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的体会
第一篇:人际关系心理学的体会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选修学习体会
很感谢学校开设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这门选修课程及老师的悉心教导,我从中获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与人际交往有关行为技巧,对人际交往时的心理变化也有了一定的意识。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周围的人际关系得到恒大程度的提高和进一步的完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选修课程为大学生人际交往间的心理明确了方向,对大学生之间健康的人际关系起到指导性作用,开设这门课程很有必要,它会有利于大学生之间正确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我当初选报这门选修课程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现象,在闲暇之余反思一下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以便及时调整端正心理,和与他人相处时对比他人的心理,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作出合理恰当的行为反应,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分寸。事实上,课程的内容也的确是密切关系到这些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活泼,在娱乐中,同学们心理得到磨练,学习到正确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
大学生是一个受社会普遍关注的群体,而且大学时期也是人的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据可靠消息显示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存在方方面面的缺陷,人际关系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尝试着做出改变。作为大一新生,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存在许多的困惑与迷茫,然而在这门选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找到了自我,树立了自我意识,悟懂了“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来做什么?”“要到哪里去?”等等一些本质性问题。每周六的人际关系选修课程就像是心灵的补给站,每周给心灵充一次电加一次油,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活力与动力。
课堂上的学习让我明白影响人际关系最大的方面是人的品质。通常有良好人格品质的人也会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真诚是吸引他人,赢得别人喜欢,并且与别人保持良好的交往的必需的品质,相反地,虚假做作则是最讨人厌恶的了。了解到这些重要知识,进行有意识的趋向调节,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就变得容易了。
与人交往时,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对他人形成初步的判断,决定这样的人是否值得深交。然而第一印象往往又具有不准确性,为了避免误解的发生,就要尽量消除头脑中的刻板印象,不以貌取人,以全新的认识来接触他人,这样做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平等对待,得到他人的好感。
与人交往最忌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的想法只能放在自己的头脑里不能以己论彼,转移到别人的身上。大学是一个绽放青春光彩的大杂院,各个反面都有出类拔萃的能人异士,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虚心求教、谦虚待人,坚持自己的位置,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既不夸大别人的优势,也不放大自己的缺点。任何事物都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这样才能发现事物的美丽和闪光点,才能向前进步。
发展人际关系最大的障碍应该是害羞了。在大学生中,害羞现象并不少见,很多大学生不敢在大众场合发表意见,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甚至与异性同学说话都会脸红不自然。实际上这是心思太过细腻的结果,总是担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害怕在众目睽睽下表现自己,反而常常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克服害羞的心理是发展人际关系的第一步。放下心理的包袱,不太在意他人的议论,是自己的每个举动都洒脱自然,摆脱束缚拘谨;适当留意与谈话人的距离,让自己处于舒适的状态,流露自然真诚的眼神;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因为某个词某句话而恼怒,以平静祥和的心境应对。这样的谈话应该会流畅许多,起到增进感情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体会,对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对我的人际关系也有一定的积极效果。我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选修课程有必要持续开展下去。
第二篇:人际关系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独立的影响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再加上正处心理成长期心理不太稳定的特点,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综合分析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大量调查研究,大致有2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这些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抑郁、孤独、冷漠、自卑和自负等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和意外死亡的首要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格不健全是一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人格教育综合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据国内外有关研究,大学生中存在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精神病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约占16~30%。原国家教委曾经对 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20.23%每年全国高校学生因失恋、考试失败、人际冲突、生活受挫等自杀者达数十人之多。据上海高校的调查,在200多种令大学生烦恼的原因中,人际关系、异性、对未来的担忧各占 20%。大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大学生独生子女的增加,这些心理问题将更加突出。严峻的事实警示我们,如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加以认真研究解决,不仅将严重影响未来高级人才的质量,还将诱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成长发展中的困惑与矛盾。这些困惑与矛盾又大都是基于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环境而引起的。具体表现在:(1)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落差,使“主体我”与“客体我”发生矛盾冲突。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有时能客观评价自己,有时又高估自己;有时感到自己似乎很成熟,有时又似乎觉得自己很幼稚;有时自信,有时自卑……,因此产生一种内心痛苦和不安感。(2)情绪控制能力较低。