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二年级教材培训讲稿(集锦)

二年级教材培训讲稿(集锦)

二年级教材培训讲稿第一篇:二年级教材培训讲稿二年级教材培训讲稿——第四册第五单元汇龙学校周艳众所周知,二期课改的课程与教材,体现了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 的转移。

二年级教材培训讲稿

第一篇:二年级教材培训讲稿

二年级教材培训讲稿

——第四册第五单元

汇龙学校

周艳

众所周知,二期课改的课程与教材,体现了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 的转移,而“学会提问”则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宋代学者陆九渊就已提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想而知,这种能力从古至今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训练重点就是“读课文,提出问题”,即“学会提问”的能力。我想就以单元重点为抓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关于学会提问的好处是勿庸置疑的,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可是由于课堂提问会超出老师的预设,有一定的生成性,会打破老师的教学顺序,它往往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可能会流于形式,草草收场,也可能会绕过学生的问题回到老师的预设而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那也就达不到培养此能力的目的了。

对于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首先我觉得有必要认识一下培养学生提问所需的过程。培养学生提问、释疑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发诱导阶段

这一阶段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只停留在不理解词语、故事情节和文章结构方面。

刚开始训练时,我们的孩子正是处于这个阶段,老师会觉得问题比较浅显,也可能会比较零乱,此时就需要老师善于梳理归纳,选择有价值的、归纳出典型的问题,渐渐地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这一阶段,老师应该培养学生“敢问”。 第二阶段:促使提高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的问题己上升为不理解句子及文章中心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上来了。因此,老师要在“敢问”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善问”。老师应善于捕捉典型性的问题,从而牵一发让其动全身。

第三阶段:自我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要重在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坚持性学生往往也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因此,这就更高地要求教师不但要准确传授知识,还要讲清自己是怎样找到答案的方法,也就是要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当然是较高层次的了。

我们二年级的学生可能停留在第

一、第二个阶段的居多。

其次,我想讲的是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也就是何处着手提问。

一、从课题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文眼”,是了解文章的一个窗口,从题目入手是学会提问的一个重要方面。读文先读题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学会在课题质疑,可以使后面的学文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

有的课文对题目质疑,就能很好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比如第28课《打碗碗花》这个课题就很吸引人,学生对于这种花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会觉得很好奇。我觉得老师可以这样组织教学:出示打碗碗花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一些信息后,他们会更有兴趣,随后出示课题,进行质疑。学生可能会问:打碗碗花长得怎样?为什么叫它“打碗碗花”?它真的会打碗吗?老师顺势让学生整体感知,(可以是听录音、师范读、自由读、有条件的可以多媒体演示等)随后解决问题。其实这三个问题已经将文章的脉络理清楚了。第一个问题就是打碗碗花的外形,课文的第

一、二小节,紧抓“异样”一词。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在第三小节,即它名字的由来。最后一个问题是文章的重点,“我”做了一个试验来证明它真的会打碗吗?紧抓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词句“将信将疑”、“忐忑不安”等。 (见附媒体、板书)

还比如第27课《一颗希望的种子》一文,其课题就耐人寻味。可以让孩子们读课题,猜想其中的意味,比如:什么是“希望的种子”?这颗种子会结出什么果实?

从题目质疑是学生首先要学习的提问方式,也是最容易学习的提问方式。老师可以及时总结质疑方法:比如一些故事类的题目往往可以这样想:①XX为什么要这样做?②怎样做?③结果怎样? 比如《徐童保树》一课,可以这样问:徐童为什么要保树?他是怎样保的?结果怎么样?

二、字中质疑

到了二下我们的学字就应该是以新带旧,新旧联系,特别是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要让学生仔细比较,反复辨别,牢固掌握,以减少错别字。《薄荷茶》中的“摊”字为什么是“扌”?而“海滩”的“滩” 为什么是“氵”的?就可以让学生从其部首的不同来辨别,经常让他们对字形提问,比较分析,有利于生字的巩固、少写错字,提高辨析识字能力。《打碗碗花》一课中“忐忑”为什么都是心字底,一个是上,一个是下?其实这两个字是会意字,老师只要讲到心里不安稳,不安定就可以了。像这样的字从其自身就能理解它的意思,上小下大则为“尖”。

