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一位数检测题
第一篇:两位数乘一位数检测题
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师准备——口算卡片、小棒、挂图、幻灯片(投影图片)等。
生准备——小棒、教材、作业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到动物园去看看。
1、 口答。(略)
2、 笔算。(略)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师:每头大象运了多少根木头?你是怎么知道的?(体现“2个十是20”)
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列算式?
师:怎样计算20×3呢?
生:(讨论汇报)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生:(互相说一说)
师:照这样计算,5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你是怎样想的?8头大象呢?
练习(略)
2、学习例2。
师:小猴们在干什么? 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怎样列式?
师:(结合学生的列式14×2)提问:怎样想出结果?你能用小棒来摆一摆吗?
生:(操作、讨论、汇报)
师: 还可以用竖式来进行计算。
师:“2”写在哪里?为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结合操作过程,与竖式计算的过程对应理解。让学生运用这种初始模式进行试算。)
师:(比较、讨论)这几个竖式有什么共同点?能否简化?怎样简化?
生:(用简化后的写法计算刚才几道题,并对应说算理。)
生:(计算“试一试”,说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书写格式以及验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用竖式计算。13×2 2×21 4×22 32×3
2、解决问题。(1)“想想做做”第4题。
(2)“想想做做”第5题。
3、综合运用。“想想做做”第6题。
四、课堂作业,形成技能
在作业本上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的下面4道题。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徐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全面,注意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教学准备:
师准备——口算卡片、小棒、挂图、幻灯片(投影图片)等。
生准备——小棒、教材、作业本、文具等。
(教学准备考虑细致周到,连学生的文具等细节都考虑到了。)
教学过程:
一、 课前简短谈话: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还没上课,一个陌生人说话了。知道我姓什么?(徐),还想知道我叫什么?在黑板上写道“徐斌”。一个同学说“我的爸爸也叫斌”。那你知道你爸爸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不知道。那你能猜猜我父母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字吗?一生:希望你能文能武。师:是这样的,那你回去问问你爸爸的爸爸
是不是也希望你爸爸这样?(生乐)
代我向你爸爸问好。现在我们熟悉了,这是我第一次到这个教室,而大家是吗?(不是)那你们比我有经
验。大家现在可以叫我(徐斌或徐老师)
正式上课前整理一下学习用品。(师说生有条理地整理)
准备好了,开始上课。
(课前简短的对话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一句“正式上课前整理一下学习用品”的要
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创设情境:
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到动物园去看看。大象带来三道数学题,在黑板上,谁来做?
大象还带来一些数学题,在屏幕上,我们来一起看看。(此时,那三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一起来做屏幕上的题。)看这三道题,以前的知识学得很好。
(13+13,个位上的6表示多少?生:6个1。 十位上的2表示2个多少?生:2个10。) 个位上的得数都是“6”,表示多少?(个位上的“6”表示六个一。前面上的得数十位上是“2”,表示什么?)
生答。
1、 口答。(略)
2、 笔算。(略)
(创设的情境把孩子们带入他们喜爱的动物世界。注意面向全体,当三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时,其他学生就一起做屏幕上的题。复习为学习新知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师:我们再来看,大象的本领可大了,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运木头,我们来数数看。每头大象运了多少根木头?你是怎么知道的?(体现“2个十是20”) 三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木头?怎样列算式?
(3×20,也可说成20×3),得数是多少?你能说说怎么样得到这个得数的?
学生同桌间交流。 师:怎样计算20×3呢?
生:讨论汇报 生:乘法。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加法。 生:乘法:3×20=
师:你是怎样得到得数,得数是多少? 生:竖式。师:还有谁不用竖式。 生:2×3=6,6添一个0是60。
(评讲)还有谁说说不是用竖式,想法不一样。
生:加法,还不用进位。 师:也可以算出得数,所有的乘法都可以用加法。但如果乘数越来越大,你会感到很麻烦。如果加的数多
一些就比较麻烦。
师:照这样计算,又来两头大象,5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5×20)你是怎样想的?(个位上的“0”先
不看,用5×2=10)8头大象呢?(8×20)
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象这样的口算题我们可以怎样想呢?
口算的三道题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乘以20)
生:可以把个位上的零先不看。
师:现在这样的题会算了吗?我们下面动手先来算几道题?做书后的练习。(4×3=
40×3= 7×8= 70×8= (略)
口算完了就请举手。
师:大部分同学算完了,谁来汇报?选自己喜欢的两道题来汇报一下。
生:4×30
学生说生“4乘30不是4乘以30) 师:以前是这样的读的,大家要注意。
上下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上面数是一位数乘一位数,下面是“两位整十的数乘一位数”,大家明白了吗?
