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探讨(全文)

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探讨(全文)

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探讨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探讨研究探讨如何将企业文化固化于制,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研究探讨如何将企业文化固化于制,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如何以文化力打造企业凝聚力、控制力和向心力,提升企业软实力。一、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

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探讨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探讨

研究探讨如何将企业文化固化于制,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

研究探讨如何将企业文化固化于制,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如何以文化力打造企业凝聚力、控制力和向心力,提升企业软实力。

一、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转型走向现代企业的需要;

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行

业特色的需要;

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员工素质、建设“四有”员工队伍

的需要;

4、企业文化是强化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

二、 如何将企业文化固化于制

1、文化管理化;

2、制度文化化;

3、精神人格化。

三、 如何提高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

1、根据企业文化的总体框架,按照“兼容并蓄、统分有度”的原则,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

2、规范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将企业文化广泛传播,增强相关利益方对企业的认同感;

3、加强服务品牌建设,要把服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根本;

4、完善企业文化评价体系,加大文化创新力度,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宁德分公司赵乾鹏

第二篇:对企业沟通工作的探讨——企业内部沟通工作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1103)批次

对企业沟通工作的探讨

——企业内部沟通工作的研究

摘要:

沟通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际手段,搞好企业的内部沟通可以使企业运行平稳创造更多的利润给人民和社会做出贡献,人与人的相互沟通可以消除矛盾,使企业队伍稳定生机盎然,还可以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为企业创造产值及利润。

当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的组织和管理都必须与高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相匹配,于是,企业内部沟通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企业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以强有力的企业内部沟通网络及时、准确、精要地将企业的目标及由此产生的具体措施与员工分享,以获得他们的理解、认可与支持。企业内部沟通机制的有效构筑,为企业文化的传播、发扬、完善提供了保障,企业内部的沟通也为企业文化内涵的价值进行了有效定位。

本文以企业内部沟通工作为前提,从沟通的概念入手,通过沟通工作的表现形式、影响有效沟通沟通的因素等方面诠释沟通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再以如何来搞好企业内部沟通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论述。一方面,强调企业内部沟通工作对于企业而言的重要程度;另一方面,通过揭示企业缺少沟通所产生的弊端。最后在本文的结束语中归纳总结了作者的中心论点,再次强调沟通工作在企业内部的作用与重要性。

关键词:沟通、沟通工作、企业内部沟通

一、沟通的起源与含义

第 1 页 共 9 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1103)批次

(一)沟通的起源

当今的沟通理论可以上溯到语言本身的产生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开端。现在所谓的“沟通”,源于

[1]拉丁文communis,意为共同化。在古希腊称作“劝学”或“辩术”,即用语言去说服别人去做某事。从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著有的《辩论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沟通理论的雏形一一在这篇文章中,亚里士多德给出了演说的定义,认为任何的演说都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一演说者、演说主题和演说对象,即听众一一演讲的最终听众或主要涉及的对象。

(二)沟通的概念

当今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谋求发展,企业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企业的组织形态相应地出现了巨大改变,在组

[2]织架构上出现“一站式沟通”、“扁平化沟通”等崭新趋势。随着这种组织形态的结构变化,“沟通(communication)”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通过构建沟通网络,建立起畅通的信息传送渠道,消除企业对内对外不必要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

自20世纪后期以来,在许多优秀的商学院都开设了“企业沟通(enterprise communication)”方面的课程或开设了“商务沟通(business communication)”课程,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

[3]成果引起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许多管理现代化的大公司(如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等)都把负责沟通的职能部门提升到企业的最高管理层,设立由一名副总裁统领的“企业沟通部”。这一高级职能部门不但吸纳了传统企业人事部和公关部的工作内容,而且拓展了原有的职能涵盖面,根据沟通对象(如员工、对方、政府、媒体等)和任务的不同分设分支机构。在企业沟通部的统帅下,这些分支机构分工合作,职责分明,各有

[4]侧重,使沟通部的决策更具企业战略高度,对企业树立统一的整体形象是极为重要和有利的。

企业内部沟通与其它沟通有所不同。企业通过自己的沟通网络把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对内传达,使其内部各层面的员工成为知情的参与者,促成共识和产生激励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它更强调要制定明确的沟通目标、周密的沟通计划,强调沟通各方的行为应具有互动交换性。沟通渠道是否畅达、有效对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整体战略实施至关重要。

在企业当中,人际矛盾最常见的根源也是由于沟通不善,人们只要置身于企业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沟通一一听、说、读、写一一因此几乎可以这样认为,成功的团队绩效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沟通。这样一来,作为企业行为策划的一部分一一企业内部沟通策划的重要性便显得尤为突出,其问题所在也越发明显,必须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改良企业的整体状态,令企业在百舸争流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沟通工作的表现形式

(一)口头沟通

口头沟通一般有面对面的交谈和会议的两种形式。面对面交谈要注意四点。第一,要明确面谈的对象和目的。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哪些人、什么样的人,明确面谈的主要内容和要达到的效果。第二,要明确面谈参与者的意愿和具体情况。尊重谈话对象的感受,知道该谈什么不该谈什么。第三,设计面谈的结构和形式。掌握面谈对象的范围,对不同形式的面谈对象做好充分准备。第四,要准备和掌握与本次面谈的有关信息和资料,以应对面谈中突发问题的出现。会议沟通要注意五点:第一,确定会议主题和要达到的目的。一般来讲,一次会议只有一个主题和内容。如果是多个议题,应该按轻重缓急列出次序,依次一个一个讨论,不能混淆。第二,确定会议规模,明确参与人员的类别和数量。第三,编排会序,便于组织者操纵和正确引导。第四,要善于总结正确的意见,恰当

[5]的做出会议共识或决议。第五,要控制好会议秩序和时间,执行会议纪律,按时结束会议。

(二)书面沟通

书面沟通包括很多,有计划书、建议书、研究报告、公文以及招聘信息等。因为书面沟通信息具有永久性,而且会展示给他人看,作为凭证或法律依据。如果内容或形式有任何不妥,将是不可挽回的。所以书面沟通需要实事求是,决不能套用或改造事实的情况发生。而且要严肃认真、客观

第 2 页 共 9 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1103)批次

公正、突出本质,要找出书面表达的核心观点、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它们表达的必须清楚、严谨、简洁,不附带与主题无关的其他内容。

(三)人际关系沟通

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沟通包括领导者与领导者、上级与下级、下级与上级、平级之间的沟通。不论哪类沟通,都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理解、互相支持补台、求同存异的原则基础之上。现在的企业工作已经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完成的,需要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所以建立一种协调有序、共克时艰的管理模式和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绝不能仅仅理解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权利并不总掌握在有管理职位的人手里。因此,身居管理职位的人处理好与下属们的关系是自己工作的主要任务。所以要随时与下属沟通,了解下属的情况,提供准确的信息,解释作出决定与制定政策的缘由,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坦诚相对。学会接受、倾听、采纳下属的意见,解决的他们的实际困难。而管理者与上级的关系,需要上级的支持与协助,得到上级的尊重。这就要主动了解上级的目标、压力、长处、弱点、风格以及处事风格。找到自己与上级相吻合的特点,并利用此点来增进相互关系。还要保持一种经常汇报工作的工作态势。争取得到上级的信任,同时处理好与上级的私人感情和工作关系的平衡。重要的就是多说多做,得到上级的认可。心里学还认为,能记住对方的名字是最基本的人际沟通方式,我们可以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开始,逐步走入正轨。想要说服对方时,需要达成一种共识为突破口,然后将自己的观点慢慢渗透进去,并且含蓄婉转的说出,让对方有回旋的余地。

三、有效沟通与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一)什么是有效沟通

所谓有效的沟通,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思维的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

