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案全(精选)

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案全(精选)

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案全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案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

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案全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案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案全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

必修5

第一单元 走进经济

单元要求:

1.了解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报告的写法。

2.培养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3.关注经济发展,关注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消费观,道德观的变化。 单元内容:

1.《钱》——王其柯;

2.《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屏;

3.《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沈杰 单元重点:学写调查报告

一、单元设计:

第一课时:阅读《钱》和《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讨论相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

第二课时:阅读《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以及本单元点击链接的内容,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报告撰写的方法。

第三课时:总结交流本次活动,评价各组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语:读文

1.认真阅读《钱》和《规》两篇课文,完成课后思考题; (1).课文为什么说“‘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 (2).钱是如何推动历史的发展的?

(3).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了哪些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异?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报告的写作指导 指导学习“点击链接”短文:《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的开展和报告的写作》。结合学生设计的问卷和写作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

写一篇调查报告 调查项目:

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及开支

第二课时

一.阅读《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以及本单元点击链接《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的开展和报告的写作》,推断此调查报告的调查问卷是如何设计问题的。

二.熟悉调查报告的格式: (1)标题 (2)前言 (3)主体 (4)结尾

三.归纳设计调查问卷的要点:

第三课时

一,设计问卷调查

(一).问卷形式: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

(二)调查问卷设计具体步骤:

1.定问卷名称,形式。一般由“调查课题+问卷调查”组成。

1 2.定调查对象。 3. 精心提出问题。

(三)具体设计选项要讲究技巧,设计选项要注意: 1.问题的表述要具体明确 2.问题的表述要通俗易懂 3.问题提出要单一

二、以第三课为例子,请每个四人小组讨论写出此调查问卷的设计轮廓,并展示出来。

第二单元 新闻

4、东方风来满眼春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邓小平同志这次深圳谈话的核心观点和相关的重要信息,理解小平同志这次南方谈话的重要意义。

2、体会这篇通讯报道的标题特点以及文章开头的特色。

3、探究课文作者是怎样选择与安排材料的。

二、教学重难点:(要求中的

2、3点)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理清线索,把握重要信息,认识邓小平的性格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二)学生速读文章,理清本文的线索,概括各节内容。

(三)理解课文。

1、从全文中理出小平同志这次深圳谈话的核心观点和相关的重要信息。

2、联系《春天的故事》歌词畅谈这次谈话的重要意义。

3、本通讯用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形式,报道了考察时的重要谈话,说说这些谈话体现了哪些性格。

(四)课文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了解本文选材及安排材料的特点,体会标题及开头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了解本文选材及安排材料的特点。

(三)体会标题及开头的特色。

(四)课外拓展。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6、喜看稻菽千重浪

目标预设

①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体会并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②以分析探究引导写作。

③了解本文的通讯人物——袁隆平的性格特点和高尚的品格,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 2 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表达交流:新闻播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走近人物——袁隆平

三、走入文本

1、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

2、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新闻类文章,它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请分析本文题目的特点。

四、活学活用(写作练习)(10分钟) 问:人物通讯的写作选取人物时有什么要求? 问:是不是只有国家主席、航天英雄、科学家才能作为报道对象?

第三单元 戏剧

9、雷雨(节选)

教学重点

1、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教学方法

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学法指导

掌握戏剧文学的特点:戏剧冲突的尖锐性;人物、事件、活动场所的集中性;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曹禺和《雷雨》

二、戏剧常识

三、《雷雨》的标题和情节

四、文本深入研读及网络实时讨论

A、 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什么?这场冲突最引人入胜的戏是哪一段。

B、 分析人物性格。

五、写作特点

对话个性化是这个剧本的突出特点。

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是又一特色。

10、哈姆雷特(节选)

教学要求

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戏剧人物、戏剧语言的分析。

3 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法和练习思考法。

一、作者简介:

二、社会背景

三、悲剧的情节

四、研习课文

1、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分为哪三部分?各部分主要写的什么内容?

2、课文节选部分是剧本的第三幕第一场。这是展示哈姆莱特性格的重要场次。哈姆莱特被看作是什么样的典型?(哈姆莱特被看作是既勇敢又忧郁的典型。)

3、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哈姆莱特的什么性格特征?

4、戏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他也只得装疯卖傻,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5、我们根据背景和情节的介绍知道哈姆莱特具有哪些个性?

6、分析整个剧本,归结起来看,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什么的冲突进行的?

7、这些冲突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后记】以介绍基本常识为主。

11、城南旧事(节选)

教学要求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话的语言。 教学设想:

1、阅读时要注意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2、安排二课时。

一、导入

二、林海音介绍

三、关于小说《城南旧事》

四、研究课文

(一)简析课文。

(二)讲析课文:

五、试分析音乐描写在剧本中的作用。

六、布置作业

第四单元 文言文

14.鸿门宴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了解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 3.尝试评析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1.文言基础知识 2.历史人物评价 教学安排:四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不少于五遍。时间不足时,可在课后挤时间。 1.读通句子,初识文意 2.标注重要的实词虚词 3.对疑难问题作上记号

第二课时

一、齐背《大风歌》进入本课

二、强调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强化理解课文的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 1.通假字

距——拒

内——纳

倍——背

蚤——早

坐——座

不者——否则 郤——隙

2.重要实词 3.重要虚词:

于;之;为;乃;以;因。 4.句式

使人言于项羽曰 具告以事 大王来何操? 因击沛公于坐

第三课时

一、引入:

二、根据问题串讲文意。

1.曹无伤为什么会派人向项羽告密?这说明什么?