三、词中质疑

如《最后的玉米》中“心灰意冷”一词。首先,让孩子们注意到:它失去信心,是因为它始终没有被摘走。在它的心目中,好玉米的标准是:先被摘走。其次,引导孩子知道:它失去信心,是因为它不知道能留作种子的才是最好的玉米,更不知道它要被留作种子,以为自己长得不好才没有被摘走。这是一个误会,这个误会让它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意味自己一无是处。最关键的是,要启发孩子思考讨论:为什么一个误会就让它看轻自己?由此揭示主题:对自己要有信心,有本领的人一定会被发现,本领越强,用处越大。这篇文章我觉得还可以打破常规,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改变文本,当那个玉米连连叹气,老是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的时候,可不可以让玉米振奋一下,主动问问老婆婆,你为什么不摘我?是我长得不好吗?让学生根据原文本的用意使玉米同老婆婆交流一下,消除这个误会,同样能达到文章的意图,同时也给学生塑造一个“坚强”的“玉米”的形象,还能告诉学生遇到挫折不要气馁,要继续努力。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还不成熟。

四、句中质疑

《最后的玉米》中有句话:“这可是今年地里长得最棒的玉米了,有了这么棒的种子,明年一定会大丰收的。”可以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要把长得最棒的玉米留作种子?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孩子实验。在同一花盆里播上同一种类。不同品质的植物种子,并进行同样的管理。实验阶段,指导孩子们观察,还可以指导他们写最简单的观察日记。

五、篇章质疑

比如31《掌声》,学生会提出这两次掌声的含义一样吗?他们为什么要响起掌声?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想知道自己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又恰恰是文章的主旨。老师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给予掌声的这位同学是个怎样的人?掌声响起前她的表现是怎样的?(立即把头低下去,犹豫了一会儿)(不想引起同学们注意、甚至是自卑的)在第一次响起掌声的时候添加一个想像练习:如果你是范小君,听到掌声你会怎样想?学生很快就能领会第一次掌声是给她信心,鼓励她。第二此掌声后,她又是怎样的?(深深地鞠了一躬,微笑着走下讲台)从小君的变化得知两次掌声对她的作用。这样的点播引导,使学生领悟文章哲理思想,水到渠成。

六、在读中质疑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学生理解文章思想的载体,低年段学生主要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味,用质疑来代替教师繁锁、冗长的讲解,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方式不同、理解程度不同、赏析角度不同、当然导致对文章的疑问之处也不同。因此以读为问的前提是无法改变的。

七、在文章的重复处设问

文章的重复处必有作者的用意,需要好好体会。例《我是苹果》一文中,“我是苹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这句话重复出现了二次,可引导学生进行发问:“为什么这句话要重复出现二次?二次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吗?”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现代诗,感受到诗丰富的意象表征即可,进而完成课后“说”的练习:以“我是苹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开头,说几句赞美苹果的话。

八、围绕矛盾处质疑

文章看似矛盾之处常常是作者着力的地方,需要仔细推敲咀嚼。如29课《爱写诗的小螃蟹》的最后一节“小螃蟹又哭了,不过这次他哭得很开心。”“又”是再一次的意思,那么小螃蟹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哭的?“哭”和“开心”是矛盾的,为什么小螃蟹“哭得很开心”?“开心地哭”其实是喜极而泣,第一次为什么是伤心地哭?第二次为什么是开心地哭?像这样看似矛盾的问题,正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最好落脚点。

九、从标点符号着手

文章的标点也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重要场所,我们不能忽视。例《薄荷茶》中这样写道:“桃花端起小瓷碗,这些人哪,也真是„„”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加上省略号呢?也真是什么呢?导致她觉得手里很沉很沉?以此深入探究,结合朗读,体会其中的感情。

十、于常规说法不同处存疑

作者写作的妙笔往往在于与常规说法的不同之处,我们要在这些地方细细品味。如《我是苹果》第4自然段中“跳跃的希望”、“凝固的汗水”都不是常规的词语搭配,为什么要这样运用?引导学生存疑,从而体会作者用词之巧妙,用词之传神。

十一、在中心质点处问疑

《一颗希望的种子》是本单元的打头课文,课后练习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质点提出了两个问题:爷爷为什么要把西瓜搬到地里?爷爷在孩子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以后会结出什么果实呢?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能明白本文的中心。

我们要鼓励学生不唯师、不唯书,敢于向教师、书本质疑问难、向权威挑战,为此,让我们的课堂要多一些质疑问难,让我们的学生学会问“十万个为什么”!

以上是我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为重点对第五单元进行了一些粗略、浅显的说明,仅是一家之言,肯定还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教,谢谢!