(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管理沟通,从其概念上来讲,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特定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沟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混合物,是企业管理的有效工具。沟通还是一种技能,是一个人对本身知识能力、表达能力、行为能力的发挥。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的职工,都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做好沟通工作,无疑是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有效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准确理解公司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化解管理矛盾

公司决策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才能施行,沟通的过程就是对决策的理解传达的过程。决策表达得准确、清晰、简洁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而对决策的正确理解是实施有效沟通的目的。在决策下达时,决策者要和执行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对决策达成共识,使执行者准确无误的按照决策执行,避免因为对决策的曲解而造成的执行失误。

一个企业的群体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包括相互在物质上的帮助、支持和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信息的沟通是联系企业共同目的和企业中有协作的个人之间的桥梁。同样的信息由于接收人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信息的过滤、保留、忽略或扭曲是由接收人主观因素决定的,是他所处的环境、位置、年龄、教育程度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对信息感知存在差异性,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来弥合这种差异性,以减小由于人的主观因素而造成的时间、金钱上的损失。准确的信息沟通无疑会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我们舍弃一些不必要的工作,以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为了使决策更贴近市场变化,企业内部的信息流程也要分散化,使组织内部的通信向下一直到最低的责任层,向上可到高级管理层,并横向流通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群体之间。在信息的流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矛盾和阻碍因素,只有在部门之间、职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化解这些矛盾,使工作顺利进行。

2、从表象问题过渡到实质问题的手段

企业管理讲求实效,只有从问题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解决问题。而在沟通中获得的信息是最及时、最前沿、最实际、最能够反映当前工作情况的。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

第 3 页 共 9 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1103)批次

问题,如果单纯的从事物的表面现象来解决问题,不深入了解情况,接触问题本质,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开展积极、公开的沟通,从多角度看待一个问题,那么在管理中就能统筹兼顾,未雨绸缪。在许多问题还未发生时,管理者就从表象上看到、听到感觉到,经过研究分析,把一些不利于企业稳定的闲素扼杀掉。企业是在不断解决经营中的问题中前进的,企业中问题的解决是通过企业中有效的沟通实现的。

3、激励职工,形成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在满足其生理需求时还要满足其精神需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影响甚至改变职员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把那些视工作为负担,对工作三心二意的员工转变为对工作非常投入,工作中积极主动,表现出超群的自发性、创造性。在有效沟通中,企业管理者要对职工按不同的情况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从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按年龄阶段划分为年轻职工和老职工,对年轻的资历比较浅的职工采取鼓励认可的沟通方式,在一定情况下让他们独立承担重要工作,并与他们经常在工作生活方面沟通,对其工作成绩认可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为企业贡献更大的力量。对于资历深的老同志,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尊重他们,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与他们经常接触,相互交流,给予适当的培训,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1.语言因素

语言是人际沟通和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的工具,它是一种由符号或声音组成的系统,其用途在于传达意思,实现人与人或组织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世界上的语言共有3000多种,语言沟通是沟通中的常用方式,由于人们语言修养的差异,虽然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对同一信息的理解却会产生差异。语言不是客观事物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的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它与事物之间只存在间接的关系。加上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意识的复杂多变,语言的表达范围和人的语言与文字又是多义的,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意思,不同的理解,从而引起误解与错译。同时在沟通过程中如果发讯者表达能力不佳,词不达意,口齿不清,或者字体模糊,使受讯者就难以了解发讯者的真实意思,从而使信息失真。

2.信息因素

信息是由发送者与接收者要分享的思想和情感组成的。信息沟通是沟通的内容,信息的传递通过各种表述的方式来实现,信息不是固定不变的,极易受各种影响而改变它的意思随着人的表述方式、个人阅历、文化背景,传递动机的差异而改变(即失真)。信息失真也称信息过滤,主要指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有意、无意增删信息、选择和丢弃信息。信息接受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背景及其他个人因素有选择地去看或听信息。人们往往习惯于接受某一部分信息,忽略其它的信息,如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自己利益紧密相连的事情等等。

3.性别因素

20世纪20年代一位美国心理学专家曾做过实验,结论是女性在语言表达、短时记忆方面优于男性,而男性在空间知觉、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对实验的观察、推理和历史知识的掌握方面优于女性。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在生命的早期,男性与女性的大脑组织就以不同,而且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性激素在脑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些的作用的影响导致了男性与女性在沟通时交谈方式的不同。社会语言学家戴博拉.坦南发现,男人和女人拥有几乎完全不同的说话风格。在女人交谈时,她们使用的是联系式交谈,用这种语言来促成与别人的亲密关系。然而男人却使用报告交谈,在这

[6]种说话风格中,说话者的目的是维护身份、显示知识与技能和建立自己的中心地位。

4.渠道因素

信息沟通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高度正式沟通”,另一类为“高度非正式沟通”,对企业来说“高度正式沟通”与“高度非正式沟通”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并用才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充分交流。所谓“高度正式沟通”是指由管理人员的工作关系决定的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沟通,这种渠道的沟通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高度非正式沟通”是企业组织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

第 4 页 共 9 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1103)批次

行为,不讲形式,没有固定的地点、时间、内容,也不局限于管理层次,其沟通无明确目标,也无规律可循,它的基础往往是人们的工作专长和爱好闲谈。这种沟通完成于无意之间,其传递信息之快胜于“高度正式沟通”。它使单位与部门之间形成一个开放性的信息交流传递,交流的形式和深度能自由调节,程序简便,很多企业内部的难题往往能在这种无意的轻松气氛中得到解决。

5.环境因素

环境是进行沟通的地方,它对有效沟通产生重大的影响,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沟通效果也随之变化。沟通环境可分为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企业的运作、经营必然照一定的规范、方式发生,这些规范和方式就形成企业的内部环境。每个企业必然在一定的环境运作,这就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公司文化密不可分。公司文化是一个组织内共有的价值观、信仰和习惯体系,该体系与正式组织结构相互作用形成行为规范。公司文化统领诸多方面,如公司倡导什么、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如何设计组织结构、雇佣什么人员、绩效评估与报酬体系等。一方面,公司文化的建设与推广离不开管理沟通与全员培训;另一方面,管理沟通的展开与开明、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公司作为一个与外界保持着密切联系的开放系统,需要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和信息的交换,故其管理组织及其沟通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种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6.情绪因素

情绪因素是面对面沟通时最常见的因素。情绪反映本身并不一定是坏的,它是沟通的重要部分,并且是沟通的本质之所在。情绪反应有时会扭曲甚至阻挠信息的传递,直至阻碍沟通。情绪的产生可能源自人们对沟通一体所持的成见,也可能是源自人们内心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爱、讨厌、迷恋、忠诚,以及其它人类所有的丰富情感。感情因素是人们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事情,那些自称“铁面无私”的人可以说自己在欺骗自己。任何事物都可能使人们产生多种不同的情绪:厌烦心理、敬事态度、精通欲、占有欲等等。这些反应可能是无意识的,我们也许不知道它对沟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在于承认人是有感情的,必须将这些感情因素考虑在内。

四、企业内部沟通的现状与意义

沟通为人类社会行为中的基本行为,是人类社会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并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因素之一。在现代,企业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从事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人类社会组织形态之一。企业内部沟通不畅,对员工缺乏信赖,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缺乏凝聚力是当前企业的普遍现象。那么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内部沟通处于什么状态?企业内部沟通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一)企业内部沟通的现状

在现代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日益复杂和加快,全球化和信息化、知识化突飞猛进。因此,企业必须在更大的市场背景、更快速的环境变化和更加激烈繁杂的竞争态势下生存发展。同时企业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相关的企业、人群越来越多,对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把握越来越困难,企业员工之间利益、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企业内外部人员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在增加,以上所有这些问题,都使企业内部沟通增加了困难。

