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的行动指南下
第一篇:凝聚共识的行动指南下
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
尊敬的党组织:
中国新一轮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启动了。
过去的改革从重在提高效率起步;新一轮改革既要提高效率也要促进公平,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过去的改革从让一部分群众、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破题;新一轮改革要进一步均衡协调发展,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根本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拉大趋势,促进共同富裕。
过去的改革侧重于利益杠杆的撬动;新一轮改革要从整体增进人民的福祉,就必须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过去的改革多在体制外进行;新一轮改革则要克服体制内产生的障碍,尤其要超越来自各种既得利益的羁绊。
过去的改革可以摸着石头过河;新一轮改革在越来越深的水中前行,既要摸着石头过河,还要加强顶层设计,把握大局,稳中求进,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过去的改革,一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解放和活跃了生产力;新一轮改革,则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必然牵引出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一系列改革。
过去的改革是在打破僵化封闭、万马齐喑中启动;新一轮改革必须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众说纷纭中出发。
古往今来的一切改革,首先都难在凝聚共识。今天在需要改革这个重大问题上,全党全社会是有广泛认知的。但究竟改什么,怎么改?可以百花齐放见仁见智,不可以各行其是互相扯皮,尤其不可把中国引向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把13亿人的改革共识凝聚起来。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和智慧。
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总能够凝聚全民族共识。要说中国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这应该是一个方面,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凝聚改革共识,看我众志成城,可以无坚不摧,何惧路险水深。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二篇: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叶小文
中国新一轮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启动了。
过去的改革从重在提高效率起步;新一轮改革既要提高效率也要促进公平,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过去的改革从让一部分群众、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破题;新一轮改革要进一步均衡协调发展,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根本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拉大趋势,促进共同富裕。
过去的改革侧重于利益杠杆的撬动;新一轮改革要从整体增进人民的福祉,就必须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过去的改革多在体制外进行;新一轮改革则要克服体制内产生的障碍,尤其要超越来自各种既得利益的羁绊。
过去的改革可以摸着石头过河;新一轮改革在越来越深的水中前行,既要摸着石头过河,还要加强顶层设计,把握大局,稳中求进,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过去的改革,一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解放和活跃了生产力;新一轮改革,则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必然牵引出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一系列改革。
过去的改革是在打破僵化封闭、万马齐喑中启动;新一轮改革必须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众说纷纭中出发。
古往今来的一切改革,首先都难在凝聚共识。今天在需要改革这个重大问题上,全党全社会是有广泛认知的。但究竟改什么,怎么改?可以百花齐放见仁见智,不可以各行其是互相扯皮,尤其不可把中国引向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把13亿人的改革共识凝聚起来。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和智慧。
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总能够凝聚全民族共识。要说中国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这应该是一个方面,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凝聚改革共识,看我众志成城,可以无坚不摧,何惧路险水深。
第三篇:让群众看到改革的好处就能凝聚共识
尊敬的党组织:
共识是改革向前的推进器,改革的好处则是凝聚共识的共鸣点。《决定》准确地把握住了社会关切点,有针对性地回应了群众最关心的诸多现实问题,符合人们对改革的期望,无疑能够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的改革共识。目标共识正在达成,重要的是转化为行动共识。在推进过程中,每一步怎么走、为什么这样走,都要让群众知道,让群众理解。让群众看到改革的好处并形成共识,我们就能汇聚起更大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合力。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19日在京召开,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宣讲的关键是要联系实际、研机析理、解疑释惑,努力讲全、讲透、讲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准确领会全会精神,全面准确领会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推动全党全社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中央要求上来,汇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讲全、讲透、讲实,才能理解全面、准确,才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从全会前后社会各界的反应来看,改革共识正在达成,改革的合力正在汇聚。人们热切地关注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一轮航程中,将如何体现今日中国的改革共识,又如何释放今日中国的改革“红利”。
共识是改革向前的推进器,改革的好处则是凝聚共识的共鸣点。近些年来,人们对改革的期盼空前高涨,各种讨论和争论层出不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但往往都是各陈己见、交锋激辩,凝聚改革共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不可否认,今日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达成共识难度不小,统筹兼顾更为不易。但越是这样,就越需要拨云见日,从多元多样多变的环境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越需要把庞杂的民意诉求最大程度转化为广泛共识。改革开放35年的成功实践离不开这一点,如今全面深化改革仍要坚持这一点。
