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
第一篇:初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小结
初中文言文虚词考纲
第一部分 :要求掌握虚词
之、其、而、以、则、乃、于、乎、焉、然、也、者、且
1、【之】
(一)代词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格式:动词+之。“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①子墨子闻之。(《公输》) 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3.这,此。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愚公移山》)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③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④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定语+之+名词/名词性短语。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动词(形容词)。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其喜洋洋者也。(《醉翁亭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③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格式:之+地点名词。“(某人)去某地”。如: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其】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马之千里者(《马说》)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④其恕乎。(大概,也许)(《论语》)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3、【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③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④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论语》)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夫汉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
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后一个“以”) (《唐雎不辱使命》)
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③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④寡人欲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⑤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⑤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输》)
5.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4、【以】
2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②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送东阳马生序》) ②见渔人,乃大惊。(《送东阳马生序》)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公输》)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5、【则】
(一)连词
1.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于是”
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②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三峡》) ④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2.可是、却(表转折)
①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3.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假若”,“如果,那么”(表假设)
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二)副词,
1.表示肯定,相当于 “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副词,立即
6、【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 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 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
①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7、【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⑥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 ①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 ②受制于人。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格式:于+动词。如:
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②皆以我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8、【乎】
3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如: ①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②然,胡不己乎?(《公输》)
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怒触不周山》)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③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如: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4.表示感叹语气,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相当于“啊”、“呀”等。
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②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9、【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 ①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10、【然】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 ①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11、【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的,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③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⑤苟政猛于虎也!
2.用在句末,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②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
3.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4.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或舒缓语气。如: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②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12、【者】
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④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③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④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13、【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 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2.让步关系,(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快要。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将近。)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第二部分 :增补词汇虚词
或、虽、为、所
1、【或】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
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 ①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③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
为"或者""有时"。例如:
2、【虽】
(一)"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
使"。例如: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
然"。例如:
①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5
(二).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
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 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3、【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一)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①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②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①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6)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
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①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一)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
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①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③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
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
师表》)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二)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
可译为"呢"?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4、【所】
6
初中文言文虚词考纲
第一部分 :要求掌握虚词
1、【之】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6.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7.何陋之有?(《陋室铭》)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9.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其】
1.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3.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4.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3、【而】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3.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6.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6.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7.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8.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9.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11.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12.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1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5、【则】
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2.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三峡》)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5.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乃】
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送东阳马生序》) 4.见渔人,乃大惊。(《送东阳马生序》) 5.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6.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7.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7、【于】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5.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