2.项羽得到密报后,第一反应时什么?这能看出项羽当时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 3.关键时刻,项伯向张良泄漏了项羽的机密。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项伯其人? 4.面对危急,刘邦采取了哪几项应对措施?

第四课时

一、让学生尝试评析刘邦、项羽为人

二、问题:对刘邦、项羽二人,你更欣赏、肯定谁?

三、教师结合史料评价刘邦的善于用人

四、作业 1.课后练习三 2.课外阅读:《高祖还乡》

15、陈情表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时数: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二、释题: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2.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2)向谁陈情?

(3)陈什么情?

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三、分析课文

(一)

1 .齐读第一段。

2 .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 .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四、结束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齐诵第一段。

二、导入

三、分析课文

(二)

1 .学生齐读第二段。

2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3 .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

4 .情以动人,理以喻人。

(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指代“但以刘日薄

6 西山„„更相为命”)

四、师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五、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组背诵全文。

二、分析艺术特色:

1 .感情真挚,融情于事;

2 .文脉畅达,照应联通;

3 .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

4 .陈辞委婉,屈伸适宜。

三、总结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

四、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五,谈谈对传统孝道的看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往正确的立场、观点深入探讨。

17、段太尉逸事状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以提问“唐宋八大家”进入作者介绍,提及本单元有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学习目标

了解柳宗元以及本文相关背景。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归纳本文相关的古文知识。

理解作者对太尉品质的赞美,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作者简介

四、题解 学生齐读书本注释,并按照教师在屏幕显示的内容增补。

五、检查预习

六、课文分析

学习1-4自然段

1、学生分小组研读,一个小组负责一个自然段,先齐读,然后该小组的同学逐一翻译每句话,点出重点字词、此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点评,串讲句意。

3、每一个自然段串讲完字词以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本段讲述的事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为每段拟一个小标题,并板书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一、小测

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5-9自然段

1、学生齐读,教师正音。

2、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

3、学生复述以后,教师点评重点字词此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并在多媒体屏幕显示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归纳。

板书:

二、爱民如子,卖马偿租,仁愧焦令谌。

第三课时

一、归纳总结第

二、三件逸事的内容。并总结每件事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介绍韩愈当时的身份,以详细解释及柳宗元作状的因由,是为了驳斥有些人诬陷太尉激于一时义愤反对朱泚的言论,以太尉逸事来表明太尉的高尚节操。

三、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多种多样的描写方法

2、人物个性化的言行

3、“春秋笔法”

4、巧妙铺排、引人入胜

教师归纳,本文的写作的第三大特点是精心选材,多角度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第二篇: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粤教版必修4

《劝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 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 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习”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

二、

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

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

3、 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三篇:高中语文《宝玉挨打》教案()粤教版必修-精

《宝玉挨打》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要做到: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开放性阅读教学应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封闭性和狭隘性,调动学生在阅读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营造开放性的阅读氛围,力求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师要本着民主平等的教学精神,更新自己头脑中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热烈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学期学校要求我上一节语文研讨课,以供语文组教师集中讨论交流。我选择了苏教版教材三年级的《<红楼梦>选读》教材的《红楼品鉴》专题的《宝玉挨打》这篇传统篇目。

《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学习这部经典著作,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内涵。苏教版高中语文选读教材的《宝玉挨打》这篇文章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是一篇传统课文。由于是经典名篇,所以难以讲出新意。处理教材时,我主要采取“开放性阅读教学”,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多样性和阅读方式的独特性,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处理,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欣赏教材,获得审美享受。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要做到: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宝玉挨打(第二课时)

内容分析:

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个高潮,小说从第二回宝玉之奇和政老爷不喜欢写起,逐渐写足宝玉不喜读书,不喜仕途经济而贾政将家族中兴的希望寄予其身望其从事仕途经济,逐渐写足宝玉弃经济仕途而只专注“情”,至此,宝玉的反叛与贾政的正统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终由“不喜欢”“惧怕”“骂”演化为武力冲突“打”,矛盾激化。而宝玉挨打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宝玉要坚定走自己的路,更明白自己的爱从而走出“人人都爱”的迷局,而“识分定情悟”,通过写各种人物在宝玉挨打之后的表现写足人物的感情思想。

通过学习本文,要联系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宝玉的性格,更深的认清宝玉的叛逆性格,更要通过分析挨打的原因来深入领会《红楼梦》的内容,还要认真领会作家营造高潮的 1 高超技巧指导自己的创作。通过品读本文,希望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阅读这一高潮来解读《红楼梦》,理解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红楼梦导言”、“贾府概况”两个选文片段,观看了《红楼梦》的前面几集的视频,对《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已有了初步了解,也对这部文学名著显示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宝玉挨打”一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

2.理清全文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

3.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宝玉挨打后众人的反应:王夫人和贾母是如何解救宝玉的? 教学难点: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人物感情。

(2)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通过贾政、王夫人和贾母三人对宝玉教育态度的对比,启发学生思考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何相互结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问题。

教学方法:点拨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开放性阅读教学 学法:分层合作式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贾宝玉在贾府中的地位吧?他是贾母的心肝宝贝,贾母把他娇惯得生怕“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睛”。但就是这样一位在贾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竟然也挨过打,那么是谁打他的呢?原因是什么?最后结果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宝玉挨打这个大事件。 板书:宝玉挨打 曹雪芹

二、阅读与探讨 问题一:

宝玉挨打的原因是什么?

