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村扶贫攻坚汇报材料(集锦)

村扶贫攻坚汇报材料(集锦)

村扶贫攻坚汇报材料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学校、政府、商业组织和民间组织,汇报总是贯穿于各个组织的内部以及相互合作的组织之间,而汇报的具体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对于工作的概述、总结、要花费的时间周期、时间节点、需要的资源、完成情况等,那么,你懂得。

村扶贫攻坚汇报材料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学校、政府、商业组织和民间组织,汇报总是贯穿于各个组织的内部以及相互合作的组织之间,而汇报的具体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对于工作的概述、总结、要花费的时间周期、时间节点、需要的资源、完成情况等,那么,你懂得写汇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xx村扶贫攻坚汇报材料》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xx村扶贫攻坚汇报材料

XX村扶贫攻坚汇报材料

我村扶贫攻坚工作在前几年的基础上,目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村村民主导XX产业发展,可在近几年XX形势下,很多基础条件相对落后的村民就面临很多困难,帮助他们找到新的产业转型思路,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我村扶贫攻坚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上级要求,我村总结近年扶贫攻坚工作经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二五村贫困户总体情况

XX村是地处寻乌县城所在地,辖XX个村民小组,有农户XX户XX人,劳动力XX人,贫困户XX户,贫困人口XX人,占总人口的XX%。我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XX为主,产业比较单一。普遍致贫原因为XX导致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中断。部分从事开店经商及手工业等也因受XX害影响,很多生意基本开销都难维持,群众消费能力逐渐下降。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何支持下,我村把“一升一降”目标作为扶贫攻坚方向,通过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升扶贫攻坚的工作成效。

二、村小组民主评定,村组审核,再次精准识别贫困户。 XX年至今开展专项扶贫以来,我们村的贫困户名单还是XX年评定的,逐年计划内脱贫部分贫困户。但贫困名单没有再做过调整,导致有些贫困户自身努力已脱贫了还在名单中,一些返贫人员跟新增贫困人员却还没有调整到新的名单中。针对这种现状在,按县里统一部署,XX年开展精准扶贫过程前,必须把贫困户进行再次核查,做到精准定位,分类汇总,让我们的扶贫工作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在这次核查工作中,为了在全村角度更准确的定位贫困户,我们通过村民小组代表会议民主选出新增贫困户,再在村民小组长会议上,站在全村贫困户的情况对比下,将所有贫困户名单进行了逐一情况核对,并筛查出不符合条件的进行删除,最终评定出我村贫困户XX户,XX人,并做出公示。公示期内无任何异议,顺利完成了我村贫困户精准定位工作。

三、工作目标及规划

我村结合村情民情实际情况,做到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组织人员到村到户开展好贫困状况调查,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采取“五定”措施(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

二是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危旧房改造、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措施,大力推进。

三是抓好培训转移就业扶贫。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工程,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集中扶持贫困户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争取政策支持,创造条件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工作,充分发挥省产业扶贫资金的作用,重点培育壮大扶贫新办企业,加大对农村农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推动贫困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构建“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第二篇:XX村党支部扶贫攻坚事迹材料

筑牢战斗堡垒 助力脱贫攻坚

XX市XX社区XX村党支部扶贫攻坚事迹材料

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市城乡结合部的红枫湖沿岸,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3093人。在扶贫攻坚中,该村党支部始终盯住“发展”做文章,积极带领群众创业,千方百计为低收入群众解决增收难题,促进了村民增收。2017年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6000元,低收入家庭全部实现脱贫,该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主要做法

集思广益破发展“瓶颈”。党的十八大后,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XX村土地被大量征收,村民陷入“无地可耕”窘境。没有了土地支撑,传统种养殖搞不起来。面对“两湖”保护条例的限制,村企建设审批难。村集体增收的渠道在哪里?村民增收的出路在哪里?这是XX村党支部必须解决的难题。为了“跳出土地谋发展”,XX村党支部积极组织“两委”成员讨论村发展方向,向村民征集集体、村民增收“金点子”,集思广益制定了村发展规划,制定了支持“服务业”发展举措,明确了精准扶贫措施,为实现全面小康后建设高水平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跳出土地谋发展。在扶贫攻坚中,XX村党支部积极带领村民“跳出土地”谋发展,立足紧邻城区、工业园区和地处红枫湖畔及

