集团化和业务创新。按照绿色、环保标准,科学规划,大力发展星级酒店和商务酒店,鼓励发展本土文化类主题酒店、家庭旅馆及经济型连锁经营酒店。2015年,高星级酒店达到12家以上。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
加快港口、空港、道路、市场等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由政府职能部门引导、企业运作的统一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园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与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服务信息子系统兼容共享;完善以口岸大型综合性物流基地为核心,以专业化物流中心为配套,以城乡配送为延伸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尤其是保税物流,成为全省现代物流中心。重点建设“三大物流园区”、“五大物流中心”和“五个
专业配送中心”。到201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集装箱运输达到150万标箱;空港吞吐量达到30万吨。
(一)、三大物流园区:临空物流园区(美兰机场北侧)、马村港保税物流园区和新海物流园区。
(二)、五大物流中心:府城南北水果蔬菜物流中心、永桂海口钢材物流交易中心、丁村美居生活物流中心、桂林洋水产物流交易中心、中商农产品物流中心。
(三)、五大配送中心:南站配送中心、金盘配送中心、灵山配送中心、长流配送中心、桂林洋配送中心。
三、发展文化产业
利用历史文化名城效应,推动文化与旅游、工业、体育、会展、娱乐等相融合,使文化产业成为引领海口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
打响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完成重点文物保护规划、修缮方案编制。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和整理,加快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开发,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重点完成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和府城传统建筑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改造海瑞墓、五公祠、丘浚墓、秀英炮台和琼崖一大旧址等重点文物,建设集旅游、观光、展览、休闲于一体的人文旅游胜地。整合红色文化、火山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资源,加快传统手工艺和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扶持特色文化精品创作和生产。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采用“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企业独立运营”发展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海南国际创意港,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一站式创意产业运营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业,加快影视、动漫、网游、工业设计、时尚消费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工业、旅游产品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到2015年,把海口建成全国知名的创意产业基地。
打造“娱乐之都”。推进大致坡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等建设,加快琼剧艺术、影视产业发展。扩大现有文体品牌赛事活动成果,鼓励演艺与旅游资源整合,引进各类演艺企业和专业创作团队,在核心景区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演艺精品。创新文化发展平台,开展精品文化娱乐活动,做到每年引进20场国内外一流的文艺表演精品。丰富大众化娱乐产品,建设主题酒吧、不夜城、大型娱乐中心、艺术馆、演艺厅等文化娱乐设施。到2015年,新增3-5个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体活动品牌。
四、发展商务会展业
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促进会展与商务、旅游等融合,使会展业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鼓励国内外会展专业机构和旅游机构在海口设立分支机构。举办、引进全国性、国际性会议,鼓励各类会展企业举办展览和会议,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来海口召开年会、培训班、全国性订货会,以及泛北部湾区域的各种经济合作会议。重点培育中国热带农产品交易会、中国旅游商品交易会、游艇展览会、水产品及渔业产品交易会、汽车展销会等会展品牌。全力申办2017年世界石油大会。力争每年举办大型商务会展和专业性会展100个以上,其中2-3个国际知名会展品牌定期定址在海口,使海口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商务会展中心。
五、发展体育休闲业
加快发展户外有氧休闲运动产业和体育赛事产业,推动体育休闲与旅游融合。
加快高尔夫产业发展。编制海口市高尔夫发展总体规划,规范高尔夫旅游发展。把海口高尔夫与旅游论坛办成定期定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推进高尔夫精品项目建设,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尔夫球赛事,发展高尔夫培训等关联产业,延伸高尔夫产业链条,努力将海口建设成世界性的高尔夫之都。
加快游艇产业发展。编制海口市游艇经济发展规划,尝试在游艇航行、停泊、出入境、交易、保税、海域开放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把海口游艇经济论坛办成定期定址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规划建设游艇交易所、游艇俱乐部。加快游艇配套产品、驾驶培训、维修、会展及赛事等产业发展壮大。到2015年建成900个游艇泊位,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利用低空开放政策,探索推动直升机自驾运动,培育直升机驾驶培训与服务等相关产业。
六、发展特色餐饮购物业
充分利用落地免签证、离岛退税等优惠政策,科学规划商业网点、餐饮布局,鼓励创新,推动特色餐饮、购物业加快发展。
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美食天堂”。挖掘海南和其他地区美食文化,通过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大力发展夜间休闲经济。举办海口美食文化节,建成2-3条特色美食街,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餐饮品牌,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美食首选地。
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购物中心。优化商业布局,建成美兰机场、国兴大道日月城广场、海秀东路等免税店,充分发挥免税购物政策效应;创新商贸业态,引进新型商业模式,鼓励发展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商品交易市场、专卖店、直销店等多种经营模式;提升国贸、大英山等商业片区功能,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形成多业态和多功能的综合商业体系。
七、培育特色康体疗养业
制定康体疗养业发展规划。利用南药、黎药和海洋药物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和海滨温泉资源,引入国际医疗卫生认证标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康体疗养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康复疗养、温泉康体疗养、食疗药膳等康体服务;建设西海岸国际康体疗养中心,发展个体化健康体验度假服务,使海口成为集休闲度假、康体保健于一体的康体养生基地。到2015年,力争培育3-5家康体疗养机构,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特色的医疗保健中心与康体疗养中心。
八、扶持金融保险业创新发展
全力支持金融保险机构用足、用活国家赋予的金融保险政策,优化网点布局,完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产品。
鼓励金融业做大做强。支持设立海口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支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居民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工作,在机场、旅游区、中心城区等设立外币兑换窗口;探索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国际化程度高、融资能力强、特色服务突出的金融机构落户海口。积极培育企业上市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
