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通用)

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通用)

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第一篇: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论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范文论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内容摘要 2011年,国内经济出现经济增速同比下降但物价涨幅同比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

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第一篇: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论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范文

论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内容摘要 2011年,国内经济出现经济增速同比下降但物价涨幅同比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经济增长减速平稳。

2012年,受发达国家债务危机拖累,世界经济延续缓慢复苏、低速增长走势,国内外因素要求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增大,我国应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将进一步激发自主增长活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稳中求进 经济热点 物价 民生 内需

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概述

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出现新情况,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万众瞩目。12月14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主要任务,“稳中求进”成为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总基调。

在2011年,我国较为稳妥地处理了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物价涨幅见顶回落,输入性通胀压力减弱。经济增长平稳减速,没有出现大的起落。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保障房建设按计划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缩小,新能源、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

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差距大、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结构性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仍然存在。

二、当前主要社会经济热点问题

1、财政政策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的部署,记者发现,去年会议上提出的“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要求已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结构性减税将成为2012年财政政策的重点工作。

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对此表示,2011年实现全国财政收入大幅超收,近年来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为接下来实施结构性减税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减税空间,今后应重点推行减税而以同时达到调结构和保民生的目的。

2、扩大内需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只有逐步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才能实现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从过去过渡依赖外需向主要依靠内需转变。

3、通货膨胀

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专家表示,随着CPI涨幅逐步回落,“稳增长”已经取代“控物价”成为主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进入12月份以来,蔬菜、猪肉价格又重拾上升势头。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对于管理通胀预期有着积极作用,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4、楼市调控

“住房中可以有商品,但绝不能商品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指出,住房不应成为极少数人牟取暴利的生产资料,中国房地产投资化趋势还将延续。

谈及调控成效,王珏林语重心长——从2005年调控到现在,陆续出台的政策不少,但由于种种原因,调控真正取得效果就在2011年。

盘点2011年楼市调控政策,包括限贷、限购、限价等政策明年均会延续。王珏林更透露,房产税的试点范围肯定要扩大。

5、节能减排

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要严格目标责任和管理,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强化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市场机制。要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大气、水体、重金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在距离完成今年节能减排目标还有很大距离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可以预见,2012年,节能减排仍将是贯穿全年的重要看点。

市场人士指出,节能减排继续作为调结构重要抓手的同时,众多行业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

6、产业结构调整

“如此排序直观地说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性。因为在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次序还被排到提升传统制造业、以及加大服务业的规模。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与去年的“扎实发展”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有专家指出,“扎实发展”意味着,主管部门在2011年主要是对各地政府一哄而起投资冲动进行引导和控制;“培育发展”则意味着,相关部门在2012年将对新兴产业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从而“推动重大技术突破”。

三、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

1、2012年,“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投资及经济增长。从“六五”到“十一五”的经验看,一个五年规划中各年的平均投资增速分别为17.3%、24.1%、28.5%、18.8%、19.8%,受投资建设周期影响,五年规划第二年往往是建设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期。在重大规划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规划陆续出台给经济增长增添新的动力。2011年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此外,《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环境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也将陆续出台。未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储蓄资源丰富、学习追赶国内企业和建设国际竞争新优势积极性高涨等一系列有利条件,传统产业将加速固定设备更新换代,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将在产业结构向上调整中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3、在区域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作用下,中西部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随着区域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实施,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省藏区的指导意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逐步贯彻,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4、扩大居民消费政策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十二五”内贸规划即将出台,也将有力促进国内贸易和完善流通体系。此外,随着个税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央针对中低收入者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也将稳步提高,消费购买力较强的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政策因素和人口结构因素等将有利于我国消费需求保持稳步加快的增长态势。

四、国内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1、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调整将使得社会总需求扩张速度放缓。2012年控制物价总水平的任务仍十分艰巨。2012年不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房地产调控政策在2012年仍将延续,受资金和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投资将可能出现明显减速,进而带动投资增速放缓。

2、地方财政债务压力和土地市场交易趋冷对地方投资融资能力形成制约。2011年以来地方政府加大了供地力度,但由于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及资金链问题影响,土地市场交易数量却在降低,大部分成交土地为底价成交。因此,地方政府融资能力相对于庞大的投资建设任务将更显不足,这将对投资以及经济增长形成抑制。

3、节能减排等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出新要求,将制约粗放型增长。2011年,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较快,使得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2011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未来5年节能减排的目标,这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两高一资”产业的增长形成一定制约。

4、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资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我国经济运行将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投资和生产经营的成本提高。

五、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正确认识GDP增速逐季放缓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李朴民认为去年我国经济发展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其中,增速达GDP到9.2%。

去年我国GDP的增速保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综合有关国际组织的预测,去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在3%左右,中国经济增速是世界平均增速的两到三倍,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行列中,仍然名列前茅。

2、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态势不改

一是在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二是来自中国内需潜力巨大。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释放出更大活力。

中国内需的潜力很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将会处在较快增长的区间。

3、提高增长质量,加快结构调整

稳增长与抑通胀并存,调结构与促改革并重,在经济增速平稳回落之时,也是加快培育经济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良机。