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时而积极情绪占据主导,时而被消极情绪主宰。遇事不冷静,易冲动等。(3)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交际圈子窄,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易引发人际冲突,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4)学习动机与兴趣缺乏。学习缺少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兴趣。面对学习压力丧失信心,产生焦虑。(5)恋爱与性心理适应不良,表现为性冲动与性压抑的矛盾,性心理失常,有的酿成悲剧。(6)择业求职焦虑,表现为对前途的担忧,缺乏竞争意识,自信心不足。一旦遇挫,易产生情绪波动。(7)社会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差,表现为不能很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人际环境,遇挫不知所措。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地阻碍着他们的全面发展。心理问题的出现与意志、适应能力、耐挫能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即心理素质的强弱密切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强弱。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整体素质的中介和载体,也是人们成长的基础和保证。它关系到人们生命的质量、人生的成败。
二、 人格教育综合体系的内容及功能
西方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对人格的著名定义是:“人格是个体内
那些决定个人特有的行为与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态结构”。这个定义的基本点在于把人格当做一种动态的、生长着的系统。人格实际上还是指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个体独有的特质模式和行为倾向的统一体,称为人格。人格具有复杂性,它是遗传的、气质的、社会的和心理方面所有因素的合成。同时,人格又具有稳定性,反映出一个人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表现出的习惯性行为、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等。
人格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它反映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教育体系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人格品质的教育,其宗旨是促进个体健全,完善人格的形成,使个体具有良好的动机与自我意识,建立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使个体最大地发挥潜能,使受教育者将人类文化、科技、审美、劳动等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独特素养,从而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人格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认知教育。除基础知识、基本学习能力教育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组织和判断各种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己的需要及思维方式的认知能力。 情感教育。使学生懂得情感变化的一般规律,并能认识自身的情感变化特点,适当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防止过激情绪出现,使自己经常保持在快乐情绪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意识教育。应对学生进行科技意识、环境意识、自我完善意识等现代意识教育,进行交通安全意识、法规意识等公民意识教育,使学生能了解社会,面向未来,达到与社会的高度和谐发展。
道德精神教育。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教育包括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不断奋斗,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勇于接受挑战的勇气。
人格教育所以能带给人一个健康心理,促进人内心的和谐发展,在于其包含以下三种功能:
1.动力功能。个体的动力系统包括兴趣、需要、动机、信念、价值观等。动力功能是建立在个体动力系统上的。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使利于个体发展的需要变为个体自身需要,引导个体活动的趋向和个体活动的选择;二是把个体内在需要激发,调动出来,引导和维持个体的活力,这种功能可使个体朝着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方向运行,并能使人为了这一目的而去努力。 2.调控功能。调控功能是由于人格具有整体性与可变性。整体性表现在人格诸成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且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可变性表现在人格具有一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人格在社会中形成,同时也随着社会的改变而逐渐发生变化。人格教育可调控形成与发展中的人格各成分,使个体保持良好的人格特征,改变不利于个体发展的人格特性,促使人格各成分协调发展,使个体动机与行为保持一致,利于个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3.社会功能。人格具有一贯性与社会性,人格是个体在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生活在同一社会的成员会养成一种共同人格,并在社会生活中以一贯的思想、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人格教育可使社会成员具有符合社会利益和需要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对社会有共同认识、态度和共同的行为模式,促使社会性人格的形成。这种人格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调和、推动作用。如我们平常所说的国民精神教育、民族魂教育就是人格教育社会功能的最高体现。
三、 人格教育综合体系构建的途径与方法
1.加强多维的认知教育,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刺激和反应的终结,外界刺激正是通过认知这一中介发生作用,而使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行为。面临同样的问题,不同认知结构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所以,认知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要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走出心理误区,克服认知的偏差,首先要更新德育教育观念。从行为的指导者转变为行为的塑造者。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充分认识和分析,根据其心理认识状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其次是在实践过程中培育学生良好的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本身表现为个人调控自己的认识活动及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加强学生自控能力、选择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重要方面,使其面临复杂因素时能做出主动的相应的抉择,形成正确
