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篇:村镇银行研究文献综述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一、 研究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家多次提出要把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关键任务。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脉搏,而我国的农村金融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互补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但是与农村地区快速增长的实际需求相比,农村金融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仍然处于最薄弱的环节,由于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农业投资周期漫长,许多金融机构都不乐意为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服务,让本来就受困于资金短缺的农村发展更加举步维艰。为了解决这一困境,2006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标志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新政”的开始。《意见》鼓励设立扎根于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合作社,首批选择在四川、内蒙古、甘肃、青海、吉林和湖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决定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将试点省份从已在的6个省(区)扩大到30个省(市/区)。2011年,银监会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村镇银行按照集约化发展、地域适当集中的原则,可以规模化、批量化设立。截至2013年底,村镇银行全国已经增长为1071家。村镇银行的蓬勃发展让我们看到农村经济的希望,同时,也让我们反思如何在宏观经济形势一片叫好的大背景下,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设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促进村镇银行的蓬勃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作为新生事物的中国村镇银行,在其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身发展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为了引导村镇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将对村镇银行发展战略选择提出若干观点,为以后组建村镇银行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三、 研究现状
1、村镇银行设立
王玉敏、李振、罗显华、杨卫东(2011)认为:可以从产权结构风险规避与市场退出地区选择运行模式四个方面进行发展战略定位。
产权结构方面,最理想产权结构是发起银行持股1/2以上,吸收当地政府作为第二股东,两者相加超过60%,然后再审慎地吸收分散的多个民营企业股东;二是地方政府入股有助于提高村镇银行信誉度,增加了该村镇银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部分解决吸收存款难问题;三是民营股东能帮助村镇银行迅速适应当地经营环境,从而形成内在激励,增添活力。风险规避与市场退出方面。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化解和规避金融风险,使经营管理不善的村镇银行退出市场,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选址与地区选择方面。可以考虑在地市级中型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县城开设村镇银行,这样可以解决村镇银行吸存难的尴尬。运行模式方面。一方面,加大对县城及地市级中型城市的业务运作。另一方面,针对广大农村区域,应该采用农村金融合作代理组织模式。
2、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研究
邹力宏、姚澄(2008)运用管理学SWOT的分析法,对我国村镇银行内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而来全面的分析,阐述了村镇银行应该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扬长避短,规避和防范各种风险,制定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战略路线,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谭文培(2012)将村镇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市场定位概括为:“农村社区银行”。其市场定位的指导方针与目标应该是:面向三农,服务县城经济,诚信经营,实现双赢。
赵峰(2013)提出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要按照“先打基础求生存,然后提高求发展”的思路,在追求自身利益与服务农村经济之间找到平衡点。找准市场切入点,以农村信用社网点分布不到位和服务力量薄弱的贫困边远农村地区为支持重点,尽可能扩大农村金融供给,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崔宏伟(2013)指出村镇银行应该通过信贷技术和信贷模式的创新,探索农村信贷供给的新途径,而不是通过提供同质的信贷服务与其他金融机构争夺客户。村镇银行要牢固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
3、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意见研究
郭晓鸣、唐新(2009)认为:村镇银行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很关键的。最重要的是,明确小额信贷的法律地位;强化政策支持,让小额信贷能形成稳定资金来源。政府还应强化对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在规避金融风险方面,必须建立一套针对小额信贷的监管体系,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小额信贷能逐步形成体系,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应继续在全社会加强诚信教育,增强社会诚信观念,深入细致并切实有效地开展基层社区和借贷客户,以及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信用制度建设,为小额信贷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徐瑜青、周吉帅、刘冬(2009)以实地考察为手段,深入基层村镇银行做系统性调查,从而揭示出其制约发展的不足之处:农村存款分散且额度小、资金吸收困难、公司业务较为缺乏、配套政策薄弱等,同时强调村金融机构的有序健康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具体问题应具体对待,以县域为依托,提高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开拓大客户,与资金充足者展开合作,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以及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救助机制等。
李东卫(2011)认为:村镇银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大力发展银行的中间业务,比如:同业拆借、承兑贴现、代理发行政府债券等。同时他们还认为,特色化的经营发展对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极为重要,村镇银行需要有特色的金融产品作为支撑,以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要把自己扎根在农村,立足于为农村服务的,有自身特色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张楠楠、 孙立娟(2011)认为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市场定位偏离服务“三农”目标、缺乏信誉度和创新能力、缺乏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问题,他提出要明确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政府出台扶持政策、积极推进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逐步放松农村金融管制、健全农业保险体系等建议来促进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吴成居(2013)通过对村镇银行的现状研究,在借鉴福建省村镇银行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银行内部,借鉴福建省村镇银行的管理经验,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提高服务意识,加强风险防范和监管机制,改进不合理的法律法规、降低参股比例以及加快资金回流; 王修华; 刘志远; 杨刚(2013)指出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比如:村镇银行品牌渗透力不强,吸存能力低下;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差,设备功能不完善;配套政策不到位;盈利能力不强,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针对上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提高吸储能力、解决资金需求的矛盾,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开发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加强银行风险控制,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增强盈利能力。