“经济增速放缓,并不一定是坏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说,“增速适当放缓一些,‘三驾马车’的关系将更加协调,需求结构得到调整,百姓能得到更多实惠。”

4、经济效益较好 民生稳步改善

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集体企业增长34%,股份制企业增长31.2%,私营企业增长46%。另据财政部的信息,去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民生事业不断改善是2011年的最大亮点。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创历史新高,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36%。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如期开工。

去年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新农保试点迅速扩大,到2011年底,已有超过3.6亿人参保,超过1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基本养老金。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望基本实现全覆盖,以养老、医疗、低保为重点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将基本建成。

5、稳中求进 深化改革促发展

李伟说,当前的经济形势对中国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要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要深化改革,加快创新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经济社会健康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

对于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吴晓灵也认为,应鼓励实业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完善公共财政,科学界定政府边界和职能。

稳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统筹兼顾处理好各项目标。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在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方面,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微调。

参考文献

1、新浪财经网

2、《中国市场》2012年5月刊

3、《2012年经济蓝皮书》 陈佳贵 李扬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林江 主编 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论我国当前周边形势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地区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和“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在外部因素中,台海问题,南海争端,中印边界争端,朝鲜半岛问题等,一直都是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其中,美国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近两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周边的国际形势。本次论文我就对中国的周边地区形势进行简要分析。

中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文化类型多元化存在,民族宗教问题异常突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区。在我国周边地区,世界上人口过亿的10个国家有7个是在这个地区。既有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日本和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有贫穷落后的老挝、蒙古、孟加拉国、阿富汗等,经济发展差距很大。民族和宗教问题上的冲突激烈,因民族和宗教问题引发的地区性恐怖事件时有发生。此外,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上,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民主共和制国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还有宗教神权国家,佛教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等世界上几大文明体系都能在这个‘地区找到很多的支持者和信奉人群。

(一)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

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于中亚显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世界各国势力在中亚的角逐使中亚的政治局势更加不稳,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环境复杂化。战后,推行霸权政策的美国在阿富汗建立亲美政权,以及在中亚个别国家建立军事基地,抑制俄罗斯的复兴,阻止伊斯兰原教有旨主义的扩展,遏制中国的崛起。

(二)俄罗斯与中国的安全

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

(三)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没有半岛的安全,就无中国“和平崛起”的最终实现。

(四)美日军事同盟和日本对外军事扩张 日本是中国的海上强邻,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又是一个曾经对中国进行侵略并且其统治者至今对此没有清醒反省的国家,还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掌握核武器的国家,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主要针对对象由苏联转变为朝鲜和中国。日美安全,同盟的重新定位将导致亚太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战略力量的严重失衡,成为影响未来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

(五)南亚半岛和中国安全

印度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和军事力量,以此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直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奋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

(六)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七)影响中国安全环境最重要外部因素------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又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存在重大冲突,美国将中国视为有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的地区性大国和潜在对手。在亚洲东面,美国依靠美日军事同盟联手遏制中国,在西亚,美国借反恐名义向西亚地区渗透,在东南亚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加强军事合作,美国还靠多年与台湾形成默契,打“台湾牌”制约中国的崛起;在北亚、美国加强与蒙古的全面关系。

加强中国安全的国际举措

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睦邻外交

2、积极开展首脑外交

3、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和经济援助

4、开展国际军事交往,增强军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5、积极利用区域性国际组织建立经济一体化和多边安全协商机制。

从以上对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中国最能发挥影响力的地区。运筹和团结周边国家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方式。

(一)坚定不移专注自身发展。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阶段性负面变化有其必然性,这是每个崛起大国在与周边国家关系互动过程中都会经历的阶段。这种阶段性负面变化因崛起大国的实力上升至特定阶段而出现,也必然会因为崛起大国实力上升超过一定阶段而化解。中国与周边国家实力对比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未来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期将更多依靠中国自身实力去争取和维护。因此,处理周边国际事务的首要源头来自于中国自身而非运筹国际力量。中国应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指引下,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推动实现好“十二五”规划,不断提升中国自身实力和国际地位。

(二)加强中国与周边的经济合作。

地缘经济影响力是中国外交在周边最为突出的实力,要从发挥整个地区经济潜力,促进亚洲共同发展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简单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设计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进程,切实增强中国影响力。要做一篇“大文章”,在实现亚洲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地区大发展架构,扩大中国对周边发展的掌控力和影响力。

首先要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这是实现亚洲地区大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中国便于输出的优势产业,其连带经济、政治乃至战略效益要远远大于承建互联互通项目本身的效益。因此,要放眼长远,以政府援助、优惠贷款、民间融资、资源抵押等各种方式大力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推动相关国家采用符合中方要求的标准规则,为便利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要精心设计大项目,打造龙头产业、核心企业。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必须发挥整体潜力,形成国际竞争力,实现整体效益,而不能简单地叠加。因此,要加大科技含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发挥各国比较优势,聚拢亚洲地区能源、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打造能够体现亚洲优势和竞争力的、以核心企业带动的龙头产业,实现亚洲各国的共同发展。