中国加入WTO,国内很多的企业重组上市、转让、合资等,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由于利益的变化,领导与员工之间距离拉大,员工一下子失去了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员工的利益时常得不到保障,而又无处申述,从而使一些人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定势,企业分配不公,办事不民主,高压政策渗透,在管理中,企业效益在逐步增加,而员工的个人收入却逐年减少,员工最关心的孩子、房子、利益分配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心理在极度的压抑中工作。

由此引发出偏见、逆反等不健康心理,从行为上表现为漠然对待一切或直接对抗。正处于体制转型的国有企业或者年龄结构老化的其它类型企业中,网络化、现代化的沟通方式并不很为高层管理者所接受,他们仍然习惯于通过制造不平等的单向沟通模式来得到权力执掌者的满足感。然而,对于七十年代末以及之后的年轻的中层管理人员来说,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阅历背景使他们更趋向于资源共享的思考模式。网络文化的平等、民主的特性影响着他们的领导方式,同时也正因为虚拟沟通平台的延伸,使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文化更具备了真实性和有效性,更体现了文化的价值所在。

面对以上这种企业内部沟通的劣势,我们应深入分析,及时改进。努力创造心理沟通的环境,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推行心理素质教育,提高抗障碍能力。面对企业内部由于沟通问题

第 5 页 共 9 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1103)批次

而产生的种种连锁反应,已经为我们敲响警钟,企业需要沟通,这是企业生死攸关的头等需要。

(二)企业内部沟通的重要意义

企业内部沟通工作,它不仅仅能广泛地传播思想、交流感情,推动企业文化的纵深发展,更是一种人性化地管理,是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对企业持续发展、持续盈利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企业内部沟通是员工的第一需要

现代化大生产强调的是规模经营,其经营管理形式在不断走向集团化、集约化,体现在社会分工上是更加专业化。员工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既依赖于企业,又依赖于他人。员工渴望着和公司紧密相连,不仅仅是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关系,更希望自己是推动公司发展和成长中的一员。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任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你要视你的员工为事业的一部分,员工就会以更投入、更认真的态度作为回应;一个投入、认真的员工就是更有动力、更有生产力的员工。一个无法与公司建立亲密关系的员工,奉献精神就会大打折扣;相反,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

[7]分,他就会把时间、精力和全部心思都投入到项目中并能竭尽全力。

2.企业内部沟通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的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内部沟通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气氛、员工的士气,进而影响生产力和生产率。体现在提高生产力方面,内部沟通可以实现生产力的最佳组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讲,搞好企业内部沟通就有利于良好生产关系的形成。体现在提高生产率方面,内部沟通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工作效率乃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韦尔奇在强调企业管理的要求是:用减少管理的方法来达到加强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增强员工自觉性而实现自我管理的过程。只有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充分沟通,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思想、经营理念为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才能使员工有目标、有目的地去工作自我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工作效率才能得以真正提高。

3.企业内部沟通可以不断提升理念,推动企业文化发展

内部沟通是企业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沟通是以真情实感为基础、以人格交流为前提的,它是不分级别、年龄等限制在同一平台上的思想和心理活动。通过上下沟通可以使员工在逐步理解中接受公司的经营理念,通过员工之间的沟通可以使企业的经营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并在员工的交流中不断发展,沟通也是企业经营理念和文化不断得到提炼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五、如何搞好企业内部沟通工作

(一)企业内实现有效沟通的策略和技巧

1、管理者的重视和身先士卒

管理者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管理者必须亲自倡导沟通活动,乐于交流重要信息,愿意花时间与员工交谈,解答他们的问题,倾听他们的需要,并通过交流传达公司的前景规划,从而减弱员工对正在实施某些行动的焦虑和不安。

2、管理者必须言行一致 所谓“听其言、观其行”,行动比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如果管理者通过语言沟通或非语言沟通传递的官方信息相矛盾,管理者就会在员工中丧失信誉。

3、保证双向沟通

有效的沟通应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沟通。通畅的沟通渠道是顺利实现有效沟通的保证,包括鼓励和允许员工提出自己的问题、疑问,并由高层管理者亲自解答建立申诉制度使员工的不满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

4、重视面对面的沟通

在变革和动荡时期,员工内心充满了畏惧和担忧。很多信息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传递(小道消息),而这些信息常常是非正规的、模棱两可的。因此,管理者应走出办公室,亲自和员工们交流信息。坦诚、开放、面对面的沟通让员工觉得领导关心他们的生活,重视他们意见,使他们愿意与单位同呼吸共命运。

5、正确运用语言文字

第 6 页 共 9 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1103)批次

在沟通中能否正确运用语言文字,与沟通效果关系颇大。要做到正确运用语言文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第一,要真诚动人,具有感染力;第二,要使用精确的语言文字,措辞恰当,意思明确,通俗易懂;第三,酌情使用图表;第四,尽量使用短句;第五,语言文字要规范化,不

[8]要用偏词怪句,避免华而不实之词。

6、恰当安排沟通时间

人们对信息的反应及过滤是受时间因素影响的。管理者对某一信息的忽视,其原因可能是时间太紧或有其他更重要信息的缘故。因此,有效沟通要注意安排恰当的时间。对管理者来说,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规定某一时间接收或发送特定信息;另一种是规定在工作繁忙以外的时间接收或传达信息,这可确保注意力不致分散。

7、共同承担沟通责任

每一名管理者都有责任确保员工充分理解组织的工作目标,当这些信息沿着组织层级向下传递时,目标变的越来越具体。员工都希望从上级那里,而不是从同事或小道消息那里了解目标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这就要求各级管理者及时向下属全面通报目标规划、传递必要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减[9]少模棱两可的信息。

8、把沟通视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一方面,沟通应该是不间断的,如果管理层致力于保持信息沟通的持续性,组织中的员工就会体谅偶然出现的失误或欠缺。另一方面,选择适当的时机,管理者要在员工最想知道某一信息的时候告诉他这一信息,这种方法可以减弱小道消息的力量,提高管理层得信誉。

9、不要强制员工对信息的反应

人们都不希望别人告诉自己该如何解释和感受各种信息,这样做不但不能增进信任和坦诚,反而会激起对抗性的情绪。在沟通中明确指出“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怎么做”,最后让员工自己得出结论的方式会更加有效。

10、调整沟通的风格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使用某种沟通方式,用这种方式与人交往,会使人感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人的沟通风格。具有不同沟通风格的人在一起工作,若彼此不能协调与适应的话,那么彼此之间不仅不能实现有效沟通,还会造成无谓的冲突,阻碍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企业内部沟通的重要途径

沟通是人们交换思想、交流感情、统一认识的前提。作为企业,是有目标、有组织的经济实体,要把这种自然的沟通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就必须根据企业需要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沟通途径、沟通办法和沟通载体,并赋予一定的内容或沟通主题,这样才能使沟通取得最佳效果。

1.大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内部意见

调查研究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因为只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意见才更加可靠,才能充分认识事物的实质,解决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同时,在现在企业中,应该引起我们充分重视的是要注意倾听内部员工的意见或建议,因为员工直接接触顾客,能听到来自各方面的意见,而内部员工也最容易与之交流。美国沃尔玛超市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先生就是听取员工意见的典范,他经常深入基层,和同事们直接交谈,其伟大的传统之一,在超市门口安排“迎宾员”这个例子,他经常说:“我们99%的好主意都来自我们的员工”。聆听内部员工意见,客观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特别是领导和一般员工之间的距离,使一线员工能与公司建立直接的联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10]感、依赖感和信任感。