郑兴(2013)认为确定合理的市场定位对村镇银行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国家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银行自身需要通过练内功的方式,完善经营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经营理念,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侯燕纯(2014)同样从制度层面对村镇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做了相关的分析,他认为我国在推进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应出台扶持村镇银行稳步发展的政策,帮助其扩展业务规模,提升自身生存能力,防控金融风险。同时他又认为:国家的扶持政策要把握好分寸,过犹不及,一味的依赖国家的政策,使得企业缺乏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最终阻碍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上述学者们的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实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意见总结如下:首先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比如放宽利率管制,加大税收优惠等;二是确立合理的市场定位;最后需要提高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由于村镇银行是新生事物,`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自身精力有限,在较短时间内,以上三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候,上述三方面孰先孰后,针对此问题,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作为村镇银行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玉敏、李 振、罗显华、杨卫东. 中国村镇银行发展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9) 【2】邹力宏、姚滢. 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J]. 金融与经济. 2008(04) 【3】谭文培. 村镇银行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J]. 企业研究. 2012(16) 【4】赵峰. 村镇银行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 中国城市金融 2013(01) 【5】崔宏伟.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J]. 商业时代. 2013(24) 【6】郭晓鸣、唐新. 村镇银行:探索中的创新与创新中的选择[J]. 天府新论. 2009(02) 【7】徐瑜青,周吉帅, 刘冬. 村镇银行问题调查与研究 [J]. 农村经济 . 2009(04) 【8】李东卫. 村镇银行发展: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9】 张楠楠,孙立娟. 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5) 【10】吴成居. 福建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福建金融. 2013(09) 【11】王修华,刘志远,杨刚. 村镇银行运行格局、发展偏差及应对策略[J]. 湖南大学学报. 2013(01) 【12】郑兴.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13(02) 【13】侯燕纯. 村镇银行需要政策助力[N]. 中国经济导报. 2014-03-06
第二篇: 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薪酬体系内涵的演变也从最初只包含货币薪酬发展到货币薪酬与非货币薪酬相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是否合理关系到其人才的招募和保留,也关系到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最终能否顺利实现。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现状,分析其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或改进方法,以便为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再设计提供理论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 薪酬体系 薪酬改革
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第二类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例如中国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等。第三类是城市合作银行。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吸引地方财政,企业地方入股组建而成的。自从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的全球化,外资银行大量涌入,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也随之全面进入。(陈焰,2006)银行核心竞争资源的开发重点已由物质资源转向人力资源,人才已经真正成为银行的战略性资源,对于银行竞争的影响愈加突显。国有银行与国际大银行以及国内股份制银行的竞争不仅仅是客户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打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树立竞争优势,良好的薪酬体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廖若宇,2009)而薪酬体系从狭义上看,就是薪酬等级制度,即根据内部一致性原则,按劳动的复杂程度、繁重程度、责任大小等劳动因素划分薪酬等级并支付薪酬标准的薪酬制度。薪酬等级的划分,可以反映劳动者之间的劳动质量差异。(李永周,2013)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多学者的研究都是在分块研究的框架下进行,即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中的某个阶层进行研究与分析。比如廖若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优化研究中,通过对中外银行在薪酬体系方面的比较,借鉴国外银行在薪酬体系设计方面的成熟经验,来探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能够实现的优化措施。他主要侧重于薪酬体系原则中薪酬设计内在公平性与外在公平性。(廖若宇,2011)还有胡晔和黄勋敬通过国内上市银行薪酬制度和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的比较中,发现国内上市银行薪酬体系比较注重薪酬的激励作用,员工薪酬水平的高低与业绩的好坏有因果关系。还初步建立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工资制。他们薪酬体系的制定更为灵活、更好的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这正是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设计中所欠缺的。因此胡晔和黄勋敬两位学者提出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改革必须与认识制度改革配套进行,构建以业绩为导向的考评指标体系,改革现行的工资总额分配体系的建议。(胡晔、黄勋敬,2006)还有赵花对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的研究中,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缺乏长期激励机制、缺乏内部公平性、缺乏外部竞争性的问题,从而提出建立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动态的薪酬体系管理机制的解决措施。(赵花,2013)而童忠民在对城市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方案的设计思路研究中,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全面薪酬激励方案内容的“同心圆”体系模型,把薪酬策略分为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进而建立经济性薪酬体系和非经济性薪酬体系,以经济性薪酬激励制度为基础,以非经济性薪酬激励制度为保障,实现直接激励与间接激励,更好的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与满意度。(童忠民,2014)曹海萍在对城市商业银行薪酬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发现某城市商业银行主要存在对银行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激励不足和福利被忽视的问题。从而提出,对不同类别的员工采用不同的薪酬激励方式,对关键性人才要重点奖励,提高福利待遇的意见。(曹海萍,2006) 梁宁在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战略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发现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薪酬体系结构中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主要是年薪与福利、股权等其他长期薪酬激励形式相结合。而对于普通分支行员工普遍实行等级工资制。包括等级工资、绩效工资和特殊职位津贴等构成。研究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总体水平比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总体水平高。但股份制银行薪酬体系存在高管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大,高管薪酬缺乏透明度的问题。因此,梁宁提出提高高管薪酬透明度,合理规范高管薪酬的建议。(梁宁,2013)然而只有少部分学者从全局的观念出发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比如王蓉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薪酬管理现状、问题与改革中,阐明了我国各商业银行薪酬体系主要由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福利性收入等方面构成。而股票期权、虚拟股票及员工持股计划等形式的中长期激励相对欠缺。总体来看,商业银行薪酬仍以短期为主,结构比较单一。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股票期权、虚拟股票及员工持股计划等形式建立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王蓉,2012)而邢翠鑫主要是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薪酬制度的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薪酬制度存在薪酬水平与外资银行相比偏低、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分配不利于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福利没有起到激励作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提高薪酬水平、优化薪酬结构、调整薪酬分配、改进福利政策的措施。(邢翠鑫,2012)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具体建议。李富国和杨智斌指出, 我国商业银行高层管理者的报酬整体水平偏低, 加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制阶段, 资本市场不很发达, 外部约束机制的运行条件也还不成熟, 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约束作用。因此, 应制定合理的报酬激励方案, 提高对银行高层管理者的经济激励, 并在报酬合约中提高长期激励的比重, 强化其经营行为的长期化。(富国和杨智斌,2004)周素彦则认为,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激励约束双重不足的问题, 应当在薪酬体系的科学设计和互相协调中降低控制权收益在银行高级管理人员收入中的比例, 加强制度建设变银行员工的不可执行合约为可执行合约来改善激励约束状况。(周素彦,2004)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确实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重点改革。首先是薪酬体系的设计需以人为本,从员工的需求出发。其次是制定合理的薪酬结构体系,避免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过大。再次是制定合理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最后是高管人员薪酬信息需公开透明。包括员工的基本工资、各种奖金以及额外福利等细节,推进内部信息交流和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 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焰,赵祥. 浅析商业银行薪酬机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04:20-22.