3×5= 根据我提供的这个算式进行编写。
生:30×5;3×50……
师:
几乘几,几十乘几。看你能编两道还是一道题?
学生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了“两位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学习例2。
师:我们再来看。谁又来了?小猴们在干什么?看屏幕:一只猴子采了14个 桃 子?另一只也说:我也采了14个桃? 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样得到得数的? 学生互相间交流。得数难算吗?(我也知道不难,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得到得数的?)
2×14= 14×2= 学生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列式14×2)提问:怎样想出结果?
生:(操作、讨论、汇报) 师: 还可以用竖式来进行计算。
师:“2”写在哪里?为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一生:我是用乘法竖式算出来的。
师:看来大家不少都想用竖式。刚才我问了一个同学,他说他是在头脑中列出竖式的。
我们一起来看竖式。
1 4 × 2 —— 8 2 0 —— 2 8
4×2=8,10×2=20,8+20=28 这样清楚吗?我们分了几次乘?这个过程我们是分开的,知道是做加法的。像这样的竖式大家明白了吗?
(结合操作过程,与竖式计算的过程对应理解。让学生运用这种初始模式进行试算。)
师:学生从课后选两道题算一算。
(其他三道题略)
2 4 × 2 —— 8 4 0 —— 4 8 师:指名到黑板前计算,下面同学认真看黑板上的同学所写。
师:请大家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一下,先乘个位,再乘十位,然后把它们加起来。3 、大家说说看,有什么想法?(生:有些……有些步骤可以省略,如个位上的零可以不写。
2 4 × 2 —— 8 4 0 —— 4 8 可以简写成:
2 4 × 2 —— 4 8 刚才黑板上的同学可以自己上来写写,可以省略写。还要在横式上写上得数。
4、比较、讨论:
这几个竖式有什么共同点?能否简化?怎样简化? 生:(用简化后的写法计算刚才几道题,并对应说算理。)
5、生计算“试一试”, 24×2 11×5 31×3 43×2 按照原来的方法选2道算一下。
师:仔细观察一下,先乘个位,再乘十位,再加起来。看第一次乘下来的得数是一位数,第二次都是两位数。看看都是,这样写清楚是清楚的,有什么要说的?哪一步可以省掉?
生:0可以省掉。第二步可以省掉。
师:看操作,想象中的是不是这样?看老师来写一遍。14×2 一起看过程,先 …再,喜欢哪一种?把刚才
的写法写简单一点。刚才的同学上来改一下。
师:是不是简单多了,有的可以省,有的不能省。今后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来写一题。
师:课上到这里,从上课到现在,是学习了什么样的数乘什么样的数?我们来回顾一下:一位数乘以整十数时,可以用口算,还有一种可以用笔算的方法。用今天学习的来解决一些问题。
(让学生通过尝试探究、动手操作,先探索出一种竖式计算的方法,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又找到一种简便的写法。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虽然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怎么算,要多用许多时间,但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明白了算理,学会了探究,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比较,这是简单的“灌输”所不能达到的。)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我们就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里有4箱瓶子,每箱12瓶。就在数学纸上来练习。做
完的同学请举手。
做完的同学俩互相交换一下,看看做得怎么样。
生:交流。
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有一次到商店买衣服(出示屏幕:裤子20元,上衣12元,要买三套花多少钱?谁有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是三套?那到底花多少钱?试着做一做,当然同桌间可以交流一下。算出来就举
手。) 师:没算出得数,只要方法对了就行了。你交流时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和别人不一样,一会儿也可以交流。(说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书写格式以及验算方法。)
生:交流。
师:再看屏幕:乘飞机时,三架飞机,每架上13人。那35号同学能不能上?要讲出理由?
3×13=39。
那40号同学能不能上。(不能,就超载了?)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巩固了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又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
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所学的数学是有用的。)
四、课堂作业,形成技能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有关知识,并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再来做几道题好吗?
