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语文教学经验
第一篇:谈谈我的语文教学经验
谈谈我的识字教学经验
时间:2007年04月04日 作者:冯伟 点击:136次 谈谈我的识字教学经验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要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早识字、多识字、快识字、开放识字、自主识字”的教学原则,采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办法,重视开发学生的识字潜能,这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识字教学经验。
一、汉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和特殊的文字之一,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所折射出的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几乎贯穿在中国的各种审美领域。因此,识字过程就是带领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过程。汉字有许多是象形字演化而来,一个字犹如一幅画、一首诗,或高山流水,或花鸟虫鱼,或人物百态,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汉字时,应使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教学时,我用直观形象的图画来分析字形、理清字理,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比如,在教学“雨”字是,可以用简笔画表示这个字的形义联系:“雨”像班级铝合金窗的框架,其中的四点就像风往同一个方向吹来雨点敲打在窗户上;教"采"字,可以出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图画,这样以来就生动形象了许多,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在汉字中,这类字还是很多的,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二、引导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生字学习之后,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能掌握一些识字方法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授之以渔,抓住字音、字形、字义的联系,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使他们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如:做动作记忆,借助表演形式,往往会收到事倍功倍的效果;形近字比较,采用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部首等方法都可让学生在学习新字同时复习旧字,新旧知识结合,让学生游刃有余;根据顺口溜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像“春”的教学,抓住“春”的字形可这样编“春天太阳暖洋洋,三人出来晒太阳。”学生快速掌握了字形,理解了字义。
三、提倡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因为我们处于汉语、汉字的大环境之中,可以说汉语无时不有,汉字无处不在。正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在我们周围汉语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家庭、校园、社会都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存在。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学习资源,则能让学生感到学习汉语是必须的,是有用的,学习汉字是容易的。所以我们要让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增长学生的生活才干,而且能扩大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认识周围人的名字。
2、认识家里、教室内的物品名称、知道所授课程名称。
3、学生们在多彩的社会中会不由自主对很多事物产生好奇心,因此,一些门牌、广告牌、商标、包装盒、店名„„等事物上的字会陆续“走”进了他们的识字袋。老师要做的,就是提醒他们可以这样来识字。
4、创设家庭识字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与家中每件物品朝夕相处,彼此间便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请家长在各种物品上贴起表示物品名称的识字牌,使学生在认识、熟悉物品的同时认读、熟悉汉字。在父母的有意指导下,因为耳濡目染,学生于潜移默化中能很快记住这些汉字的形状。
5、由于受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影响,大多数儿童爱看电视。电视上那些创意新颖、画面生动的广告以及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强烈刺激着他们的多种感官,他们对此很感兴趣,既爱看又爱读。可以让家长在陪孩子看电视时,有意识地教孩子认新字,把所识的新字放入识字袋中。孩子用这种方式所吸收的汉字记得快,记得牢。在生活中识字,方法是很多的,以上列举的仅是一部分罢了。
识字教学方法谈
时间:2007年04月13日 作者:陈尔承 点击:71次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识字教学中,目前存在许多流派,主要有分散识字法、集中识字法、“注提”识字法、音形义综合识字法、联想认字法等。
一、分散识字法
分散识字法由特级教师斯霞首创,所谓分散识字法是指教师教学生识字采取的是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方法。