[2]廖若宇. 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现状分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S1:140-142. [3]李永周 薪酬管理[M]. 41-42 [4]廖若宇. 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优化研究[J]. 知识经济,2011,21:58+65. [5]胡晔,黄勋敬. 国内上市银行薪酬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启示[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05:31-36. [6]赵花.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研究[J]. 经济师,2013,02:200-201.
[7]童忠民. 城市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方案的设计思路[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3:71-74. [8]曹海萍. 城市商业银行薪酬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9]梁宁.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战略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商贸,2013,20:64-65+67. [10]王蓉. 我国商业银行薪酬管理现状、问题与改革[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03:120-122. [11]邢翠鑫. 对我国商业银行薪酬制度的研究[J]. 经济视角,2012,03:84-85. [12]李富国,杨智斌. 商业银行:高层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动态模型[J]. 当代经济科学,2004,04:31-35+109. [13]史建平,周素彦.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理论、绩效与出路[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01:21-26.
第三篇:中小商业银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在精简机构、调
整网点、化解不良资产、加强市场拓展、培育和引进人才等方面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大的改革动作。而中小商业银行的兴起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更是凭借其历史包袱较轻,体制、机制较为灵活的优势,在各个方面加快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建设步伐,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打破了商业银行由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传统格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一支富有活力的生力军,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历史原因造成的不良资产的堆积、资金规模不大、吸收存款能力有限;金融产品缺乏特色、业务比较单
一、经营范围较为狭窄、金融服务的对象还没完全贴近中小企业和居民个人等等,这些不利因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将来的发展。要突破这些阻碍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障碍,首先就是要明确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二、 文献综述
(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加入
WTO后金融业五年保护期的结束。国外银行全面进入我国银行
业的时代已经开始,当然国内大型银行也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银行业进入了全球化竞争时代。城市中小银行由于经营地域受限、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资本充足率不高、技术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等各种制约因素,综合竞争能力往往较差,正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巨大压力。因此,城市中小银行如何扩大资产规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抗风险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本文以温州中小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中外以及温州中小银行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详细分析了温州中小银行的竞争环境,运用骆驼(CAMELS)评级法对温州中小银行与其他类型银行的竞争力进行比较,进而就温州中小银行应如何结合自身的资源及优劣势,实现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务实的策略与建议。得出如下结论,即温州中小银行的发展战略:一是要找准的市场定位;二是在做好区域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实力,逐步实现跨区域经营:三是实施差异化经营。最后提出达成以上战略的具体措施,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资金补充机制;建立持续创新的能力与机制;建立激励有效的人力资源考核机制
(二)过去十年,是我国商业银行快速成长时期。国有大型银
行通过背水一战的改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迅速提升了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中小银行同样毫不逊色。它们通过整合、跨域、更名、上市等战略,进行了结构性重整,化蛹为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这些变革并非轻而易举。我国许多中小银行是在城乡信用社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它们曾经是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资本结构脆弱,不良资产高企,服务能力弱小,风险案件频发。在成为商业银行之后,普遍抱有强烈的愿望,期望共享我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机遇,拓展发展空间,增强抗风险能力。
中小银行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在短时期得以提升,根本上讲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得益于更加包容的金融管理政策,得益于金融基础设施的改善,得益于一批不断成长的银行家。这些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实行了更为市场化、更加包容的金融发展政策,不断改善金融发展环境,为银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小银行面临新的转型,是追求外延式还是集约式发展,是追求规模扩张还是安分守小,是追求同质化还是差异化?
同一问题也许很难有统一答案,但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每一步改革都或多或少存在争议。这些年来,围绕地方性银行是否应当跨区域经营问题,中小银行的合并重组问题,以及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问题,都曾有过争论。但从中小银行这些年的表现看,适度跨区域经营和兼并重组有利于增强银行体系的活力,有利于改善金融服务水平,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在中小银行发展战略问题上,仍应继续坚持包容开放的监管政策。监管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稳健有序的金融体系,体现差异性和多样化是题中应有之义。我国仍处于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地区、所有制、银行间都存在很大差异。指望用一种模式代替所有管理是不科学的。银行朝什么方向发展,既不能唯成分论,不能简单地画地为牢;也不能拔苗助长。应当看其是否符合审慎管理的要求,是否满足监管标准,是否适应多层次金融服务的需要,是否符合对内对外开放一致性的要求。我们应当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为中小银行营造足够的市场空间,在发展和竞争中体现差异性。
倡导差异性发展,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导中小银行遵循发展规律,正确看待大与小的关系,不能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张,一味朝外延性的同质化方向发展。长期以来,“大而不倒”的理念根深蒂固。但事实表明,大并不意味着强,不意味着稳,历史上轰然倒下的大型金融机构并不鲜见。小也不意味着弱,小而强、小而精同样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要看到,银行业是特殊产业,须有效防范风险,以保护存款人、投资人利益,即使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也不会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这几年,一些银行过于注重规模扩张和区域扩张,而相应的管理没有跟上,引发了一些案件和风险,值得深思与警惕。