第三,要加大对周边的援助力度。对周边中小国家,要从战略高度进行扶持,尤其是要授人以渔,把经济援助与对象国的发展意愿和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以有限的经济援助调动对象国发展积极性,撬动周边共同发展。

(三)处理好中国与大国在周边的互动,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欧洲等所谓的域外大国实际上也深度参与中国周边事务,与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一样是中国周边关系中的重要大国。处理好与大国在中国周边的关系,是运筹周边国家关系中的重要一环。要依托中俄全面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各大国在周边与中国形成良性互动,尤其是推动中美在亚太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与各大国构建以尊重为前提,以合作为途径,以共赢为目标的新型大国关系。

(四)构建周边立体式外交格局。

各国内政外交界限模糊化使得传统政府外交已经不足以实现日益复杂多样的外交目标。深化国家、政党、社会、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加深各国人民相互理解,拉紧彼此心理距离,化解相互误解疑虑,营造友好合作气氛的重要环节。因此中国外交不但需要政府外交的引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构建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等优势互补、有效配合的多层次对外工作格局。尤其是要发挥政党外交面向周边各国政党及其党员,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交往的特点,密切中国共产党与周边国家政党在战略政策制定、政党优势发挥、进行党的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等治国理政经验方面的交流互鉴,服务于国家政策战略制定和国家总体外交。

(五)推进周边机制建设。

周边地区机制性“安全阀”缺失是中国周边形势阶段性恶化的重要原因。随着亚洲各国关系日益密切,各种矛盾和摩擦将同步上升,并将长期存在下去。而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周边各国对中国期望也在上升,期待中国提供更多地区性公共产品。中国应该下大气力推进周边经济合作机制建设。与此同时,推动完善现有的次区域联合巡逻等机制,探索周边安全机制建设新途径,补齐地区机制安全短板,减少战略误判,管控并适时解决矛盾和争端,敢于、乐于并善于提供安全类公共产品,树立中国在周边安全领域内负责任大国形象,影响地区安全合作走向。

第三篇: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模版)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一、2003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和任务 1.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四个基本目标。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人均收人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第二,增加就业。扩大就业不但能更加充分利用劳动力要素,而且能促使居民收人的普遍增长。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加重财政负担,失业率过高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量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第三,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保证。而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带来对价格预期的紊乱,扭曲资源配置,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特别注意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使之与经济增涨速度相匹配。另外,长期的财政预算不平衡和国际收支逆差也会导致币值不稳。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和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出现顺差和逆差都需引起重视和警觉。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会影响币值稳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同时会大量消耗国际储备,出现资本外逃,投资环境恶化,削弱国家抵抗经济风险力,甚至可能会出现经济危机。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国际收支这四个经济总量指标往往相互联系而又此消彼长。总的来讲,这四个经济总量指标往往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因此,宏观经济调控可以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恰当处理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寻求一个平衡点。

在此基础上,2003年3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2003年经济宏观调控目标。

主要预期目标为:

——经济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七左右;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八百万个以上,城镇登记事业率百分之四点五;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百分之一;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百分之七。

曾培炎提出,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如下十项工作: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更好地发挥国债资金的带动作用,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做好财政增收节支工作,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

——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其中,“新增就业”首次列为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对严峻就业形势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莫荣研究员说:“在国家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新增就业指标还是首次,这标志着政府工作的一大转变,从以往追求经济增长率为主转向经济增长和就业两者并重,” 中国劳动学会副秘书长杨宜勇注意到,政府今年只提出四大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就业目标不仅位列其中,而且排在紧随“经济增长率7%”之后的醒目位置。

中国曾长期实行福利性的“全民就业”政策,与之相伴的是企业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缺乏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经济结构实行重大调整,“失业”、“下岗”等词汇渐为中国人熟悉。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14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000万城镇新增劳力的巨大压力。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到5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200-2300万人就业,即使经济保持百分之七到八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

就业压力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成了严重挑战,亟需国家从宏观层次上进行调控。03年1月以前,中国政府为扩大就业制订的十大配套政策已全部出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透露说,今年解决就业的重点是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长期失业贫困人员,就业方向主要是三产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此外,农民收入增长过缓一直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今年中国将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并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续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并主张清理和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面铺开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2.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包括计划手段、财政政策和货政策,三者之间的有机组合和协调配合构成了宏观调控体系。 1).计划手段

计划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手段。计划手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于重大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例如“青藏铁路”工程。二是对经济发展的区域部署,合理布局生产力,通过计划手段来创造条件,突破地域、自然条件的限制。三是建设开发资源、缓解瓶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项目,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

2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在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结构优化等方面担负重要任务。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支持经济增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下滑,需求不足,中央在1998年作出了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决策。通过扩大内需,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出口需求的不足,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有效地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 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

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稳健运用货币政策,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曾经五次降息,两次下降存款准备金率,并取消了贷款规模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等。二是通过人民币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稳定。三是基本实现了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最近几年,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成为货币政策日常运作的主要工具。四是强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通过一系列改革,扭转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上升的趋势。

