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小学教学
第一篇:应用信息技术小学教学
信息技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范县第二小学
吴彩群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生活面狭窄,作文题材单调;作文批改效率低;作文讲评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些都已经成为让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如果把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作文教学课堂,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极大地增强开放作文的教学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力量。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无意识记还占优势,他们的学习活动常受直接兴趣所支配,因此更要重视兴趣的激发。在低年级作文训练中,我们如果能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相整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境,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儿童主动说、积极写,就会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如今,大多作文题目内容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如“写一种植物”“记一种小动物”等,这并不利于对初学作文的儿童的训练。于是,我便设计了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而且教学软件使文题以“图画”的形式来展示。例如,要求学生写植物时,屏幕上展示了十几种植物(西红柿、榕树、喇叭花等),其中除了真实生动的图像,还有关于这些植物特点的简单介绍,学生通过简单操作——击键,便可以从各自的计算机选出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然后
- 1
动会上拔河活动的全过程,以某个拉拉队员的手舞足蹈,某个运动员的奋力拼搏的典型画面为镜头定格;用绳子中间的秤砣即将过线,输赢即定的那一瞬间为慢放画面;选秤砣一过线,胜利者欢呼雀跃,拉拉队员相互拥抱的镜头为循环播放;抓神态迥然的运动员、老师,拉拉队员的对比画面为窗口浏览。学生自由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场面,打开了思维的闸门,自然地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作文也妙语连珠。如“瞧!拉拉队员黄昌强因个子太矮,竟然站在凳子上,用力地挥动着队旗,那团跳跃的火焰点燃了大家的斗志。”“那个沉甸甸的秤砣像铁了心似的一寸寸地挪向对方。我的胸口也越来越闷,像灌满了铅,真希望此刻时间凝固起来。”“我们赢了!大家松开手,相互拥抱着,叫喊着,操场上顿时沸腾起来。站在队尾压阵的曾宇还没来得及解下腰间的绳子就跳起来,被绳子拽住绊倒在地。他索性躺在地上,闭上眼睛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选材和组材的能力。
盖房子要材料,造军舰要材料,写文章呢?也同样要材料。 "没有油和盐,大师傅也靠边",这些俗语强调的正是材料的重要。材料重要,但并非不加选择都可采用,须知,用劣质材料盖房子、造军舰,其结果不言而喻,写作也是如此,倘若用上"低级的庸俗的不上档次"的材料,其后果同样糟糕。反之,有了好的材料,如何舍取,如何运用,则是更要费一番斟酌的。如果材料处理不当,或用得不得其宜,不得其妙,也会大大降低一篇作文的档次,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组材问题。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该选哪些材料、哪
- 3
一张笑脸,一张恐慌的脸,一个黑洞洞的枪口。并提出要求,要求同学们重新组合这个镜头,分别表现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胆小卑怯两种不同的精神境界。通过讨论,并通过实际演示,同学们很快进行了正确的组合:表现大义凛然者的应该是",一张恐慌的脸,一个黑洞洞的枪口,一张笑脸",表现胆小卑怯者的应该是"一张笑脸,一个黑洞洞的枪口,一张恐慌的脸"。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帮助,这两个组合的过程,被细腻地模拟演示出来,非常形象,而且十分生动,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同样的材料,通过不同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却是大相径庭的。这种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片断,让学生重新组合的方式十分有效,因为学生的组合可以被演示出来,学生可以很快领悟自己这种组材是否合理。
四、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鼓励创新想象,培养独创能力。 想象是从此事物的特征想到还不曾存在的彼事物,并按人们能够接受的样子或熟悉的状态表达出来的思维方式。它能够给人们以宽阔的思维空间,只要你认为是合理的,就可以把它写成是存在的。作文离不开想象,现象能够把记忆中的表象加以改造组合创造出新形象。想象可以使作者文思泉涌、浮想联翩,使内容更充实,形式更多样,主题更深刻,感情更饱满,思路更广阔。没有想象的文章是干瘪无味的。 一般说来,想象是自由的、大胆的、丰富的。但想象的自由是建立在对必然规律的认识基础上的,是对生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即合理。所以康德说:“想象是‘自由的’,但又是‘合符规律的’”。想象有其本身的规律:或取其质同;或取其意反;或取其联系。作文教学中,
- 5
既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修改过程,又一步步地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如此这般,加强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作文交流,实现多向互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作文评价和修改的能力,让他们到体验到习作成功的欢乐。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发挥语言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小学作文教学锦上添花,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甘肃省民勤县青云小学 张晓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改实施以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数学课程标准》也进一步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过程;不重视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不重视数学结论的发现、推导过程的探索。课堂上偏重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及训练,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致使大多数学生每学习抽象知识时就会感到困难,这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计算机给数学的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计算机当作和铅笔、橡皮一样的学习工具。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使得原来难以用语言、普通教具阐述的抽象问题以直观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对其建立直观表象,更好的思考各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例如,在求解阴影部分面积时(如图所示),若用传统方式教学,几块不规则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很难计算;但若利用计算机,可以先将几块要求解的阴影部分重新组合,组成一个规则的常见图形,该题就变为计算一个常见的规则的图形(长方形)的面积了,形象生动地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先简单组合再求解阴影部分的面积。
这利用了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将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先形象地认识、再进行抽象地概括,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数学信息,同时也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但要注意,计算机的演示只能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必须恰当地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的过程。