2.充分挖掘内部载体,形成多渠道内部联系

随着信息产业化和全球化,特别是通讯、交流等手段的高科技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使沟通的载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会议、公文、音像以及报刊杂志、黑板报等,其载体更加广泛与形象化,如电视电话会议、电子屏幕和互联网、企业局域网等的使用,使沟通范围更加广泛、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涉猎更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有效利用好载体的媒介作用,使之为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生产关系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利用好现有宣传交流媒体,进行非面对沟通。同时要大力开发互联网、局域网,利用好高科技沟通手段,使沟通达到多层面、纵横交错的格局。另一方面要

第 7 页 共 9 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1103)批次

创设各种情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一定情景下的沟通,使人充分抒发情感,相互启迪思想实现心灵上的沟通。如举办茶话沙龙、理想畅谈、开放会议等等,赋予沟通以更加灵活、真切、热烈的氛围,更好的体现沟通的实质性内涵。

3.进行专业系统分类,积极鼓励双向交流

世间流传着这样两句话:酒逢知己饮,诗向会者吟。沟通讲究的是感情投缘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先达成相互理解和思想上的共识,相互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更多的尊重对方。有了这个诚意,各自不同的情感世界才能够充分得以展示,沟通才能实现层次和最佳效果。同时,要积极鼓励双向交流。如果团队中的成员都能平等相处,坦诚相待。彼此尊重,倾心交谈,就能达到从交流形成到心灵相接的双向运转。

4.广泛搜集问题反映,及时进行意见反馈

在一个企业组织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些问题,而且还要梳理好这些问题,认真反馈意见,诚挚回答好员工的每一个问题。当员工们未能及时得到反馈时,他们往往会向最坏处想,甚至会产生谣言,造成对现实生产关系的极大破坏,或者在严重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准确报告和及时反馈能建立领导和员工们之间的有力联系,更能防患于未然。

六、结束语

企业的沟通是企业经营的灵魂,企业的沟通是企业员工为更好给企业创造利润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企业和企业的沟通是企业之间达到共赢的一个关键渠道,在高科技发展的年代里,科学技术要是企业的一道主菜,那企业的沟通就是这道主菜中必不可少的一味调料,这一味调料对主菜起到至观重要的作用,企业外在沟通可以使企业与企业之间强强联合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很大贡献,企业的内部沟通可以使企业的内部员工齐心协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也可以为企业的和谐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也可以使企业各部之间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像一个拳头一样,来面对外界更大挑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可以使企业和企业共同努力打入国际市场,使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国际的大舞台上敢于竞争和挑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也显示了祖国强大繁荣,企业的内部沟通使企业内部的工作更加灵活有序,也使员工之间更大团结,使员工有一个快乐工作的心情,使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更加的和谐,更加的将心紧紧团结在一起,让员工感到了人生价值的体现,和为企业创造利润是一种骄傲的行为。本论文从企业的外在沟通和内在沟通等方面,探讨沟通工作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以及沟通工作对企业带来的好处和影响,一个经久不衰企业有着很好的沟通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各部门沟通,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都是一个企业生命线。对企业外界与内部研究的资料掌握不够全面,致使本文对企业沟通工作研究缺少了些理论依据。以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定会加以完善和补充。

第 8 页 共 9 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1103)批次

参考文献:

[1] 肖晓春. 人性化管理沟通.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P06-07 [2] 康青. 管理沟通(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P18

[3] Mary L.Tucker.Anne M.McCarthy,Douglas A.Benton著,吴帆马文娟译.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大挑战——管理组织中的自我与他人(第7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P28 [4] 保罗·A阿根狄.王桂琴,阚丽虹译.公司沟通.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P30—42 [5] 林国建著.企业文化概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8 P24—40 [6] 梅雨霖.人际沟通.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P37 [7] 贺淑曼、聂振伟、金树湘等著.人际交往与人才发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P140-188 [8] 常金奎. 人际沟通障碍及其破解对策.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5 P42-43 [9] 陈晨. 企业管理沟通浅议. 前沿, 2006 P25-26 [10] 李廉水 ,施卫东著.MBA管理策划与沟通.石油工业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P114-200

第 9 页 共 9 页

第三篇: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研究和探讨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以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为基础,以公司制度为主要形式,以有限责任为特征,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这种体制较之传统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对传统的工会工作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企业工会工作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对于保持和增强企业工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是当

前工会工作的热点问题,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坚持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

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首先要抓好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强调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坚持把职工群众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主体和民主管理的主体,通过加强民主管理,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广大职工群众分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形成凝聚人心、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其次,抓好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明确企业党政主要领导,就是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负责人,统一协调民主管理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二是明确工会组织是民主管理工作的工作机构;三是建立长效机制。

二、注意完善制度,力求抓好载体

为使民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企业要坚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在抓好载体上下功夫。一是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如企业每年的行政工作报告、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职工“四金”交缴情况及企业改制等情况,必须都要在职代会上进行审议或通报,特别是企业改制,必须把企业改制政策、改制方案、资产审计、评估等重大事项及时向职工公开;必须依法落实职代会对改制方案的审议权、资产的监督权;必须将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二是坚持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每年由企业工会与行政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保险、福利、教育和培训、纪律和奖惩等有关职工福利待遇问题与行政协商,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由工会主席代表职工与公司行政进行签约。三是坚持实行厂务公开,切实做到组织、内容和形式“三落实”。在组织上,成立由党支部书记挂帅、行政负责、纪检、工会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在内容上,将传统的公开,即:“企业想公开的内容”,转变为“职工想知道的内容”,增强了厂务公开的透明度和互动性。在形式上,严格把握厂务公开的原则、重点、程序、方法,力求做到有先后之分、层次之分、范围之分,注意公开的实效性。

三、重视关心职工,构建和谐企业

企业在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尊重职工民主权利、关注职工素质的提高。

一是积极开展创建“职工满意企业”、“当好企业好主人”、“职工信得过的企业经营者”主题活动。

二是按照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目标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创文明班组、建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活动。

三是遵循为职工多办实事的宗旨,认真做好职工生活保障和关心职工家庭等工作,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四、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

(一)领导重视,明确职责是推进民主管理工作的前提。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靠职工、依法有序、真正做到党、政、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自觉将民主管理的运作、要求体现在各自的工作中,从党的全局来把握和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要求。

(二)健全机制,规范运作是推进民主管理的基础。要规范民主管理,必须有一整套工作制度和机制。企业在健全职工参与机制上,重点抓好三个环节:首先完善职工董事制度,其次提高职代会运行质量。三是提高职工代表的民主参与水平。

(三)坚持程序,注重过程是推进民主管理的手段。民主管理工作很重要的一条不是看结果,而是看程序,工会组织要敢于坚持按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操网作程序规范运作。工会维权是参与决策过程中的维权。民主管理要坚持的就是程序,就是要坚持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规范地履行民主程序。

(四)敢于思考,发挥效应是推行民主管理的目的。要敢于思考新课题,敢于探索新路子,坚持和发展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职代会制度绝不能成为事后去解决矛盾的机制,民主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激发职工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与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通过集中集体智慧,形成广泛共识,聚合整体力量,保证管理的科学、决策的正确以及实施的顺利有效。通过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真正体现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职工主人翁的地位。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的探讨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西二环南段分公司

企业文化建设的探讨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形成是由企业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管理理念共同作用下,再经过较长期的稳定发展而积累成型。只要各级管理层不出现大规模的更替,企业文化就能够沿袭相传并不断发展。

一、 企业文化的要素

1、 企业文化的组成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其实不然,对企业文化建设起最大作用的是企业的规章制度。

企业文化也分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员工只有遵守的义务,不遵守的员工必然会遭到企业的淘汰。员工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耳熏目染,思想上和精神上逐步接受企业文化。软文化就是企业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例如,晚会、聚餐、慰问、竞赛等,软文化是对硬文化的补充,更多

