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
第一篇: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
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教育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个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作为教师,怎样实现从“知识本位”到“核心素养”的转变呢?走进课堂,依然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度重视,在现实的教学中却遗憾地缺失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呢?
(一)转变观念是知识传授与思想方法教学结合的根本。
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走出校门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等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因此,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使用数学
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策略,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知识传授和思想方法教学之间的关系。如果把数学知识看成是金子,那点金之术就是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线教师,一方面要明确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比掌握单纯的数学知识,对人的发展来说更有用。因为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技能是融于一体,思想方法以知识为载体,知识、技能以思想方法为灵魂,相辅相成的。
(二)钻研教材是知识传授与思想方法教学结合的基础
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蕴含在教材中的暗线。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了解教材,要深入分析教材,把隐含于数学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
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挖掘出来,使其化“隐”为“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有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逐步领会数学思想方法。
(三)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呈现结合
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发展过程。像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等都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忽视这个过程,就会失去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契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只能是孤立的、零散的,没有灵魂的僵化的内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本身,而且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发现、推理过程,从中领悟思维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是鲜活的,可迁移,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第二篇:例谈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导读: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词持续升温,受到越来越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职业学校应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优化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强化教师育人功能。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提出“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办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从师生长远发展的需求出发,要求教师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任教的学科关联起来,从教学目标、内容标准、质量标准等层面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体系,并思考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的方法、策略。本期主题论文即为该校教师思考和实践的成果。
【摘要】核心素养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应从倡导自主学习、提倡终身教育和培养儒雅气质三方面入手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44-02
【作者简介】胡玲燕,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吴江,215200)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一、“以人为本”开展教学活动
本区职教系统曾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展开过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左右的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而学习。这说明很多孩子都是被动地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当问及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时,他们最喜欢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或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学习资源,而最不喜欢的则是完全听老师讲课。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改变以往老旧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以人为本”、自主学习,提倡会话式、启发式教学,提倡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以学习文言文为例,笔者指导学生自学,基本分这样四个步骤:首先让学生逐字逐句把文言文默译成现代汉语;在默译中如果发现有读不通、译不准的地方,就要查字典;如果查过字典后仍然没有把握,可与邻座同学交换意见;经过自由讨论,仍有疑问时,应举手提问。
在这一指导自学的过程中,从自读到默译,从查字典到讨论、提问、讲解、探究,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对学生来说,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对教师来说,是在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读、自查、自由讨论,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文言文学习不再是难题。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几个文言虚词、实词,或几个特殊句型,最重要的是培养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再如上《雷雨》这部经典戏剧作品的时候,如果一味以教师讲读的方式去点评剧中的人物,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效果肯定一般。课前,笔者与班长、学习委员等人做了初步的沟通,让他们几个先熟悉剧本内容,练习分角色带感情地朗读。在正式上课时,先请全班同学欣赏由这些同学带来的分角色朗读,效果颇佳。话剧读完以后,同学们对《雷雨》有了很大兴趣,笔者趁热打铁,借机问了他们几个关于剧中人物性格的问题,同学们纷纷答来,并且都言之有理。课文原本预计要花费两节课时间来讲解,通过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教学任务提前完成。
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
二、“终身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