从教材纸上选两道题做一做,做完了就可以下课。
算完了就可以回去,回到教室后同桌间交流一下,剩下的也可以做一做。
谢谢小朋友。
第二篇:两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知道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乘法的验算。
2.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在口算、笔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细心读题、认真计算的习惯,进一步体会验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
明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熟练地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图与算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书写的过程,学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复习,提取相关学习经验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乘法,说起乘法,小朋友们能不能说一些过去学习的乘法算式呢?请你举个例子。学生回忆学过的乘法算式教师随机板书。
在算这些乘法算式的时候是什么帮助我们算得又对又快,乘法口诀不仅可以帮助算像这样的表内乘法,更复杂的乘法运算中我们也要用到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新本领。
二、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一)出示情境图1:
请小朋友看屏幕,老师要带大家到森林里瞧一瞧,森林里的大象要搬新家了,它们在干什么?每头大象面前已经搬了多少木头?
1. 要求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看了屏幕上提供的信息,你能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2. 你会列怎样的算式? 20×3或3×20。
你用什么方法计算20×3?先独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 3. 要求学生自己先尝试计算并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 (1)20+20+20=60 3个20相加
(2)2×3=6,所以20×3=60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20+20=60 2×3=6 20×3=60 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算出了2×3=6,就马上可以知道20×3=60,这上下两个2有什么不一样吗? 上面的2是2个一,下面的2是2个十,2个一×3=6个一,2个十×3=6个十,6个十就是(60)。谁再来完整地说一说。板书:2个十×3=6个十(60)
(3)2个十乘3是6个十,6个十写作60。
4.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让学生试着说清算理。2个十×3=6个十(60)
5. 小结:用加法,用过去学的乘法都能算出20×3=60,3×20=60,尽管计算方法不一样,但是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都是算出3个20是多少。
【设计理念】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多样化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评价进行适当的优化。
(二)变化情境图1:
1. 动态演示:又来了2头大象,也像这样地运木头,要求5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能列式吗?有没有不一样的算式?20×5= 5×20= 你又是怎样算的?2个十×5=10个十(100)
2. 出示试一试: 照这样计算8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20×8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三)比较并进行专项练习:
1. 师:观察我们刚才口算的几道题,它们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 2. 师板贴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一位数
这些两位数都有特点,你发现了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学生口算:40×7= 30×5= 90×4= 自由说指名交流
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大家算得又对又快?有什么好的窍门好的经验介绍介绍。
比如40×7= 我们可以先算4×7=28 再在28后面加个0所以 40×7=280。用到的口诀是四七二十八
3. 让学生尝试归纳口算的方法。
4. 小结:乘法口诀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算像这样的表内乘法,还可以帮助我们算像这样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可以先把整十数零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零。 5. 开放练习:这个本领学会了吗?再来试一试,4×3= 40×3= 4×30= 找到它们的联系,你发现了什么?一口气说出这三道题的得数,只要先算4×3=12.再在12的后面添上一个0,用到的口诀是三四十二
出示7×8= 你能像前面那样编整十数乘一位数的题目考考大家吗? 70×8=560
7×80=560 6. 学生改编乘法算式并口答。 5×6=30 50×6=300 5×60=300 4×3=12 7×8=56 5×6=30 40×3=120 70×8=560 50×6=300 4×30=120 7×80=560 5×60=300 为什么50末尾只有一个0,积的末尾有两个0?这多出来的一个0是哪来的?乘法口诀自己带了一个0,
三、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一)以口算启发笔算
1. 森林里不仅大象在劳动,小猴也在劳动,它在干什么?可是这只小猴子很糊涂,它不忘了自己采了多少个桃?你能帮他数一数吗?一共采了( 14 )个桃?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猴哥哥也采了14个桃,两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板书14+14=28个
算出的是几个14?还会用别方法算吗?板书:2×14= 或者 14×2= 2. 观察14+14=28 2×14=28 14×2=28 这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得数都是28?都是算出了2个14是28。你心里是怎样算出14×2的结果的?
可以分三步来想:14可以分成10和4,10×2=20,4×2=8,20+8=28多指名说说、 3. 一起来看这幅图,是这样列式的14×2= 28 2×14= 28 刚才我们把2个4先算起来,也就是图中这一部分的桃子,还可以把2个10合起来,算出的是这一部分的桃子,最后怎么样?把两部分合起来。
【设计理念】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交流算法的平台,借助于学生的已有知识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二)沟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关系,建立竖式模型
1.刚才思考的这三步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我们在算乘法时也要按这样的规律。
2. 一般来说列乘法竖式时,总是把位数多的数写在竖式的第一行,把位数少的数写在竖式的第二行,同时要注意数位对齐。以前对齐数位以后我们要做加法或减法,今天我们对齐数为以后要做(乘法),如果你能在竖式中也找到这三步,说明这个竖式就列好了。愿不愿意试一试?