支持保险业拓宽服务领域。支持保险业组织创新、保险产品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鼓励发展农业保险、旅游保险、责任保险,以及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兴旅游保险、特种旅游保险和综合性旅游保险等保险产品。鼓励开发邮轮游艇保险。支持保险行业完善旅行社责任险,发展旅游意外险、景点等旅游各环节责任险。
九、有序发展高端旅游地产业
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及房地产业各类执(职)业资格的核准及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推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建立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强化动态监控。坚持高标准、高品质、高端化的开发原则,科学规划旅游地产发展类型、规模和速度,构建高星级酒店、产权式酒店、高端度假休闲住宅等多元化的旅游地产供应体系,打造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的高端旅游度假品牌,以旅游地产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消费、改善人口素质。支持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TTs)试点,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房地产投融资机制。
第五篇:武汉市养老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为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口老龄化水平相适应,按照《武汉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拟定《武汉市养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回顾及现状
截止去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21.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58%,老龄化城市特征明显。为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加大养老服务社会化推进力度,养老机构数量和床位数持续增长,供养功能不断提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骨干,各类服务机构协调发展、多种服务形式相互补充的“五位一体、城乡统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初具雏形。
----政府主导,国办养老机构示范作用日益凸显
“十一五”期间,市、区国办城镇养老机构持续推进新、改、扩建工作,提升服务功能,农村福利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提档升级。各类国办养老机构在保证“三无”和“五保”老人保障“兜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面向全社老人的代养服务。到2010年6月底,我市城镇国办养老机构15家,床位总数4846张,入住总人数4567人,床位利用率94.24%;农村养老机构87家,床位总数10521张,入住老人9513名,床位使用率90.42%。全市“五保”、“三无”对象自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
----政策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通知》、《武汉市社会养老机构管理实施办法》、《关于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引导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截止2010年6月底,我市社会办养老机构129家,总床位数13620张,分别占全市养老机构总数、总床位数的55.84%、47.51%,分别比2005年底提高
27、19个百分点,社会办养老机构逐步成为我市机构养老服务的主体。
----资金扶助,养老机构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2006年起开始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运营补助、2008起开始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建设补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共下拨运营补助资金3800余万元、建设补贴2000余万元。在资助资金的帮助下,武昌区阳光福利院、侨亚老人村、武钢南山老年公寓等一批居住环境良好,服务功能齐全的中高档次养老机构正在成长壮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运营补助和建设补贴从2009年起纳入长效工作。
----试点先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所突破
以创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城区”为契机,以“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为平台,以“四到社区”服务内容为抓手,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2010年6月底,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面试点建设,建成60余个社区日间托老照料站、床位数3000多张,向居家老人提供日托、就餐、洗衣、休闲、娱乐等多方位服务。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养老服务业在此期间机遇与挑战并存。
——扩大内需政策拉动。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在领域上突出了改善民生的投资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借国家加大社会投入之机,科学合理建设和提升我市老年人群基础保障设施,实现我市养老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是养老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之一。
——专项规划驱动。民政部和省政府将把养老事业发展列入专项规划,把养老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将会组织、调度和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扶持养老事业的发展,为养老服务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也将从时间节点、目标任务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市场需求调动。据测算,到2015年,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60万。受现代生活方式、“四二一”家庭结构、城市化聚焦等客观因素影响,需要专业养老机构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的老人数量将会激增,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增大。在市场的调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将会涌入养老服务市场,我市养老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适度普惠推动。“十二五”期间,养老服务业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保障对象将会从“三无”和“五保”老人等特殊群体向全社会老人逐步延伸。也就意味着国家、省、市将会出台更多强力政策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升和拓宽养老服务保障水平和方式,使更多老年群体能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生活更有幸福感。
——“1 8”城市圈带动。 “1 8”城市圈的建立,将会更加整合、优化各类资源,养老服务业也迎来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市作为城市圈的中心,“十二五”期间养老服务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带动整个城市圈的共同发展。