1.快速阅读文章,找出引发宝玉挨打的三个事件?

 ①宝玉陪客葳葳蕤蕤;  ②忠顺府告宝玉引逗琪官之状;  ③贾环诬告宝玉强奸未遂逼死金钏儿。 2.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他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老路。贾宝玉是一个鄙弃仕途经济、背叛封建礼教的贵族叛逆者,他与封建卫道士贾政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  宝玉挨打的实质是:封建正统势力对叛逆者的一次镇压。

问题二:阅读课文,看看宝玉挨打众人的反应。

宝玉挨打过程中有两个人物需要关注:王夫人及贾母。二人目的一样:救宝玉。我们来比较

2 一下:二人用什么办法解救宝玉的? 1. 王夫人是如何解救宝玉的?

提出问题,播放视频片段,让学生自己观看、分组讨论加以总结。 学生自己归纳出:王夫人三“哭”宝玉

深刻揭示出这位封建时代嫡室夫人的典型心态,充分展现出嫡庶矛盾,并体现了封建礼教对夫妻、母子之亲情的异化。

一哭时抱住板子,以“老爷”、“老太太”身体为重相劝。

二哭时便以夫妻情份相求,自己“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 三哭已是失声大哭,把早逝的珠儿拿来作最后的盾牌,并以此来暗怨贾政。

王夫人的眼泪不仅打动了贾政,换回了贾政心中的温情,救下了宝玉,也哭出了自己的心事:儿子是自己的依靠,儿子在,自己“夫人”的地位就不会动摇。“三哭”表现出贾府嫡庶之争的矛盾。既有真纯的母爱疼子天性,又有悲悼自己的不幸、对宝玉的恨铁不成钢的凄楚和悲哀,但更多的是她竭力维护自己嫡室夫人的情感意念。 2. 贾母又是采用什么办法解救宝玉的?

⑴抛出问题,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注意对贾政的表现加以点拨: 贾母三逼

 “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责怪自己:“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叫我和谁说去!”(求”母亲千万不要生气)

 “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并抬出贾政父亲当年教训贾政的做法,训斥贾政教导无方,使贾政(”含泪“求”母亲饶恕,并发誓“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

 “不如我们早离了你,大家干净!”“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求”母亲千万恕罪。)集中体现了老太太对宝玉发自内心的疼爱,使宝玉摆脱了父亲的毒打,甚至取得了这次冲突的最终胜利。体现了她作为“老祖宗”这一家庭最高地位的贵族老太太的气度、态势和影响。

⑵让两名学生分角色表演贾母解救宝玉的过程,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3.分析贾政、王夫人、贾母在对待宝玉教育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 相同:由于三人皆属贵族社会的上层人物,他们都严格遵从封建的礼制,同时用这种“传统”观念行之于人,因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宝玉能成为家族合格的继承人。

 不同:三人的教育方法不同,贾政爱得无情,王夫人爱得无理,贾母爱得发昏。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他们离宝玉的内心生活太远了。

问题三:你能简要分析出本文的主要人物形象吗?

展示幻灯片上的贾宝玉图片、贾政图片、王夫人图片和贾母图片

1、贾宝玉

展示幻灯片,让学生读《西江月》词,分析宝玉的性格特点。

西江月

(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3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师生共同研讨此词透露的信息:宝玉是愁、恨、傻、狂、不通庶务、怕读文章、于国于家无望„„(学生自行回忆,归纳宝玉的个性、行为,及人们对宝玉的看法)

2、贾政:信奉封建主义的道德理念,严格维护着封建主义的社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希望宝玉成材,光宗耀祖,走仕途经济之路。

作为封建官僚有他古板虚伪迂腐的一面,但作为一个父亲,有他的恨铁不成钢的心酸,有重亲情、负责任为人父的一片苦心。

3、王夫人: 性格看似平和,实则极有心机和威势。她虽不满宝玉的行为,但为了自身的利益又不得不保护这唯一的儿子。

4、贾母: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太上权威,她溺爱宝玉,对所有人都颐指气使,实际上保护了宝玉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课堂小结

曹雪芹在人物安排上,常常把越是关系亲近、地位相同的人,性格越写得迥异,比如同为封建家长的贾母、贾政、王夫人等。课后请再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这种高超的写作手法。

四、作业布置

从《宝玉挨打》长辈们对待宝玉教育态度上的异同,谈谈你对当今社会学校和家长应该怎么 配合教育学生的看法。

板书设计

宝 玉 挨 打

曹雪芹

三“哭” 三“逼”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设计部分环节不太合理,可适当调整。例如:可以在导入课题后直接播放宝玉挨打的视频,效果应该比按部就班地放映视频要好,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有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可否用观看视频代替阅读课文?效果怎么样?”我认为:现代化的教学媒介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适当使用,但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本末倒置,还应把主要精力放到文本阅读和分析中来。本节课我用了大约三分钟的时间为学生播放了宝玉被打的这段视频,学生看得津津有味,阅读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我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2、教学内容要思路清晰,要化繁为简,设置好诱思点,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课改的精神。这节课内容过多,太过分散,应简化教学过程,集中到某几点上,不能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以后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的解决。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新课程中,才能把语文教学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而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是教师的知识所包含不了的。如果在教学中真正调动起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往往能收到教