让群众看到改革的好处,这首先是一个目标共识的问题,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在改革的进程中找到关切点,发现归属感。而这就需要一个针对今日中国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应当看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甫一公布,便得到了各方赞同和好评。从《决定》内容看,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无论是单独二胎,还是延迟退休,无论是户籍改革,还是社会保障,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废除劳教,都准确地把握住了社会关切点,有针对性地回应了群众最关心的诸多现实问题,符合人们对改革的期望,无疑能够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的改革共识。
目标共识正在达成,重要的是转化为行动共识。可以说,如今在为什么改、改什么的问题上,大家已经比较清楚,但在怎么改、往哪改的问题上,仍不乏争议,仍需要在实际推进中不断探索和磨合。现在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硬骨头、硬茬子为数不少,险滩暗礁无法预料,无论哪一项都有可能触及固化的利益格局,甚至有时还需要付出一些必要的代价。改革要向前推进,少不了利益博弈,更少不了各方妥协,关键是要有计划、有步骤,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在推进过程中,每一步怎么走、为什么这样走,都要让群众知道,让群众理解,让群众形成共识,我们就能汇聚起更大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合力。
改革的好处要让群众看得到,更能摸得着。正所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改革只有尊重人民、为了人民,才有可能最大范围地凝聚行动共识。哪些改革要小步走、稳步走,哪些改革要不停步、迈大步,哪些改革要稳中有进,哪些改革要惊险一跃,这些都要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发展矛盾最突出的问题入手来科学研判。只有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老百姓充分参与进来,方能干群一致、上下同心;只有始终做到顺应民心、尊重民意、汇聚民智,让老百姓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成果,方能回应期盼、激发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改革越往前、越深入,面临的矛盾也越多、难度也越大。刚健日新。改革目标已经明确,改革共识已经汇聚,改革航程已经开启,只要13亿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强大的共识力量推动改革,以坚定的国家意志一起打拼,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越不过的坎,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汇报人:xiexiebang
第四篇:凝聚共识 攻坚克难
凝聚共识 攻坚克难 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纪元
——在第一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涂 汉 军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湖北医药学院第一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了。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回顾总结2012年的工作,统筹安排2013年的任务,全面提升办学育人质量,努力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稳步实现。
现在,我代表学校行政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凝聚共识 攻坚克难 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纪元》。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请各位特邀代表、列席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一部分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学校转变发展方式,适应医学教育改革快速发展的机遇之年;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建设,提升队伍实力,充实办学内涵的建设之年。全校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攻坚,务实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学校事业呈现出稳中快进的良好局面。
一、注重教学改革,教育教学内涵明显充实
(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免费医学教育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批为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药学(中药制药方向)成为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成功申报16个“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14项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含药护学院6项)、5项省教育厅教研项目、37项校级教研项目,资助学生科研3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优秀高教研究成果5项。
(二)专业课程不断加强。修订了四年制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推
进了护理学专业认证,完成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内容整合。《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和《口腔修复学》参选省级优秀网络课程。新建校级精品课程14门。
(三)实践教学不断强化。新增一所附属医院。举办了基础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竞赛,开展了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强化了实习实训管理,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中赛区团体三等奖、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基本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在省高校大学生化学、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单项奖4项。
(四)继续教育不断拓展。新增自学考试校外教学站点1个,新建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实训基地1个。先后承担了全国卫生技术资格和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开展了社区卫生人员能力培训,累计参训近千人次,超额完成了工作目标。
(五)合作交流不断深化。开展了留学生教育师资遴选培训工作。引进外籍语言教师2名,开展国际访问交流8批27人次,接受外事来访5批10人次,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即将开展护理、公共卫生管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办学。
(六)附院实力不断增强。附属医院顺应医改形势,注重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业务技能,规范诊疗程序,改进服务质量,改善诊疗环境。门诊量、住院量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显著增强。