斯霞老师在《我的教学生涯》一书中较详尽地介绍了她采取的“随文识字”的方法。具体作法是:首先,教好汉语拼音和一批独体字,给学生以识字的工具。之后,就让学生随课文识字。这种识字法的特点,是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课文语言环境中进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斯霞老师认为:“随课文识字是寓识字于阅读之中,识字是重点,这毋庸置疑。它的特点是学生边阅读边识字,大量的生字、新词是通过阅读得到巩固、学会运用的。”
在一定的情况下,离开了句子识字,学生就无法理解词义,这就必须结合具体的句子来理解词义。分散识字法不仅符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而助教得扎实、灵活,使识字紧密。多种多样的随课文识字法,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认识,提高识字的质量。
分散识字法寓识字于教材之中,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极易感受到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识字和阅读教学显得生动活泼。
二、集中识字法 发源于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的集中识字法也是提高识字效率的好方法,这是因为集中识字较充分地利用了汉字规律,方法是将若干篇课文或单元中的生字集中起来先学,然后再读课文的方法。 集中识字法一般在低年级采用。主要有:
(1)同音字归类。同音字包括同声调的和不同声调的。如读“ji”的常用字就有级、积、基、极、急、已、纪、记、季等。这种归类识字方法,能帮助儿童较快地读出字音,读准声调。
(2)按声符归类。此方法主要应用于教形声字,如“方、房、访、放”,“妈、吗、蚂、骂”,等组字,在归类法中,形声字归类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3)同偏旁字归类识字法 (4)形近字归类识字法。
这种归类法,常以熟字为基础,通过与熟字的比较,能较快区分出异同。
(5)基本字带字归类。即由一基本字如“巴”字可带出“疤、把、爸、吧、肥”这组字。教学时,尽量利用汉字的表意性,帮助学生比较、分析各字字形不相同的那部分,再将字的音、义联系起来,从而较好地掌握这组字。 此外,还有同义字、反义字归类学习法等。
三、“注提”识字法
即“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方法。此方法改变了“先识字,后读书”的传统,建立了“先读书,后识字”或“边读书,边识字”的新体系。未识汉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采取提前读写和阅读与写作同时起步、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做法,以达到发展儿童语言,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儿童智力的目的。
四、音形义综合教学法
每个汉字都包含音、形、义3个因素,而识字教学的要求就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义,也就是达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所谓“四会”。在识字教学中把字的音、形、义综合起来进行教学也是一种好方法。
五、联想认字法
当学生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后,便可采用“联想法”,将汉字音、形、义的特征儿童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便可加速识字的进程,提高学生的思维、相象和记忆的能力。 (1)记忆繁难字中的联想。
如教“攀登”的“攀”时,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山上有许多枝枝杈杈,两个木中间有两上“×”,用大手一攀就上去了。由于给“攀”字各个组成的部件赋予了新的联想和意义,学生听而不忘。 (2)
区分形近字的联想。
低年级儿童感知事物细节的能力较差,对形近字之间的细微差别不易分辨清楚。譬如,他们常把“左”、“右”二字混同起来。教时,如联系生活编个顺口溜:“左右要分清,左公公,爱做工;右婆婆,爱动口。”学生听后不仅觉得有趣,而且一下子便分清了“左”、“右”在读音和字形上差别,从而牢因地保留在记忆里。 (3)辨析形声字中的联想。
如教“罗、萝、箩、”“青、请、晴”两组形声字时,可设计这样的句子:“罗老师把萝卜放在箩筐里”,“天晴了,小羊请小牛吃青草。”学生读句后,便能根据字形差异,在语言环境中与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就能较快地区分字形和字义。 (4)自由联想法
汉字音、形、义具有丰富的信息,提供了启迪思维、展开想象的条件。教学时,应不失时机地诱导学生运用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主动积极地理解汉字、分析汉字、记忆汉字、运用汉字。
识字的方法很多,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教学中如何取舍,必须结合具体的学情做决定,盲目地、一味采用某一种方法都是不科学的。
走进识字天地 描绘七彩蓝天
时间:2008年06月04日 作者:csdks 点击:47次 走进识字天地
描绘七彩蓝天 [摘要] 小学识字教学日前在存在着这样几组矛盾:⒈识字量与课时的矛盾。⒉识字内容与学生年龄特点的矛盾。⒊实际识字环境与识字内容脱节的矛盾。我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并把识字延伸到课外,因地制宜的进行识字教学。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尽快地写成课标提出的识字量。 [关键字] 教学策略
自主识字能力
识字兴趣
识字方法
识字和写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为了使小学生及早的利用汉字阅读,从修订版教学大纲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低年级识字,要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都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评价建议中提到了“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新课程下。农村小学的识字与写字写字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呢?