的体现在规章制度外的人文关怀,由此对员工的心理产生企业依赖感,让员工更好地接受硬文化的改造,最终接受企业的文化。

2、 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

按照企业文化建设里面“人”的因素进行划分,通常有董事会、CEO和各级员工这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中,究竟谁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将会建设怎样的文化。纵观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例子,每个例子都缺少不了CEO的身体力行,可以看出CEO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

首先是董事会,董事会在企业里有最高的权限,是企业大政方针的最高决策机构。正是因为如此,它只负责宏观的、指导性的、方向性的决策,不可能做很细的工作。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则必须在企业内全方位推进的,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董事会缺乏足够的精力和能力推动文化建设。

其次是各级员工,各级员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人,其中有共性也有个性,而且就法律地位上来说,人人平等的,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如果没有一定的组织,各级员工就像一盘散沙一样,是不能凝聚其共识,共同遵守的。因此,单纯就无组织的员工而言,他们只是企业文化的被动参与者,是被动的响应者。而且如果不接受企业文化,就会被公司淘汰。

最后是企业的CEO,作为我国的企业情况,这里说的CEO包括了领导班子。CEO是企业文化的推动者,他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一是,建立规章制度。CEO可以把自己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结合董事会规定的企

业使命、宗旨等融合在一起,通过制定管理的规章制度反映出来,迫使员工接受。二是,淘汰不合适员工。各级员工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其文化、价值观、人生观都不同,不可能与CEO都有共鸣。CEO有权决定员工的去留,当发现有员工不能接受企业文化的时候,他可以把承认、遵守企业文化的员工留下来,反之则淘汰。三是,主导塑造各种文化。中国有句古语“上有所好,下必甚焉”,CEO的喜好对各级员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CEO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兴趣、爱好等,都会影响员工的思想,最终对企业文化塑造造成影响。

二、 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

1、 企业文化的核心

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可能大家都能够说出诸如“公平公正、廉洁奉公”,“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等等。不错,这些都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具备的,但是正是因为是每个企业都具备,所以不能成为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企业文化核心必须能够反映公司的独特面,是公司所独有的、唯一的、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大家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个公司转到另一个公司后,就会发现尽管这两个公司的很多规章制度几乎是一样的,但工作的氛围却是是不同的,这就是企业文化核心的反映。

举例来说,同样是电脑制造商,IBM和Apple就是如此不同。IBM强调的是稳重,稳如泰山;Apple强调的是灵动,灵巧生动。前者的员工必须穿西装革履上班,办公桌整整有条,设计制造的电脑都是四四方方,黑黑实实,中规中矩;后者的员工穿着随意,办公桌随意布置甚至没有办公桌,设计的电脑造

型独特,线条优美,色彩斑斓,都是艺术品。很明显就可以看出两个公司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尽管他们都是同行。

因此,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能够总结归纳出来,那么公司的企业文化将会是一个随波逐流的文化,没有自己的灵魂和主心骨的文化。

2、 企业文化能够坚持多久

前文说过企业文化是“长期的稳定发展而积累成型”的,这里就离不开CEO的坚持和努力了。很多企业文化建设出色的企业,无一例外离不开其CEO长期执政,长期坚持。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松下的松下幸之助、福特的亨利•福特等等,这些CEO都有长期执政的经历,长的终其一生,短的也有十多年。在他们的不懈的、持续的建设下,企业才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

对于公司来说,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现在每隔3~5年,CEO就调整一次,新CEO一来,就自然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以适应他的理念、精神和价值观。这样一来,导致企业文化没有长期稳定的环境进行发展和积累,最终形成不了真正的企业文化。

举某公司的例子来说,上一任CEO是强调节约,以至于有吝啬的感觉。什么都要省,装备了5个灯泡,就只准亮1~2个,其他的都拆下来。现任的CEO就改过来,既然设计有5个灯泡,那么就5个都亮起来,强调要合理利用。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但是各个小方面的改变,最终促使公司的企业文化发生了一次转变,与上一任CEO所创建的企业文化不一样了。这样,随着CEO象走

马灯一样更换,企业文化就无法发展和积累,最终不能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企业所有的活动并不是企业文化的反映,充其量只是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而已。

这就是公司面临的尴尬局面,而且无法打破这样的局面,这也许是中国特色吧。公司现在能做的,就是打着企业文化的旗号,搞各种文化活动。而不必考虑这些活动是否与企业文化有关系。

3、 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前面已经说过,公司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必要工具,而且起到了支配性的作用。那么是否制定一个完满的管理制度并且执行下去,把不符合制度要求的员工淘汰,留下适合制度要求的员工,企业文就可以建立起来并发展下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企业的管理制度所管的是员工,而员工则是从社会招聘来的,身上烙满了社会的记号。员工的思想言行都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以至于无法能够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所以,企业的管理制度必须与社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社会普遍文化相适应。不能过分高于社会的要求,否则即使建立了这个制度,也会因为员工无法接受而执行不了,甚至产生员工频繁跳槽离职。

举例来说,广东省曾经有个扶贫项目,把粤北山区的村民转移到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当工人,让这些贫困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可是不到三个月,全部员工都逃回山区,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与企业管理制度格格不入。平时在家里闲散惯了,突然间进入工厂处处有人管,天天要打卡,工作有定时等等,他们无法接受。

所以,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是摆在CEO面前的一个难题。对于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逐步提升管理制度的要求,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员工逐步感受、学习、接受企业管理制度的每一次提升,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企业文化。

第五篇:关于品牌战略的探讨(邮政速递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

提纲:

本文从当前市场经济的特点、国内企业品牌战略的现状出发,指出品牌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邮政速递企业以服务为主,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正确的品牌战略尤为重要,着重对当前邮政速递的品牌战略进行分析。

一、企业品牌战略概述

(一)品牌和品牌战略 1.品牌的表述 2.品牌战略的表述

(二)品牌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品牌是企业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的武器 2.未来市场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 3.品牌决定了市场的价格

二、邮政速递企业的品牌发展

(一)邮政速递的历史沿革 1.邮政速递企业的简介 (1)管理体制 (2)网络组织 (3)信息系统

2.邮政速递企业的发展 (1)产品及业务发展情况 (2)企业发展情况

(二)邮政速递的现状

1.速递市场发展的总体情况 2.邮政速递发展的现状

三、邮政速递企业目前在实施品牌战略中成功之处。

(一)老牌国企、制度健全、可信度高、安全度高 1.邮政速递企业依托邮政产生、发展 2.法律、规章制度健全

3.操作规程环环相扣、监督机制完善

(二)树型管理、全程全网、联合作业 1.条线管理,逐级落实、目的明确,

2.邮政速递网络构成,发展业务可全国联动 3.邮件传递多点合作,全网规划

(三)点多面广、全民服务

1.国内邮政速递网点遍布城乡各地,使用便利、覆盖面广 2.国际邮政速递以万国邮联为轴心,多国邮政协作 3.国际邮件传递多渠道进行

(四)邮政专营权优势

邮政速递是邮政企业的速递业务,可以发挥信件专营优势

四、邮政速递企业目前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与品牌界限不清

1.邮政速递企业是服务性企业,产品即是服务,但产品不代表品牌 2.产品品种即服务类型众多,但品牌要专一

(二)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评价一般

第 1 页 共 9 页

1.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不重视消费者心理 2.规章制度长期不变、不适应市场经济化运作