有一位台湾教育同行说,“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背不动的书包装的是什么呢?显然是一张又一张的试卷,一本又一本的教科书,装的是沉甸甸却永不满足的分数。那“带得走”的又是什么呢?是方法,是能力,是智慧。台湾同行的这句话道出了教学的使命与目的,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中,课堂是主阵地,把握课堂的45分钟,向45分钟要效率,不仅是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关键。语文教学要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突出重点,释疑难点;要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重视朗读、感悟和积累;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鼓励他们有创意地表达。
汪曾祺的《五味》是一篇融知识、情趣、雅致和灵性为一体的奇妙无穷的文章,教学时,笔者带领学生从汪老笔下找寻民间各地酸、甜、苦、辣、咸、臭的美味,同学们饶有兴趣,对于美食津津乐道,学习的兴趣和氛围特别浓厚。看到孩子们的兴致如此之高,笔者顺势点拨:汪老用生活点滴和不起眼的小故事,表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生活百味,原来生活的琐碎不仅能写成文章,而且还能写得妙趣横生,有滋有味……于是孩子们明白了一条朴素的道理: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是创造美的基础。用一堂语文课,激起学生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势必能使他们享用一生。
中职语文新教材每个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比如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加强消费引导,培养勤俭美德――职校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这一活动既考虑到调查采访与本单元新闻的学习紧密相关,又紧扣了职业学校学生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多开展一些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势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劳动者。
除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还可以从教材每单元的主题切入,拓展与之有关的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诗词曲、音乐、电影、文章、书籍等,这既能丰富学习内容,又能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审美情趣,原本枯燥的语文课也可以上得色彩缤纷。
三、“儒雅气质”提升品德素养
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语文课堂是提升文化素养的基地。于漪老师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语文教学应当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学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例如学习《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课时,面对即将逝去的传统文化,如皮影戏、泥人、剪纸、刺绣、年画、捏面人、瓷器等,同学们或惋惜,或自责,还有的摩拳擦掌准备振兴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有《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那一刻,五星红旗激发的民族自豪感让同学们内心澎湃不已,爱国情怀在此刻彰显。
在核心素养中,品德素养的培养应该是第一位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举止和儒雅气质;要培养学生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文明地和他人沟通交际;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这些都能在语文课的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提升。
第三篇:中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在课堂中的培养途径
-----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出炉。框架中将科学性、时代性和名族性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其中体育核心素养是组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因素。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体育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包括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而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关注不够,造成了一些问题的出现,这次将体育品德纳入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可见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一、体育品德概念及具体内容
体育品德培养对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有着实际的意义,随着近年来中小学体育品德教育的缺失,学生在体育品德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加强中小学体育品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然而体育品德指的是什呢?在对成都市武侯区32名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其中23名教师体育品德的概念和内容不够了解。而在对成都市第十二中学的16个教学班的调查中发现,92%的同学不知道体育品德是什么。那么,什么是体育品德呢?体育品德的内容包括的那些?在2016年3月,国家出台的20种学科素养中将体育与健康学科也列入其中,并将体育品德作为体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出体育品德是体育运动中应对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品德的具体内容有:自尊自强的心理状况;勇敢顽强、积极进取、主动克服内外困难的能力;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态度和精神;对待比赛胜负结果的态度(胜不骄、败不馁);判别自己运动角色的能力;在体育活动在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二、中小学体育品德在课堂中的培养途径
结合中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的具体内容,对成都市武侯区中小学体育品德的培养,应细分到各个学段,针对学段特点,具体落实到体育课堂中。通过教师引导,引起学生的重视,以促进中小学生体育品德的养成。
1、在技能难度的学习中培养中小学生的自尊、自强心
自尊与自强心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民族性的需要。而普遍的成都市武侯区的中小学生自尊心较强,而自强心还有待提高。如在对成都市武侯区川大附中、西北中学、武侯高中、太平园小学的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如学生在立定跳远的测试中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很稳定,每学期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虽然他们相信自己可以跳的很好,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前进目标,课余时间也不会自己进行专门性的练习,而面对没有变化的成绩,却能够坦然接受,自强精神明显不足。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心理上加强自尊、自强心的教育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时,在对技能难度的设置中,体育教师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培养起兴趣,主动的寻求突破。而言语上的鼓励也能让学生充满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创造更好的成绩、使自强心不断得到增长。
2、树立学生信心,提升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能力
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有的困难会激发学生斗志,成为成长路的垫脚石。而有的困难也许会变成一生的羁绊。提升学生勇敢顽强、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的能力,是发展体育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而成都市武侯区中小学生勇敢顽强、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的能力现状是怎样的呢?在对成都市武侯区32名体育教师和的访谈和成都市第十二中学的16个教学班的调查中发现,实际现状并不令人看好。如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谈到,在长跑的练习过程中,大部分的同学不能忍受第一次“极点”时,带来的痛苦,会有同学选择放弃;而在跨栏的练习中,部分女生会因为恐惧而不敢尝试。面对这样的状况,体育教师的引导就变得尤为关键。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造成学生感觉遇到困难的因素,大部分原因是实际情况的身体素质不佳或心理上的不自信。那么,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法的练习,强化身体素质。此外,还需要设置个体差异达成目标,通过小目标到大目标的逐渐达成,树立学生自信,从心理上弱化或消除困难的程度。此外,体育教师的不断鼓舞也是提升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3、不断提高,追求卓越自我
