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服务企业助推企业发展(精选)

服务企业助推企业发展(精选)

服务企业助推企业发展第一篇:服务企业助推企业发展强措施优服务 全力助推工业企业跨越发展在全市扶持千百亿工业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座谈会召开后,兖州市经信局迅速行动,自我加压,提振锐气,创新思路,决心以超常规的办法举措,促进我市工业企业跨越发展。

服务企业助推企业发展

第一篇:服务企业助推企业发展

强措施优服务 全力助推工业企业跨越发展

在全市扶持千百亿工业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座谈会召开后,兖州市经信局迅速行动,自我加压,提振锐气,创新思路,决心以超常规的办法举措,促进我市工业企业跨越发展。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带动作用。编制完善造纸包装、橡胶轮胎、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引导行业龙头发展高端终端产品,同时提高加工深度,拉长产业链条,增强配套能力。

二是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以“大项目突破年”为抓手,继续实行集中会战制、领导包保制,按镇街、分片区召开项目现场推进会、企业现场办公会,一个项目一本台账,找准制约因素,集中攻坚、重点突破,全力加快项目进度。

三是突出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批企业研发平台,组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济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培训活动,切实解决传统产业创新能力“空壳化”问题。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是突出破解企业发展瓶颈。以“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 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环境优化月”活动,在全面摸清企业发展要素的基础上,开展用工对接、金融对接、土地对接、电力对接等专题对接活动,集中解决影响工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立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市经信局

第二篇: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金融危机日益扩散,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近日,上海市宣传系统人才交流中心秉承“扶持中小型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专业人力资源服务”这一宗旨,为本市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带来了一系列优惠的人力资源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

挑战一

人事管理和用人成本上升

随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完善,其管理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许多中小型企业不得不在有限的管理经费中专门拨出人事管理经费,这样不仅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而且会给企业带来管理上的隐患和风险。

解决之道:专业的人才派遣和薪酬外包

中心以专业的服务、优惠的价格为企业系统性解决合同签订、招退工手续、社保缴纳、住房公积金、薪酬核算发放以及档案保管等一系列繁琐事务。同时,中心还针对中小型创意企业推出了免费的薪酬外包服务。利用成熟的薪酬外包模式,为企业提供包括薪酬方案咨询、工资核算、工资发放、员工年度收入统计以及员工个人所得税代申报等服务项目。通过科学的服务流程,帮助中小型创意企业降低操作风险,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

挑战二

缺乏系统规范的人力资源专业指导

通过调查显示,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普遍缺乏对国家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的了解与掌握,尤其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在人力资源实务操作中极易因没有经验或对政策缺乏了解而形成被动局面,以致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与后果。

解决之道:人力资源政策法规咨询与专业沙龙讲座

中心积聚资深的专家队伍,通过解读最新政策法规,为中小型创意企业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咨询服务,包括各类人事操作文本,包括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调整书、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书等管理专业文本服务;如今最热门的居住证及人才引进政策咨询服务;创意企业比较关心的专业职称申报及职业资格鉴定咨询等服务。同时,中心还提供企业HR交流的平台——“东方文化人力资源沙龙”,通过多种形式为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人力资源配置、社会保障、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一系列系统性的免费知识普及服务。

挑战三

人才招聘渠道有限

在接受调查的中小型创意企业中,有两类人才是创意企业最需要的。一类是高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类是有专业背景的实习生源。由于这些企业的规模小、人员少,虽然对于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但是缺乏招聘的渠道,导致中小型创意企业人才的匮乏。

解决之道:专业人才猎头和实践岗位推荐计划

中心拥有本市最全面、最权威的文化人才数据库,拥有包括文化创意类的创意设计、导演编剧、后期动画制作、技术研发、策划调研等各方面高、中端人才,同时还拥有专业的猎头团队,快速、有效地为企业提供合适人选且对录用人选采取后续跟踪服务。针对创意产业实习生需求较大的特点,中心推出“实践岗位推荐计划”,与本市各大高校相关专业以及培训机构相联合,向中小型创意企业推荐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帮助企业处理一些基础性工作,同时为企业建立起自己的“人才蓄水池”。