4 学相长的效果。 这节课,我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取得了不少意外收获,也解决了自己困惑的难题。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时,又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学生掌握了探究文学作品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归纳出了帮助他人所要注意的问题。这又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第四篇:高中语文《长亭送别》教案 粤教版必修5

《长亭送别》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大概都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吧。为什么这部影片能够风靡全球,深深地打动无数人的心呢?它讲述的只是贵族少女罗丝和穷画家杰克的爱情故事,但是它演绎出的却是一种人性的美,一种无私的爱。

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爱,在幻想里,比在现实中更真实;爱,在回忆里,比在现实中更美好;爱,在舞台上,比在现实中更有价值。”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它讲述的就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板书)。

二、作者介绍

《西厢记》的作者,是著名的元杂剧作家王实甫。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明初永乐年间的贾仲明,曾为钟嗣成《录鬼簿》中80余名元曲作家补写吊曲。吊王实甫之《凌波仙》云: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飕飕,排剑戟。醉红乡,雄赳赳,施智谋。作辞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据此可知,王实甫文采风流,才华四溢,与勾栏歌妓有密切交往,深为“士林”钦敬;其代表作《西厢记》在当时就被公认是出类拔萃、首屈一指的作品而享有极高的声誉。

三、作品演变: 《莺莺传》(唐/元稹)——《西厢记诸宫调》(金/董解元)——《西厢记》(元/王实甫) 得名由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明月三五夜]

四、相关情节

《莺莺传》亦名《会真记》,主要讲唐代书生张珙(“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孤坚,非礼不可入”)曾游于蒲州,住在普救寺内,其姨母(崔氏)也带着女儿莺莺住在这里。适逢乱军“大掠蒲人”,崔氏母女“旅寓惶骇,不知所托”。幸得张生保护,“遂不及于难”。张生对美丽的莺莺一往情深,以至“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莺莺终亦“自荐枕席”,“朝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不久,张生赴长安,数月后,“复游于蒲,会于崔氏者又累月”。莺莺“待张生之意甚厚。”后以“文调及期”,张生又将西赴长安,“崔已阴知将诀矣”;张生因“文战不胜”,“遂止于京(长安)”。曾“赠书于崔”,莺莺亦复信表达深情。而张生已变心,视莺莺为“妖孽”,以所谓“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的说词,抛弃了莺莺。但作者最后却说:“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尝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莺莺传》写出的这个爱情悲剧故事,实际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作品里的张生,无疑是一个充满封建意识的负心者、变节者;但作为一个唐代的封建文人,要投身到功名利禄的角逐中去,也只能采取“当日社会所公认之正当行为”。 《莺莺传》:蒲州兵乱---张生护卫---兄妹相称---以诗挑情---张珙遭拒---月下私期---莺莺被弃。可见,《莺莺传》故事内容和矛盾变化头绪都不那么复杂,是一首对封建社会里男子“始乱终弃”造成的爱情悲剧的挽歌。

《董西厢》:张珙游寺---西厢邂逅----墙角联吟---法堂会面---兵围普救---杜确解围---夫人拒婚---琴音传情 ---以诗挑情---张珙遭拒----病卧书斋---莺莺探病---书斋践约---夫人拷红---许婚赴考---莺莺修书---郑恒骗婚---连夜私奔---太守主婚。

可见,《董西厢》的结构更加宏伟,内容更加丰富,是一支对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自主婚姻”行为的赞歌。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到了元代,王实甫又根据《董西厢》把崔、张的爱情故事改为杂剧,为《西厢记》这部古典喜剧的创造作了最后定型。其故事线索是:

⑴焚香拜月:惊艳、借厢、酬韵、闹斋;⑵冰弦写恨:寺警、请宴、赖婚、琴心;⑶诗句传情:前候、闹简、赖简、后候;⑷云雨幽会:酬简、拷红、哭宴、惊梦;⑸天赐团圆:捷报、猜寄、争艳、团圆 补充:《双玉读曲》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红楼梦》 (第二课时) 课文学习

一、与课文相关前奏:

通常被称作“长亭送别”的第4本第3则,是王实甫《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之一。在第四本第一则“酬简”和第二折“拷红”中,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同张生私下结为夫妻的决定性一步。这种出于男女双方真诚相爱的自主选择,使封建礼教的维护者老夫人十分震怒,因此她拷问红娘严加追究。但红娘抓住了老夫人理亏的要害,非但拒不认罪,反而条分缕析,历数老夫人过错,使她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待经官呵,玷辱家门。罢罢!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与了这厮罢。”但是,老夫人又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强令张生“明日便上朝取应去”,并声称“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着新的威胁。“长亭送别”紧接第二折,所表现的正是同老夫人激烈斗争中取得胜利后的这又一次曲折,写莺莺、红娘、老夫人等到十里长亭为“上朝取应”的张生饯行。这折戏以别宴前后为时间线索,主要通过精心安排的十九支曲文,集中刻画了莺莺送行时的心绪。它在读者和观众面前展现的是一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倍增烦恼的暮秋天气,是这卷别离图的背景。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用四个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理清情节线索。

“长亭送别”由三个紧密衔接的画面构成:

一、赴长亭途中;

二、长亭别宴;

三、长亭分别。

起首[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支曲子,系莺莺赴长亭途中所唱。莺莺是怀着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前往长亭为张生送行的。

三、分析第一节:赶赴长亭

1、全体学生朗诵[端正好]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这支曲子在整折戏中有何作用?

