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课堂教学方法调研报告(精选)

课堂教学方法调研报告(精选)

课堂教学方法调研报告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课堂教学方法调研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第一篇:课堂教学方法调研报告听《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方法》报。

课堂教学方法调研报告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课堂教学方法调研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课堂教学方法调研报告

听《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方法》报告有感

星期六,我很幸运地听到了教授魏红菊的演讲,教授的讲座,如冬季温暖的阳光,海上灯塔。一个星期,尽管琐碎,没有安静的组织他们的想法,但每次我想,每次总是难忘的。

教授正在谈论课堂教学研究的概念和意识形态 - 课堂教学片层诊断方法。听讲师讲师之前,主持人称赞他的讲座每次场地充满,激动,上诉,大影响,广泛的教师是鸡汤的教学。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讲座,当我看到小学,中学教师在不同学科,很困惑,我习惯听讲座大多是小语言教学,非常针对性,教授魏的讲座跨度大,适合我们的小语老师听的内容多少?两个来,然后听,总会有收获。讲座开始,亲切的语言,简单的描述,新鲜的例子让我听到这么醉,时不时用手机拍摄精致讲座。听力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各不相同,听着魏教授的讲座,深刻地对每个老师都很好,主持人的称赞值得称呼啊。

魏教授的讲座,听众怎么不能受益 怎么样?每节课都由几个教学环节组成,我们评估一个课程,你可以把这个课程切成一些细节,教师在评估细节的时间进行评估,以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和教学技能,以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有效性。好为自己,更有利于学生,为什么不呢?在过去的许多评估活动的经验中,特别是对开放课堂的评价,教师最关心的是整个班级,当课程主要谈论缺点的优点,谈几个或避免,这个模糊的类教练的评估可能是尊重的,我们阶段和笑,他(她)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毕竟,当局是球迷,需要制表师指点。我一直认为,善意的批评是对人的伟大。教练21年,大部分的听证会赞赏,感谢老师对我的肯定和鼓励,也感谢李东风长(以前是我们的部分),张新赵校长,王凌凌校长,赵国齐校长,老师们给了我建议和批评。我清楚地记得98年,听我的公开课,老师都赞美,只有老师说,好的做法你的普通话,这是当时教给我 最大的打击。我的普通话不是好老师李,但老师的评价也不错,我觉得还是可以的。我要跟着收音机,电视努力练习普通话,仔细阅读和练习每个单词方法的发音,发音部分。渐渐地,我的普通话进步很快,当我被授予了比赛的第一个阅读,当我得到省普通话测试者和优秀的普通话老师的赞美网络,第一个想法是老师李。还是98年,赵国奇的导演和其他老师听了我的班级,除了赵指出,我拿了班的教义是没有用的,观点,看大拇指,听到赞美。我不是错了改变,从那时起,我从来没有在课堂上教导。近年来,在公开班上,张,王和同班老师直言不讳地给了我很多建议。张怀感激的心,经常阅读帮助人。

魏伟教授的讲座和丁伟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微教和小学语言课堂教学观察。当时在上海学习,丁教授说她已经在上海小学多年的实验,通过考试,提高教师质量,学生突出主要地位。丁教授在讲座,评价中说 一个教训,看老师在教练问多少学生,如何学生如何说话,老师如何指导,如何评价,甚至放学后用测试题的形式检查学生收获整个类。这种教学,这样的观察,教师和学生不想进步是困难的在我们的班上,大多数学生关心的手表现,大多关注的精彩同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课堂在愚钝的徘徊,学生阶级和落后学生继续落后。这一刻,我想起贾志民,薛福根老师,他们的班级,如果切片评价和课堂教学观察方法来评价,每个教学链接都是如此脱色,他们都是优秀导演,不耐烦,不宣传,他们学生,一步一步,享受宣传。我也想到贾老师的爱老师梁妍老师,虽然只听过老师梁的班级,但一直刻在心里。梁老师的班级,学生不能出现他们的手,不能站立,而必须是积极的思考。梁教师参观,问题是关心所有的学生。所以,学生说话这么容易,你不能显示他们的手,不能站起来。听完老师后,可以看到一个教训,当梁老师在展示他们的学生获得丰硕的,讲师的赞扬。大 如果你是愚蠢的,爱情是沉默的,Dade是看不见的。