图:求解阴影部分面积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还要个性化互动、群体互动,做到因材施教。我们知道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技术的先进与否,而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能否构建与信息化教学环境相匹配的教学模式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探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
而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就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程序一般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我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馈。该模式主要强调一下几个方面:
1、情境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数学问题意识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相关的问题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这会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对数学的求知欲,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2、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强调学生协作、教师参与
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能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在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教师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全面地看待问题。
3、及时评价问题的完成情况 为了保证上述过程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数学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过程要求学生将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做到数形结合、音形兼备,有意识地和无意识地学习结合,有助于学生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觉得轻松愉快。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又要注意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是否与实际联系等诸多因素。在教学中将“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做(或操作)、学生在技术的支持下复习、运用旧知识来探索新知识”等这几部分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做”合一。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强有效的工具。经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文化等的综合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利用形、色、声等多样化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丰富资源,创设各种教学情景,营造良好语言学习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以此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试对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英语教学较之传统英语教学的优势,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展现真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模式,无法模拟较真实的教学环境,而使知识的传授显得较抽象、枯燥、乏味,学生接受的刺激较呆板,无法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更谈不上产生浓厚兴趣。而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却能构建出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这样就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入到了实际生活中,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们对所学知识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How many”课程内容时,就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在“单词复习”环节中,以动画—flash制作的砸蛋游戏的方式呈现各已学的单词,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词汇复习变得新鲜有趣。以此种方式呈现的信息看得见、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不仅完成对已学单词的复习巩固,重要的是使学生们的精神为之一震,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课堂中来。再一个在“新知呈现”环节,放映了一群孩子们放风筝的动画,同学们在此轻松的环境下,会情不自禁的数一数风筝的数量,此时我会自然引出问题“How many kites are there?”;待学生回答后,展现一只鸟突然飞走的情景,学生此时会不由惊叹:“The black one is a bird” and “17?But that’s only 16”;这样就将各知识点自然呈现出来。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同时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真实语言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决定着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速度。而学生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只是机械获取经老师深加工过的知识与经验,也可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听课”,得不到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手段,教师可充分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索,获得新知识,积累学习经验,真正体现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模式。
例如:在学习中外名人时,我给学生们布置了学习任务,让他们上网查找自己最崇拜伟人的事迹等相关资料。学生们兴趣盎然、干劲十足,纷纷在互联网这一庞大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接着,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合作、开动脑筋自编对话介绍各位伟人。在活动中,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扮演各种角色完成对话。这样,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相探讨交流,他们对众多伟人都有了详细的了解,启发了英语思维能力,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三、 学科知识的整合,实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提高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现代信息化教育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自主探索新知识的平台,彻底改变了“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将已掌握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应用到英语学习中,使两者做到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以此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实现对两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提高。