2006年2月

第二篇:二年级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今天我们学校数学老师一块学习了小学二年新教材培训,内容有:课堂教学,二年级上册新教材评课及新教材分析及建议,二年级下册新教材分析及建议。

课堂教学展示有两位老师上了两节非常精彩的课,分别是《平移和旋转》、《千以内的大小比较》,两位老师各具特色的给大家展示了课堂教学,使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专家的评课以及对新教材的分析和建议也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具体的说一下:第一节课采用小游戏猜猜看的游戏引入,有学生表演动作,有学生猜,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充分的调动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态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老师的及时表扬也鼓舞了学生学习的信心。第二节课以节目爸爸去哪儿贯穿其中,充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用他们熟悉感兴趣的节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效果轻松愉快,学生可以在玩中学,轻松的掌握知识。

专家对教材的分析及评课使我受益匪浅。专家指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学习重要的两点,一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两点是学生今后学习的两大法宝。课堂教学中动作表征、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合表征四种表征结合起来,教学会有更好的效果。

今天老师的讲课及专家的评课及专家的教材分析,都使我对新教材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多的帮助。刘孝华2014年3月6日

第三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培训心得

小榄镇丰华学校 于黎

2012年2月28日,我参加了小榄镇小语组织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不但观摩了冯老师一堂精彩的《葡萄沟》阅读课,而且有幸听取了永宁中心小精英队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策略为主题的教材分析,感觉收获很多。帮助我解决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并且指明了以后教学的方向。

一.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黎老师在识字教学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课前预习到位、课内自主到位、课后巩固到位。课前预习到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具体做法:预习时提出一到两个较难理解的字让学生在家查字典,培养学生会借助字典自主识字。而查字典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收益远远大于给生字组上一个词语的本身。学生识字组词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识字组词的能力也明显得到了提高。为了检测学生查阅字典的效果,冯老师在课堂中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汇报自学的情况,这样孩子们的字词学习所得能够在展示台中得到体现,这无疑是对孩子的一种极大的鼓舞。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会给人带来一种极大地心理满足,这种满足所产生的快乐将会转化为每个孩子继续学习的动力。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二.写字教学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写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指导学生练字,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偏旁部首、结构造型,只是机械重复点、画、钩、挑等写字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针对此情况,精英队给予我们三个有效策略:1.培养习惯2.善于归类3.重视示范。笔者知道练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勤练是写好字的保证,同时也是强化兴趣的唯一途径。为做到强化学生的练字兴趣,笔者结合校内课程安排合理充分利用每日一练活动,并每周开展一次班内小组评比活动,选出好的作品张贴在班内写字栏中;每月推选出最佳作品张贴在年级壁报栏中。借助各层面练字活动的持久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习字环境,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保持积极的写字兴趣。 三.阅读教学

读书不思考有如吃饭不消化。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会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笔者就采用了以学生的读代替教师的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么葡萄沟到底好在哪里呢?最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这样,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对课文的理解也远比教师逐句地讲要好得多。而且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样是教授《葡萄沟》,冯老师善于整合教材进行了课内延伸,在理解的基础结合本土菊花文化气息上进行口语练习运用,通过迁移性的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及时地加以运用,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口语交际与写作教学

胡主任提倡我们在平常的教学时,教师要大胆取舍,精心选择,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找出适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作为口语交际的话题,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材。如:〈〈找春天〉〉教材只配有一幅插图,要求学生观察图中的景物,并能按照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春天。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而此时,我们的校园已经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春意盎然,这不是一个活的课堂吗?因此,笔者就把课堂搬到了校园里,学生在校园里找春天,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寻找,就会说出他们眼中真正的春天。这时的学生已经将感知转化为思维了,通过积极动脑,积极动口,来再现绚丽无比的春天。借此笔者鼓励学生用语言的记录春,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一定会珍惜本次学习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利用时间给自己“充电”,为将来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2012-3-8

第四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材培训

(2017-09-13 20:54:45) 转载杂谈 ▼

标签:

依托教材,紧扣单元,抓住文本,迁移创新 ——部编本二年级新教材介绍及教学建议

一、整体概况

本册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每个单元由3-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4次。从本册开始编排“写话”栏目,穿插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共编排3次。承接一年级教材的编排体例,“快乐读书吧”编排在第一单元的后面。

本册课文(除两篇特殊课文23课和24课,要运用习得的识字方法练习猜字音)全文注音,有些字根据普通话在语流中的读音,标注为轻声或变调。(比如第一课中的妈妈,轻声,一群,变调)课文外的其他生字一律按字注音(比如课后要求会认的字脑袋的“袋”字,注本音四声),如“蘑菇”的“菇”,在语文园地四“我爱阅读”《画家乡》中按照注音体例,标注的是本音ɡū。