我们学校一直要求老师写教学反思,现在认为,好的教学反思不是老师自己的课堂切片评价吗?到日方长,漫长的路,我会继续仔细记录教学反思。

最后,我真诚感谢学校领导,魏教授和组织者,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不断进步。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

开题报告

执笔人:佟莉

一、本课题的申报及立项

2012年4月,在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由亳州九中历史组长佟莉老师牵头, 亳州九中何彦冰、李海侠等6名中学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发起,联合组织申报了市级课题《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2012年10月,该课题通过了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立项申请,被正式立项为亳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课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课程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目前,全国上下掀起课程改革的浪潮,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法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但现在的教学方法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

2、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主要依赖学校,学校的主要教育力量是教师,学生 文化水平有赖于教师的文化水平,有赖于他的精神丰富性、知识、多艺和宽阔的眼界。教师必须具有一种对知识的不可熄灭的渴求精神!唯有如此,才能驾驭青年的思想,点燃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火把,完成时代所赋予的“特殊使命”。

3、2010年7月,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对于新课程改革尤其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学方法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教学变得新鲜有趣,学生乐于接受。在本课题的实践探索中,力求能够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个性化教学方法的优势,促使教法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这对于新课程背景下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新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没有作相应的要求,影响的新课程的学习效率。具体表现在:

从形式上看,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发展到“满堂问” 。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训练,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从难度上看,教学方法缺乏层次性。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学生,方法都是一模一样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久而久之,势必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内容上看,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三、本课题的研究条件

1、理论条件

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 (1901~1977年)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主张“以最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系统地、有目的地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

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曾经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将其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成了三种类别:学生能独立进行的、即使借助帮助也不能表现 第1页(共4页)

出来的、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借助他人帮助可以表现出来的。维果茨基明确指出了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学促进发展,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良好的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并引导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先生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认为,围绕“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认为“不论我们选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从心理学角度看,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主要功能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而健康的情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资源条件

我们具备了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以下理论与资源条件:近年来党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例如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7月国务院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

近年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有关教育发展与改革问题的讲话;例如江泽民、胡锦涛等对我国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胡锦涛、温家宝在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等。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出版,人手一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人手一册)。

有关历史新课程学术专著30余册;历史新课程改革等问题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课件)一百多篇,已经整理成电子稿,供课题组全体成员参考。

刊登有关新课程改革研究论文的杂志:例如《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中学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课题参与学校均订阅)。

有关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网站:例如“基础教育网”(http:.cn)、“中国史学网” (http:)“中国历史课程网”(hist.cersp.com)、“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

此外,我们将时刻关注学界研究动态,借鉴学界前辈、专家和广大同仁的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学界前沿研究,加强与前辈、专家及同仁的切磋与交流。

3、新课改提出“高效课堂”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让历史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4、有我们亳州九中领导重视和支持,同时我们亳州九中有着过硬的硬件资源和优秀的教师团队。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随着现代历史教学的不断改革、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历史教学的需要,这就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水平,符合教学目标,还要体现启发性、典型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又能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上的差异性,提倡“基本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的内容设计”。鉴于此,学校教研

组配备了两台电脑,便于教师查找资料。一方面学校为教研组资料库订阅了不同的图书资料;另一方面模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做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形式多种多样。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可采取观察法、问卷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课题研究初期,综合组教师要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调查问题学生的根源。

(1)理论研究:通过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吸收先进理念解决有关疑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个案研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跟踪、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

(3)实验总结:在调查摸清底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不断总结,不断调整,形成有本校特色的操作方法。

(4)行动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践,边实践边探索。

(5)对比研究:在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考试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研究对象 :为课题组成员所带班级的学生。

五、课题研究范围及实施原则

课题组从研究内容本身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班级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所任学科特点,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进行研究 ,逐步摸索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全面性原则。

研究《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时,要研究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完成课堂教学的各项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有利于学生发展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研活动只有贯穿于实践活动中,才能发挥其失效性功能,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调整教法,总结经验,走向成功。本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实践中检验、实践中提高。

4、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的人格、学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5、渗透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教书育人,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6、合作性原则。

本研究要求课题组全体成员在通力合作、共同实践与探索中完成,发扬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家、校联合,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课题研究措施与步骤

