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化先进文化引领
第一篇:通俗文化先进文化引领
先进文化引领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需要强大的思想文化力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1.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具有本质上的先进性
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人类既创造了日益雄厚、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又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思想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文化不仅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而且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纵观人类发展史,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因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也就拥有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思想文化。同时,由于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复杂性,性质和形态各异的思想文化也会在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并存共处,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状态。
先进思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今中国,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和主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居于核心地位,代表和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具有其他思想文化无可比拟的先进性。那么,它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呢?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本质区别,也是其先进性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不是只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奢侈品,而是来自于人民、发展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由人民共建共享的思想文化。着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根本目的和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内蕴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自己的内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融入人民群众开拓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绝不抛弃以往时代的成就,而是吸收和借鉴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又以博大的胸怀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综合创造、推陈出新,熔铸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2.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
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创造性转化、实现新的升华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近代历经屈辱的中华民族经过全民族百年抗争重新站立起来。今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概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同时,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
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必须坚决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对于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分析,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3.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站在世界文化发展进步的潮头。要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立足国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大胆吸收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不平等现象。在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媒体资讯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在全球互联网服务器的存储中,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借助经济、科技和传播上的优势迅速扩张。作为当代西方思想文化重要形式的西方社会思潮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西方思想文化?西方思想文化来源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产生了几何学、天文学、数学等学科,成为近代科学的起源。近代的天体运行论、万有引力定律、进化论,现代的量子论、相对论等学说都形成并发展于西方,对人类历史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主张个体自由,形成了权利本位观念,派生出西方的人权观念、民主观念等等。应当承认,西方思想文化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主体是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是在长期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在人类以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进步的理论和观念,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同时,也应当看到,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围绕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统治秩序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它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服务于资本增殖和资本统治,隐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文化危机。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有其消极或腐朽的一面,存在着错误、落后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集中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拜金主义看来,金钱是万能的,追求金钱是人生最高目的,为了获取金钱可以不惜代价、不择手段。拜金主义的盛行,会导致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失去社会的精神支柱、精神家园。享乐主义
关注的是物质享受和感性快乐,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有西方学者直言不讳地说,“在文化上证明资本主义正当的是享乐主义”,而这种享乐是一种“世界末日来临般的享乐”。享乐主义的泛滥,会导致个体精神空虚、政治腐败黑暗、经济畸形发展、社会矛盾激化。极端个人主义把追求个人利益当做唯一目的,把他人当做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极端个人主义是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等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恩格斯曾经指出,在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每个人都必然力图抓紧良机进行买卖,每个人都必然会成为投机家,就是说,都企图不劳而获,损人利己,乘人之危,趁机发财。”极端个人主义的蔓延,势必会造成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对立,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
西方思想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思想文化体系,其中既有精华,又含糟粕。那种主张西方思想文化全盘皆好,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对其应照单全收的观点;那种认为西方思想文化皆为腐朽,对其应根本拒斥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吸收借鉴西方思想文化的有益成果,要进行科学辨析。要分清哪些是体现人类社会进步本质要求的、有益的文明成果,哪些是仅仅与资本主义世界观相联系的、腐朽落后的东西。即使是某些有益的、合理的成分,也要看其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有些思想文化在西方是适合的,但简单照搬到中国就不一定合适。德国思想家歌德说过:“只有不模仿其他民族而从其自己的精髓和一般的需要出来的东西是于国民有益的。因为对于在某种时代阶段的国民可作滋养的东西对别的国民或许是毒物。”因此,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加以辨析。吸收西方有益文化成果,必须经过消化、转化、融合和创新的过程,既要摆脱封闭保守思想观念的束缚,又要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择善而从,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服务。