人际关系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独立的影响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大学生是社会中特殊的一个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交往,从而形成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作为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成长、发展影响重大。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人的个性形成和社会适应;消极的人际交往则导致心理冲突、人格变异。了解人际交往的规律,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真挚的友谊,树立高尚的友谊观是当代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愈来愈严重,现代大学生最集中、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影响重大。 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有多种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人际交往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人要成长和发展就必须适应社会,在校大学生应适应大学生活。在大学里要面对各种人际关系,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活一个重要方面。
人际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随着人的成长,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交往的内容逐步深化,交往形式日趋多样。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和承担大学生的社会责,促进起发展、成熟。
(二)人际交往促进大学生完成学业
大学生完成学业,完善自身 ,同样里不开交往。人际交往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艺术,更是型、开拓型人才的必备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走向成功阶梯,同时也是一种动力。会促使大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完善
一个人的个性除了首先天的遗传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时后天环境影响。如果长期生活在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中,人的个性会变得乐观、开朗、积极、主动。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好坏也同样影响其个性的发展。
大学生一般是过集体生活,人际交往可以使大学生活的多样互补。首先是知识互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不同的家庭和民族背景,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通过相互交流和共同探讨,可以相互充实各自的知识面。
其次是性格、心理互补。大学是个性定型的关键时期,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养成良好个性。英国哲学家培根说:“除了一个真正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在大学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波折和烦恼,一个人能获得朋友、群体、组织的理解和支持,就能产生摆脱困境的力量。
(四)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维持身心健康
进入大学,人际交往的时间空间都变大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一个大学生能否融入群体成为大学健康精神生活的主要标志。通过交往,获得友谊、支持、理解,内心得到慰藉,提高自信和自尊,增强自我价值和力量,有助于降低挫折感和孤独感。如果人际交往的不到满足,会增加大学生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产生孤独、惆怅、空虚有,也就是我们同学所说的郁闷。
从社会学范畴来看,交往是社会和个人之间形成与发展的必然和普遍的条件,是社会成员、集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交往不仅是精神过程,而且也是物质的、社会的过程。
在大学里大学生不仅可以找到人生目标,还能找到自己。人际交往的质量如何,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整个大学都喊郁闷的今天,人际交往显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能互相激励、理解。还在郁闷中的大学生,请放开心情,去建造一份积极的人际关系,跟郁闷说再见,过好大学生活,坚信未来是美好的。
第三篇:8种心理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以下种种人际交往中的病态心理。
自卑心理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
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怯懦心理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猜疑心理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逆反心理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排他心理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作戏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贪财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冷漠心理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第四篇: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心理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种机能能够适应生存的需要,并在适应中不断发展的协调状态。心理卫生就是利用人类已经发现的身体和心理规律,运用预防、锻炼、治疗等手段,维护健康、保护生命为人类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工作过程。心理素质就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行为品质。心理教育是利用教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和塑造学生的各类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的活动过程。心理健康标准应当是卫生学角度的标;隹,心理素质标准应当是教育学角度的标准,心理学可以分别制定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在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测验的编制和具体测量中,要以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为依据,分别编制心理健康测验和心理素质测验。在心理健康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要分别建立工作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是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公民的心理素质。具体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1、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于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
3、根据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具体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帮助他们正确地对待自己、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帮助他们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的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学会认识环境,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更好、更快地适应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掌握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情绪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适应学校生活,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每项工作的开展都应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服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