二、通过申硕验收,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一)学科建设成绩喜人。通过全校上下的艰苦努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成功获批为省级一级重点(培育)学科;药护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权资格;硕士学位授权单位顺利通过验收,这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继教评优秀、更名成功之后的又一次历史性新跨越,也标志着我校即将谱写独立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篇章。
(二)学科平台成效明显。围绕十堰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构建了以学校为主体,以附属医院为依托,密切联合生物医药企业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医药科技园;建成了房陵丹参GAP基地和神农武当医药科技园,在武当道地中草药栽培和中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学报》全面改版,办刊质量稳步提高。
(三)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全年获批科研项目140项,获纵向经费1899.6万元,实现了项目经费的重大突破。其中,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经费600万元;省重点学科3个,经费500万元;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项,经费15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含参与2项),经费282万元;省“3551”人才计划重点项目1项,经费200万元。科研结题41项。组织鉴定成果23项,获专利52项,发表SCI等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83篇,主编教材及编著92部。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14项。
三、强化师资建设,人才队伍实力明显增强
(一)强化人才引进培养。成功引进海归派博士后1人、博士7人,录用硕士41人(含药护学院8人),选派12人次参加国际访学、100人参加国内培训。选聘了1名护理学院外籍院长。圆满完成岗前培训和资格认定,719名教师取得合格证书。
(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专家人才库不断充实,新增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楚天学者2人,新聘客座教授5人,另有2名教授当选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员。完成了职称评聘和教授
二、三级岗位申报工作,143名高级职称、125名中级职称晋升者通过校内评审。
(三)深化人事分配改革。根据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精神,完成了职工收入统计和绩效分配核定工作。坚持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制定了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从2013年元月起实施新的绩效工资,不仅会明显提高职工总体收入水平,也为构建良好的绩效工作管理运行体系奠定了基础。
四、坚持育人为本,教育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思想教育扎实推进。以喜迎十八大为中心,组织开展了“百舸计划”等系列主题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涌现了周丽、曹先招、李桃等先进榜样。以精品校园文化为抓手,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构建实践服务体系,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了余哲、张岩、胡雪莹等创业典型。以营造良好学风为目标,完善大学工格局,加强学工队伍和班级建设,教室寝室风貌、课堂纪律明显改善,教室图书馆座位利用率明显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和考研上线率逐年攀升,部分班级英语六级通过率和考研上线率达50%。
(二)资助服务扎实有力。完善了心理咨询网络体系,充实了咨询中心建设内涵,学生心理调适能力明显增强。着力健全资助体系,强化“经济资助”和“精神帮扶”,全年资助学生11406人次,累计金额1767.96万元,募集帮扶基金过百万,成功实现了无一名学生“因经济贫困辍学、因心理障碍意外”的目标。
(三)招生就业扎实有效。生源充裕富足,本部录取新生2104人,药护录取新生1651人,继续教育录取新生4905人,办学规模达2万多人,汇聚了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优质生源。质量稳中有升,绝大部分专业和省份录取分数线明显高于批次线。就业成绩突出,一次性就业率校本部94.92%,在省属院校位列第四,考研升学率名列第二;药护87.49%,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五、加强保障服务,基本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一)着力强化财经建设。圆满完成了收支预算,财经管理更趋规范。成功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000万、化债专项资金7958万元;成功实现了省拨经费标准的提高,总数从2070万元增加到8070万元,保证了事业发展所需。强化审计监督,全年完成审计48项,送审2623.64万元,审减326.37万元,提高了资金运行质量。坚持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了干部廉政勤政。
(二)着力强化基础建设。办结了上海路土地征用手续,完成了
汇雅公寓建设和庭院绿化。修编了东校区建设详规,平整了土石方,启动了学生公寓建设。改造了部分教学资源设施,优化了图书馆的馆藏条件。郧县长岭新校区和生物医药科技园征地设计有序开展。第二临床学院基础建设列入市政府重点支持项目,第三临床学院校园建设规划获批立项,附属襄阳医院科教大楼如期封顶。招标采购教研设备4159台件、图书资料33671册。
(三)着力改进保障服务。注重制度文化建设,开展了先进食堂、星级宿舍评比和物业量化考核,加强了房产清理和节能改造,保障服务能力明显提高,获批1项省级节能示范工程项目。绿化净化校园公共区域,整治优化校园环境,校容校貌明显改观。堰桥医院被评为“湖北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学校荣获“省级绿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四)着力推进民生工程。十件实事如期完成:(1)完成了学府花园设计和建设筹备工作。(2)采取校内培训、国内进修、国际访学,增加了教职工外出学习交流机会。(3)实施节能降耗工程,完成了供电系统升级改造和上海路水源接通工程。(4)适度放宽了职工差旅报销标准。(5)提高了职工薪酬待遇和公积金提取比例。(6)与相关中小学建立了良好关系,缓解职工子女上学难题。(7)强化校内综合治理,集中整治了违章建筑。(8)规划了停车泊位,乱停乱靠现象明显好转。(9)举办了乒乓球等赛事,开展了拉丁舞等培训,组织了摄影展等活动,职工文体生活丰富健康。(10)调整改善了公管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办公环境。
六、改进党的建设,组织保障作用明显加强
(一)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展了“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和“两访两创”等主题活动,完成了服务社会帮扶任务,分类定级了92个支部,选优配强了19个支部班子,推优表彰了37个基层组织、37个优秀党务工作者和148名优秀共产党员。
(二)注重干部队伍建设。调整完善了部分处科级机构设臵,到
龄转非了3名处级干部,交流提拔了17名处级(含4名非领导职务)和35名科级(含13名非领导职务)干部。另选派2名处级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7名干部参加省市部门组织的培训。
(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举办了读书月、红色书屋学习活动,开展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教育,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校外媒体宣传报道140余次。