1 交通便利优势,抢抓XX市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建设有利时机,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把运输业、汽修业、工程施工和旅游业作为四大主导产业,激发了生产经营的活力,提升了本村经济实力。一是由村委统一组织,将全村零星的土地种植经果林136亩,年产值80万元;把较为集中的200多亩土地,流转给了3户个体经营户,种植反季节草莓80亩、茨菇和莲藕100余亩,年产值500万元。二是利用村远程教育平台、新时代村民讲习所,积极组织群众学政策、学管理、学致富本领,支持村民开办农家乐28家、汽车修理及零配件经营店28家、小超市及百货店28家,旅馆2家、网吧1家,解决500多名村民就业难题。支持村民组建红枫旅游船队,加强与红枫湖旅游服务公司协作,年接待游客8万余人,创收800万元。除此之外,还以村民自愿选择、联合发展的思路,建起了XX工程施工队、XX运输队、XX装修队等,活跃在XX市各个建设工地,带动了300余人就业。目前,XX村民在辖区内从事各类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有191家,村民收入从过去依靠农业转化为依靠服务业。三是通过师徒关系、合伙经营、个体经营等方式,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创业带动就业1000余人。

精准施策抓脱贫。2016年,XX村有农村低保户3户,城低保户1户,低收入户2户。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该村党支部立足村情,针对贫困户家庭实际精准施策,取得较好效果。一是加强同民政部门联系,积极“兜底”。积极为3户较贫困的农村家庭和1

2 户城镇家庭申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保障其生活必须。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各级支持,确保其收入达到6000元,实现了脱贫。二是就业强化就业帮扶。同社保部门合作,有针对性地对低收入户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其求职竞争业。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有2户低收入家庭成员分别在贵阳和XX城区实现就业,每户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余元,步入了小康家庭。

千方百计做强集体经济。为解决村集体“有钱”办事问题,村党支部利用本村地处县道优势,积极同石油公司合作,兴建了两个加油站,每年分红10万余元。同市教育局合作,将本村场地出租给市教育局兴办XX幼儿园,每年收取租金7万元。截至目前,XX村集体经济存款已达50余万元。

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作为党的基层组织,XX村党支部始终将为民办实事作为践行宗旨的重要内容来落实。一是让群众真正分享村发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XX村为本村群众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达30余万元,为60岁以老人缴纳农村养老保险达20余万元。二是解决群众“看电视”“上网难”问题。积极争取市文广局支持,为全村700余户家庭开通了“数字电视”。积极和市电信、联通、移动网络公司协作,实现了“网络”入户,满足了村民上网需求。三是积极争取“一事一议”90余万元项目资金支持,在全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四是解决村民用水难问题。近年来,随着流入人口的不断增加,村建水池已不能满足村民用水需求。为解决村民用水难问题,XX村积极争取市“水网改

3 造”工程,并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30余万元,为全村1100户家庭安装了水表,让村民用上了XX市自来水公司的饮用水,深受群众好评。

巧借“东风”化民怨。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必然会触及部分村民利益。在解决征地拆迁矛盾中,XX村党支部立足村民合理诉求,积极寻求“治本”良方,确保了一方稳定。一是借“三变”东风解决“老上访”户难题。在解决“山东枣矿集团基地建设”遗留问题过程中,XX村借鉴其它地方“三变”改革经验,以项目建设涉及到的18户家庭为主,以市划给18户的安置地为场地,按“三变”运行模式,在XX村建立了“农家乐烧烤场”,项目一经建成,就产生了经济收益,解决了18户村民的上访问题。二是借“宝地”解决村内“马路市场”难题。XX村毗邻红枫居委会,一些村民看到“卖菜”商机,纷纷在公路一侧摆摊设点,成了生态文明城市整治“顽疾”。为解决群众“卖菜难”“买菜难问题”,村党支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出资6万余元利用村空置地搭建了摊位,解决了群众“菜篮子”问题,消除了“马路市场”安全隐患。