一、灵活运用识字形式,培养识字的兴趣
二、课前品尝“游戏点心”
让小朋友在课前几分钟做渗透着练习的游戏,品尝一下小小的“游戏点心”既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活他们的思维,使旧知得到的巩固和积累,又可以唤起他们强烈的学习需要,使其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⒈快乐列车
在学习新课前,有一个检查复习的环节。我将学生难认易写错的字写在卡片上, 发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在音乐声中传递卡片,开动“快乐列车”,音乐停止时,手拿卡片的小朋友就要站起来都大家教大家读或教大家写这个生字,不全读或得笔顺写错的可以请他小朋友来帮忙。这样,小朋友既复习巩固了知识,又找到了学习上互助的伙伴。不知不觉中,小朋友都兴奋起来,思维渐渐被激活了。 ⒉你指我猜
在课前几分钟的“游戏点心”中,有一道小朋友百玩不厌的,那就是“你指我猜”。我把刚上过的生字写在卡片上,贴在黑板上,叫两个小朋友到讲台上,猜的小朋友脸朝全班同学,指的小朋友在那么多生字中随便指一个,让他猜猜是哪个字。猜的问:“是×吗?”,如果猜错了:“对、对、对,就是×”。并冲他竖起大拇指,他可以继续留在台上猜。这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巩固了字词。 ⒊才艺展示
我在每周的星期四课前开设了“才艺展示”这样一个环节。课外,我让学生自己去积累。如:学讲一个小故事、学一首课外古诗、认识3-5个生字等等。展示一次得颗积累星★。进一步扩大了识字量,也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在课堂中,我不断采用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邮递员送信”、“找朋友”、“回家”、“拾贝壳”等。将这些小朋友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的识字兴趣会大增。
二、恰当运用多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汉字是“因义赋形”创制的表义性语素文字,最多形繁,音义繁杂。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特点,恰当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 ⒈笔画、结构分析法
一年级第一册识字教学中,所学的大部分是基本笔画组成的独体字。教学时一般按笔顺规律说出笔画名称来进行记忆。到了第二学期,随着合体字的增加,我采用结构分析法教学,一般采用分析偏旁和部件来记忆。以教“我的发现”为例—— △今天,我发现了两种识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 △我发现这些字可以用减一减、加一加的办法来学。你发现了吗? △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系。 △这样认字真有趣!(加减笔画)
△我利用熟字学会了几个生字,你知道我是用什么方法学全的吗? △我以现“历”是由两个认识的字组成的。 ⒉比较辨析识字法
对字形学习,小学生一般缺乏精细的分析比较能力。在学生中,常常对一个字其中的笔画安排和组合存在模糊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一些易混的形近字时,可引导学生作仔细的观察后,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比较。如:在教19课《乌鸦喝水》这课时,遇到了两个形近字“渴”和“喝”,所以喝是口字旁的。像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很多,重要的是教给方法。 ⒊联义联想识字法
联义联想是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教学中用的比较多的是象形联想、合意联想、指事联想。在第
一、二册中,出现了好多象形字。如:禾、日、月、火、木、竹等。我让学生自己去找出字与图的相同之处,以便牢牢记住这些字。其中也出现了不少会意字,“一火灭”、“小土尘”、“小大尖”、“不下歪”、“二木林”、“三木森”等。我教学时,让学生讲字的偏旁义,再讲各偏旁之间的关系, 其联系归结出的新义就是字义。 ⒋形象识字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识字的效果,有些生字可以通过编一个故事、儿歌、谜语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教学“相”,可编儿歌:心字离开,木目为伴。教学“问”字,可编成形象字谜: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我在教《乌鸦喝水》这课时,就运用了猜谜法。“用去两点力——办”、“水边去一去——法”、“水车千斤重——渐”等。歌谣识字:感谢要用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 ⒌游戏识记法
低年级学生爱玩是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因此,可以让学生在“玩”中识字,在识字中穿插着“玩”,把活动、游戏、儿歌、动手操作等形式引入到识字教学中。我在教学中通过⑴、拼一拼
学生动脑筋、摆一摆、拼一拼新字。⑵、画一画
把识字与绘画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把汉字画出来,并加以说明。⑶、编一编
把字编成谜语猜猜,是学生喜爱的识字方法。⑷、说一说
儿歌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如:天晴晴,水清清,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
三、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写字的重量 ⒈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掌握基本笔顺规则
汉字共有19种笔画,要想让学生写得好,就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些笔画的名称和书写方法,并在反复练习的基本上,变成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
⒉培养学生“读”字的能力,把字写端正、美观
所谓“读”字能力,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准确把握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做到书写端正、美观。 ⒊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我从一开学就重视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让学生做到“三个一”: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现一拳,眼睛距书本一尺。在平时的写字和作业中,反复强调,严格要求。