1.什么是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3.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3)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应包括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主题内容,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心理测验、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
2.现实性原则。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适宜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重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促进”的功能。
4.差异性原则。不仅要尊重个体差异,还应尊重年级差异。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
5.活动性原则。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心理教育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
(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误区的剖析
误区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
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
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心理课
(三)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初步构想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等的矫正与治疗,这一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3.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中小学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为提高民族素质,应从小加强重视中小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培养。因此,心理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教育教学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1.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1)帮助教师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师生交往的观念
(2)和教师一起把好教学的三个关--- 备课关上课关课外应用关
(3)重视课堂心理氛围的建设
2.结合学科特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学科内容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四.学校心理辅导
(一)分类
按辅导涉及的学生活动领域,分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按辅导涉及的心理与行为的性质,分为情绪辅导、智能辅导、人格辅导、自我意识辅导、社交行为辅导、耐挫力辅导、性问题辅导等。
按辅导对象的人数,分为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
(二)目标
1.学会调适。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适应”处理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调整的重点是人的行为。
2.寻求发展。就是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负起生活责任,扩展生活方式,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良好的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
(三)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⒈)心理辅导应在学校教育的早期阶段就开始进行。
(⒉)心理辅导工作应取主动态势,宜未雨绸缪,注意防微杜渐。
(⒊)对于那些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生活发生了重大变故的学生、自我期望偏高而又屡遭挫折的学生,应及早发现征候,重点实行早期干预。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⒈)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
(⒉)尊重学生的选择。
(⒊)运用同感的态度和技术加深对受辅学生的理解。
4.学生主体性原则
(⒈)心理辅导要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
(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
(⒊)以开展活动为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形式。
5.个别化对待原则
(⒈)注意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
(⒉)对不同学生实行区别对待。
(⒊)认真做好个案研究。
6.整体性发展原则
(⒈)树立学生全人发展的观念。
(⒉)不宜把心理辅导课程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
(⒊)采用综合辅导模式。
(四)途径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5.个别辅导
6.小组辅导
第五篇: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
齐 平① 欧罗城 黄丽春 黄雪薇 项 中 张 瑛 王凤仪 陆小莲
摘要 目的 探讨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 对80 名医药大学生进行了为期8
周的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 统计被试训练前后心理自评的7 个项目得分差异。结果 被试在自我意
识, 以及人际交往诸方面训练后的自我评分增加, 有显著和极显著意义(P < 0. 05, P < 0. 001)。对训练后被试的书面报告定
性分析, 其收获主要反映在3 个方面: ①自我认识更加客观; ②自信心增强; ③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结论 通过纠正认
知偏差, 同时辅以行为训练、团体心理辅导, 在短期内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发展 自我意识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
面。胡会芹的研究显示: 约占1.3以上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一
般或不良, 有待进一步改善[1 ]。笔者在对本院新生做的一项
“你认为上大学以来情绪上对你影响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的调查中发现, 约1.5的大学生认为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为了探讨改善本院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我们于
2000 年3~ 6 月开展了主题为“改善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
辅导实验研究。辅导前我们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分
析。我们认为大学生正处在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 在他