莺莺一上场唱的第一支曲子[端正好],便通过她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这种痛苦压抑的心情。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几样带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前者不仅把外在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此曲短短25字,充分写出了时、空、景、情,而且紧紧交融在一起,这是画,这是情,这是血!这是一首流传最广,倍受称赞的西厢佳句

拓展:化用诗句: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本篇写旅次乡愁和离情别恨。上片写景。'碧云',写出了秋高气爽的天气;天连水,水连山,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山连草;天接云,水接烟,山接斜阳。自上而下,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呈现出一派俊爽空灵的境界;下片言情。头两句承上启下,极言相思之情的挚着、深沉。从第三句开始,句句用映衬手法。'好梦留人',说明除酣梦之外,整日为相思别情所困扰。'明月楼高',以美好的事物来反衬,突出离人的孤寂。结尾又推进一步,暗用'举杯浇愁愁更愁'诗意并巧妙地通过'愁肠'把酒滴转化成泪滴。形象地说明离愁别恨已无法排遣。

2、赏析[滚绣球] 1)朗诵,启发:如果说,[端正好]主要是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那么,[滚绣球]便是从正面刻画了莺莺与张生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此曲以反反复复、屈屈折折的咏叹,表现莺莺在来到十里长亭的上愁肠百转的心理状态。

问:你能体会哪些意象哪些词语能抒发这种愁肠百转情感? 词:迟、疾、难系、挂、迍迍、快快、早、松、减等 1恨归去得疾

•恨 2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忳忳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3此恨谁知(松了金钏减了玉肌)为伊消得人憔悴 莺莺想到和张生经历了多少曲折痛苦才得以结合,不期然刚摆脱了相思之苦,却又马上生生地被迫分离,心中充满怨恨又万般无奈。因此,她把短暂的饯别的时刻,视为最可宝贵的与张生相聚的机会,她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的马,她乞求疏林能够挂住将要落山的太阳,然而,柳丝难系,斜晖无情。既然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痴幻的意愿,那么,唯一的希望就只能是让张生乘骑的马儿走得再慢一点,自己乘坐的车子跟得更紧一点---使得两情依依的情人能够靠得更近一点,相随的时间更长一点----能厮守片刻也好!(金圣叹说:曲中“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二句十字,真正妙文,直从双文当时又稚小,又憨痴、又聪明,一片细微心地中,的的描画出来。)

3、赏析[叨叨令]:

以上两支曲子都是莺莺的内心独白。在已到长亭又未与众人相见时,红娘趁空问莺莺“今日怎么不打扮?”从而引出了第三支曲子[叨叨令]。此曲与前两支曲子不同,它既是回答红娘的问题,更是莺莺借题表述自己的苦衷。(问:金圣叹说,这是补写来长亭前“家中情事”是否同意?------预拟别后的情景:准备着’‘从今后’‘久已后’俱是预拟)

红娘的问话,触发了莺莺感情的闸门,使她内心的愁绪,奔涌而出。在道白“你那知我的心里呵”后,尽情倾诉:莺莺先从眼前车马行色牵动愁肠说起,说明了沉重的别情压在心里,是无心打扮的原因。既而设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在了无情致的昏睡中和涕泪长流的悲愁中苦熬光阴。越想越感到不可忍受,痛极,闷极,于是重复发出“兀的不闷杀也么哥”的“呼喊”,以为无奈的渲泄。 然而,别离已无法挽回,唯一可告慰的将只能是别后的鱼雁传书。于是,莺莺只得强抑悲痛,频频叮咛红娘“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总结:[投影] [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排比、反复手法;五个叠词;排比、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这支曲词层次分明又流传如珠。它用了一连串排比式的叠字句,每组之中, 前句有两个带“儿”字的词,后句是双音词的重叠。却如前人所云:“语中每叠二字,正是呜咽凄断说不出处。”它成功地突了剧中人物回环往复的浓烈感情和掩抑诉的声气口吻。

4、总结一节(flash):•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戏眼:愁别离)

四、分析第二节:“长亭别宴”

这一节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连用八首唱词,体现恨别情怀。[脱布衫]此曲写了“西风”

用心

爱心

专心

3 “黄叶”“寒烟”“衰草”, 是莺莺座在送别宴席上表述恨别情怀之前的起兴。正是在这“黄叶纷飞”“衰草凄迷”的氛围里,她看到张生在那里不是正襟危坐,而是像插在那里似的歪歪斜斜地坐着,而且紧蹙双眉,如呆如痴,死临侵地。