有了正确的写字姿势,还要培养学生“认认真真”的写字态度。我在批改作业时,运用激励手段,使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书写习惯。
如何更加有效地布置家庭作业------教学有效性探究
时间:2007年03月14日 作者:李莉敏 点击:37次
设计家庭作业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体现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一个重要因子。家庭作业是教师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在课外进行的练习,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反馈与检测。如何设计家庭作业更为有效,成为我们从学校到教师以及家庭、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经过我多年的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布置家庭作业要具有创造性特征,忌简单的重复劳动
布置家庭作业要一定要有创造性,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高压”的影响,家庭作业中单调统一的东西确实太多了,同一类型的题目,简单劳动的重复实际上不可能收到什么效果的,学生既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占用了学生大多的学习其它内容的机会。我非常赞同有的家长的说法:布置家庭作业的水平,就可以看出这个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
二、布置家庭作业要具有趣味性特征,忌乏味和加重负担
兴趣对学习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因此,老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也要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充满趣味性的作业,不仅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已不把作业当作负担或任务来完成,而是把它当作一件自觉自愿的事来看待了。
三、布置家庭作业要具有多样性特征,忌单调无效刻板
这里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形式的多样。也就是说,家庭作业既要有动脑思考的,也要有回忆与记录的;既要有模仿的,也要有创新的。 既要有书面的,也要有口头的;既要有个人独立完成的,也要有小组合作完成的;既要有亲自实践的,也要有大胆想象的。
四、布置家庭作业要有时效性,忌脱离实际
布置家庭作业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时事、政事有关的作业,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在平时生活中既要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全面教学,同时 要注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大事,这一点可以说对每一个科目同样有指导意义。
总之,只有教师精心设计家庭作业,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挖掘学生思维潜力,从而获得教学有效性的最佳目标,才能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学校所规定的作业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第二篇:《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教学反思
田侯路小学
徐小兰
本节口语交际课《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贴近生活,看似简单,其实也要细细琢磨。读完当中的要求,我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们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感受父母无私的爱,并由此引导学生们想想该怎样回报父母,升华情感。
上完这节课,感触很多,在这节课中,我忽略了学生的互动过程,课堂调控不够好,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发现发言中的不足,对中下生关注不够,致使整个课堂没有交际的氛围,达不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效果
我这节课教学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教给学生交际的技巧,我在这堂课中没有明确口语交际如何去训练“说”和“听”,说和听不是简单的相加,说应该怎样去说,听又应该怎样听,学生还没学会如何与别人交际,如何去认真倾听,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中,在互动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倾听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学生在上这节课时,不会倾听别人发言,你要求他们认真听,他们却不知道如何去听,答问不是重复了别人的发言,就是很表面的泛泛之谈,老师应该时刻关注、指导学生既要专心致志地听人发言,并对稍纵即逝的语言内容作出快速反应,明白对方说话的意图,捕捉说话者的观点,并经过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又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当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的,需要在平时上课就训练学生去倾听,提了问让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养成倾听的习惯。
我在小组合作方面训练很不到位。每当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小组内就热闹异常,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进行思考交流,把小组交流当作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事,他们不是说话,就是闭着嘴,等到全班交流汇报时就没话可说。学生的声音又很大,影响其他小组的交流,小组交流应该是研讨性的,声音应该控制在小组内成员能听得到这个程度,而不是像市场一样吵吵闹闹。这和平时的训练有关,说明功夫应该在平时就要下足。