对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要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性,予以坚决抵制和严密防范。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一些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乘机涌入,并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相互胶着,腐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威胁着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严峻挑战。中国有句古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有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对此,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
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它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决定着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纭激荡。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在贯穿、融入上下功夫,在践行、示范上下功夫,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御各种错误思潮、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
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以科学的理论指引航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种灵魂作用在于,马克思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解决影响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承与创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唱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时代主旋律,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必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远大理想和现实努力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以崇高的精神鼓舞斗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十分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同时,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刻变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汲取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以优秀的道德培育社会风尚。“风俗,天下之大事。”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引导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坚持“八荣八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5.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对当今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迎着新中国的曙光,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启了新纪元。“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等一系列方针原则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重大成果,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建设新中国的高昂热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就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有力推动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展开,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显著增强。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化企业活力大大增强,文化产品琳琅满目,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文化“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我国正迎来一个文化发展“黄金时期”。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个百分点。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股暖流。可以说,通过多年来的改革实践探索,我们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旗帜。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期,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国内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迫切需要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凝聚社会共识,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唱响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宣传教育,不断发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思想文化保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正确认识“两种属性”、“两个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正确认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正确处理发挥政府作用与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努力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大力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正确处理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通过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文化健康有序发展;正确处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正确处理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性与培养造就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等新型人才的关系,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第二篇:让先进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蕲州镇中学 陈军
校园本应是学习知识的圣地、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殿堂,然而,近年来一些不良文化开始在校园占据一席之地。中小学校园里各种顺口溜、恐怖贺卡,网络论坛、微博、手机短信等传播的文化垃圾流传甚广,这些不良文化正在侵袭着校园,占领着同学们课余的精神空间。要想把不良文化挤出校园,我们即必须让优秀文化占领校园主阵地。让先进文化引领学生成长!近年来,我们蕲州镇中学在“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奏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爱国主义和其它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的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大旗,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推进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我们蕲州镇中始终抓住“爱国主义”主旋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㈠抓住重要节日(如“五四”青年节),重要事件(“一二·九”运动)开展主题教育,让学生知历史,明使命,激发爱国斗志;
㈡广泛开展“爱国爱校歌曲大家唱”师生歌咏活动,振奋民族精神,凝聚爱国爱校力量;
㈢大量搜集爱国名言警句,名人故事等,开展朗读和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㈣举办“爱国主义”书画展、图书展、图片展,丰富爱国情感(如我校文化墙上“感动中国”的“钱伟长”图文------科学泰斗 赤子之心: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要为祖国和人民的忧而忧,为祖国和人民的乐而乐。我是爱国的,对国家好才行。我没别的要求。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
㈤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视,如《钱学森》、《爱我中华》等,具体感知爱国形象;
㈥参观烈士陵园、李时珍纪念馆等,真切缅怀先贤的爱国情怀„„
二、大力推行理想教育
当今社会,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理想危机”。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受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什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金钱万能”,成为社会上一些人的时尚;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在世,吃穿二事”、“ 60 分万岁”等消极自私的思想,也不时的侵蚀和影响着学校这块乐土,使许多学生纯洁的心灵受到了伤害。那么在推进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们该如何开展理想教育呢?在我们蕲州镇中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成功做好了这几个方面:
1、把理想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在所有学科教学中都渗透进理想教育的内容,以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学习的热情,从而消除为教学而教学的片面倾向。蔡元培先生说得好“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2、教师当好表率,注重言传身教。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的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有理想的人。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激情,表现出对生活的自信和乐观;要通过自己对工作的努力,表现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在理想追求上,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也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才能成功,理想才能化为学生的实在行动。
3、开展形式多样的理想教育活动。①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营造理想教育氛围,如我们打出的标语“不比阔气,只比志气;不比聪明,只比勤奋;不比家境,只比明天”,就给了学生们一个正确的导向;②充分利用教室布置,让学生展示理想。我们每个班级的教室布置里都有一棵茂盛的“理想树”,学生的理想也是百花齐放,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幼师——我喜欢孩子”;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板”;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有的学生说“我基础不好,我想当一名技工”,③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演讲会、辩论会等,让学生明辨理想,从而拨正航向,克服困难,脚踏实地,勇往直前;④建立理想档案,为每一位学生记录下实现理想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奋斗的充实和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学校的理想教育也是一样,务必要在不知不觉中去“渗透”,而不能简单地予以“灌输”。所以,我们务必要把理想教育化成学校的文化行为,这样才能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弘扬传统美德
法国长篇小说《核混乱》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花最小的力气挣最多的钱的时候,人的道德就变得不可救药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道德问题成了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小悦悦”、“范跑跑”、“药家鑫”、“扶
不起”等不良现象让人们呼唤道德回归;“网络游戏”、“低俗文化”、“留守孩子”、“单亲家庭”等教育难题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挑战。如何立足本职,因地制宜,抓好传统美德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课题。
在校园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之大,我们建立“师德档案”,评选十佳“师德标兵”,要求教师要以高尚的精神和人格力量去塑造学生,激励学生,展现出良好的师表风范。同时要加强职业理想塑造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加强诚信教育。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将诚信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等,通过诵读、演讲、宣誓等形式,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同时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
3、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感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情感行为,这种情感和行为包含着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回报祖国、珍爱生命、追求和谐等伦理价值。我们通过“感动校园”和“美丽校园”的评选,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并从中挖掘出“李菲”、“吴灏润”等感人事迹。
4、传播孝道文化。孝道是中华五千年传统的美德, “父母乃人之本,人乃以孝为先,孝为德行之门,德为成事之本”。“百善孝为先”,今天孝道文化在修身养性,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传播孝道文化方面,我们结合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结合“弟子规”、“二十四孝”等传统经典和传统美德故事,结合胡锦涛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精神,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接受孝道教育。
四、注重习惯养成教育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先进文化传播离不开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带给学生美好的人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学生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完美人格的基础,也是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的最基本保障。习惯养成教育
我们主要抓好以下两方面:
1、从点滴开始抓养成教育。我们抓养成教育,要从学生的点滴抓起,唤起他们的习惯养成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在工作过程中,我校坚持细化原则,把教育落实到一点一滴,乃至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坚持一月一个主题,一周一个重点,把习惯养成分阶段分层次落实:首先抓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继而抓学习习惯,再抓品德习惯。注重选准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从最简单的不乱丢乱扔开始,广泛开展“学校不见废纸片,干干净净每一天”活动。我们把学校的规章制度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口号和行动。如:我们提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带给你美好的人生”的宣传口号;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第一周开展的就是“班级角角卫生,校园处处干净”活动„„通过“大处着眼重素质,小处着手抓养成”,强化行为习惯教育,营造文明校园。
2、借助活动强化行为习惯教育。①开展习惯宣传教育活动。我们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墙等方式广泛宣传,让全体学生明白习惯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我校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②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我们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弟子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通安全知识》和“我身边的安全隐患”,对照规范,反省自己,查找身边不文明行为;并以“学雷锋月”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学生”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思想教育,更多的是行为教育与塑造,真正使学生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五、注重创新,与时俱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江泽民) 推动文化创新,促进先进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多年来,我们在吸收与借鉴的基础上,本着做就做好的原则,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精心构建文化长廊——历史与文化的熏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群策群力,从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摘取最耀眼的星星,照耀学生的心灵。我们借助“二十四孝”,让学生弘扬传统美德,学会感恩;我们运用“弟子规”、“中学生十二种良好习惯”,让学生注重习惯养成;我们还独具匠心,按照历史的顺序,绘制了“国学文化”长廊,带给学
生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沐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让中华文明在这里传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悉心营造校园环境——青春与个性的展示
我们的教室、寝室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更是他们展示自我,放飞梦想的舞台。每个教室,不仅有精彩的“教师寄语”,还有响亮的班级“口号”、美丽的“班名”,如“雄鹰班”、 “三明书屋”;更有学生青春的风采——“理想树”、“才艺展示”、“我进步啦”、“我能行”等。每个寝室既有温馨的室名,又有个性化的“青春誓言”,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和谐寝室是我家,干净整洁靠大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突出特色,显扬个性,让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悟得到”,学生欢喜,家长高兴,社会赞誉。
3、用心推出感动校园——名人与榜样的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特别注重榜样引领,精益求精,一方面把同学们崇拜的明星、偶像树起来,用他们的名言来激励学生,用他们的事迹来感动学生。比如,成吉思汗的壮语——“天下最美的女人是母亲”,比尔·盖茨的教诲——“人生最不能等待的是孝敬父母”,另一方面我们从众多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中选取最符合学校教育的典型进行弘扬,(
一、钱伟长------科学泰斗 赤子之心,他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二、刘伟------隐形的翅膀;
三、孟佩杰------孝女当家;
四、洪战辉------铁肩重担,带着养妹上大学;
五、雷锋------为人民服务)让学生向英雄学习,向榜样看齐!