2、讨论:[小梁州]对此曲的解释向来有歧义。究竟是谁“阁泪汪汪”“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罗衣”一般亦多用于女子,而且“推整”二字所描述的那种假借整衣以掩饰心绪不宁的情态,也显然是莺莺的写照,整个“哭宴”一折主要是写莺莺的别恨离愁,而并没有更多地表现张生的情怀。所以全曲皆为莺莺自谓之说,似更贴切。 [满庭芳] 老夫人已在催促“供食”。所以此曲首句为“供食太急”。全曲又一次表现了莺莺是如何珍视与张生这临别的相聚。她希望慢慢“供食”,就是为了与张生再“厮守得一时半刻”。她想,如果没有母亲在座,将为张生“举案齐眉”。但这一切都不能如愿,此时只能“眼底空留意”-----对张生以目传情。这种痛苦,足使她化作望夫石。

4、心绪:[快活三] [朝天子]茶饭无心,酒食无味-----始而感到酒食有如泥土,但立刻又感到酒食连泥土的滋味都没有了。别离之情,已使她完全无心茶饭了。美酒犹如冰凉的白水,而且“多半是相思泪”。至于茶饭,自己难道不想吃吗?只是肠胃里已塞满了愁怨,又怎能吃得下茶饭!此时她觉得这所有的痛苦都源于“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5、总结:从[脱布衫]到[朝天子]一共八支曲子写“长亭别宴”。别宴开始了。可是,早已“恨塞满愁肠胃”的莺莺,“甚么汤水咽得下!”“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她的整个心灵,都萦牵着即将远行的爱人:“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真是肝肠寸断,令人心碎!然而,当着长亭别宴主持者老夫人的面,他们不能互诉心曲,只能是“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长亭别宴”这部分集中刻画了郁积在莺莺心头的依恋、悲伤、怨愤的情思,同时也通过莺莺的眼和口,展示了同样经受着离愁煎熬的张生的情态。 第三课时

一、 分析第三节:[五煞]至[一煞]主要写莺莺对张生的叮嘱

1、 指读[五煞]至[三煞]:莺莺以最富柔情的妻子的身份,千叮万嘱,——让张生要注意适应水土,路途上要节制饮食,在荒村野店之中要“眠早”“起迟”:一个妻子所能想到,她都想到了;临别时应该嘱咐的,她都嘱咐了。

2、投影:[五煞]表现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最后一句是自忖自语,想到深秋寄旅最需要关照的,自己却不能“扶持”左右,淡淡的内疚,感人至深。

3、[四煞][三煞]预拟别后的寂寞与归家后的情景,虚实重叠,令人心碎肠断。[四煞]临别之际,送行者越叮嘱越动情,越激动,越悲哀,故此曲中有“泪添”“恨压”二句。“晚来闷把西楼倚”构成一幅图画;而倚楼远眺所见“夕阳古道,衰柳长堤”又是一幅图画。 两幅图画构成的意境,则是倚楼远眺望人归,惟见夕阳古道不见人。此刻虽是莺莺“预拟”,但也正是日后实景。接下来[三煞]中“归家若到罗帷里,……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亦复如此:“预拟”与实景的重叠。

4、[二煞]曲中虽有“你休忧”“休要”“你却休”诸般叮嘱,但最重要最深沉的是“此一节”!“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这似乎是隐藏在莺莺内心最深处的不安,因此也在送别的最后时刻再一次道出。(背景补充)

5、小结第三节:

临别叮嘱的场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 关心和担心:既希望他“得官不得官,疾便 回来”,又担心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这 种心态不仅表现了莺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 而且表现了她对二人前途的深深的忧虑

二、分析第四节:分手后的场面,描写了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用心

爱心

专心

4 (投影1)[一煞]莺莺诅咒青山,诅咒疏林,诅咒“淡烟暮霭”,因为这一切“遮蔽”了她目送的张生。张生走了, 剩下的惟有寂寞无人语的“夕阳古道”和偶尔传来马嘶的“禾黍秋风”。离别之痛,使莺莺木然良久。她忽然在恍惚之中对自己有些不解:张生已去,自己为什么还不上车归去? [一煞]“古道烟霭图”,写目送远去时凄怆悲苦之情。张生离去,莺莺相送上路,步送不及,以目送之,目送不及,倾耳听之,杳然远去,令人顿生无限愁怅之情。正所谓聚散两依依。(投影2) 赏析[收尾]所写的意境,传达的情感,及所用的艺术手法。(投影3)[收尾]红娘提醒了痴迷之中的莺莺:“夫人去了好一会,姐姐,咱家去!”莺莺此时心目中只有“四山如围,一鞭已远”。经红娘提醒,她看到了将要载她归去的车子,她立刻把自己的烦恼愁怨与车子联系起来,感到这样的小车是装不下她胸中的无限烦愁的。

“残照”表现内心的怅惘失意。最后一句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自然贴切。(投影4)

写“愁”的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煞][收尾]两支曲子,便刻画了莺莺的这种怅惘情景和依依心情。“夕阳”一句,看似平易,含情极深。夕阳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真实描摹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离别”的亲 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 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美。

2、莺莺形象: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美好的爱情理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

一、天长地久的爱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这一折突出地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并不仅限于儿女情长(投影)正是如此,莺莺的比山高,比海深,比无边的芳草更加无边无际的离愁别恨,便感染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条更加久远的历史长河…… 《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资其洁清也;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 ……(金圣叹)A、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