三、 总结
应当认识到,我国商业银行总体上仍比较粗放,同质化现象相当突出:发展战略趋同,资产负债结构趋同,盈利模式趋同。这固然与整个金融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有关,但也与商业银行自身的指导思想偏差、改革创新不够有关。面对这种情况,中小银行应当在服务和品牌塑造上下工夫,追求更有内涵更有质量的发展。这些年来,一些中小银行在经营管理制度上不断创新,创造了不少特色服务和品牌,既满足了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今后几年是中小银行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加快和金融改革的深化,中小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小银行应积极适应经济结构和市场的变化,深化自身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转变发展方式,始终把稳健经营作为重要战略,始终把品牌
与服务作为核心竞争力,始终把强化对中小企业服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追求差异化和集约化,在不断创新中稳步发展。
第四篇:幼小衔接研究文献综述
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是教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行为规范及社会期望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幼儿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幼小衔接问题成为近几年来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同时也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高度关注,更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幼小衔接的问题及对策,他们认为幼小衔接这一主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果在幼儿阶段开始关注幼小衔接问题,就会使得更多的幼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受到更小的影响,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早在1979年,布鲁芬布伦纳指出:“当个体在生态环境的位置改变时,他会经历生态学上的过渡。”布鲁芬布伦纳纳的生态学理论为有效衔接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使得幼小衔接有据可依。从出现至今,幼小衔接问题始终受到广泛的关注,从最初的只关注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到现在的小学、幼儿园、家长三方互相协作,使得幼小衔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进步,更为现实情况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古语说得好“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因此教育要关注幼儿,为幼儿提供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持,是的幼儿教育进行得更加顺利,更有利于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小衔接这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进过大量的资料查阅,拟从幼小环境差异、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合作协调、幼儿园与小学的管理工作、幼儿社会适应等方面做具体的梳理综述,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国外研究
布鲁芬布伦纳早在1979年就提出生态学的概念,他指出:“当个体在生态环境的的位置改变时,他会经历生态学生上的过渡①。”布鲁芬布伦纳的系统理论能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加强微观系统的联系来实现最优的发展。登洛浦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伦纳在1979年提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来研究幼小衔接问题,他认为幼儿所处的生态系统包括四个系统:第一层是微观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第二层是中观系统,中观系统中的个体通过与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成为其中一部分;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所学课程以及教学活动都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环境。第三层是外观系统,包括主动权和事件。尽管当地的教育政策、方案、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以及这些方面的重整,幼儿可能不直接经理,但都有可能对保育中心里的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第四层是宏观系统,之广泛的影响,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更广泛的文化等,这些方面会对幼儿产生间接地影响②。
(一)国外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看法
家长对于幼小衔接过程的关注和担忧是国外研究内容的一个重点。麦金泰尔等人的研究发现,家长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儿童的安全(独自乘坐校车)和学业方面(知识!学习兴趣); ①②李敏谊.刘颖.崔淑婧.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0,(5) 杨晓萍.伍叶琴.教育的主张: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7,(07-08) 同时也比较担心儿童的社会化,特别是儿童的友谊!与他人相处以及专注于学习任务的能力。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该研究显示家长更关注的是儿童在学校的情绪适应问题。另外,澳大利亚的家长还关注到儿童的如厕、饮食、喝水、卫生等与生活相关的具体问
①题以及安全、儿童入学年龄等问题。
(二)国外教师对幼小衔接的看法
在入学准备期望方面,早期国外研究表明教师认为儿童学业技能的重要性次于社会性技能。在韦斯特的研究中,教师列出了入学准备中儿童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身体健康;能够用言语表达他们的需要;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好奇和热情"新近研究表明,教师认为社交技能!对于他人的感情敏感并且能够分享的品质都很重要。另外有研究发现托幼机构和学校教师对于入学准备的观点有所不同。学前机构教育者比小学教师更强调学业技能对于入学准备的重要;小学教师则更强调儿童对于学校的情感态度和儿童对小学生活制度的适应学前机构教育者和小学教师都认为儿童入学的年龄是影响幼小衔接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国外研究中儿童对幼小衔接的看法
国外研究越来越关注到儿童对幼小衔接的看法,认为儿童能够在幼小衔接中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儿童的话语权得到尊重,这越来越被视为儿童人权的一部分。国外研究者调查了儿童自身关于入小学时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的看法,结果显示儿童认为自己应该了解有关交往和互动!学校规则!做事的方法和程序!班级和教师等方面的知识,在情绪情感和学习能力方面做好准备等。其中,同伴关系、学习能力、学校规则与做事的方法程序是提名最高的几方面。与此类似,道科特对澳大利亚儿童的调查也发现,儿童认为规则和情感态度是影响幼小衔接的最重要因素。同样,德国、冰岛和意大利的有关研究也显示儿童都认识到了幼小衔接中个体认识规则的重要性。
二、国内研究
(一)幼小衔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对幼小衔接的认识
对于幼小衔接的概念界定,宏观上就是指幼儿园与小学的连接状态;微观上则包括各方面的因素: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观念等诸多因素。幼小衔接的问题作为重要问题,国内的很多学者都对其有颇深的研究,各自对幼小衔接也有不同的认识。赖瑛学者认为幼小衔接要依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⑥。这一观点与国内许多学者的观点相一致,有些学者只关 ①②
②
③④