追求卓越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前行的重要内驱力,只有通过努力,不断的追求自我发展,才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潜在能力,创造美好的学习生活。而现如今,因为考试的需要,更多的中小学生希望在学习成绩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而对体育技能学习和身体素质发展投入的关注较少。诚然,现阶段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包括老师更加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也知道身体锻炼很重要,然而用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时间实在有限。学校运动会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在运动中发现卓越自我的一种好的形式,然而武侯区中小学运动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时间短。武侯区大部分学校运动会开展的时间在3天左右。如此短的时间,学生参与锻炼的效果不明显;
二、形式较为单调。我区大多数的学校,比赛项目不多,不能很好的发掘学生各个方面的运动天赋;
三、参与面不广。一般情况,每个班只有几个名同学参与比赛,其他同学无法发现自己更好的运动能力。那么,如何在体育运动中追求卓越自我呢?体育教师在教授内容后,都需要去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采用运动会形式,通过经常性、小范围比赛的检验手段,以检验数据作为参照,或许是激励学生发现卓越自我、追求卓越自我的一种好的方法。
4、胜不骄败不馁
胜不骄、败不馁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也是学生品德和修养的重要体现。中小学生合理、客观的对待胜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在对川大附中2个教学班参加迎面接力比赛后,对待胜负的心态调查中发现。赢得比赛的班级高兴的占72%、不高兴的占2%、需要继续努力的占19%、无所谓的占4%.没有回答的占3%.输了比赛的班级高兴的占2%、不高兴的占68%、需要继续努力的占23%、无所谓的占4%.没有回答的占3%.从而可以看出,胜负对学生情绪的影响还是占很大的比率。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比赛中的输赢,享受比赛的过程,客观的看待比赛结果,争取下一次的进步,就变得尤为重要。
5、团队配合,找准角色定位
体育比赛更多的需要团队的配合,在团体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团队争取荣誉,是培养中小学生体育品德的内容之一。而中小学生如何才能团队配合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哪?在篮球比赛中,球员的角色分为中锋、大前锋、小前锋、得分后卫和控球后卫,这几种角色的担任是以球员的个人素质和篮球技术特点分类的,在场上球员根据自己的能力担任不同角色,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通过默契的配合,最终赢得比赛。而在对川大附中高一年级篮球比赛的18个教学班的了解中发现,只有2个班的同学在场上明确自己的位置、12个班的同学场上位置不是很清楚、4个班级的同学完全不清楚自己在场上的位置。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日的练习中,了解自己的个人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特点,在团队配合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6、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学生在接受教育后应该具有的品德。中小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担责。如在迎面接力的过程中,因为自己在交接棒时的大意,而造成全队成绩的下降。这个时候就需要勇敢的站出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吸取教训,确保以后不会发生同样的失误。而如果一味的找借口、推诿责任,不仅不能得到队友的谅解、对自己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而这时候负责人的行为是良好修养的体现,也是发展体育品德的一种途径。
7、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公平竞争
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公平竞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更多的关系到中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良好个人修养和品德的体现。中小学生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个人身体素质,更需要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在对武侯区5所中小学的32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我们的体育教学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当中,而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体育精神和品德的教育。从而造成部分学生的功利主义,在比赛中只关注比赛的结果,而不在意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公平竞争等这些最优秀的体育品质。这样发展下去,结果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我们的体育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必须将体育精神和品德作为技能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品德,才能更好的发展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行为、健美的身心。
三、小结
综上所述,体育品德作为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成都市武侯区中小学部分教师和学生的了解发现,我区学生在体育品德培养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体育品德所包括的每一项内容,我们都没有得到一个很满意的结果。一方面是由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关注点存在偏颇;另一方面也与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对学生体育品德重视不够有关。发现我区中小学生体育品德培养存在的问题,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框架为指导,在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通过在课堂中实施有针对性的实践研究,解决影响学生体育品德发展的因素。以期为地区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第四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2015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也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
一、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在知识教学时代,曾提出过“字、词、句、语、修、逻、文”的说法,把语文学科素养用这七个维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基本上都是紧扣这七个维度的问题进行“授业解惑”。教为考服务,考什么教什么。后来,大家普遍接受行为要点的概括,表现为:读说听写思,突出了能力的培养。
今天,我觉得应该概括为:读说听写思新美。除了装入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把创新思维、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特别是基于我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的。