7.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8.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9.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4、【以】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2.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4.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5.受制于人。
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7.皆以我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7
8、【乎】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5.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8.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9、【焉】
1.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10、【然】
1.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2.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11、【也】
1.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3.苟政猛于虎也!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2、【虽】
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3、【为】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为天下倡,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3.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6.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12、【者】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4、【所】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4.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5.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13、【且】
1.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将近。) 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第二部分 :增补词汇虚词
1、【或】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记》)
4.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5.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6.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第二篇: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讲解与练习
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 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 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 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 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 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 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 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 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 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 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之 代词/助词 /动词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 介词(以....) /连词(动词+以+动词)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于
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其
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典例解析】
【例1】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中公专家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焉”的用法。“公将焉之”中的“焉”作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B中的“焉”是为“在那里”;C、D中的“焉”用在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只有A句中的“焉”与题干中的“焉”用法相同。
答案:A。
【例2】 下面句中[ ]中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将虚词与实词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实词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现象,虚词考查的是意思及用法异同的现象。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答案:C。
【例3】 “而”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出下列句中“而” 的用法。
①日出而林霖开 ②朝而往,暮而归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而”的用法,题干中已将而的主要用法列举出来,解题时我们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分析“而”在句中的意义。①句中的“而”表承接;②句中的“而”表修饰 。
【例4】 下列句中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以”的用法。A中的“以”用作连词,表示顺承,意为“来”;B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凭,靠”;C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用,拿”;D句中的“以” 用作介词,意为“按”。题干中“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C句相同,用作介词,意为“用,拿”。
答案:C。
【例5】 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之:二世杀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B.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杀之以应陈涉 C.其:百姓多闻其贤 惧其不已也 D.为:项燕为楚将 皆次当行,为屯长
中公专家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对“之、以、其、为”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把握能力。A项中“之”皆为人称代词,分别代指“扶苏、愚公”。B项中第一个“以”可译为“把”,作介词;第二个“以”可译为 “来”,连词。故选项为B。C项中的“其”皆为人称代词。D项中的“为”皆是动词,可译为“是” 和“做”。
答案:B。
【例6】 下列[ ]中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指朝廷) B.[是]进亦忧,退进亦忧(这样) C.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把实词与虚词融合起来考,也是比较常见的,题干要求选择有误的一项,正确的选项应为C,“而”在这里应为顺接,而不能解释为“然而”。
答案:C。
【例7】下列[ ]中的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啸呼状
貌[若]甚戚者 B.若听茶声[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C.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陈胜[者],阳城人也 D.中峨冠[而]多髯者
感极[而]悲者矣 中公专家解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它们的意义,找出不同的一项,应为C,其中第一句可译为“„„的人”,第二句,则与“也”连用,表示判断,可译为“是”。
答案:C。
【例8】 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师败绩 (齐军大败) B.公将驰之 (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C.夫战,勇气也 (打仗,要靠勇气) D.夫大国,难测也 (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答案为D。这道题目虽然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但这其中“之”、“夫”、“也”等虚词还是极为关键的,这些虚词不理解,句子是意思就难以理解。
答案:D。
第三篇: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一)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 /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代词,这,这个:其人视端容寂 (《核舟记》) (2)代词,那个:其船背稍夷 (《核舟记》) (3)代词,他(她、它)(的): 其夫呓语(《口技》) / 并自为其名 (4)代词,其中,其中的: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5)助词,表反问,难道:其真无马邪 (《马说》) (6)助词,表推测,恐怕: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7)助词,加重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 (8)大概:其恕乎
(9)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三)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四)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学而不思则罔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入则无法家拂士 / 然则北通巫峡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 蒙乃使就学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 2. “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童趣》)
4. 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 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 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 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 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 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的样子:泯然众人矣(《伤仲永》)/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2)但是:然数年恒不一见 /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正确:吴广以为然
(4)这样,那样:谓为信然 /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二十一)故
1. 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 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2. 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 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 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 副词,可译为“苟且”。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 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 副词 (1)适逢,恰巧。 例:会宾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 2. 动词
(1)回合,聚会。 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
1. 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 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 。(《三峡》) (2) 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二十五)诸
(1)各个、众:其西南诸峰 (2)之、于(兼词):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二十六)及
1、到、至:及目中则如盘盂
2、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二十七)若
(1)像:烨然若神人
(2)第二人称代词,你:若为佣耕 (3)至,至于:若夫淫雨霏霏 (4)假如:若士必怒
(5)比得上: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这,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二十八)为
(1)做: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为,当作:以虫草为林 (3)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4)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给,替:为人谋而不忠乎 (6)变成,成为:卒之为众人
(7)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句末语气词:夫子何命焉为 (9)心理活动:或异二者之为 (二十九)与
(1)给:借旁近与之 呼尔而与之