⑤ Dockett,S.Perry,B.Transition to school.UNSW press,2007: West, I, Germin-Hausken,E&Collins, M.Readiness for kindergarten: Parent and teacher belif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NCES93一257,Washington, DC,1993. In Dockett,S. Perry,B. Transitions to school. UNSW press, 2007 ③ Lin, H一L, Lawrence, FR & Gorrell, J.Kindergarten teachers’views of children’s readiness for school.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03,18(2): 225一37. In Dockett,S. Perry,B. Transitions to school.UNSW press, 2007 ④ Margetts, Kay. Transition to school. What children think about how it works and how it is going to bedifferent thins? Summary of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EECERA Conference,2008 ⑤Dockett,S&Perry,B.Starting school: What do the children say?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Care, 1999,159:107一19 ⑥赖瑛.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2008,(08) 注到宏观层面上的幼小衔接,而赖瑛学者则提出了幼儿身心发展这一理论,使得幼小衔接更加贴合实际生活,为幼儿成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奠定了基础。关于幼小衔接的内涵界定,安红学者也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他强调二者衔接的一个平衡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幼小衔接的期望①。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同属于不同阶段的教育,其本身处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之中,因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幼小过渡中的问题,使得幼儿能够更快的接受小学生活状态。
2.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环境差异对幼儿进入小学后会产生很大的身心影响,有些幼儿接受不了新的环境,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王星学者从幼儿的视角全面的阐述了幼儿园与小学环境的差异对幼儿身心的影响,其中包括幼儿园小学化使得儿童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以及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要求不一致,对儿童的学习习惯产生负面的影响。幼儿园与小学的作息制度以及生活管理不同是栾萍萍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的观点: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是宽松自由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时间较多,中午有午休时间,生活管理比较宽松;而小学教学时间较长,生活节奏相对简单,作息制度十分严格②。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有些幼儿适应不了改变了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学习上也会出现问题。
3.师资力量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影响
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薄弱成为不可避免的弊端,有很多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都有重视这项因素,并针对其因素提出自己的见解,但究其情况太过于现实,解决起来难度较大,所以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张红学者对幼小衔接过程中薄弱的师资力量有这样的看法,幼儿园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学规律,小学教师不了解幼儿园教学特点,两者始终没有办法相结合,原因都在于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使得幼小衔接出现很大的漏洞③。关注到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的学者还有陈景凡,他从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大纲、幼儿心理特点等方面说明缺乏既了解幼儿特点又明白小学教学活动的师资力量④。他的论述更加全面具体,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幼小衔接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的深刻影响。
4.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与协作
幼小衔接若想平稳过渡,离不开幼儿园与小学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国内很多学者在研究中也关注到这一点,并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研究。郭小红从两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一是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使得二者互相不够了解,无形之中加大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差异,为幼儿平稳过渡带来了负担;二是幼儿园与小学同时缺乏协调工作,没有主动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没有适时地进行调整,使得幼儿对新的环境产生很多的不适,学习和生活上面临困难⑤。不同的问题每个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针对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缺乏沟通,王雅明 ①②安红.再谈幼小衔接问题[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栾萍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学实践研究 ③张宏.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④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⑤郭小红.关注幼小衔接[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学者是这样认识的,他认为幼小衔接过程中的主体是幼儿园,幼儿园做了更多的努力来适应小学的发展需要,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学并没有进行适当的调整,整个过程中都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缺少与幼儿园的互动,造成幼小衔接教育的单一性①。与郭小红学者不同的是,王雅明明确地将幼儿园视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充分论述了幼小分离、教育单一性的现状。
(二)幼小衔接对策研究分析 1.幼儿园、小学、家长三向联系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与小衔接过程中,重视与家长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国内研究学者有少一部分意识到了家庭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针对其认识,有不少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著名学者李玉杰这样认为:幼小衔接要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以及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沟通,幼儿园通过多种实践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并熟悉小学的环境与学习情况,增强适应性。另外幼儿园也要多和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让家长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足的地方,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实现幼儿的平稳过渡奠定基础②。以上研究确实涉及到三向合作的方面,可是可行性有些欠缺,在可行性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方面要数王慧学者了,他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为三向合作的实行提供了现实的依据。他这样论述自己的观点:建立良好的家园互联网,做好家长工作,可以针对本班的工作与实际,召开家长会;班级开设家长专栏;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知道家长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各方面的准备;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的组织和开展工作,这些具体的作法可以为更多的幼儿园所采用,具有高度的采用价值。另外针对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有以下具体措施:幼儿园组织参观小学校园、观摩小学上课等活动。增强幼儿对小学的直观感知;通过图片等方式帮助育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生活,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③。