要求认识的字标注在课后识字条中,已经认识的多音字,它的第二个读音在文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这个多音字也标注在识字条中,用蓝色标识。(比如“教”字,原来学过的读音是四声,这里第一次出现一声,用蓝色标识,提示老师们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个新字音的读音及新的用法)要求会写的字标注在田字格中,并附描红字,方便学生练习书写。

教材最后有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的450个生字,要求会写的250个字,及本册要求会写的词语。

二、主要特点

(一)注重文化传承,立德树人,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套教材改版的初衷就是体现国家意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正确的价值观,认同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时, 要充分发挥教材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优势,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中。一方面,通过“家乡”“伟人”等单元主题的设定以及新课文的加入,加大上述教育内容的比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关语料,拓展阅读。通过“我爱阅读”栏目中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古代先贤的丰功伟绩,感受革命先烈壮怀激烈的故事;通过“日积月累”栏目,让学生读背优秀古诗词和立志、勤学、忠厚等方面的名言、警句、俗语,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同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二)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梯度目标

本套教材在教什么、学什么方面有了非常清晰的目标。教材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每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成为语文学习的要素。每个单元,既有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又有非常明确的语文学习的要素,这种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使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使教学更加有章可循。

二年级上册的7个阅读单元,大体围绕“大自然的秘密”“儿童生活”“家乡”“思维方法”“伟人”“想象”“相处”等人文主题编排,随单元安排的语文要素有:“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三)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构建课内外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是本套教材编排创新的一个体现。本册教材除了课文,还有语文园地编排的供课内外拓展阅读的材料“我爱阅读”,其编排思想与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一脉相承,这一板块的内容,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交流为主,是一种非功利、无压力的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此外,从一年级延续下来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对每学期的课外阅读进行系统指导。与一年级下册读童谣和儿歌相衔接,二年级上册推荐的是读童话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学习伙伴的对话提示了读一本书要关注的基本信息,还提示学生要养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 从课文到学生自主阅读的“我爱阅读”,再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快乐读书吧”,整个教材形成了一个课内外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关注语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

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我们一直在呐喊,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科学课,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但是,受教材编排的局限,老师们在进行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时往往无处下手,这套教材,从选文到课后题的编排都给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可以说,关注语用,是本套教材一个鲜明的特点。教材关注能够促进实际运用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学习之后,能够在今后的识字写字口语表达和书面作文中灵活运用。如,有关汉字的构字规律,在一年级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基础上,本册教材通过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栏目,进一步揭示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这些构字规律,是为今后的自主识字打下基础。又如,编排有关标点的知识,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书面表达;学习打比方,是为了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生动有趣„„关注语文知识实际运用的价值,将“死”知识变成“活”知识,是教材在语用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是语用思想的另一个重要体现。

三、教学建议

(一)关于生字教学

1.教授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生字教学,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始终,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这册教材主要体现以下识字方法。

(1)字理识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学习。比如识字课《树之歌》集中学习8个木字旁的汉字;语文园地五的“识字加油站”,教材根据“峰、锋、蜂” “幕、墓、慕”“抄、炒、吵”3组字的字形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偏旁的特点判断字义,把生字选入恰当的语境中。这里强调一下,老师们教学时千万不要图省事,直接连线组词就完事,一定要彻底让学生根据偏旁的不同认识到不同字的不同用法。比如,巾字底的幕字跟布有关,开幕,幕布。土字底的墓跟土有关,坟墓,墓地。下面是小字加一点的慕跟心里想的事有关,爱慕,仰慕。这样,学生从字理的角度对字有了基本的认识,判断如何用字就有了依据,就能够正确使用。

(2)事物归类识字。如,语文园地六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车和船的名称,语文园地八识字加油站是动物类,通过归类,并借助生活经验,学生能比较直观地了解生词的含义。 (3)生活识字。如,语文园地三列举了9种课余活动的名称,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就能了解生词的意思。语文园地四,呈现的是一张普通的火车票,提示语“从火车票上也能认识很多字”,强化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引导学生随时随地主动识字。

(4)查字典识字。本册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介绍了部首查字法,这是学生独立识字经常使用的方法。教材介绍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要领,对其中较难的两个步骤还进行了专门练习。编排“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这一要求,是希望查字典的练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真正落实到用字典查字的实践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使用部首查字法的能力,教材在语文园地七,还安排了独体字的查找练习,在后续年级还将安排一些特殊字形的查找练习,以全面提升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5)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字。语文园地六的“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猜测多音字的读音;语文园地八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的规律,猜测拟声词“啪、唰、吱呀”等的读音。在学习了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两种查字典的方法后,教材在《大禹治水》的课后练习中,针对“挡水、疏导、驱赶”中这些加点的生字,提出“你知道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吗?先猜一猜,再查查字典”。这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的一种练习设计,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经验和汉字的构字规律,大胆猜字,最后用查字典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猜测的结果。