二、当前国内经济热点问题

(一).“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农业问题在当前中国,主要是考虑怎么加快农业产业的现代化问题。农村问题,非常重要的是怎么在政治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的教育、医疗等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问题。而农民问题,主要是就业和收入问题。这三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对解决"三农"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讲得是非常清楚的,概括起来“三个一”,即

一个重大判断: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一个重大思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一系列重大措施:包括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以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政策。

1.目前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拉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90年代农民收入增幅最大的是

3 1996年,增收幅度达到9%,主要是由于农副产品提价。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滑,1997年为4.6%,1998年4.3%,1999年3.8%,2000年仅2.1%,2001年4.2%,2002年4.8%,收入达到2476元。而现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1∶1,这一比率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现在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是37.9%,基本进入小康,但农村是47.7%,不少农民的生活还处在基本温饱或温饱有余的水平。除此以外,城乡在社会事业发展、科学文化、文教卫生方面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

2.解决 “三农”问题的途径

从根本上讲,解决"三农"问题,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着重解决好几个问题。

1).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解决好农业自身问题。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因地制宜、面向市场、依靠科学技术、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原则,至少包括了几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农业种植的结构调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通过优化品种、改进技术来提高质量,以此来增加种植业的经济效益。第二个层面,调整产业结构。更多地发展养殖业、畜牧业和水产业,使得农产品通过养殖业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第三个层面,调整布局结构。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之间,农业的自然资源是区域化,应当努力保证每个区域的农业都能发挥比较优势,使整个国家达到利润的最大化。第四个层面,通过发展对农产品的加工业,同时给市场提供多样化的品种,引导广大消费市场。第五个层面,城乡要统筹考虑,也就是只调整农村内部的结构,还不能从根本上或者完全解决农村自身的问题。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之间农村人口的合理分布。通过这几个层面的调整,逐步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2).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

在目前存在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还极不成熟,应当对其培育、支持和指导。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的根本方法。各省政府都应出面组织农村富裕劳动力进城务工,为民工联系工作,并解决各种纠纷,保证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现在我国城镇化水平接近37%,比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比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造成农民太多,农产品市场狭小。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购买力,几个数字可以说明问题。现在城乡储蓄超过10万亿,其中,4.2亿城镇居民存了7万亿,8亿农民只存了不到3万亿;社会商品零售额农村只有37%,即每卖100元的东西,70%的农民消费不到40元;GDP贡献率,

二、三产业是85.5%,农业是14.5%,即每100元GDP中,占人口70%的农民每年只拿15 元,占30%的城镇人却拿85元。可见农民收入低,即使有消费需求,也没有消费能力。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靠现有的大中城市难以大规模吸纳。况且我国现有的一些大中城市已经面临种种问题,比较而言,我国多数小

4 城市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小城镇也将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为将来大中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城镇化,要正确认识农民工问题,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农村的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是中国城镇化必然要经过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农民工,就是要善待农民工。主要强调三句话,“减负、服务、留退路”。减负,就是不要搞那么多证,收那么多费;服务有三项: “劳动信息,就业服务,法律援助”,就是要帮助农民工就业,并做好维权工作;留退路,就是不要急于收他的承包地。城里工作不顺心,还可以回家种田,进退无后顾之忧。这是我国降低城镇化成本,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好办法。

3).稳定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具体来讲,稳定政策主要是稳定农村的土地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农民问题在当前就是土地间题、负担问题、农民工问题。土地对农民来说,具有双层功能。第一层功能,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关系到农民就业。第二层功能,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存保证。

我国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同时,也必须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因为规模太小,没有效益。土地的规模化,要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相适应。另外,为解决好千家万户和市场对接的问题,我国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也就是公司加农户。让千家万户通过企业同国内外市场进行对接,让企业把农产品带进国内外市场。这也是规模经营。

深化改革,首要的是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农民现在的负担是“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头税是农业税,是很轻的,每年也就400亿元左右,不到农民总收益的3%:二税就是三提五统(主要给了村和乡),这就很重了,估计600亿元左右;其他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以资助劳等就是所谓三税,加在一起1200多亿元。税费改革是正税清费。把农业税调到计费土地收益的7%,除此之外,其他的乱收费、各种摊派、三提五统,统统取消。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减 轻、规范、稳定”,减轻,第一个目标就是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就是规范政府,也包括农民的收缴和纳税的行为,把农业税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稳定就是农民的税负担一个时期内要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不变。税费改革是安徽先实行的,去年推广到20个省市,今年在全国推广。

税费改革的同时,还要搞配套改革。配套改革要改的几件事是:义务教育,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由农民办的状况,教师工资由县级统一发放,危房改造由各级财政拿钱,学校实行一费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该财政负担的就财政负担。

第二个改革就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放开收购、放开经营、放开价

5 格。为防止粮价下跌,农民利益受损,中央还进行了农民直接补贴的探索,就是把过去补贴在中间环节(粮食企业)的每年五六百个亿的钱逐步转移出来,直接补贴在农民头上。现在安徽、吉林、河南、湖北都在试点。