2.重视儿童教育
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对小学的适应能力较弱,多小学环境、生活、学习等因素适应慢,使得身心受到影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因此,很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策主要是从加强幼儿入学前的培养以及增强幼儿自身能力两方面做具体的论述。学者黄丽清针对幼儿社会适应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提高幼儿社会适应性应从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与任务完成的能力、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论述中关注了幼小衔接儿童适应弱的最关键点,提出了加强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举措,为有效衔接平稳过渡提拱了保障④。幼儿进入小学学习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心理素质以及本身的兴趣,这些因素影响了幼儿进入小学之后的学习与生活,因此要重视幼儿进入小学的准备工作,通过对幼儿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帮助幼儿更快的适应小学教育。学者陈娟和 ①②王雅明.浅谈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3,(06) 李玉杰.赵春颖.李桂云.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12,(12) ③王慧.浅谈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J].幼教天地 ④ 黄丽清.解决幼儿入学社会适应问题浅谈[J].学前教育研究,2007,(14) 王丹杰早在1995年就发现并关注这一重要因素,同时也提出了行对可行的具体措施,具体如下:首先,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构建别具特色的幼儿观察室,让幼儿在特色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有关知识;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丰富课外知识,做好进入小学的知识储备工作。其次,重视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做好幼儿入学的能力储备工作;最后,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向幼儿提供小学生必备的生活常识,组织好幼儿离园前的教育活动,实现进一步与小学靠拢①。作为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对幼儿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增强幼儿入学的社会适应性,幼儿更好过渡提供保障。
3.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在内容目标以及教学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幼儿园与小学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有所改变,另外在教学管理上也需要协调。研究学者赵幼敏和刘磊在幼小管理的角度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在教育目标上:要坚持终身教育理念,明确幼小衔接的教育目标,幼小衔接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进行适应儿童发展的衔接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内容上,要围绕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做好全面衔接教育,以降低由于衔接不力带来的学习和社会适应不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的过渡②。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不同成为幼小衔接的阻碍因素,因此必须的采取措施对此进行解决。
幼小衔接作为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是当今社会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更好的解决,将会长期存在于社会中。通过对已有教育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幼儿教育角度来看,要重视幼儿教育社会性适应的培养,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与责任意识,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增加幼儿进入小学的自信心,做好各方面的储备工作;从教师的角度,幼儿教师要与小学教师建立深厚的联系,要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不断更新陈旧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培养最新的观念;从教育机构的角度,要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合作,幼儿园要深入了解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小学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要适时进行调整,做好小学与幼儿工作的协调与运作,使得幼小衔接平稳过渡;从政府工作部门的角度,政府部门要对幼小衔接采取高度关注的态度,制定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有效衔接顺利进行,对于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政府要进行监管,争取尽早的遏制这一情况对幼儿的影响。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衔接问题,研究问题一定要深入到本质层面,切勿根据表面现象作出没有切实意义的研究。现存的研究确实指出了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问题,但是问题太过于表面化,提出的意见也不够符合现实情况,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因此,幼小衔接的问题需要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关注过程中深入研究,剃出家决问题的对策,帮助幼儿向小学的过渡顺利并且平稳。
①② 陈娟.王丹杰.搞好幼小衔接,提高有效教育整体改革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1995,(05) 赵幼敏,刘磊.幼小衔接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行业经济
参考文献:
[1]李敏谊,刘颖,崔淑婧.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0,(5) [2]杨晓萍,伍叶琴.教育的主张: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7,(07-08) [3]王雅明.浅谈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
[4]李玉杰,赵春颖,李桂云.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12,(12) [5]陈娟,王丹杰.搞好幼小衔接,提高有效教育整体改革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1995,(05) [6]赖瑛.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2008,(08) [7]安红.再谈幼小衔接问题[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8]崔淑婧,刘颖,李敏谊.国内外幼小衔接研究趋势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1,(04) [9]赵艳杰,吕晓.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08,(02) [10]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11]吴亚英.帮助孩子从容入学的家园合作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06) [12]李召存.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 [13]杨文.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3,(08) [14]尹芳.从教师专业化看幼教与小教教师教育衔接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8,(10)