第三篇:x xx 村脱贫攻坚汇报材料

一、xx 村基本情况:

xx 村位于 xx 乡东南部,东、西、南、北分别与该乡张楼村、xx 村、刘台村、项庄村毗邻,距离 xx 乡政府所在地 3 公里,距离淮滨县城 25 公里。我村有七个村民组,345 户、总人口 1598人、总面积 2243 亩,共有建档立卡贫困 39 户 148 人,20xx 年脱贫 10 户 50 人,截止 20xx 年底还有未脱贫 29 户 98 人,贫困发生率为 6.2%。20xx 年拟脱贫 22 户 83 人,脱贫后贫困发生率为 1.0%。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因残、因学、缺技术等,其中因病因残致贫基本达到一半以上。

xx 村种植结构以小麦、水稻、花生为主,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传统的种植业和外出打工收入,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及小杂粮等作物,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

村集体经济,有鱼塘 200 亩对外承包租赁,年分红 4.8 万元,42 亩集体土地流转费用 1.68 万元。

20xx 年完成了新的两委换届选举,目前有党员 37 人,设立党支部一个,党支部委员 3 人,村委委员 3 人,监委成员 3 人。

二、xx 村脱贫工作情况:

xx 作为全县 177 个非贫困村之一,,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39户 148 人、主要致贫原因:因病、缺技术、因残、因学致贫。其中因病 17 户 61 人,占人口比率 41.5%,因残 11 户 34 人占比率23.1%,因学 3 户 xx 人占比率 12.9%,缺技术 8 户 33 人占比率

22.4%,20xx 年脱贫 10 户 48 人占贫困人口比率 32.6%;其中因病6 户 30 人,因残 2 户 8 人,缺技术 2 户 10 人。未脱贫 29 户 99人,因病 11 户 31 人占比率 21%,因残 9 户 26 人,占比率 17.6%,因学3户xx人,占比率12.9%,缺技术6户23人,占比率15.6/%。

三、未脱贫户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20xx 年底未脱贫 7 户 15 人,主要是因病、因残、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五保老人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或存在等靠要思想的贫困群众,今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为 1.0%。

四、20xx 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县选派办选派林业局驻村党建指导员一名吃住在村,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帮扶的贫困户做到了底子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脱贫目标清。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做到了因人施策,一户多策、xx 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积极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以及动态调整,做好贫困人口自然增减工作,增加 3 人,减少 2 人,夯实了精准扶贫基础。

二、是大力发展产业,走产业脱贫之路。通过实施弱筋小麦全覆盖,引导种植优质水稻,花生,油菜,20xx 年获得务工奖补 30 户 54 人,目前已培育出集东组稻虾共养大户李士亮,规模达到 110 亩,并为贫困户提供小额信贷,支持贫困户大规模发展养殖业。可以吸纳就业人口 11 人,其中贫困劳动力就业 3 人,

极大的方便了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并带动 5 户贫困家庭摆脱贫困。

三、是完善了水、电、路、广播电视、网路宽带、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七项基层设施。增设公益岗位 17 人,一次投放垃圾桶 35 个,建垃公厕 1 所,路肩培土 1500 多米,安装路灯 42 余盏。

四、是大力推动金融扶贫,全村目前小额贷款放贷 13 户,企贷企用浙商带贫带贫 25 户。

五、是以爱心之家为抓手实施志、智双扶,开展各类活动10 余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倡导人人讲卫生,户户讲文明,大胆创新,勇于创业的的新风尚。

五、20xx 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1、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九的精神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针,按照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原则,结合 xx 村村情民情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通过综合采取特色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基础设施帮扶,互助资金帮扶,合作社带动帮扶,综合保障帮扶等帮扶措施,确保 20xx年底在巩固前期脱贫攻坚成绩的基础上,让更多更好的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坚决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把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放在首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2、帮扶措施

1、坚持扶贫先扶志和智,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智力更生原则,充分发挥贫困户主观能动性,激活脱贫信心。2、大力培育发展本村主导产业。通过土地流转、特色种养殖业进行带贫、为这些户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稳定经济收入。3、做好各项政策落实,及社会兜底保障,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4、做好技能培训,进一步巩固转移就业。5、做好金融扶贫支持力度,为户上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6、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六、20xx 年脱贫计划、脱贫路径:

20xx 年拟脱贫 22 户 83 人,脱贫的路径分别是;教育扶贫 6户 8 人、医疗扶贫 22 户 83 人、危房改造,3 户 12 人、小额贷款13 户 54 人、优质水稻 12 户 43 人、弱筋小麦 12 户 43 人、稻虾种养覆盖 5 户 11 人、到户增收 22 户 83 人、社会保障 22 户 83人、安全饮水 22 户 83 人。目前尚未列入脱贫 7 户 15 人,其中因病致贫 3 户 3 人,因残致贫 3 户 8 人,因学 1 户 5 人。低保贫困户 4 户 12 人,五保贫困户 2 户 2 人,一般贫困户 1 户 1 人。

第四篇:XX村2015年扶贫攻坚计划

我村结合《XX县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每年递减10%,2020年达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帮助贫困对象找到新的产业转型思路,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我村扶贫攻坚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更好的帮助贫困农户尽快脱贫致富,特制定了2015年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XX村把“一升一降”目标作为扶贫攻坚方向,通过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升扶贫攻坚的工作成效。

一、工作目标

我村结合村情民情实际情况,做到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在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上,集中力量和资金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发挥扶贫资金效益和辐射功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通过综合采取特色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基础设施帮扶、互助资金帮扶、合作社带动帮扶、保障帮扶等帮扶措施,确保到2015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水平。确实让扶贫政策改变贫困户的贫困现状。

二、基本任务

对全村XX户XX人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通过“一户一策、一户一帮扶单位、一户一帮扶联系人”等措施,重点对因灾因病等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有产业项目、经过扶持当年能脱贫的贫困对象进行帮扶,力争2015年内成立一个果业专业合作社、一个生猪合作社带动村民进行产业转型,实现年内XX人脱贫致富。

三、帮扶措施

(一)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主导产业

(1)经济果园:组织贫困户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班或向有关部门申请组织技术人员上门实地指导樱嘴桃种植技术,利用现有果园,进行产业转型,引导部分有条件村民连片先行试种,实现脱贫致富。

(2)蔬菜种植:举办蔬菜种植相关技术培训班,引导部分有条件的群众进行蔬菜种植,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3)劳务输出:积极联系当地企业或与周边县市企业加强联系,帮助贫困户均输出劳动力。

(4)养殖业帮扶:利用我村现有几个养殖厂为基础,建立帮扶措施,从技术上,资金上,政策扶持上给予帮助,真正让村民从养殖业走向致富路。

(5)技能培训帮扶: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为贫困户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二)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对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重点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结合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打造一批整村推进扶贫示范村,解决产业难发展、路难通、水难饮问题。

(三)积极提供互助资金帮扶

创新扶贫模式,对重点贫困户的贫困人口给予资金信贷扶持,有效缓解贫困村、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社和新型农民,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大力推动合作社带动帮扶

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贫困户以土地、山林、草地、水域、劳动力等资源入股或流转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争取一定的贷款贴息或产业资金扶持。通过示范带动,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五)有力确保保障帮扶

对帮扶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相应救助。做好“一对

一、全覆盖”的帮建工作,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工作要求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扶持效果。我们当务之急是要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抓好三个工作环节:

一是把扶贫对象弄准确。首先是由各村小组召开户主会会议,按上级文件要求,重新评定贫困人口。其次是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和步骤,把各地扶贫对象户和农村低保户平稳、准确地识别出来。然后将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户和低保户,建立规范的档案。

二是把扶持措施搞对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把帮扶责任落到位。以“三送”平台为载体,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为每户帮扶对象指定一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并将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作为明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实施情况建立电子档案,以便随时查询。参与帮扶工作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高标准要求、高效率工作、高质量服务。同时建立和完善考评考核机制,定期督查通报情况,对在帮扶工作中有实招、干实事、见实效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帮扶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第五篇: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做好扶贫工作,要查实贫困户的真实情况,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可以帮助贫困户的走出贫穷,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几年来,扶贫工作队按照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抢抓机遇,积极投身于 xxxx 的脱贫致富,专注于 xxxx 的繁荣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在条件艰苦地区的发展之路。

