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名师学案九年级下语文(大全)

名师学案九年级下语文(大全)

名师学案九年级下语文第一篇:名师学案九年级下语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名师教案语文园地七语文园地七【学习目标】1.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13.积累词汇,体会词语的意思,学会在句子中使用合适的字词,初步认识和了解比喻。

名师学案九年级下语文

第一篇:名师学案九年级下语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名师教案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

【学习目标】

1.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

13.积累词汇,体会词语的意思,学会在句子中使用合适的字词,初步认识和了解比喻句的基本结构。

4.通过写话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结构的不同,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5.熟读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初步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6.了解《月亮姑娘做衣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训练倾听的注意力,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识11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

3.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学会在句子中正确的使用。 4.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学会正确书写汉字。

5.能熟练背诵《二十四节气歌》,能用通顺的语言进行写话训练。 6.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学前准备】

1.自学课外阅读部分(学生) 2.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

1.谈话引入:班级进行大扫除,你会准备些什么、准备怎样做? 2.出示生字词卡片,老师带读。 3.教师引导:大致理解词义。

4.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相指读,开火车读。 5.老师指名读,检查认字情况。 6.根据主题扩展词语,比比谁的词汇多。

二、字词句运用 1.字词运用。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2)课件展示表示这些动作的卡片和图片,学生分组演示词语,体会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3)小组比赛用加点字组新词。 2.词句运用。 (1(2)教师引导,用相应的语气读出句子表(3

1.老师指导,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通过查资料或上网了解它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然后从这几方面来描述出喜欢它、想养它的理由,注意语句通顺。

2.

1.(1(22.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2.(1

(23.

4.(1(25.

1.2.3.

4.鼓励学生上台范读,展示自我。

第二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名师教案语文园地四

语文园地四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0个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积累词汇,掌握常见表达感情的词语。 3.学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4.学习看图写话,结合图片内容,“想一想,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它们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的时候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组织好语言,思路清晰,表达清楚。

5.学唱。阅读“手影戏”。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训练倾听的注意力,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识10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

3.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学会在句子中正确的使用。 4.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表达事物的能力。

5.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学会正确书写汉字。 6.教育学生讲承诺,守信用。 【学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2.收集有关诚信的名言名句或故事。(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引入:我玩过哪些玩具? 2.出示生字词卡片,老师带读。 3.教师引导:大致理解词义。

4.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相指读,开火车读。

1 5.老师指名读,检查认字情况。 6.根据主题扩展词语,比比谁的词汇多。

二、字词句运用

1.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收集表达情绪的词语。 形容生气:愤怒、恼怒、怒发冲冠、勃然大怒。 形容高兴: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喜气洋洋、喜笑颜开 形容难过:悲伤、悲痛欲绝、心如刀绞、愁眉苦脸 2.字词说句子。

(1)根据例句,学习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句子,比如生活中“妈妈一回到家就忙起来了,一会儿洗菜,一会儿做饭,一会儿又来检查小明的作业有没有做完。”

(2)小组比赛用加点字组新词。

三、看图写话

1.师指导生观察每幅图片,让学生口头叙述每幅图的情景

2.生大致了解每幅图情景,用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等词语将这些图片连续起来写一段话。 3.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且要语言通顺,逻辑清晰。

四、书写提示 1.学生观察生字。

(1)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找出这些字的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生字。 2.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1)写字时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2)写字时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怎样的?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注意:全包围的字,书写时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整,框内部分的大小要合适。三包围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大小要写得协调。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让学生将自己提前收集的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或是故事相互交流,相互说说。

2 2.然后出示小黑板或投影。 轻诺必寡信。——《老子》 失信不立。——《左传》 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 带领学生朗读,不懂的字借助拼音读懂。 3.小组讨论每句话的意思,看谁说得最准确。

轻诺必寡信: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经常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轻易向别人许诺的人,不会守信用。

失信不立: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引申为无法立足于社会,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 小信成则大信立:做小事情讲信用,就能够建立起很大的信用。

4.收集整理同学们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整理好之后给学生罗列出来,让学生增加诚信方面的知识,今后的写作可能会用到。

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张瑞敏

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

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诚信声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英国商人

二、我爱阅读

1.老师指导学生欣赏《手影戏》,自主积累词语。

2.通过读课文,体会和小朋友一起做手影游戏时的愉快心情。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雷电颂》导学案

7 《雷电颂》导学案

课型: 主备: 执教: 审 核 人: 班级:

组名:

姓名:

使用时间:

教师寄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名言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相信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会更加理解、敬佩屈原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注意语气、语调,在诵读中 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学习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4、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艺海拾贝

1、请同学们从生平、代表作品、人生追求等方面查找有关屈原和郭沫若的资料,摘录在下面。

屈原 :

郭沫若:

2、历史剧《屈原》的创作背景怎样?将你搜集的资料辑录在下面吧。

3、戏剧知识积累:

戏剧是(

)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

),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

) 、(

) 、(

)并列。剧本直接规定了戏剧的(

)、(

) 、(

)、(

)和 (

) ,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和根据。戏剧的基本要素是(

),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生活斗争,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按反映的矛盾性质和表现手法,可分为(

) 、(

)、(

) 等;按题材和编演年代,可分为 (

) 、(

)、 (

) 、(

) 等;按结构规模和容量大小,可分为 (

)和 (

);按语言表现形式,可分为 (

)、(

)、(

)等。

二、初读标疑

以下字音、词义是老师希望你一定掌握的,如果你还有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

)

睥睨(

)

咆哮(

)

波澜(

)

污秽(

)

犀利(

)

劈开(

)

稽首(

)

虐待(

)

驰骋(

)

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

污秽:

犀利:

播弄:

虐待:

雷霆:

踌躇:

鞭挞:

祈祷:

忏悔:

罪孽:

拖泥带水:

3、我的发现和疑问

三、复读感知

温馨提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剧中人物独白,也是散文诗。语言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这是一篇很适合大声朗读的文章,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要反复诵读,相信你在诵读中一定能体味到文章的情感及屈原的性格。

另外了解作品背景也是把握本文的前提,同学们在学习本课前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带着下面的问题开始反复诵读吧!

1、给每段标注序号,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总结出来吧。

第一部分(从1段—

段):

第二部分(从

段—到文末):

2、跳读精思:本文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运用批注式阅读法,将你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吧。

3、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细读探究

1、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他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3、联系写作背景谈谈《屈原》的创作主旨。

4、《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建议:从句式,修辞等角度举例分析品味。

5、正文前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五、拓展延伸

在国家危难之时,《雷电颂》曾激励无数志士奋起救国。你还知道那些脍炙人口的爱国名句?试写出几句吧。

2、在我国历史上,像屈原这样视祖国安危、人民祸福高于自己生命的英雄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请举出一二例吧!

六、课后练习

文段一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呀!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4.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5.《雷电颂》选自历史剧____________,这是一台话剧。“雷电颂”部分属于人物的____________,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

6.正文前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7.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洞庭湖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8.感情朗读,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9.这篇散文诗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试举例说明。

文段二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1、本文段大量运用修辞格,有什么表达效果?试举例分析。

2、风、雷、电象征什么?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什么?

3、结合课本第68页关于《屈原》第五幕的简介进行联想和想象描写屈原吟咏《雷电颂》时的环境。

4、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参考答案

艺海拾贝

1、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传为湖北秭归人。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旗帜。早在五四时期,即以充满激情的诗歌创作,追求个性解放,向往光明和自由,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作诗集《女神》,形式自由活泼、风格雄奇壮美,具有瑰丽的浪漫色彩,表现了五四时代的革命精神。历史剧创作则借用"史事"讽喻"今事" ,《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剧本,成功地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典型形象。其杂文、政论,文笔汪洋恣肆,1944年发表的《甲申三百年祭》,总结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曾被定为中国共产党整风学习文件。60多年来,他在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外国进步文艺的翻译介绍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我们学过他的诗《天上的街市》。

2、《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并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屈原》在当年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许多爱国者的共鸣。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3、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

剧本

诗歌、散文、小说

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

矛盾冲突

悲剧、喜剧、正剧

历史剧、现代剧、传统剧、童话剧

独幕剧和多幕剧

话剧、歌剧、舞剧、哑剧

二、初读标疑

三、复读感知

1、第一部分(从“风!”……“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第二部分(从“把你这”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2、要求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朗读及分析分别给予评价。 教师可加以点拨。指导: ⑴“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⑵“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一连串的反复,“爆炸了吧!爆炸了吧!”、“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 ⑶“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朗读时应把握那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⑷“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土偶木梗”实际上就是指的世间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3、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剧中的屈原系念的是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以《雷电颂》的形式迸发出了自己的满腔忧愤。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祇,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屈原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光彩熠熠、沉雄悲壮。