第五篇:美术语言研究文献综述
对于美术语言的探讨和研究,一直以来就是美术界的热点,是理论家和艺术家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所以历来的文献著作中,专门论述语言和在论述绘画思想和画评中论及语言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在这些文章中,从不同的侧重点谈到语言,有代表性的论述方式和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从材料的角度论及语言
陈璐的《材料·观念·艺术语言》专门论及了材料与语言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材料的变革演绎着观念的更新,而观念的置换则决定着材料在艺术中的语言价值和意义,材料和观念的变革是艺术演进和发展的主体,是它们的变革带来了艺术语言的演变和发展,从而带来了艺术视觉形象的演变和发展。具体说来就是人类艺术从观念到形式的演进,都与艺术材料的变革紧密相连。艺术视觉形象的演变,恰是在观念的变革下,艺术材料变革所带来的艺术语言从形到质的演变结果。并得出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材料——艺术的材料——变革和发展的历史,一部人类关于材料的观念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一部艺术的语言方式演变的历史。
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观念变革下材料对艺术语言的开掘从外部向内部的延伸。材料使艺术得以存在和彰显,还使艺术得以物质呈现。纵观人类利用材料来创造艺术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种新的艺术材料被发现发明和应用,都意味着一种新的艺术语言的被创造和应用。对材料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外部形体到内部蕴含的发现延伸过程。早期对材料的认识局限在材料的外部形态上,即对材料的形状、颜色、硬度、质地等感性和直觉上的认识。使材料在艺术里具有了一种单纯的规定性,及材料仅作为艺术的语言——一种交流符号的物质载体,一种艺术的媒介形态而存在。随着对材料认识的深化,人们发现,在形状、颜色、硬度、质地等因素的包裹下,材料还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性。艺术家们对材料观念性的认识从材料外部形态向材料内部蕴含转化,使材料本身的言说力被发现、挖掘、张扬和意志化。而艺术语言,就在材料自身的自然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和表现中得到新生。 第二是观念变革下艺术语言在材料中由代语向自语的转变。即从材料代语(艺术家用材料说话)到材料自语(艺术家让材料说话)的过程。当材料在艺术之外时,它们自身并无艺术语言可言。但当某种材料被艺术家选中,放进了某种由它们自己或与别的材料共同组成的艺术环境、艺术语境中时,它们就成了一种语言。在人们对材料的观念性认识还处于对材料外部形态的认识层面时,材料的言说力并没有自主性。尽管其某种语言因素可以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发生决定性作用,但它在实际上却实质性地被动受制于艺术家,成了艺术家思想和意志的代言者。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中的材料仅作为艺术语言的物质载体而存在就成了不可辩驳的事实,而“艺术家的创作是艺术家在用材料说话”就成了一种当然。20世纪下半叶,“让材料自己说话”的观念在艺术中几乎成了一种艺术家的创作自觉。那些极具前卫意识的艺术,用现成的生产生活用品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建起了一座通道。材料自身语言内蕴的呈现和张扬,使人们的理性思维直接通向的不是对“艺术是什么”,而是“生活是什么”的深刻思考。由此,艺术材料由代语走向自语,艺术力量的显现由艺术技巧转向材料自身言说力的显现。
第三是观念变革下艺术语言体系的解构在材料上的呈现。纵观人类艺术史,我们可以看到,因各历史时期不同观念的影响,人类艺术语言还经历了一个由社会性语言向个体性言语、由语言的有意结构到有意解构(即有意拆除结构)的转变和发展。自古希腊以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哲学观念都约定俗成地继承着一种话语的“中心主义”的原则。一定艺术历史中艺术材料的语言,总是囿于一个体系(古典的体系),遵守一种规范,自觉体现着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和观念。正是这种艺术“中心话语”统治艺术语言观念的反映。随着对材料在观念认识上逐步深入,强调个体性言语“多话语并存”的艺术思维方式使艺术家开始反抗“中心话语”观的束缚和局限。艺术“材料”的概念被重塑——除了传统概念里的那些艺术材料外,所有被艺术家发现了并欲彰显其言说力的元素,均进入了艺术领域而成为艺术的材料。其结果是艺术语言的发展由单纯走向了丰富,“艺术”的概念被重组。现代主义以及继之而起的后现代主义各流派纷呈,是新的观念变革下,艺术语言体系的解构在材料上呈现的最好证明。
刘平的《油画语言的物质媒介化倾向》一文,也认识到在西方油画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材料本身。在现代油画中,形式和内容的位置彻底颠倒过来了,内容变得好不重要,形式才是最关键的,艺术的自律迫使绘画向内部挖掘自身的特性。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担忧,即现代绘画越来越固守在对材料的玩弄里。
刘刚在《以语言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我的艺术观》中,也说既然艺术家只能以语言的方式来保持和现实关系的差异性策略,从而实现有价值的文化批判,那么作为一个艺术家,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语言的实验性。并在其创作中,试图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材料的表现力:一是对材料人文含义表达的探索,再就是对材料制作的技术含义的研究。刘刚认为,材料的本性在根本上就是它的物质性所引发的人文主题,在别人看来那是些废弃的材料,一旦被我运用于绘画语言,让其进入一定的文化语境,它的表达性也就由此而生。
二、从绘画语言的心理角度进行解读
代表性的有黄超成的《艺术与视知觉——绘画语言解读系列》,把绘画的视觉艺术语言,通过视觉心理的角度进行解读。
黄超成借用阿恩海姆等心理学家的理论,说明图像具有情感,艺术家利用这种特性把图形传达情感的作用用于艺术表达,构成了绘画语言的重要部分。并对绘画语言做了定义:绘画语言是指画家用一定的手段和工具材料,使艺术作品获得的视觉感受形式。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运用、色彩原理运用和笔触、明暗运用等绘画技法。绘画语言是作品的最后实现阶段,它决定着作品的外在视觉效果。
对绘画语言的理解,归结为传达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说话或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意思和感情,而在绘画中,艺术家则以颜料、色彩、形状、线条等方式来传达思想和感情。比如抽象画用点线面色彩等绘画元素,表达一种纯粹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构成是作者对自然或内心你感受的对比,它就是绘画本身,它通过的图形和色彩的不同建构,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反映了艺术家内心的情感。
同时认为绘画语言本身也具有情感的暗示功能。比如线条是绘画里最基本的表达手段,作为一种图画的媒介,其功能不仅可以客观地描绘对象,并可以从主观上来暗示感情,而且其本身也具有情感的暗示。色彩在绘画中可以用来创造气氛,象征思想和表现个人情感,即使不用色彩来再现具体的内容对象,色彩本身的构成秩序也同样能保险情绪和情感。 他认识到绘画语言的重要性,说一幅画可以有内容,也可以没有内容而只有形式,可以既有内容又有形式,但不能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具体的倾向。但把绘画语言的功能还是倾向于表现情感。如艺术家画的是没有任何内容的抽象画,那他必须要运用极有个性特征的色彩、线条、图形、笔触、构图来表达出某种非常个人化的情感或情绪;如果艺术家既要表现内容,又要表现形式,那他就必须运用最适合于表现其内容的艺术语言形式来表达主题。
文章最后强调绘画是一种语言。说一些绘画作品技巧很高,在构图、用色和细节的表现上都非常完美,但却成为不了伟大的作品。那是因为它们缺乏独特的个人绘画语言和画中物象以外的意义,它们只是完美的复制了自然而已。并对绘画语言的发展做了一个概况:绘画在过去几千年基本上都承担着为社会、宗教、为政治、为道德教化等方面服务的任务,此外还有着记录图像的功能。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开始自由地探讨艺术自身的性质。这时候的艺术家更多的思考绘画形式、语言自身的存在价值,而不是依附于某一个主题而存在。现代艺术最突出的特征是它对抽象的偏爱和画面的平面化处理,这都是为了使形式脱离自然的约束,从而达到更自由的表达个性、情感和风格的目的。
还有韩国榛的《技与艺——视觉语言与艺术行为心理漫谈系列》,重在阐述视觉语言中,行为心理对技能表现即语言表现的作用。即任何一种语言形式,既有它的独立性又有它的局限性。同一种语言形式,由于使用功能的区别,也不可能相互取代。人类在创造和使用语言时,形成语言文字和视觉语言两种。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思想情感和传播文明经验的媒介工具,视觉语言是人类最原始的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他认为在视觉语言的传达中,掌握了绘画的技能,不一定就会获得绘画的艺术能力。举例包豪斯的约翰·依顿教授援引的老子“三十辐共一毂”说明有和无相依存,但无起到本质作用,说明艺术能力是看不见的内在心灵活动。和庄子的列御寇射箭的故事,批评为了炫耀技能而掌握技能,阐明心理定向产生的心理结构对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是本质的。