一、扶贫之花结硕果

自 xxxx 集团定点帮扶 xxxx 村以来,扶贫工作队带领全体村民,艰苦奋斗,科学发展,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夯实基础工程,顺势推进产业发展,xxxx 村发生了可喜变化,正沿着科学发展的步伐向前迈进。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xxxx 村 2009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 1350 元,2012 年增至 2600 元,3 年翻了近两番多,预计 2013 年农民纯收入可达 3800 元以上。在 xxxx 集团的帮扶下,该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蜂蜜、茶叶为主的特色种养殖业,并成立了 xxxx 养蜂、农产品购销合作社和 xxxx 蜂业有限公司,解决了农民产销难题。同时,紧扣“吃、穿、住、行、购、娱”旅游六要素,大力发展农家乐,并围绕农家乐做文章,带动广大村民种菜、养鸡、养猪,将农民种的、养的提供给农家乐,形成产业链,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现在xxxx 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了城市居民向往、当地群众致富的生态观光旅游胜地。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三年多来,xxxx 集团共投入扶贫资金 1300 万元,实施项目 24 个,帮助引进资金 2470 万元;完成了洪千公路改造和消防通道建设;对近 37 公里的村组人行道和简易游道实施全面整修;维修改造危桥五座;总投资 2000 万元的巡护步道全面建设开工;投资220 万元集村级组织、游客接待、停车场、蜂蜜加工和村级卫生室于一体的高标准、高规格土家族特色风格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预计年底竣工。同时,完成了全村农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同网同价;实施了千塘湾人畜饮水工程,先后投资 5 万元帮助借上、借下、金竹溪、木家垭、塘坪、冒古洞等组解决引水管问题;拉通了 8 公里的通讯光纤线路,修建了 2 座移动通讯基站,通信网络覆盖全村 90%区域;通过三年的努力,电话普及率发展到 100%,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户平 2 部,电视普及率 100%。

生态文明村庄建成。xxxx 村在 xxxx 集团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实干苦干建设美好家园,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以“治脏,治乱,治差,改水,改厕,改圈,改厨,改圈”为目标,大力实施“美化,净化”工程,着力打造“秀美村庄”。几年来,清路障 12 公里,清沟渠淤泥 3000 米,建沼气池 10 座,安装 52 台多功能节柴热水灶,改水 7 个、改厨60 间、改栏 40 间、改厕 65 间;完成 115 户“穿衣戴帽”的农房改造工程;通过实施村庄整治工程,使 xxxx 的村容村貌变得更加美丽动人、村庄环境将更加舒适宜人。xxxx 村先后获得省级生态文明村、省巾帼文明示范村和市、县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一个富裕、文明、幸福、祥和的新 xxxx 正在映入世人的眼帘。

二、成功经验

深入剖析 xxxx 集团帮扶 xxxx 村的发展变化历程,可以用“四个一”来总结。

建强一个好班子——引领发展。“村看村,户看户,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一个好的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一直以来,扶贫工作队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配合下,把责任心、工作和带头能力强的人选入村支两委,并每年培养年轻党员和后备干部;同时,注重干部的培训,每年采取以会代训、选派和组织外出考察等方式,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游步道与农家乐建设经验,开阔眼界,启发思维,增强致富能力。几年来,在 xxxx 集团工作队的帮扶下,xxxx 村村支两委先后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和蜂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 协会 大户 农户”模式,实行产业化经营;同时,利用 xxxx 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茶叶和农家乐产业,支部书记符星艳、支部委员符星龙带头发展农家乐,年收入在 20 万元以上,在他们的带动下农家乐增至 6 家;村主任吴显本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带动群众种茶,增加茶农收入;村妇女主任积极养蜂,蜂群达45 箱,年增收 2 万余元;村委会委员、养蜂大户张忠美被称为“采花大盗”,年收入达 15 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xxxx 村发展养蜂户 25 户,仅蜂蜜就增收 40 万元以上。今年,村支部委员符星龙和新吸收进来年轻干部孟晖借助生态旅游的东风,分别组建了 xxxx 农产品购销合作社和 xxxx 农产品开发公司,破解了村民产销难题,为群众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目前,xxxx 村的村支两委干部个个有产业,人人都是致富带头人。