第三篇:依靠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发展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如何统一全段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营造新的企业精神,建设新的企业文化,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展示形象,已成为当前我段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企业文化建设在促进我段改革发展、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段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深化认识形成共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随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显现,段党政工团领导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达成了共识。企业文化是三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是推进铁路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动力,是加强铁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外树形象,内增动力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因此,段党委将企业文化建设上升到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干部职工道德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摆上党委和行政工作的议事日程,加强调研,制定计划,推广典型,既抓软件建设又抓硬件投入,促使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段工会、团委也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种活动,凝聚人心,激励职工,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是开展各具特色活动,干部职工情操得到升华。从不断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出发,以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宗旨,段党委组织开展《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抽选各个岗位的十四人参加比赛,并邀请北京办事处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对演讲活动的促动很大。同时,演讲比赛结束后,又组织到各中间站开展巡回演讲,进一步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在全段范围内组织开展“征集安全警句、格言、对联”活动,将征集到的安全警句、格言等汇编成书,达到人手一册。通过开展群众性和普遍性的活动,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安全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提高了文化素质,激发了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是促进企业各项工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使职工观念变了、精神面貌变了;素质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干部作风转变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但也还存在着欠缺,主要表现在企业文化还没有真正的深入到一线职工的思想中,还没能被一线职工所自觉接受,还没能真正起到指导、约束职工行为的作用。比如:安全文化建设已经开展近两年了,期间我们进行了安全警句格言的征集、编发,规范了各站、车间、车队的安全宣传形式,在全段范围内开展了让标准成为习惯大讨论,以典型案例促标准落实等一系列的活动,每月编发安全文化建设简报。但2007年9月1日

沙城站发生的车辆溜逸事故、2008年5月26日张家口站发生的责任人身伤亡事故及6月12日张家口站发生的车辆脱轨事故,还是说明活动开展的不扎实,安全文化建设没有落到实处,存有死角死面,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今后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依靠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发展。

二、依靠企业文化助推车务段发展

1.依靠学习文化,进一步建设团结班子。一是抓好班子团结。继续抓好对班子成员的民主集中制教育,增强民主意识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把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为最主要的组织纪律、政治纪律,作为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增强班子团结、发挥整体功能的根本保证,党政正职做到带头发扬民主,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做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班子成员自觉增强全局观念,执行集体决议,使班子始终保持思想上、行动上的一致,切实发挥了整体功能。以“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争做学习型干部”为载体,培养学习的风气、进取的精神。在管理中靠真心、靠真诚求团结,营造了“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的氛围,达到了“共事一场、友谊一生”的共同追求。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事前沟通,事后交流,减少误解、隔阂,实现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进而增进了班子团结;二是提高班子素质。认真执行《张家口车务段党委中心组组织管理办法》,落实学习各项制度。坚持中心组每周五集中学习,每季度参加基层干部集中学习1次,适时组织交流,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充实学习内容,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大领导艺术、管理知识等内容的学习,提高领导素质、管理素质。三是提升班子能力。深化学习管理,全面提高学习自觉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力,利用网络平台设立学习栏目,为干部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以提高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班子构建和谐车务段的能力。

2.依靠安全文化,进一步实现安全有序。安全文化是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是安全意识形态的理性概括。我段以安全文化建设发展年为契机,进一步抓好安全文化建设。一是开展亲情教育,变无情为有情。针对管界扩大、车站数量增多、安全难度加大,一些职工产生畏难埋怨情绪的情况,段党委开展了安全亲情化教育,使安全教育入脑入心,其中西八里车站将每名职工的全家照摆在个人的间休室,时刻提醒职工安全的责任,同时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三到位”做到全员安全教育到位、责任分工包保到位、送温暖服务一线到位。二是开展专项活动,变被动为主动。为切实解决干部“严不起来,落不下去”和职工“规章制度不落实,把不良习惯当标准”的问题,倡导干部按制度管理、职工按标准作业,使执行标准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2008年段党委在全段大力开展了“让标准成为习惯”大讨论活动,并于5月份,召开了车间党政正职、班组长、职工座谈会,共查找问题38条,制订整改措施20条,提出合理化建议22条。三是开展警示教育,变压力为动力。“四大”活动中,段党委组织正反典型案例教育,将典型案例利用段局域网编发,要求各车站、车间、车队及时下载,组织学习,并让事故责任人到各车间、班组进行现身说法,以自己平时不遵章守纪、不遵章守法最终酿成事故的血的教训,警示全段职工认真执行作业标准。