三、对艺术语言的解读 对于绘画语言和自然语言的关系上,杨晨光在《自然语言的解读》中认为,绘画借鉴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启发绘画,一幅绘画作品,越是符合自然的语言就越自然、生动。
王光新的《艺术·语言·情感》则从情感因素解读艺术语言。他认为绘画语言是由多种形式因素相融而建立的,不同元素整合成不同的结果,其结果又是由画家情感所决定的,所以绘画语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情感因素。绘画中的色彩语言、材质语言、造型语言是按照特定的艺术方式构成特定的形式,表达了事物的本质,同时传达了与形式相融的情感体验,即形成了艺术语言的精神品质。
对艺术语言和艺术家的关系,杜俊萍在《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之关系——以西方写实艺术为例》一文中谈到,艺术家们认为只有对艺术形式本身进行探索,而不必关注艺术与社会和世界的关系,才是符合艺术之为艺术的本体的;并且认为只有对艺术形式和本体的关注才是精英艺术家。从理论上讲,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的这种内在关联,与艺术语言本身就承载着当时的社会观念和价值标准相关联。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艺术语言并不只有描绘、表现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思想和情感的功能,而且它也在言说的过程中,具有显现、确证使用它的主体,即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价值的作用。
四、从具体绘画门类分析语言
如徐鸿延的《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韵》,重在探讨笔墨情趣,认为笔墨写景状物,所表达的是自然界的神韵,也是人的精神状态的外化。它表现丘壑山川外在形象的同时,还展示艺术家的人品和修养,它在描绘物像内在结构和神韵的同时,还展示着艺术家多方面的理性思考和审美追求。对情感的传达是其最为本质、恒定的特征。同时把笔墨与老子的实源于虚、有源于无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说笔墨不仅仅是对自然形色之美的再现与描摹,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对自然万物体悟之后的一种艺术升华,其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这种观念必然影响着山水画的笔情墨趣。类似的还有卢培钊的《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从民族审美和传统哲学的背景中,分析线、墨和意。
在吕品田主持的《当下艺术语境中的油画语言—与中央美院部分中青年教师座谈》中,其主题就是靠绘画本身来说话;进人你自己的状态,坚持一种东西;纯化艺术语言的实质和关键;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都是在谈油画的语言问题,例如孙为民特别语言的纯正、特有的美感和表现力,画最重要的是要追求味道或表达一种情趣。马路说他画画时就想跟着画面走,追求天成,不想太多的东西,画面可以通神。刘晓东也说从艺术语言方面怎样判断艺术品的好坏是个关键的问题。朝戈认为语言不是一个可以先天规范的东西。张晓凌更是认为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对精神和语言的双重失语感到忧虑。
柏柯村的《个性化语言在油画中的表现透析》,认为油画语言同其他任何门类语言一样,在作品中都可反映出作者对艺术、对人生的探索和理解,以及他所追求的信念。画家在创作前根据题材、自身内在情感的需要会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即构成了油画的个性化语言。作为直观的外在表现,在创作中实现对油画语言个性化表达的方式和程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涵和深度。油画语言的表达,需要线、面、形、色等多种视觉形式要素。这些要素的运用产生了画面上的组织效果和艺术家独特的绘画风格,也就形成了个性化的绘画语言。然后从造型、色彩、笔触等方面阐述个性化的审美特性。
五、传统语言在现代题材中的转向
在传统中国画领域,如何使传统笔墨语言面对现代题材,就涉及到传统语言的转向问题。代表性的有吴宪生的《中国人物画艺术语言转化的问题》,认为艺术语言是艺术家表达思想的载体,当原有的语言已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时,艺术家就会去寻找创造新的载体,即新的艺术语言。在新的语言转化的同时不否认传统艺术语言,是以原有的为基础,是对传统的发展。认为没有艺术院的创造实质上不是创造,对照搬他人或古人的艺术语言来从事的创作实际是一种模仿。所以面对现代人物,应当创造新的艺术表现语言。另外在孟繁玮整理主持的《中国画的现代题材及其与国画语言的关系》中,陈洪绶也谈到现代题材进入中国后,必然要求相应的绘画语言加以表现,但这种语言必须是中国画的而且是现代的,更多的考虑应该是中国画自身笔墨形态的发展。
传统语言在现代的转向,不仅仅是在中国画领域,在油画等领域也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比如张剑的《在具象油画的抽象性语言中寻找空间》一文,就认识到具象油画在影像广泛充斥生活的现代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从具象的形象中借用传统和现代的艺术形式,以独特的抽象性语言,来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在莫也的《油画写实语言的对话语境与独语行为》中,也对当今油画写实语言拘囿于自然物象描绘的对话语境提出担忧,认为其必须具有主观精神的客观显现,不然将在艺术竞争中失去自我。
六、对当代绘画语言的思考
对当代语言的思考中,特别是对于当代艺术的失语焦虑的困惑,蒋永青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困惑》一文做了详尽的分析。 在“形式精神”及其表现说局限中,从吴冠中提出形式美开始,到戴士和的《画布上的创造》,针对性的提出把艺术语言的“形式精神”归结为艺术家个人的“内心生活”,是否会导向语言弱化?在“现实精神”的艺术困惑中,提到了另一种倾向,即艺术语言的要义并不在于形式自身的内容,而在于其中的社会文化针对性。最终总结出“表达”与“构成”主客二分对峙的深层原因。
在语言手法枯竭的批判这种观点中,比较有代表性是段炼的《后现代语言的枯竭》。他认为今天在西方,后现代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发展演变而渐渐淡出了艺术、文化和思想圈,作为后现代遗产之一的艺术语言,如“挪用”、“戏仿”之类,也相应渐趋枯竭。今天在中国,挪用、戏仿等西方后现代绘画语言,仍然是架上绘画的主要语言,例如眼下正疯狂流行的恶搞、大脸之类。但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家所面对的问题,与上个世纪90年代所面对的问题,也大不相同。于是后现代或伪后现代的艺术语言,如“恶搞”之类,已经成为弱智的表现。如果这类语言不具备当代意义,没有当代理论的支撑,便只会沦为弱智的跟风,沦为艺术市场的奴隶,沦为一种流氓策略。这种流氓策略,与艺术语言的贫乏和枯竭直接相关。而这种语言上的弱智,与今日艺术的商业化和流氓化倾向相伴随,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如实写照。
刘刚在《以语言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我的艺术观》一文中,以一位艺术家的身份,也对中国当代语言提出了批评,他说艺术家和日常经验保持差异性的唯一方式是建立个性化的语言体系。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位艺术大师都是语言大师。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始终没有一种整体的文化批判力量,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没有构造出属于中国人的的话语体系,每次所谓的艺术革命、视觉革命实际上不过是社会政治变革的一个注脚,而不是一场语言、话语的革命。没有一条具有自身发展逻辑的语言链带,首先表现在中国人当代精神状态的话语体系无法建立,艺术也因此无法渗透进生活经验的层面,无法真正介入社会变革的大格局,形成不了一种真正的批判性力量。因此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只能以语言的方式来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艺术家的文化批判本质就是语言的批判。
资料文献:
1、《材料·观念·艺术语言》,陈璐,装饰,2005年第8期
2、《油画语言的物质媒介化倾向》,刘平,美术家,2002年4月
3、《以语言保持对现实的差异性——我的艺术观》,刘刚,美术研究,1996年第4期
4、《艺术与视知觉——绘画语言解读系列》,黄超成,艺术探索,2004年第4期——2005年第3期
5、《技与艺——视觉语言与艺术行为心理漫谈系列》,韩国榛,美术向导,1996年第2期——1999年第1期
6、《自然语言的解读》,杨晨光,美术观察,2007年第6期
7、《艺术·语言·情感》,王光新,美术观察,2007年第2期
8、《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之关系——以西方写实艺术为例》,杜俊萍,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9、《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韵》,徐鸿延,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10、《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卢培钊,民族艺术,2007年第1期
11、《当下艺术语境中的油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