人物心理:离愁别恨:经历艰难,始能结合,

昨夜允婚,今日别离忧心忡忡:荒村雨露,野店风霜, 无人扶持,最难调护。惴惴不安:异乡花草,再行栖迟, 停妻再娶,忘情负义。埋怨不满:拆散鸳鸯,催逼上路

此情难诉,此恨谁知

刻画方法:直抒胸臆: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借景言情: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以情衬景: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妙用修辞:典故、比喻、对偶、夸张B、对离别情境的生动描写:曲词中描写秋景的组合意想长亭路上: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秋风阵阵、北雁南飞筵席之中: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黄叶纷飞 袅袅烟气、野草零落。分手之时: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 夕阳古道、风啸马嘶。 练习:

1、请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 [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

2、用描述性的语言以“怅望”为题从莺莺的角度和心理再现这一送别场景,尽量用上曲中的意象

3、杜牧在《赠别》诗中说:“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始免别离愁。”可以说我们生活之中虽不一定有如莺莺和张生这样令人销魂的离别,但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分别亦是经常遇到的。选取你感受较深的分别,作200字左右的场景描写 以上任选一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第五篇:高中语文第课《失街亭》教案粤教版讲义

失街亭

教学目标:

分析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一、导语

历史上的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它是诸葛亮率军初出祁山,攻打魏国的咽喉要道,成为蜀魏两军必争之地。蜀军一路上士气高昂,接连获胜,不料,在战局的关键时刻,街亭一战,失去进取中原的据点和有利形势,导致了诸葛亮初出祁山的全局失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街亭”。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三绝”形象,即“奸绝”曹操,集中了封建统治阶级所有的恶德、残暴和奸诈的紧密结合,构成了千古奸雄的独特性格;“义绝”关羽,义和勇是他最突出的特征,这两者都走向极端,因而带来刚愎骄矜和以死度公的缺陷;“智绝”诸葛亮,既是智慧的化身,又是道德上的典范,特别是那忠贞的品德更为感人。诸葛亮一向神机妙算,常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这次为什么失掉了如此重要的街亭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复述情节

孔明点将:司马懿、张邰挥师西进,诸葛亮料其必取街亭。参军马谡愿前往防守,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令王平协助防守绘制“图本”;又唤高翔“屯兵”街亭东北之列柳城,以作策应;再派魏延屯扎街亭之后。遂令赵云、邓芝出箕谷为疑兵,自统大军以姜维为先锋取眉城。

马谡拒谏:马谡“屯兵山上”,王平规劝,马谡不听,二将分兵。

双方激战,蜀失街亭:司马懿围困街亭,断绝汲水道路,放火烧山,蜀兵不战自乱,马谡冲出重围,魏延来救,陷入包围之后,王平来救,魏王二人回寨不成,来投高翔。三将谋复夺街亭,连连中计,迫不得已,退守阳平关。

布置退兵,挥泪执法:诸葛亮闻街亭、列柳城俱失,跌足长叹,布置撤军。回汉中后,赞赏赵云,挥泪斩马谡。

三、疑难指津

本文的情节错综复杂,而作者把它写得紧然有序,试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得脉络分明而又结构紧凑?

节选部分人物众多,矛盾复杂。有蜀魏之间的矛盾。在蜀汉内部,有诸葛亮和马谡、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司马懿和朝廷、朝廷和孟达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渐缓和。围绕这些矛盾开展的情节更加错综复杂。作者之所以能组织得紧紧有条,是由于他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第一部分写马谡立状守街亭和诸葛亮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北上。第二部分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诸葛亮布置退却。第三部分主要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这三部分始终不离街亭的攻守。前后照应,主要集中在说明街亭的重要、“当道下寨”和“围山断水”这几个问题上。如“围山断水”,在第

三、

五、

六、

七、九自然段反复照应,使得文章脉络分明,结构紧凑。

四、分析人物

根据对以上情节的分析,我们判断一下,决定街亭能否守住的两个关键人物是马谡、诸葛亮两个人物形象,先看马谡,我们仍然联系情节来看,街亭最终失守,从写马谡的言行看,

1 前文有哪些暗示?由此我们评价一下马谡这个人物形象。

狂妄自大,麻痹轻敌(除了语言描写,有一个表情重复,很能表现这种性格,三笑) 死守教条,勇担责任(还有如此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素质教案)

五、小结

一个活生生的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似乎当年的赵括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看,马谡说的第一句话就把诸葛亮的千叮咛万嘱咐当作了耳旁风,他的语气里还似乎有点笑话诸葛亮的谨慎多余。当王平向他提建议的时候,马谡满口理论,什么“凭高视下,势如劈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自己素读兵书当成了炫耀的资本,殊不知这正是他自己的思想误区,而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不是常常遇到吗?