(一)实施措施

(1)加强研究人员的培训。课题立项以后,组织研究人员学习课题实施方案,明确研究目的,了解研究内容,掌握研究方法。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专著。

(2)课题研究纳入日常工作,制定课题实施计划,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研究。把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研讨课、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覆盖到学校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各个层面,形成学校物理教研组总课题——课题组成员子课题,学科教师小课题的研究网络。

(3)资金保障。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如外出学习、购置图书、研究人员的科研经费、论文的评选等。必要时学校需从办公经费中支付。

(二)实施步骤

1.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5年6月)

各位参加研究的教师先采用一些新方法进行教学,然后通过和学生座谈、问卷、考查等方式,确定一项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坚持一个学期后,通过考试成绩分析、问卷调查等了解教学效果,如果效果不够理想,课题组负责人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写出经验教训,向报刊投稿。

2.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

参加研究的教师将自己研究的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写出各自所承担的模块的实验报告,然后转交负责人,负责人根据所有材料,写出综合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结集投稿,并编出研究集。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佟莉:学科组长,负责整个科研课题的理论指导和协调工作,不定期地对研究工作给予督查,同时对历史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将研究成果在全市加以推广。

胡艳民:负责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研究,及时召集有关会议,处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拟订课题研究计划、报告等。

何彦冰:负责必七年级教学方法的研究。

李海侠:负责八年级教学方法的研究

屈金全:负责九年级教学方法的研究

耿立涛、何彦冰:主持课堂教学,李海侠、佟莉负责实验班的教学,曲金全、马柱华负责对照班的教学,同时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

第三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 机遇, 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学历教育还是各种形式的职 业技能培训, 都有了全面的发展。 但是, 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却 依然无法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变化, 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 业需求存在错位。 究其本质原因, 除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资源配置存在问题之 外, 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尚处于努力阶段, 特别是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 与手段、 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实效性, 即教学效益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本课题主 要以中职学校选修课为切入点, 以教学实效性为抓手, 探索提高中职学校选修课 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 这对于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实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定位越来越理 性化, 能适应岗位需求的都是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 但由于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原因, 使得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无法有效满足企业岗位变化 需求, 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日益突显。 因此, 中职学校应当加快 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以符合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和岗位技术 的变化,避免人才培养质量的‘偏移’和教学实效的‘失控’ 。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开展,需要中职学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 式,有效提高教学效益。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 专业素养、 文化素养和职业素质从整体上看不容乐观, 而且参差不齐。 为了有效 提高这一弱势群体的教育质量, 从总体上改变中职学校的社会地位, 必须积极推 进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 许多中职学校的 教学方法和形式越来越接近普通教育,突出表现为“普教化”的特点,绝大部分 学校采用的还是“演示性”的方式,追求的还是普通教育的教育手法和模式,这 使得教学方法和办学理念成为一对矛盾, 阻碍了教学的效果体现和职业教育的健 康发展。

从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来看, 由于内容选择上的缺陷, 使得教学内容的职业

教育特征也不明显, 职业性和实践性不强, 教学内容还基本沿用了学科体系下的 教学内容。 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实践知识的学习, 更不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和 毕业后就业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同时, 由于缺乏相关教学活动的设计, 理论性较 强, 使得学生的实习实践、 动手能力的提高出现困难。 本课题的研究对于转变学 生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并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于师资培训和队 伍建设。 但实际上教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老化、 技能水平不强的缺陷, 对师资实 施培训的效果也不尽理想, 例如教师的职称愈来愈高移, 而技能水平却没有明显 提升。同时,一些具有相当丰富实践经验的、具有“双师型”特质的教师由于忙 于自己搞项目, 但未能将项目实施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结果承接任务过 多而自己分身无术,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有效完成。 因此, 教学实 效性的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本质体现,是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心, 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核心环节。 教学的内涵众说纷 云, 至今理论界对教学一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有的人将教学看成一个联合 词, 它是指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 有的人则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 相当于 教师的“教” 。在分析的多种语义理解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其中一种定义作为 引义, 即,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 学的统一活动。 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 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 形成一定 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著名的教育哲学 家杜威说过“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 ” [1]教和学就象卖和买一样是相互依存、 对立统一的。 虽然教主要是一种外化过程, 学主要是一种内化过程, 但两者互相 依赖、 互为基础、 互为方向。 随着教学观念的逐步更新, 教与学出现融合性趋势, 教如同学,学如同教,两者相融为一个整体。