第三个改革就是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改善金融服务。现在贷款难成了农村发展的瓶颈,不仅如此,农村有限的资金还在外流。要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推进信用社改革,同时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3.完善法制,保护农民利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从国外的经验看,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繁荣都离不开法制。

美国早在1933年就颁布了《农业调整法》,为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获得合理收入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后,美国每隔5年左右就重新修订一次农业法。日本、韩国针对工业高速增长、农业相对萎缩、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制定了《农业基本法》,使农业产业结构显著改善、农业生产能力成倍增加、农户的平均收入显著提高。1999年日本、韩国又分别颁布了《食物、农业和农村基本法》、《农业和农村基本法》,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加强对本国农业的保护,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面全进步。总的来看,各国依靠法制促进和保障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因工业化而日趋严重的农业萎缩,增加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并大幅度地提高了务农人员的收入水平,逐步缩小了城乡差别。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自然、经济和社会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业的经济效益还比较低,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弱,尤其是伴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单纯依靠政策难以协调和处理错综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在加强政策引导的同时,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国内农产品的生产相对过剩,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布局不合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等。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农业法》的颁布实施,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和制度基础。

"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依靠作为基本法的《农业法》。在新的《农业法》颁布实施后,必须加紧制定和完善配套法律,建立健全农业法律体系,使《农业法》确立的基本制度具体化,更便于操作。同时,要加强对《农业法》和相关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以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

(二).中国的个体与私营经济

1.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阶段和现状

个体工商户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个体工商户经营的经济性质是私人所有制。个体工商户是以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

6 从事工商业经营,这与农村承包经营户依承包合同利用集体所有的土地从事经营活 动是不同的,前者属于私营经济的经营方式,后者属于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

私营企业是一种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主,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其他服务性活动,并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已从八十年代初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演变来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个体经济快速发展(1979年-1986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二大和新《宪法》明确了个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使个体工商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安置城镇无业人员、返城知青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到1986年底,个体工商户由1978年的14万人迅速发展到1211.1万户、1845.9万人。

第二阶段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1987年-1991年)。党的十三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包括个体私营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存在发展的必要性。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个体经济稳定发展,私营企业从无到有,也有了初步发展。

第三阶段个体私营经济高速发展(1992年-1996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资办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使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个体工商户比1991年增长了近一倍,私营企业增长了7.6倍。

第四阶段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997年-今)。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进一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扫除了思想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个体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

截止到2000年底,个体工商户已达2571.4万户、5070万人,注册资金总额达到3315亿元;私营企业已达176.2万家,从业人员总数2406万人,注册资本总额达13308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产值近18000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1/5;从业人员总数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10,其中在城镇已经占到1/6;缴纳税收1177亿元,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10。

2.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到2000年底,户均注册资金个体工商户1.29万元、私营企业75.54万元。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私营企业,但数量有限。据统计,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1.35万户,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有219户。数量大、规模小、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弱仍然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现状。

2)、个体私营经济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东部地区发展,城镇私营企业发展快于农村。个体工商户从事第三产业的户数占总户数的82.6%。私营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的户数逐年增多,已占总户数的58.32%。

东部个体工商户占全国总数的48.31%,私营企业占全国总数的68.46%。上规模、档次高、影响大的私营企业也大多集中在东部,东部已有相当部分县市的个体私营经济占当地经济总量在50%以上。

随着城镇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私营企业所占的比重下降,农村个体工商户仍总数过半,二者分别为38.75%和56.24%。城镇私营企业资金占有率和科技含量均高于农村,户均从业人员少于农村。

3)、私营企业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品牌意识逐步增强。我国的私营科技企业在民营科技企业中占有较大比重,近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近几年,他们把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争创知名品牌组合起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目前,在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全国196件驰名商标中,私营企业拥有32件,占总数的1/6强。

4)、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80年代初期,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主要是返城知青等城镇无业人员和农村居民。90年代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一批党政机关分流干部、技术人员、国有集体企业原厂长经理、归国留学人员以及一些下岗职工等加入个体私营经济队伍,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经营者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得到较大幅度地提高,自身的价值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目前,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中已有各级人大代表19998人,各级政协委员30668人。据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统计,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中现有党员100.21万人,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4%,其中企业经营者中有党员11.44万人。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中共建立党支部21457个,其中私营企业中14374个。

3.个体私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一,党和政府关于个体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逐步明确,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排除了思想障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个体私营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逐步明确,党和政府有关个体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逐渐成熟,为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排除了思想障碍,进一步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各地相继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对个体私营经济工作的领导。

第二,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完善,为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982年新《宪法》对个体经济的地位予以肯定,1988年和1999年两次修宪,明确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同时将党的十五大确立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和管理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相继出台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对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监督管理等内容进一步明确。新《刑法》中有关对公司、企业财产保护的规定,对于维护私营企业的合