(四)注重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了宣教月活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强化党务校务公开和招标采购等专项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事业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五)注重和谐校园建设。修订完善了学校章程,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程。升级改造视频监控系统,落实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强化校园治安及周边环境治理,校园环境安全稳定。充分发挥文明委、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档案统计、信息网络和离退休工作,校园团结和谐有序。学校先后荣获省市“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两访两创活动先进高校”和“省级平安校园”等称号。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2年是我校发展史上取得成果较为丰硕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进步令人振奋!这是上级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学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校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在此,我代表校党政向致力于学校事业发展的全体教职员工和附属医院广大医护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面对成绩,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发展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教学改革不够深入、教学管理不够严谨、学科特色不够鲜明、领军人才不够突出是制约学校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
项目争取意识不够强、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大、教育教学水平不够高、学校综合影响不够广是学校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工作作风漂浮、进取意识欠缺、奋斗激情退化、执行落实乏力仍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反思,着力解决。
第二部分 2013年主要工作
2013年,是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标准化水平、提高办学育人质量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我们将规范开展留学生和研究生教育,将迎接专业认证工作。全校上下务必要认清形势、凝聚共识,扎实进取、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纪元。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度逐步彰显,但相比中东部同类院校,学校在诸多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教育教学改革还是人才培养质量,不管是学科建设内涵还是科研成果层次,甚至办学育人环境和保障服务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都需要紧紧围绕质量主题,稳步充实建设内涵。加之,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鉴于此,经学校党政反复论证,将2013年确定为“质量工程年”。
今年工作的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以提高办学育人质量为核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进取,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规范项目申报管理,强化学科内涵建设,保持适度办学规模,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力争早日实现“省属一流、国内知名、国际知晓的医药大学”之宏伟目标。为此,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医学教育标准为依据,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切实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召开第五次教学工作大会。紧密围绕专业认证标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总结凝练专业优势与特色,扎实推进并确保护理学专业2013年顺利通过认证。统筹临床学院力量,整合附属医院资源,千方百计抓好、抓实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筹备工作,确保2014年顺利通过认证。
(二)切实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围绕免费医学教育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完善评定体系和考核办法,强化医德素养和实践能力,规范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明确药学(中药制药方向)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等环节的综合改革,确保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成功,为校内其他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三)切实提升专业课程内涵。推进麻醉学和护理学专业建设,不断扩大其优势和影响力,力争尽快通过国家特色专业验收。认真筹备口腔医学品牌专业检查。推进药学和临床医学品牌专业立项建设。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和教材建设,争创1-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或资源共享课。重视并加强高教研究,积极培育高水平、高层次的教学改革和研究成果。
(四)切实加强实践环节建设。不断提升临床和护理技能中心内涵,筹建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争创国家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重视并支持附属医院充实内涵,发挥附属医院资源优势,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争创省级实习实训基地。认真筹备举办好湖北省高校临床技能大赛。
(五)切实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围绕国家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符合我校实际、具有医学特色的质量评估体系,重点选择1-2个专业开展校内自评、行业评估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质量测评,逐步
构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行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发挥学评教网络平台和质量督导专家的能动性,开展专题调研和专项督导,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六)切实抓好研究生留学生教育。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严格师资遴选与培训,科学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推进课程内涵建设,建立合法规范的招录渠道,认真做好招生录取、教育培养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确保高质量的组织开展好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