三、“十二五”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7号文件精神,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多元化养老、专业化介入、社会化互动、人性化服务”的要求,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养老机构国办、社会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四轮齐驱”格局,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拓展养老服务功能,丰富养老服务内涵,形成“失能、失智、失后、失保”等个性化服务格局,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不断完善养老事业发展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加快“五位一体,城乡统筹”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使我市养老服务业处在中西部城市前列,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履行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内容,在保证政府公共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的同时,通过市场调控,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养老服务业中来,形成多元投资、多种建设方式竞相发展的格局。
2、政策扶持与资金扶助相结合。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养老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并结合实际,制订突破性优惠政策、重点扶持政策,通过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信贷支持等资金扶助手段,正确引导和激励养老服务业发展。
3、基础保障与适度普惠相结合。在切实保障 “三无”、“五保”和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养老需求的基础上,向高龄老人、单亲老人、空巢老人倾斜,推进普惠发展,以政府购买服务、医疗补助等措施,充分发挥企事业团体和社工、志愿者服务的作用,逐步扩大老年人群的养老服务受惠面。
4、机构建设与服务提升相结合。按国家有关行业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新改扩建一批养老机构,支持发展一批多层次、多档次、多服务的养老机构;推行失能、失智、失后、失保各类人员分区、分类护理,推行养医结合、康护结合的养老方式,推进机构养老社区化,完善文体设施;加强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保证养老床位数稳步增长和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不断提升和拓展养老服务功能。
(三)发展目标
大力推行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努力适应我市老龄化发展趋势,通过市级国办、区级国办、社会办、农村区域性中心福利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等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积极构建“五位一体、城乡统筹”养老服务体系。争取到“十二五”末期,全市实现“9055”的养老服务格局即:全市90%的老人在家庭养老、5%的老人在社区养老、5%的老人在机构养老。到2015年底,全市城乡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超过8万张,其中市级国办养老机构0.5万张,区级国办养老机构0.8万张,农村福利院1万张,社会办养老机构4.8万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床位1万张,实现城乡每百名老人拥有5张床位的目标。
四、“十二五”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步伐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公办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档升级步伐,进一步提升医疗康复和服务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保障和康复手段,大力推行和探索“养医结合、康护一体”及城镇老人到农村进行“候鸟”式养老的新模式,推进全市养老城乡统筹发展。到2012年底,每个城区要有一所功能全,档次高的综合性国办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达到2.2万张以上,并充分发挥在建设标准、功能配置、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
——提升市级国办养老机构档次,发挥示范作用。按照“国内一流、世界领先、适度超前”的思路,整体改造、新建市第
一、第二社会福利院,力争市级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达到5000张以上。严把施工进度和质量关,确保在2013年前建成位于汉口发展大道198号,设置床位数2200张的市社会福利院综合大楼;在2012年前建成位于东湖高新区流芳街,设置床位总数3000张的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在建机构的同时,加强管理和服务,面向“三无”、高龄、单亲、空巢老人服务,打造“三无”供养、带资养老和老年病治疗的示范。
——加快区级城镇养老机构升级换代步伐,发挥“兜底”保障作用。要充分拓展1号议案、10件实事效应,加快推进区级国办养老机构发展,确保本辖区内“三无”对象自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并建立“三无”对象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加快区级国办福利机构建设的同时,强化功能分区、管理分级,形成各具特色的区级国办养老机构发展格局。
——推进新一轮农村敬老院提档升级,发挥基础作用。用2-3年的时间,采取多元投资方式,持续改善和提升农村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增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等服务功能,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转变,建立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保证“五保”对象的自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开展社会代养服务,加强农村养老机构与城镇养老机构之间的互动,实现城乡互联、优势互补、功能互补,发展互动,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大力推进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不断加大养老机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力度,运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的多元化,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机构。同时根据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支付能力和服务需求,开展不同档次的服务,使老年人及其家庭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服务项目,实现高、中、低档不同服务档次的组合,让各种收入的老年人都能得到满足各自需求的养老服务,到2015年,全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床位总数达到4.8万张以上。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服务扶持,重点发展一批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结合型的中、高档次养老机构;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到2015年,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的地点建设几所大型高端养老社区,满足部分经济宽裕且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老年人的需求;发挥远城区的土地资源和价位优势,引导社会资本在远城区建设多功能的养老院,面向中心城区低收入、特困、高龄、单亲、空巢老人开展代养服务,以缓解中心城区的养老压力。
(三)稳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
按照“社区服务 居家养老”模式,构建以社区为基础,辐射街道的“10分钟养老服务圈”,到2015年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数量发展到300家以上。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化。到2015年,全市各街道要建有一所示范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有条件、有需求的社区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对社区单亲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全覆盖。
——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逐步在我市推行智能化的居家养老系统,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为居家老人提供实时、便捷的服务,实现安全卫士、护理专家、亲情使者“三位一体”发展,为社区老人提供方便、高效、全程优质服务。
——推行居家养老服务长效化。每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安排1-2个公益性养老服务岗位,并给予适当的运营补贴,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成为政府为居家高龄、独居老人购买服务的平台,确保居家养老服务站长效运营。