3.依靠亲情文化,进一步凝聚生产合力。一是加强职工教育。针对新设备应

用,鼓励职工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开展全员化、组织化学习教育活动,为和谐车务段建设提供人才保证。二是设立交流平台。借助段局域网,向干部职工及时传播新知识,利用《张车月报》交流工作做法,展示职工精神风貌,通过“一网、一刊”,营造车务段和谐氛围,展示张车全新形象,完善文化活动室,提升整体文化品位。三是关心职工生活。对困难职工实行救助,投资改善职工的生产环境,让职工切实感受到“我是张车人,张车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通过亲情式的管理拉近了干群距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段党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把职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职工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其中,根据各单位、各工种的情况,制定了职工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考核管理实施办法,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人力资本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认真落实“三不让”承诺要求,采取多种形式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不断完善职工互助保障体系,积极推进送温暖工程,努力做到冬送温暖、夏送凉爽、常送关怀,并坚持做到“三个必到”,即:重大节日对职工的慰问必到,对遇有突发性特殊困难职工的看望必到,对日常发生意外困难职工的帮助必到。坚持对特困户、长病、住院职工,一线干部职工家属、劳模和退休老职工进行慰问活动。在此基础上,段、段党委对小浴池、小伙食团、职工休息室进行了装修,配备了电冰箱、彩电、微波炉、电冰柜,健身器材等设备设施,极大的改善了沿线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严格落实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厂务公开办法,坚持对管理的难点、岗位的弱点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为职工参与企业决策提供渠道,努力创造以民主为特征的环境机制,着力实现以队伍的稳定确保和谐建设、以企业的发展促进和谐建设、以工作的创新推动和谐建设、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孕育和谐建设。为做好信访工作,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制定有力措施,落实领导责任,畅通信息渠道,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领导干部分工包保、各部门责任到位的工作格局。

4.依靠人格文化,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企业的人格文化,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今年段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提高工作标准,提升企业形象。一是大力开展铁路改革发展的教育。2008年是我段抓住机遇、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一年,为确保全段改革、发展、稳定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段党委在全段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让标准成为习惯”大讨论活动。通过大讨论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为全段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二是大力弘扬企业精神。通过开展征集企业精神活动,把短语式理念下发到各车间、班组,在职工中形成统一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在全段干部职工中继续大力弘扬“同舟共济、和谐发展、拼搏奉献、争创一流”的张车精神,努力营造奋发向上、拼搏创新、勇攀高峰的企业内部环境。三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落实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入手,以强化路风建设、提高文明服务水平为着力点,坚持用新的服务理念培育人、教育人,继续开展了“树标塑形”活动,全面推广关爱服务、个性服务、超值服务、核心服务、无障碍服务等创新服务方法,通过创建活动,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形象,增强了企业的知名度,使站

车服务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第四篇:雷锋精神助推企业发展

正月刚过,寒意未退,神州上下已掀起了一股学雷锋、当雷锋的热潮,公司到处也洋溢着雷锋精神的阵阵暖流,员工也陆续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影片。该影片反映了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乔安山在雷锋去世后的三十余年里,以雷锋为榜样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乔安山在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无怨而又无悔,深深触动了我们心底那根柔软的道德之弦,使我们不知不觉地置身于故事情节之中,在与电影中人物共同体验善终于战胜恶之中灵魂也得到了升华。

我们知道,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我们公司今年把三月份确定为奉献精神塑造月,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纪念,也是“全员素质提升”重要的一环。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雷锋精神激励人们艰苦奋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改革开放年代,雷锋精神鼓舞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在今天市场经济时代,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只要认真学习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也会对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产生强大的助推力量。

要学习他的无私奉献精神。雷锋是最普通的一个士兵,然而他却把人民的利益与自己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别人、关爱别人,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带来的恒久魅力。在他的影响下,世界人民都把雷锋当成了道德学习的楷模。雷锋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他是努力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这反而让我们觉得他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只要用心,我们一样成为雷锋,甚至比他做得还好。学习雷锋做好事是快乐的,践行雷锋精神就能在公司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就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工作环境。

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不管雷锋选择了什么岗位,或者说是组织上把他安排到了什么样的岗位上,他都把现在的岗位作为自己最大的职业梦想 ,而且一定要在这个岗位上成就自己的职业梦想。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想给别人一桶水,自己就必须先有一缸水。学习雷锋,应该是以做好本职工作为前提。“既要做好人,更要做能人,既要做好事,更要有本事,既要讲风险,更要比贡献。”作为一名合格的固德员工人,爱厂敬业,立足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的发扬雷锋精神。

学习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雷锋酷爱学习,一有时间就学习《毛泽东选集》等中外名著,以最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和充实自己的头脑。我们每一位员工要想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要求,只有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不断创造工作新业绩,

还要学习他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雷锋以劳动为美、以朴素为美、以节约为美,自觉到艰苦环境中锻炼意志、砥砺品行,自觉到基层岗位上接受锻炼、成长成才。现阶段我们企业正处于规模扩张时期,新建项目较多,发扬雷锋创业精神,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雷锋,一个阳光般温暖的名字;雷锋精神,一种聚集了人性最美好、最宝贵的精神品质。让我们踏着先辈的足迹,继续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为企业、为个人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安环部孙宁德)

第五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行为规范和管理理念,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对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企业要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快、效益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企业文化的建设。本文在对企业文化概念、特点及作用解析的基础上,针对加强物探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助推企业快速发展谈一些观点和认识。