由于他的狂妄自大,不听孔明的部署,和王平的劝阻,也由于他的麻痹轻敌,死守教条,只会纸上谈兵,最终使街亭失守,但他勇于承担责任的优秀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我们看诸葛亮,仍然联系情节,街亭最终失守,从写诸葛亮的言行看,前文有哪些暗示?(强调街亭重要,安排具体环节,连续层层派兵,最后调派杨仪,这些都看出诸葛亮对街亭能否守住的担忧)从后文看,诸葛亮这些担忧是不是多余的?不是。这些担忧都暗示了街亭最终会失守,同时我们也可以由此看出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神机妙算、小心谨慎、忠于蜀汉(印象中的诸葛亮,其他方面的性格的表现呢?) 勇于自责、执法严明、有情有义(也有一个表情,三哭:感情、爱才*、负托;) (*马谡曾为诸葛亮出谋献计两次,都大获成功:一次是七擒孟获,他建议以攻心为上;另一次是利用反间计,挑泼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结果司马懿被贬回乡。)

小结:《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总体上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鲁迅先生曾有这样的批评: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而《失街亭》中却写到他用人的失误,而且写了他的勇于自责,有情有义,这就使近妖之诸葛有了很浓的人情味,我们也知道了诸葛亮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而不是那种既能呼风唤雨,又能料知后事的神,而这个人物就显得更有魅力。

六、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这一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1)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正反对比,用次要衬托主要是本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将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对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确建议,衬托主要人物诸葛亮部署的正确。

(2)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马谡的三次”笑曰”(①”笑”诸葛亮”多心”,②”大笑”王平”真女子之见”,③”大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表现了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和思想。

(3)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斩马谡”一段,以诸葛亮的”三哭”(”挥泪””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诸葛亮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执法严明、忠于蜀汉、严于自责、体恤部属等多方面的性格。

七、*专题辩论 失街亭,谁之过?

通过刚才的人物形象分析,很明确,马谡和诸葛亮就是决定街亭能否守住的关键人物,两人对街亭的失守,都负有责任,马谡勇于承担责任,诸葛亮也勇于自责,那么,两人的过错,谁更严重?

第一种观点,街亭之败,马谡应负主要责任。马谡狂妄自大公然违令,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诸葛亮对马的缺点并非全无认识,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如马谡屯兵当道抵挡司马懿大军,战局会朝着有利于蜀方的方向发展。

马谡请战,立下军令状,以“乞斩全家”的担保来表明决心与信心。而在诸葛亮心中,

2 马谡“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建“攻心计”令孟获就范,建”反间计”令司马懿下野,可见其人亦非无能之辈。诸葛亮完全有理由相信他。

诸葛亮复令魏延、高翔襄助防守街亭。作了这样的布置,街亭自然不致有失。只是马谡过于狂妄自大,麻痹轻敌才造成了街亭失守。

马谡失聪,误扎了营盘;马谡失察、失谋、失随机应变,导致失了战略要地,失了性命,失了蜀方的大业;

第二种观点,街亭之败,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司马懿评曰:“孔明用此人,如何不误事?”诸葛亮自承“深恨己之不明”,可见诸葛亮用人不当是失败主要原因。

诸葛亮的“失算"在于,没有看到马谡缺乏作战经历,可为良谋而难作良将,也没有对马受命时流露的骄狂情绪予以注意,终至酿成大错。

诸葛亮失察,误用了马谡;诸葛亮失察,失了用人的正确尺度,失了正确的决策,失了军事家、政治家应有的明智。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其他观点:刘备早已看出马谡志大才疏,临终前告诫诸葛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诸葛亮没有在意,仍付以前锋重任,致使街亭大败。他虽然也指责马谡“违命”,但他作为主帅,选将不当,授任无方,应负更大的责任。

马谡抢占制高点,在兵法并无错失。他同意王平分兵扎寨,形成犄角之势,也不失为应变之计。如果当时诸葛亮派后续部队及时参战,形成一种山上弩机齐发,箭下如雨,王平在强弩掩护下反击,后续部队对张郃实施反包围的局面,那么街亭之战会是另一种后果。诸葛亮让马谡成为远悬于外的孤军,自己屯兵祁山,滞留不前,加速了马谡的覆败。

把一个不善于带兵打仗的人推到指挥一线,本身就是用人上的错误决策,作为点将的诸葛亮,应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马谡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理论家。街亭征战之前,诸葛亮曾出兵南中,他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决策,诸葛亮采纳并实施,取得了“七擒七纵”孟获的战果,达到了“南人不复反矣”的安定局面。试想,假如诸葛亮能将马谡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当参谋,马谡不仅丢不掉性命,还定能为蜀汉天下贡献才力,从而名扬四海,光耀后人。可见,选才难,难就难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个在科研战线有所建树和造诣的人,让其去搞行政管理,十有八九怕是管不出章法,理不出头绪。有劲使不上,你能说他无用吗?只能说明用人不当,岗位不符。派一个文静的带着绣琅镜的政工干部“统兵打仗”,搞不好会弹道无痕。慧眼识人才,是领导者的责任,才尽其用,则是一个优秀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的品格之一。居高位者,有思才之心不够,仅有识才之能也不够,关键是要有用人之本。爱惜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荐人才、保护人才,固然难得,那么,选准人才、用准人才,更属不易。)

其实,这个问题历来就没有定论,从诸葛亮和马谡身上,我们能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吗?(讨论)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出了问题要分析原因,勇于自责;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认识事物、选用人才都应尽可能的全面而准确。

直面现实,反思历史,我们能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就是我们的目的。 总结:《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众多精彩故事中的一个。通过学习本文,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它“文不甚深,义不甚俗”,雅俗共赏,描写精湛,人物传神,善写战争,结构宏大。《三国演义》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