8 法财产具有重要意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较好地维护了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保护了合法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正当权利。这些都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提。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同时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决定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城镇返城青年和待业人员就业途径的多种选择,使个体经济恢复成为必然。农村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使农民脱离土地有了可能,为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财产和劳动力。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逐渐被打破,允许个体私营经济进入的行业和经营的产品逐渐增多。劳动力市场以及金融市场逐步放开,允许离退休职工、社会闲散人员自由择业,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国家管理下有序流动,允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申请贷款以及户籍、人事档案制度的改革,都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排除了障碍。

第四,广大个体劳动者坚信党的富民政策,艰苦创业,为国分忧,不断进取,成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发生着变化,旧体制和旧观念的束缚逐渐被突破,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逐步树立。个体劳动者坚信党的政策稳定,对改革充满信心,干个体不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不再是“下九流”,而是“光彩”的事业。许多有识之士,主动辞去铁饭碗,从事个体私营经济。

最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等政府机关的有效管理,也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多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加强对有关个体私营经济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情况调研,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议,当好参谋助手。同时,还积极参与立法立规工作,承办了大量政府交办的引导发展和政策协调任务,通过登记管理和监督管理,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逐步形成良性互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个体私营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5%的速度增长,而个体私营经济增长速度却达到20%-30%,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改革相对艰难、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时期,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在沿海地区和县域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分。

2)、个体私营经济是新增就业的主渠道,是支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1992年至2000年,个体私营经济新增就业人员4777万人,年均净增近600万个工作岗位,消化了大批国有集体企业结构调整中分流出的富余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社会新增劳动力,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中安置了相当一部分“两劳”释放人员,使其有了生活出路,减少了重新犯罪的可能。据统计,2000年我国下岗职工再就业

9 的360万人中,有250万人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就业,占再就业总数的60%。

3)、个体私营经济是各级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日益重要的来源。2000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工商税收达到1177亿元,占全国税收的9.3%。在一些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个体私营经济。根据温州市政府提供的数据,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的税收占2000年全市工商税收的72%。随着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中的比重日益加大,由私营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还会不断增长。个体私营经济缴纳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弥补了财政的不足,也是各级财政的重要收入。

4)、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要。个体私营经济大部分分布在零售、餐饮、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而且点多面广,经营灵活,求新求快,使商品更加丰富,服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使人们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繁荣和流通的活跃,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要。

5)、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农业人口非农产业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缓解了贫困。广大农民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日益增强,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现代化大生产和企业文化的熏陶,文明素质也得以不断提高。个体私营经济专业村、专业市场以及私营经济园区的发展,增强了小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

6)、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推动力量。个体私营经济与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其要素的取得和产出的效益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接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等市场竞争法则的考验。它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灵活竞争机制,逐渐被社会所认同,并在国有企业转制中发挥了示范作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直接带动了有形市场的发育,也促进了市场规则的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完善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5.个体私营经济存在的问题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着思想障碍、法规滞后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制约以及自身因素的限制,表现出许多先天性不足,如从总量结构和行业结构上来看,组织规模小型化,资本-技术密集度低,空间分布结构偏于农村及企业布局分散,业主和经营者文化素质差等,制约了其继续健康发展。

1)、对个体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模糊,对党的方针、政策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有些地方对个体私营经济仍然存有偏见。对个体私营经济看问题多,讲成绩少,顾虑重重,缩手缩脚。个别发达地区不敢承认个体私营经济所占的实际比例,政策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领导干部也不敢理直气壮地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讲发展集体经济头头是道,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调高低效。

2)、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中,对个体私营经济仍然有一些限制性规定,或在执行方面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主要表现为: 第一,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私人财产权法律保护的力度还不够。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但私营企业

10 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并不能够象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而只能诉诸“民事纠纷”解决。很多私营企业老板没有安全感,不敢露富和扩大再生产。第二,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限制过多,待遇不公平。主要是行政审批过多过滥,成了企业开办以及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的一大障碍。在经营领域中,行业准入的限制过多。此外,在土地征用、人才引进、信息的获取、股份制改造、户籍管理等方面,私营企业均存在着比其他类型企业待遇低的问题。第三,融资难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规模扩张的动力大大加强,资金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积累已经难以满足企业扩大投资规模的要求,对外部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主要有(1)银行贷款受到限制,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2)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股票和公司债券市场门槛较高,没有一定的资本金、营业额和利润额,难以符合上市条件。二板证券市场由于自身的特点,也不适合私营中小企业的融资。(3)非正规融资受到遏制。政府对私营企业利用的非正规融资渠道,使一度活跃的民间借贷行为受到遏制。

3)、缺乏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个体工商户和中小私营企业量大面广、技术落后、配套设施少,属于市场上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帮助和扶持。现在的问题是,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创业培训不够,投资指导不力,没有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计划指标的正常渠道;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困难;缺乏所需的各种政策法规信息以及科技、经济和管理信息;融资服务的担保体系基本没有建立,等等。

4)、个体私营经济的统计问题。我国目前对个体私营经济统计数据不准,难以真实地反映出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影响了国家对所有制结构的调控。同时,由于统计数据指标设计不科学,对混合经济中自然人参股的私人资本基本上没有纳入统计,再加上“假集体”企业和无照经营的大量存在,使得实有的私有资本总量远远大于现有统计结果。如温州正泰、德力西这样年营业额在几十亿元的大型私营企业,仍作为集体企业统计。