所以,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语文教学,彰显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语文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之筏,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才能使学生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这正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分数指挥棒的驱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几乎都是以语文知识传授为目的,无以复加的复制、繁琐的记忆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充斥着整个教学过程。只见分数不见学生,只见知识不见育人,语文学科特殊的育人功能严重缺失。难怪出现无穷无尽的高分低能的“人才”。
其实,我们的“教”与学生的“学”甚至包括师生间的互动都没有问题,问题就在于缺少了“育”,缺少了熏陶、感染、浸润、激励,缺少了对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缺少了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诸如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通过指导诵读、品味语言、想象联想、引领升华,分别去感受艺术美、体会文字美、领悟意境美、创造精神美。因为好的文学作品都有“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意境。
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的翅膀,飞越文字的直接意境,理解那蕴藏在辞句深层中的“言外之意”的间接意境。如《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是写想象中的“晴日”风光,等到天晴,迎来一轮红日,便为这雪境增添了异彩:“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表现了作者对雪后放晴的绚丽景象的向往之情;又表达了作者热切盼望革命成功的思想感情。运用想象品味艺术境界,感受景语中的情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这样就彰显了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了多彩的精神底色,让语文教学自觉地走向语文教育。
三、从“课堂创新”走向“课程创新” 对教学而言,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来说,语文课堂应凸显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课堂应立足于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的全面发展与语文学习的和谐统一,让学生通过语文教育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让多元文化、个性化解读、独特的体验、创新思维,为语文教育插上了神思飞扬的翅膀。
这就必然要求语文课程要适应时代要求,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的背景下,要大胆地为学生量体裁衣地开发一些个性化的特色语文课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读万卷书是阅读,行万里路也是阅读;读有字之书是学习,读无字之书也是学习。当师生因特色文化课程走向社会、自然、人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生长,语文课堂就会因课程的开放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二、学校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三大核心素养 我们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我们也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优秀(良好)的品格(品性)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
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管“心”的)。一个人首先应该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好的、对的,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坚守的、效仿的,有正确的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为人之根本(是人的观念系统的“根目录”,其他观念都是“子目录”),学校教育若不在这上面扎根,就会迷失方向,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的缺陷
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能够使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通过将电教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既丰富多彩又充实完整。而且,这种学习内容直观呈现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和主动学习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之更好地应对信息化社会的各种挑战。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能够使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通过将电教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既丰富多彩又充实完整。而且,这种学习内容直观呈现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和主动学习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之更好地应对信息化社会的各种挑战。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我 在教学《满山的灯笼火把》时,让学生结合图文、课件想象“我”陷入险境时的情景及心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理解课文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当“我”被乡亲们救起来时,我让孩子们先找到乡亲们的动作“拽”“搂”,体会到乡亲们对我的关心爱护,但总觉得还不够,我又让孩子们想象,乡亲们搂着 我,轻轻的拍着我的背,会说些什么呢?有的说:“他们会说,孩子,你受苦了。”有的说:“他们会说,孩子,你不要怕,有我们在,你不会有事 的。”......他们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把乡亲们对孩子的那种关爱之情形象的表现了出来,。再理解后边的:“我不停地流着泪,是热的。”这句时, 问题迎刃而解,孩子们体会到,“我”被乡亲们深深的感动了,我被救了,激动,高兴,所以流下了眼泪,这是激动的泪,是感动的泪......我听了,为孩子 们的感受体会深感欣慰,我充满感情的说:“孩子们,你们被乡亲们的善良,被他们对外人的这种关爱所感动,我希望,这种善良在你们的内心永远生根发 芽。”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意识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对课文的难点词句的体会感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知识,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1、 在本堂课堂教学比较成功,师生互动效果不错,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
2、这堂课,采用了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师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 存在的不足之处:
1、 由于个别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口头表达能力差,还不能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学。
2、 在朗读方面,少量学生还存在唱读的现象,还要进一部加强朗读训练。
整改措施:
1、以后多在班上开展读书活动,或讲故事比赛等。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先把课文范读一边,或在小组合作朗读时,开展小组朗读比赛,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课文朗读水平。
第五篇:专题:核心素养 有效的课堂对话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专题:核心素养
有效的课堂对话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有效的课堂对话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