2.打下良好的写字基本功,重视正确的写字习惯的培养

本套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十分重视写字基本功和书写习惯的培养。一年级在要求书写的字旁边呈现新笔画,每一个要写的字都做了笔顺跟随的处理;“书写提示”强调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这些为后续年级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在一年级正确书写300个汉字、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基本笔顺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不再呈现新笔画,要写的字也不再做笔顺跟随处理。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较高、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现在又在课文中出现的字。二年级上册加大了写字的量,全册写字250个,每课要求写8-10个字,有助于打好写话的基础。

“书写提示”重点指导了“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短右长,左长右短”“左右相等”等字形结构的书写规则,并提示了一些良好的写字习惯。如,“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保持页面整洁”。随着写字量的增加,错别字现象开始凸显。教材在语文园地七的“展示台”中,列举了容易写错的汉字以及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和同音形近字,提示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要注意进行对比,写错的字要及时订正在改错本里,要经常拿出改错本看一看„„所有这些举措,都旨在帮助学生养成及时改正错别字的习惯。 3.加强用字的训练 每课出现的生字,都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学会运用。训练方法常见的有口头扩词,给词填字,给句子填字,形近字辨析,同音字辨析,多音字辨析等等。要争取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生字时就牢牢地记住并学会运用,打下坚实的语用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练习形式的改变。比如多音字,过去都是给音组词,现在要求改成改成给词选音。比如“发”字,给“发现”,“头发”,“发展”“卷发”,等词语,让学生判断发字在词语中的读音。

(二) 关于词语训练 1.重视词句的积累

词句积累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内容,本套教材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积累和巩固词句: (1)“词语表”的词语。每课要求会写的词语,在附表“词语表”中呈现,“词语表”中的词语都是课文中第一次出现的词语,由会写的字组成,必须全部掌握。

(2)课后练习的词语。课后练习设置“读一读,记一记”栏目,运用多种扩词方式,让学生积累由本课要认的字扩展的新词,这些字一般都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由“袋”扩展出“脑袋、口袋、袋子、袋鼠”,由“迎”扩展出“欢迎、 迎接、迎风、迎面”,由“塘”扩展出“水塘、池塘、鱼塘、荷塘”,这些词语都是学生认知经验中的常用词,学生只要读出字音,就能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不需要教师的讲解。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建立字形和字音之间的联系,扩大了词汇量。

(3)课后练习的语句。除了编排专门的栏目,课后练习还在相应的课文后面编排了背诵、抄读句子的练习。全册要求背诵共9次,其中课文7次,片段2次。抄读句子的练习,有的语句是从课外拓展的(如《树之歌》),有的来自课文(如《难忘的泼水节》)。 (4)学生主动的积累。为了强化积累意识,教材还在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中,示范了3张学生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卡片,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积累意识,从小就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词句的习惯。

2.加强词句的理解赏析和运用 词句练习要贯穿语文学习的始终。

(1)词句的理解。词句的理解,强调的是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大致意思。为此,教材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专门的练习,凸显了这种学习方法。有时也会根据词语构词的特点,提示相应的理解方法。如,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根据4组表示颜色的词的构词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又如,语文园地五的“字词句运用”针对8个有共同语素、结构也相同的四字词语,教材引导学生借助熟词“自言自语”,迁移理解生词“豪言壮语、甜言蜜语”的意思。老师们请记住,课文中出现的每一个生词,都要引导学生理解意思。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各种方法,不要求精确解释,但是要能懂大概意思并且能在一定的语境中准确运用。

(2)词句的赏析。词句的赏析教学也很重要。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知道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个词有什么好处。用这个句式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好处。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3)词句的运用。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吗,语用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低年级来说,语用训练主要体现于词句运用。

词句的运用,要关注语言运用的适切语境,强调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的联系。如,《妈妈睡了》一课,第二自然段中有几个修饰性词组:明亮的眼睛,红润的脸,弯弯的眉毛。正好是教学生把话说具体形象地好材料。老师们通常的做法是,出示填空题,让学生自由地补充说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眉毛。现在要求给情境,给材料,对着给的材料学习把词语说具体说生动。我们可以给一张图片,对着图片说出这是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眉毛,还可以扩充到其他的,比如这是什么样的大海,什么样的天空。再比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不再像原来一样空泛地让学生说我还知道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而是先列举出课文中比较有意思的词语,然后提供柳树、蒲公英等植物案例,让学生迁移运用文中的好词好句练习说话。 拟人句也是一样,不要学了一个拟人句就让学生自己说一个,而是给一个情境,说说这个情境可以用一个怎样的拟人句来描述。 (举例:六年级的排比句考试题) 这样,给练习情境,带着解决问题的任务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表达方法,既降低了难度,又有了依托,有了实用价值。比空练效果高很多倍。