筑牢一个好基础——打好底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扶贫工作队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结合村情,立足长远,实施了“五通”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 xxxx 村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一是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衔接,修桥铺路改善行路难问题。先后完成洪千公路改造、消防通道建设、洪水坪滚水坝和 37 公里长的村组人行道和简易游道整修以及危桥改造。二是积极与部门协调,解决水电难题。争取电力部门投资,完成全村 10 个村民小组 170 户农户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同网同价。同时实施了千塘湾饮水工程,并帮助借上、借下、金竹溪、木家垭、塘坪、冒古洞等组解决引水问题。三是积极与企业部门沟通,缓解了通信信息困难。在县政府的协调下,协调争取移动公司投资 60 余万元拉通了从洪水坪基站至千塘湾基站近 8 公里的通讯光纤线路,在 xxxx 村修建了三座移动通讯基站,移动通讯覆盖全村 90%区域,结束了 xxxx村无通讯信号的历史。另外,争取到县广播电视政策支持,全村 186 户全部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机,加强了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探索一条好路子——富民兴村。xxxx 村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全村的森林、野生动植物受到保护,群众以林木、野生动物和药材为主要收入来源断绝;加之,xxxx 村山高路远、交通条件恶劣、田地稀少的原因,xxxx 村村民生活非常贫苦。如何才能发家致富,摆脱贫穷;一直是摆在xxxx村组干部和群众面前的难题。2010年3月,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xxxx村以来,通过走访调查、外出考察、广泛征求意见等多渠道、全方位的调查研究,确定了发展茶叶、农家乐、蜂蜜三大产业为主的特色种养殖业的思路,为 xxxx 村群众寻求了一条产业致富的路子。一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两茶一鱼”的产业战略目标,在 xxxx 村冒古洞原有的茶叶基础上,采取“大户 农户“的模式,大力鼓励村民发展茶叶产业,截止目前,茶叶面积达 180 亩,年增收达 20 万元以上;二是紧扣县委县政府“一点四线”旅游发展战略,借助xxxx 生态旅游,大力扶持农家乐产业,并围绕农家乐鼓励村民发展种养殖业,将群众种的、

养的销售给游客,从而拓宽增收渠道,农家乐产业年收入达到 80 万元以上;三是立足 xxxx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和丰富的蜜源,大力发展蜂业产业,先后组建了 xxxx 养蜂专业合作社和蜂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 协会 大户 农户”的模式,发展蜂农 25 户,年产值达到 40 多万元。几年过去,xxxx 村的茶叶、农家乐、蜂蜜三大产业竞相发展,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一种好机制——激发内力。脱贫致富,帮扶是外力,自身内力是关键。扶贫工作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扶贫理念,创新“治富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培训机制,围绕茶叶、养蜂、农家乐和生态旅游及种养殖等内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通过开办培训班、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等形式先后举办养蜂技能培训、旅游知识等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村民致富技能;多次组织村支两委干部、组长和群众代表,到官庄镇海沙坪、沐濯铺村、望城光明村和宁乡关山村等扶贫开发工作典型示范点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树立发展信心,激发创业热情。同时,创新扶贫新机制,根据实际,加大对两项制度衔接户的扶持力度,围绕茶叶、蜂蜜和农家乐三大产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扶贫对象户发展三大产业相关的种养殖业,并拿出部分资金,作为股金投入到 xxxx 蜂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股分红,为扶贫对象户脱贫致富引好路。另外,努力搭建航海专业人员就业平台,通过穿针引线,建立江苏鑫海船舶服务有限公司与 xxxx 县三维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训、就业合作关系,进行人才培养和输出,提高 xxxx 人才的多样化和专业化水平;通过扶贫机制创新,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

三、经验启示

xxxx 集团帮扶 xxxx 村以来,敢于突破,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其经验对于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快速发展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合力“联”动,是贫困地区“转变”的重要措施。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形成合力是关键。扶贫工作不是一个扶贫工作队的事情,而是牵涉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行业,只有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xxxx 集团定点帮扶 xxxx 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整合当地政府、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把效力发挥到最大化;在产业发展上,积极联合涉农部门,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上的支持,为产业发展建立“绿色通道”;在人员培训上,争取农办、科协和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为农民素质提升搞好全方位的服务;在扶贫宣传上,争取各级领导、社会名人、名流加大对扶贫工作的关注,为扶贫工作争取社会各个层面的更大支持。正是因为 xxxx 集团扶贫工作队整合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强有力的合力,使 xxxx 村飞跃式发展。