二、以项目申报管理为重点,努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一)着力充实学科建设内涵。健全绩效保障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管理考核,规范加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等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学科条件、学科团队、创新水平和教学质量“四大提升工程”,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重点学科群,形成标志性建设成果。推进与部属高校和省政府的合作共建,力争培育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联合申报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或实验室。充实《学报》内涵,提高办刊质量,确保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二)着力强化科研项目管理。召开学科建设工作大会,强化科研人员项目意识,密切科学研究与聘任岗位的关系,确保高质量规范的完成好各级各类获批项目,尤其是国家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整合力量、集中优势,下功夫争取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培育高层次、高水平科研成果,力争获批1-2项卫生部行业基金和科技部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科技成果奖有重大突破,且省拨经费明显增加。
(三)着力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围绕“一校四院”体系,发挥产学研战略联盟作用,推进生物医药科技园建设,支持房陵丹参基地和神农武当医药科技园的发展。依托校内外科研平台或研究中心,加强应用性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以实施人才工程为抓手,努力提升师资队伍实力
(一)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师德考评体系。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教师分级分类管
理,筹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关注并支持一线教学、科研人员的发展。坚持内培外引并重,加大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稳定力度,重点面向海外招聘学科领军人物。支持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的发展,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力争选送10名青年学术骨干到海外名校研修。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积极培育省级名师,力争人才队伍建设有新突破。
(二)不断增强教研团队实力。深入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扶持工程,抓好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遴选,促进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跨专业教学团队和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形成优秀人才团队效应,增强培育重大项目和成果的实力与水平,为实现高层次、高水平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撑。
(三)不断提升管理干部水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推进干部能力提升工程,鼓励年轻干部提升学历层次,支持管理人员外出进修培训,选派优秀干部到对口共建高校学习培养,推荐优秀人才到地方挂职锻炼,有计划、有重点的稳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四、以加强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升教育管理能力
(一)认真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完善学生管理体制,加强学工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服务信息化水平,规范评先评优和奖励推荐,增强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的能力。
(二)认真抓好学生帮扶资助。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基地”功能,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支持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育大学生创业之星。坚持师生访谈和联系班级制度。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工程,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内涵建设,争创省级示范中心。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规范透明资助管理,落实资助帮扶政策,避免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失学。
(三)认真抓好招生就业工作。密切联系实际,科学编制计划,
调整优化结构,保持适度办学规模。抓好招生宣传推介,积极争取优质生源。规范做好招生录取,逐步扩大省外比例。充实就业创业基地内涵,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鼓励优秀学生考研深造,多渠道、多途径提升就业水平,争创就业湖北先进高校。
(四)认真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发挥共青团、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引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效应,激励学生争当时代典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争创“国家文明单位”。
五、以保障改善民生为目标,努力优化办学育人环境
(一)注重逐步优化办学条件。按期完成东校区学生公寓和外网绿化建设,确保9月新生入住。做好汇雅公寓后山边坡绿化治理,以及二期建设筹备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开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尽快立项并动工兴建科教综合大楼,加快学府花园建设步伐。推进生物科技园建设,力争完成规划程序。促进第
二、第三临床学院校园建设开工,争取附属襄阳医院科教大楼9月如期使用,附属随州医院科教大楼立项建设。加强图书信息资源建设,整合校内信息系统,提高校园数字化服务质量。
(二)注重提升保障服务能力。健全保障服务体系,规范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运行质量。拓宽增收渠道,全力争取资金项目和财政拨款。加强对外交流,努力提高服务性收费标准,增加学校事业收入,改善职工收入水平。深化后勤文化制度建设,稳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施校园绿化净化工程,推进生态节约建设,着力构建美丽校园。
(三)注重全心全意办好实事。全年要努力完成以下十件实事:(1)加快科教综合大楼建设,改善教学、科研、办公条件。(2)完成东校区学生公寓建设,确保研究生、留学生按期入住。(3)推进学府花园建设,打造温馨居住环境。(4)完成滨江新区征地与规划设计工
作。(5)全面提高职工收入水平,重点改善低收入员工待遇。(6)护理学专业顺利通过认证。(7)搞好药护学院十年院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二十年系庆。(8)加强员工业务培训,增加国内外学习机会。(9)实施节能降耗工程,实行水电预交费管理系统。(10)严格校园车辆出入管理,合理使用停车泊位。