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合,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学生核心素养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强调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通过不断反思融合知识、技能和情感而发挥作用。核心素养除了其关键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之外,普遍认为还应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核心素养具有整合性。首先,指功能的整合。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使学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过一种幸福的生活,而且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从而推动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次,指内容的整合。素养强调知识、能力、情感的整合。
其二,核心素养具有跨学科性和跨领域性。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是最关键的普遍素养,核心素养是最基础的,核心素养并不指向某一学科知识,并不针对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跨学科跨情境地规定了对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素养。”
(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课堂教学特征
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它是在个体与情境的有效互动中生成的。基于此,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养成必然要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新课堂教学方式将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融合的过程。核心素养不仅要促进个人的终身发展,而且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二者都是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学会自主学习,而且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在异质社群中生活,所以未来的课堂教学应将个体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融合。
其二,课堂教学是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情感培养统一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融合,三者是融为一体的,而非彼此分离,所以未来的课堂教学应将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与情感的培养融为一体。
其三,课堂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一方面需要开放自身,倾听各种声音,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从而习得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探寻知识的个人意义。
(三)对话教学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适切的教学方式
对话教学正是与学生核心素养内在精神最为契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对话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交融的过程;不仅可以促进自我发展,而且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作为一种关系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课堂对话包含了三个维度:“意念的、人际的、元交际的维度”。课堂对话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展现和提升的过程,课堂对话能够让三者有机融为一体,这种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正好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精神;另一方面,又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融合,从而推动学生的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这正是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所需要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有效的课堂对话: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应有之义
(一)有效的课堂对话践行对话智慧,促进学生的认知理性与德性的统一
课堂对话的情境是动态的、模糊的,没有任何现成的对话规则或技术可以应用到所有的情境中。课堂对话需要参与者不断地实践反思,需要对个体自身独特情境的深入理解。
那种需要灵活性、适应性和判断力的对话“方法”实际上不应该被称为方法,而应该被称为实践智慧。一方面,对话参与者的实践智慧具有很强的情境敏感性,这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的推理、洞察和顿悟,是一种具体情境中的实践理性,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参与者的实践智慧绝非仅仅是一种实践理性,更重要的还与对话参与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实践智慧是一种德性,是与人的品行不可分的。实践智慧与美德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没有美德就没有实践智慧,同样没有实践智慧也就没有美德。“实践智慧是一个知道如何生活幸福的人的基本特征„„它是一种关于个人的知识,这是因为它体现和表达了那个人属于什么样的类型的人。”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对话智慧的对话参与者必定是一个认知理性与德性相统一的人。
(二)有效的课堂对话运用探究性话语,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反思意识
英国教育学者巴恩斯(D. Barnes)区分了两种课堂话语:“陈述性话语与探究性话语。陈述性话语:说话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调整语言语调和表达方式以适应听众的需要,然而探究性话语更关注于梳理她或者他自己的思想。”
巴恩斯特别强调探究性话语的重要性,他认为探究性话语能有效推动对话者整理自身的想法,尝试新的观点。“探究性话语是犹豫的,不完整的,因为它能够让说话者尝试不同的观点,能听到它们是如何发出的,能看到他人是如何创造它们的,能够把信息和各种观点排成不同的模式”。探究性话语是一种反思性话语,是一种敞开心扉去倾听对方声音的话语,是一种随时与听众和情境展开对话的话语。课堂对话中的探究性话语可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反思意识。
(三)有效的课堂对话奠基于多元化的对话模式,推动学生的多元理解
不管是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学科内容以及教学任务,还是内在于课堂对话之中的张力,都决定着课堂对话不能也不应有理想化的、普世性的模式。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布勒斯(N. C. Burbules)将对话分为四种类型,“即会话型对话、探究型对话、辩论型对话和指导型对话”。
首先,从对话与知识的关系方面进行区分,可以分为向心型对话和离心型对话。所谓向心型对话是指:“至少从原则上讲,对话者的不同立场都能够消解在一个合意中,获得一个正确的答案中。”所谓离心型对话主要是由巴赫金在他有关“复调”的观点中提出,即对话中的每一个主张都具有多元性。其次,从对待对话中的对话伙伴的不同态度上进行区分,可以分为包容型对话和批判型对话。在对话中,持包容型态度的对话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去理解为什么对话伙伴坚持如此立场或观点,去理解该观点或立场背后的信念、感情或经验到底是什么。与包容型对话相比较,持批判型态度的对话者“更加怀疑和质疑对话伙伴的主张,强调对于对话伙伴的立场的客观准确性作出判断,而且会毫不犹豫地根据所获得的证据以及观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进行验证。”博布勒斯所主张的对话类型具体如下:
在博布勒斯看来,这四种对话类型各有优缺点,很难抽象地评判哪一种较好、哪一种较差。对话者只有根据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主题以及对话者互相之间的关系来选择一种合适的类型。这四种类型的对话有非常不同的特征、目的以及理论基础,所以不应预先制定一套所谓的、标准的、理想化的课堂对话模式或规范,并期待所有学校或课堂达到这一标准。这样只能让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质疑对话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切性。有效的对话模式必须适应当前的学校和班级的文化与制度,必定是多元的。追求一种理想化的、去情境化的课堂对话模式正是导致课堂对话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话模式的多元化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多元理解。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