例如:在学习完服装衣物的描述后,我让学生们在“画图软件” 中设计自己最喜欢的、最具创意的服装搭配作为语言交际的情境。在学生们完成作品后,举行一次“A Fashion Show”的表演活动,让学生们在网络多媒体的环境中,利用控制软件将其组代表作品展现给全班同学,并由组内成员通过说、演、唱等形式表达其设计思想及意义。学生们在原位不动的情况下,就可以与全班一起分享作品、共同探讨、互相交流,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校园外的人分享。这样,学生在学习应用英语知识的同时,又巩固运用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不仅培养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在此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得到培养,知识得到综合应用,学生的主题地位也得到体现,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具有新奇性和可视性。同时可以更好利用讲、比、看、练等各种形式,唤起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寻找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创造性地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第四篇: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在小学信息技术采用微课教学,成为开展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微课教学手段和能力的优化,不仅突出了微课在上机操作的实践优势,也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微课程 实践性
小学信息技术是基于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理念、使用技能,从而能够有效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微课教学是一种被国内外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教学手段能够和信息技术课堂特征充分吻合,保证教学成果的有效转化。
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手段
1、加强基础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注重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通过微视频能够有效诠释每个知识点,深入解析教学重难点,将课堂教学的实验案例做到仔细讲解,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能够完美诠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点。
2、突出实践应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是课堂教学与上机操作相互结合,而课堂教学与课余练习相互配合的学科。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可以将上机操作的课程内容通过微视频进行录制,将课堂教学中的课堂知识、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通过微课视频的暂停、快进、倒退等功能进行播放,可以组织学生根据需要自主浏览,能够认真观看掌握微课视频的重点和细点。
3、强调趣味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小学生社会生活中广泛接触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知识,其如何做到深入浅出的讲解成为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通过微课教学,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进行充分结合,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做到生动展示和趣味建设,保证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做到手脑结合的学习体验。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措施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做到分层次教学,保证学生的实践操作,拓展课堂教学的不同空间,保证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
1、结合微课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小学信息技教学的微课内容大多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某个知识点、某个技能目标和某个实验案例,教师可以开展分层教学、问题教学,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和合作学习,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安全和病毒防护》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将计算机病毒的类型、特征和安全防护要点做成不同的微视频内容,根据不同的学习层次提供给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开展自主和合作学习。教师通过问题教学来组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预防的措施和计算机病毒的法律界定等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和合作学习,对于抽象的病毒知识做到清晰了解,而生动的教学模式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微课视频提升探究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通过微课视频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有效探究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和实践应用。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初探Windows》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Windows操作系统的教学知识分成不同的知识点做成微课视频,从而能够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启动和退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将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开始菜单、鼠标的使用技巧等教学重点、难点做成单独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认真了解和熟练掌握,在课余时间反复操作。提高学生对于Windows系统的操作兴趣,加强他们对于鼠标的操作,尤其是双击操作,实现Windows系统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解析。
3、采用微课模式拓展学习空间。微课视频能够做到课堂教学内容的真实记录,教学难点、重点的反复播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将线上教学内容放到线下来学习,将课堂重点放到课余时间反复观看和理解。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认识WORD》的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知识点比较多,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时间很难掌握教学知识点,这就需要微课教学来将WORD教学课程内容做到认真分解,将WORD启动和退出方法、窗口各个栏目组成和工具栏显示、隐藏等知识做到认真录制和仔细讲解,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认真操作,保证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做到有选择的学习和观摩。在线下空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WORD操作案例,积极开展自主和合作学习,保证WORD学习的有效延伸。
总结:小学信息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信息技术的解析、实践操作的完成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些都可以通过微课教学来诠释和延伸。教??一定要加强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利用其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带动信息技术教学的直观化和具体化,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熊开武.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9)
[2]简生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5(04)
[3]李婉.探讨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24)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势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以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优化;创新