指名板演 1 4 × 2 2 8 3. 学生尝试计算后交流自己的竖式中的每一步分别算的是什么,在这个竖式里能找到口算时用的三步吗?4×2=8,哪一步体现了?(个位上)2×10=20(十位上)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一起来看大屏幕,先算的是2个4是8,再算的是2个10是20,然后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是28. 【设计理念】竖式计算的过程实际上是算法的简洁记录过程,借助直观图和口算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过程。
比较屏幕上竖式和小朋友列的竖式,哪个更简便?听从小朋友的建议简化一下,现在两个竖式一样了吗? 4.教师示范讲解: 1 4 × 2
用2乘个位上的4得到8,8写在积得个位上。用2乘十位上的1,这里的1其实是1个十,得到2个十,2写在积的十位上。
你能看着竖式再说说计算的过程和积的书写位置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齐说。
【设计理念】注重每一步的算理,注重学生对此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试一试: 3×21= 你怎样列竖式?怎样算?先说一说,再独立完成,校对。乘法计算后也要验算,乘法的验算方法不止一种,现在我们只能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验算。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2。
校对时让学生说说怎么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学生在练习完整的竖式书写过程中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先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得数写在个位上,再用一位数乘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得数写在积的十位上。
2、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还可以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想想做做”的第5题
先在书上写出横式,再用竖式算出来。
谁能够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12×4=48(瓶)。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
20×3=60 3×20=60 14+14=28 20+20+20=60 14×2=28 2×3=6 2×14=28 20×3=60 1 4 2个十 ×3 =6个十(60) × 2 2 8
第三篇: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教学反思
威海市孙家疃小学
李婷婷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计算不进位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我首先通过竖式笔算不进位的两道计算,复习回顾。然后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表演扇子舞的过程中,先让学生估算29×3,再通过探究——圈一圈,算一算,找出准确计算29×3的竖式笔算方法,最后通过层层练习,巩固新知。整个过程在我看来水到渠成,但却问题百出。
一、学生探究活动中,应该做好引导铺垫
在引导学生计算表演扇子舞的多少人,怎样列算式的过程中,学生说29×3,我问:还没有其它方法吗?学生3×29。在这里学生只是明白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用乘法,从而更好的为探究做准备。学生如果明白了为什么用乘法,明白了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在小棒的圈一圈探究中,就不会出现乱圈的现象。学生甚至也会想到用3个29相加来作为计算29×3的方法等,才能更深刻地明白算理,在我的教学设计中,看似探究却并未真正让学生探究。没有做好探究前的准备,探究的意义也就没有多少了。
二、学习数学是在纠偏中领悟
讲课过程中,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老师,对时间的掌控能力不强。为了减少学生交流时间,我犯下了非常低级的错误——全程都找做得好的同学演示。一路顺风顺水,却失去了数学课堂真正的魅力。看似完美的课堂,学生失去了讨论的激情。面对的台上正确的展示,做错的同学默默更改,虽然记住了这种方法,但是学习数学在他们看来并不快乐。小孩子往往在纠正别人错误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在纠偏中能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乐趣,并引以为戒,知道哪种错误是经常发生的,更能强化学生对方法的掌握。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在生活,在课堂。课堂上我们讲的时候,如果孩子们说话,我们会严肃的警告他们:这叫做不尊重。但是在课堂孩子交流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反过来问问自己。在课堂上,孩子的表达能力没有那么强,我经常打断,告诉他们怎么说。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老师在一旁说,就不愿意去表达了。同样孩子的积极性也不强,自信心也会降低。
相信孩子。他们是课堂的真正主宰。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课堂成了我的一言堂。笨拙、生硬、不自然的评价怎么能抵得过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评价语。在课堂上应该确立孩子的主体地位,老师不能一味的说。
年轻教师讲课就是在走教案,很多人这样说。的确,在一年的数学教学中,虽然也时刻提醒自己以生为本,但是多多少少都在按照自己的计划前进,孩子们在和我一起的路上,或吃力,或轻松。更多的时候,我要做的不是埋头前进,而是静下心来想想和我一起成长的他们是不是累,是不是懂。
这在以后的教学中都得时时提醒自己。
四、用感性代替理性
无论是外出听课还是网上学习,我都非常羡慕那些优秀教师的语言,灵动,抑扬顿挫,不矫揉造作,课堂纪律非常好。而我一到课堂上,面部表情就开始僵硬,错误的认为只有表情严厉,孩子们才能遵守纪律,课堂才不至于混乱。实践下来,课堂纪律的确不乱,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都不那么高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少了。一群朝气的孩子俨然像一群懂事呆板的大孩子。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为什么不融入他们,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学习呢?回想自己的小时候,也多么渴望有一个老师朋友,有一个温馨和谐的课堂。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地丰盈自己,用感性代替理性。
讲完这节课,本想着一身轻松,心里却不能平静。在接触小学数学的一年里,道听途说讲数学课很难,什么也不懂得我只会跟着一阵唏嘘。在语文、数学与信息的实践中,在陪同事讲信息技术优质课的过程中,慢慢觉得,只要用心,每一朵花都有盛放的时刻。这朵花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自己。在此,感谢丛老师的肯定、鼓励,以及让我受益颇深的建议,感谢我们孙小数学组这个很小但却温馨和谐的团队。
第四篇: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反思