本册教材在课文的选编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上,对语言文字运用训练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相比于老教材有了巨大的进步。我们看一下,教材对语言的领悟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 有将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巧妙融合的,如《雾在哪里》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仿照例句,“说说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不仅归纳了课文内容,还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运用了“无论„„还是”的句式表达。 有在对比中感受语言表达的不同的,如《纸船和风筝》的课后练习: 读一读,比一比。(105页)

有借鉴表达进行仿说或仿写的。如《寒号鸟》的课后练习,表现“冷(冻)”和“热”的程度,一个是从人的身体状况:“冻得直打哆嗦”“热得直冒汗”,一个是从外在的环境表现:“冷得像冰窖”“热得像蒸笼”,这种多样化的表达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还有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如,《语文园地四“字词句运用”》:(54页) 总之,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善于开发课程资源。随时学,随时用。

词句教学是一二年级段的重点,一定要把握文本的训练契机,练透练熟,让学生实实在在掌握词句的运用,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和成就,为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关注复述训练指导

从这册教材开始开始,我们看到了有关复述课文的要求。从第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开始,就开启了复述的训练。(看课本第4页) 1.什么是复述

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 2.复述的意义

为什么要复述呢?复述是一项综合性训练。它富有创造性,能把记忆、思考、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复述课文的过程不仅是课文语言内化的过程,还是学生的听、读 、思、记能力训练的过程,是理解与表达的交互训练。

学生能熟练复述课文,至少说明他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对部分内容记忆了,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了,敢于站在同学们面前表达了。一堂语文课让学生做到这些,不愁你教的语文成绩不高。

复述一般用于叙事性文体。

学生在复述之前,必须熟读课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脉络,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组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的内容。复述不是背诵,不是照般原文,而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创新。它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巩固和积累,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系统、连贯的言语能力。 3.复述的训练层次

不同的年级对复述有不同的侧重训练

一二年级以看图复述为主,三年级练习详细复述,四年级练习简要复述,五年级练习创造性复述。各有侧重,但是要灵活把握,不要搞一刀切。比如,四五年级的精彩情节也可以详细复述。所以老师们一定要重视复述能力的培养训练。

对于我们来说,复述并不陌生。多年前就有这项训练内容。但是,从来没有像这套新教材一样把复述训练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老师们一定要遵循教材要求,舍得花时间进行复述训练,要让学生掌握复述方法,学会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复述的兴趣,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关于口语交际

本册编排的4次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无论是交流有趣的动物,还是介绍自己做的一件手工作品;无论是与别人商量事情,还是看图讲故事,交流的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在这些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如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商量》,教材创设了如何向同学续借书、如何跟爸爸商量调换电视频道等情境,让学生思考: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和不同的交际环境,应该怎么与人商量?又如,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向别人介绍(或者是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怎么才能说清楚、听明白。不难发现,由这些话题所引出的口语交际训练目标,正是合乎学生需要的、有共性的、具有迁移运用价值的课程内容,它不仅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将在口语交际课中学到的原则和方法直接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提高日常的口语交际水平。 全套教材建构了清晰的口语交际目标体系。每次的交际活动都有明确的交际目标,每一次交际活动,都会从倾听、表达或交流的角度列出两项一般性的、可以迁移运用于日常交际活动的重要交际原则,以清晰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在一年级培养学生“大胆说”“认真听”,说话要有对象意识、场合意识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的交际活动侧重训练学生如何“说清楚”、如何“听明白”。《有趣的动物》引导学生做到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做手工》引导学生在讲述制作过程时要“按照顺序说”,听的时候要“记住主要信息”。《商量》培养学生的对象意识和场合意识,学会文明礼貌地与人商量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图讲故事》创设的故事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想象力。重视方法的指引及示范引导

本册教材重视口语交际方法的指引及示范引导。如,《有趣的动物》这个话题,如何向同学清楚地介绍有趣的动物,教材提示“先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说给同学听”,这是把话“说清楚”的一个重要方法,说话是需要先思考的,要想让自己的表达更清楚、更顺畅,就可以先想一想,想好后再说。在《看图讲故事》这个话题中,交际目标提出“按顺序讲清楚图意”,如何达成这个目标,教材也做了提示:“先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把这些图画的内容连起来”。在《商量》这个话题中,交际目标提出“要用商量的语气”,但什么是商量的语气,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教材通过“我”的示范性的三段话,提示学生应该怎么向别人提出商量的问题,怎么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当别人不同意的时候又该怎么表达。通过这样的示范引导,学生就知道怎么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交流。口语交际教学要有提升点,本册增加了交际愿望未达成的训练。