我国历来重视教育教学的特征和实效性研究, 特别是职业教育界, 近年来针 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对教育 教学、课堂教学及教学有效性、实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可见的文 献资

料有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 “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校本研究方案” 、 “教学常规管理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

“提高韵律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 “网络资源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有效性 研究”等。从职业教育领域来看,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 势, 对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是日益丰富, 其中不乏很多关于职业教 育教学的研究,例如, “职业教育现代教学特点研究” 、 “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取 向” 、 “职业教育教学论的产生、 发展与现状研究” 、 “我国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推 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 “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专项研究”等。但不可 否认,对职教教学的研究更多的是涉及教学改革、教学特点等中观层面的研究, 散见一些关于教学有效性或实效性的微观层面的研究。

在国外,对教育教学、课堂教学及其有效性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例如,国 外从 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 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996年欧盟委员会发表了《教与学:迈向 学习化社会》 , 指出为适应信息化社会、 贸易国际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 要转变观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加强企校结合,发展各种形式的欧洲学 徒制培训,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对于我国的教学研究而言, 国外的教学及其有效性研究、 教学策略研究更 为成熟和先进, 理论体系和实践进程都比较完善, 它们的研究领域虽然更多的是 涉及普通教育领域, 但也有较多的研究是针对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 而且, 很多 普通教育领域的教学研究对职业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可见的文献 资料比较多, 诸如 “论二战后国外的教学研究” 、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 趋势” 、 “国外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探微” 、 “国外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综述” 、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 “国外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 “国外阅读理解教学与 研究中的‘出声思考法’探析” 、 “德国‘探讨式’教学模式研究” 、 “德国‘四阶 段教学法’ 在中职实训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的理论与实践” 、 “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的教学方法” 、 “美国中小学教学中的 PBI 模式研

究” 、 “美国中小学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模式述评” 、 “现代美国市场营销教学 与研究” 、 “美国对按能力分班 (组 教学效果的研究” 、 “英国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 教学整合的个案研究” 、 “澳大利亚体裁教学法述评” 、 “试论日本中小学数学教学 研究形态——兼论日本中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等等。

长期以来, 我们的职业教育教学基本上搬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 因此, 我 们必须探索和研究适合职业教育教学需求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效率不高的问题。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因此, 进行职业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 无论对于理论构建还是实践操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标

课堂实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将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 以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基础, 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以服 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职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 将达到以下几个 具体研究目标。一是疏理出我校经贸大类专业目前课堂教学现状、特征、问题; 二是理清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特别是国外的先进经验或模式; 三 是提出适应我校经贸大类专业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策略; 四是提出进一步提高专 业课程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发展性思考与设想。 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能对切实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并最终促进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我校经贸大类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发展现状研究

主要对目前我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及教学现状, 包括与教学紧密相关的 各个环节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地分析与描述, 疏理出我校教学改革的特征、 教学 过程

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等,以及由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引起的一系列矛盾。 2.国内外教学改革的经验探索和特征研究

借鉴普通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 国外教育相对发达的一些国家进行 的相关研究以及其它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经验模式以及教育新思路和新理 念。

3.中职学校课堂实效性教学策略研究(以经贸大类为例

在摸清现状并对国内外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探索的基础上, 提出针对我校专 业特点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设计教学实效性策略框架或体系, 这些策略并不 仅仅局限于教学环节,还针对与教学环节紧密相关的其他环节,如资源、专业、

课程、师资、教材、评价等等。

4.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发展性思考与建议

对实际运用这些教学策略的和谐度和可持续性提出战略性设想与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原则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梳理美国、 日本、 新加坡等国家、 中国的港澳台及内陆地区开展通识教育的 历史与现状, 理清通识教育的概念、 内涵与目标, 并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 在的问题出发, 深入分析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发展需求, 结合终极关怀的教育精 神, 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高职通识教育的模式提出自己的见 解, 并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 以通识教育——素质拓展训练营为基地进行 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提升,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和个案参 考。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认为“人人有才、人无全才、人尽其 才、人人成才”。 基于人人都能成才的学生观,通过通识教育,提高高职学生 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品德和基础技能, 帮助高职学生确 立自信,树立自尊,找到希望,看到成功。