四、细读探究

1、激情澎湃,气势雄浑。

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2、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人的小岛则类似于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孙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运用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在“比铁还沉重”“比铁还牢固”的黑暗、阴惨的现实面前,诗人深沉忧虑祖国的前途命运。所以他热切地祈求咆哮的风、闪耀的电、爆炸的雷这些宇宙中的“伟大的艺人们”,以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把黑暗的世界“爆炸”“劈开”,从而创造一个“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来“没有限制的自由”和灿烂炫目的“光明”。在奇丽的想象中,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力合而为一,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烈追求,显示了摧毁一切黑暗的愤激的情绪和斗争决心。

3、《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并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屈原》在当年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许多爱国者的共鸣。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4、A、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

B、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

C、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

独白中屈原满怀激情地直接和风雷电对话,直接怒斥偶像神灵,这些拟人的手法,痛快淋漓地表达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反复、排比的方法,充分地表达感情,使独白更有气势。如:“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等等,感情洪流就都宛如江河溃坝,汹涌奔腾。

诗中还有不少反问句、设问句,“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哭,哭有什么用?…”“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等等。这些句子,呼唤指斥,使独白更增强了战斗力。

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好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凭借他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拟人兼呼告修辞,还有反复、排比,使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电,你们雷”“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5、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五、拓展延伸

2、钢铁战士━━杨靖宇 这是杨靖宇像。 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河南省确山县人。学生时代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率部队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六、文段一:

1、主要写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对光明的渴盼。

2、《屈原》

内心独白

3、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4、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5、风雷电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6、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好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凭借他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拟人兼呼告修辞,还有反复、排比,使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电,你们雷”“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文段二: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运用拟人、呼告歌颂了风。“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运用呼告、反问、排比,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些修辞格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爱憎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2、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 群众。

3、答案要点:①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②郑詹尹准备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③东皇太一庙神像林立,阴森恐怖;④雷电交加,狂风大作;⑤屈原的肉体和精神受到严重伤害,光明与黑暗在殊死搏斗。

4、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第四篇: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综合性学习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影片导入

《南京大屠杀》片断。让学生充分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看了《南京大屠杀》片断,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吧?是啊,正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我们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板书课题)

二、战争故事,你说我演

在语文课上或课外阅读中,你一定读过不少英雄故事,知道很多革命家不怕牺牲,智斗敌人的轶闻趣事吧。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搜集整理的探险故事向同学们说一说,看谁讲得最生动有趣。另外同学可进行小品或哑剧表演来配合,以增加对战争的理解。

英雄故事讲述要求:1、故事真实、连贯;2、内容集中、鲜明;

3、灵活运用方法、技巧;4、普通话标准,流利。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三、战争诗词,你吟我诵

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下面让我们进入吟诵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以及关于战争的成语的环节,看谁说得多,说得好。通过活动,尽可能地丰富我们的文化积累。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四、 战争预测,你说我评

五十年后,如果再发生大的地区冲突,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在这次战争中,将会出现哪些新式武器呢?

21世纪的战争,将是尖端武器的竞争和较量。科学家和军事家们预测,未来的战争

中将有七大尖端级武器称雄于战场,它们是:激光武器、隐形武器、单兵攻防武器、微波炸弹、纳米武器、信息武器和无人化武器。

五、战争是非,赏析提升

“铸剑为犁”的雕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矗立了四十多年,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这是为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战争的?下面就让我们辩一辩战争的是与非。下面我们来探讨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第二个问题: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第三个问题:怎样理解“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这句话的含义?第四个问题: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六、活动收获,拓展延伸1、活动收获:

可谈对战争的认识,查找、运用资料的经验,合作探究的乐趣等。

,提高了对战争的认识,培养了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我们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共同探究,通过活动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增强。另外,本次活动还提高了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2、拓展延伸:

⑴ 请你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可记叙这次开展某一项活动的经过;可分析、评论某一战争或某一个地区冲突(可就美国攻打伊拉克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思考现代战争以及现代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等);可想像未来的尖端武器和未来战争的情形。

⑵ 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编写《记住历史,珍惜和平》小册子。内设“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国近现代战争)、“动荡不安的地区冲突”(当前地区热点问题)、“文学与战争”、“影视与战争”等章节。 范文赏读:

和平的钟声何时向渴望和平的人们敲醒!