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我在课堂上营造的交际氛围不够,师生合作不够好,生生合作也很欠缺,学生有点缺乏个性, 我在教学中没有注意听学生说话,学生说完没有及时有力的评点,比如有个女同学说完后很有礼貌地说了声“谢谢”,我没有注意到,没抓住这点去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向她学习;在进行用什么形式汇报如何回报父母的爱时,学生把表演当作一种乐趣,没有与语言的提升联系在一起。我没有点拨学生注意表演中还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因此导致学生纯粹就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我也没有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的局面。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人的教学水平不高,还需要增强信心,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第三篇:就《背影》这篇散文谈谈我的教学策略
《背影》是初二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下面我就我的教学经历谈谈我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解题: 文章是以《背影》作题的,因此,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紧紧地把握住标题,看看文中有多少次写到“背影”,把它们找出来。从而体会文章以“背影”为题的意义,因为“背影”它凝聚着父子之间深厚、真挚的爱。点明作者的写作角度和抒情出发点,简洁、概括性强。
二、重视阅读文本:
散文是“美文”,拥有强烈的情感宣泄,饱满的生命激情和优美的语言魅力,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几乎每一位阅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渴求和灵魂慰藉的需要。因此,要重视文本的阅读。阅读分为朗读和默读,为此,我在早读课上要求每一位学生要读出声来,指导学生规范诵读,读出声情,读出个人对课文的感悟,强调每个人的不同感悟,常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在课堂中,主要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默读,让学生反复诵读中一步步感知文本,领悟文本,进而达到鉴赏文本的目地。
三、抓住细节领悟情感:
生动的细节是散文富有感染力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细节的刻画, 往往凝聚着丰富的情感,把握细节的内涵,往往能很快地走进那一片情感世界。《背影》这篇课文,就是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因此,抓住细节的分析,往往就能把握住文章的线索,就能领悟文章的情感。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在文中,我们却一再发现,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泪流满面。第一次是“看见满院的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每二次是“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是“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第四次是“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四次流泪,着墨不多,情意深长,儿子的一种无可排解,无从宽恕的自责,愧悔之负疚感受,一种不能去怀,无可慰藉的惆怅、失落与感激思念之情。抓住了这一细节,品评这一细节,谁能不主这一片深情所打动呢。
第四篇:口语交际《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教学设计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口语交际
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
2、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做到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态度大方,有礼貌,语言规范。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准备自己从小至今的具有代表性的照片;
2、请学生家长参加本次口语交际课;
3、本单元中四篇课文的插图和古诗《游子吟》的意境图;
4、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激情入话题
1、导言:同学们,首先让我们回顾这一单元学过的四篇课文,谈谈哪篇使你最受感动?为什么?
(学生谈、老师配合出示相应课文的插图。)
2、在组内交流各自的感受。
3、这几篇课文令你感动,那么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爱)
4、这几篇课文都突出了一个大大的“爱”字,你能用精炼的语言来评价课文中的爱吗?
《可贵的沉默》──父母之爱无私的、伟大; 《她是我的朋友》──朋友之间的爱是真诚的; 《七彩钻石》──爱可以创造奇迹,可以感天动地; 《妈妈的账单》──母爱无价。
5、教师小结:世上的爱有千万种,唯有它最无私,她不要求你的回报,如果有:那就是只要你过得比他(她)好。他(她)爱你的程度是没有什么可以比的,如果非要用语言来表述,那就是:只要你要,只要他(她)有;这个人就是妈妈,这个人就是爸爸。
让我们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谈谈父母对我们的爱。
二、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
1、组内展示自己的成长照片,讲述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爱,选最难忘的、最令自己感动的事来说。
2、选出小组代表,请他在组内再说一次,并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想。组内的同学可以插话,以完善他的发言。
3、推举代表在全班交流。
4、听了这几位同学的发言,你想说点什么? (可以评论别人的发言,也可以谈自己的经历。)
三、三方互动,温情话彼此
1、请家长谈谈听了学生发言之后的感受。
(可以谈对同学发言的评价,可以谈自己的父母,也可以谈孩子成长中的事。)
2、老师谈此时的想法。
(老师的发言可以是以下内容:①听家长和学生发言时自己的感受。②谈亲身经历:父母对自己或对自己孩子的爱。③谈自己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中对父母的感情变化。)
四、古诗引导,纯情悟孝心
1、出示图片:《游子吟》的情境图,配乐。老师配音:关于父母对儿女的感情,也是从古至今人们歌咏的主题,这首《游子吟》不仅赞颂了伟大的母爱,也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热爱、感激之情。配乐朗诵《游子吟》。
2、明白这首诗的意思吗?
谈谈你明白了什么?重点谈对最后一句的理解。
3、小结:小草尚且要报答照耀过它的春天的阳光,那么我们做子女的又该怎样报答给予了我们生命和无限关爱的父母呢?