3.操作环节繁琐,拉长服务时限,对服务质量有影响

(三)品牌没有有效的推广机制 1.没有全国统一的宣传策划机构

2.业务宣传不能结合市场需求、灵活机动

(四)品牌战略各自为政 1.各省发展独立操作

2.地区间发展缺乏良好沟通

3.只注重眼前效益、不注重长远利益

(五)员工综合素质需要提高

1.与国际接轨,打入国际市场,员工文化素质跟随不上形势 2.企业用工变动较大,人员流动性很大 3.员工对待工作不能够严格标准化

五、提出完善邮政速递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建议。

(一)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品牌竞争

(二)优化流程、坚持优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三)调整业务结构,抓住消费心理、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品牌效应

关于品牌战略的探讨

——邮政速递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摘要】:

本文从当前速递市场的特点出发,指出品牌战略对邮政速递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着重对当前邮政速递的品牌战略进行分析,指出邮政速递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竞争意识不强、不重视消费心理;开发市场措施不当,对品牌形象有影响;品牌没有有效的推广机制、品牌发展各自为政;企业员工品牌意识不强的问题,提出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品牌形象;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消费认同;推广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人员素质、提升品牌效应等对策。

【关键词】:邮政速递、品牌战略、服务、提升品牌

【正文】:

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客户对实物传递的速度和深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德国敦豪快件有限公司(DHL)首先推出了文件专递业务。70年代中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几个西方国家邮政借鉴了私营快递公司的做法,率先推出了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然后万国邮联进行了广泛的推广。

1980年,快递服务这项全新的业务在中国邮政首先诞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变成规模庞大、利润丰厚的产业,快递市场也逐渐趋向成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快递业价格战时代已经过去,追求快递品牌的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学者Pual Temporal提出了“消费者创造品牌,消费者拥有品牌”的全新研究理论,指出在新的品牌竞争格局下,应当用品牌愿景来代替公司愿景,用品牌战略来指导经营战略。邮政速递企业也应参考这种理念,将品牌战略上升到首要位置。

第 2 页 共 9 页

一、品牌战略概念

随着市场的发展、品牌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品牌战略日益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话题。随着人们对品牌认识的不断深化,品牌的内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一)品牌 1.品牌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在1960年出版的《营销术语词典》中把“品牌”定义为: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或劳务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别。

品牌研究专家余明阳教授认为:所谓品牌,就是公众对于组织及其产品认识的总和。品牌就是企业、产品或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品牌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和地位,是企业联系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企业的身份证。强势品牌能够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市场的覆盖率和占有率,为企业赢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注1)。

2.品牌的发展

新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企业渐渐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竞争意识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决策过程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渐渐认识到品牌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了品牌意识。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指出,“拥有品牌就拥有市场”。没有品牌的竞争力是无力的竞争力,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没有品牌的经济是最浪费的经济(注2)。

(二)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是企业利用品牌商品开展经营、扩大销售、占领市场的一种争先前进的战略性手段,其实质是市场竞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就是品牌机构通过对外部竞争环境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的分析,根据自身条件,在品牌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关于品牌塑造和未来发展的整体规划以及实施 (注3) 。

邮政速递企业的品牌战略,是指邮政速递企业利用自身拥有的服务品牌开展业务、扩大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赢得市场地位的一种战略性手段,是对企业经营的规范化管理,是邮政速递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面对市场竞争时必须采取的手段,要融入市场竞争,就要以品牌战略树立个性鲜明的竞争旗帜。从企业发展趋势来说,邮政速递企业也应品牌战略先行,兼顾企业长远发展部署和业务的利益属性,注重邮政速递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提升企业整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自己已有的品牌优势基础上,如可信、安全、保密等,规划品牌的塑造和企业未来发展的经营战略,使邮政速递企业稳步前行,这样也可以争取市场主动权,减少竞争风险。

二、品牌战略在邮政速递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邮政速递再走传统的道路已行不通,必须走现代经营之路,意识到品牌战略在邮政速递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无形的服务产品也进入了品牌运作领域(注4)。邮政速递企业提供的产品以服务为主,服务的无形性更需要品牌所提供的各种利益保证,因为品牌是企业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的武器,而且未来市场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决定了市场的价格,邮政速递一定要尽快树立起品牌战略意识,实施和推进自己的品牌战略。

(一)有利于邮政速递企业争取客户、提高收益

速递企业的品牌代表了各自的服务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以及在客户心中的忠诚度和美誉度,是服务品质的象征,是对客户的一种承诺和保证。品牌的影响是深远的,邮政速递企业对于品牌战略要从长计议,一个优秀的品牌能够吸引住客户,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带来更多客户对邮政速递业务的使用,从而提高邮政速递企业的收益,因此,品牌建设前期的投入(运行设备的增加、流程的优化、人员的培训)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有利于邮政速递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

邮政速递企业可以运用品牌战略,从网络建设、技术投入、服务质量、价格调整等多方面宣传自己的品牌形象。快递企业提供的都是服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决定了快递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成

第 3 页 共 9 页

功的快递企业,实际都是服务上的成功,成熟的快递企业也是以服务、品牌取胜,邮政速递企业在品牌稳固后,可以通过品牌认可和品牌延伸,长久地获得客户的青睐和忠诚,不断满足社会需要和消费者的需求,快速占领并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有利于提高邮政速递在速递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有很大一部分的客户对于使用速递业务有习惯心理,长期使用一种品牌后比较难以改变,邮政速递应通过各方面搞好自己的品牌战略,例如开发能满足多层次客户业务需求的产品,使服务个性化、亲情化,客户通过一个品牌可以达到多种不同目的,让客户感到使用邮政速递这个品牌确实方便、安全、省心、性价比高,从而让客户养成习惯性和依赖心理,就能在市场中稳住根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邮政速递企业目前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不重视消费者心理 1.品牌不突出,与其他速递企业同质

随着速递市场的开放,国外的四大速递巨头如UPS、FedEx、TNT、DHL等已涉足国内市场,并以他们雄厚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人才优势,还有灵活的运营机制和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争夺速递物流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三通一达、顺丰等民营快递公司也早已悄悄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区域性业务为基点,逐步向国内大中城市辐射,速递市场的竞争可说相当激烈。随着客户对速递的要求越来越高,邮政速递如果不能对市场进行正确的细分和定位,突出自己的长处,产品就会趋向与其他速递企业同质化,如果邮政速递的产品对客户没有吸引力,就会失去客户、失去市场。

邮政速递在服务上有同质化趋势,在价格竞争中也处于被动地位。一方面,由于体制的原因,缺乏价格调整的自主性。在国内市场上,邮政长期以来的“官商”地位,造成邮政速递企业很少考虑市场需求和客户消费心理的变化,制定价格时也只考虑自己,不考虑竞争对手,缺少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让竞争对手夺走许多客户。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万国邮政联盟的管理模式为松散型,邮政速递的价格要与万国邮联成员国协调而定,任何资费的调整都要经过成员国的同意,程序相当复杂,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追求的永远都是“物美价廉”。

2.不注重品牌市场化运作,不利于赢得客户

长期以来,邮政企业的邮件内部操作交接手续非常复杂,从邮政延伸出来的速递业务,很多规定都沿袭原有的、适用于普通邮件的规章制度,虽然对每一个操作环节都限定了时间,但由于环节过多,导致全程时限拉长,处理流程不及小型企业灵活,时效又赶不上国际巨头,邮政速递邮件速度不快,是客户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按部就班、环环相扣,传统邮政严密的制度体系,虽然有效保证了邮政速递的安全性,但时限是速递行业的生命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快递业的“血脉和灵魂”(注5)。对于邮政速递企业来说,邮件的传递速度也是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速递服务质量的高低决定其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的服务对邮政速递企业的品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规划品牌战略,是为了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作为速递企业,服务客户是第一要素,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是争取客户的最有效手段。邮政速递企业缺少从满足客户需求出发的规范,也造成邮政速递在直面市场、新业务开发以及市场开拓方面具有明显不足。民营快递有些措施值得邮政速递企业借鉴,如顺丰快递,他们的流程是按区划片、揽投合一,从最基础的业务员开始,传递环节同时也是操作环节,减少了邮件的处理过程,使得传递速度迅速提高,满足了客户的时限要求,很快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而邮政速递企业一直缺乏整体规划,流程不够优化、运作效率不高,使自己的综合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很容易在品牌战略上失了先机。