2.整体性原则。通识教育要以整体和谐为目标,做到全员、全程、全面育 人。全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程: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突破 重点;全面:面向全体,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一体化。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追求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了解他们的爱好、需求和愿望; 要以就业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依托, 根据企业的发展和需求, 有的放矢地进行 教育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强化素质教育, 坚持以职业能力培 养为主线,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检索法、社会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 较法、定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等。文献检索法、社会调查法、定 量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主要用于研究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发展的

基本现状。 比较法主要用于研究国内外教学改革先进模式与经验探索, 并根据各 国的经济、 文化、 教育体制等背景, 选取可供我国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所借鉴的部 分。 专家咨询法主要用于课题研究的后期, 通过对职业教育界一些专家的咨询访 问,取得专家们的指导与建议,使得该课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六、研究过程及成果经验: 本课题研究采用整体构思的方法,逐步研究,及时总结,层层推进,分步论 证, 不断积累创新, 保证了本研究的有序、 有效开展。 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前期工作:(2014年 3月

1. 选定研究课题, 搜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 通过全组的学习讨论和调查研 究, 摸清了中职经贸大类课堂教学的现状, 撰写了课题研究方案。 本阶段主要采 用调查研究法和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

2.召开课题组会议,制定并健全了学习交流制度。本阶段主要采用讨论法。 3. 修改研究方案。 方案制定后, 请学校领导及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出了修改 方案, 并进一步作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 最终完善了实施方案。 本阶段 主要采用讨论法。

具体实施阶段 :(2014年 4月—— 2015年 3月 第一阶段:(2014年 3月

召开全组成员会议, 审议开题报告, 并进一步论证、 完善了课题的研究方案, 提出课堂实施初步策略。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讨论法及行动研究法。 第二阶段:(2014年 6月—— 2014年 8月

1.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展开活动,并对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效果进行互动点 评和反思, 对课题研究中产生的问题作了明确的阐述。 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 法。

2.如开全组会议,举行课题研究中期汇报,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做一总结, 检验前期成果, 提出修改和调整的方案, 最后大组整体探研。 本阶段主要采用行 动研究法。

第三阶段:(2014年 9月—— 2014年 11月

课题组成员为全镇教师作了示范课, 展示了课题研究的心得, 受到了与会教 师的一致好评。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成果总结阶段:(2015年 1月—— 2015年 3月 召开课题组会议, 商讨结题 工作。 课题组全体成员着手整理资料。总结经验: (一 、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 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 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要提升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主要从以下 3个方面入手:

1.开端引趣

在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对新课导入进行了一些探索, 主要着眼于从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兴趣可以使一个人超潜能的发挥,怪不得说:“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 ,这是教育界中公认的道理。也正因为如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 天, 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应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成为我们职业教育无可 推卸的首要任务。 那么如何由新课导入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从以下几 方面做了尝试: (1 巧设悬念导入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 追求的浓厚兴趣。

(2 创设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视频,动漫等电教手段,把形、 情、境、理熔于一炉,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 (3 故事激趣导入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 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 教者 可以把它当成连接新、 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 把枯燥的专业课本知识寓于有趣的 故事之中,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运用猜想导入

在众多引入新课的方法中, “猜想引入” 以它独有的魅力, 很快地扣住学生的 心弦,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路,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步入学习的最佳境 地。

2.参与竞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竞争中, 由

于中职学校学生好胜好强, 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 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 教学中组织各种比赛, 如 “看谁回答得快又对” , “看谁的表达能力强” , 等, 都能使学生 “大显身手” 。 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因而能调动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 之中参加竞争。

3.刻意求新

刻意求新, 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 好奇更是青少年 突出的心理特征。 我们的学生最烦老师教得千篇一律,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有点新东西――哪怕只是一点点。 抓住学生求新心理, 不断 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 你就会受到欢迎。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 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 只有兴奋 性脑力劳动, 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 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引起学生 浓厚的学习兴趣。要使教学有新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带着微笑进课堂。 教师的微笑是对学生的尊重, 带着微笑进课堂, 给 学生以美的享受,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蔼、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让 学生在教师的微笑中敞开心扉与教师沟通、 对话, 感受到自主的尊严, 感受到个 体存在的价值, 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 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那种不民主的、 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 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