(2)通“欤”,表疑问:轻寡人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和:与余舟一芥 尝与人佣耕 念无与为乐者 天与云与山与水 (4)参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通“举”,推举:选贤与能
2.亡
①失去---大道以多岐亡羊(中山狼传) ②通 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丷丷) ③死亡---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丷丷) ④逃---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绝
①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②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③非常---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④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5.诚
①诚心---帝感其诚,命夸娥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②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③确实---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6.易 ①容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记)
②交换---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改变--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 7.顾
①看---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反而---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8.举
①举起---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中山狼传) ②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③全
④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⑤推荐---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9.去
①离开---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②距离---去村四里有森林(冯婉贞) 10.当
①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②距离
13.兵
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伦) ②军队---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③战争---兵旱相乘(乘:交加),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14.度
①揣度---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越过---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20.道
①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②说---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③道路---会天下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④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居
①停留---不可久居(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②在某种地位---佛印居右(核舟记) ③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 ④坐---令女居其上(西门豹治邺)
11.益
①增加---有所广益《出师表》
②更加---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爱莲说》 ③渐渐---益习其怕,又近出前后(习:熟悉,习惯) ④好处---满招损,谦得益 19.意
①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②神情---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会商议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把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到达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失败 凶狠而放肆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 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 2.长
(1)身长八尺(身高)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 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 (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 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 6.存
(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 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 (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 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 (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 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 (2)外结好孙权(友好) 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 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 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 (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 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 (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 15.立 (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 (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 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 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 (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 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 (2)苟全性命于乱世(生命) (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 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 (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 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 (2)挺剑而起(跳起、站起) 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 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 (2)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 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 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 (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 (2)卒买鱼烹食(吃) 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 (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 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 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2)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 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2)且秦灭韩亡魏(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 (2)陈胜自立为将军(做、当)
(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 (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 33.谓 (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 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 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 (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 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38.许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 (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 (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 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 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 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 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 (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 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
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其
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之
1、代词
a、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们)。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之:代孔文子)。 b、指示代词,译为“这”“此”。诲女知之平(之:代这个道理)。
2、助词
a、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水陆草木之花(表领属关系,译为“的”) b、用在主谓短词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何陋之有? d、凑足音节,无义。怅恨久之。
3、动词:译为“去”“往”“到”。吾欲之南海(到)辍耕之垄上(去、往)。 则
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 而 连词
1、表顺接
a、表顺承关系,译为“然后、就、便”。斫而为琴弦而鼓之 b、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学而时习之 c、连接状语和谓语,译为“着”地。匣而埋诸土 d、表顺承关系,可不译。贵人过而见之
e、表修饰,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译为“地”。漫漫而游 f、表并列关系。泉香而酒冽
2、表转接,相当于“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愠 焉
1、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且焉置土石?
2、兼词,相当于“于之”。必有我师焉(焉:在里面)
3、语气词,用于陈述句后。寡人反取病焉(焉:啦)
4、用于句尾,表停顿,相当于“啊”“呀”。有子存焉
5、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怡然自得焉
6、句末助词,无义。因以为号焉 其
1、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有。译为“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其实味不同(它们的)。
2、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其中的”。其鸟昏与庸无以异也(那)
3、加在“如……何”前面,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其如土石何? 然
1、指示代词,“这样”“那样”。吴广以为然
2、是的,对的。昭阳以为然
3、转折词,然而,但是。然往来视之
4、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环堵萧然。 者
1、代词,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
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贫者语于富者(……的人)。
2、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者……也”译为“是”。陈胜者,阳城人也。
第四篇:语文文言文虚词(大全)
语文文言文虚词.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1、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副词,仅,只)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连词,只是,不过)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连词,只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连词,假如)
2、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副词,只,只有)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语助词,希望)
3、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徒然,白白的)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仅仅)
4、直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副词,只是)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副词,竟然)