五、享受沉默,真情告白
1、让我们就像《可贵的沉默》中那样,在沉默中再次回味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我们的爱,在心中默默地说出你最想说给父母听的话。 (至少留出一分钟的沉默时间)
2、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心里的话。(不想说的同学,可以悄悄地写下来。)
3、把心里话,说给全班同学听。
六、言随心动,热情化行动
1、导言:有许多同学还没有机会把心里话说给全班的同学听,也许有的同学并不想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也许有的同学更想把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里,而用行动来表达出来。无论怎样,爱是需要通过表达来传递的。你想怎样表达你对父母的爱呢?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的想法,大家互相说一说,很可能别人的想法会对你有帮助呢。
2、自由组合,同学之间互相说说,怎样爱自己的父母。
3、小组汇报。
(还可以展示19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中提到的小制作等)
七、自主评价,亲情至永久
1、请学生评价哪种表达方式更好。
2、请到场的父母来谈谈他们更喜欢孩子们哪种表达爱的方式。
3、小结:其实父母爱孩子是不需要回报的,我们也无法评价爱父母的方式究竟哪种更好,只要我们有一颗爱父母的心,你一定会在时时处处都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对父母的爱,就像父母爱你一样。
第五篇:我的书法教学经验谈
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
在书法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如何将这门抽象的艺术转化为具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之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书写水平,恐怕是每一位书法教师都特别关心的问题。笔者在近十年的书法教学实践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了以下几条不成文的经验,愿与从事书法教学的同行们切磋交流。
一、多夸奖少批评,尊重学生自尊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夸奖少批评似乎已成为一条公认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初入书法之门而尚未掌握学书之法的学生来说这一方法更显得格外重要。经常夸奖学生可以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书法的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心就容易产生兴趣,带着兴趣学习书法接受理解和消化力自然就快,书写水平提高也就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无疑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不过,一味的夸奖也会有个负面作用,它容易使一些学生产生飘飘然的骄傲心理,所以我们一定把握好夸奖的尺度,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们适当的“泼点冷水”也未尝不可。但是言语不要过重,以免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要知道,伤了自尊就等于熄灭了兴趣之火,想要重新燃起这一把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要让他们的兴趣之火长期燃烧下去,并且愈燃愈烈。
二、手、眼、脑并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位家长曾经这样问我:我的孩子每天都在家里练两个小时的字,现在已经坚持半年了,为什么还是不见长进?我觉得这位家长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是时间上的错误。勤奋刻苦学习书法固然是好事,但是千万不要花费太多的整块的时间去练字,那样会使学生的脑子变“钝”,我们不如把这整块的时间打碎,把它化为多个零散的时间后再去练字,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大脑使终保持清醒,这样的学习效果也肯定好。第二个错误是方法上的错误。前面已说过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以行外人的眼光看来,书法是“一雕虫小技”,只要平时用心每个人都能把字写好。其实不然,书法虽不像一些人所说的,“以白首攻之”的那么深奥,但是确实也需要下一些苦功夫才行!前面的那位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多写多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件好事。不过,如果一味的动手练习而不去让他用眼观察(读帖)用脑思考,这就有些不可取了。就像我们开车去某一个地方。我们得先想一想哪一条路比较便捷,再看一看哪一条路比较平坦,然后把握好方向盘驱车前行才能准确及时的到达目的地。那位家长的做法恰好是蒙上了司机的眼睛,也不告诉司机所去的目的地,只是让司机随意乱开车,这样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解说作用。所以我们的精力应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上,而不是放在机械的讲解上。为什么同一个班级里会有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存在?这可能与个人的领悟能力有关。(但我更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更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应该是在他们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写完字让我批阅的时候,我从不直接指出他们的缺点,然后再告诉他们如何如何改正,如何如何书写。我先让他们自己先把把脉,看看自己欠缺在哪,同时适当的给他们一些提示。培养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思考的能力。这样时间久了,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看出自己字中所在的问题,甚至老师所写的范字他们也能指出不足。这里补充一点:为学生做范字时有时故意露出一些“马脚”也是锻炼他们的眼力和胆量的好办法,我们也可以故用疑惑的口气问他们:“老师写的对吗?哪儿错了?我写的没错吧?”等。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敢于辩驳的胆量!他们的眼力提高了,思维敏捷了之后,再多动手练习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