(2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依据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经贸 大类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对于实现课程目标, 提高学校的教 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 施新课程

改革中, 必须建立和强化课程资源意识,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经贸大 类课程资源, 为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力争为学生的成长 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与发展空间。具体地我们要从教材、教师、学生、家长等方 面去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二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主体性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在同客体相互作用时由自身一定的素质结构所 产生的功能表现, 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层次, 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 主 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人的发展水平高低的根本尺度, 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重 要标志。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面 向全体, 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即在教师的 " 教 " 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 生的 " 学 " 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 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以真挚的情感, 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 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 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 内容是什么, 让学生一起制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 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 活动中的一员, 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 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 学活动联系起来, 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 学生主人意识 越强, 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 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 去实现确定的目 标, 变 " 要我这样学 " 为 " 我要这样学 " , 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 教育的可接受性也 就越大。

2.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 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 课堂内活而不乱, 活而有序。 有时看起来 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 教师管理井井有

条, 既有民主又有集中, 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 该静的时候控制 得住。 我们都知道, 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 学习中的外化过 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 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实践 " 。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 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在工作实践中, 我们采取了以 下方法: (1 .给学生制定合适的规矩,使每天的学习活动都有规可循,让学生知道 规矩意味着什么。

(2 .在目标、要求明确的情况下,给学生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 思维来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3 .营造一个适合学生专心学习或集中精力做事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 的心情才会自然平静下来,自觉主动配合教师完成一次活动。

(4 . 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不断调整要求, 分类提一些明确统一的规则。 (5 . 提供经过认真设计的挑战, 鼓励学生为自己哪怕是微小的成功而庆贺。 (6 .将注意力放在学生努力和学习的过程上,而非成绩上。 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就能轻松地、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 、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主 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 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 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 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所以, 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 式的学习活动。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

“学以思为贵”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 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 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 ”可以说,一切有成就 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 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学问学问,又 学又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只有学生自己会思、 会问、会学,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多提问题和善 于提问题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尝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去做: 首先,是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让学生敢问。教学必须实行民主化的原则, 对学生的回答不要一锤定音, 只要有合理的一面, 就应该肯定。 对有主见的敢于 跟教师争辩的同学更要大力表扬, 课堂上要允许学生随时发问。 教师一旦放下架

子,在课堂上营造了浓浓的民主气氛,学生就一定会活跃起来,敢于质疑课本和 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会有力地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次,我们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发现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善问。鼓励学生多疑 多问,并不是让学生漫无边际地乱问,而是要讲究实效。让学生在质疑提问过程 中更深入理解各方面内容,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培养他们不迷信 权威,努力探索真理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多疑多问,让课堂更加活跃起来,这是学生的强烈愿望,是提高教学 质量的客观要求, 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 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 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在学习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 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 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 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 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 、研究的效果分析 1.形成一批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就要选用适宜的教学模式。我们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施、总结、

应用、 修改、完善等几个环节,围绕有效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形成了一批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2. 营造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校园人, 校园文化建设不在于外在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 是一种涵盖了学校教师共性与个性的校园精神文化。通过课题研究,许多教师对 学科教学的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的优课观有了新的定位, 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了清楚的认识, 他们对教师的职业定位也正由工作型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教 师发展。 3.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他们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12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通过学习交流、外出听课等活动,教师 对新课程改革逐步有了自己的认识, 在宏观上能够用辩证的目光来看待传统与现 代、封闭与开放、学科与课程、教与学等关系,在微观上能够恰当地理解和把握 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内涵和要求。结合新课 程改革实践,课题组成员勤于总结,不断反思,撰写了许多有质量的课题论文、 随笔反思。其次,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 实施, 许多教师不仅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好课观,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课堂教学中 的低效因子,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变得驾轻就熟,课堂教 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们虽然确立了“从微观层面实践,到宏观层面提炼,再指导实践,再 去提炼”这一研究思路,但近一年的课题研究还过多的停留在微观实践层面,策 略提炼工作突出不够。 2.课题研究的关注点还没有最终回归与学生,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去评价课 堂教学中操作的有效性。 今后的设想: 1.进一步做好微观层面的实践,突出与教材有关的操作素材体例的构建工 作。 2.加强实践后的提炼,努力形成有效操作的策略性成果。 3.加强课堂教学中有效操作的评价研究。 丽水旅游学校 吴 贵 二〇一五年四月 13