找准“特”色,是贫困地区“思变”的观念引擎。一般来说,条件贫困地区往往资源贫乏、区位偏远、交通不便,缺乏农业竞争优势。剖析 xxxx 集团扶贫开发的之路,其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自然秉赋,善于变资源“劣势”为比较优势。xxxx 村山高路远,交通落后,但森林植被良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境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就是它的比较优势;随着 xx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气的提升,徒步、溯溪、探险、攀岩等户外活动的生态游、探险游的兴起,山高路远、交通落后又是它的特色优势;扶贫工作队借助旅游的东风,突出区域特色,围绕农家乐、蜂蜜、茶叶三大产业做文章,促进传统农业向优势特色农业转变。在此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通行条件,打开“山门”,变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进而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创建 xxxx 生态品牌、成立专业合作组织、蜂业有限公司和农产品开发公司,使农业效益

大大提高,实现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变。

强化“带”动,是贫困地区“蝶变”的关键环节。“强村背后有能人”。xxxx 村能从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很大程度归功于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支“两委”班子。xxxx 村支书符星艳、村主任吴显本、村支部委员符星龙、村委会委员张忠美、村妇女主任都是有头脑、有见识的基层干部;2010 年来,在 xxxx 集团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群众修路铺桥、抬杆架线、找水源、修水池,身先士卒;同时,带头开办农家乐、种茶叶、养蜜蜂,身体力行;组建专业化合作组织和公司,解决农民的产销难题,拓宽农民致富途径。

激发“创”业,是贫困地区“求变”的重要保障。真正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依靠工作队,重要的是充足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自己双手和聪明才智,这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繁荣农村经济。xxxx 集团帮扶 xxxx 村的实践,从培育茶叶产业到发展农家乐、蜂蜜,从修路到引水、建池、建房,从规范农家乐到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旅游,都是一步步“创”出的结果。实践证明,xxxx 村民富村变,正得力于全村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得力于 xxxx 集团扶贫工作队在农民培训上的加大投入,以及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提高技能、崇尚科学、强化修养,造就了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构筑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有力的基石。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xx 县 20xx 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xx 年以来累计建档立卡 x 个村 x 户 x 人。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举措命中靶心、见到实效。到 20xx 年底,贫困发生率由 20xx 年的 x%降至 x%。

一、聚焦五大攻坚体系

一是攻坚统筹有力。实行脱贫攻坚双组长制,建立 x 个由县领导任团长的扶贫工作团,x个行业部门分线作战,x 个乡镇分块作战,实行“帮乡、包村、帮户”,一包到底。二是精准帮扶有力。组建 x 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x 个帮扶单位 x 名帮扶责任人倾情帮扶,落实“网格化、捆绑式”责任体系。三是资金整合有力。统筹整合各类资金 x 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实现“一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四是社会扶贫有力。积极衔接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xx、x 集团、xx 区结对帮扶,争取帮扶资金 x 万元。五是督促考核有力。组建 x 个督察组、x个暗访组,一月一督查,两月一排名,出台激励问责办法,脱贫攻坚一线提拔 x 人,重用 x人,处分 x 人。

二、聚焦六个攻坚重点

一是精准识别对象。严格按照精准识别标准和程序,识别临界对象 x 户 x 人,新增贫困对象 x 户 x 人,清理“四类人员”x 户 x 人。二是改善基础条件。立足“解决八难、实现八有”,累计新建(改扩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 x 个,标准化卫生室 x 个,文化室、广播站实现全覆盖,累计完成道路硬化 x 公里,人行便道 x 公里,新建集中供水工程 x 处,实施分散式供水工程 x 处。三是推动产业覆盖。立足“4+3+X”产业布局,因地因户订制特色脱贫产业“菜单”,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覆盖贫困户 x 万人。四是落实到

户政策。对照“x”系列精准扶贫政策,教育资助 x 万人次,健康扶贫坚持医生“一对一”签约服务,实施住房改造 x 户,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x 万人,安全饮水户户通新增 x 万户,“四合一”政策兜底 x 人。五是从严监管资金。聘请 x 家中介机构,全面清理扶贫资金、项目,建立扶贫项目廉政责任书,落实村级扶贫义务监督员,确保用好每一笔资金。六是党建引领扶贫。坚持一网覆盖、一户一策、一人不漏、一包到底,调整村级班子 x 人,转化 x 个后进村党组织,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打造 x 个脱贫攻坚模范村。