三、讲述古代书家习书趣事,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正是因为书法比较抽象,所以有些知识很难用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即便是描述出来也很容易变得枯燥和乏味。如果能在这时增加一点笑料,给学生讲古代书家习书的趣事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效果一定会很好的,同时也能使学生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柳公权精通经典,懂音律,善诗赋文章,才思过人。因此唐文宗十分器重他,称赞他可与三国时能七步成诗的曹植相媲美。有一年夏季,天气非常炎热,文宗与各位学士们在一起做诗联句。文宗首先赋诗前两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柳公权立刻吟接下两句:“薰风自南来,殿阁生余凉。”其他学士们虽各有赋诗联句,但文宗听来都不太称意,唯独赞赏柳公权的联句:“辞清意足,不可多得。”于是命他挥毫题写于殿壁之上,字大五寸,气势非常壮观。文宗边看边赞叹道:“如是钟(繇)、王(羲之)又复生了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书家不但要书艺精湛,而且还要思维敏捷知识渊博。
我们可还以从柳公权“不重钱财重笔墨”的故事中领悟到一代大家的高风亮节;从“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钟繇入抱犊山十年,木石尽黑。赵孟 十年不下楼。康里夔每日坐衙罢,写一千字才进膳。唐太宗皇帝简板马上字,夜半起把烛学《兰亭记》。”等故事中又可以悟出学习书法是一件磨工夫的事,不长期坚持下工夫是写不好字的。
四、用“类比法”把抽象知识具象化,复杂知识简单化。
学生在学习书法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步才能快,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才能好。
以柳体字笔画“乚”为例。如果我们告诉学生:“乚”的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起笔,再折笔向右,顿笔转锋向左下力行,再转锋右运,稍驻后蓄势向上挑出!估计这节课一定是听烦了一部分,听晕了一部分,听睡了一部分,听跑了一部分。听懂的那一部分也未必能写得出来!如果我们转变一下语调改变一下方法,这样告诉学生:“乚”也叫浮鹅钩,它的形状尤如一只昂头挺胸浮在水面上的大白鹅,不过,我们今天写的是一只黑色的墨鹅。它直直的伸起脖子高唱凯歌,身体平平的贴在水面上,尾巴也直直的向上翘起„„这样一又会听清醒了一部分,听精神了一部分,听回来了一部分,听懂了的那部分一定也会急着操笔画墨鹅。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肯定也不一样,将笔画类比作相近或相似的事物既降低了难度又易于学习和掌握为何不用一用?
五、口诀记忆法,易于识记不易忘记
笔画与偏旁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它最基础、最重要也最枯燥,如何将这些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把规律性较强和特点比较突出的偏旁串连起来归结成易于识记的口诀。 仍以柳字为例,柳字的“口字旁”与“口字底”同是竖长折短而且内收,但是位置却不同,于是我归结成:“字左字底同一口,竖长折短且同收。左口偏上请记准,下口让上三四分。”我发现田字旁比口字旁长,而且是左竖长右折短。于是:“田旁不同口字旁,形体宜长不宜方。口旁皆是横折短,田旁却是折画长”。再比如“犭”如果用:“大风吹来竖钩弯,两个短撇挂上边。一个拦腰挂得稳,一个只挂小半边。”这两句归结一下一定很好记。
六、临帖宜求甚解,双钩的作用亦不可低估。
学习书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的过程。学过了笔画练过了偏旁又知道了结字之法,下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接触一下碑帖了。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的临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临习之前对碑帖的历史背景,文字内容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就像交朋友一样,如果不经过了解就胡乱的交朋友恐怕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害。临帖之前如果不对碑帖分析了解,信手拈来囫囵吞枣式的去临写效果不但不佳还容易走入死胡同。所以在临帖前帮助学生分析文字内容,推敲字的写法,掌握异体字挑出错别字,再讲解作者及作品的背景对临帖是大有帮助的。如果能把碑加上标点,做上译注,再译成白化文效果会更好。
初次临碑临帖的学生对于一部分字已经有所掌握,但是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的陌生字,以及字距、行气等问题就很难把握,这时不防用双钩的办法进行练习,这种办法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与原帖极大的吻合,也很容易上手出成绩。所以,双钩的作用在教学上不可低估。
七、背古诗练集字,为创作打基础。
背古诗文可以增加文化底蕴,练集字可以更熟练的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以后的出帖、创作打下良好基础,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在临帖之余多背一背古代做优秀的诗文,多练一练古诗文的集字,对于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书写水平,掌握书法创作的要领,是大有裨益的!
以上七点是我个人摸索出来的经验,不一定成熟,也不一定合乎每一个人的实践,仅供参考,期盼与同行们切磋交流。