5)、“三乱”问题严重影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由于法律保护的欠缺,政策环境不公平,个体私营经济自身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地保护,往往成为被宰割的对象。

6)、个体私营经济自身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经营规模不大,产品档次不高,营销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不稳定的问题,有些企业则存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问题。

(2)部分投资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经营作风不正,生产经营中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相当一部分个体户、私营企业中职工的劳动时间过长、工作条件较差、缺乏劳动保护;有些个体私营企业偷漏国家税收问题比较突出。

(3)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制度不规范,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目前,我国个体私营企业产权具有明显的血缘、亲缘和地缘的特点,家族式管理方式在企业谋求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限制了人才的引进和竞争,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升级、规模扩张的主要障碍。

(4)戴“红帽子”现象仍然严重。 “红帽子”又称“假集体”企业,这种企业以集体经济名义登记注册、从事经营,企业资产全部或大部分属私人所有,收益归个人支配,实际上是私营企业。

(5)社会上还存在大量的无照经营行为。无照经营偷漏国家税收,破坏城市的管理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往往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冲击和干扰有照户的正常经营,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

(三).关于扩大内需

经过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双拉动。这是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

1.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是在全面分析国内外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的。

一方面,今年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有许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近年来持续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在活力增强,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对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大,各方面改革和发展的任务都比较繁重,也要求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

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必须有足够的估计。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很不稳固,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从国内来看,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供给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还不高,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和规范,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落后生产能力淘汰不了,而且还会产生大量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品积压,加剧供给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给经济发展带来隐患和风险。

今年,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又要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既扩大有效需求,又改善社会供给,同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实在在的较快经济增长速度,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2.进一步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既有需求总量问题,也存在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扩大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方面,只有同时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双重拉动,才能使经济增长具有持续动力。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处理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解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需要同时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但在目前,扩大消费需求比增加投资需求更重要。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直接和相对稳定。消费需求也

12 不是孤立的,扩大消费需求将为增加有效投资需求创造更大空间。

从我国近年实际情况看,以下几方面决定了当前必须继续把扩大消费需求放在突出的位置。

一是我国消费率偏低,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作用亟待增强。据有关资料,与国外相比,我国最终消费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偏低,“八五”、“九五”时期平均消费率分别为58.7%、59.4%,最近10年平均只有59%多一点,而世界平均消费率已超过78%。我国消费率还是偏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中央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增加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大力改善消费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几年消费率逐步提高,1998-2001年分别为58.7%、60.2%、61.1%和59.8%。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尤其是受现有财力的制约,与投资需求增长相比,我国消费需求增长仍显缓慢,大多数年份消费增长远低于投资增长。

三是既有消费总量不足的问题,也存在消费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国城乡、地区和不同收入者之间,消费差距还在扩大。农村、西部地区和城乡低收入者消费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消费需求增长。城乡消费差距仍然较大。2000年、2001年,农村人口分别为城镇人口的1.76倍和1.65倍,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则只分别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47.5%、32.8%。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比较低,而且呈相对下降趋势。城镇地区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差距也在扩大。一些常见的耐用消费品在城市商店滞销,而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拥有量却很低。可见,扩大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消费需求的潜力还很大。

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居民消费是消费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有效扩大消费。二是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因素很多,除收入外,还有消费对象、消费环境、消费者支出预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政策措施。

第一,继续增加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将大大提高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要继续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坚持多增加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投入,多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和引导农民增收的积极性。

继续增加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主要包括,(1)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和扩大就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就业服务和就业环境,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2)进一步落实“两个确保”,保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合理确定城市“低保”标准和保障对象补助水平,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3)多渠道建立和完善对低收入者的救助制度,妥善解决城市特殊困难家庭的问题。继续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生产条件。要继续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及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保证工资和离退休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第二,提高居民消费预期。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最重要因素是未来支出预期。03年1月底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9.8万亿元,居民持有的股票、基金、债券和保险等其他金融资产也大幅度增加。目前我国居民的未来支出预期较高,存钱用于养老、防病治病、子女教育和购买住房等的需求较强,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即期消费欲望。因此,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的需要。在出台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改革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的承受能力,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

第三,改善消费环境。要调整和完善消费政策,抓紧制定有关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和市场信息对扩大消费的作用。增加对企业技术改造、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和消费环境等方面的投入,积极发展现代流通业和服务业,拓宽消费领域。抓紧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扩大居民在住房、汽车、助学等方面的消费贷款。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强化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督。通过这些措施,为扩大消费创造好的条件,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放心、便利、高兴地消费。

3.注重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

扩大投资需求是扩大内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生产能力和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就业和改变城乡面貌,都需要保持必要的投资增长速度。但是也要重视防止投资过热所导致盲目大干快上,出现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巨大浪费,诱发经济泡沫,阻碍和破坏经济发展。