(五)关于写话 二年级上册写话练习的编排,有两条途径。

一是随机安排在课后练习中,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进行仿写练习。如《黄山奇石》一课,要求学生借鉴文中打比方的方法,用上“好像”“真像”写一写图片中的石头;《葡萄沟》一课,要求学生仿照句子“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学习如何写具体,如何写概括。也有的是从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入手,写写感受。如《纸船和风筝》一课的课后选做题:“小熊也想写一张卡片,挂在风筝上送给松鼠,请你替他写一写吧。”

二是设置自成体系的“写话”栏目,编排在语文园地中,共3次,内容分别是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写留言条、看图发挥想象编故事,各属于记实类、应用类、想象类3个类别。本册教材中“写话”栏目的设立,表明全套教材书面表达训练的正式开始。

在第一次正式的写话练习的编排中,教材用“图示+指导语”的方式,提示了写话最基本的要求:“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实际写话中要注意的地方不止这些,像开头空两个格,要写清楚写工整等等。教材通过这两个提示语,引导师生关注在写话的起始阶段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养成良好的写话习惯打下基础。对于留言条,要写清楚基本的要素,注意行文的格式,这些要点教材用示例的方式都给予了提醒。

起始阶段的写话练习,重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教材在话题的选择上,十分注意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写玩具、看图编故事,这些都是学生愿意写、容易写的话题。学写留言条,更是生活的必须。而在写话的要求上,除了一些基本的行文和格式规范,其他不作具体规定,学生能写几句就是几句,多少不限,自由地写。其目的在于营造无压力的写话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放开胆量,把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 最后重点提示,写话练习,注重指导,切忌放手。

(六)关于阅读教学

二年级阅读教学,要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重视朗读指导,重视积累,重视复述,在此基础上,本册教材还要重视以下事项。

1.重视朗读练习,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一年级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根据语义做恰当的停顿,能读出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语气的基础上,本册在朗读方面还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分角色朗读,能对比读出感叹句和陈述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角色的心情读出不同语气,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课文。并从本册开始,让学生尝试默读,试着不出声

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唱读。做到不嚷,不拖音,不拿腔拿调,不和尚念经一个字一个字把句子读散,选择和文本内容适合的语气,声音高低适合,速度快慢相宜,自然流畅听起来舒服。目前最常见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嚷读,可着嗓子嚷,声音倒是够大,但是过头了。还有一种与之相反,声音特别小,像小蚊子嗡嗡的声音,老师不停提示大点声,仍然无济于事。怎么训练呢?低年级教师要善于范读善于领读,及时纠正错误的,巩固正确的。 2.重视课后练习,充分用好用透课后练习。

本册教材除了选文比过去更重视文质兼美外,还大幅度改版了课后练习,加进了很多语言训练的因素,练习的含金量大幅度提升,而且重视与生活的联系。如《田家四季歌》的课后练习拓展了表现农事活动的常见词语,引导学生借助这些词语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四个季节的主要农事活动。《寒号鸟》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此外,练习的设计还更加注重语言运用的适切语境,避免单调、枯燥的机械操练。如《植物妈妈有办法》的练习设计:“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通过情境图片,为学生选用词语设置了恰当的语境,仿照课文的语言形式,又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帮手。所以,老师们在教学时一定要重视课后练习,用好完成好课后练习,就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3.善用泡泡

课文中出现的泡泡题,提示了教学重点,给了学生思考的机会,老师们也要巧妙利用,不能浪费掉。

关注学生的感受欣赏评价能力的培养,给学生说感受的机会。 关注课外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4.关注课外阅读,要关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本课文。低段阅读不能少于5万字,从二年级开始,进入整本书的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阅读记录手册,每天抽查。

(七)把握教材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 1.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

本套教材按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单元内的数篇课文在共同的人文主题下,围绕同一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要把握一个单元内几篇课文之间的联系,把握课文与园地的联系,把握单元之间的联系,比如第一单元,三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都是童话故事,园地后的我爱阅读《企鹅寄冰》是童话故事,快乐读书吧还是读童话故事。教学时要在一年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如,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个单元3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都紧密围绕这个要素进行反复练习,确保这一要素得以落实。又如,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材在《黄山奇石》《葡萄沟》两篇课文中,分别以“陡峭”“五光十色”为例,提示学生要联系生活、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中,教材又以“隐蔽”“烦恼”“流连忘返”为例,让学生结合语境大胆猜测词语的意思。这样的编排,体现了一个新知从学习借鉴到理解运用的过程,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关注不同册次的梯度发展(即纵向联系)