(二)急功近利,开发市场措施不当,对品牌形象有影响

随着速递市场的竞争从无序到有序,从恶性到良性,依靠实力和品牌发展的企业,才是竞争的最终胜利者,实力和品牌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维护,短视行为只能葬送品牌。

1.服务费用任意打折,拉拢客户

为了与民营快递公司抢占市场,有的邮政速递业务员向客户推介服务时,以服务费用打折吸引客户,而不是强调使用邮政速递的品牌优势。只使用价格竞争,很难保有客户的忠诚度,价格略有

第 4 页 共 9 页

变动或有其它低价介入,客户的意志就会发生动摇,从而失去客户。为了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任意降低价格的短视行为,一定时期内可能会赢得一部分客户,却无法吸引中高端客户,更无法进入良性循环,压价竞争带来的后果是利润的降低、投入的减少和服务质量的降低,无异于饮鸠止渴。

2.发展新业务把关不严,易使品牌形象受损

电视、互联网购物都是新兴业务,有购物就有送货上门、代收货款,由此带来大量特殊的速递业务,以江苏地区为例,通过非邮政速递公司出口的代收货款邮件每天约3万件,而邮政速递仅接收到其中的三分之一。面对快速膨胀的市场,以及竞争对手已占据较大份额的局面和加紧布局的动向,邮政速递产生了市场紧迫感,大力发展新业务提上了日程表。但对新业务预测不足、条款制订不够严格,邮政速递对入网企业审查不力、收寄时把关不严,邮购公司又良莠不齐,有少数不良企业对消费者存在欺诈行为,使邮政速递代人受过、蒙受不白之冤,降低客户对邮政速递企业的品牌信任度,造成的不良影响难以挽回。

(三)品牌没有有效的推广机制,品牌战略各自为政

目前,邮政速递在品牌策略上缺乏统一与长效的管理,各行其是、分散零乱,缺乏整合和统一的品牌内容,没有有效的推广机制。

1.没有全国统一的品牌宣传策划机构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日趋细分化的市场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使得每个客户虽然使用同一种快递产品,其需求却大不相同。邮政作为普遍服务行业,由于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广大群众中已有较高的知名度,但邮政速递作为竞争性业务在细分市场目标客户的认知度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在客户群中的印象比较淡漠,邮政速递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品牌效用。而象王老吉、可口可乐的广告策划都是全国推广,深入人心,以至于消费者不管走到哪里,脑海里都被反复加深同一印象,耳熟能详,品牌宣传策略非常成功。邮政速递目前缺乏统一的品牌战略规划,品牌形象缺乏“凝聚力”,品牌定位不明,不能集中突显邮政速递品牌的整体形象。

2.各省发展独立操作,地区间发展缺乏良好沟通

由于邮政速递分营起步不久,目前属于分权型阶段,没有设立权威的品牌管理部门,各省市的品牌管理部门力量相对较弱,大多是由公司市场部负责宣传的人兼管,都只是根据自身需求设计宣传广告,在这些众多的广告宣传中,品牌的宣传没得到重视,品牌知名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影响邮政速递的品牌运作。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地情况不同,可开发的速递业务种类很多,但大部分都独自操作,不与协作单位沟通,象江苏的大闸蟹、广东的荔枝、云南的鲜花业务,这种鲜活类的产品时限紧、投递要求高,需要投递部门的大力配合、优先投递,而实际上很多情况都是投递部拿到邮件之后,才知道收寄地开办了此类业务,组织专人投递已晚,超出货品的保鲜期,引起客户投诉、产生不必要的后果。

3.业务宣传不能结合市场需求、灵活机动

由于广告投放数量少,推广手段单一,广告主题诉求不明确,再加上对目标客户细分市场广告投入不多,因此,邮政速递在将潜在客户转化为使用者方面也落后于其它外资速递品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UPS做为国际速递业务的唯一指定品牌,大幅造势,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推介,广告铺天盖地,创意非常之好,令人印象深刻,大大提升了UPS在中国速递市场的品牌形象。反观作为国内速递业务的唯一指定品牌,中国邮政EMS却悄无声息,没有充分利用这样的良好机会。现在的速递、消费市场瞬息多变,随时都会有机遇的产生,邮政速递企业要牢牢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四)企业员工品牌意识不强

邮政速递拥有波音737全货机16架,开通航线26条,拥有员工20000多人,专用速递揽收、投递车辆20000余部,共有200多个处理中心、8个海关监管点,EMS业务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300多个城市。从硬件与软件上来看,邮政速递都不应落于人后。

八十年代初,邮政速递在速递市场中的占有率几乎为 100%,直到1987年以前仍保持在95%

第 5 页 共 9 页

以上。1991年邮政速递的市场占有率首次低于非邮政部门的企业,随着国际速递公司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中国邮政速递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 (平均每年丢失4%),目前已降到40%左右(注6),以前做为速递“领头羊”的邮政速递,现在只能屈居第二方阵,速递物流市场如此之大,而邮政速递所占份额却越来越小,这与不重视市场、不重视品牌战略有很大关系。

人是品牌的基本要素之一,品牌的成功塑造不是企业某一人或某一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拥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并有意识的通过自己的日常行动来维护品牌形象。而从邮政企业转来的速递企业员工,以前处于计划经济下,在社会需求和消费心理发生变化时,缺乏市场和竞争意识,也未能及时得到应对市场变化的教育培训,品牌观念基本没有,从未意识到品牌能够带来的市场和收益,而对于客户而言,邮政速递员工也代表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员工表现不好,就会影响邮政速递品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四、完善邮政速递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建议

(一)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品牌、树立品牌形象

未来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将是品牌竞争,卓越的品牌战略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树立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规划好品牌战略是最为重要的一环。首先,邮政速递应该进行全面科学的品牌调研,充分研究快递市场环境、目标消费群与竞争者,为品牌战略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导向。其次,邮政速递应该提炼高度差异化、清晰明确、易感知、能触动和感染消费者内心世界的品牌核心价值,比如,邮政速递应从“全心、全速、全球”理念出发,围绕服务和速度两个方面塑造品牌形象,拉近邮政速递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邮政速递相比外资企业,更能在企业中融入中国文化,其服务更能适合中国人的需要。邮政速递作为本土企业,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较为深入,社会关系网络也较为密切,能够快速掌握市场,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一定的消费习惯,成为许多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消费渠道。应彻底转变经营观念,打破传统的“等客上门”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实行真正的商业化运作。2005年7月的卡哈拉国际承诺服务、2009年2月的国内邮政速递邮件全面提速、2010年4月的邮政速递资费大幅下调,都是邮政速递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举措之一。

(二)优化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消费者认同

服务是邮政速递永恒的主题,邮政速递服务的核心是时限和质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实现企业的生存发展,要进一步树立“经营就是服务,服务就是经营”的理念。应通过高科技手段来加快邮件传递速度,提高管理运作效率,减低运营成本,增加邮件传递过程中的透明度,以便客户能实时掌握信息,最终实现以高科技、高质量而非价格来领先市场、吸引客户;通过提高邮件直投率和上门揽收率,提高服务品质;通过对邮件规格质量的控制,提高邮件的安全质量和服务水平。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代收货款”开箱验货制度,就是对消费者使用邮政速递业务的一种服务保障,使客户能够充分体会到邮政速递品牌的安全性。