近两年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出现了投资规模过大、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在城市建设方面,不顾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相互攀比,大搞楼堂馆所,房地产投资开发规模过大,土地价格和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过快。据有关统计结果显示,2002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增长近30%,部分地区甚至超过40%,全国房地产贷款增幅也已超过40%,60%以上的房地产建设资金来自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约70%的银行房地产贷款贷给了房地产公司,贷给购房者的只有30%。银行的不少房地产贷款有可能成为烂账。

从总规模上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偏大。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4万亿元,相当于1997年的1.6倍。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全局性的房地产膨胀和经济过热,但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引起高度注意,投资规模继续过快过猛增加,企业、财政、银行和社会都可能难以承受。

在扩大投资需求上,关键是要把握好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目前,我国经济有效需求仍相对不足,抑制通货紧缩趋势的基础还不稳固,在建和必要的新建国债项目需要有资金保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今年继续发行14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筹集资金用于国家投资。今年国债资金使用方向和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国债资金将首先用于已开工的续建项目和收尾项目,保证按期建成并发挥效益;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投入;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开发;增加一些必要的新开工项目。

还应当看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经济发展时期的必然选择,是阶段性的政策。近5年投资增长主要依靠国债投资拉动,投资需求增长与发行建设国债的相关度很高。按照宏观调控原理和财政平衡原则,经济政策必须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应当控制并逐步降低,建设国债不可能长期大规模发行。尽管目前国债余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在警戒线附近,财政风险不大,但也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综合平衡。既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必要的国债投资力度,引导和带动全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又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合理控制国债发行规模和投资增长幅度,积极防范财政风险和经济风险。

4.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根据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今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质量与效率,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货币供应适度增长,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银行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及时发放国债项目配套贷款,加大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投入,增加对有市场、有效益和有信用企业的贷款,改进对农村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规范发展个人消费信贷。尽快实现助学贷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全面推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增加有利于优化出口结构的出口信贷投入。继续落实西部大开发的各项金融措施。农村信用社要办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提高农户贷款面。要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对重复建设项目的贷款,控制对产品没有市场的企业的贷款。当前要加强对房地产贷款的监测和管理,落实有关规范房地产金融业务的措施,完善相关贷款制度和贷款条件,有效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同时继续扩大居民个人住房贷款覆盖面,满足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要。通过加大贷款回收力度、加强信贷管理和监督、优化贷款结构和提高贷款质量等措施,继续降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继续贯彻“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规范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国有保险公司改革步伐,进一步发展保险业。改进和加强外汇管理,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有步骤地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继续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第四篇: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文关键词]贫富差距 现象 影响 对策

[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

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 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

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

题。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

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

元。[2]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

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3]

(三)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

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第五篇: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 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论文关键词]贫富差距 现象 影响 对策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3]

(三)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二、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刘国荣在《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延安学报》2002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市场化改革效应。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市场经济规律在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价值规律为基本规律的市场经济规律本身就有使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动动力。特别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更快的、更强的财富积累和裂变效应,使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更加明显。其次,历史和传统体制形成的竞争初始条件差异是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由于历史和传统体制形成的初始条件差异,在城乡、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无论是经济发展差距还是居民收入差距,事实上一开始就被大致确定了。再次,不公平竞争及非法和腐败因素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不平等竞争的表现很多,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一些个别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益或高额利润,而其他群体或个人则不能,最终形成非常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最后,再分配能力不足,难以对分配差距形成有效调节,致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薄兆梅在《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学习论坛》2002年第9期)一文中认为,造成我国贫富差距扩大有六大原因:第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拉大了贫富差距。第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了贫富差距。第三,灰色收入和黑色阶层的出现拉大了收入差距。第四,初次分配过程中的不平等竞争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第五,国家税收的严重流失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拉大。第六,社会防护能力的弱化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李亚军、曾庆飚在《试论效率与公平如何实现辨证统一》(《经济问题研究》2003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贫富差距源自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拉大,除与国家收入分配政策主要向个人倾斜以及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有关外,还有以下原因:

1、分配正向科技人员等脑力劳动者倾斜,高素质人才收入迅速提高,而普通劳动者供大于求,导致其收入水平难以提高,甚至绝对水平下降。

2、城乡分治体制严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明显。

3、垄断高收入依然存在,垄断制度和行为造成收入分配领域的严重混乱。

4、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5、初次分配秩序混乱和再次分配领域的税负不平等及社会保障制度滞后,造成收入悬殊。

6、非正常因素的影响,即违法非法收入的存在,主要是以贪污腐败为核心的违法非法收入成为少数政府官员暴富的主要来源,政府官员的暴富,直接扰乱了收入分配秩序,同时又为更加严重的违法非法收入现象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解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思考与对策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一)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 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4]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 。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二)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性行业应征收垄断税。在税收上要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 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承诺缩小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四) 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 保持社会稳定。[5]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五)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形成三次分配格局。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应当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另外,对于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企业,政府应该在税收和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高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D],江苏,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6

[2]刘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扩大 17年间增加12倍[N],北京商报,2008-10-16

[3]郭爱娣,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比3.33∶1[N], 京华时报, 2008-08-29

[4]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2

[5]李中华,透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拉大[J],求索,2005( 3) : 25- 27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