5、第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副词,只)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海瑞传》)。(副词,但是,只是)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大泽乡起义》)。(副词,即使。“借第令”三词同义)
阴使人至郗所曰:“第举兵!”(《史记》)(副词,尽管。)
6、独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副词,仅,只)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副词,唯独)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难道)
7、特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副词,特地,特此)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仅)
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三国志》)。(副词,只,仅)
8、向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受之(《鱼,我所欲也》)。(副词,以前,往昔)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副词,刚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连词,假如,假使) 9 、诚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实在,确实)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副词,果真,如果) 10 、固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记王忠肃公敖事》)(副词,一定,必定)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副词,本来)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副词,确实,诚然)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副词,到底,究竟)
11、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副词,必须,一定要)
王必无人,臣愿捧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果真,如果)
12、顾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但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副词,难道)
13、见
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被)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代词,我)
14、相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互相)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代词,你)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代词,我) 15莫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副词,不要)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师》)。(代词,没有谁)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副词,不)
16、微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副词,偷偷的,暗暗的)
味苦而微辛。(副词,稍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动词,没有)
17、每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副词,每次)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副词,常常)
18、幸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幸而)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希望)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幸运的)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特地
第五篇:高考语文复习2文言虚词检测
文言虚词检测(2018年高考补充练习7-3)
江波
一、(本大题3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剑阁峥嵘而崔嵬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C.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D.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2.下列句中“何”字,用法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怎么)/ 豫州今欲何至(哪里) B.然则何时而乐耶(什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为什么) C.徐公何能及君也(怎么)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D.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怎能) /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怎么样) 3.下列句中“乎”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A.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下列句中“乃”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B.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5.下列句中“其”字,解释有错的一组是
(
)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那个) B.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他的)/ 其若是,孰能御之(如果) C.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中的)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是„„还是„„)/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这个) 6.下列句中“若”字,意义和用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连词 如果) ②其若是,孰有御之(动词 像)
③更若役,复若赋„„(代词 这样) ④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连词 如果)⑤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连词 像那)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代词 你)
⑦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动词 好像) ⑧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连词 至于)⑨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连词 或者) ⑩指挥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A.②④⑤⑥⑧⑩
B.②③⑤⑦⑧⑩ C.①④⑥⑧⑨⑩
D.②④⑤⑥⑦⑨ 7.下列句中“所”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②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⑤某所,而母立于兹 ⑥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⑦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⑨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⑩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A.①⑤/②③/④/⑧/⑥⑦⑨/⑩ B.①⑤/②③/④/⑥⑧/⑦⑨/⑩ C.①⑤/③/④/⑧/②⑥⑦⑨/⑩ D.①⑤/③/④/⑥⑧/②⑦⑨/⑩
8.下列句中“焉”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例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
①且焉置土石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④未知生,焉知死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⑧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⑨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A.①④
B.②⑦
C.③⑤⑥
D.⑥⑧⑨
9.下列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③因拔刀斫前奏案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0.下列句中“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见笑于大方之家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D.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11.下列句中“与”按“介词/连词/动词”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吾与点也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 吾孰与徐公美
C.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 失其所与,不知 D.与君歌一曲 / 然则废衅钟与 /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2.下列连词“则”字所表示关系,相同的一项是
(
) 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13.下列句中“者”字,解释有错一组是
(
)
A.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的人) /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个方面) / 言之,貌若甚戚者(„„的样子)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 C.远者数世,近者及身(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译)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 / 马之千里者(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 / 近者奉辞伐罪(用在时间词后,不必)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英才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
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
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
)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 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
丰乐亭记 [宋]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千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耸然而特立 特:特别 B.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乐:快乐
C.因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 本:叙述、描绘 D.百年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漠:冷淡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欲求晖、凤就擒之所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B.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尝以周师破李计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 能以足音辨人
D.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丰乐亭所在地滁州“山川美”和“风俗美”的一组是(
) A.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 而故老皆无在者 B.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而喜与予游也
C.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D.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尽管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绵清凉。 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翁然”,就点出了山水的独特情貌;用“掇”“荫”就表现出了游赏之乐。
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
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而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五、解释下列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6分) (1)且:
①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①表示
关系的连词,译为
。 ②表示
关系的连词,译为
。 ③表示
关系的连词,译为
。 (2)以: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 ③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①词性是
词,译为
。 ②词性是
词,译为
。 ③词性是
词,译为
。 (3)之: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①词性是
词,在倒装句中
作
的标志。 ②词性是
词,在倒装句中
作
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