在开展邮政速递业务时,要让客户能够获得品牌服务的满足感,就需要通过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实现。因此,邮政除了积极开展事件营销、常规的广告宣传,利用一些社会热点、新闻媒体配合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外,还应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倾听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客户的投诉,尤其是投递和揽收人员,要通过沟通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针对特殊客户开展特殊服务,如2010年5月中国邮政速递针对大客户开展的“邮件到付”业务,让大客户们体会到无形的信任感和优越感。通过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使邮政速递品牌获得更大的美誉度。在提高客户忠诚度方面,可以在客户中推行分级别奖励计划,如苏州邮政速递某分公司实行的“金领、白领、蓝领„„”分级制度,就很受企业客户欢迎。

(三)调整业务结构,推广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

邮政速递应该设立专业的品牌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品牌战略,调整产品(业务)结构,更好的提升邮政速递的品牌形象。

1.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第 6 页 共 9 页

现代化的速递服务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过去速递业务只是运输和传递,现代速递业务发展为客户增值服务。增值服务包括从产品制造、包装、入库、储存、发送、运输等一整套过程,都由专业的速递企业负责。邮政速递可以利用原有的邮政数据库营销对客户进行产品跟踪与服务深化,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互动与信息沟通模式,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再通过完善服务产品,满足不同客户对增值服务(如到付、代收货款、换货、定时递送、短信通知、鲜花礼仪、电子商务等)和标准化操作的需求。一方面能够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本的集约化经营,增加企业收益。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客户创造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

2.探索与国际公司合作,强强联手,共同扩大市场

我国加入WTO后,实力强大的国际速递公司获得直接进入我国市场的权利。近年来,外国快递公司在华业务平均增长率每年保持在30%以上(注7)。对于外资来说,有规模、资本、管理、技术和人才上的优势,而中国邮政速递具有网络、客户和本地化的地域优势。两者应互相融合,以促进中国邮政速递借势发展。

邮政速递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品牌之间的强强联合,加强与知名企业合作,不断叠加新产品、拓展新功能。在国内,中国邮政速递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品牌优势,吸引国际公司,成为国际公司在国内的业务伙伴;在国际上,中国邮政速递可以先期借用外资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延伸自己的品牌,扩大国际速递市场。在成功与淘宝网合作开办国内e邮宝业务后,国内电子商务客户对于中国邮政速递已是耳熟能详,在此基础上,中国邮政速递、美国邮政与Ebay中国于2010年7月起开始网络合作,开办国际e邮宝业务,以增强国际客户对中国邮政速递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中国邮政速递在国际电子商务客户中的品牌影响力。中国邮政速递同时还可以考虑与其它外资速递合作,奠定基础后,大力推广自己的品牌,扩大自己在国际市场品牌影响力,这也是中国邮政速递于2009年在日本和德国分设办事处的宗旨之一。

3.大力推广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世界邮政日有一句宣传口号,叫做“邮政永远存在”。这是因为社会对邮政的依存度很高,邮政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邮政速递作为邮政的一部分,完全可以利用这现有的品牌资源,大力进行自我宣传和业务发展,持续提升品牌价值。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邮政速递仍需持续利用各种媒体,将自身的形象展示给广大客户、剌激客户的使用需求,扩大邮政速递业务的社会知名度。

速递业务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快”,这也应该是所有客户对速递企业的最基本要求,调整优化邮件分发流程,减少邮件处理环节,提高网运生产效率,加快邮件传递时限,在开展大范围限时服务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全面承诺“限时未达,原银奉还”。 速递业务第二个要求是安全到达,应该外抓经营、内抓管理,对内部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运作,以确保邮件的万无一失,提高消费者对邮政速递的品牌信任度。

同时应借助当前邮政体制改革的机遇,国务院政策对邮政速递的大力支持,加大资金的投入,提高科技含量,缩短与国外大公司的差距,将中国邮政速递的品牌战略提到首要地位,占领制高点,不失时机地把握和控制国内速递市场,争取市场主动权,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外引内训,提高人员素质,提升品牌效应

由于快递行业是一个涉及运输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运筹学、系统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其从业人员有着很高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但在邮政速递企业中,一方面由于现有速递类业务的管理、营销人员都是传统邮政的从业人员,对快递业务的理解和有关知识的掌握较少。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邮件运输、投递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工种,大多数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这些都与邮政速递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因此邮政速递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使邮政速递能够快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大型速递企业,邮政速递应建立专门机构,组织好企业员工的日常培训,将品牌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聘请专业人员,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标准化、职业化培训,确保员工掌握相关业务知识、日常外语,使每个员工都对自己的工作流程有标准化认识,以标准化约束自己,不断提高履岗能力。对于以劳务工为主的新进员工,还要制定相应激励政策,使员工在企业内部有上升

第 7 页 共 9 页

空间,用劳务工→在岗聘用工→在岗职工的阶梯制晋级方式,提高企业员工的向心力,使员工有参与感和自豪感,自觉维护邮政速递员工的品牌形象,强化邮政速递的品牌塑造。

邮政速递的大品牌是由全体员工的小品牌集合而成,提升品牌价值不能仅靠做广告,还必须重视个人品牌的建设,需要每一位员工把品牌作为自己的生命,去珍惜和维护,从而让邮政速递品牌深入客户心中,不断加深消费者的品牌印象。

2010年是邮政速递专业化经营的第一年,在这关键的时候应该高度重视自己的品牌建设,重塑自己的品牌形象,因为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主要武器,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品牌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赢利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企业,大家的品牌意识都在不断增强,品牌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品牌就是金钱、品牌就是效益,每个企业都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对于30年前开创速递先河,目前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邮政速递企业来说,要想在外资企业和民营竞争对手的包围中脱颖而出,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网络优势、完善机制、提升服务质量,融入市场竞争,树立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开发出具有鲜明中国邮政速递特点、长远发展潜力和较长生命周期的新业务,突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提升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提高品牌竞争力,正确规划好品牌战略刻不容缓。

【引文注释】

注[1]乔春洋.品牌论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6. 注[2]余明阳,戴世富.品牌战略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2. 注[3]余明阳,戴世富.品牌战略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4. 注[4]徐莉莉,骆小欢.品牌战略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5. 注[5]张兵.快递概论 [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81. 注[6]张兵.快递概论 [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25. 注[7]张兵.快递概论 [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87.

【参考文献】

[1]乔春洋.《品牌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2]余明阳,戴世富.《品牌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3]徐莉莉,骆小欢.《品牌战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版

[4]莱斯利•德•彻纳东尼.《品牌制胜——从品牌展望到品牌评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9月第3版

[5]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3版 [6]张兵.《快递概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7] 冯鹏义. 论中小企业品牌战略的运行基础[J]. 北京:经济问题探索, 2004,(01) [8]姬志恒. 中小企业品牌成长模式探析[J]. 北京:价值工程, 2005,(08) [9] 寇凤梅. 浅析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与措施[J].甘肃: 甘肃高师学报, 2005,(05) [10]尚慧丽. 国外品牌战略的发展及启示[J]. 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05,(05) [11]品瑶. 五粮液品牌战略的成功之道[J].湖南: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6,(01)

补充说明:(在你的论文中请删除以下说明及各部分的批注)

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请使用以下格式书写:

1.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和报告类:

第 8 页 共 9 页

[序号]主要作者.(多个作者间用逗号“,”隔开).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周振莆.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20-25. 2.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作者.(多个作者间用逗号“,”隔开). 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或期):起止页码 .例:

[2]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3-173. 3. 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文献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 [3]傅刚.大风沙过后的思考.北京青年报,2000-04-12[2002-03-06].http:///Bqb/20000412/gb/4216%5ed0412b.htm.

第 9 页 共 9 页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