1.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注意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节课上,我在课前与学生交流感兴趣的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利用小棒动手操作,经历探究竖式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中,我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基础出发,操作探索和体验,更好地理解了计算方法,学生在探究中,教师不是看客,而是参与者和引导者。 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的有效结合。我们知道,计算是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自主获得信息、处理信息,为解决问题服务,又使问题解决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后,并没有马上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而是让学生先练一练,以此来强化所学的知识,然后再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去。这样做,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的数学信息,既体会到计算的价值,又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需破解的问题
在理解算理的教学中,是教师用课件出示,还是让学生自己摆小棒,怎样才能更节省时间,又能让学生理解算理,提高教学的效率?
第五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二年级下册)》85~8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口算、笔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细心读题、认真计算的习惯,进一步体会验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
明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会熟练地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图与算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书写的过程,学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趣味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指板书),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对简单的乘法算式掌握得怎么样。我们首先开着小火车来说一说第一小题;第二小题把加法算式换成乘法算式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生说出答案,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学新课之前,教师设计了两道复习题,第一小题是围绕乘法口诀来的,第二小题是为20+20=20×2做好铺垫。为新知识的学习埋好伏笔。
二、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一)导入 1.请看大屏幕,老师要带大家去校园里里瞧一瞧:同学们,此时他们在干什么?(跳舞)
图1
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每组20人;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
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三(1)班跳舞的有多少人? 预设2:三(2)班跳舞的有多少人?
师:我们这节课重点来学习第一个问题。(板书要解决的问题:三(1)跳舞的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学生快速地带入到新知的学习去。
(二)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预设1:20×2 预设2:2×20
师板书:20×2 并强调这两个算式都可以。
师:这道题你想用什么方法得到答案?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和同桌交流,也可以用笔算一算。得到答案后就坐正。
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巡视指导。
师: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哪位同学用摆小棒的方法找到答案的,老师请他到前面来给大家摆一摆。
图2 生到前面用老师准备好的小棒边摆边说,师适时补充。
师:还有用其它方法得到答案的吗?师找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算理:
1.20×2就是2个20相加,也就是20+20=40(边写边说:这位同学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出了20×2的积是40,非常好)
2.先去掉0不看,先算2×2=4,再添上一个0。
师 板书:2×2=4
20×2=40
师:为什么算出了2×2=4就马上可以知道20×2=40了?这上下两个2(指一指)有什么不一样呢?(上面的2表示2个一,下面的2表示2个十)对吗?那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
预设:2个一×2=4个一,2个十×2=4个十,所以20×2=40
师:这是从我们学过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推算出了20×2=40,谁也是这样想的?请举手,你也会完整地说说吗?
预设:2×2=4,20×2=40,这是因为——
师:对了,这里的20表示的是2个十,2个十×2=4个十,4个十写作40。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用加法、用我们学过的乘法都能算出20×2和2×20的结果等于40(补充板书),尽管计算方法不一样,但是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都是算出2个20相加是多少。
【设计意图】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一方面力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思考、验证等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经验;另一方面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并且在这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巩固练习,应用算法
师:同学们,你们表现得真棒!下面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1.抢答,看谁口算得又对又快。
2.争当口算大王,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闯关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强化算理。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已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练习中巩固算理,熟练算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或者哪个瞬间最令你难忘? 生回顾所学知识,教师适时补充。
师:三(2)班跳舞的有多少人?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下课。
【设计意图】交流分享收获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以及思维方法进行梳理,有效做到了融会贯通。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的快乐。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