除了加强单元内部的有机联系,教材还关注不同年级、不同册次之间语言要素的衔接与发展,努力做到循序渐进,螺旋递进。如,针对语文要素“借助图画阅读”,一年级上册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指定的生字,到一年级下册发展为不仅是借助图画,还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来猜读指定的生字、了解课文内容。而在二年级上册,这一能力则发展为独立阅读全文不注音的课文,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猜读生字,猜不出来的字可以查字典,真正做到自主识字。

又如,在理解内容方面,一年级上册主要是培养学生“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能力,一年级下册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实现了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到了二年级上册,教材在阅读理解方面提出“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等要求,这表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局部走向整体,体现了阅读能力的渐次提升和发展。 老师们,新教材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抓住教材改革的契机,用好教材,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 分享:

1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533)┊ 评论 (0)┊ 收藏(0) ┊转载(0)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2017年08月25日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发评论

更多>>

做第一个评论者吧! 抢沙发>>

登录

第五篇:部编本一二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心得

开学处学校组织了一~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材培训,培训深入浅出,既在理论高度对教材编写理念、原则、意图、特点给我们与会老师作出了全面分析,又分别从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等方面为与会老师在作出了细致有效的教学方法上的建议。通过培训,我受益匪浅,对一年级部编教材有了更新的认识,懂得了怎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下面就谈谈我通过培训对新教材的一些认识。

一、深入细致地解读教材,正确定位各部分内容

全册内容包含“我上学了”、“集中识字”两个单元共10课,“汉语拼音”2个单元13课,“课文”有四个单元共14课,还有“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等内容。在肖教授的具体解读各内容的过程中,我渐渐明晰了作者编排本册教材的意图。如,“我上学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我是中国人”是孩子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我是小学生”是角色定位;“我爱学语文”是学科定位。这几个不同层次让学生一步步地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成为小学生的自豪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热情和欲望,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通过培训我体会到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重要性及意义,以后在备课的时候,我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文章的主旨,更好地用之于具体的教学中,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握教材的逻辑启蒙意义,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肖教授指出,新教材的每个主题都含有这个逻辑启蒙的功能。比如,第56页“字词句运用”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逻辑导图:以“车”为主体,分别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以及词语的拓展和积累。可以是“火车”“马车”“汽车”等表示全车的名词,也可以是车上的一部分如“车站”、“车厢”,还可以是相关动作的“上车”、“坐车”等。在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积累词语的同时引导他们找到相应的位置,让孩子们一开始就形成类似这样的逻辑思维意识,以后在不断的训练中加强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生字的学习便富有了思维发展的价值。在学习汉语拼音及生字词语的时候,也要注意几个词语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开启孩子大脑中的智慧,形成学科逻辑思维。

三、抓住板块特点,定位准确,发挥教材最大功效

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刚开始的识字单元,开篇《天地人》以传统文化三字经的形式出现,接着《金木水火土》则与五行知识相关,是五行文化的体现。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古代文化知识,受到古典文化知识的熏陶感染,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其中识字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学生一开始就接触自己学过的生字,所以信心很足,兴趣很浓厚,学习的效果也就更好了。

再如,汉语拼音的教学,是定位在识字的工具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这两个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整合的情境图,为孩子们展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情境,以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帮助他们学习字母,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基础,有利于发展语言,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虽然各个板块的教材功能不一样,但却指向同一个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东西,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重视课外阅读,培养读书习惯

部编本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下册推荐了童谣和儿歌,着重培养学生分享图书的习惯。经过一个学年的阅读引导,孩子们很容易就学会看课外书,爱上读课外书,同时也初步养成一些基本的读书习惯。

五、凸显语用意识,体现语文的实用性

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教学中我们要把学语文和用语文相互结合起来。比如,在生活中学语文——二上园地四识字加油站中提供的识字内容是南昌到北京的火车票,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识字;随学随用,感受语文的学习价值——比如学了《我是什么》中“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后就引导学生用“有时候”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具体情境,如给多音字组词等等;在重视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关注语用能力的培养;写话练习关注与生活的联系等等,都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与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实用功能。

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讲解的容量非常大,内容丰富,方法独特有效。鉴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却不能一一表述出来,深感惭愧。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多地利用老师所说的各种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实际教学,争取做个创新型教师,带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