在开展“让先进的文化占领我们的校园”课题研究中,我们要站在时代发展前沿,把握爱国主义主旋律,大力开展理想前途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元互补、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先进的文化占领校园阵地,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学生成长,推动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第三篇:用先进军事文化引领部队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这既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吹响了号角,也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发出了动员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清并紧紧抓住这一新的历史机遇,以实际行动兴起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在新起点上努力开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新局面。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队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根本推动力,我们要紧密结合部队使命任务和官兵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激发了官兵工作热情,有力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促进各项使命任务的圆满完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对军队来说,文化是战斗力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对锻造军队的软实力,塑造军人特有的信仰、信念和价值追求,有着重要作用。
一、发挥先进军事文化铸魂功能,塑造军人忠诚意识
人无魂则死,军无魂必亡。听党指挥就是我军在多年奋斗历程中凝练出的军魂,是我军的生命之所系、力量之所依、灵魂之所在,也是我军军事文化建设最核心、最基础的目标。首先,将听党指挥作为军事文化建设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军队建设学说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军事是政治的继续。不管任何形式的军队,都必然地从属于一个政治集团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军队听党指挥这一根本原则,就能以党的先进性确保人民军队的先进性,使我军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在军事文化建设中,必须大力培育军魂文化,确保军队绝对纯洁、绝对忠诚、绝对可靠。认清革命军人的历史使命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
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是党的三大历史任务,也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重要使命。军事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反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要求,引导官兵立足高远、着眼大局,深刻认识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源于党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贡献和责任担当,从而不断激发忠诚使命、履职尽责的积极性。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使官兵充分认清军人的生死荣辱与国家、民族的利益关系,与军人的责任、使命的密切关系;突出我军职能使命教育,引导官兵牢固确立“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思想,强化随时准备打仗、能够打仗的思想观念。
二、发挥先进军事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军人价值追求
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占领军队思想文化阵地、保持官兵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的迫切需要。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对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先进军事文化,越来越成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传承我军优良传统、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培育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思想文化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并存,对官兵思想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境外敌对势力也越来越把文化作为对我进行思想政治渗透的重要领域和渠道,他们借助各种文化产品,通过各种文化传播途径,竭力推销其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必须大力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用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以先进思想文化应对腐朽思想文化渗透。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应对思想文化领域复杂斗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更加有效地发挥科学思想理论和正确价值观念对官兵的教育引导、熏陶塑造作用,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对部队的侵蚀影响,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
三、发挥先进军事文化励志功能,培育军人战斗精神
先进文化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先进军事文化凝结着我军官兵共同的信仰信念、目标追求和高尚的伦理道德,能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把部队凝聚成为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集体;先进军事文化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能够激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持续旺盛的战斗意志,把部队锻造成为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钢铁力量。当今时代,世界新军事变革深入推进,我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新的历史使命呼唤新的军事文化,先进军事文化越来越成为我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先进军事文化必须聚力扭住强军之要,紧贴战斗力建设紧跟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常态化开展军队根本职能使命和形势战备教育,不断强化官兵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思想;以战备拉动、野营拉练为牵弓,锤炼官兵顽强的战斗品格,不断培养官兵创新开展训练的意识和能力。