第四篇:《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黑龙江省讷河市二克浅镇中心学校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以课改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实施到今天,内容涉及中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基本理念、基本原则、课程内容、教育文化、教育实施、教育评价等各个方面,这次课改关系新世纪亿万学生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新一轮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和原则:如,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都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给现有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我们当前的教学现状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低效教学”。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即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特别是我校生源情况比较复杂,结合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凭借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和课题组、教研组活动,紧紧抓住学科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开展“有效教学”探索实践活动,扎实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1、研究内容: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2、研究目标:

(1)研究一线教师各种课堂教学形式,总结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出结合我校的“校情”、“学情”的教学手段。

(2)使有效教学的理念内化为教师素养,把握有效教学的精髓,增强实施有效教学的教学意识。

(3)用构建主义理论支撑框架,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实验方案,增强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操作性,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4)促使研究成果发挥最大作用,全面提高本校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和科研能力,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研究思路

以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为内容,走理论学习到实践总结再到理论提升最后实践论证的研究路线,从而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2、案例研究法。结合学科特点,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3、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

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4、反思研究法。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反思,逐步提高研究质量。

5、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8年1月—2008年3月

(1)课题申报、立项、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

(2)开展调查分析,立足校情学情师情,制定研究方案; (3)对实验教师进行多维度培训,找出差距,明确研究的目标;

2、实施阶段:2008年4月—2008年12月

(1)开展各项调查分析,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提升,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及实验计划;

(2)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帮助教师系统的梳理实验中的所得、所悟、所感。

(3)依托教学研究月,进行“行动研究”,从不同层面推进有效教学的研究。

(4)立足学科,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进行有效教学途径的探索: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有效途径;探索个性化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探索艺术教学的有效途径等。

(5)启动教师讲坛,坚持以多层面多渠道实施的原则,立足于教师学习成长、有效教学研究的主题,促进全体教师养成有效反思的习惯。

3、梳理阶段:2009年1月—2009年7月

阶段成果形式:阶段研究报告;研究课录像课;交流材料;教案;论文;教师笔记等其他材料。

4、课题研究的推广阶段:2009年8月—2010年10月

5、课题总结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教师都建构了自己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部分教师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我校课堂教学上形成“百花齐放”的现象。

2、教师都坚持写教学日记,留下教师成长的足迹。撰写教学日记,既可积累经验,又可进行反思,以求进步,记录有价值的案例。

3、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园内的一草一木都是校本资源,让教师成为一名真正的课程开发者,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4、教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困惑,我们及时总结,并以课堂实践为基点,以共同研讨、教师间互相听课和评课为手段,促使同事间取长补短,通过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走向“自主开放、协作创新”的发展成长之路。

5、加强“师师合作”,整合课程资源,让课堂有生机、有效率。

6、加强各种培训,使教师将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艺术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教师作

用的重新认识,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

五、课题实验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成效

1、学生受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老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是知识、能力与兴趣的有机统一。本课题研究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优化,教师通过对这一目标的专题研究,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策略和注意力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与体验中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由此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语文)识记、美观书写生字的方法、自学课文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数学)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动手操作的方法、(英语)识记单词的方法等。从而在班级中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2、教师受益

课题实验的过程亦是教师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我校教师在不断学习、探索与反思中逐渐真正做到深入文本、以生为本、规范流程,能营造“实在”、“和谐”、富有“美感”的教学境界,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目标,在教学试验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有效选择,开展了子课题研究(如,徐文玲老师的“看图写话与语文能力训练”,丁林玲老师的“让阅读从第一课时开始”,代厚华老师的“如

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备课”等),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扎实有效。在追求“有特色、有风格、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的同时,部分教师的教学个性也得以体现和张扬,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学校受益

通过课题研究,学校一大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和学生的各项素养得到明显提高,这批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有效教学研究的有力推动者,从而实现了“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有机整合,全面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二)研究成果

1、实践成果

(1)有效教学课例(文本、光盘)

主要是依据课题研究“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参加各级公开课、研究课活动近20篇案例。

(2)有效教学优秀案例集(文本)

主要是依据课题研究目标,将有效教学的探索与课堂教学实际有机结合,在课题研究上走出一条新路。本集精选了15个代表性案例。

(3)有效教学研究论文集(文本)