六、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中心,努力提升组织保障能力
(一)积极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促进党员干部、师生员工思想行动与十八大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围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组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二)积极推行民主管理监督。围绕学校章程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深入开展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强化依法民主治校,规范党务校务公开,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畅通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渠道。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发挥专家教授的作用。调动群团组织、统战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三)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科研经费、物资采购、招生考试和学术诚信的监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切实维护师生权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实施细则,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督导检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四)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和处臵机制。开展矛盾排查化解,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强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确保校园平安有序。全面落实普法规划,高度重视安全保密,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加强档案统计工作,精心组织主题帮建,充分发挥校友功能,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各位代表,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落实就是发
展,落实才有希望。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使命崇高而神圣,我们一定要有创业的激情,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攀登;一定要有拼搏的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一定要有争先的勇气,敢为人先,不甘落后,争创一流;一定要有务实的作风,脚踏实地,不讲空话,多做实事,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纪元,不辜负全校师生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各级领导干部、每位教职员工一定要增强信心,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不动摇,坚持围绕质量提高水平不动摇,勇敢地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激情奋进、克难求进、扎实推进、与时俱进,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建设“省属一流、国内知名、国际知晓的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新春佳节将至,在此预祝大家春节快乐,福寿康宁,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五篇: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行动指南
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
神) 王作安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07日
05 版)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我国宗教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要文献,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用以指导具体实践,努力开创我国宗教工作新局面。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不断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形成了关于我国宗教问题的理论,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宗教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宗教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宗教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对执政党来说它不是个人的私事。我国有近2亿信教群众,要把目光聚焦到信教群众身上,离开信教群众谈论宗教问题是缘木求鱼。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团结信教群众,敌对势力也在争夺信教群众,试图把其变为同党和政府对抗的力量。因此,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就是能不能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辩证看待我国宗教的社会作用。我国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看到宗教的消极作用而看不到其积极作用,或者只看到宗教的积极作用而看不到其消极作用,都是片面的。不能因为宗教有积极作用就放任自流,也不能因为宗教有消极作用就如临大敌。宗教的社会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宗教发挥积极作用,但也需要妥善处理一些新的复杂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社会作用的两重性,最大限度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宗教的消极作用,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求我国各宗教真正成为中国宗教,而不是“宗教在中国”。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宗教发展,用中华优秀文化涵养我国宗教文化。支持我国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和礼仪制度的同时,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自觉抵御境外渗透,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影响。同时要看到,我国宗教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行稳致远。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教制宜,注重实际效果。
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宗教关系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其中党和政府与宗教的关系居于核心地位。处理我国宗教关系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根本,坚持政教分离,宗教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但不干涉宗教内部事务。要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护正常宗教活动,鼓励宗教主动适应和服务社会。坚持各宗教一律平等,不因