发展先进军事文化,要注重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战斗属性,把官兵思想和意志凝聚到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重要指示上来。一要充分利用驻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看红色电影、讲红色故事、观红色景点、写红色感言”活动,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强化不怕艰险、敢于胜利的牺牲奉献精神。二要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建好用好军史馆、荣誉室,利用阅兵宣誓、升国旗迎军旗、授衔晋级等仪式,强化官兵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文化的认同,汲取强军报国的精神力量,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自觉做到从现在做起,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精武强能,勇于担当,担起所当,提升敢打必胜的决心信心和能力素质。三要充分发扬本战区部队的独特精神和特色文化,利用执行抢险救灾等生动战场,广泛开展“学战斗英雄、当突击先锋”等活动,及时发现身边的感人事迹,树立先进典型导向;利用标语横幅、战地广播、队列集会等叫响激励人心的战斗日号,锤炼坚强过硬的战斗作风锻造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培育官兵的虎狼之气。从指导思想上,要不断强化“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意识:从上作筹划土,要坚持把战斗力建设摆在部队工作的中心位置,把推进战斗力建设的思路理清楚,把冲击战斗力的活动减下来,把促进战斗力的工作抓起来;从组织实施上,要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人工作必须牢牢抓住的主要矛盾,紧紧扭住战斗力建设这一根本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往一处用,使各级心思和精力在“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上聚焦、在合力上见效,要加大训练难度强度,充分利用超强度、超难度等综合训练,把练意志与练战术、练技术、练指挥、练协同有机地结合起来,经受近似实战条件的考验,在战备训练中培养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第四篇:理念先进文化引领,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
阜康市第一小学马秀珍
党的十七大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复兴崛起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更是教育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活力之基和动力之源。树立先进的文化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全力打造学校文化品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构建和谐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学校师生素养,实现高端文化管理,促进学校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
阜康市一小始建于1907年,是一所百年老校。百年的奋斗,百年的积淀,百年的历史,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打造优质学校文化品牌,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将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着力培植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学校价值观体系,积极探索和践行新的学校文化管理模式,有效的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及师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使学校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跨越。
一、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引领学校文化发展方向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种理念和思想,更是一种引领和精神。紧握学校精神之根,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共筑市一小和谐校园之魂。
(一)引领发展方向,培育核心文化
学校精神,是学校品格的凝炼和神韵,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学校精神的塑造和培育。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管理的本质是思想。面对“打造学校优质文化品牌,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这个教育发展的新课题,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第一内驱力,紧紧把握理念先行的精神文化建设思路,总结办学历史,结合发展实际,挖掘和提炼学校百年文化底蕴,树立了“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学会求知,善于创新”的育人目标,确立了“教学优化、活动优效、环境 1
优美、服务优质”的办学目标,形成学校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凝炼出“以人为本,促进市一小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爱心托起希望,文化奠基未来。在“促进一小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和办学实践中,我校紧紧围绕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凸显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在学校精神文化的引领和统帅下,精心确立并全力实施“以人为本、文化塑魂、人文管理、多元课程、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整体发展战略,用学校核心价值观这条红线贯穿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师生文化、课程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各个层面,使学校文化内化于心,渗透于制,固化于物,外化于形,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生命的精神和血脉,成为一种濡养、陶铸、自觉、习惯,成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气质,为学校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和鲜活生机。
精神培育队伍,队伍体现精神。实践证明:在学校发展中,在先进精神文化引领下,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力量,为我们“促进市一小和谐全面发展”扬起了成功的风帆。价值取向——人文精神——行为方式,良好有序的有机融合,升华成一种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凝聚力、推动力。广泛的心理认同,共同的精神追求,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博爱和谐的教育氛围,改革创新的工作激情,爱心奉献的优良品质,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学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驶入科学和谐发展的快车道。
(二)确立“三风一训”,培育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是教育内涵的诠释和解读,是学校的“精、气、神”。学校“三风一训”,则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表现。
“三风”传递文化,凝聚学校精神。为此学校确立并形成了“求真、求实、求美、求新”的校训,“文明、诚信、和谐、创新”的校风,“博学、严谨、敬业、爱生”的教风,“乐学、勤学、活学、会学”的学风。学校自己创作的校歌深受大家的喜爱,全校师生在演唱中更是感受到一种力量的呼唤,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进取的激励。在“三风一训”的引领下,通过师德建设、爱心工程、文明校园等阵地建设,学校精神文化深入人心,有力地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三)科学定位规划,挖掘百年老校文化底蕴