三、聚焦七项创新探索

一是金融扶贫撬动“产业兴”。推出“两免一贴”5 万元以下小额信贷,成功放款 x 户,放款金额 x 亿,放款额度居全市第一。二是电商扶贫激活“新业态”。x 个贫困村建立电商服务站,为全国网络扶贫示范县、电商脱贫样板县,带动 x 万户贫困户增收。三是集中供养释放“劳动力”。建成 3 个集中供养中心,供养贫困户家庭失能人员 x 人次,累计释放劳动力 x余人。四是健康扶贫让就医“便利化”。构建健康扶贫“五张网”,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实行报账“一站式”结算,建卡贫困患者平均自付 x%。五是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x 个行政村每村补助 x 万元发展集体经济产业,x%以上集体收入用于贫困户和深度贫困户分红。六是统筹镇村发展“均衡化”。识别 1 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平安乡、x 个县级深度贫困乡镇、x 个县级深度贫困村,对 x 个非贫困村每村安排 x 万元,推动均衡发展。七是强化扶贫扶志扶智“三结合”。深度挖掘自立自强、脱贫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x 余名贫困户主动提出脱贫申请,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全面激发。

四、聚焦八个到户到人

一是干部到户、见面到人。帮扶团长、帮扶单位负责人、帮扶责任人每月到乡镇不少于x 天,驻乡、驻村工作队全脱钩、全脱产、全天候、全身心帮乡扶贫,做到家家到、户户清,走访覆盖所有人。二是工作到户、政策到人。对照“1+18”和“1+3”政策体系,查漏补缺“两不愁三保障”,做到一户一策、一人一法。三是产业到户、收入到人。围绕“一达标”,引导每户贫困户培育形成 1—2 个增收产业,掌握 1—2 个增收技能,确保长效收入精准到人。四是问题到户、解决到人。重点关注深度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户、临界户等困难群体,走访排查问题、收集问题,建立三级问题处理体系,解决反馈到人。五是挂牌到户、信息到人。对未脱贫户、脱贫户、稳定脱贫户建立人口信息户情档案,分成红黄蓝三类,挂牌明确,全面排查杜绝“漏评”、“错退”。六是环境到户、文明到人。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展“清洁家园、和谐邻里”活动,变“脏乱差”为“洁净美”。七是满意到户、引导到人。坚持工作落实是前提,关系融洽是基础,教育引导是重点,解决问题是关键,教育引导上访户、缠访户、有怨气户、不感恩户,提升群众满意度。八是效果到户、佐证到人。围绕“户脱贫、村销号、县摘帽”,全面开展脱贫效果“回头看”,收集佐证资料,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帮到最关键处。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武陵山片区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在11 个片区中率先启动实施.湖北省武陵山片区包括恩施自治州和宜昌市的 11 个县市,总人口占全省的 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省的 27%.目前湖北省科学谋划,高位推动,湖北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湖北省委、省政府于 2011 年 2 月 16 日在全国率先启动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确立了“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的发展思路.在设立武陵山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湖北认真做好片区工作的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连片特困地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应该采取特殊的政策、特殊的措施、特殊的办法来推进,要求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实际,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着力集中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着力构建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并实行考核硬指标、奖惩硬兑现.

湖北省武陵山片区战略定位是扶贫攻坚示范区、跨省协作创新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围绕率先在连片特困地区实现整体脱贫致富这个总目标,明确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到 2015 年,片区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到 2020 年;片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贫困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按照“以点带面、串点成线、保护优先、点轴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片区“一主四副四带”的空间结构.根据“基础设施突破,产业发展优先,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确定了片区建设的九大任务.为确保片区规划目标任务得到落实,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湖北注重片区规划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协调,与先期编制的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规划相衔接,做到规划对接、任务对接、项目对接、责任对接、帮扶单位对接,确保规划中的项目能够落到实处.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实行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大创举.战略新调整,机制须创新.一是深化对口帮扶机制.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三是建立跨省协作机制.目前,已与湖南联合编制湖南龙山湖北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规划,提出了共建十大领域、十大工程的初步设想,力争把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成为武陵山片区的重要城市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前不久召开的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新一届省委要求着力推进武陵山、大别山、秦巴山、幕阜山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把武陵山试验区建设成为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片区.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