——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培植一批稳定的居家养老服务团队、中介组织,建立专业社工、志愿者和社区义工团队,依托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居家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和应急救援等具体服务。
(四)加强养老服务制度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结合机构增加、床位增长和服务增厚的特色,切实调度资源、聚焦管理,使管理与发展合拍。
1、加强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各类养老机构的准入、经营、管理、转让、退出、年检等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实动态管理,运用市场调节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带动发展。在五年内,培植5-10家五星级、10-20家四星级、30-50家三星级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2、加强市场监管。大力整肃养老服务市场,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按照“规范一批、改造一批、转化一批”思路,坚决依法依规取缔无证(照)经营养老机构,将所有养老机构纳入行业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3、加强行业交流。通过直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帮助我市实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弯道超越”,争创全国一流。以社会福利促进会为平台,加强与国内养老服务先进城市的交流,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整体功能。
4、实行持证上岗。联合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市、区两级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基地,实行轮训制度,开展职业技能认定工作,大力推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用两至三年的时间,使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5、建立意外伤害保险。按照“保床位、无责任、低保费”的原则,逐步推行入住养老机构老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规避养老机构的运营风险和减免入住养老机构老人因意外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用,使养老机构轻装上阵,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服务。
6、推进养医结合。鼓励并扶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设院内医疗点,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站与社区公共医疗设施的有机联合,逐步使全市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都配有医疗服务机构,实现医保覆盖。与江汉大学开展合作,招收一批有医护技能的人才从事养老行业,同时加大对现有护理人员医护知识的培训力度,提升我市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
7、运用智能化信息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一批专业人员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步伐,依托我市社区服务中心网络平台,逐步建立市、区、街道、社区的养老信息服务网络,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建立服务对象信息库和资源库,将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公共服务优化组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和资金投入使用效益。运用远程通讯、电子监护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提供人性化服务,实行智能化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加大政府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服务事业。政府投入坚持分类资助、分级负担、引导投资的原则。各级财政资金使用的方向为:
1、市级财政投入。市本级财政主要用于保障市级养老机构的“三无”老人供养经费;市级国办养老服务机构项目建设、运转;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对列入中央、省资助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项目进行资金配套支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各辖区公办养老机构的建设进行资助扶持;按1:1的比例配套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助;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资助高龄、困难、空巢和失能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或进入养老服务机构接受社会服务;资助其它需要市级财政支持的为老服务项目。
2、区财政投入。各区财政主要用于保障本辖区内“三无”、“五保”对象的供养;区级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运转;对民办养老机构提供建设和运营资助;购买为老服务公益性岗位;为高龄、困难、空巢及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或入住机构养老提供政府购买服务。
(二)建立政策扶持和长效管理机制
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十二五”期间,在切实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武政办〔2009〕130号)中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各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制订出台促进本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有效推动本地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低息或免息的信贷支持。特别新建、改建小区,要预留养老设施用地,以保证养老服务的覆盖面。除继续执行对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建设和运营补贴外,“十二五”期间,市级将遴选一批社会公共效益良好的养老机构进行重点扶持。各区要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扶助力度,在市级给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助的基础上,适当安排辖区内每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个公益性养老服务岗位,落实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必要的管理费用,以确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长效性、持久性。
(三)建立规范管理和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大力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建立“三无”、“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力争不低于低保标准的2倍。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通过制定养老机构设施建设、管理、服务标准,建立机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要全面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规范,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在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卫生康复、教育、娱乐、心理关爱等具体服务项目和服务行为等方面的服务、管理规范,全面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护理人员轮训制度和流动管理档案,全市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的体制优势,加强圈内城市养老机构的交流、合作,形成合力,探索候鸟式养老、一体化养老的新模式,带动圈内养老服务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