文化引领发展,文化成就名校。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学校将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挖掘百年老校文化底
蕴,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2007年我校借百年校庆之际,布置出了校史展厅,撰写了八万多字的《阜康市第一小学校志》。我校的校史展厅和校志引起了阜康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校史展室和校志已经作为我校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校本教材受到学校的重视,并被确立为阜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以规为范,人文管理,构建学校文化管理模式
学校制度文化,是一种刚性规范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人文关怀和良好习惯。打造制度文化,实施人文管理,实现学校文化“张弛有度,和谐有序”动态美与静态美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民主公平认同,完善制度体系
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凝结,对师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校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倡导率先垂范、服务师生的精神,真心依靠教师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各种岗位职责、考评办法及教学规程,学校各种大事、重要制度都经学校人事领导小组和财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并经全体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使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成为一个民主参与探索践行的过程,并力求使制度充分体现教师意志,形成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主动邀请教师参与学校日常监督管理,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打造一支充满激情、无私奉献的教师团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良性运行。
(二)改革评价方式,创新评价机制
学校以人性化管理为基本出发点,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入手,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健全师生评价体系。实行月考核,突出了过程管理,有效增强了评价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执行效力。同时,加强学生常规管理,重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建立《文明班级管理考核细则》、《卫生评比制度》,制定《学生一日常规要求》等,并按照要求每天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卫生等情况进行检查,有效的规范了学生管理,发挥了制度管理的效能。
(三)推行人文管理,凝聚发展合力
学校以人文管理为抓手,始终贯彻人本管理这条主线,引领师生认同熟知并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学校转变管理理念,改革单一陈旧刚性传统管理模式,通过专题讲座、教师论坛、教育活动、督查
评价、榜样示范、表彰激励等多种办法,对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予以理解、关爱、帮助,以规为范,刚柔并济,变管理为服务,变制度为引导,变规范为习惯,有效地增强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极大的调动师生遵章守纪积极性,促进师生良好品质、习惯的养成,形成了师生认同、行为自觉、执行力良好的文化生态,保证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实现了人本管理的最优化和最大效益。
三、改革创新,多元课程,搭建学校文化建设平台
学校课程文化,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是一种本领的锻造和能力的形成。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多元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是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文化基石。
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围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展开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校本研究水平,搭建起多元课程的新平台,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分年级段开设校本课:
一、二年级是《巧手你我他》,
三、四年级是《童心小剧场》,
五、六年级是《走进美诗文》。目前学校教务处正在编写以爱家乡、爱阜康、爱学校为主题的校本教材。
四、求真固本,师生互动,筑强学校文化发展之本
学校师生文化,是一种品质和素养,是一种风景和魅力,是学校人文素质和教育氛围的折射和体现。搭建师生文化平台,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构建“两园”学校,打造优秀团队
一是构建“学习型校园”。学校建立校园网站,开展校本教研,举办“教育教学论坛”、“班主任管理论坛”,有效的提升了教师教学素养。学校搭建新课程教育理论交流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学校选派骨干教师70多人次参加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各类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育人教学的本领。二是构建“科研型校园”。学校开展教学创新活动, 设立“课题研究论坛”,组织“校本研修论坛”、“课题研究报告会”、“网络资源应用培训”等专题交流活动。在学校统一规划下,学校围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展开课题研究,打造出校本科研“个人主题、学校课题”的新格局。在全国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学校每年都有几十名教师获一二等奖。
(二)播种成功希望,营造爱心乐园
学校在“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坚持结合学生实际,重视学生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为学生搭建培养信心、挖掘潜能、锻炼能力、张扬个性、发挥特长的舞台,让学生享受希望和成功的喜悦。我校的主要做法:一是坚持常规教育,养成良好习惯;二是组织教育活动,张扬学生个性;三是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一技之长;四是实施激励评价,激励学生成长。
近年来,学校继续加强“三团一队”(少儿合唱团、舞蹈团、书画艺术团、小乐队)建设,充分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艺术教育呈现新的亮点。2010年5月,学校合唱团赴奇台参加了昌吉州举办的“爱我中华”歌咏比赛并取得了优秀组织奖。2010年6月和8月我校舞蹈队受邀请参加了阜康市庆六一表彰文艺汇演和慰问部队官兵文艺汇演,在市“小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我校有6名学生分别荣获
一、
二、三等奖,2010年8月,在阜康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我校有8名学生分别荣获
一、
二、三等奖;学校田径队连续3年荣获阜康市田径运动会比赛第一名。
五、惟馨求和,景观彰显,凸显学校文化育人功能
学校物质文化,是一种景观和吸引,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题中要义。
(一)设计识别系统,打造文化形象
我校的校标,寓学校发展蒸蒸日上,教师用爱心抚育孩子成长,学生在学校快乐生活为一体,诠释了我们的教育理想。