们身上发生的诸多心理问题, 大多数是由于发展过程中自
我意识的认知偏差所致。个体是根据自我意识来控制、调节
自己的行为, 以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2 ]。学生之所以
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正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或者
自卑、或者自负, 或者还处于矛盾的自我之中, 以及对环境、
对他人缺乏较全面、合理的认识。因此, 我们此次辅导定位
在以发展为目标, 帮助大学生纠正认知偏差, 同时辅以行为
· 8 9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 年第9 卷第2 期Health Psychology Journal 2001,Vol 9,No.
2① 中国. 广东药学院高教研究室(广州)51022
4.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训练, 增强适应能力上面。
1 对象和方法
1. 1 对象 被试为本院99 级新生, 以自愿报名形式招收
参加“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班”学生共98 名。经过面试,
筛选掉目的不明确或无法坚持的学生18 人, 实际参加实验
的成员为80 人, 男性50 人, 女性30 人, 分7 组进行。
1. 2 方法 心理辅导的时间为每组(每期) 8 周, 每周
1次, 每次2 小时, 总的辅导时间为16 小时。每个小组的成员
有6~ 18 人不等。辅导前采用自编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自
编量表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拟出7 个项目, 以测查大学生的
自我意识, 对他人的了解与态度等方面在辅导前后的心理
变化(详见附表)。每个项目由弱到强分10 个等级, 由被试
自我评定。对统计数据采用SA S 6. 12 软件进行分析, 方
法: 非参数检验。同时对被试参加辅导后的书面报告进行定
性分析。
1. 3 辅导方式 每期分3 个阶段。①导入阶段: 约3 小时。
目的是让团体成员之间相识、了解, 逐渐形成团体合作互助
的气氛。②实施阶段: 约11 小时。采取讲座、讨论、写体会、
写日记、演心理剧等形式, 通过“我是谁?”、“自画像”、“生命
线”等活动帮助被试重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进而学会客
观地分析自我, 接纳自我并增强自信。而“人际关系中的
我”、“脑力激荡”、“信任之旅”等行为训练则用来促进被试
之间的沟通, 增加对他人的了解, 并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
想。另外还介绍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注意事项等理论知
识。③终结阶段: 约2 小时。以总结会、大团圆等形式作为一
期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束。此阶段由辅导员总结本期的辅导
情况, 并鼓励大家将所学知识与技巧运用于今后的生活实
践, 以不断地完善自我。同时, 成员们畅言接受辅导后的体
会。最后再让被试填一次自编量表, 并写一篇接受辅导后的
体会。
2 结果与分析
2. 1 实验前后量表得分的显著性检验 被试接受辅导前
后的量表得分差异经非参数检验, 统计结果(见附表) 全部
有显著性意义(热情乐观: P < 0. 05, 其余各项: P < 0. 001)。
附表 辅导前后量表得分差异统计
自评项目U P
1. 了解自我5. 79 < 0. 00
12. 责任感3. 83 < 0. 001
3. 热情乐观2. 54 < 0. 0
54. 自信心5. 89 < 0. 001
5. 了解别人5. 89 < 0. 001
6. 关怀别人3. 45 < 0. 001
7. 分享经验5. 68 < 0. 001
从附表可以看出, 被试通过辅导, 自我意识的3 个方面
有了明显的进步: 自我认识更加全面和客观, 因此了解自我
得分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自我检验更加积极肯定, 表现为
责任感显著地提高、更加热情乐观; 体现自我控制的自信心
有了明显的增强。自我意识的改善, 加之一定的行为训练,
促进了被试之间的沟通, 增进了相互了解, 人与人之间的距
离缩短。结果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分享经验的得分均显著
提高。
2. 2 对被试书面体会的分析 80 名学生均写了接受辅导
的心得体会。所有被试都反映不同程度地有所收获, 其中认
为收获不小的38 人, 占47. 5%; 认为有一些收获的42 人,
占52. 5%。对于这次以“改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心理
辅导, 被试的书面体会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2. 2. 1 自我认识更加客观 “团体辅导使我的自我认识提
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开始重新认识自我, 明确并修改自己
的生活价值观”,“通过了解自己, 剖析自己, 终于能够正确、
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并且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改正缺
点,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闪光点, 增强生活、学习的自信
心”。“以前我不是很了解自己, 通过辅导, 我对自己有了较
全面的认识。以前只知道有哪些优点, 忽视了缺点, 而现在
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并为之改变, 从而使自己有了更大
的进步。”
2. 2. 2 自信心增强 “团体心理辅导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
炼机会和实习场合。以前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讲话, 害怕别人
嘲笑。现在不同了, 不但在同学面前, 而且在陌生人面前都
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谈笑自如, 有时还发表自己的见
地。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
上次上化学实验课, 我走上讲台发言, 第一次不紧张, 也很
轻松自然。真的应该感谢这次活动、自由地站在众多人的面
前”。
2. 2. 3 人际交往能力提高 “令我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
思, 如何从容应付一些(人际交往的) 突发情况。在同辈间如
何交往, 与长辈如何交流, 与陌生人如何交谈..等都有了
一定的心理基础”。“在这样的团体中, 我终于勇敢地迈出了
我人际交往的步伐, 在众人面前我也敢发表我的意见, 虽然
见解不够深度, 但我却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或许是我觉
得成功的第一步”。
总之, 这次团体心理辅导在成员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不少成员认为“参加心理辅导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 并纷
纷反映“这一活动应该坚持下去”,“应该扩大范围, 让更多
的同学受益”。
3 讨论
通过纠正认知偏差, 同时辅以行为训练, 团体心理辅导
在短期内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尽管不少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堪忧, 但我们认
为, 大多数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仍然是成长过程中的不
稳定, 并由此产生认知偏差所造成的。因此只要能够纠正这
种认知偏差,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树立信心, 多数心理
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另外, 这种以主题形式开展的团体心理
辅导因其目标明确, 易为被接受, 也容易激发被试参与的积
极性, 从而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总结此次团体心理
辅导, 我们还注意到一些应该给予重视的问题, 一是成员的
· 9 9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 年第9 卷第2 期Health Psychology Journal9,No. 2
2001,Vo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