自从开展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充分利用课题理论和实践的优势研究环境,积极撰写论文。本教师论文集共收集论文15篇。

2、理论成果

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人文性。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按照“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互动——有效课堂管理——有效练习——有效探究策略——有效教学评价”的步骤开展实验,并总结了一系列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语文组推广运用“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方法和“读—说—演—背” 的低段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数学组在教学中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形成了“自悟、引探、求新”的教学特色;英语组采用“TPR”教学法,将英语学习置于文化背景下,将阅读理解、口语训练、写作学习融为一体,“全英化”的课堂教学语言为学生营造了英语学习的环境。

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实现有效教学是一项艰巨、持久的工程,是课题组成员及全体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有:

1、如何对有效教学进行更为科学的评价?我们目前仍没有一套判定有效课堂教学的量化标准,只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模糊把握是否有效;

2、如何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不仅要求更新观念,而且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何减去无效的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教师怎样才能为学生布置合理的作业,如何有效地进行分层作业,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也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用先进的教育技术造就优秀的新世纪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我们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才

能跟上时代潮流,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古诗词作文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行各类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相当的比例。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陶是无可替代的。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许多困惑和盲点;对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不明确;对古诗词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各学段的教学

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分。这些因素导致古诗词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各学段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各学段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另外,即使同一学段,古诗类别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应雷同。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力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陶,还要促进他们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法研究上要本着实用、高效、发展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学生从文化上得到浸润,能力上得到提高,达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词的程度。

我们提倡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辅之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古诗词教法研究有其现实作用,课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几个步骤:学习-反思-行动-总结。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我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学习文献。我们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取相关的资料组织系统学习.我们学习了《名师课堂实录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刊载的有关古诗词教法的文章、名家古诗词教学课堂实录,还学习了《语文会刊》中相关文章。在学习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心得,

二、教学实践。为了将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我们组织了教研专题研讨课(四节),执教研讨课的几名同志在教法上均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后,全组同志进行了评课、辩课,对某些教学环节作了补充。

三、总结反思。通过学习实践,我们总结了十几套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讨出两套高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和行动研究法。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我们通过学习发现,所有的古诗词教法均含有读、背、议、悟、品、拓展等这些环节,根据不同的诗,这些环节的先后顺序会做适当的调整。诗,首先要学生准确的朗读出来。古人对朗读非重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就说明读对写的影响巨大。学生对诗的读要由浅入深,要得音、得韵、得画、得味,要让他们爱读。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认为,“诗要三要: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诗教学也离不开议、悟这两个环节。通过议、悟,学生才能解诗情,识诗境。语文教学的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学生学会表达。从古诗中学表达,积淀文学素养,对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欣赏诗意表达的意境,学习诗人表达的方法,就需要学生去品味。教诗不能拘泥于一首诗,而要和相关的诗结合起来,与时代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以上这些环节根据不同的诗,可以有十几种组合:

四步教学法

1、读——议——悟——背

2、激趣-品读-探究-升华

3、背—读—悟—议

4、背—议—悟—品

5、读—品—解—悟

6、读—品---悟---拓

三步教学法

1、破题、介绍作者---品诗情---诵读

2、自主朗读—自学质疑---自由诵读

3、熟读---理解---背诵

五步教学法

1、读—议—唱—舞---拓展

2、读—议—品—背—拓展

这是我们通过学习总结的十一套古诗词教学方法。另外,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两套小学古诗词教法:

1.抓文眼,品诗意,展外延,促背诵

这套方法主要是通过仔细研读诗词,抓住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品读诗意,进而拓展诗意外延,达到当堂背诵的程度。这套教法适合于中、高年级,效果很理想。

2.破诗题,解诗意,画诗境,演诗情,背诗句

本套教法从诗题入手,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教师适时点拨。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诗意图,也可在讲解的同时,教师辅之于简笔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可以编排课本剧,让学生演诗情。最后,督促学生当堂背诵诗句。这套教法适合低年级教学。因为低年级所选文本均比较浅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动静结合,富有情趣,所以,教法应灵活多变,才会吸引学生。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教学各环节的衔接还需要紧凑,要有艺术化。整个教学环节要设计成启、承、转、合的韵律结构。这方面还要进一步改进,使整个教学过程跌宕起伏,富于节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