(二)建设人文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全力建设“人文校园”。学校精心策划教室、功能室、办公室文化,建立精美宣传栏、宣传牌,突出人文理念和育人特色,让每一面墙壁都闪动着人性的光辉,让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动人的温馨,让每一个景象都透射出启智的元素,打造出一个师生精神交融的温馨家园。
(三)真心关爱学生,构建温馨家园
据统计,1999年以来,阜康市党委、政府先后为学校共投入1000多万元,使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如今的市一小,设施先进、设备一流,让师生享受四季如春的关怀;综合楼内,
宽敞的图书室和阅览室,七万多册图书,汇成了知识的海洋;远程教育网络、互联网、校园局域网、计算机室、教室联为一体,使学校和外界社会紧紧相连。实验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电教中心、书画室、舞蹈室、一应俱全,先进的设施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200米跑道的塑胶运动场营造了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空间。整个学校布局合理,简洁美观,校园绿化率达到43%,使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摇篮和温馨的家园。
灿烂的学校文化建设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兴教荣校之果。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少儿平安示范学校、和谐中国.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和青少年科技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小学德育实验学校、全国校园法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荣获自治区级的奖项有区级新课改先进学校、卫生红旗单位、德育达标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少先队红旗大队、口腔健康学校;荣获州级的奖项有昌吉州先进学校、德育示范学校、军警检阅示范校、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先进教工之家、巾帼文明示范岗、“三八”红旗集体、少先队优秀示范阵地;连续5年荣获市级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连续14年荣获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荣获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市“一流班子、一流业绩”称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校、平安单位、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教研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实现了品牌发展,受到领导、社会的广泛赞誉。
打造学校优质文化品牌,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是阜康市一小的不懈追求。我们深知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建设、提炼、创造、发展的过程。今后,我们要在强化、深化、细化、优化学校文化建设上苦下功夫,为打造更加富有教育教学特色和魅力的品牌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经济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xx总公司基层党委书记会议上,xx总公司党委对企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为明年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要提高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效结合的认识;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总公司文化融合。
作那一世小说网 http://为最早加入xx的制盐企业,xxxx公司要率先成为xx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全面整合xx现有的文化资源,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以xx文化为核心的、具有xx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促进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战略的良性互动,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经济发展。
我们要推广以“勇于开拓、科学发展”为核心的“创业精神”。 继承和发扬xx人“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优良传统,以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拓进取,推动xxxx公司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实现xx的“二次腾飞”。
我们要推广以“与时俱进、挑战自我”为核心的“创新精神”。立足企业实际,着眼改革发展,把挑战当作机遇,把困难当作动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推广以“爱岗敬业、服务社会”为核心的“奉献精神”。要加强员工政策理论、法律法规、思想道德、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的全面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公司“发展企业、富裕职工、贡献社会”的最终目标。
我们要推广以“尊重人才,团结和谐”为核心的“团队精神”。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发展是为了人,发展要依靠人,公司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企业”,倡导“一花独秀不是春”的团队精神,让团结和谐成为推动xx发展的力量之源。
我们要开展以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和率先垂范为特征的“示范文化”。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在行为品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生活作风诸方面做职工的表率,以良好的自身形象感召职工,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层次。
我们要开展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的“观念文化”。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切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一切在阳光下透明操作,严格执行“企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先征求职代会、股东大会的意见,避免重大决策的失误,使企业健康有序地得到发展。
我们要开展以市场占有为导向的“竞争文化”。随着盐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盐行业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未来的竞争,就是市场的竞争,我们要树立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服务意识,以优质、低价和良好的服务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xxxx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为xx总公司实现“两步走”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从零开始 长生界 凡人修仙传 斗罗大陆 斗破苍穹 刀锋传说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