教师要运用信息教育技术,就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语文学科来讲,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接下来,我就以教学中的实例来谈一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谈一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中,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 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而且可以为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创设情境, 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 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 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出来。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我利用信息制作了多幅画面。首先我引出课文导语:一座皇家园林,被人们称为万园之园,它的名字就叫圆明园。接着配合优美舒缓的轻音乐,用不同画面方向飞出的字体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在学习圆明园的辉煌时,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空中俯瞰图和平面展示图,学习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时,出示课件展示圆明园的建筑美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风景名胜“平湖秋月”、诗人笔下的 “蓬莱瑶台”等,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在视觉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圆明园被称之为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真是名不虚传。在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让学生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和仇恨的情感,利用《火烧圆明园》电影解说词里的一段话渗透“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教育。
又如:在教学《奇异的琥珀》一文时,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琥珀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价值。课中让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穿插演示教师制作的课件——琥珀的形成,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课后延伸,学生利用搜集的图片和文章,进行排版和粘贴,制作成电脑小报和知识卡片。对于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进行评比,对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实践证明,由于信息技术的恰当利用,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其他讲授方法。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讲是业务的提高也是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来说则是享受一种高层次的教学。这样的语文课,既直接地体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体验之乐,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培养,情感得以熏陶。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要完成教学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过去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优势。
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那种对敌人极端蔑视,对死亡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特意播放了本部影片的片断,使学生从形象、声音、情感上加深对课文的领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的文章还有《迎来春色换人间》《赤桑镇选段》等。
又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时,詹天佑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隧道,设计的“人”字形线路这两部分,集中地体现了詹天佑的聪明才智。为了突破这两个难点,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将开凿隧道的两种方法,设计的两个火车头在“人”字形线路上的运动,用动画的方式巧妙地表现出来。学生看到这样绝妙的设计,不但理解了课文,还深深佩服詹天佑的聪明才智。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网络资源突破了知识来源的限制,极大地扩充了教学容量, 使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局限于学习课本中的内容。例如《鲸》这篇常识性说明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课前先让学生搜集关于鲸的资料,让学生对鲸有了自己的了解。课上先播放一段“鲸”的录像让学生的思维进入鲸的世界。接着提问: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吗?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当学生理解了这些问题后,给学生分组,然后让学生用自学的方式来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后集体进行交流补充。理解课文后,在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到的信息,介绍一些课文中没有提到的内容。如《蓝鲸的自述》等,让学生深切认识到人们行为的错误,深切感受到应该爱护动物。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 这样的课堂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究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 四.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特别适用于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 探索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把学科知识、生活常识与自身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将课内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 从而有效地促进其主体作用的发挥。如在学习《梅花魂》一课时,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在屏幕上展示几幅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梅花, 同时播放歌曲《红梅赞》。这时, 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因声情并茂的画面而生趣盎然,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抓住这一契机提问:①课文讲了关于梅花的几件事?②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③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爱梅花?我们怎样能更快地了解相关资料。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在教师课前设计好的《梅花魂》专题栏目中学习,及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信息的筛选。让学生了解梅花的精神,了解什么是有气节的人,了解有气节的人的相关故事。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完全被调动了起来。这样, 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从以上教学的实践来看,信息技术已经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转变成了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认知工具。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全面地、准确地理解教材的整体内涵,能够寻找到提高学习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方法。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和优势。作为优化教学的一种工具,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它只是辅助课文学习的一种的手段,绝不能代替对文本的研读。我们应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量和度,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的研究使用这种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