战争,多么敏感的字眼;战争,人们痛苦的回忆。

世界上,发生了数之不尽的战争,从原始人赤手空拳到先进且杀伤力,毁灭性极强的生化武器;这都是因为战争而产生的;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是沉重的;战争,更是无奈的!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因为人类是自私的;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便会发动战争;而在一次次的侵略成功后,人类并没有就此收敛,而是变得更加贪婪;而被侵略的人类也不会就这样罢手,他们会采取报复,有一次次地反抗。所以,战争的硝烟就一发不可收拾,熊熊燃烧,烧去了人类最淳朴的人道,良知........

战争,又会带来什么?既有利又有弊吗?但是在我看来,战争只会带来危害:所谓的战争可以促进科技的发展,那简直是废话。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促进了核的发展,使核技术快速的提升;但却因此制造了原子弹,有了原子弹,便可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也就标志着人类将面临更大的灾难!

战争,留下的又是什么呢?留下的除了无尽的伤痛,还是无尽的伤痛;只要是战争的硝烟所弥漫之处,无不是笼罩在哭声,火光,血泊,侵略者无恶不作————烧,杀,抢,掠,淫,残无人道!就如“英法联军”入侵中国,闯进圆明园一般,因为圆明园的富丽堂皇,金银珠宝太过耀眼,所以“英法联军”就将东方的幻想艺术圆明园的一切洗劫一空;更令人憎恨的是为了销毁自己犯罪的证据,又将圆明园一火烧尽..........还有日军侵略中国的南京后,任意妄为,造成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使30万的中国同胞遇难;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痛苦的回忆,使人们永远的被恐惧,阴霾所笼罩着.....

战争,给世界造成惨重的损失,给人类留下了不堪的回忆;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了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的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战争给人类留下的是语言无法形容的悲伤.....

我们多么渴望和平啊,我们多么希望战争留下的碳火不在因风燃烧,那多好啊!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和平的钟声向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呢?何时才能过上纯朴的桃园生活呢?又在什么时候世界才能做到真正的铸剑为犁呢?

让我们一起携手,丢弃武器,高唱和平之歌,放飞理想之鸽,共同创建一个理想的和谐的社会!

第五篇:【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5 黄河颂》导学案【精编】

5

黄河颂

【导学目标】

1.通过拓展学习,系统了解黄河的历史与地理,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2.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3.正确理解诗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

4.深刻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5.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6.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导学重点】

目标

3、4

(遨游知识的海洋,感受求知的快乐)

【导学难点】

目标

5、6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分组合作、集体探究讨论;重视运用感悟、联想的学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导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将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在地理上黄河可做军事屏障,因此,我们作为华夏儿女更应该赞扬歌颂这条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怀着对她的崇敬之情来学习未光然的赞歌《黄河颂》。

二、知识链接

1、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天上”应当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了。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2、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写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三、基础知识

4、字音认读,给划线字注音:

狂澜(

)屏障(

)

哺育(

)体魄(

)

山巅(

)

澎湃(

)

劈开(

)

浊流(

)

5、字形辨识组词

障(

)

浊(

)

哺(

)

湃(

)

蟑(

)

蚀(

)

捕(

)

拜(

)

6、词语补注

滋长:

哺育:

摇篮:

浩浩荡荡:

四、整体感悟

7、首先听录音范读,标出节奏、重音和韵脚,再听老师作朗诵方法指导。

8、自己轻声试读,再大声朗读。

9、请几位同学朗诵,请全班同学点评。

10、再分组表演朗诵。相互讨论,集体点评。

11、自由发言,谈谈朗诵后对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伟大品格的感悟。

五、合作探索

12、梳理作者思路,并能概括大意。

序曲

主题

尾声

13、这首诗歌主要是歌颂黄河,在歌颂黄河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翻的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是哪个字所统领的?表现黄河的什么特点?

答:

14、赞颂黄河的部分能分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答:

1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述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需要表达什么情感?

答:

16、颂歌的首尾层是呼应的,但两段文字的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答:

17、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

18、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出现两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答:

19、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答:

20、如何理解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21、诗人写黄河的意图及历史和现实意义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

答:

六、拓展延伸

22、黄河自古以来都是诗人深情吟诵的对象。请你至少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2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话的评论。

人物:

评论:

24、你认为这首诗中有哪些表现技法值得学习?

答:

25、探究课堂上生成的各种相关问题。你的问题有几个?

答:

颂扬:自己创作或收集有关黄河的诗歌或短文!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