2 信教或者不信教产生权利和义务不一致的现象,促进宗教与社会、宗教与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实现宗教关系和谐。同时,支持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同外国宗教的交流互鉴,但不受外国势力干涉和支配。
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需要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注意划清宗教与非宗教的界限,并非涉及宗教的都是宗教问题,不能把宗教问题泛化。抓紧完善宗教事务法律法规,将涉及宗教的其他社会事务尽量纳入相关法律法规调节,使宗教组织、关系、行为都有明确规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宗教领域的问题,带头依法办事,防止拍脑袋决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讲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对宗教撒手不管,而是要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
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基本消失,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并未消失。我国信教人数仍在增加,这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程度以及人们思想认识水平 3 还远未达到足以消除宗教根源的程度,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会长期存在。既然宗教具有长期性,还有这么多群众信仰宗教,我们就要尊重宗教规律,树立长期观念,不能强行压制甚至人为消灭宗教,犯“急躁病”“激进病”。
深刻理解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宗教不仅是个人信仰,而且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族等因素紧密关联。宗教在许多国家具有重要影响,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信教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不高,但总量不小且仍在增加,社会影响力在增强,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不容忽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国家打着“宗教信仰自由”的旗号,干涉我国内政;境外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培植他们的力量;“三股势力”打着伊斯兰教旗号,在我境内传播极端思想,煽动暴恐活动;**集团利用宗教进行民族分裂活动,扰乱藏传佛教正常秩序。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对宗教不能不闻不问、放任不管,否则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要准确把握我国宗教工作面临的形势,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坚持以实事求是精神和辩证思维对待宗教,把握好“导”的艺术。“导”不是简单的“疏导”,而是要在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等方面多管齐下,引导宗教界在政治上形成正向共识,支持他们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防范和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防止其对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只有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才能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始终坚持宗教工作的正确方向。
落实中央宗教工作决策部署
对宗教问题要采取特别谨慎、十分稳妥的态度,注重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气力,推动全局工作开展。
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明确宗教团体的职能定位,理清其与党政部门、宗教活动场所、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形成协调顺畅的体制机制。帮助宗教团体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宗教团体联系和服务信教群众的能力。鼓励宗教团体建设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高素质领导班子,不断提高自我管理、协同管理水平。
支持宗教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支持宗教界培养合格宗教教职人员队伍。重视办好宗教院校,坚持正确办学方针,加强师资和教材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合格宗教人才。对宗教人才和教职人员开展培训,选拔有能力有条件的宗教界人士到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任职。
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始终坚持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这一宪法原则,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支持我国宗教独立自主办好教务,坚持中国化方向,夯实抵御渗透的基础。除正常宗教交流外,其他领域的对外交流要与宗教相分离,不得包含宗教内容、附带宗教条件。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坚决防范网上非法传教、境外渗透和开展非法活动。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反渗透工作协作机制。抵御渗透不等于断绝同外国宗教的联系。要支持我国宗教界开展宗教方面的对外友好往来,交流互鉴,增信释疑,讲好中国宗教故事。
做好各宗教重点工作。坚持我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深入推进民主办教,积极稳妥开展自选自圣主教,发展壮大爱国力量,牢牢掌握中国天主教的领导权。推动我国基督教坚持“三自”原则,持续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把更多基督徒吸引到合法堂点过正常宗教生活,促进基督教活动规范有序。支持我国伊斯兰教深化“解经”工作,引导广大穆斯林坚守中道、正信正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
5 侵害,防止“清真泛化”现象。支持我国佛教、道教加强教风建设,遏制乱建寺庙宫观和滥塑露天宗教造像,禁止商业资本介入,切断借教敛财利益链,遏制“宗教搭台、经济唱戏”之风,不得以发展经济和繁荣文化的名义助长宗教热。引导藏传佛教界发扬爱国爱教传统,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推进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宗教工作领导机制,做好对宗教工作的引领、规划、指导和督查。各级党委要提高处理宗教问题的能力,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宗教工作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关心宗教工作干部队伍建设,配好力量,优化结构,加强交流;加强宗教方面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广泛宣传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加强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作者为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