关键词:企业文化 推动 发展 途径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国际流行的新兴的经营哲学和管理科学,对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河南物探公司作为中石化一个专业化公司要真正打造成一流的物探公司,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企业文化建设。那么,如何加强物探企业文化建设,笔者结合近期开展的工会工作调研和理论研究活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认识企业文化的特点,理解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柔韧性。企业成员行为的准则,对每个成员都能形成自我约束。长期以来,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与每个成员的行为逐渐合拍,逐

步形成企业的作风和精神。它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人们的内心有一种紧迫感和一种柔性压力感。

二是潜移性。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被原来持有不同认识和追求的员工所接受,企业群体观念逐渐融为一体,它将会悄然无声地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工作和员工的各种活动之中去。企业文化不像行政命令那样以外部的强制力量去左右人们的行为,而是“润物细无声”地作用于员工的心灵,指导着人们的行为。

三是稳定性。企业文化一旦定型,即员工在理想、信念、追求等方面有了真正的共识,在人们的心灵中真正有了共同的信仰,那就会有很强的惯性,不会轻易改变,将在长时期内发挥作用。 四是可塑性。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企业天然就有的,而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通过企业领导者的大力倡导和示范,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逐步塑造而成的。

五是继承性。好的企业文化一旦产生,便会相互影响。特别是企业创业之初形成的价值观、创业精神,会极大地影响企业文化,并在实践中丰富自身内容、持续发展。

2 了解企业文化的作用,指导塑造企业文化的实践

实践表明,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之中,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和持久动力,其作用主要有:

2.1 导向作用。指企业把员工引导向一个预定的目标。企业的管理理念、规章制度、企业精神、行为规范等能引导员工的行为取向,

能把企业员工的行为动机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为解决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等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

2.2 约束作用。指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厂规、厂风对每一个员工的思想、行为起到很有力的约束作用。当企业中个别员工的行为与企业中约定俗成的东西不一致时,这种氛围的感染力便会对他造成一种压力,使他不得不与大多数人趋同,进而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以达到与企业整体环境的协调一致。

2.3 凝聚作用。指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企业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2.4 激励作用。指激励员工向困难挑战,向自我挑战。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就能起到物质激励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使企业全体员工产生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心,激励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2.5 调适作用。是指它可以为企业员工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功能和能力。

2.6 辐射作用。企业文化不仅在本企业发挥作用,而且还不断向社会发散和辐射各种企业信息,使人们对企业的名称、标识、产品、服务等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有助于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美誉度和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

3 加强物探企业文化建设,助推企业快速发展的途径

加强物探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企

业保持活力、实现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3.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柱和根基。以制度约束人、教育人,以文化塑造人、激励人。物探公司要根据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在充分考虑规范性、严肃性、强制性、约束力的基础上,把职工民主管理贯穿于制度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企业制度的制定也需要员工的广泛参与,发扬民主、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两手都要抓,都要硬,使企业相关制度具备人性化、科学化,起到激励作用,从而使每个员工都能自觉地执行这些制度规定,最终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一种习惯,实现自我加压、自我管理之目的。

3.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物探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不仅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更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要身体力行,带头做好示范作用。公司的领导者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它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纳入企业“一把手”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和保障。公司各级组织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为目标,抓好知识文化建设,以知识文化教育人,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形成推进公司前进的动力。以员工“岗位学习成才”活动为载体,搞好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教育,提高员工技术业务水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以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陶冶人,凝聚员工,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企业氛围,满足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

3.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培养身边的典型。通过典型的培养,可以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魅力,使企业文化更加人格化、模特化,做到学有榜样,比有典型,赶有目标,让身边的人和事影响员工,让身边的榜样激励员工,在公司内部形成人人争当先进、争做楷模,营造拼搏争先、奋发进取的争创氛围。

3.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物探企业形象,是物探公司发展的一笔大财富,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和资源,加快发展步伐,壮大发展空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靠企业文化建设来实现,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主体是员工,没有员工,企业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加快物探企业形象建设必须以员工为主体,用先进的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员工,展现新时期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

3.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营造和谐向上的浓厚氛围。公司各级组织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自己的行为与公司的荣誉融为一体,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企业意识、责任意识,实现“人企合一”。作为物探公司的管理者应首先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关心员工、切实帮助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有了这个感情上的基础,员工对管理人员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识,管理就比较顺畅,员工的参与意识、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发展意识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的系统工程,其蕴含了一个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发展等各个时期的面貌和精髓,随着公司重组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笔者相信,只有不断加强物探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一流物探公司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戴开勋.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06(08).

[2]孙刚.浅议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1(21).

[3]胡恩华.企业文化创新探析[j].价值工程,2001(04).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